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金融学>金融统计分析

费希尔·布莱克与革命性金融思想
作者 : (美)佩里·梅林(Perry Mehrling)著
译者 : 白当伟 译
出版日期 : 2014-10-08
ISBN : 978-7-111-47779-2
定价 : 5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83
开本 : 16
原书名 : Fischer Black and the Revolutionary Idea of Finance
原出版社: John Wiley & Sons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不仅刻画了一个丰满而特立独行的费希尔·布莱克——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工作的场景——同时还描述了20世纪后期金融学和经济学波澜壮阔的发展,以及金融界乃至整个社会对投资、风险和人生的重新认识与实践。在这个无事不变的游戏场景中,风云随起,潮涨潮落,也活跃着布莱克与萨缪尔森、莫迪利亚尼、弗里德曼等诸多大师的身影。

图书特色

费希尔·布莱克的创造力,还有他给华尔街带来的革命,使得他的故事……不同寻常……梅林这本书引人入胜。
 ——  《金融时报》

这本书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金融现象背后,其实蕴藏着令人着迷的故事。
——  《纽约时报》

任何对现代金融学发展或对天才人物的经历感兴趣的人,都有必要读读梅林这本书。费希尔·布莱克就是一位非凡而富有创造力的天才。
—— 《出版人周刊》

费希尔·布莱克不仅是一个金融理论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推动者,他还是一个让人着迷的怪人,他解决了风险和时间定价问题。
—— 诺贝尔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学院教授、荣休教授
罗伯特 M. 索洛(Robert M. Solow)

尽管我在高盛与费希尔密切合作长达九年之久,对他的才华、思想广度和原创性都有清晰的认识,但在拜读本书之前,我对他灵感的来源只有极其模糊的认识,根本没有理解他许多独特魅力形成的缘由。
—— 开珀斯资本合伙人 鲍勃·李特曼(Bob Litterman)

佩里·梅林做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工作,追溯了我们这一代最具创造性和见解最深刻的一位思想家的智慧和个人发展历程。费希尔·布莱克当之无愧:一本富有魅力和卓越的书,讲述了一位富有魅力和卓越的人。
—— 诺贝尔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小)罗伯特 E. 卢卡斯(Robert E. Lucas, Jr.)


费希尔·布莱克的故事与20世纪最后几十年金融学和经济学发展的更宏大的故事相互交织。故事中的巨人——保罗·萨缪尔森、弗兰克·莫迪利亚尼、威廉·夏普、莫顿·米勒、米尔顿·弗里德曼,以及理查德·波斯纳——都是费希尔·布莱克学术争鸣中的对手。同时,金融实践中每一个显著的进步——从指数共同基金和银行放松管制,到金融期货和电子交易,再到全球化和金融工程——都在费希尔·布莱克的研究范围内。他是现代金融学宗师,他看到了将理论和实践领域诸多微小发展贯穿在一起的巨幅图景。
本书讲述了一位身处现代金融核心的巨人的智慧历险。它是一个关于数理金融和现代金融工程诞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人类持续探寻、战胜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说的著名的“时间与无知的黑暗力量”的故事。1995年,黑暗的力量夺去了费希尔的生命,但他的探寻依然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佩里·梅林(Perry Mehrling) 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经济学教授。他拥有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金融理论和经济学史的研究,著有《货币利息与公众利益:1920~1970年的美国货币思想》等。

译者简介
白当伟 2004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国际经济、金融发展与改革。

1997年12月,罗伯特·默顿和迈伦·斯科尔斯在斯德哥尔摩登台领取诺贝尔经济学奖。无缘于领奖台的是费希尔·布莱克,即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中的“布莱克”。布莱克已于1995年离世,离终极荣誉只有两年之遥。
尽管期权公式使他名扬四海,但布莱克对金融学的贡献却远不止于此,他的贡献包括资产组合保险、商品期货定价、债券互换与利率期货,以及全球资产配置模型,它们已经成为金融学领域的基石。
布莱克富于创造力的智慧也在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领域大放异彩。在这些领域,他对宏观经济学正统学说进行了尖锐批评,提出了新学说的基本原则。尽管在布莱克的有生之年,他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并未受到重视,但预见了宏观经济学后来的发展,包括1995年使罗伯特·卢卡斯获得诺贝尔奖的理性预期革命,2004年使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和芬恩·基德兰德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际商业周期理论。
他的职业生涯开始较晚,而又过早结束。在他短暂的职业生涯中,他如何成就了这一切?本书探索了费希尔·布莱克从哈佛大学到里特公司(ADL),从芝加哥大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接着又到高盛的智慧之旅。数年的潜心研究以及对布莱克的商业、学术伙伴以及家人朋友的访谈,作者佩里·梅林将这些研究和访谈最终提炼成了既具学术性而又不乏个人色彩的故事,讲述了这位低调的离经叛道者的非凡思想和独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图书前言

