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精益实践在中国Ⅱ
作者 : 赵克强 等编著
丛书名 : 精益思想丛书
出版日期 : 2013-07-02
ISBN : 978-7-111-43151-0
定价 : 35.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1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收集9家企业的精益实践案例,讨论的问题涵盖传统制造业、新工厂设计、人才培养以及精益医疗的应用等。每章内容包括简洁犀利的案例点评、精益实践背景介绍、精益实践具体过程、精益实践成果等,特别介绍了精益实践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个性样例,极具借鉴意义。

图书特色

借鉴其他企业实施精益的经验
是一个学习精益的捷径

精益实践在中国Ⅱ
赵克强 等编著

封底:
精益转型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旅途,有些公司在推进的过程中虽然进展得比较顺利,但遭遇的困难往往比预期的多。因此,借鉴其他企业实施精益的经验将是一条学习精益的捷径。我希望对精益有兴趣的朋友们能从这本书中挖掘出金矿,同时期望能在下一辑的案例中,看到贵企业精益改善的故事。
约翰·舒克
   美国精益企业研究所总裁
这本书所记载的是一群中国制造业及服务业的企业领导,在他们的生产线上、客户服务处或内部办公室中,推行精益改善的实例与进度报告。书中所描述的,是多种行业实施精益思维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际经验。现身说法,真人实语,令读者有亲入其境的感觉,对精益思想实践后所产生的威力,当有更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中的若干公司,我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颇有接触,此时记忆犹新,所以我捧读这书,饶有趣味。
林垂宙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高级顾问
香港科技大学前副校长、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前院长
中国在建立精益的文化方面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吗?我同意林垂宙教授在他的推荐语里提出儒家思想传统的思维,包括自我提升、授人以渔、追求至善、和谐社会等,将是中国企业实施精益的一个良好基础。丰田的文化直接或间接受到儒家思想追求长远的影响,日本文化亦然。东方文化强调集体智慧,与西方的个人主义不同,这与精益文化的团队精神不谋而合。
杰弗瑞·莱克
美国密歇根大学工业工程教授、《丰田模式》作者
有关精益思想的理论和工具的知识已经由“精益企业中国”带入中国,并翻译成中文书籍。剩下的就要靠中国企业的管理层去试验,并找出如何能将之有效地应用于不同公司的方法。这本书介绍给读者的是一些中国精益先驱企业的案例。
詹姆斯·沃麦克
美国精益企业研究所资深顾问暨创办人

前:
这本案例集收集了9家中国国企与外资企业实施精益的案例,其应用涵盖生产制造、工厂设计、人才培养、企业管理以及精益医疗等不同的领域,再一次证明了精益思想的理念与方法在中国是行得通的。
其实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如工作、餐饮、交通、购物、银行与医院等,都会发现许多不合理的流程。我们的愿景是鼓励大家提出问题,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虚心地聆听客户的心声,努力地去改善,那么我们的生活质量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你会发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其实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阳明心学的“心即理”启发了我们:你把精益应用在车间,那就是精益生产;应用在供应链,与上下游的企业一起实施,就会扩展为精益运营;在整个企业里实施精益,就进一步形成精益文化。
祝福你的精益之旅一切顺利,取得成功!

后:
赵克强博士
现任精益企业(上海)管理咨询公司总裁。曾在全球100强的跨国公司中负责管理工作30年,涉足的领域包括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全球采购等。 1995~2001年曾担任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区总裁,退休后成立精益企业,在中国推广精益思想与应用。
赵博士这些年致力于引进欧美、日本先进的精益生产与精益管理书籍,在中国建立一个精益知识平台。他每年在上海举办全球精益高峰论坛,提供中外企业相互学习和分享在中国实施精益的经验,旨在帮助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精益实践在中国Ⅱ》是赵博士在中国领导翻译与编著的LEC精益丛书中的第20本。

