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马斯洛论管理
作者 :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德博拉 C.斯蒂芬斯(Deborah C. Stephens);加里·海尔(Gary Heil)
译者 : 邵 冲 苏 曼
丛书名 : 华章经典·管理
出版日期 : 2007-08-06
ISBN : 7-111-21925-5
定价 : 42.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92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Maslow on Management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心理学大师的管理智慧
  沃伦·本尼斯作序
  这是马斯洛最重要、最经久不衰的作品,它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
  ——彼得·德鲁克

  这本书有些部分的内容非常天真,有些部分又极具预见性和洞察力。但文章丝毫不落窠臼,也没有诸如“有效完成某事的19条原则”之类的内容。你在这本精彩著作中将体验到一位天才的活跃思维及其精深思想,了解一位思想家如何终其一生启迪激励新理念。
  ——沃伦·本尼斯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引述马斯洛的观点。现在,记述他对管理和组织的开创性思想的优秀论文集,像来自上苍的礼物般适时地出版了。他在10年前教诲的价值观念和原理在今天显得更有意义。
  ——史蒂芬·柯维

  马斯洛精辟的自我实现概念引发了工作与社会的哥白尼式革命,把我们突然推进到能够回顾管理的黑暗年代的未来年代。             
  ——吉姆·柯林斯
  
  比起当初提出这一思想,在今天自我指导团队、基于团队的改进和企业知识管理的年代,马斯洛关于开明经济的概念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约翰·皮特茨
  安永CKO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我没有刻意纠正什么或弥补什么,也没有掩饰自己的偏见或企图让自己显得比1962年夏天时更具真知灼见。
  这本日记是我于1962年夏天应非线性系统公司(Non-Linear Systems,NLS)总裁安德鲁·凯(Andrew Kay)之邀,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该公司期间写下的。
  本来我去那儿并没有什么特别任务或目的,但那里发生的一切却让我很感兴趣,其原因在日记中有清晰记载。
  但是,这绝不是针对某家工厂进行的研究。只是这家工厂的运作展示出一种对我而言崭新的理论和研究体系,促使我开始思考并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
  以前,我从未接触过工业和管理心理学,因此,当我第一次读到由德鲁克和麦格雷戈撰写的、在非线性系统公司被当做“教科书”的那些著作时,普通心理学的广泛适用性让我大受震撼。我开始明白安德鲁·凯到底想做什么,并开始大量阅读有关社会心理学这一迷人新领域的信息资料。
  这些年来,我一直都习惯在日记中与自己交流,进行纸上思考,思考内容有时是自由联想和即兴发挥,有时是整理以往的随笔或纲要。但这本日记却不像往常那样以手写方式记录,而是对着录音机以口述方式完成的,因为当时我有幸得到几位非常优秀的秘书,他们几乎在听录音带内容的同时就能用打字机把它们打下来。这种情形对于一名教授来说实属罕见,而且这也是日记中出现相当数量打字稿的部分原因。
  这些笔记全被收进一本油印书里,除纠正了一些打字或语法错误外,没有进行过编辑、增删或其他方面的更改。此次出版时虽进行了进一步整理,但也只是把那些零零散散的同类记录归纳起来,删去不当词语,澄清意义模糊的语句,加入参考资料,并对某些措词进行修饰,使其听起来不至于像私人密谈而已。除此之外,我没有刻意去纠正什么或弥补什么,没有掩饰自己的偏见或企图让自己显得比1962年夏天时更具真知灼见,也没有进行太多的增删。因为那样做与出版此日记的意图是完全相违背的。
  这本日记的内容应当被看做是一名理论心理学家在初次接触某一新领域的知识,并意识到该领域的知识架构对其所关注的各种理论研究意义重大(反之亦然)时,产生的第一印象和原始反应。我从其他一些类似经验中体会到这样一点,即新手有时会发现一些被行家忽略的事情,只要他不怕犯错误或让人觉得幼稚。
  我在书后附了完整的参考文献,包括重印本、翻译作品等,这么做是为了方便自己和读者,需要时可以查阅。文章中括号里的数字是指其在目录索引中的相应编号。
  本书中追求完美与规范的思想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即使有也会为众人不齿,因为它不属于被认可接受的知识范畴,更不属于科学范畴。科学,即使是社会和人文科学,应该是不受价值观约束的,虽然我一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95),但不论怎样,这本日记是对我一直努力研究的规范或理想社会心理学的一次总结反思。我杜撰了“优心”(Eupsychia)一词(81),并将它定义为由1000名已臻于自我实现之境的人在能遮风避雨又与世隔绝的某个小岛上共同塑造出来的文化(57,79,81)。把它与古典乌托邦或其他虚无幻想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优心”理论探讨了一些很现实的问题,如人性需要怎样的社会?社会能容忍怎样的人性?社会的本性能容忍怎样的社会?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人性能达到的“高度”,我们就应该能据此推断人际关系及组织形式所能达到的“更高”境界,它们原则上是以“更高”境界的人性为基础的。如果我们喜欢,或许可以简单地将其称为“蓝图”,或美其名曰“未来史”,也可以借用新生词“塑造文化”。但我更喜欢“优心”一词,因为它只涉及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或改进机会,而不谈论确定性、预见性、必然性、必要过程、完善性或对未来的信心预测等问题。我很清楚人类有可能被灭绝,但也可能不被灭绝。因此,考虑乃至憧憬一下未来仍不失为明智之举。而在快速实现自动化的年代,这甚至是一项必要工作。
  不过“优心”一词还可以有别的解释。它可以代表“朝着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或“健康方向”;也可以指为支持或鼓励这种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采取这些行动的人可以是心理医生,也可以是教师;它还可以指更有助于达到健康状态的精神或社会条件;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境界,即治疗、教育或工作的长远目标。
  这本日记是1962年开始写的,非线性公司当时正在设法渡过由于竞争激烈使得市场萎缩而导致其产品需求下降的难关。但我的日记描述的并不只是这家公司的状况,所以我不必对日记中阐述的那些原理进行更改。值得重申的是本日记中再三强调的一点—这些原理主要适用于条件良好的环境中,而非条件恶劣的环境。在人的各种动机中,发展动机与防御动机(即心理平衡、安全需要、痛苦与失落感的舒缓等)之间存在着一种抗衡关系。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会更灵活与现实,或者说,他们能根据环境需要将发展动机转变为防御动机。据此可以得出一项有趣的推论,对于组织而言,健康的组织也应该能灵活地从适应有利环境的工作状态转入适应恶劣环境的工作状态。我觉得这种情形确实是存在的,而且非线性公司也正处于这种状态中。当然,这一结论仍有待研究证实。

封底文字

心理学大师的管理智慧 沃伦·本尼斯作序 这是马斯洛最重要、最经久不衰的作品,它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 ——彼得·德鲁克 这本书有些部分的内容非常天真,有些部分又极具预见性和洞察力。但文章丝毫不落窠臼,也没有诸如“有效完成某事的19条原则”之类的内容。你在这本精彩著作中将体验到一位天才的活跃思维及其精深思想,了解一位思想家如何终其一生启迪激励新理念。 ——沃伦·本尼斯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引述马斯洛的观点。现在,记述他对管理和组织的开创性思想的优秀论文集,像来自上苍的礼物般适时地出版了。他在10年前教诲的价值观念和原理在今天显得更有意义。 ——史蒂芬·柯维 马斯洛精辟的自我实现概念引发了工作与社会的哥白尼式革命,把我们突然推进到能够回顾管理的黑暗年代的未来年代。 ——吉姆·柯林斯 比起当初提出这一思想,在今天自我指导团队、基于团队的改进和企业知识管理的年代,马斯洛关于开明经济的概念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约翰·皮特茨 安永CKO

图书序言

学习管理 感悟管理 演练管理 享受管理