在第一次出版六年后再读这本书,感觉该书涵盖的领域比我曾以为的要宽泛得多。我甚至还想到,写作本书是对理解肇始于2007年8月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做的近乎完美的准备,因为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制度上,这本书本质上都可以说是对现代金融世界的构建,而现代金融世界正经历着实时的压力考验。
金融全球化已经改变了现代世界,但公共与私人的管理机制都很落后,因为这些机制是为一个已经消逝的世界而设计的。更糟的是,因为对市场和政府、金融学和经济学、华尔街和普通大众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缺乏科学理解,政策制定者和非专业观察家的强烈焦虑宣泄而出,转而化为公共论战。公众的理解(误解)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分歧,结果导致政治僵局。
今天的世界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金融全球化的危机被单一民族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暂时化解,但而今却演变成了单一民族国家自身的财政危机。当此混乱不堪之时,费希尔·布莱克的故事对我们走出困境会有所帮助。从历史角度理解当前时刻的最佳途径,无过于走进40年前就预见到它来临之人的内心世界。费希尔·布莱克的天分注定他将先于任何人看到这个宏大的故事,接着找到使自己置身于故事关键之处的方法。
在细节上,费希尔常常是错的—就细节而言,他的部分理论可能不正确,但就整体见解而言,他无疑最为正确。最初,当他为富国银行做咨询时,他预见到了指数基金、对冲基金、全球基金、自动化交易等创新,这些创新将为金融业的未来奠定基础;最为重要的是,他还预见到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交织,而这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定义性特征。当其他人把国债看作金融体系的无风险之锚时,费希尔表明,即使在没有无风险资产的情况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成立,这一深刻见解而今尤为重要。其他人惯于从新近的历史出发,推及无尽,费希尔却从物无恒常这一更高的视角出发看待问题。唯一恒常的是变化,因此,无论个人目标还是社会目标,必须找到泰然忍受波动的方法,必须在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个人稳定的方法。
但费希尔千虑一失。他忽略的一个细节是流动性因素,流动性因素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费希尔决意通过均衡这个透镜来看待世界,在其早期思考中,费希尔从总体上舍去了流动性。只是在他来到华尔街并开始系统地思考交易者行为后,他才开始考虑如何将流动性因素纳入其理论中;当他于1995年英年早逝时,他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一名科学家,他一定会被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吸引,最重要的是因为这次金融危机所提供的大量异常数据点(recalcitrant data points),可以作为我们修正和改善理论认识的切入点。
在费希尔成熟的概念中,均衡与价值有关,尽管流动性因素与价格有关。
费希尔的朋友杰克·特雷诺对他思考流动性如何引起价格偏离价值具有重要影响。特雷诺认为,市场流动性首先取决于交易商将其资产负债表作为缓冲,吸收供给和需求流临时不平衡的意愿和能力。但流动性的最终源泉是价值投资者,当价格偏离价值足够远时,他们愿意从交易商那里买走这些存货。由价值投资者设定的较宽的“最大价差”(outside spread)是价格偏离价值如此远的原因之一。为了吸引买卖双方,价格必须偏离价值。
当费希尔思考1987年的股市崩溃时,他并不重视流动性因素,而是将重点放在一种系统性估值错误上。普遍采用诸如资产组合保险等动态交易策略,已经导致那些采用了此类策略的人具有更高的风险容忍度,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此类策略的广泛采用改变了系统的均衡行为。当人们明白怎么回事且价格出现调整时,1987年的股市崩溃发生了。流动性因素开始起作用,导致临时性超调,但对于理解崩溃而言,流动性因素还不是最重要的。