图书前言

《精益实践在中国Ⅱ》是我在2006年退休后,在中国成立精益企业中国(LEC)出版的第20本书。其中18本从美国精益企业研究院(LEI)的精益丛书翻译过来,另外两本是收集中国企业实施精益的案例集。当我们庆祝这个里程碑的时候,我要感谢中外精益圈许多朋友们的爱护和支持,帮助LEC在中国建立起这个学习精益知识、分享实践经验的平台。
  诚如个人或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不同的阶段性任务,LEC在前几年致力于引进美国LEI有关精益思想与工具的书籍,随着时间转移,逐渐把重点转移至精益管理以及产品开发与医疗等应用书籍。从2011年起,我觉得是出版中国企业案例集的时候了,因为外国企业的背景与文化毕竟与我们不同,如果可以分享其他中国企业的成功案例,以他山之石攻玉,岂不更能帮助中国企业对精益实践建立信心?
  我很高兴获得许多企业的支持,在2011年的第一辑里收集了7家企业实施精益的案例,出版后颇获好评。在第二辑里,我们幸运地收集到9家企业的案例:3家国企,6家外资企业,打破了过去大家误以为精益只能在外企实施的看法。书中讨论的问题涵盖了传统制造业、新工厂设计、人才培养以及精益医疗的应用。
  我在征稿前,一定先到这些企业的现场去参观学习,双方同意案例的方向后,由企业自身执笔,经过几轮修改,最后再由我来汇整编辑成书。流程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是很花费精力与时间的。我知道LEC在做“正确的事”,但距离“一次做对”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的距离,有待持续改善。
  按照目前的工作节拍,我希望LEC能每年继续出版三本书,一本是案例分享,两本是外国书籍。如果大家认同我设定的方向,欢迎提供案例,并且帮助我们把精益的理念与书籍介绍给你的企业和朋友,让精益思想成为中国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共同为创造更好的明天努力。
  感谢9家提供案例的企业,它们慷慨地分享经验是精益先行者的美德。祝福它们秉承持续改善的理念,每天都有更多的进步。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在过去4个月的时间里及时出版了3本LEC的精益书籍,有这么好的合作伙伴,我们非常幸运。谢谢张勋与其他志愿者的辛劳工作,使这本书能如期成稿。我期待在2014年的第三辑里会看到更多精彩的精益案例。
  
  赵克强博士

上架指导

生产管理

封底文字

作者简介

赵克强 等编著:暂无简介

推荐序

推荐序一
  应精益中国总裁赵克强博士邀请,为《精益实践在中国Ⅱ》写序,甚感惶恐,只好以疏浅学识,扣本书之题,从“实践”二字着眼,略谈个人感悟。
  作为一个非传统的精益实践者,我从2005年把精益管理带到中国的医疗界,运用于医院服务优化;之后又在重工业大型连续流生产中应用实践。跳出技术内容本身,个人近十年来对精益管理最大的体悟是阳明心学里的三个字“心即理”。你怎样认识精益,把它用在何处,它就会是何等形状。不同层级的经理去应用它,它就会发挥出不同的功用及意义,求仁得仁,求义得义。
  大多数的精益实践都发生在生产服务的第一线,例如车间、科室、某个部室,于是它就是一种提高绩效的方法。当精益实践成为首席运营官(COO)的工作重点时,它就成为了优化供应链,促进流动的规划与蓝图。而当一个企业的总裁(CEO)希望精益为他所用时,它就会成为促进持续改善和员工能力培养的文化,甚至到商务流程的优化、销售渠道的开发等。这在书中有丰富的案例,比如英格索兰在余锋总裁的热情带领下,已全方位地突破了精益思想只在生产和运营上的应用。
  实践是一个“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过程。近年来中国企业对精益管理热情高涨,纷纷引进;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不少企业在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始终停留在车间里的反复改善,无法再次突破瓶颈。之所以无法再上一个台阶,归根于精益在哪个管理层级上被身体力行地实践。CEO们或许振臂一呼,说我们要学丰田,然后把工作交给下属,这其实很难真正学到丰田的精髓。
  因此,精益实践若没有企业最高管理层的亲身参与,自己去证悟,并应用到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将很难从解决生产车间问题的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只有总裁亲自走访、授课并参与问题解决,通过个人的知行合一,才有可能把精益思想树成一面文化大旗。我相信这是精益实践的一个分水岭,书中案例也多有涉及。
  以点带面,浅谈精益实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唯愿更多的读者学习应用精益理念和方法,更多的一把手身体力行,在企业里领导精益实践,帮助中国的企业更上一层楼。
  
