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中国跨国企业研究Chinese Multinationals
作者 : (法)拉尔松(Jean-Paul Larcon) (中)赵纯均 编著
出版日期 : 2009-09-02
ISBN : 978-7-111-27972-3
定价 : 42.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8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世界科技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主要讨论有野心和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领先企业的兴起。这些公司在销售、资产和员工组成各方面正在迅速国际化。他们其中的某些领先企业已经成为成书的跨国公司,他们的业务已有相当高的比率在多国发展。
本书的目的就是展现从1986-2006,经济飞速发展的20年间,这些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不同侧面。
本书综合审视了中国跨国企业的各种业务,其中包括并购、新兴中国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两种市场中的业务。涵盖了20余家国际化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所有制结构的属于不同产业的企业。包括上海宝钢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威视股份,宁波波导,海信集团,华为技术,青岛啤酒,杭州娃哈哈,万向集团等等。

图书特色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运动尽管仍处于初始阶段,却已经开展得轰轰烈烈、多姿多彩。这是中国企业家们为企业自身的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次新的“长征”。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由法国巴黎HEC商学院的教授、清华经管学院的教授以及其他中国学者共同完成的《中国跨国企业研究》这本书正是这一过程的一张“快照”。
本书旨在介绍中国高速发展及改革开放30多年间中国新兴跨国企 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所展现的各个  侧面。
本书采用内部视角,其基础是来自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信息,以及对20多家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经济领域、处于国际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公司所做的深入采访和搜集的相关信息,因此本书所列的基本信息都源于实地调查。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运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次新“长征”。
那些国际化的先行者能够给我们提供哪些经验和教训?

∞???HEC…?—?‘∫∫???a??≠π?—?‘∫∫?????≥??à°?÷–π˙?áπ˙??“μ—–??°∑“a?裨??√≈?Ω?÷÷–π˙??“μπ˙o?a?’Ω?‘????°£?“????±??èμ???≥???∑í?‰?±£¨∫?”–“?“?°£
°?°? ?ˉ¥′÷? 
??????π…”–??π′à???≤√
 
∫???“…??£¨?‘”?∏’∏’??∑≈30???íμ?÷–π˙£¨“a∏?±?μ?μ???“μ“?∑¢’π≥…???áπ˙π′à???“a∏???∑÷o???μ??π√?°£°≠°≠±??èà??·π?μ?¥?”?π˙o?a?≤a?¨∑¢’πΩ???μ?÷–π˙??“μ∞∏???¥??∏ˉ?“√?μ?μ?μ?μ?°¢∑·∏a??≤?μ?–≈?¢£¨?π??’??‘μ±Ωò÷–π˙??“μπ˙o?a?μ??μ?è”–“a∏?±?Ω?…ó??μ??àΩ?°£
°?°? ’‘¥???
??a??≠π?—?‘∫‘≠‘∫≥§ 
÷–π˙π??ì?÷¥˙a?—–??a·≥£?ò∏±?ì??≥§

??a??≠π?—?‘∫Ω?”?1984?í£¨????‘∫≥§÷??a?Ω???∫??¥≥…??÷–a??à√òπ≤∫?π˙μ?μ??????? ?ì°£??a??≠π?—?‘∫?∑????‘Ωμ?—–??∫?Ω?—?£¨??÷–π˙?ó”≈–?μ??≠o√π??ì—?‘∫÷?“a£¨“≤??÷–π˙¥??Ω??“a??π??àAACSB∫?EQUIS??÷§μ?…?—?‘∫°£

∞???HEC…?—?‘∫μ?…˙”?1881?í£¨??≈∑÷???o?μ?…?—?‘∫°£‘˙∏?”?∑?π˙?′”¢μ?∏?μ???“μ—?–£ (°∞Grande Ecole°±) ???죨???‰≈?∫òμ???“μo“?′…ò£¨HEC???¢?àΩò?’?o∫√μ?…?”?°£∞???HEC…?—?‘∫∏???÷??”—–??π§??o∞—????€÷ˉμ?∑¢±ì£¨”?π˙o?…?“μΩá±£≥÷?à√??–μ????죨‘????àHEC”?÷?≤a?¨μ???μ?°£

