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管理者而非MBA(珍藏版)
作者 : 亨利.明茨伯格
译者 : 杨斌 译
出版日期 : 2010-09-16
ISBN : 978-7-111-31707-4
定价 : 48.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462
开本 : 16
原书名 : Managers Not MBAs
原出版社: Berrett-Koehler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明茨伯格教授提出了管理教育创新的重要建议,并以IMPM实践中的成果来佐证,尤其强调书本概念与自身管理经验相互验证、相互支持的反躬自省,并由此创造了很多把管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方式。本书试图对明茨伯格的这些管理教育思想进行一次全面介绍和评价,使人们充分了解未来管理教育模式的理念和方法。

图书特色

这本书我用了4年来撰写它,用了15年来发展它,用了35年来思索它。
——亨利·明茨伯格

明茨伯格成就
2000年 因对管理学所做出的贡献获得管理学会颁发的杰出学者奖
1998年 被授予加拿大国家勋章 (加拿大最高荣誉) 与魁北克勋章
1995年 该年度最佳著作《战略规划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Strategic Planning) 获得管理学会的乔治·泰瑞奖
1980年 成为加拿大皇家协会的会员

明茨伯格举办的经理人培训班在全世界大受欢迎,总能带给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的效果,本书亦然。它涵盖了这位大师有关管理教育与实践的深度思考,将对各个领域的管理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管理者的正确修炼之路,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对MBA的反思
  MBA教育能够给你什么,
  不能给你什么,
  告诉你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该怎么修炼

本书的出现,给非MBA出身的管理人员正了名。它也是一份激动人心的管理教育全面改革宣言,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迈克尔·斯柯平克
《金融时报》管理学编辑
这部激动人心的作品,向商业教育的最基础发出了挑战。
——《商业周刊》
本书在管理教育和发展方面提供了振聋发聩的深刻思考。它应该成为MBA们的推荐读物。它带给读者们的感觉将是激动,甚至愤怒,但绝不会是乏味。
——《今日管理》
商学院正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太关注所谓“科学”的研究,聘请缺乏实践经验的教授,培养缺乏应对复杂和非定量问题能力的毕业生。换言之,远离了真正的管理。
——沃伦·本尼斯
领导力大师,《哈佛商业评论》
加拿大的明茨伯格教授是一个经常唱反调的人,他的《管理者而非MBA》可以说向商学院发射了一枚火箭。他在书中说,大多数商学院的MBA课程只是为商学院提供面包和黄油,而不能够让学生们学会管理。
——《经济学家》
世界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以《管理者而非MBA》一书已经赚足眼球,大师观点是否偏颇虽需商榷,毋庸置疑的是其轰动效应以及其所引发的新一轮关于MBA教育体制的深刻反思。
——《光明日报》

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埃克斯-马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等学校担任访问学者。他曾两次获得《哈佛商业评论》所颁发的年度最佳文章“麦肯锡奖”。他最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奠定了其管理大师地位。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至今无人能超越。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管理者而非MBA》《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等。

上架指导

管理类

封底文字

调上版文字

作者简介

亨利.明茨伯格: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埃克斯-马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等学校担任访问学者。他曾两次获得《哈佛商业评论》所颁发的年度最佳文章“麦肯锡奖”。他最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奠定了其管理大师地位。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至今无人能超越。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管理者而非MBA》《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等。

