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公司治理

企业成长的动力:内增、外借还是并购
作者 : (法)劳伦斯·凯普伦(Laurence Capron) (加)威尔·米切尔(Will Mitchell)著
译者 : 刘星等
出版日期 : 2013-12-04
ISBN : 978-7-111-44592-0
定价 : 3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02
开本 : 16
原书名 : Build, Borrow, or Buy: Solving the Growth Dilemma
原出版社: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如何加快增长是公司每天都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如此多的公司却无法增长或者停滞不前呢?
“内增、外借还是并购”特指公司可以利用的三大战略。他们可以依靠已有的资源来“内增”,可以通过“外借” 做出临时安排,获得资源,也可以通过“并购”实施走出去的策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Capron博士认为,有太多的公司只专注于一种策略,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会对发展不利。
内增:此种策略的实施几乎不可能单独进行
外借:这个最有力的工具往往为公司所忽略

图书特色

重新调整企业的资源组合,实现持续增长

鲍勃·麦克唐纳德 宝洁公司董事长、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凯普伦和米切尔精准地捕捉到了当今企业高管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他们绘制的框架图值得关注,通过它可以对如何最佳地填补能力缺口并且进行公司定位以获取成长做出判断。

罗杰·马丁 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
劳伦斯·凯普伦和威尔·米切尔撰写了一本有价值的书,这是一本关于如何获取企业所需能力以取胜的书。《内增、外借还是并购》,充满了有用的观点和框架图,为实战的经理人员呈现了务实而非抽象的概念。我向所有希望公司蒸蒸日上的人推荐这本书。

彼得·约翰逊 礼来公司企业战略副总裁
许多关于识别公司需要“什么”核心能力来创造竞争优势的内容都已经被著述提及了。《内增、外借还是并购》可以解决“如何”获取这些能力的关键问题,是一本清晰实用的手册,用以思考成功获取、整合并管理资源。

帕特里克·塞斯考 联合利华集团前首席执行官
经过严谨调研的分析为任何一位试图解决最大的增长谜题——知道为寻求最大机会确切地以何种方式在何时去获取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经理人员提供了一本无价的手册。

凯瑟琳 M. 艾森哈特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W. Ascherman M.D.教授,《边缘竞争》(Competing on the Edge:Strategy as Structure Chaos)合著者
凯普伦和米切尔会改变你对企业的思考方式。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解密并购、联盟或“自建”时的棘手选择,同时辅以丰富全面的案例。这是一本经理人员和业务开发专业人士的必读之作。



劳伦斯·凯普伦(Laurence Capron)
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联盟与积极所有权(Partnership and Active Ownership)Paul Desmarais讲座教授,也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高管培训项目中并购和企业战略方向的主任。她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主要集中在并购、联盟、企业发展和组合战略方面。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为MBA、EMBA、高管培训和博士项目教授课程。

威尔·米切尔(Will Mitchell)
杜克大学Fuqua商学院国际管理系教授,同时也是多伦多大学新技术与商业化Anthony S. Fell讲座教授,目前是罗特曼管理学院战略管理方向的访问学者。威尔在加州伯克利商业管理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在温哥华西蒙弗雷泽(Simon Fraser)大学取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在进入杜克大学之前,任职于密歇根大学。


对于如何推动企业成长,是每位高管最关心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应该更好地使用现有的内部资源,实现内部增长;有些主张在短期内借助外力,补己之不足;另一选择是干脆并购其他公司以获得所需的技术。如何确定哪种策略适合自己的公司呢?到目前为止,对于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增长途径以保存企业的竞争力,还没有明确的准则。劳伦斯·凯普伦教授与威尔·米切尔教授根据15年多的研究结果,共同完成了名为《企业成长的动力:内增、外借还是并购》的作品,详尽分析了如何调整企业的资源组合,实现持续增长。
企业的生态系统不断变化,机遇总是转瞬即逝。这是一场只有最敏捷、最迅速者才能胜出的比赛。为了应对竞争、实现增长,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必须定期调整自己的资源组合。因为就某种程度而言,企业拥有的几乎所有资源都有废弃过时的那一天,今天是核心的资源,明天就有可能不是核心了;同样,今天处于边缘化的一些资源,明天就很有可能移至核心位置。因此,随着行业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企业应当根据资源获取的不同途径——内增(build)、外借(borrow),或者并购(buy),对所拥有的资源加以区分(内化资源和借取资源),并有针对性地改变对它们的控制水平。