  如今,市场上经管类图书可以说琳琅满目、鱼龙混杂,时髦的名词和概念一浪接一浪滚滚而来,不断从一个新理念转到另一个新理念,传播给大众的管理概念和口号不断翻新,读者的阅读成本和选择成本不断上升。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时期,出版商有时提供给读者的不再是精神食粮,而是噪音和思维杂质,常常使希望阅读、学习和提升的管理者无所适从,找不到精神归依。任何一门学问,如果割断了与自身历史的联系,就只能成为一个临时的避难所,而不再是一座宏伟的城堡。
  针对这种情况,机械工业出版社号召大家回归经典,阅读经典。并以身作则,出版了这套“华章经典”系列,分设三个子系—管理、金融投资和经济。
  “华章经典·管理”系列第一批将推出泰勒、法约尔和福列特的作品,后续将会穿越现代管理丛林,收录巴纳德、马斯洛、列维特、明茨伯格、西蒙和马奇等各种流派的管理大师的作品。同时,也将收录少量对管理实践有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实用管理方法。
  作为管理研究战线的一员,我为此而感到高兴,也为受邀给该系列作序而感到荣幸!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迅速提升,管理知识更是日新月异,丰富多彩。我们知道,大部分自然科学的原理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失效,但因管理的许多知识与环境和管理情境有关,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管理情境的变迁而失去价值。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管理经典”系列的出版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坦率地讲,许多贴有流行标签的管理理论或方法,可能会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失去现实价值,但类似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管理的知识也有其基本原理和经典理论,这些东西并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失效;另外,正由于管理有许多与情境和人有关的理论、感悟、智慧的结晶、哲学的思考,反倒会随历史的积淀和经历的丰富而不断发展和深化,绽放出更富历史感、更富真知的光彩。换句话说,不少创造经典的大师可能已经走了,但其思想和智慧还活着!不少浮华的流行概念和观点死了,但其背后的经典还闪闪发光!在这套管理经典系列里,我们可以追本溯源,也依然可以欣赏到对现代管理有着基础支撑作用的管理思想、智慧和理论。
  观察丰富多彩的管理实践,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忙得焦头烂额,被事务困扰得痛苦不堪,结果事业做得还不好;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却显得轻松自如、潇洒飘逸、举重若轻,而且事业也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是什么使他们的行为大相径庭,结果天壤有别?一般的回答是能力差异。我不否认人和人之间的能力有差别,但更想强调能力背后的心态、思维方式、理念问题,即怎样看待管理?怎样面对问题?怎样定位人生?管理因与人有关,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竞争和博弈的环境下,因而管理永远都是复杂和富于挑战的活动。要做好管理,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除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许多素质和技能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的热情,即首先要热爱管理,将管理视为自己生存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去体验管理和享受管理。其次,管理永远与问题和挑战相伴。我经常讲,没有一个企业或单位没有问题,管理问题就像海边的礁石,企业运行状况良好时,问题被掩盖了;企业运行状况恶化时,所有的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实际上涨潮时最容易解决问题,但此时也最容易忽视问题,等退潮时问题都出来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也过去了。面对管理问题,高手似乎总能抓住少数几个关键问题,显得举重若轻,大量小问题也会随着大问题的解决而消失。而低手却经常认认真真地面对所有问题,深陷于问题网中,结果耽误了大事。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战胜自我,征服一次管理难题,实际上不仅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若能这样看问题,迎接管理挑战就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成为一种愉悦的人生享受。因此,从管理现实中我们也能体会到,管理的有效性和真正驾驭需要管理知识、艺术、经验和智慧的综合运用。
  高水平的管理有点像表演杂技,杂技演员高难度的技艺在常人看来很神奇,但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实际上是建立在科学规律和演员根据自身特点及能力对其创造性的运用上。管理的神奇也主要体现在管理者根据自身特点、能力以及组织和环境的情况,对基本管理原理的创造性应用上。
  因为“管理是管理者的生活”,我经常劝告管理者要“享受管理”。而要想真正做到,除了正确的态度和高尚的境界外,还需要领悟管理的真谛;而要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就需要学习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管理知识的来源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知识是通过自己亲身体验领悟而来,这样做过程太长;间接知识是通过学习或培训取得,这样过程较短,成效较快,两者相辅相成。
  管理知识浩如烟海,管理技术和技能多如牛毛,而且随着时代和环境以及文化的变化,同一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还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这就使管理知识的学习变得很难把握,许多人不知道看什么样的书,有的人看完书或听完课后的体会是当时明白了,也听懂了,但仍不知道怎样管理!实际上管理的学习同经济学、自然科学等一样,首先在于掌握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论。管理面对的是实际的企业、组织和人,一般规律对他们有用,但他们往往也有独特性,这也使管理具有科学、艺术、实务、思想等多种属性,所以不能僵化地看待管理知识,在理解和运用管理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其使用对象的特殊性。其次,管理者手中能够应用的武器有两方面:科学的、带有普遍性的技术、方法,以及与人有关的随情况变化的涉及心理和行为的具有艺术特色的知识和经验。前者容易通过书本学习而获得,后者则要通过实践或案例教学来学习和体会。再次,管理重在明确目标以及其后围绕目标选择最佳或最满意的路径,而完成这一任务除了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外,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和善用成本效益分析工具。最后,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成功与失败,任何管理实践中都蕴含着知识和经验,所以,对于管理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增加自己的管理知识和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就要善于观察组织及人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勤于思考和提炼,日积月累也是重要途径。
  有人形象地比喻,管理类似下棋,基本的管理知识类似于对弈的基本规则,各种管理技能和成功的管理实践类似于总结出的各种棋谱,而实际的管理则由这些基本规则、各种棋谱演变出更加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局势。水平接近者的比赛,赛前谁也难以确定局势的变化和输赢的结果。因此,管理的学习在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要演化出神奇的管理实践,需在此基础上去感悟、去享受!