译者简介

杨斌 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管理教育,何去何从
  动了翻译这本书的念头并不是因为她出版之后引起了众多的争论,也不是因为强力推荐给出版社购买版权后要善始善终,想想原因有两条:一是因为我1998年到2002年间参与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管理教育研究》之后产生了对于这一类讨论的偏好和依赖—管理教育(或MBA)何去何从?另一个严肃的原因是我恨死了读书“只读书名”的怪现状,希望更多中国读者能够有机会在通读全书后再发表看法,特别是商学院的院长们、MBA项目的老师同学们和媒体界的朋友们。
  许多人根据书名判断,觉得这本书哗众取宠。我在翻译本书时首先和最后面对的也是书名。在过去一年的媒体传播中,本书的书名普遍被译作《要经理人,不要MBA》,火爆惹眼。但是如果你读完全书的话,就会发现这与该书的内容并不符合,特别是“要……不要……”的中文表达也和作者在书中所体现出的主要观点不吻合。严格地说,我认为这个书名的全部含义应当是—“培养”管理者,而不是传统的MBA。现在的书名我认为更恰如其分,也谢谢编辑在多次的讨论之后能够站到我这一边,而不是简单地加入到将MBA妖魔化的围观鼓噪者中。
  本书英文版发行后,因为其话题感强,内容极具批评性,引起了相当广泛关注。当然,大背景是当前在全球范围内,MBA教育都出现了相当多的困难,申请者人数减少(被比喻成MIA,就是战斗中的失踪者),培养效果受到质疑,其中2002年《管理学会:学习与教育》中Pfeffer教授的那篇题为“商学院的终结”的文章是其中代表。因此,财经媒体无法躲开这本书的诱惑,但是现在,大部分的评论都主要集中在该书的标题和前半部分中的几个论点。从国内的情况看,从2004年下半年就开始有记者听说了这本书的书名,并在某些世界著名商学院院长、副院长、教授来访时或者采访我国管理教育界的学者时以此作为话题来质询。大部分的回答是:(1) 尊重这本书,尊重作者;(2) 没有仔细看过,不好评论;(3) 书中对于MBA项目的批评其实我们一直都在改进;(4) 我不相信MBA项目会垮掉。
  讨论“MBA项目会不会垮掉”的问题并非危言耸听。我刚在法国参加了2005年EFMD组织的一个欧洲各商学院管理人员的年会,其中一个分会场的研讨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多提一句,结束时会议主席总结大家的共识时在投影上打出了这样一行字“MBA has a future”—MBA仍有未来。
类似的看法绝非明茨伯格一人,他甚至算不上先知先觉。但是,现代社会中,往往观点由谁提出,会直接影响到观点传播的广度和影响的深度。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管理思想家”(汤姆·彼得斯的评价),明茨伯格在学界的地位众所周知,不熟悉的也可以翻看作者简介。至于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话题,我并不认同有人评论的“哗众取宠”或者“反戈一击”,我认为这是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性格使然。明茨伯格的性格就是特别热衷于跳脱常轨、开辟新路,离经叛道的角色也许是他生活享受的一部分。他自己说自己“总是对太流行或广泛接受的东西表示怀疑。”看起来,他蛮喜欢“破坏性创新”。
  如果完整地看,这并不只是一本讨论管理教育的书。作为明茨伯格最新的著作,它与作者的第一本书《管理工作的本质》联系最为密切。它以该书的结论为基础,发展了他对于管理过程的观点以及进一步揭示了它们对管理者的发展成长的意义。大家风范之人晚期所写的著作,通常都是先期著作的深刻化;只有读到后面的著作,比如这本《管理者而非MBA》,人们才觉过去散落满地的碎屑字字珠玑,豁然开悟。我最近在一次给企业家的演讲中就随手列举了本书中的一些图示,来说明书中蕴藏的管理智慧。比如图4-1、表9-2、图10-2,都是管理要义的集大成者。再比如,一张图2-2,管理教育史清晰展示眼前,MBA学生入学之前一定要看看,而管理教育工作者自己熟悉自己这个行业的历史,能够更清楚、自觉地面向未来。
  所以,如果只是“怪怪地”认为书中因为讲了很多MBA项目的毛病所以是好书,仅仅这样认识这本书的出众,而不深入地理解它所揭示的重要思想,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浅尝辄止和不求甚解。如果读完全书还是这样的看法,真的就是“入宝山而空手归”啊!
