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公共基础课>心理生活

母爱的失落(原书第2版·20周年纪念版)
作者 : [美]霍普·爱德曼(Hope Edelman) 著
译者 : 沈志强 温旻 译
出版日期 : 2020-02-27
ISBN : 978-7-111-64474-3
定价 : 5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56
开本 : 32
原书名 : Motherless Daughters: The Legacy of Loss
原出版社: Da Capo Press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母亲意味着慰藉和安全感。本书最重要和难得的是,它挖掘了女性心中失去母亲后那种不可填补的空虚。作者用她的人生经历和特有的智慧帮助那些失去了母亲的女儿们,以及那些关心爱护她们的人,更好地了解丧母之痛,明白其早期的经历是如何持续影响自身同家人、朋友、爱人和同事的关系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何影响了她们自己,从而使这种经历减少其负面影响。

图书特色

母爱的失落
Motherless Daughters
The Legacy of Loss
[美]  霍普·爱德曼(Hope Edelman)  / 著
      沈志强  温旻  / 译
连续24周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关于母爱最深情、最温暖的经典解读
原书 第2版
20周年纪念版

上架指导

心理励志

封底文字

母亲的去世,尤其是在一个人年幼时,是巨大的伤痛。作者基于大量事实采访和自己的经历,辅之以心理学关于哀伤的研究,指出母亲的去世影响着女儿一生的人格发展。作者成功地开启了很多人的心扉,帮助很多女性朋友面对她们心灵的伤痛。
——《出版者周刊》
本书深刻洞察了失去母爱的女儿们为何终其一生感到失落。
——《图书馆》杂志
对曾被忽视的伤痛进行疗愈是那么深刻感人,而又有价值。这使我们在震撼中认识到母爱的缺失所遗留的问题。
——《纽约时报》
也许很多女性会觉得,虽然本书使她们忆起了伤痛,但是有书中众多相似经历之人的陪伴会让人更为安心。她们终究会意识到,母亲的离去会带来复杂的情感和终生的影响,对此她们需勇敢面对。
——《科克斯评论》
本书写得真好!
——《今日美国》
本书充满了真实生活的故事,作者真是一位专家!
——《洛杉矶时报》
本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通过残酷的真实案例、广泛的调查研究,探索了众多失去母爱的女性每日所面临的问题。
——《亚特兰大宪法报》