拉尔松
巴黎HEC商学院主管国际发展的副院长,战略与商业政策教授,在战略与国际商业领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出版了多部专著和论文。




赵纯均
清华经管学院原院长,现任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是管理学教授和知名的管理教育专家。

拉尔松和赵纯均是巴黎HEC商学院和清华经管学院2005~2008年合作的中国跨国企业研究项目的发起人和协调人。

图书前言

巴黎HEC商学院和清华经管学院合作推出了《中国跨国企业研究》一书,专门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问题。我认为该书的推出适逢其时,很有意义。书中有专门章节分析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我愿意在这里再就这桩并购案多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首先说这个并购案的意义。中国企业走到今天,需要有一个走向国际的突破,一大批中国企业将会“走出去”发展。“走出去”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以前在国内没有经历过的问题和困难,这时候需要有企业扛起大旗,冲在前面,蹚破坚冰。如能突破成功,可以为后来者借鉴,后继的企业可以少走弯路,少缴学费,树立信心。
这是我看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的第一个重要意义。其次,企业并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是一个传统的管理学难题,这是任何商学院MBA的教科书上都反复强调的。联想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IBM又是一个美式资本主义的象征公司,因此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典型地是一个相对弱势企业并购一个强势企业,属于并购问题的难中之难。联想的实践,可以为中外管理学界提供一个活生生的企业跨国并购研究案例。
接着说这个并购案的风险。我们这个并购案,大致有三方面的风险。其中新企业的品牌能否被国际客户承认、被并购企业的骨干员工是否愿意留任这两方面的问题,是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特殊风险、特殊问题。即一个相对弱势企业并购一个强势企业的特殊问题。而另一个风险即文化磨合则是所有并购案中的共同风险、共同问题。今天看来,前两个风险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克服。但这桩并购案最终成败的关键,还要取决于新联想能否顺利完成文化的磨合。中国和美国的优秀公司,尤其是同一个行业的优秀公司,核心价值观方面都差不太多,但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的差别无处不在。举个例子,我在参加商业谈判时,比较喜欢从长期合作、长期利益出发,同时也为了表达我方的诚意和对谈判对手的尊重,在谈判中会有意识地给对方留出一些余地。但如果谈判对手是国际企业,一般地说,这样做了它们不会领情,而且还会认为你算计得不明白。再比如,西方员工在与上司谈自己的福利待遇时,往往非常直接,理由会讲得很充分,气势也很盛。可中国员工就含蓄得多,他们更多地会希望上司来发现自己的付出和价值,由上司主动给自己改善待遇;反过来,如果下属咄咄逼人地与自己谈待遇的话,中国老板估计多数既不会习惯也不能容忍。
ⅩⅥ最后说一下对这个并购案的期望。作为联想集团大股东联想控股的代表,我首先希望并购后确实能产生1+1>2的效果,新联想在营业收入、利润水平等诸多重要业绩指标上与过去相比能有大的提高,能给股东创造更大的回报,这是纯粹从并购投资行为角度考虑的最基本要求。光这样还不行,还有更进一层的战略性追求,我们希望企业的核心管理层有中国员工掌控或参加。当然,首先是企业业绩的发展和对股东的回报,而这进一步的要求要在并购后的磨合过程中逐步实现。其中的进与退、松与紧都非常讲究艺术,一方面不预则废,另一方面欲速则不达,关键是看中国人在能力上和美国人在精神上是否都做好了准备。