  所以,如果要我说这本书的意义,我愿意概括为:严肃著作,须认真对待。
  以我粗见,这本书在将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有广泛的影响力,任何人以后再评论管理教育,很难躲得开这本书;讨论管理人才的素质,或者讨论培训之道,或者教学创新,都躲不开这本书。商学院在讨论教学方法、变革、创新时,商学院的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将会长时间地受到这本书的影响,恰如1959年的卡内基、福特两个基金会支持的两份报告和1988年的波特和麦基宾的著作。可以说,这本书是第三个里程碑。
  而且,这种影响力不只是来自作者的名头,还来自于书的篇幅和涉及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书的写作仍然具有高度的认真严肃,特别是书中的每一个结论都力求来源出处有据,旁征博引而绝不妄言。作者受过的专业训练非常好,宝刀不老。所以,书的内容绝不是谩骂,而真的是HARD LOOK(严肃审视)。
  当然,尽管严肃,明茨伯格仍然保持着他一贯擅长的幽默,这使本书的阅读几乎笃定充满愉快的体验。书中为商学院院长提高排名支的那些怪招儿,谁读后能绷着脸不笑呢?
  然而,笑意中收获的不只是轻松,也有沉重。
  译者写序不该罗嗦。在这里,我不想评论书中内容,读者自有高见。我从1994年开始参与一些MBA教育方面的工作,见识了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教育前辈为了推动中国MBA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艰辛,亲历了中国MBA事业在面临大变革大选择时的沉浮,也“享受”过国内的媒体舆论时而捧、时而骂的好待遇(总比被人误当成NBA要好得多),要我说,我国MBA教育的路走到今天,不容易。我常常咀嚼《中国管理教育报告》的作者赵纯均教授在该书序言中的这一段话:“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我国管理教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国管理教育发展的不长历史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充满着障碍、困惑甚至责难。在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穷国办高等教育已属不易,在一个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穷国办管理教育更是困难重重。”作为管理教育工作者,要对得起这份不容易,就必须得不自满,就必须得常怀“居安思危”之心,因为这条路注定是“不进则退”。
  我当然希望任何关心管理教育的人都来读一读这本书,说实话,书中第二部分,明茨伯格教授借由IMPM的实践所给出的很多建议,我每读到一段,就不免会去想这些能否在我们的MBA办学和其他的管理教育项目中借鉴、应用呢?除了商学院的同行,我认为管理培训公司的负责人、从业人员、培训师以及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培训主管都值得花时间研读,书中的教学培训新理念、新方法非常值得尝试。我觉得MBA在校生也应该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传统的MBA项目能够(擅长)给你什么,不能给你什么,如果成为一个合格管理者,该怎么修炼。我希望理性的阅读和认真的思考之后,能够有积极的行动。衷心希望看到读完本书之后的“起而行之”。
  明茨伯格教授作为管理教育的实践者,大大增加了这本书的说服力。我希望我作为一位后辈实践者,应该能够使本书的中文版准确、易读。达到这个目标还得到了家人和许多同仁的支持。谢谢朱童、张莹莹同学对于本书初译、誊抄的贡献,谢谢编辑的认真和耐心沟通。谢谢朱恒源博士最初从美国买这本书送我,给我第一次通读的机会。翻译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进一步的学习来自于读者对于译文的批评指正。因为会有很多前辈、同行、同事读到本书,相信一定可以收获很多教益。敬请赐教。