  傅源
  2013年5月15日
  于西安至上海飞机上
  

推荐序二
  中国经历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执制造大国的牛耳,尤其在汽车生产和销售的领域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然而,2008~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増长和许多企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那些依靠薄利多销的企业因劳动与运营成本的快速増加以及出口订单的大量缩减而遭到两面夹击,急需寻求新的发展策略来増强企业的竞争力,并提升产业结构。
  在当前的情势下,《精益实践在中国Ⅰ》和《精益实践在中国Ⅱ》的出版真算是一场及时雨。精益生产与精益管理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的企业转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许多著名企业就是因为合理地运用精益理念和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发展,很快地赶超欧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领导者。美国制造业经过日德制造企业的冲击之后,也放下身段,反过来虚心地向日本制造业学习精益管理的方法和实践。这对美国制造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重振,起到了核心的推动作用。
  中国企业对精益生产的概念并不陌生,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有不少的学者和专家将这一概念引进中国,并出版、发表了各类书籍和文章,介绍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然而,简单地将别人的概念和方法直接抓过来应用,并不一定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这可能是目前精益生产与精益管理在中国众多企业里还停留在概念和口号的阶段,并没有被彻底、深入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原因之一。正是看到这一现象的根源,赵克强博士于2006年在中国成立精益企业中国,为改变这个状况做一些努力。
  我认识赵博士已有20年了,他曾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及其后独立出来的德尔福集团服务了30年,先后担任德尔福(中国)总裁,以及德尔福全球供应商质量总监,十分了解中外企业,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我记得他退休前,曾向我透露他退休后的计划,希望能分享个人经验和知识,为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做出贡献。我当时并没有把这席话太当回事,因为我曾听过许多类似的退休计划,但大都不了了之。但这回赵博士的执着、实干和高效却让我刮目相看。他成立精益企业中国后,频繁地往返于密歇根和上海之间。正巧我本人在这同一时期也经常往返两地,因此我们几次在太平洋上空的越洋飞机上会面,得悉他在过去的8年里,先后出版了20本精益书籍,将精益知识系统性地引进中国,并建立了一个非营利的精益平台,定期举办精益沙龙、培训和年会等交流活动。
  赵博士认识到外国企业的方法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证明精益理念可以在中国实施,更谈不上帮助企业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文化的精益方法。因此他开始探索如何让精益思想在中国企业生根、发展、壮大。首先,他认为精益实践必须先把精益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才能落实并持续;其次,学习精益贵在实践,只有经过试验与失败,才能学到其中的精髓;最后,培养人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赵博士四处走访不同类型的中外企业和组织,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比如医院、银行和政府机构等。他一面和这些企业和组织交流精益思想和方法,还深入调研它们在应用精益方法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为他总结和开发一套适合中国企业的精益方法做积淀。他于2011年出版了《精益实践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今年出版的第二辑就是基于他最近观察的一些新案例。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读完这些案例后能受到启发,快速増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迎接新的挑战。
  
  倪军博士
  美国密歇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讲座教授
  密歇根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学院院长





推荐序三
精益:源于制造而高于制造
  精益生产起源于丰田汽车的生产系统,因《改变世界的机器》和《精益思想》两本书而为全球所熟知,成为继大规模生产方式之后,人类现代化生产的又一个里程碑。如今,精益的理念和工具已经被通用电气、三星、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中2/3的企业广泛应用。
  精益概念真正为国人所了解不过短短数十年时间,而这几十年又恰恰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年代。传统的低成本制造大国的光环渐渐散去,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型企业再也无法依靠单纯的成本优势,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于是,众多企业尝试各种新途径,谋求企业发展的生机,其中精益的理念和方法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所接受。最近几年,我走访过全国多家成功的国营、民营和外资的制造企业,企业家们无一例外地对市场和产品具有非常独特的见解,乐于并擅长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他们成为在中国企业内推动精益应用的中坚力量。这些企业已经跳出了原来的短期利益导向,转而以公司的长远发展为目标,立足打造生命力持久的民族品牌。精益在这些企业中均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在消除各种浪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本土的精益人才,并且积极打造了企业内部持续改善的文化。
  更让我觉得欣喜的是,在制造领域之外,有众多的服务企业也加入了精益的大军。随着中国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国人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服务企业必须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避免在众多同质化的服务产品中被淹没。如何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成为摆在众多服务企业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于是,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将眼光瞄准了精益。到如今,精益早已不是制造业的特权,金融、酒店、医疗卫生等服务行业都已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成功案例,甚至一些政府机构部门也开始尝试这一方法,将之应用于政府工作当中。
  在我与众多服务行业专家沟通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在服务企业应用精益的过程中,其核心问题不在于对方法的调整和工具的应用,而在于整个企业内部思想意识的转变。如何让大家相信精益也可以被应用于非制造领域,并且能够创造与制造领域一样的辉煌,成为众多服务企业选择精益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借鉴别的企业的成功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精益求精,无疑是最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
  精益理念,虽然起源于制造业,但其应用价值和受认可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制造领域。我本人相当乐见并且积极鼓励在各类非制造领域,对精益实现创新性的应用。只有改变才是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主题,精益方法论一样如此。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积极适应各种新的应用领域,这一经典的工具才能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  
  对于迄今为止还在精益道路上苦苦探索的企业家们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你身处哪个行业或部门,都希望你能够从这本书中汲取新的力量、吸收新的知识并借鉴新的经验。如此,才能实现这本书最大的价值。
  