  实际上,管理活动本身犹如一匹烈马,一架难以控制的飞机,要想驰向发展的愿景,飞向成功的辉煌未来,不仅要享受奔驰中飘逸的快感和飞翔时鸟瞰世界的心旷神怡,而且要享受成功后的收获,因此必须设法“驾驭”好管理。
  我陪人练习驾车时曾深有体会地告诉驾驶者,开车的最高境界是用心,而不是动用身体,要把车当做你身体功能的一种延伸,使车与你融为一体,然后在你心神的指挥下,心到车到。“管理”这匹烈马或复杂难控的飞机何尝不是如此,它也是人类、领导者、管理者的功能的一种延伸、一种放大器,而要真正享受它和使它发挥功效,必须娴熟且到位地驾驭它。面对种种复杂的管理,更需要用心驾驭。
  这里,作为序我没有对“华章经典·管理”系列本身给予太多介绍,只重点谈了如何学习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最后达到享受管理。这是因为,大师的伟大、经典的重要均无需介绍,而我们面对的经典内容如此丰富多彩,再美的语言也难以精确刻画,只有靠读者自己去学习、去感悟、去思考、去探寻其真谛和智慧,我只是提供了我自认为研究和实践管理的途径和境界,希望这些文字有助于读者对管理的阅读、理解和思考!
  席酉民 博士
  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德博拉 C.斯蒂芬斯(Deborah C. Stephens);加里·海尔(Gary Heil):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邵 冲 苏 曼:暂无简介

译者序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是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作为行为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理论的发展方面有重大影响。1943年,他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这一观点使动机理论超越了科学管理的简单模式。麦格雷戈、赫茨伯格、奥尔德弗等的动机理论都受到马斯洛理论的直接影响。之后,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相信人类都渴望自我实现。
  1908年,马斯洛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郊区,父母是俄国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1934年,马斯洛获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他到布鲁克林学院任教。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马斯洛在纽约遇到了一批为逃离纳粹血腥统治而被迫移民美国的心理学家,其中包括弗鲁姆、霍尼、阿德勒、惠特海默、考夫卡、本尼迪克特等,受到深刻的学术熏陶。珍珠港事件和美国参战给马斯洛以极大震撼,他决定探索人类的天性和潜能,并证明人类能够超越战争、偏见、仇恨而达到完善的境界。1945~1947年间,马斯洛曾在加利福尼亚管理过一家工厂。1951年,马斯洛到布兰代斯大学担任心理学系主任和心理学教授。此后,他集中精力研究健康人和自我实现者的心理,并成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领导者。1967~1968年,马斯洛被选举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0年6月8日,马斯洛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62岁。
  《马斯洛论管理》写于马斯洛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写作和出版过程颇具戏剧性。这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就是美国一家公司—非线性系统公司的总裁安德鲁·凯。他看了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也看了彼得·德鲁克和麦格雷戈的著作,接受了他们的一些思想,并在工厂里应用了。他要求雇员“像老板那样思考”和参与公司的所有决策制定。他拆除了装配线,代之以6~8人的小组。小组实行自我管理,自主决定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甚至安排工作日程。他取消了考勤卡,他支付给雇员高于市场25%的工资,并向雇员提供股票期权,甚至还设置了创新副总裁的职位。安德鲁·凯认为应该邀请马斯洛到他的公司来做研究,看看他根据马斯洛和德鲁克的思想所进行的试验。1962年夏天,马斯洛应邀到该公司访问。马斯洛去那里本无特别任务,但那里发生的一切让他很感兴趣,促使他思考和研究,并写下了这本日记。在读过德鲁克和麦格雷戈的著作后,普通心理学的广泛适用性让从未接触过工业和管理心理学的马斯洛大受震撼。
  这本日记最早是油印本,取名《夏日随笔》。马斯洛将其拿给好友沃伦·本尼斯看,本尼斯建议他拿去发表。马斯洛起初不同意,但最终还是被说服了。经过简单整理和编辑,这本日记在1965年出版了,在马斯洛的坚持下,书名改为《优心管理》。客观地说,这本书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影响,卖完首印数后很快就“踪影全无”了,只有少数学者和研究企业的理论工作者对此书略知一二。这种情况一直让沃伦·本尼斯教授困惑不解,据他分析,这本书的很快消失固然有书名的原因(不易为读者接受),有写作风格的原因(散漫而缺乏系统性),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出版时机不对—美国人当时对商业书籍缺乏兴趣。37年后,马斯洛的大女儿安·卡普兰向美国一家培训机构—创新领导中心建议重新出版该书。一本37年前的日记对今天的人们能有什么启示?该机构的两位创建人带着这个疑问访问了二十余位企业的领导人和专家,请他们发表对马斯洛日记的看法,并介绍他们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结果发现马斯洛的日记中有许多超前的研究、思想和意识。1998年,这本日记以《马斯洛论管理》为书名在美国重新出版,“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关注”。
  马斯洛认为,这本日记是对他一直努力研究的规范或理想社会心理学的一次总结。他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人性能容忍怎样的社会?社会能容忍怎样的人性?社会的本性能容忍怎样的社会?马斯洛认为,人际关系和组织形式能达到的“更高”境界,原则上是以“更高”境界的人性为基础的,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人性能达到的“高度”,据此应该能推断出人际关系和组织形式能达到的“更高”境界。他杜撰了“优心”一词来描述这种理想的“更高”境界。什么是“优心”?他把“优心”定义为一千名已臻自我实现之境的人在能遮风避雨又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塑造出来的文化,并且给了“优心”一词多种解释,它可以表示“朝着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以指为支持或鼓励这种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可以指有助于达到健康状态的精神或社会条件,甚至可以解释为一种理想境界或长远目标。在多数情形下,马斯洛用“开明”一词代替“优心”(可能是马斯洛认为“开明”一词最接近“优心”的本意而又不会让人敬而远之),把其理论称为“优心”理论或开明理论,把理想的组织称为开明组织或开明企业,把理想的管理称为“优心”管理或开明管理,把理想的社会称为“优心”社会或开明社会,把理想的经济称为开明经济。