杨斌
2005年4月于清华园

推荐序

推 荐 序 一
MBA是什么
  我为新作写推荐语或“序”,大多出于朋友的友谊和自己学习新作的愿望。而这次不太一样,主要是出于我对此书的兴趣。其实,一个国家、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即开始时重学历,而后重阅历,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此,这本书让我心动,欣然接受写序语的约请。
  本书作者,著名管理学者亨利·明茨伯格在他自撰的序中,第一句话就说:“我教过15年MBA课程,但我自己没有MBA学位。”并表示自己宁愿降低工资也不愿再讲MBA课程,因为他感到目前MBA课堂的教学与企业管理者的业务、能力要求存在着太多的脱节。而且在他的同事同行中,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想法,认同此一现象的人数之多令他吃惊。从此,他下决心要对课程进行改革,要为编写一本对成功管理者真正有用、能联系实际需要的教材做出努力。
  最直截了当的说法是:学历永远是一个人步入社会,掌握系统知识,奠定自己今后工作基础的重要过程的标志,但它与能力不能等同,尤其是管理这个学科重在实践,更需要提醒人们摆正学历与阅历的关系。
  再说说中国企业家们的感受。不少总经理明示:我读MBA的目的是要这个能跟我一辈子的学历证书和在学习中交朋友,至于MBA课程,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2004年,韦尔奇在北京讲课的同一天,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约我访谈。我问他:“你一直对韦尔奇的成就,特别是他能把企业做大的同时,又能把企业做小这一点深感佩服,但这次主办单位请你去做嘉宾,你为什么不去呢?”他不加思考地比喻:“贝克汉姆是世界著名球星,但请他过来给中国国家队讲三天三夜,能解决中国足球上不去的问题吗?”这一问,清晰说明,管理的本质在于实践,管理是一门实践科学,不联系实际就没有生命力。别人的经验不可搬用,普遍可用的理论也不多。
  我接着到鞍钢采访刘总经理。我非常佩服他只用十年,就把一个高炉停火、员工停薪、银行停贷,到处烟熏火燎、垃圾成堆的无以为继的我国第一废钢厂鞍钢,变成能输出炼钢技术的世界第八大钢厂,成为东北地区企业改革的先锋,刘本人也成为国家改革的一面旗帜。当我问他,在获得如此成就后,能否用一句话总结企业管理的经验时,他给我刊题词是“实践是管理之本”。他认为,没有实践经验的管理教授课程难讲深刻,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听课也难听懂。
  海尔与鞍钢,一是民有,一是国有,尽管企业经营的专业内容不同,但共同体会是“管理的实践意识第一”。也如同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任何一个成功企业,都不可能给另一个企业提供可行的成功经验;而另一位管理大师邓肯也认为,严格地说,管理没有原理。所有这些说法与理念都说明,管理学的学科特性是实践,是通过讲故事(案例)的实践描述来传达理念给人予启发,从而使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足进步。
  作者在本书导言中的几句话,把这个问题说到了点子上。他说:工商管理教育不能给人们留下关于管理的扭曲印象。管理应该是一种实践,它将大量的管理技巧(经验),一定程度的艺术(洞察力)和一些科学(分析)结合在一起,使管理教育进行反思重构,把管理教育与管理开发带入一个新的境界。总之,让我们要看到管理学的真面目,使之在实践中成长,才是我们管理教育的最终目的。
  最后,我推荐我国第一部《企业法》起草人,我国经济界、企业界的老前辈、公认的企业领袖人物袁宝华同志的一段话:“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这就是企业成长的途径、方向和行动准则。我觉得这个准则,是实现《管理者而非MBA》一书作者的理想—建立真正的商学院的必由之路。
  以上是我读此书的感受,愿与读者共勉。