  余锋
  上海管理科学学会理事
  精益六西格玛委员会理事长
  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
  英格索兰安防技术亚太区总裁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傅源)
推荐序二(倪军)
推荐序三(余锋)
前言
第1章 伟创力的龙之梦 / 1
1.1 危“机”来了 / 2
1.2 改善成果 / 3
1.3 精益团队 / 5
1.4 精益活动 / 7
1.5 优秀改善案例分享 / 15
1.6 总结 / 32
第2章 南宁中铝精益之旅 / 34
2.1 平果铝公司介绍 / 35
2.2 平果铝的愿景 / 37
2.3 平果铝运营转型的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 37
2.4 平果铝运营转型实践 / 40
2.5 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 56
2.6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 59
2.7 平果铝未来的发展方向 / 61
第3章 迪睿合开发VSM之旅 / 63
3.1 关于迪睿合株式会社 / 64
3.2 生产革新活动 / 64
3.3 VSM活动导入 / 72
3.4 今后的挑战:全社VSM活动 / 88
第4章 广东省中医院的精益改善 / 89
4.1 广东省中医院介绍 / 90
4.2 广东省中医院精益系统建设 / 91
4.3 项目进展 / 101
4.4 项目团队收获与分享 / 107
第5章 精益实践与社会责任 / 108
5.1 什么是社会责任 / 109
5.2 S公司的精益之旅 / 110
5.3 UL简介 / 123
第6章 中航工业:人才培养 / 124
6.1 中航工业精益六西格玛之旅 / 125
6.2 中航工业精益六西格玛人才培养三部曲 / 130
6.3 经验总结 / 138
6.4 中航工业集团简介 / 139
第7章 英格索兰:速度与效率 / 142
7.1 从战略到执行的流程化管理 / 143
7.2 流程化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生产领域 / 149
7.3 流程化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业务拓展领域 / 151
7.4 营造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 / 156
7.5 经验总结与展望 / 163
第8章 劲量电池:培养员工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 / 165
8.1 劲量控股有限公司简介 / 166
8.2 劲量生产系统 / 168
8.3 劲量中国的精益之旅 / 169
8.4 精益改善的试点项目 / 169
8.5 培养高层管理团队 / 173
8.6 培养员工现场学习的方法 / 175
8.7 员工自我发展 / 178
8.8 现场学习与培训 / 179
8.9 总结 / 181
第9章 阿斯利康:精益生产与工厂设计 / 183
9.1 阿斯利康的精益之旅简述 / 185
9.2 从“为什么要精益设计”到“我们要精益设计” / 186
9.3 价值和“客户”的声音 / 188
9.4 精益工厂设计流程和精益解决方案 / 189
9.5 设计精益的价值流和流程 / 190
9.6 基于绩效和维护的设备设施设计 / 194
9.7 以流程为核心的组织和人员战略 / 198
9.8 精益设计的评估 / 199
9.9 从设计到实施 / 201
9.10 结语 / 201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查克·威廉姆斯(Chuck Williams) 著
作者: 孙军,张英奎
作者: 【美】查尔斯 W. L. 希尔 (Charles W.L. Hill)        华盛顿大学【澳】史蒂文 L. 麦克沙恩(Steven L. McShane )  著         西澳大利亚大学
作者: 约瑟夫M.普蒂(Joseph M.Putti) 海茵茨.韦里奇(Heinz Weihrich) 哈罗德.孔茨(Harold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石滋宜
作者: (美)奥利维亚.戈德史密斯(Olivia Goldsmith)
作者: 王希苏
作者: (美)詹姆斯·沃麦克(James Womack)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