《马斯洛论管理》是马斯洛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论述马斯洛的开明管理思想的唯一著作。这本著作由37篇日记组成,有些是马斯洛在思考时自由联想或即兴发挥记下的,有些是他在阅读时作为随笔或纲要记下的。总体来看,这些日记的内容都是些“随意组合的思想片段和理念轮廓,就像画家的草稿或小提琴手的指法练习曲”。大致来说,马斯洛的日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提出假设,后半部分是对其中部分假设的论述和讨论。为了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下面我对马斯洛日记的主要观点略作介绍。
  人性假设
  马斯洛的分析是从对人类本性的假设开始的。他认为,新管理原则的建立基础是对人性潜在价值的理解。马斯洛第一次接触管理文献和开明管理政策,就发现管理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高级阶段,呈现出开明的趋势,这与他倡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持的观点非常相似。马斯洛还惊奇地发现,得出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包括事业、责任、义务、使命、任务等)是达到自我实现的唯一真正有效途径这一结论的彼得·德鲁克,竟然对心理学一无所知,完全是凭直觉和观察得出关于人类本性的这一结论的。马斯洛很早就放弃了通过个体心理治疗来完善世界的希望,因为这个办法行不通(许多人不适宜接受个体心理治疗)。为了实现他的理想目标,他转向把教育作为通往全人类的途径,他希望通过教育机构的优心改造,进而提高人类的整体素质。德鲁克的观点使他找到了一条思考问题的新途径,使他领悟到工作生涯与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比教育更重要,因为人人都要工作。马斯洛发现,让人产生自我实现的工作(S-A工作)既能让人追求和实现自我,又能使人获得彻底体现真我的忘我状态。它调和了自私与无私之间的矛盾关系,调和了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为在S-A工作中,人们工作的动力发自于内心需要,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互融合,合而为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相互对立的了。
  尽管德鲁克的结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十分接近,但马斯洛还是发现两者之间也有不一致的方面,有些方面是德鲁克本人缺乏充分认识的(例证之一是德鲁克最早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思想,但人们为什么能够做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德鲁克在理论上无法做出解释。直到麦格雷戈提出Y理论,目标管理才有了理论基础),因为德鲁克忽略了科学心理学(麦格雷戈在发展Y理论假设时,大量借鉴了马斯洛在需要层次方面的研究成果)。马斯洛认为,科学心理学丰富宝贵的数据资源可供工业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应用于经济领域。他希望在研究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应用于人类经济生活方面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马斯洛认为,对处于较低需要层次的人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精力制定相应的管理方针,他的目的是在德鲁克的管理原则(这些原则只适用于人类发展的最高级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由人类天性决定的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高层次需要。马斯洛在综合自己以及德鲁克、利克特、麦格雷戈和阿吉里斯等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列举了代表开明管理理论主要思想的36项假设。依笔者的理解,这些假设主要是对人类本性的假设,而且应该就是马斯洛所说的人性能达到的“更高”境界。
  开明管理与组织理论的目标
  马斯洛认为,讨论开明管理理论首先要讨论目标(或方向、宗旨、目的、远景、意图)。这是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考虑组织的发展目标,所有其他问题都会变成考虑以适当手段实现目标的简单技术问题。如果长远目标含混不清或让人难以理解,谈论技术或手段就没有任何意义。马斯洛特别强调,开明管理和组织理论的目标是长期的,是指一个世纪,而不是三五年。他说,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培养自我实现的潜在动机,是任何开明企业乃至一般组织理论的宗旨。
  在马斯洛看来,指出开明管理与组织理论的目标并不困难,关键是如何“尽量清楚地阐述”,让那些对开明管理理论要么一无所知、要么表示怀疑、要么持敌视态度的人能够理解和最终接受。马斯洛主张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视他们的价值观念而定。对爱国人士要强调开明管理是一种爱国主义,是应用于工作情形的民主哲学;对信仰宗教的人士要强调开明管理是一种严肃地对待宗教的方式,是在地球上建立人间天堂的方式;对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理论家要强调开明管理是对乌托邦和乌托邦思想的改良,是工业条件下的乌托邦思想;对军队要强调民主军队,强调民主社会向人人都是将军发展的情形;对教育家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要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向心理健康方向发展。不过马斯洛认为,交流开明管理最终目标的各种方式中,最有效的还是强调合伙关系。
  马斯洛是这样解释合伙关系的:如果在一个由100人组成的集体内,大家成为合伙人并将他们的积蓄投资于一项事业,每人各有一票,因为他们认为每个人既是工人又是老板,那么每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就与老板雇佣工人的经典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马斯洛认为合伙关系的关键,是在这种情形下每个人都会成为合伙人而不是雇员。他会像合伙人那样思考,像合伙人那样采取行动;他会承担起整个企业的所有责任;他会自愿、自动地承担起出现紧急情况时要求承担的责任。合伙关系承认其他人的利益与一个人自己的利益是融合的、共同的、一体的,而不是分离的、对立的、相互排斥的。马斯洛强调,开明管理和人本管理的所有实验都来自合伙关系这一观点。
  开明管理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马斯洛分析了两种环境对开明管理政策的影响,即心理健康和相互关系网络,后者是由前者引申出来的。开明管理政策与环境的关系这一命题与利克特的研究有关。利克特的研究使马斯洛产生了许多联想。利克特根据生产率、流动率等指标对优秀经理和平庸经理进行了比较,前者是集体生产率更高(或工人流动率更低等)的经理。马斯洛提出也可以根据心理健康状况对优秀经理和平庸经理进行比较,并假设优秀经理心理健康。这样提出问题后“事情变得有点不同”了。马斯洛将这个发现概括为“两种产品、两种结果”:一个是经济生产率、产品品质、利润创造等;另一个是工人们的心理健康、他们的自我实现的发展,以及他们的安全、归属、忠诚、爱的能力、自尊等的提高。利克特只看到了经济产品、经济结果,马斯洛还看到了人的产品、人的结果。马斯洛预计后者的重要性会越来越突出。