《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
杨沛霆



推 荐 序 二
从批判到建设
  中国向西方学习管理的过程,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整体过程一样,也呈现一个从器具层面到制度层面,再从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的递进过程。器具层面包括各种分析性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制度层面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等具体管理制度,思想层面则包括价值观、信念和预设,集中体现在领导力、企业文化和社会资本等内容中。西方战略研究的两大派别中,以波特为代表的内容学派因为很大程度上属于器具层面,已逐渐成为了中国管理界的常识;以明茨伯格为代表的过程学派,很大程度上属于思想层面,却往往不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
  以内容派侧重各种分析框架不同,过程派反对内容派对商业过程的格式化、程序化、理性化的处理方式,提倡在战略制定过程中,通过员工的广泛参与,最大程度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发挥自身的能力,从而找到决定公司战略的经营洞见(business insight)。过程派认为,类似五力模型这样的分析框架,很大程度上只是对真实世界成功战略的一种事后的合理化解释,而不是战略过程中的切实可用的指导工具。它适合于在有了优秀的商业模型之后进行锦上添花式地确认和追认,却无法代替当初人们综合经验、灵感和偶然性,发现和建立这个商业模型的过程。
  但是,这些局限性却并不妨碍这种分析模型以其本身简洁优美的逻辑感而获得了一种脱离真实世界的符号价值,为使用它的人提供了合理性和合法性。也就是说,它们是不是真正理性的(rational)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看起来是理性的, 能不能为分析模型的使用者提供说辞和理由,从而为它们的使用者带来话语权和政治经济权力。在公司内,对于低层,体现为同事和领导的赏识;对于高层,体现为整个公司对自己的战略的服膺和支持。在市场上,则体现为战略咨询公司价以百万计的战略咨询合同。市场就是如此运转,世界就是如此运转,个人的力量,理性的力量,与在这架隆隆巨声中运转的庞大机器相比,显得非常渺小。而向这样一架大机器发出挑战,看起来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明茨伯格就是这样的一而再、再而三地专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人。从《管理工作的本质》中抨击管理五功能论,到《战略计划兴亡录》中抨击战略计划论,再到现在抨击MBA教育体系,他面对的都是一架架在隆隆巨声中运转的庞大机器。有人说他是与风车决斗的堂吉诃德,有人说他是大叫皇帝没有穿衣服的那个天真孩子,有人说他是赤手空拳,独入虎穴的英雄。不管把他比作什么,他念兹在兹,大力呵护的其实都是真正的商业的根本—人的首创精神和合作精神。
  批判很解气,但问题在于批判不能当饭吃,难的是建设,拿出切实可行的代替方案。相比那些徒博清名的纯粹批判者,在这方面,明茨伯格也是一个老实得出奇的人。批判管理五功能论时,他提出了管理的十个角色;批判战略计划论时,他提出技艺式战略;如今,批判MBA教育体系,他提出的是IMPM,国际实践管理教育。
  今天,管理角色论已经进入了几乎所有的管理入门教科书;注重战略发现和战略执行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的过程派蔚然成为与注重分析和定位的内容派分庭抗礼的战略学派。但是这一次,随着《管理者而非MBA》一书的出版,很多人都把他与整个MBA教育体系对立起来,关心明茨伯格的人都颇有点为他担心。我其实很理解他的想法:要想得到人们对问题的关注,必须把问题说得严重一点。大众媒体喜欢他的危言耸听,甚至在此基础上再火上加油,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平心而论,MBA对于没有经济管理背景的年轻人学习工商业运作的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从而转入工商领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欲加入投资银行业、咨询业(西方一流MBA院校就业的主要方向)的年轻人来说,MBA尤其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从这个角度看,MBA教育体系的问题,从更大范围内讲,也是投资银行业、咨询业甚至是整个经济体系的问题,如果看到这个问题的根源,就不好苛责MBA教育了。当然,这里我们说的,都是西方MBA教育的情况,中国MBA教育有完全不同的历史,面临完全不同的情境,不管问题怎样,一份宽容心和平常心,更是必不可少的。
肖知兴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博士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创业中心副主任
2005年春

图书目录

致中国读者
总    序 明茨伯格的背影
译 者 序 管理教育,何去何从
推荐序一 MBA是什么
推荐序二 从批判到建设
作 者 序

导言  /1
第一部分  MBA之非
第 1 章  错误的人  /8
第 2 章  错误的方式  /19
第 3 章  错误的后果之一一教育过程的堕落  /68
第 4 章  错误的后果之二一管理实践的堕落  /80
第 5 章  错误的后果之三一公司组织的堕落  /119
第 6 章  错误的后果之四一社会制度的堕落  /142
第 7 章  新的MBA模式吗  /163
第二部分  培养管理者
第 8 章  实践中的管理开发  /197
第 9 章  发展管理教育  /238
第10章  培养管理者之一  IMPM项目  /277
第11章  培养管理者之二  五种心模  /294
第12章  培养管理者之三  在岗位上学习  /315
第13章  培养管理者之四  学习的影响  /335
第14章  培养管理者之五  革新的扩散  /361
第15章  发展真正的管理学院  /379
参考文献  /417
关于作者  /437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约瑟夫M.普蒂(Joseph M.Putti) 海茵茨.韦里奇(Heinz Weihrich) 哈罗德.孔茨(Harold
作者: 【美】查尔斯 W. L. 希尔 (Charles W.L. Hill)        华盛顿大学【澳】史蒂文 L. 麦克沙恩(Steven L. McShane )  著         西澳大利亚大学【中】李维安 周建 (南开大学)
作者: (美)斯蒂芬 P. 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圣迭戈州立大学戴维 A. 德森佐(David A. Decenzo)卡罗来纳海岸大学  著玛丽&
作者: (美)理查德 L·达夫特(Richard L.Daft)范德比尔特大学  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范德比尔特大学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彼得·德鲁克
作者: 亨利.明茨伯格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著
作者: [德] 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