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2版)
作者 : 王恒山,许晓兵
出版日期 : 2015-07-17
ISBN : 978-7-111-50693-5
适用人群 : (学院、专业)管理信息系统
定价 : 35.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10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内容(目录请附本表之后)

1 强调综合性-----首先是与管理科学的紧密结合,强调管理科学的基础和背景。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需求来源于管理实际,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管理工作。因此不能单纯地为讲方法而展开叙述。本教材要求读者结合各门管理专业课程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在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介绍中结合企业管理的实例。在案例介绍中更是详细地介绍了多个来源于管理实践的实例。这也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管理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希望以此使读者更准确有效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技能。

2 注重以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观点为指导-----源自于长期的积累。
现代系统科学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基础之一。它为从事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管理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从全局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事物的发展变化出发的科学地考虑问题和安排工作的方法,为有效地建立和管理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提供了理念和思路。系统科学的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当今科学技术的前沿,同样是信息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
我校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系统工程系和系统工程研究所以及后来的两者合并而成的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院。它是国内同类学术机构中成立最早的之一。在以往二十多年的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教学和研究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形成了显著的特色。
本教材依据本学院多年的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教学经验,注重引导读者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从全局上进行规划、分析信息系统。将系统分析的观点贯穿全书。

3 注重实际的开发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信息管理的效能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中体现出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体现在对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与运行等方面。要求信息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本教材的培养目标也将此列为重点。
教材编写注重系统开发方法的学习与应用。在理论教学之外,安排了相应的课题实践和小组讨论。希望在增强对于原理的理解的同时,努力提高读者的实际动手开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有一支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队伍参与教材的编写。
我校管理学院在以往二十多年的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教学和研究中,就已经将当时的系统工程专业培养方向定为经济信息管理。因此,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教学方面已积累多年的经验。
教学队伍有着长期的课题、论文和实际开发的指导经验。例如,在每年的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均要求学生结合各行业的信息管理的需求,完成相关的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全过程。


与现用教材相比有什么特点:

力争很好地反映、叙述本领域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学习汲取国内外教材的一些优点,比如国外一些教材在介绍重要概念时引用案例丰富、叙述详尽的优点。

缺陷:

目 录
前 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
1.1 信息系统是时代的需要
1.2 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1.3 系统视角下的信息系统
1.4 信息系统的三种重要资源
1.5 信息系统的难点

第2章 信息系统的应用
2.1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2.2 企业中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
2.3 企业集成化信息系统
2.4 电子商务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 
3.1 计算机硬件
3.2 计算机软件
3.3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第4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管理
4.1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4.2 数据模型
4.3关系规范化理论
4.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5.1信息系统开发的复杂性
5.2信息系统的层次划分
5.3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5.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5.5原型法
5. 6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5.7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发方法
5.8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第6章 信息系统规划
6.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概述
6.2 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6.3系统的初步调查与可行性研究
6.4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企业流程重组

第7章 信息系统分析
7.1 系统分析概述
7.2 系统的详细调查
7.3 建立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
7.4基于事件的数据流程分析
7.5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第8章 信息系统设计
8.1 信息系统设计概述
8.2总体设计
8.3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
8.4代码设计
8.5数据库设计
8.6输出设计
8.7 输入设计
8.8人机对话设计
8.9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
8.10系统设计说明书

第9章 系统实施
9.1系统实施的内容
9.2物理系统的实施
9.3软件开发
9.4数据准备
9.5系统测试
9.6系统文档管理
9.7系统转换
9.8信息系统人员的招聘和培训
9.9系统的安全性

第10章 系统运行与维护
10.1系统运行管理
10.2系统维护
10.3系统升级
10.4系统的审计与评价

第11章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11.1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
11.2面向对象分析
11.3 面向对象设计
11.4 面向对象实现
11. 5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工具――统一建模语言UML

图书特色

本书编写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提高系统分析和设计暨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本书叙述完整,系统性与实践性并重,结合目前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在阐明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
本书是在多年教学使用的第1版的基础上,通过修改、扩充信息系统的最新进展编写而成。第2版从第1版的8章扩充为11章,包括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等内容。每章章后都附有各种类型的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相关专业 “管理信息系统”和“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图书前言