  马斯洛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发现,对优秀经理的讨论必须要有整体思维或有机思维,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把整个事情看做是一个大统一体,每个部分与其他部分都是关联的。只有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优秀经理才有可能,心理健康才有可能,开明管理政策才有可能。在马斯洛的心目中,对管理政策所有标准的表述是“符合客观环境的客观要求”。通过运用整体思维,马斯洛提出了关于优秀经理、心理健康和管理政策之间关系(马斯洛称之为相关性网络)的11项假设。其中,马斯洛强调了协同作用和共存物动力学两个概念。马斯洛认为,建立协同作用与共存物动力学之间的明确联系是必要的,但两者只是部分相同,并不完全相同,每个概念都需要专门讨论和专门解释。
  协同作用与共存物动力学
  社会协同或协同作用的概念来自鲁思·本尼迪克特对原始文化健康程度的研究。她的基本观点是,自私与无私的对立是文化发展不充分的后果;有协同作用的机构能够超越自私与无私的对立,即能使自私的人无意识地帮助其他人,使无私的人无意识地得到自私的好处。马斯洛完全接受了这个概念。他说,在理想的组织环境中,一个人在寻求自身利益时也会为他人带来利益;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也会从中受益。可以看出,他同样把协同作用视为调和解决自私与无私、利己与利他之间矛盾的办法。
  协同作用理念在马斯洛的组织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开明经济必然假设组织中存在协同作用”,组织可以根据这个原则判断哪些机制更有助于产生协同效应,哪些会与之背道而驰。协同作用如此重要,以至马斯洛一再表示“我该用单独的篇幅来详细论述这一问题”,对协同作用要“全面论述”。马斯洛在检验协同作用的定义时推出了关于良好社会及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12项假设。依笔者的理解,这12项假设和前述11项假设应该就是马斯洛想要证明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形式会达到的“更高”境界。
  共存物动力学(整体思维、有机思维)是有关整体与层次性整合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可以进行所有各种相互分析的共存物(有机体),它包含在一个更大的共存物当中,后者又包含在另一个更大的共存物中,如此类推;企业与包含它的共存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些影响随着共存物越来越大而逐渐减弱。它们越是整合,积极影响越大;越是分化,积极影响越小。共存物的发展会越来越整合,越来越一致。
  根据该理论可以推导出一个相互关系网络:社会更好,生产率更高;经理们更好,个人心理更健康;领导人更好,经理们更好;个人更好,企业更好。这些变量中的每个因素更好也会使其他因素更好。例如,能够提高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一切,都有助于社会、经理、领导人、企业、生产率的进步。
  领导
  马斯洛直言他对管理文献中论述领导的材料是不满意的,原因是这些文献没有把环境的客观要求作为领导或组织观点的中心。他认为,在开明的情形下,环境的客观要求、任务的客观要求、问题的客观要求、集体的客观要求绝对起支配作用,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决定因素。只有在这种开明的情形下,人们才能知道谁是最佳领导人。当然,这是有前提的。马斯洛提出了4项假定:对集体中每个人的能力要非常清楚;对问题的所有相关细节要完全了解;所有人都是健康的;每个人的任务、问题和目的完全被融合了。马斯洛的这些看法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
  马斯洛将其领导理论称为B-领导或功能性领导。简单地讲,B-领导就是:(1)让不同的领导人掌管不同的功能,而不是只有一个总领导人;(2)选择最适合完成任务的人当领导人,而不是选择完人;(3)领导人的作用是协同集体达到共同目标,而不是发号施令;(4)B-领导人是被集体挑选出来的,而不是竞选出来的。
  马斯洛重点论述了他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假设,即“在良好的条件下,成功人士受人爱戴而不是令人憎恨、令人恐惧、让人怀恨”。马斯洛引述达夫的阿格里丹鸡实验,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有些人在出生时就是生物有机体的出类拔萃者,而且出类拔萃者往往在一切方面都出类拔萃。马斯洛承认这与前述功能性领导的概念有矛盾。第二,社会应该如何对待他们?这些精英进入上流社会就像奶油会浮到牛奶的表层一样自然。这种情况下社会应该怎样对待他们?是钦佩还是憎恨?马斯洛承认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在现实世界中,优秀人物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钦佩,但也会受到人们的憎恨和畏惧。但他还是坚持认为,除非我们培养钦佩出类拔萃者的能力,否则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
  马斯洛还探讨和论述了领导人的心理素质、领导人与下属的关系、领导人的责任、领导人与参与管理等问题。
  创造力
  马斯洛的假设中与创造力有关的仅有一项,而且也不显眼,他假设心理健全的人创造欲望强于破坏欲望。表面来看,马斯洛对创造力并不重视,也缺乏研究,其实则不然。马斯洛曾研究过他认为属于自我实现类型的48个人(其中有托马斯·杰弗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亚伯拉罕·林肯、西奥多·罗斯福),发现了12种特征,其中就有创造力。在这本日记里,引起马斯洛关注创造力的是他对T-小组的观察。1962年夏天,马斯洛应坦南鲍姆的邀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阿罗海德湖会议中心参与了两天的T-小组训练。马斯洛记下了此行的感想,详细分析和概括了T-小组训练的原则、技术和目标等。T-小组的无结构特征使他联想到了其他一些关联问题,如领导人的作用和责任、隐私(健康隐私与神经质隐私)、防卫(健康防卫与神经质防卫)、群体动力学以及创造力等。
  根据T-小组的经验,马斯洛认为无结构是创造(力)的本质。他说,人的创造力取决于对无结构的承受能力,取决于对无计划的容忍力,取决于忘记未来的能力、临机处置能力和关注现在的能力,取决于是否能够专心地倾听和观察。马斯洛比较了自我实现的人和神经官能症者,前者喜欢无结构,后者则对结构、法规、控制和计划等有强烈的需要。当然,要把神经官能症者的要求与正常人的要求区分开来,不能一概否定结构、法规、控制和计划。马斯洛强调,创造力是一种成熟的人格能力。
  马斯洛认为,企业家的作用被大大地贬低和低估,在一定程度上是误解创造本质的结果。他说,任何创造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没有无中生有的创造;创造不是顿然醒悟的结果,是已有零散知识突然整合的结果。与技术发明不同,企业家的创造在于企业家的远见,即对没有获得满足的、有利可图而对每个人也都有好处的需要(机会)的识别。马斯洛特别指出,企业家的创造力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会计制度
  这与马斯洛提出的“两种产品、两种结果”论有关。马斯洛认为现行的会计制度是非常愚蠢的,因为它几乎排除了所有重要的人事、心理、政治和教育等的无形因素。虽然实验证明,专制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但付出了巨大的长期人力成本,甚至付出了长期生产力成本和所有政治因素成本,合理的会计制度应该指出专制制度的这种荒唐性和劣等性;应该将改进工人的人格水平、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公民等无形的人员价值列入资产负债表,以反映企业为全社会的进步做出的贡献。