图书前言

从多种意义上说,本书的写作开始于1993年秋天。那时是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我们两人各自研究公司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生存并不断调整,尤其是公司如何利用并购、联盟以及其他机制来获取和重组战略资源。我们的初次见面及随后的合作开启了两个家庭长达20年之久的亲密友谊,而我们两人也对公司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选择和资源管理战略来竞争和生存,展开了合作研究及教学。
  本书主要源于我们在过去十年中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基于更早前的研究项目,主要针对公司应该如何“内增、外借或者并购”竞争所需资源,尤其是公司应如何从摆在面前的多种资源获取途径中做出选择。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有幸采访了一些管理者,他们来自全球各地以及各行业的优秀企业。我们无比感激这些管理者愿意分享他们的经验,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他们的坦诚给予我们鼓励和灵感,他们的见地对于我们的进步至关重要。来自这些管理者的故事将贯穿于我们的整本书。
  我们也从同事及其他学者的想法和文章中获益匪浅,他们为进化和生态理论、动态能力及企业间转移这一广袤的学术领域提供了关键的见解。我们尤其感谢Rajshree Agarwal、Erin Anderson、Ashish Arora、Jay Barney、Glenn Carroll、Wes Cohen、Karel Cool、Michael Cusumano、Yves Doz、Kathleen Eisenhardt、John Freeman、Alfonso Gambardella、Philippe Haspeslagh、Bruce Kogut、Dan Levinthal、Marvin Lieberman、Phanish Puranam、Brian Silverman、Harbir Singh、David Teece、Michael Tushman、Oliver Williamson、Sidney Winter以及Maurizio Zollo给予我们的启发和灵感。
在过去这些年,我们有幸与富有才能的合著者们合作发表论文、文章及案例研究,他们帮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于公司内增—外借—并购战略的思考。这些合著者包括Gautam Ahuja、Jay Anand、Asli Arikan、Joel Baum、Rich Bettis、Fares Boulos、Nir Brueller、Olivier Chatain、Pierre Dussauge、 Bernard Garrette、Mauro Guillén、Connie Helfat、Rebecca Henderson、Glenn Hoetker、John Hulland、Jung-Chin Shen、Kevin Kaiser、Samina Karim、Ishtiaq Mahmood、Xavier Martin、Anita McGahan、Louis Mulotte、Anuradha Nagarajan、Joanne Oxley、Anne Parmigiani、Urs Peyer、Nathalie Pistre、Karen Schnatterly、Myles Shaver、Kulwant Singh、Anand Swaminathan、Bart Vanneste以及Charles Williams。他们以及其他同事的研究成果,被列在书后的附录中。
  我们同样得益于从学生身上所学到的一切。这些学生来自我们过去20年中教学和研究所在的大学,包括各种MBA项目、EMBA项目、管理培训项目、健康管理项目以及博士项目。我们曾在许多院校有过愉快的工作经历(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学、巴黎高等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加拿大毅伟商学院、凯洛格商学院、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多伦多大学、沃顿商学院、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遇到了大批优秀的学生,他们多元的背景、想法和视野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的视角使得本书进一步充实。
  我们还获得了来自出版商和编辑的极大鼓励和宝贵建议。David Champion帮助我们将想法成型,并为本书的进一步写作提供了关键性指导。Tamzin Mitchell 和 Matt Darnell进行了初步的编辑工作,使本书不至于太过晦涩。Lew McCreary用不懈的耐心和同样不懈的固执,敦促我们明晰自己的逻辑,使得本书真正具有可读性。感谢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的Melinda Merino愿意给我们的拙著以出版的机会。
  最后,我们深深地感激我们的家庭。没有他们惊人的支持和耐心,我们是无法完成这本书的。劳伦斯由衷地感谢丈夫Pierre Chandon以及他们的三个女儿Louise、Claire和Marie所给予的支持。威尔也深深地感谢来自Dilys Bowman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Mairi、Tamzin和Luc的支持,他保证会在一小时内回家的。

劳伦斯·凯普伦
威尔·米切尔

专家评论

《企业成长的动力:内增、外借还是并购》提供了一个创新且实用的框架,辅助客观的决策制定,并帮助建造一条通向增长的节制之路。
    Arnaud Bernaert
    飞利浦(Philips)医疗保健公司并购高级副总裁
  关于内增、外借还是并购的选择是每一个CEO不得不面对的困局。本书为CEO们提供了一个简单但强大的框架,让你在制定决策时不再付出高昂的代价。
    Sucheth Davuluri
    Neuland Laboratories Limited总裁
  这是一个用于思考在当今日益复杂并相互关联的商业世界里重要的战略问题之一的有洞见的框架。凯普伦和米切尔为如何在内部开发、授权联盟以及并购之间选择最适当的成长路径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Franz B. Humer
    Roche Group and Diageo PLC董事长
  《企业成长的动力:内增、外借还是并购》可以应对公司在当今寻求增长中所面临的最困难的战略决策问题。这是一个均衡清晰的分析,值得每一位CEO阅读。
    Kevin P. Ryan
    Gilt Groupe创始人及CEO

