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培训+:从企业大学到无边界学习型组织
作者 : 李翼 王贤福 著
出版日期 : 2021-03-18
ISBN : 978-7-111-67673-7
定价 : 7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7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VUCA时代,一个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落脚点在于自身的组织能力持续提升。组织能力的提升,则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究竟怎样的知识和实践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企业以“大学”的形式建立起该领域的学习、培训、考核系统,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本书梳理了我国企业培训行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七个阶段,即蛮荒时代、启蒙时代、“大师”时代、规范时代、系统时代、大学时代、移动时代。本书通过对华为、阿里、美团、南方路机等领先企业的案例进行发掘,总结出一个必须引起广大企业家重视的趋势——“培训+”。它将成为企业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要素。尽早布局未来的企业,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书特色

为什么华为会成为
一个超级学习体?
为什么阿里会成为
中国全面领先的培训公司?
为什么海尔大学
能孵化创客、助力小微?
为什么建行大学
“有无限文章可以做”?
为什么美团、饿了么
纷纷“不务正业”办起了大学?
让单纯的人才培养中心转变为
企业生态的链接者、企业创新的推动者
最终成为组织发展的赋能者

图书前言

从前,一头驴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驴的主人权衡了一下,认为救它上来不划算,就走了,只留下了孤零零的驴。
每天,还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驴很生气:我真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我了,就连死也不让我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被扔到我旁边。
一天,驴的思维发生了转变。
驴决定改变它的人生态度(确切地说应该是“驴生态度”),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而不是逐渐被垃圾所淹没,并从垃圾中找些残羹剩饭来维持自己的体力。
终于有一天,垃圾成为驴的垫脚石,使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此故事告诉我们:事情已经发生了,抱怨不能解决问题,让自己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乐观地面对、理智地看待遇到的所有困难,并且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走出困境,最终获得快乐。
正所谓:不抱怨的人,才能品尝成功的喜悦。
2020年,大多数企业觉得自己掉进了这样一个“陷阱”里!
疫情黑天鹅突如其来,实体消费断崖式下跌,将一众实体企业(包括跟实体消费关联紧密的互联网企业)逼到了线上—一边是线下收入接近100%的流失,一边是线上直播电商如火如荼。
冰火两重天之下,更加令人焦虑的是,纵然疫情得到控制、经济有所回暖,线下旗舰店、门店的客流量依然大不如前—该花的钱都花了,该上的位置也都上了,但效果依然不及预期。
我们真的回不去了,那个单纯依靠流量红利攻城略地的“野蛮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以大平台为代表的公域流量的增速见顶,成本持续提高,导致传统的用户增长模型逐渐失灵;另一方面,随着个性化消费分级时代的来临,消费者的选品越来越不受广告、促销等因素影响,导致大众消费呈现出一种更加零散的局面。
众多企业一下子慌了手脚,不知所措。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竞争,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流量时代!
在用户增长困难、公域流量获取昂贵、转化成本陡增的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最好的出路是,寻找私域流量,这是每家企业必须尝试把握的增长新机会。
对企业来说,从把一件商品卖给100个人,到把100件商品卖给一个人,这是单体客户的价值延伸,也是私域流量的基本逻辑。
公域与私域,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流量池承载形式,意味着两种不同的运营能力、团队架构,也适合不同的业务品类。
公域和私域的合体,不是粗暴地将流量打通,核心要解决的其实就是流量效率和留量沉淀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帮助品牌与用户建立起长远而忠诚的关系,最终实现持续拉动销售转化。
可以说,在公域、私域打通方面的布局上开挖出更多入口,成了这个阶段企业增长的关键。
我们发现,在众多流量抓手中,对外教育培训活动,这一企业开发客户、维护客户、增强客户黏性、输出产品服务、展现企业实力的传统工具,借助网课、直播、短视频等新技术手段,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趋势上看,它将是无数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手,更有可能成为企业品牌的“商业增长伙伴”。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是企业、行业乃至产业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谁能以教育培训为载体,定位最关键的课题,聚拢最专业的人才,输出最权威的内容,开展最广泛的合作,去“+”其他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创造价值,谁就可以找到流量“新大陆”,实现自己下一阶段可持续的蓬勃发展。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张瑞敏有句话说得好,“与其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
“培训+”,这个新兴的结构性大机会,才刚刚开始。

专家评论

近20年来,信息化革命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将世界推平。与此同时,大数据、智能硬件、新材料等一系列的技术革命和新工具,对人类行为及公共治理的影响和渗透越来越深刻,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专门知识。正因此,知识世界的地理疆域发生了大挪移,经济学者对商业突变的解释权,被冲在一线的企业家所剥夺。于是,二三十年前我们读德鲁克、迈克尔·波特,而现在更愿意听乔布斯、马斯克和马云。这应该就是“培
训+”现象开始盛行的底层逻辑。在这个不确定时代,我们必须对“阿里”们的无边界扩张做好心理准备。致敬李翼、王贤福,感谢他们用《培训+》这本书,把自己对培训行业的观察成果,抽丝剥茧地与大家分享。
—吴晓波 财经作家、890新商学及蓝狮子出版创始人