  马斯洛进一步考察了经济理论。他发现古典经济理论几乎完全是以低层次需要的动机理论为基础的,它暗示任何会计纯粹是处理可以用金钱表示的物,因此只有能用金额表示的物才能列入资产负债表。马斯洛认为这套理论在今天已经过时了,经济学应该以高层次需要和超越性需要的动机理论为基础。因为在富裕的社会,基本需要不再是重要的激励因素了,金钱不再是重要的动机了。除非提供所有高层次需要和超越性需要的满足,许多人是不会被激励的,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大部分完全超出了金钱经济的范围。
  经济理论的改变需要重新定义利润、成本、税收等概念,需要考虑如何将人力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与会计制度。马斯洛对此做了一些初步分析,但主要是提出问题,他认为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会计师们发挥创造力。
  商业道德
  善有善报吗?奸商与诚商谁会最终获得成功?马斯洛的假设是:“在良好的条件下,道德高尚的商人最终更容易获得成功。”马斯洛假设的良好条件是:(1)企业的目标是长期存续并保持稳定与成长;(2)企业具备使其保持兴旺所需的一切条件。后者又假定:(1)市场是开放的、自由的,企业能够也必须参与竞争;(2)产品是优质的。在此种条件下,诚实的企业最终会胜出。
  马斯洛指出上述假设必会影响到对推销员和客户的定义。他分析了人们对推销员和客户的刻板印象。流行的概念是,推销员是目光短浅的人,他们急功近利,靠操纵和隐瞒真实信息、靠贿赂和拍马屁推销劣质产品;客户是容易受骗的人,他们不在乎更好更便宜的产品,他们喜欢上当受骗,情愿被诱入歧途,情愿被收买。因此,推销员与客户的关系是行骗与受骗的关系,不是推销员欺骗了客户,就是客户欺骗了推销员。
  马斯洛认为,开明管理和兴旺的企业需要新型的推销员和客户,需要新型的推销员与客户的关系。开明的推销员必须目光远大、视野开阔,能够从整体出发思考问题,是诚实的人、值得信赖的人、信得过的人、说话算数的人、讲信誉的人。开明的客户应该是希望得到最好产品的人,是聪颖的、务实的、理性的、道德高尚的、品行端正的人。推销员与客户的关系应该是友善的、诚实的和坦诚的。
  马斯洛还比较分析了老式推销员与开明推销员的作用和特性。
  开明管理与竞争优势和社会变革
  机器陈旧会使企业过时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管理方式僵化和陈旧同样会使企业过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美国的竞争环境和人格发展水平,马斯洛认为开明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竞争因素。老式的专制管理已经僵化和过时了,在与采用开明管理的企业的竞争中,越来越没有竞争优势了。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越充分,人的心理越健康,专制管理的效果越差,人在专制制度下越难发挥作用,采取专制管理政策越不利,采取开明管理政策越必要。
  如何衡量人的发展水平?如何衡量组织的健康水平?马斯洛列举了多种方法,如观察一个人欣赏的幽默类型或进行投射测试等。他认为,抱怨的层次也可以用来衡量人的生活动机水平,如果样本足够多,也可以用来衡量整个组织的健康水平。人总是有抱怨的,但人的生活动机水平不同,抱怨也不同。例如,如果基本需要没有获得满足,抱怨常与寒冷、潮湿、危险、疲劳、住房等基本生理需要有关。马斯洛将抱怨分为低层次抱怨、高层次抱怨和超越性抱怨,分别对应于低层次需要、高层次需要和超越性需要。
  马斯洛把从专制管理转向开明管理看做是一场社会变革,它不但与个体有关,与社会和文化有关,而且与其他任何有机体也有关。因此,他认为社会改良的理论必须是整体理论。他提出了社会改良理论的13项信条,主张社会变革要全面发动、缓慢推进和依靠科学等。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马斯洛在其日记中再三强调,开明管理主要适用于条件良好的环境,而非恶劣的环境。如果出现食物严重匮乏的情形,如果退回到丛林狩猎时代,如果管理对象是停留在安全需要层次的人,如果人们之间缺乏信任,如果是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开明管理的理论是无法应用的。他认为,开明管理取决于所有各种使其有可能的先决条件,必须认真对待这些先决条件。这些先决条件不仅可能包括导致进步的条件,也包括可能导致退步的条件。这样,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才会更清醒、更现实,我们的思想才会更接近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思维。
  马斯洛在日记中还一再强调,开明管理是“一项心理实验”,因为由这项实验证明的数据绝对不是最终的数据,对开明管理的研究仍旧需要大量数据,需要对尚未出现的许多问题的大量答案。他举例说,我们不知道占工作人口多大比例的人更喜欢参与管理决策,不知道占工作人口多大比例的人只是为了谋生而工作。由于对开明管理政策需要完全掌握的关键信息“一无所知”,开明管理的许多假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只能称它们是“科学事实”。它们是有某些根据的信任契约,而不是最终的知识契约。他认为,科学事实的最终检验是说服在性格上反对这些信任契约的人接受它是事实。马斯洛因而担心他的研究结论被各种热心人轻易接受。他说:“我们必须强调进行更多、更多、更多研究的必要性。”
  沃伦·本尼斯评说马斯洛的日记“有些部分的内容非常天真,有些部分又极具预见性和洞察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马斯洛自己给出了答案。他说,这本日记的内容应当看做是他在初次接触管理领域的知识并意识到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对他所关注的各种理论研究意义重大时产生的“第一印象和原始反应”。作为心理学家,他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观察管理领域,的确能发现一些被行家忽略的事情。作为新手,他的有些观点又让行家觉得幼稚。尽管如此,《马斯洛论管理》依然不愧为一本闪耀着作者活跃思维和精深思想的精彩著作。
  读者可能会发现,在《马斯洛论管理》这本书中,除了马斯洛的日记外,还有一些是本书的另外两位编者对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的访谈或他们对马斯洛思想的评述。笔者认为这些补充资料对认识马斯洛管理思想的时代价值十分有意义。那些成功采用(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开明管理原则的企业的实践,证明了马斯洛主张的开明管理是行得通的,开明组织和开明社会是有可能建立起来的,并不全是数字时代的乌托邦思想。
  以上是我学习《马斯洛论管理》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冒昧地提出来,欢迎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指正。

  邵  冲
  于广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07年6月3日
  亚伯拉罕·马斯洛

推荐序