图书序言

20年前,《母爱的失落》的第1版出版了。这对我来说是漫长的寻觅之旅的最后一步,我数年寻找的就是这样一本书。在我的母亲死于乳腺癌的时候,我17岁。那时的我不是个孩子了,但也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我已经到了能开车的年龄。在送葬者散去之后,我开车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当地的图书馆。1981年我住在纽约的市郊,附近既没有互助小组,也没有悲伤治疗机构,能治愈我的只有阅读。我想要知道其他女孩在17岁的年龄,她的母亲刚过世时她有什么样的感受。我想要知道该如何思考和谈论这件事情。我想要知道是否有什么事情能让我再次快乐起来。
我没有找到一本符合我心意的书,当年没有找到,之后的一年也没有找到,后来在4个我定居过的州的书店、大学图书馆和计算机信息库里都没有找到。我浏览过的每本关于母女关系的书都假设,母亲是在女儿已经到了中年或者更成熟一些的年龄时过世的。我那时十七八岁,那些书不是写给我看的。我找到的学术文章也一样,虽然有些谈到了早期失去父母对儿童的短期影响,但是没有特别提到失去母亲的女孩,以及丧亲之痛对她们的长期影响。我知道我身上有特别的情绪障碍,还有与我的朋友们截然不同的观点,但是当时我找不到任何涉及这些内容的文章。自从母亲去世之后,我和书店里的书架之间便回荡着寂寥的空气。我并不知道有数千名与我们姐妹俩一样的女孩存在。在我心里,我们所经历的是奇怪、少有并且有违常规的事情,这件事情甚至不应该被提起。
当我在大学读大二的时候,我的男朋友给我看了一篇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在《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专栏上发表的文章。“我的母亲在我19岁的时候去世了,”昆德兰在文章中写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只能了解到我情绪特征的一种外在表现:‘10分钟后我们在大厅里见—我留着棕色长发,个头不算高,穿红色外套。’”那天下午当我坐着高架列车去兼职的地方时,我读了4次这篇文章,并且把它从报纸上剪下来,放在钱包里带在身边长达数年。在那之后,过了很久我才知道在美国有许许多多同样失去母亲的女性保存着这篇文章,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人感到仿佛有人发现了她们思想最深处的秘密入口。
失去母亲不仅仅是有关我的一个事实,更是我的身份的核心所在。在写作本书之前,我不知道有多少女性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很快我就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多。在第1版出版两个月之内,它就登上了《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畅销书榜单。书中留有我的电话号码,当我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的时候,我发现电话留言里有关于失去母亲的、真诚的、长长的故事等着我。我那时住在纽约,每个星期当地的邮递员都会交给我一个灰色的邮袋,里面装的是读者寄给出版商而后转到我这里的信件。有一次邮递员问我:“姑娘,你是做什么的?我也希望像你一样。”
信件里写满女性的失落和她们被抛弃的故事,以及她们为了安抚情绪所采用的应对策略。这些来信的女性往往会在信中感谢在丧亲之痛中给予她们支持的某些人,她们最终得到了理解自身经历的倾诉对象。数百名女性参加了书友会和研讨会,急切地与其他理解自己的人们共聚一堂。“这就好像我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秘密的握手礼。”一个女士说。另一个女士对小组里的人直言:“我感到仿佛外星人找到了母舰。”
母亲去世后,女儿的哀悼永远不会终结。失去母亲的女性在直觉上一直明白这一点,尽管在1994年,这还不是一个能被人广为接受的事情。多年前,普罗大众还深信悲伤应该遵从一套可预测的程序,否则就是进展有误。悲伤(有时仍旧)被看作是必须克服的事情,而不是一个适应和接受的终身过程。悲伤可能是循环往复的、松散的、不确定的,这一想法仍被那些悲伤社团之外的人认为是新奇的观点。
当我的母亲去世的时候,我们所在的镇子没有给失去亲人的家庭提供帮助的机构。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临终关怀医院,只有一个好心的医院社工,可我觉得她爱管闲事的做法让人不悦,每次我看到她从大厅那头走来,我都会躲进护士休息室。葬礼之后,我的父亲参加了一个单亲家长团体的活动,这是我们所在的纽约郊区对单亲家长的唯一慰藉,然而他却发现自己是其中唯一的鳏夫,而且是唯一的男性,那个房间里满是因为离婚而成为单亲家长的女性。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参加过那类活动。至于针对孩子的悲伤治疗课程,多年之后才在美国出现。道奇悲伤儿童中心(Dougy Center for Grieving Children,以下简称道奇中心)创建了美国悲伤儿童课程,成立一年后才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对外开放,又过了六七年的时间才影响到东海岸。在此之前,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常在困境中自己挣扎前行。
当第1版于1994年发行之时,这种情况已经大为好转。那时,道奇中心已经在其他州培训了辅导员7年之久。若干团体已经开始为失去母亲的儿童举办周末聚会,临终关怀活动已经在国际上传播开来。人们也达成了一种共识,即悲伤的儿童需要帮助。社会已经建构出了提供这种帮助的更好的方式。