管理信息系统在社会经济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并非只是计算机的简单应用,也不是单纯的“计算机辅助信息管理”,它是组织的神经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影响其建设成败的有体制、观念、技术等多种因素。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类课程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涉及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相关知识,是对这些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课程。
本书是在多年教学使用的第1版的基础上,通过修改、扩充信息系统的最新进展编写而成。编写本教材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提高系统分析和设计及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本书叙述完整,系统性与实践性并重,结合目前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在阐明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
本书第2版从第1版的8章扩充为11章,包括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以及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等内容。每章章后都附有各种类型的习题,通过这些练习,读者可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在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上,本书重点介绍了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这也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的方法。同时,本书也用专门的章节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将数据和处理结合为一体,更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根据教学要求,本科生应该切实掌握结构化方法,同时了解其他方法的基本思想,了解它们的发展趋势,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做到融会贯通。
现代系统科学是信息系统科学的支柱之一,同时,信息系统本身也是一个集管理与技术为一体的、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本书注重结合系统的思想和观点介绍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希望有助于读者在课程的学习中更好地吸取和运用系统的理念、思路和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实践性强,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学生往往会在实际开发信息系统时遇到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本书以较大的篇幅详细地叙述了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以便学生更扎实地理解、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与技术,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以应用。同时这里也要指出,课程设计也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和课程外均可安排相应比例的课程设计与案例讨论,这对于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掌握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由王恒山教授、许晓兵副教授担任主编(按姓氏拼音排序),由陈荔副教授、倪静副教授、张昕瑞讲师担任副主编(按姓氏拼音排序)。第1~3章由王恒山编写,第4、5、8章由陈荔编写,第9、10章由张昕瑞编写,第7、11章由许晓兵编写,第6章由张昕瑞和许晓兵合作编写,倪静为本书提供了主要案例。张宁教授、郭强教授、班胜杰、宋玉萍、张兰也参加了本书的编写。
本书第2版的修改得到上海理工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资助,王恒山对本书第2版做了最后的审订。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类相关专业“系统分析与设计”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各种原因,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我们进一步改进、提高。

编 者
2015年3月

上架指导

电子商务及信息管理

封底文字

本书编写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提高系统分析和设计暨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本书叙述完整,系统性与实践性并重,结合目前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在阐明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
本书是在多年教学使用的第1版基础上修改扩充信息系统的最新进展而成。第2版从第1版的8章扩充为11章,包括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升级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等内容。每章后都附有各种类型的习题,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相关专业 “管理信息系统”和“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王恒山:暂无