1998年,我作为松下的高级干部候选人,获得了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克劳顿管理学院进修的机会。我强烈地感受到:GE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优秀跨国公司,是给全球产业界带来巨大影响的源泉之地。我现在回忆起来仍恍如昨日。
从表面上看,培训是提高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手段。本质上,培训是刺激个人潜在能力、激发跨界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
对持续成长的企业而言,构建“人才培养+”能力是经营的重点,是维持卓越经营不可或缺的。
我确信李翼和王贤福两位作者的力作《培训+》,对于肩负经营责任的企业家来说,是值得精读和参考的好书。
—木元哲 松下(中国)前总裁、零牌木元塾塾长

我上课20余年,不停地疾呼,举世强国皆奠基于教育和科技。这本巨著,从企业大学切入,是完全一样的道理。本书拿出各个卓越的标杆—方太、阿里、腾讯、华为、百度、字节跳动……来印证作者的观察:一个企业的经营绝不是画地自限。企业眼光不够,心胸不广,不要说跟大型跨国企业竞争,在国内都很难生存。于是乎,本书从“互联网+”推演出“培训+”,例如“培训+智能平台”“培训+军工”“培训+创投”“培训+新金融”……作者将它们缤纷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余世维 富格曼国际集团董事长

中国企业大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在2018年,我就发现:企业大学已在主动求变,由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培训学习模式”,经改变行为、提升绩效的“绩效支持模式”,发展为输出成果、推动业务的“业务支持模式”。如今,好的企业大学应该从人力资源部的框架里跳出来,聚焦于战略,成为企业的一个战略伙伴,把企业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并为企业战略服务。我赞同《培
训+》这本书中的立论:一所好的企业大学,将成为未来区别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标志。
—朱伟正 《培训》杂志主编
历史正在大拐弯处,每次这种拐弯,总有一些“自重”不够的人或者公司被甩下车,要想提高“自重”,唯有做终身学习者,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隧道。疫情前,培训涉及企业发展快与慢的问题;疫情后,培训关乎企业生与死的问题。李翼、王贤福先生此书,是大拐弯处的一个路标。
—何伊凡 灯塔知行社创始人、《中国企业家》杂志前总编辑

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向平台生态企业转型,而知识、数据、资本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核心连接力。培训是创造知识的重要手段,这本书以丰富的案例为读者系统展示了企业创造知识、应用知识的策略,非常值得阅读和学习。
—曹仰锋 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第四次管理革命》作者

企业人才愿景、理念、意志乃至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做到战略纵向上的统一,是决定企业是否优秀的关键之关键!但空洞无物、老生常谈式培训,企业虽并不需要,却又似乎成了企业的必需动作而流于形式。
“培训+”概念的提出,别开生面,视角新颖。《培训+》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不仅汇聚众多优秀企业培训的真实做法,而且洞察并给出了具有趋势意义的“培训+”的认知,将一般意义上的培训归纳在“结构性赋能”的新命题要点之上。
“自然”到“必然”固然可以通过实践体悟到,但《培训+》一书显然在培训的认知过程中具有推动价值!这正是本人竭力推荐的理由。
—刘军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优秀企业需要重新审视企业商学院的定位和布局,以应对其在人才发展、客户拓展及生态平台方面的全新空间。《培训+》并不是意兴之作,而是作者多年对华为、阿里、海尔、美团、南方路机等数十家领先企业的跟踪、观察、思考的结果。作者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大维度,通过大量企业案例论证、梳理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培训+”将成为企业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要素。读这本书,就如和一位游刃于理论研究与实操践行之间的高手一起品茶论道,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朱国玮 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建设与案例开发中心主任

培训,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词。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优秀企业创新发展的磅礴画卷。《培训+》回顾华为、阿里等数十家引领时代发展的行业翘楚,用“培训+”诠释中国好企业的新标准。这本书案例新颖,引人入胜;广采博取,智趣横生。纵观全书,从前言到后记都充满“新动能”“新知识”。在“培训+”的影响下,构建人才发展、客户拓展和生态平台的全新空间,将成为“大趋势”。《培训+》堪称企业成长的制胜“法宝”。
—张维国 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代理院长