不可否认这些都对失去母亲的家庭有帮助,但是对10年、20年甚至40年之前失去母亲的女性来说帮助甚微。这些女性在僵化的悲伤观念中长大。她们中的很多人失去了谈论丧亲之痛的勇气。很多年之后,她们仍然处在失去至亲的悲伤的余波之中—不仅是死亡带来的余波,还有她们的家庭和所属的社区对她们的回应(或者毫无回应)的余波。
作为在儿童时期经历了丧亲之痛的成年人,她们没有受到悲伤支持机构的切实帮助。她们给当地的临终关怀医院打电话,寻找能帮助她们的团体,得到的回答却是因为失去亲人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所以她们不符合资格,或者她们加入了悲伤团体,然后发现其他成员都是最近失去至亲的,处在急性期。其他成员无法切身体会一个女儿在母亲去世10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仍处在哀伤的情绪中。
所幸,从那以后发生了很多改变。
“失去母亲的女儿”(Motherless Daughters)和“失去母亲的妈妈”(Motherless Mothers)的团队致力于帮助失去母亲的女性,已经在全世界超过24个地点建立起来,其中包括洛杉矶、纽约、芝加哥、底特律、旧金山、伦敦和迪拜等,它们都是由志愿者运营的。互联网论坛和群组网页连接了世界各地无数名失去母亲的女性。在线悼念去世的母亲已经十分普遍,一个心理学家小组甚至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在过去的12年中,儿童悲伤社团的数量激增。道奇中心的网站上列出了世界超过500个儿童悲伤中心。全美悲伤儿童联盟为处在悲伤之中的孩子和家庭提供教育和资源帮助,在美国各处都有专业的悲伤辅导人员。除此之外,1997年成立的Family Lives On Foundation已经帮助超过1000个家庭继续保持他们与已经过世的父母所共同珍视的传统。在13岁时失去了双亲的林恩·休斯(Lynne Hughes)创立的丧亲之痛营(Comfort Zone Camp)在美国的5个州于周末的时间举办悲伤营活动(每年有超过2500个孩子参加),并且运营网站www.hellogrief.org,为失去至亲的孩子及其照料者和朋友服务。
菲利斯·西尔弗曼(Phyllis Silverman)博士是治疗悲伤情绪方面的专家,并且是《求知要趁早》(Never Too Young to Know)的作者。随着死亡和悲伤方面报道的深入(大部分关于失去家人的事件报道来自电视节目和纸质媒体),她写的“死亡体系”(death system)在改变着美国的文化。在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电视节目对悲伤之情铺天盖地的报道,以及报纸对每个遇难者的悼念之词鲜明地体现了“死亡体系”的影响。
“9·11”事件或许是过去的30年中让美国民众显著意识到悲伤和失去父母等问题的一次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在纽约市和华盛顿特区至少有2990个儿童和青少年在那一天失去了一个至亲,其中有340人失去了母亲。1995年,在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中,200多名儿童失去了双亲之一,预计30名儿童失去了双亲。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这两次袭击,突然失去家长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殊需要受到广泛的关注,“创恸”(traumatic bereavement)成了儿童悲伤咨询中一个令人瞩目的领域,暴力成了广为人知的悲伤因素。
儿童失去母亲的方式在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两种方式上都已经发生了改变。意外和癌症仍旧是18~54岁女性的首要死亡原因。不过,在过去20年里,美国女性的患癌率在缓慢下降。截至1991年,艾滋病的流行导致了18 500个孩子失去母亲,到2000年该数字没有达到预计中的80 000人。然而,在非洲和亚洲,艾滋病产生了数以百万的孤儿,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社会危机。在美国历史上有些身为人母的女性作为战争的受难者而死亡。到2013年4月为止,在阿富汗和伊朗的美军中,超过25位母亲在服役期间死亡,死后留下超过30个儿童,其中一位母亲在临行前和孩子拉钩发誓,保证自己不会在战争中死去。
我们对这类失去母亲的孩子比以前知道得要多,我们也知道这些孩子可能会在失去母亲时不知所措。1996年哈佛儿童悲伤研究的结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菲利斯·西尔弗曼博士和J.威廉·沃登(J. William Worden)博士在波士顿对失去至亲的孩子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他们发现:
1.总体而言,对孩子来说失去母亲相比于失去父亲更为艰难,主要是因为前者会导致孩子更多的日常生活变化。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去世还意味着情感关爱的缺失,孩子不得不适应由此带来的更深远的影响。
2.在失去至亲的两年后,失去母亲的孩子出现情感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相对于那些失去父亲的孩子,失去母亲的孩子更焦虑、哭闹得更夸张、自尊心不足,以及自身能力不济等。