37年之后 太让人惊讶了,一本刚卖完首印数就踪影全无的书,在销声匿迹了37年后,又不声不响地闯入了人们的眼帘,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关注,这些人中有众多的马斯洛迷,也有一些恍惚记得在研究生课程中听说过这个名字的人,以及那些在电脑屏幕上看见或在脑海中闪过自我实现、高峰体验、需要层次等术语时才依稀想起其名字的人。 这本书为什么会消失,这个问题一直让我困惑不解。也许是书名的原因吧。我曾恳请阿贝起一个更易被读者接受的名字,可我哪有资格挑战其充满诱惑与魅力的作品呢?虽然原出版商也煞费苦心,但阿贝还是固执己见地把书题名为《优心管理》(Eupsychian Management)。 然而,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时机不对。工业化的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一直有强烈的优越感,他们对商业书籍本无多大兴趣,何况是由毫无商业经验的心理学家撰写的商业理论。除了让人敬而远之的书名外,阿贝的写作风格也显得比较散漫,作品里都是些随意组合成的思想片断和理念轮廓,就像是画家的草稿或小提琴手的指法练习曲。 本书的内容是从他的日记中逐字转录而来的。阿贝第一次把日记给我看的时候,我就果断地说:“你得拿去发表。”阿贝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说这些内容只是“半成品、草稿、非学术作品”或“我对这行还不了解”等,但最后理性发挥了作用,我终于说服他发表日记内容。随后,我找了家出版商。不过,我敢肯定这家出版商的主编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本书的意义,因为他竟自以为是地和我谈论英语是否是阿贝的第二语言。 这本书有些部分的内容非常天真,有些部分又极具预见性和洞察力,但文章丝毫不落窠臼,也没有诸如“有效完成某事的19条原则”之类的内容。你在这本精彩著作中,将体验到一位天才的活跃思维及其精深思想,了解一位思想家如何终其一生启迪激励新理念。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说:“初学者往往能看到专家忽略的方面。” 他决定挑战那些(20世纪)60年代的管理大师。他们当时正热衷于宣扬工业化组织环境理论,其中有大名鼎鼎的德鲁克(Peter Drucker)、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罗杰斯(Carl Rogers)和利克特(Likert)等。阿贝探讨问题的态度总是友好的,毫无敌意,但却总能让那些大师刮目相看。德鲁克指责阿贝写这本书是为了贬低他和麦格雷戈的权威地位。我怀疑这是否是阿贝的最初动机,但他的确对这些巨头们的理念提出了质疑。我倒希望你们在深入了解这本书时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发现,那其中有许多内容是我在35年前错过或未能完全理解的。 例如,阿贝是最早意识到以下问题的人之一。他认为:“工业领域也许能成为研究心理动力、人类高层次发展及理想生态环境的实验基地。”此外,他还颇具先见之明。如在最后一篇日记中,他极准确地预言了苏联逐步衰落与美国成功在即的原因:“工业领域中以增长为主导方向的发展趋势……如果美国人真的能变得比俄罗斯人优秀,那么其原因正在于此。美国人将会更受人喜爱、尊重和信任……” 对于这本书,我还有一点要说明,就是他那些用如今的政治眼光来看十分不恰当的言论以及他非凡的勇气。请看其论述阿格里丹人的日记,他在这篇日记中讨论了民主的两难困境:我们应如何对待出类拔萃的个人?如何处理个人禀赋迥异的问题?他试图解决的是(20世纪)60年代乃至今天的人们一直想回避的问题。阿贝总是提出非常尖锐的问题。本书始终要面对并值得一再重申的两个主要问题或道德难题是—人的本性能容忍怎样的社会?社会能容忍怎样的人性? 也许这点有助于解释我在开篇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此书再版的消息会如此引人注目?为什么此书出版不久就毫不费劲地占据了书架剩余的空间?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释,各种组织如今面临的问题比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要应付的问题复杂繁琐得多,如全球化、激烈的竞争、突飞猛进的技术以及瞬息万变的环境等。至于第二个问题,在我重读此书之后,答案也变得很明显了。这本书提出了一些让人震撼的问题,而且,阿贝总是认为科学的基本目标是“把真理灌输给不愿接受它的人”。或许我们现在已经准备好接受阿贝的“灵丹妙药”了。 阿贝·马斯洛的为人不需要解释与描绘。他是一本敞开的书,他所说的话及看重的人都能让你清楚地了解他。1962年出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是: “冥冥中忽然冒出了人类疾病或人类健康这样的概念,心理学这门学科让我觉得神奇和兴奋,它充满诱惑,使我禁不住要在它得到检验证实并被称为确凿的科学知识之前就将它公之于众。” 一切都包含在这句话里了—他让心理学获得了新生,他揭示了心理学的本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使心理学研究更趋于本质:即从个体经验中寻求真理,使人们成为“勇于探索求知的人”。 科学对于阿贝来说是一种生活和爱的方式—诗歌及其移风易俗是他的目标(或用他喜爱的方式来说,就是使诗歌重获圣灵)。阿贝是无畏的征服者—多年来他独自前行,气魄非凡,就像那最具魅力的东征勇士。 他在最后一本著作《科学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中写道: “对于科学而言,其先驱者比军队重要得多。虽然这些先驱者更容易受到伤害并因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但总得有人先涉足雷区。” 科学就是他的诗歌,是他的信仰和他的奇迹。在《科学心理学》中,他还写了这么一段话: “科学可以成为无宗教信仰者的信仰,非诗人的诗,非绘画者的画,古板者的幽默以及内向羞怯者的爱。科学不仅始于奇迹,而且终于奇迹。” 我之所以大量引述阿贝的原著,是因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生活,知此便可及彼。我初识阿贝—或者说邂逅他(跟许多人一样)是通过他的著作。那时我在安蒂奥克学院(Antioch College)读四年级,师从当时的院长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他建议我读一本由马斯洛和米特尔曼(Mittelmann)撰写的关于变异心理学的书。 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它像无法抗拒的召唤把我真正引入了心理学领域。我永远不会忘记在这本书的扉页上看到的两幅插图:其中一幅画的是一所儿童医院的育婴室,里面是一群幸福甜蜜,咯咯欢笑的新生婴儿;在其下方则是另一幅画;画里的人群形容枯槁憔悴,疲惫不堪,他们挤在纽约的一趟地铁里,痛苦无奈地看着在头顶晃动的扶手拉环,透过地铁窗口可以看见他们发黄黯淡的脸。这两幅画下的批注是:“这是怎么了?”这就是阿贝大半生都在试图回答的问题。 这是我与阿贝的第一次接触,最后一次是1968年春天在布法罗,那时他正要去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看望他刚出生的孙女并庆祝她的诞生。在此期间,我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一次采访并摄制了录像。采访刚结束,他就对我说:“我得做出一项重要决定了。”他知道写作会耗费他所有的精力,但他又在思考:“我在心理学研究方面已经竭尽所能了吗?”激发他这种念头的是萨佳食品公司(Saga Foods)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比尔·劳克林(Bill Laughlin)的高明举措,他力邀阿贝去加州与他合作。阿贝说:“我犹豫了几天,后来伯莎同意了,于是我放弃了各重点大学提供的机会,来到西部,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写作。”他说:“我决心切断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不再去哈佛,不再去布兰代斯,我要谱写一曲让人心旷神怡的绝唱。” 