上架指导

战略管理

封底文字

Bob McDonald,宝洁(Procter & Gamble)公司董事长、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Capron和 Mitchell精准的捕捉到了当今企业高管们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他们绘制的框架图值得关注,通过它可以对如何最佳的填补能力缺口并且进行公司定位以获取成长作出判断。”

Roger Martin,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
“Laurence Capron和 Will Mitchell撰写了一本关于如何思考稳固公司所需能力以取胜的问题有价值的书。《内增、外借还是并购》,充满了有帮助的要点和框架图,为实战的经理人员们呈现了务实而非抽象的概念。我向所有希望公司蒸蒸日上的人推荐本书。”

Peter Johnson,礼来(Eli Lilly)公司企业战略副总裁——
“许多关于识别公司需要“什么”核心能力来创造竞争优势的内容都已经被著述提及了。《内增、外借还是并购》是解决“如何”获取这些能力的关键问题。一个清晰实用的手册,用以思考成功获取、整合并管理资源。”

Patrick Cescau,联合利华(Unilever)前集团首席执行官——
“经过严谨调研的分析为任何一位试图解决最大的增长谜题——知道为寻求最大机会确切以何种方式在何时去获取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经理人员提供了一本无价的手册。”

Kathleen M. Eisenhardt,斯坦福大学Stanford W. Ascherman M.D.讲席教授,《边缘竞争》(Competing on the Edge:Strategy as Structure Chaos)合著者——
“Capron和 Mitchell会改变你对商业的思考方式。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解密并购、联盟或“自建”时的棘手选择,同时辅以丰富全面的案例。一本经理人员和业务开发专业人士的必读之作。”

图书序言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充满增长机遇的时代。产业周期不断演进,使得企业通过提高规模效应优胜劣汰,整合行业。同时,技术创新和融资环境的发展不断地降低进入门槛,使得创业者可以直接挑战传统大企业。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从单个产品扩散到平台,进而到整个生态系统,在催生诸如电商等新兴行业的同时,也使传统行业焕发生机。而身处不断升级的全球化大潮中,中国企业也从代工和合资的过程中学习成长,在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甚至迈开了海外并购的步伐,与跨国企业同台竞争。
  然而,在不断进取成长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由于历史包袱或者生存压力,很多企业在内部研发的投入、方向和产出方面往往追求短期效应,视野不够长远。虽然中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但许多企业的优势仍来自于垄断而非效率和创新。为了弥补自身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的不足,不少企业在国内外开展并购,甚至形成并购的热潮,但由于对整合难度估计不足,导致效益低下甚至失败。另有一些企业通过合资和战略联盟借助外力,却由于产权或者合同纠纷层出不断,效果不尽如人意。
  内增、外借还是并购?企业的增长路径究竟该如何选择?中国企业迫切需要一个系统性的关于成长路径的决策框架。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学界在这方面的探索仍然非常有限,而对企业的实际决策有启示意义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学界研究的匮乏也反映出中国的大环境并未对企业成长路径的科学选择给予充分的重视。幸运的是,作为后发者的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学界的经验和研究发现,主动学习,减少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在国内翻译并出版发行这部由国际知名学者劳伦斯·凯普伦教授和威尔·米切尔教授撰写的专著,便有着重大的意义。劳伦斯·凯普伦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联盟与积极所有权Paul Desmarais 讲座教授,兼任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高管培训项目中并购和企业战略方向的主任。威尔·米切尔是美国杜克大学Fuqua商学院国际管理系教授,兼任多伦多大学新技术与商业化Anthony S. Fell讲座教授和罗特曼商学院的战略教授,也是国际顶尖杂志《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的主编之一。两位教授基于几十年对公司战略的深度理论研究和丰富的教学、咨询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决策框架,帮助企业评估和明确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缺陷,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审时度势,选择最优的成长战略和资源获取方式。许多时候,由于路径依赖或羊群效应等种种原因,企业很难在自主创新(内增),建立契约或联盟关系以及联合经营(外借),或兼并收购(并购)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要么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要么盲目冲动,贸然行动。本书不但清晰地阐释了内增、外借和并购这三种核心战略的本质,更能帮助企业建立均衡协调的内增—外借—并购战略组合,培养动态选择的能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本书的观点,我们可以反思我国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许多并购的失败,可能源于开展并购之前,管理者并未充分考量其他可能的资源获取方式(如内增或者外借模式),落入并购陷阱;也可能源于并购之后,企业缺乏清晰的整合蓝图,未能有效整合资源,处理好包括识别、保留关键人员在内的治理问题。特别是在跨国并购时,中国企业有时操之过急,而忽视了更有效的渐进性的策略——在早期采用松散的联盟方式,给被收购的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其后当对当地市场与企业文化和资源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时,再展开全面的整合行动。另外,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如早期许多合资企业的失败,或中国长期以来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联盟等外借策略在中国一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逐渐增强,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契约或与合作者联盟的战略选择变得更加可行。特别是在平台战略日趋重要的今天,单个企业很难通过内增或并购来控制所有的软件应用或者物流设施。采取“自建团队+外包”的混合模式,在成本、效率、服务价值方面找到平衡,往往是更有效的路径。本书在国内的发行,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国内市场更好地理解如何运用契约和联盟,更灵活地以较低的风险和成本获得目标资源。
  总之,本书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加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促使产业界和学术界对企业发展和管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奇迹般地增长,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企业个体的发展仍然不足,产业组成和所有制的分布也有待优化。中国宏观经济能否持续地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每个企业的战略选择。特别是,社会大众对环境、教育、健康、食品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等诸多方面的迫切期望,不但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创造了无穷的商业机会,为企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本书中关于内增、外借、并购等战略的论述和洞察,将会帮助企业更好地抓住这些机会。
  最后,衷心感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杨斌教授的联络引荐,感谢周中华先生、王磊女士和吴亚军先生的鼎力支持,感谢刘夏风女士、任静静女士和哈佛商学院出版社Jon Shipley先生对本书版权的周全安排,感谢策划编辑袁璐先生的精心组织,责任编辑刘利英女士高度悉心负责的编辑,和翻译团队李茶、刘星、马娜和夏惠娟高效高质量的翻译(特别是刘星细心的组织工作)。
吴迅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战略系助理教授
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市
2013年10月27日