3.相对于去世的父亲,孩子对去世的母亲保持着更强的情感联结。
4.还在世的家长应对家庭变故的能力是孩子适应长期变化的首要指标。相对于得到可靠家长的情感支持的孩子,那些有着不称职的单亲家长的孩子更容易焦虑、抑郁,也更容易出现睡眠和健康问题。
5.在失去至亲的两年后,表现最好的孩子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依然积极面对痛失至亲的事实。
然而,似乎我们对孩子的悲伤了解得越多,对失去母亲的实际经历就越记忆深刻。不久之前,我接到了一个大学新生发给我的电子邮件。她的母亲在5年前去世了,在她所居住的小镇里,整个高中时期她都是大家口中“那个没有妈妈的女孩”。现在她去了另一个州上大学,那里没有人认识她,她感到十分孤立无援和孤独。那里没有人认识她的母亲,她的新朋友们也不理解失去母亲对她的深远影响。当有人问起她的父母时,她试图避开使用“母亲”或者“死去”这些词。她已经明白,如果这两个词一起出现,就无法继续聊下去了。没人想谈论母亲去世的事情,也没有人想要听这些。有的人甚至声称对此不理解。“我没有妈妈了。”有一次她对一个同学小声说。这个同学用不可思议的语气重复道:“你没有妈妈?你是说,你的父母离婚了吗?”
谁能责怪一个人对我们都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做出这样的反应呢?母亲是永生不灭的。母亲不会英年早逝。母亲从不会抛下深爱的孩子。“我的父亲甚至没有对母亲的死感到悲伤,”34岁的李说,当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3岁,“父亲对母亲的死措手不及。在他对人生的设想之中没有这一部分。父亲认为母亲不应该死去,抛下5个孩子。他告诉自己不该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然而,这样的事情真的出现了。”克里斯汀在24岁谈起她失去母亲的事情时仍会语塞:“如果你10年前问我,我是否觉得妈妈会死去,我会说‘我?绝对不会。我妈妈?绝不可能’,我从未想过这件事。在我们所居住的僻静的小镇上,据我所知没有谁的妈妈去世了。我想这件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因为我们是那么其乐融融的一家人。母亲的去世彻底撼动了我的世界。”
父亲的去世也同样让人悲恸,不过通常不会激起这样的愤慨之情或者吃惊之状。这多少动摇了我们对于世界的假设: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一般预设,父亲会先于母亲去世。依照一般人的观点,女性比男性长寿。过去100年中,在美国,男性被认为会比女性更早离世。如今普通20岁的美国男性的期望寿命是77岁,而普通20岁的美国女性活到82岁的可能性更大。美国男性在15~55岁死亡的可能性比美国女性高50%以上。
不过,这并不表示女性就不会英年早逝。恰恰相反,在2011年,25~54岁的美国女性死亡人数为111 000个。在2006年,有676 000个不满18岁的美国孩子失去了母亲,其中33 000人为女孩,将近25 000个女孩失去了双亲。据估计,在美国每年有1 100 000个不到60岁的女性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时期遭遇母亲死亡—这是一个极为保守的数字,因为这其中没有包括在18~25岁之前母亲去世的女性,也没有包括因父母离婚、母亲酗酒或受到监禁、孩子具有心理或者身体上的长期疾病而被母亲遗弃的女孩。
然而,从人们的内心来说,没有人愿意相信世上还存在没有母亲的孩子。我们从心里拒绝承认失去母亲的事实,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年纪,在我们心里母亲都代表着舒适和安全。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纽带根蒂相连,我们将这一纽带的作用与孩子情感的消失联系在一起。因为每个人都把童年时期对走失和孤单一人的恐惧带入了成年时期,所以没有母亲的孩子形成了更为黑暗和不幸缠身的自我形象。母亲的离世是每个人的梦魇,是人们无法想象又无法忽视的事。然而,接受失去母亲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或长久悲伤,意味着认识到自己将来有同样的结果。我记得在我母亲去世几个月之后,我和高中最要好的朋友打电话。我对她说了我最近遇到的困难和事情,我直接就把这些事情与我母亲刚刚去世的事情联系在一起。“霍普,”她坚定又不失温柔地说道,“你不能再有这种想法了。你不能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怪到你母亲去世这件事情上。这件事情对你的生活的影响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呢?”
我知道她说的有道理。我一直在寻找不存在的关系,把没有正当理由联系的事连接在一起,试图为意料之外的行为找原因、找借口。有时,甚至我在做出这种举动的时候都会感到不可思议。与此同时,毫无疑问的是,我知道母亲去世这件事永远地改变了我和我的未来。马克辛·哈里斯(Maxine Harris)博士在《永远的损失》(The Lost That Is Forever)一书中指出,当双亲之一英年早逝的时候,孩子直面死亡,这会改变孩子在接下来的人生之中看待世界的方式。“有的时候,有些事件如此重大,以至于不可能不对与之有牵连的一切产生影响。”她写道。我所有的想法和感受怎么可能不追溯到那条导致了我的人生曲折重重的分界线(将我的人生分为“之前”和“之后”两部分的那个事件)上呢?