从最初在安蒂奥克“邂逅”马斯洛与米特尔曼,到最后的布法罗之聚这段时间里,我与马斯洛一家往来频繁,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每次造访都因伯莎娴雅自然的招呼(自然得就像在牛顿家的小木屋外面缓缓流淌的小河)以及她那塞满美味佳肴的冰箱而变得温馨美妙,令人陶醉。而阿贝则总是以异常柔和、害羞和缓慢的声音说出一些骇人的见解。与马斯洛一家共进早餐是一种对智力的升华—无尽的美食,无尽的妙语—让我精力倍增,飘然欲仙。 弗兰克(Franck)是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曾说:“我总能识别出那些非凡之见,因为它们往往骇人听闻。”据此而论,阿贝的确惊世骇俗—他总爱冲破传统智慧的樊篱,并且大大超越现行经典规范。 我向来觉得跟阿贝在一起的时候,能感觉到一种孩子般天真迷人的气息—他老爱凝眉蹙额(像托马斯·曼(Thomas Mann)笔下的弗洛伊德(Freud)),并不时扬起眉毛,露出一种常有的敬畏神情。我认为,阿贝对奥尔德斯·赫克斯利(Aldous Huxley)的描写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或许我还应该说一说另一种在奥尔德斯·赫克斯利身上表现得最突出的能力—了解并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他实在是位伟人。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他对世界的神奇与精彩始终保持着赞美之心,他常感叹道:‘了不起,了不起啊!’他瞪大眼睛看着世界,那么天真无邪,那么虔诚迷恋—那是一种对细微事物的关注,是一种谦逊的体现—然后他镇静从容地朝着自己制定的方向前进,毫无畏惧。” 在这段时间里,阿贝重塑了心理学,从而再造了历史。许多如今已广为人知甚至脍炙人口的术语、词汇、概念都来自于阿贝: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它们掀起了第三势力心理学思潮,人本心理学由此诞生。 安东尼·萨迪奇(Anthony Sutich)不久前说:“亚伯拉罕·马斯洛是自弗洛伊德以来最伟大的心理学家,20世纪的下半叶非他莫属。” 如果说现代心理学在20世纪上半叶挖掘了心理学的灵魂,阿贝的壮举则使它们更加暴露无遗了。他写道: “与弗洛伊德、阿德勒(Adler)、荣格(Carl Jung)、弗鲁姆(Erich Fromm)和霍尼(Horney)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是已圆满完成的严谨温和的实验。这些实验至少有一半与那些永恒的人类问题无关,它们主要是为研究同类内部的另一部分成员而设计的。这让人想起一种情形,当一位女士在动物园里问饲养员某只河马的性别时,饲养员回答说:‘太太,在我看来,只有另一只河马才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吧。’” 对于我来说—也许对于所有人本主义学者而言—阿贝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全部人类经验都具有可研究性的观点,从而使人性得以在科学中重现。他在《存在心理学探索》的最后几页中写道: “整个世界及所有经验都应该成为研究对象。无论什么,即使是所谓的‘私人’问题都不应被排斥在人类研究范围之外。否则,我们就会像某些工会那样使自己陷入窘境:只有工人才能加工木头,而且他们也只能与木头打交道。在这种环境下,新材料和新方法肯定会被视为干扰甚或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灾难,而不会被视为机会。另外,某些原始部落中的情形也值得一提,他们的每个成员都必须认祖归宗,如果哪个新成员无‘家’可归,那么除了毁掉他之外便别无他法了。” 对于阿贝—对于我们而言,每个人的任务都是塑造最佳的“自我”。乔·多阿克斯(Joe Doakes)肯定不会试图模仿亚伯拉罕·林肯,或托马斯·杰弗逊,或其他任何偶像及英雄人物,他必须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乔·多阿克斯。他能做到这点,而且只有这么做才是有必要和有可能的。他在这方面不会有任何竞争。 阿贝所做的事是把那些具有宗教、神秘或超自然色彩的现象自然化—使人得以发挥自己的个人潜力,而不致被一些临时的非人性机构操控,科学、商业和教会等就往往属于这类机构。他引述雷尼尔·玛利亚·赖尔克 (Rainer Maria Rilke)的话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生活贫困,那么你不该责备生活,而应责备自己,你该告诉自己,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诗意去发掘丰富的人生,因为对于造物主而言,既不存在贫困,也不存在什么落后或次要地区。” 阿贝送给我们两份厚礼:更趋人性化的艺术与科学,以及灵魂的民主自由。在这方面,我们永远无法报答他。 沃伦·本尼斯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马歇尔商学院 工商管理教授

图书目录

总 序 席酉民
推荐序
译者序
序 言
亚伯拉罕·马斯洛其人其事
前 言
第 1 篇  自我实现者对责任、工作与使命的态度 /1
第 2 篇  再论自我实现、工作、职责与使命 /5
第 3 篇  自我实现的职责 /18
第 4 篇  适用于不同管理阶层的不同管理方针 /19
第 5 篇  开明经济与管理 /21
第 6 篇  管理政策对个体差异的忽视 /43
第 7 篇  向前发展与退步力量的平衡 /45
第 8 篇  论开明管理与组织理论的目标与方向 /48
第 9 篇  退步的力量 /53
第10篇  论工作情形中的自尊 /55
第11篇  作为一项心理实验的管理 /67
第12篇  一种爱国主义的开明管理 /80
第13篇  心理健康与出类拔萃的经理、主管、工长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利克特著作读后感 /87
第14篇  再论心理健康与出类拔萃的经理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利克特著作读后感 /92
第15篇  论开明管理 /99
第16篇  开明管理的副产品 /102
第17篇  论协同作用 /105
第18篇  优势无限量协同作用原理与优势无限量逆协同作用原理 /109
第19篇  再论协同作用 /125
第20篇  论共存物动力学和整体、有机思维 /129
第21篇  论B-价值观念(长远目标;终极目标) /143
第22篇  论领导 /146
第23篇  出类拔萃者—“阿格里丹”人(生物上的优越和优势)/161
第24篇  极其出类拔萃的上司 /170
第25篇  论阿罗海德湖的无结构小组 /180
第26篇  论创造力 /211
第27篇  再论创造性人才 /220
第28篇  论企业家 /222
第29篇  论利润、税收、成本、金钱、经济等概念的重新定义 /227
第30篇  再论利润 /235
第31篇  再论利润、成本等概念的重新定义 /238
第32篇  优秀的、开明的推销员和客户 /241
第33篇  再论推销员与客户 /247
第34篇  论推销员与推销 /248
第35篇  论低层次抱怨 、高层次抱怨和超越性抱怨 /255
第36篇  社会改良理论与缓慢变革理论 /267
第37篇  开明管理政策的必要性 /279
参考文献 /28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赵公民
作者: 陈传明 周小虎
作者: 陈传明,周小虎
作者: 海茵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旧金山大学); 马春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加利福尼亚大学)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英] 迈克尔 A. 韦斯特(Michael A. West) 著
作者: 陈雪频 著
作者: 刘向阳 吕杰编
作者: (美)大卫.卡拉汉(David Calla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