未来的组织应该是共生型组织,不再是独立的组织,也不再是简单的平台型组织。在平台这个概念中,你还是以你为主,但共生型组织的形式是互为主体,而共生的结果必然是共赢。《培训+》这本书就是从生态的角度,对这个研判做了实锤求证。这本书不是一味肯定现在的成功者,更不是“敲打”那些尚在温水中的企业。它希望能为更具时代意识、更富创新精神、更有意愿打造百年企业的组织,提供一幅新时代的成长蓝图。阅读本书,既是一次开拓视野之旅,又是一次丰富认知之游。
—蔡元启 中国HRD俱乐部创始人及理事长

巨变时代,在我们眼前或骤然崛起或突然消失的企业至少揭示了一点:没有什么成功可言!
所谓过往的成功经验无法引领企业走向未来。当企业竞争力核心要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时,企业人的学习速度必须跟得上企业改变的速度;当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当下的业绩越来越依赖于外部时,链接乃至赋能生态圈伙伴就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了。
《培训+》这本书展示了多家优秀企业用“培训”链接、赋能生态圈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可借鉴的范式。
我深信,VUCA 时代,唯变革者新,唯创新者强。企业大学如要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DNA,就必须更加有效地提升组织学习力,由此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建议各位培训人和企业家一起来读这本书,共同推动组织和人才发展。
—许芳 TCL大学执行校长、CHO100联席理事长

终身学习是适应日益加剧变化环境的首选习惯。学习型组织因面对内外挑战而需要更新。
如何与时俱进持续打造组织新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重新定义与构建学习型组织,追求卓越?
如何实现学习驱动业务的价值链高效输出?
《培训+》以宽阔的视野严密剖析当下立于时代潮头的企业案例,系统提出观点鲜明的“培训+”方法论。《培训+》既体现出中国好企业新标准的高度,又有如何办好企业大学的可行落地路线图,同时还是一本赋能企业的实用参考宝典,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思考。大企业可以从中找到企业做强做大、引领行业的突破口,中小企业可以从中得到快速升级、跨越发展的动能引擎。
—涂益华 阿斯利康大学校长、ATD全球峰会PAC评委

对于培训能否为企业发展创造真正的价值,业务部门是长期用脚来投票的。培训的价值不在于某些培训专业技术本身,而在于与企业管理的逻辑打通、打透。只有升级思考到管理,才能降维应用到培训。做培训的人,必须学习管理,不然很难将培训做出价值。
企业大学是外来的概念,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企业大学能否落地,关键在于它能否真正基于管理的规律,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能力管理和能力发展问题。《培训+》总结了多年来企业大学在中国的实践,弥足珍贵!
希望中国的企业大学,无论是在实际操作还是在理论研究等方面,未来超越美国等发达国家。
—顾立民 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董事,改进咨询联合创始人、首席顾问

作为从事培训工作20多年的老兵,我终于看到有人将这个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过去20年中国的经济波澜壮阔,也带动了培训行业的发展。本书系统呈现了中国企业大学的成长史,我更惊喜于看到“培训+”概念的提出。培训不仅仅能促进人才发展,还有可能作为价值连接点驱动业务、驱动行业甚至驱动产业,这会给所有培训从业者带来巨大的鼓励。
—丁晖 培训机构成长联盟理事长,改进咨询联合创始人、CEO

在范式转换的全新时代,制造和服务在全面融合,所有企业都应该是服务型企业:基于制造的服务和基于服务的制造。
培训是服务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从内部赋能、组织造血实现客户满意和企业发展,到赋能行业、建设生态,再到赋能产业和社会,继而贡献国家和全球。“培训+”发展大道就是企业成长、成熟之道,是组织进化之道,是组织智慧修炼之道。本书用全新思维,以独特视角,完整诠释了企业自求发展的组织进化之路,为大家指明了价值经营、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主义道路。
—祖林 利基战略与隐形冠军研究专家、零牌顾问机构董事长

上架指导

管理类

封底文字

吴晓波 财经作家、890新商学及蓝狮子出版创始人
木元哲 松下(中国)前总裁、零牌木元塾塾长
余世维 富格曼国际集团 董事长
朱伟正 《培训》杂志主编
何伊凡 灯塔知行社创始人、前《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
曹仰锋 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第四次管理革命》作者 
刘 军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朱国玮 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建设与案例开发中心主任
张维国 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代理院长 
蔡元启 中国HRD俱乐部创始人及理事长 
许 芳 TCL大学执行校长、CHO100联席理事长
涂益华 阿斯利康大学校长、ATD全球峰会PAC评委
顾立民 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董事,改进咨询联合创始人、首席顾问
丁 晖 培训机构成长联盟理事长,改进咨询联合创始人、CEO 
祖 林 利基战略与隐形冠军研究专家、零牌顾问机构董事长