上架指导

管理类

作者简介

(法)拉尔松(Jean-Paul Larcon) (中)赵纯均 编著:编者Jean-Paul Larcon教授是巴黎NEC商学院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专家。他对中国大型企业战略的了解是建立在他多年企业领导、国际合资项目、领域研究、与中国顶级管理执行官培训课程的接触,以及于国家部委和中国顶级商学院和政府机构的合作基础上的。本书的主要贡献者包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推荐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很多中国企业开始并逐步加快了它们国际化的步伐。“走出去”以获取更大的市场、更多的资源、更丰富的先进管理经验已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的共识。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运动尽管仍处于初始阶段,但已经开展得轰轰烈烈,多姿多彩。这是中国企业家们为企业自身的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次新的“长征”。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由法国巴黎HEC商学院的教授、中国清华经管学院的教授以及其他中国学者共同完成的《中国跨国企业研究》这本书正是这一过程的一张“快照”。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全球贸易总额、对外直接投资的逐年增加,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科技领域的交流和融合都是全球化趋势的最好证明。
毫无疑问,对于刚刚开放不到30年的中国,一个本地的企业要发展成为跨国公司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使命。进入一个不熟悉的市场投资、开办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它首先来自于战略层面,来自公司战略、国际市场策略、技术转让和竞争、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伙伴、国际资本市场、收购兼并等诸多方面,同时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对公司战略和策略的影响也需要企业领导人积极应对。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几乎传统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维度都需要做出深刻的变化来适应国际化的需要,特别是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和跨文化管理都是企业领导人面临的全新课题。还不能说中国的跨国企业在这些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套完整的经验或成功的样板,然而本书所提供的处于国际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企业案例却能给我们点点滴滴、丰富多彩的信息,使读者对当今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情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Ⅺ感谢中、法两国的学者们所做的开创性的工作。感谢法国巴黎HEC商学院拉尔松教授为本研究项目的构思、组织和领导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他的工作热情和执著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期待着两国的学者能把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继续下去,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图书目录

赞誉
学院介绍
关于主编
推荐序
精彩推荐
前言
致谢
作者介绍
导论及结构安排
第一章中国跨国企业的公司战略1
金占明
清华经管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
一、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 /
二、中国企业的一体化战略 /
三、中国企业的多角化战略 /
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中国的全球化政策33
李兆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一、入世后的中国 /
二、海外投资政策和管理 /
参考文献 /
Ⅴ第三章中国海外直接投资50
李兆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展现和投资 /
二、中国企业的国际挑战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进程76
康荣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一、中国企业的海外初始投资和目标 /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战略95
胡左浩
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
王高
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
一、国际营销的动机 /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战略 /
三、国际营销战略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技术竞争与中国的跨国企业123
拉尔松(JeanPaul Laron)
巴黎HEC商学院
柏薇薇(Geneviève Barré)
巴黎HEC商学院
一、中国的科技体系 /
二、企业战略和技术能力 /
三、结论 /
参考文献 /
Ⅵ第七章中国跨国公司的创新与知识转移149
李东红
清华经管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
一、知识转移的基石 /
二、中国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系统 /
三、知识创新与转移的风险控制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中国跨国公司的文化与组织168
王以华
清华经管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
吕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一、组织能力、产权管理、企业文化 /
二、全球化与跨国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中国的跨国企业和全球价值链192
杜亚明(Franois Duhamel)
墨西哥普埃布拉美洲大学
一、引言 /
二、中国企业的战略优势和劣势 /
三、西方企业业务重心转移带来的影响 /
四、收购外国企业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影响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Ⅶ第十章联盟、合营和中国的跨国企业208
杜尚哲(Pierre Dussauge)
巴黎HEC商学院
一、为获取技术而成立的合营企业 /
二、为进入国外市场设立的合营企业 /
三、合营企业和自然资源 /
四、联盟内部的竞争 /
参考文献 /
结论中国独有的优势230
拉尔松(Jean PaulLaron)
巴黎HEC商学院
附录A本书引用最多的公司232
附录B所选中国企业重要的国际化行动233
缩略语242
索引244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纪成君 李乃文 路世昌 等
作者: (美)斯蒂芬 P. 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戴维 A. 德森佐(David A. DeCenzo) 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著
作者: 主编  范贵喜  刘赛赛
作者: 陈传明 周小虎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主编:甄诚 副主编:赵新、王金门、赵羽
作者: [日]稻盛和夫  山中伸弥 著
作者: 魏炜 朱武祥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