当我15岁时,母亲被诊断患有癌症。她去世的那年,我刚满17岁。不像那些经历过失去亲人、有相对完整的个性的成年人,在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失去母亲的女孩会把丧亲之痛纳入她正在形成的个性之中,并成为主导性的、有决定性的个人特征。失去母亲的女孩在年少时就了解到依恋关系可能并不持久,并且家庭能够被重新定义,她们在还是孩子的阶段就发展出成年人的洞察力。不过在帮助她们应对危机的时候,她们具备的仅仅是青少年阶段积累的经验。
年少时丧失至亲能让人变得成熟。对于女孩来说,或许比同龄人成熟得更快—无论是在认知方面,还是在行为方面。正如马克辛·哈里斯指出的那样,失去双亲比其他事件更容易终结童年。因此接下来的这个结果就不奇怪了—当丧亲之痛营在对全美各地408名20岁之前就失去了双亲之一的成年人做调查时,其中有72%的人认为,如果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没有去世,那么他们的人生会“好很多”。
年仅十几岁的女孩可能不得不在母亲离世后筹备一场葬礼,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或者要照顾家庭和家中体弱多病的老人。然而,这时这个女孩还没有高中毕业。母亲离世还意味着失去家里一直以来的家庭支撑,曾经为她提供安全港湾的家被动摇了,她不得不以其他的方式发展出自信和自尊,没有了母亲或者像母亲一样的人物的引导,女儿不得不自己拼凑一个女性的自我形象。大多数女孩会在青少年时期与母亲分开,发展出个人的特征,然后尝试作为一个自主的成年人回到母亲身边,然而没有母亲的女孩则只能独自前行。
早年丧母的女性在成年、结婚和为人母等方面的经历是非比寻常的。“你不得不自己摸索如何成为一个母亲。”凯伦说。她29岁,在9年前她的母亲去世了。“你会听到别人对你说,别担心,你做得挺好,你在尽全力做到最好。当然,你可以给你的朋友打电话,朋友会对你说这样的话,或者你可以给关系亲近的亲戚打电话,亲戚也可能会说这样的话。事实上,你期望说这番话的是当你磕破膝盖时给你上药的人、在你拿着只写了及格的成绩单回家后安慰你的人、帮你准备你人生中的第一个柠檬水摊位的人。那个人(母亲)看着你迈出每一步,并且真的了解你,至少在你看来真的了解你—她才是你一直寻找的人。”
我们多久才会回忆过去并且修正一次记忆?为人母给了我这样的机会。与两个女儿的日常琐事不断地让我回忆起我的童年时光,那时我的母亲正担任着我现在的角色。如今我对她的看法已经和以前大为不同了。我现在慢慢明白了,她是那么有办法、有耐心、毫无保留,又是那么生涩和无所适从,而且还那么年轻。
这是许多背景各异的失去母亲的女性分享的经历之一。无论本书在书架上待多少年,无论我在旅途中遇到多少失去母亲的女性,我总会为我们之间的共同之处惊讶不已—无论在什么年纪失去母亲,无论因为什么而失去了母亲,无论种族、宗教、社会经济构成以及我们现在的年龄如何,失去母亲这件事为我们抹上同样的颜色。核心身份问题跨越了原本可能会阻隔我们的障碍。作为失去了母亲的女性,我们有普通女性朋友没有的特点:对孤独的敏锐感觉;对自己生命有限的犀利意识;一种“陷在”情绪发展之中的总体感觉,仿佛自从母亲去世我们就不再长大,不再变成熟了;在恋爱关系中寻找一种对方无法给予的高要求的照顾;想要把我们失去或者从未有过的母爱给自己的孩子;对失去其他所爱之人感到焦虑;对每天生活中的“小欢愉”感激不已,以及很早就失去至亲而得到磨炼、强化,甚至解放自己,让我们能够做出原本可能做不到的改变和决定。
第1版中的大多数原始采访被收录在这个20周年纪念版中,此外我加入了一些新的素材,还有1994年未发表的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本书包含99个失去母亲的女性的采访内容(亲身接受采访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调查资料(参见附录A)、2002年10月~2005年6月关于1322个失去母亲的女性的互联网调查。尽管这些女性自愿接受访问调查,不具有随机样本的代表性,她们却背景各异,具有不同的种族、宗教和社会经济背景。从年龄跨度上来说,当她们的母亲离世或者离开家的时候,她们从婴儿到30多岁都有。接受访问的年龄最小的女性是17岁,最年长的女性是82岁。书中所有的人员姓名和地点都做了改变,仅在个别的情况下,在得到明确许可之下,该女士的职业才出现在文中。
自从本书面世以来,我的人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你能找到第1版,你会读出作者是一个年轻的单身女性,住在纽约的一个小公寓里,事业刚刚起步,在想她将来是否会结婚生子。她的书充满探究和疑惑,还未凝练成经验和洞见。如今,我从中年母亲和妻子的角度来写作,我与两个女儿和丈夫一起住在洛杉矶圣莫尼卡山中的房子里。我打包好孩子们的午餐,开车带孩子们去上钢琴课,去参加足球训练,校阅英文论文。从许多方面来说,我已经成了我曾经失去的那个人。
不过,还是有很多没有改变的事。我的人生之中还是有一个巨大的遗憾,我本该有一个母亲,现在孩子们本该有一个充满母性的外祖母。我仍然在有好事情发生、坏事情发生或者没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希望能打电话给我的母亲,和她说说话,说说这一天我是怎么过的。我仍然顽强地依靠自己,我还是会在秩序良好、可预测的环境中感到自在。尽管我已经对自己英年早逝的担心减少了,我仍然害怕我所爱的人死去。如今更甚,可以说现在我的赌注更大了。每天,我看着我的女儿们,祈祷我能看到她们上完高中还有接下来的人生之路。
有时候,我会想再给我的那个高中时期的好朋友打电话,就是那个问我母亲逝世对我生活的影响什么时候是个头儿的朋友。经过多年,我仍会告诉她,“一直都有影响”。这件事影响一切。当母亲离世,女儿陷入悲伤。然后,女儿继续生活。她会再感受到幸福,这真好。然而,那个失去了母亲的女儿、那个想要母亲的女儿、那个希望母亲还在身边的女儿依然存在。余波永无尽头。