许晓兵:暂无

图书目录

前  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 1
1.1 信息系统是时代的需要 1
1.2 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2
1.2.1 工商业活动的基础 2
1.2.2 提高生产率的工具 3
1.2.3 获得战略优势的手段 3
1.2.4 支持决策过程的帮手 3
1.2.5 加强团队合作的润滑剂 4
1.2.6 建立企业联盟的纽带 4
1.2.7 实现全球化的保证 5
1.2.8 组织变革和转型的助推器 5
1.3 系统视角下的信息系统 5
1.3.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5
1.3.2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性 6
1.3.3 管理信息系统性能的评价标准 7
1.4 信息系统的三种重要资源 8
1.4.1 信息是信息系统的基础 8
1.4.2 信息技术是信息系统的工具 10
1.4.3 知识工作者是信息系统的灵魂 11
1.5 信息系统的难点 12
1.5.1 实现信息系统的投资价值 12
1.5.2 转变企业管理的模式 13
1.5.3 适应全球经济环境的要求 13
1.5.4 建立合适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13
1.5.5 控制道德与安全问题 13
第2章 信息系统的应用 15
2.1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15
2.2 企业中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 17
2.2.1 业务处理系统 17
2.2.2 办公自动化系统 18
2.2.3 知识工作系统 19
2.2.4 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 19
2.2.5 决策支持系统 20
2.2.6 经理支持系统 21
2.3 企业集成化信息系统 23
2.3.1 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发展 23
2.3.2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24
2.4 电子商务 32
2.4.1 电子商务的定义 32
2.4.2 电子商务的特性 33
2.4.3 电子商务的功能 33
2.4.4 电子商务的模式 34
2.4.5 移动电子商务 35
2.5 电子政务 35
2.5.1 电子政务的定义 35
2.5.2 电子政务的意义 36
2.5.3 电子政务运作模式与功能 37
2.5.4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体系 38
2.5.5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展望 39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 42
3.1 计算机硬件 42
3.1.1 中央处理器 42
3.1.2 存储器 42
3.1.3 输出设备 44
3.1.4 输入设备 46
3.2 计算机软件 47
3.2.1 系统软件 47
3.2.2 应用软件 50
3.3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51
3.3.1 网络的拓扑结构 51
3.3.2 网络的类型 53
第4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管理 55
4.1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55
4.1.1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55
4.1.2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55
4.2 数据模型 56
4.2.1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57
4.2.2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57
4.2.3 关系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库 59
4.3 关系规范化理论 60
4.3.1 关键字的概念 60
4.3.2 函数依赖 60
4.3.3 范式与规范化 61
4.3.4 规范化的基本原则 62
4.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62
4.4.1 数据仓库 62
4.4.2 数据挖掘 64
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68
5.1 信息系统开发的复杂性 68
5.1.1 需求识别过程的复杂性 68
5.1.2 数据资源管理的复杂性 69
5.1.3 系统集成的复杂性 69
5.1.4 组织变革所带来的复杂性 70
5.1.5 系统设计对象的复杂性 70
5.1.6 信息系统与管理变革的复杂性 71
5.1.7 开放协作系统的复杂性 71
5.2 信息系统的层次划分 71
5.3 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74
5.4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76
5.4.1 结构化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 76
5.4.2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主要原则 76
5.4.3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78
5.4.4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80
5.5 原型法 81
5.5.1 原型方法的工作流程  81
5.5.2 原型法的优缺点  82
5.5.3 原型法的适用范围  83
5.6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84
5.7 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开发方法 84
5.7.1 CASE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85
5.7.2 集成化的CASE环境 85
5.7.3 CASE的特点 86
5.8 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87
第6章 信息系统规划 89
6.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概述 89
6.1.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 89
6.1.2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与内容 90
6.1.3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组织 91
6.2 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92
6.2.1 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92
6.2.2 企业系统规划法 93
6.2.3 关键成功因素法 94
6.2.4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95
6.2.5 三种系统规划方法的比较 96
6.3 系统的初步调查与可行性研究 96
6.3.1 系统的初步调查 96
6.3.2 可行性研究 97
6.4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企业流程重组 99
第7章 信息系统分析 103
7.1 系统分析概述 103