联袂推荐

图书目录

赞誉
前言
序章 ┆ 1
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一所好大学 ┆ 4
“培训+”的密码 ┆ 12
第一篇 “培训+”为什么会成为好企业的新标准
那年,1999! ┆ 21
四次迭代:海尔大学螺旋上升之路 ┆ 22
第五种角色=学习自演进模式 ┆ 25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 30
工业互联网巨擘的进击 ┆ 33
第1章 “培训+”是什么样的风口 ┆ 37
在线教育培训的第三次浪潮 ┆ 37
巨头混战新赛道:谁的梦想,谁的流量 ┆ 39
2020,中老年线上知识付费成新趋势 ┆ 45
第2章 “培训+”的时代特征 ┆ 48
To B领域“破”局 ┆ 49
“培训+”时代,教育培训行业的七大蜕变 ┆ 50
“培训+”时代,一个平台化的时代 ┆ 53
“培训+”时代企业的新生存法则 ┆ 55
第3章 万物互联时代,组织进化之门 ┆ 58
从“零”开始,再度启“程” ┆ 60
赋能者:新华三大学助力集团生态圈专业化 ┆ 65
第二篇 用“培训+”链接未来
往后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 ┆ 75
要重视留量,而不是流量 ┆ 76
第4章 为什么华为会成为一个超级学习体 ┆ 79
华为大学一定要办得不像大学 ┆ 80
华为大学:华为的“使能器” ┆ 82
华为生态大学:军团型生态从合作走向协同 ┆ 85
第5章 为什么阿里会成为中国全面领先的培训公司 ┆ 94
阿里到底有多少板块涉足教育 ┆ 95
淘宝大学: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 101
淘宝教育:学习将像逛街一样简单 ┆ 112
湖畔大学:世界因你有何不同 ┆ 117
“刷新”教培行业的钉钉:阿里在下一盘什么棋 ┆ 127
阿里云大学:助力“数智化人才”培养 ┆ 131
阿里巴巴商学院:阿里想留给世界的东西又多了一件 ┆ 135
第6章 对外赋能,成就伟大企业 ┆ 138
腾讯的教育版图到底有多大 ┆ 139
腾讯课堂:打造在线终身教育“立交桥” ┆ 143
青腾大学:腾讯的“创业者丛林” ┆ 149
腾实学院:探索校企合作新形态 ┆ 155
第7章 “破界共生”模式探索备受瞩目 ┆ 158
乘风破浪,科技“大厂”跨界 ┆ 159
争相出圈,“后起之秀”布局 ┆ 163
搅动风云,地产“龙头”加码 ┆ 166
生态驱动,京东众创升维 ┆ 167
入驻淘宝,字节跳动发力 ┆ 171
革新者来,百度黄埔树旗 ┆ 176
第三篇 “培训+”正在重新定义企业大学
第8章 “培训+1.0”:从企业大学到生态大学 ┆ 188
如何形成一个生态 ┆ 189
将小米模式“种”入各行各业 ┆ 196
第9章 “培训+2.0”:从企业大学到行业大学 ┆ 200
搅拌学院:匠心智造薪火相传 ┆ 201
嬉戏谷大学:为一个行业建一所大学 ┆ 203
中国鲁班大学:全球Mall王的“神器” ┆ 205
携程酒店大学:“酒店+”版图下半场 ┆ 208
第10章 “培训+3.0”:从企业大学到产业大学 ┆ 212
打造产业大学,建立产业级平台 ┆ 213
新希望六和:农牧行业“没有围墙的大学” ┆ 216
临港新片区产业大学: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学习工厂 ┆ 218
鲲鹏产业学院:价值共创的生态共同体 ┆ 221
第11章 “培训+X” ┆ 227
平安知鸟:培训+智能平台 ┆ 227
三一学院:培训+上市 ┆ 230
将才学院:培训+军工 ┆ 232
商汤教育:培训+AI ┆ 233
沙丘学院:培训+创投 ┆ 235
建行大学:培训+新金融 ┆ 237
混沌、得到、高山:培训+“新大学” ┆ 243
第12章 站在新十年的路口 ┆ 248
结语 ┆ 254
后记 ┆ 258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理查德 L.达夫特(Richard L. Daft);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
作者: 主编  范贵喜  刘赛赛
作者: 【美】查尔斯 W. L. 希尔 (Charles W.L. Hill)        华盛顿大学【澳】史蒂文 L. 麦克沙恩(Steven L. McShane )  著         西澳大利亚大学
作者: (美)查克·威廉姆斯(Chuck Williams)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法)拉尔松(Jean-Paul Larcon) (中)赵纯均 编著
作者: 顾建党 俞文勤 李祖滨 著
作者: (美)杰弗里·普费弗(Jeffrey Pfeffer)罗伯特 I.萨顿 (Robert I. Sutton)  著
作者: 李光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