作者简介

(法)劳伦斯·凯普伦(Laurence Capron) (加)威尔·米切尔(Will Mitchell)著: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刘星等: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赞 誉
序 言
前 言
引言 两场葬礼与一场婚礼
第1章 资源路径框架 / 1
资源路径选择 / 6
实施陷阱 / 10
发现你的资源路径 / 12
评估不同的资源路径 / 14
管理路径组合 / 22
第2章 何时内增资源:内部开发VS外包 / 23
盲点:为什么企业条件反射性地选择内部开发 / 28
你的内部资源是相关的吗 / 31
资源外包战略的含义 / 38
内部探索环境 / 41
评估工具和总结 / 46
第3章 何时通过契约外借资源:基础契约VS联盟 / 48
盲区:企业为何忽视基础契约 / 52
目标资源可交易吗 / 58
对资源外部获取战略的意义 / 64
评估工具及总结 / 68
第4章 何时通过联盟外借资源:联盟VS并购 / 70
盲点:管理者为什么质疑联盟 / 72
同资源伙伴的紧密度如何 / 75
企业资源外部获取战略的意义 / 83
评估工具及总结 / 90
第5章 何时并购:收购VS其他方式 / 91
盲区:为何经理们跳进并购 / 95
你能整合被并购公司吗 / 98
对你寻求资源战略的启示 / 111
评价工具和总结 / 115
第6章 重新调整你的资源组合 / 118
盲点:为什么管理者们不愿意调整资源组合 / 120
回顾你过去的内增、外借和并购选择 / 123
重新调整你的内化资源 / 124
重新部署你外借的资源 / 130
评价工具和总结 / 137
第7章 开发你选择资源的能力 / 139
平衡规则 / 141
培育你的渠道 / 147
获得经验 / 152
达到协调 / 153
你的领导角色 / 156
总结 / 160
附录A 资源路径框架:全模型 / 162
附录B 作者的研究项目 / 163
参考文献 / 171
作者简介 / 181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邓金堂 胡树林 主编
作者: 贾国柱,张人千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
作者: 彭剑锋 主编 白洁 江珊 言飞龙 著
作者: “中国企业成功之道”云天化案例研究组 编著
作者: “中国企业成功之道”小肥羊案例研究组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