7.1.1 系统分析的含义 103
7.1.2 系统分析的目标和主要活动 103
7.1.3 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 104
7.2 系统的详细调查 105
7.2.1 详细调查与初步调查的区别  105
7.2.2 详细调查的信息分类 106
7.2.3 信息来源和收集方法 108
7.2.4 详细调查的主要内容 111
7.2.5 详细调查的工作结果 119
7.3 建立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 120
7.3.1 数据流程图 120
7.3.2 数据字典 129
7.3.3 处理逻辑的表达工具 135
7.4 基于事件的数据流程分析 140
7.4.1 事件 140
7.4.2 识别事件的规则 142
7.4.3 事件响应表 143
7.4.4 基于事件分解的DFD图 144
7.5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147
7.5.1 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的主要工作 147
7.5.2 系统分析报告 149
第8章 信息系统设计 155
8.1 信息系统设计概述 155
8.1.1 信息系统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155
8.1.2 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 156
8.2 总体设计 157
8.2.1 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 157
8.2.2 计算机系统方案的选择 160
8.3 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 162
8.3.1 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 162
8.3.2 模块的独立性 162
8.3.3 模块结构图 167
8.3.4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模块结构图 168
8.3.5 模块结构图的改进 172
8.3.6 模块的重用 175
8.4 代码设计 178
8.4.1 代码的作用 178
8.4.2 代码的种类 179
8.4.3 代码的类型 182
8.4.4 代码设计的原则 182
8.4.5 代码设计的步骤 184
8.4.6 代码的校验 185
8.5 数据库设计 185
8.5.1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 185
8.5.2 数据库设计步骤 186
8.6 输出设计 190
8.6.1 输出设计的目标 190
8.6.2 输出设计的内容 191
8.6.3 输出的设备与介质 191
8.6.4 输出设计的原则 192
8.6.5 输出设计的种类 192
8.7 输入设计 195
8.7.1 输入设计的目标 195
8.7.2 输入设计的原则 195
8.7.3 输入设计的内容 196
8.7.4 数据记录格式的设计 197
8.7.5 屏幕设计 199
8.7.6 输入数据的校验 200
8.8 人机对话设计 201
8.8.1 用户界面的组成内容 201
8.8.2 人机对话设计的原则 202
8.8.3 人机对话的方法(类型) 203
8.8.4 人机对话的设计技巧 206
8.9 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 208
8.9.1 流程图 208
8.9.2 盒图 209
8.9.3 程序设计语言 210
8.10 系统设计说明书 211
第9章 系统实施 214
9.1 系统实施的内容 214
9.1.1 系统实施的目标 214
9.1.2 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 214
9.1.3 系统实施的领导 215
9.2 物理系统的实施 215
9.2.1 计算机系统的实施 215
9.2.2 网络系统的实施 216
9.3 软件开发 216
9.3.1 软件开发的任务 216
9.3.2 主要程序员队伍 217
9.3.3 程序设计的生命周期 217
9.3.4 衡量编程工作质量的指标 218
9.3.5 软件开发的工具和技术 219
9.4 数据准备 222
9.5 系统测试 222
9.5.1 系统测试的目的、基本任务和原则 223
9.5.2 测试的方法 223
9.5.3 测试情况的设计 224
9.5.4 测试的步骤 225
9.5.5 测试报告 226
9.6 系统文档管理 226
9.7 系统转换 227
9.7.1 系统转换的任务 227
9.7.2 系统转换的方式 228
9.7.3 系统转换的主要工作 229
9.8 信息系统人员:招聘和培训 230
9.9 系统的安全性 231
9.9.1 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 232
9.9.2 安全技术策略 233
9.9.3 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234
9.9.4 复杂信息系统的可生存性 235
第10章 系统运行与维护 238
10.1 系统运行管理 238
10.1.1 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238
10.1.2 系统日常运行管理 238
10.1.3 系统软件文档的管理 240
10.2 系统维护 241
10.2.1 系统维护的目的 241
10.2.2 系统维护的内容 241
10.2.3 系统维护的类型 242
10.2.4 系统维护的实施 243
10.2.5 系统维护的基本工作 244
10.2.6 系统维护与设计之间的联系 245
10.3 系统升级 245
10.4 系统的审计与评价 246
10.4.1 系统的审计 246
10.4.2 系统评价 247
第11章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254
11.1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 254
11.1.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254
11.1.2 面向对象的特征 256
11.1.3 面向对象的要素 256
11.1.4 面向对象的开发原则  257
11.1.5 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 258
11.1.6 面向对象的符号表示  258
11.2 面向对象分析 260
11.3 面向对象设计  263
11.4 面向对象的实现  266
11.4.1 程序设计 266
11.4.2 面向对象测试 268
11.5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工具——统一建模语言UML 269
11.5.1 UML的发展简史与特点 269
11.5.2 UML的主要内容 270
11.5.3 UML应用案例 272
附录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78
参考文献 29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斯蒂芬·哈格(Stephen Haag)梅芙·卡明斯(Maeve Cummings) 著
作者: (美)劳顿(Laudon,K.C.),(美)劳顿(Laudon,J.P.)
作者: (美)肯尼斯 C. 劳顿(Kenneth C. Laudon)(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简 P. 劳顿(Jane P. Laudon)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韩德尔·琼斯(Handel Jones) [中]张臣雄 著
作者: Henry C.Lucas,Jr
作者: Robert A.Schultheis Mary Summer
作者: E.F.Peter Newson 、Michael 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