图书目录

序言
致谢
第一部分失  去
第1章 悲伤的季节
悲痛需要时间 / 2
无论你是否准备好,悲伤来了 / 8
感知还是不去感知 / 13
悼念虐待子女的母亲 / 21
卷土重来 / 24
解除的骗局 / 27
第2章 改变的次数
女儿人生的发展阶段 / 30
早年失去母亲(6岁或是更小的时候) / 36
童年晚期(6~12岁) / 42
青春期(十几岁的时候) / 48
青年时期(二十几岁的时候) / 60
成年以后的人 / 65
第3章 因与果
无路可走其实是最好的办法 / 69
长期患病 / 75
突然死亡 / 83
被抛弃 / 93
第4章 失去之后
学会如何继续人生 /101
预测未来:负面推断 / 106
失去第二位亲人 / 109
第二部分改  变
第5章 父亲的小女孩
父女关系 /118
4种父亲 / 127
父亲的其他女人 / 139
乱伦禁忌 / 143
怨恨之外与过去的责备 / 145
第6章 兄妹或姐弟之间,姐妹之间
兄弟姐妹的联系(以及不再联系) / 149
迷你母亲及其速成孩子 / 158
出生顺序 / 166
你的现实还是我的现实 / 170
第7章 寻找爱
亲密关系 / 175
焦虑矛盾的女孩 / 179
躲避他人的女孩 / 183
有安全感的女孩 / 186
同性之爱 / 188
爱的替代品 / 190
第8章 当一个女人需要另一个女人
性别问题 /195
第三部分成  长
第9章 她是谁,我是谁
成长为独立的个体 / 216
第10章 凡人必死的教训
生命、死亡、病痛、健康 / 237
第11章 当女儿成为母亲
生命的延续 / 260
既恐惧又憧憬 / 263
安妮:超越母亲 / 269
怀孕,生子 / 272
艾丽斯:将母性延续 / 276
养育孩子 / 278
另一个神奇数字 / 281
埃玛:打破锁链 / 286
第12章 凤凰涅槃
创造力、成就和成功 / 289
失去母亲的女性成功的根源 / 294
渴望永生 / 302
尾 声 / 310
20周年后记 / 316
附录A / 321
附录B / 329
参考文献
注释
 参见华章网站www.hzbook.com。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 爱德华 S.诺库格(Edward S.Neukrug)奥多明尼昂大学 R. 查尔斯&
作者: (美)史蒂文J.基尔希(Steven J.Kirsh),(美)卡伦·格罗弗·达菲(Karen Grover Duffy),(美)伊斯特伍德·阿特沃特(Eastwood Atwater)
作者: [美]约翰?比奈尔(John P.J. Pinel)
作者: [美] 杜安·舒尔茨(Duane P. Schultz)[美] 西德尼•艾伦•舒尔茨(Sydney Ellen Schultz) 著
参考读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