在我2009年4月为John Wiley & Sons再版的费希尔的《商业周期与均衡》一书所做的“序言”中,我把费希尔对1987年股市崩溃的分析,作为理解当前金融危机的钥匙。这一次,创新是包括信用违约互换在内的信用风险转移技术,人们这一次仍然没有意识到一项创新的广泛采用怎样改变了系统的均衡行为。结果,除了流动性因素超调外,风险一度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定价,继而得到了校正。这是我两年前对费希尔关于当前金融危机可能持有见解的猜测,但今天(2011年12月)我认为他可能会有更多想法。
基于两年多的数据,有一点似乎不言而喻:当前危机带给人的新启示,就是流动性因素更为重要,这不但表现在引起资产价格偏离价值方面,甚至还表现在破坏资产头寸的融资方面。流动性因素使政府资产负债表不得不反映影子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状况,且使前者难以与影子银行体系脱离干系。
所以,为了理解这场危机,我们需要借助特雷诺有关市场流动性的论述,并将其置于核心地位,但我们也需要用融资流动性(funding liquidity)论述去补充特雷诺的论述,使之与特雷诺的论述相结合。特雷诺绝对是正确的,市场流动性取决于交易商,取决于价格偏离价值时入市的价值投资者。但当前危机表明,由于交易商的存货需要通过融资进行补充,交易商提供市场流动性的能力也主要取决于其获取融资流动性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次金融危机还表明,融资流动性的最终源泉是中央银行,因为只有中央银行才能通过发行货币为存货提供资金。
众所周知,费希尔·布莱克想象了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这也意味着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世界。40年来,一种可能的关于未来的设想有助于他理解并竭力推进现代金融世界的构建。今天,由于危机的出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中央银行成了唯一的依靠。我认为费希尔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将货币引入这个世界的时候了;对他而言,这意味着将有关流动性的理解融入其无货币的理想世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我的《新伦巴底街:美联储如何成为了最后交易商》(The New Lombard Street: How the Fed Became the Dealer of Last Resort)(2011)一书中,找到我对危机中流动性因素作用的论述)。
这本书覆盖面如此之广的原因之一是,费希尔·布莱克自己涉及的领域极广,他既涉足了宏观经济学,也涉足了金融学。但另一个原因是我为自己设定的任务,即沿着费希尔自己的思想发展路径和外部世界发展两条线索,将费希尔的所有贡献都置于其适当的背景中。我想要写一本自成体系的书,它无须很多预备知识,这也意味着我自己必须提供所有必要的预备知识。
但我也决心将该书限制在300页之内,这要求我必须反复思考哪些预备知识是必要的,哪些可不予考虑。实际上,这意味着我必须构建一部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历史,作为费希尔·布莱克智慧之旅的背景。然而,多数评论家把注意力放在本书着笔墨最多的地方,即费希尔·布莱克的故事上,而忽略了现代金融学兴起及其对宏观经济学变革性影响这一背景故事。
作为向读者发出的关于该书的信号,书名所指“革命性金融思想”不是使布莱克成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而是最早激发了费希尔的想象力,其后又为其提供了“前科学洞察力”(pre-scientific vision)(如约瑟夫·熊彼特所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正是这种前科学洞察力指引费希尔终生从事科学探索。那是在1965年,当时费希尔·布莱克洞悉了CAPM的真谛并想象了一个不同于1965年的可能的未来世界。当我写作本书时,费希尔独特的设想总体而言已经成为当今的现实,所以我认为本书是通过费希尔的生活和工作,讲述一个更宏大的故事,这个故事阐明了当今世界从想象到现实的建构过程。
宏大的故事是金融全球化的兴起,以及这个兴起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但是在讲述这个宏大故事的过程中,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也必须顺带讲述许多从属故事。因为大多数小故事中蕴含着许多从教师传至学生的民间智慧,但几乎没有任何适当的历史文献去检验其准确性。我已经在这上面花费了一生,并撰写了多篇独立论文,这些论文深入挖掘了每一个从属故事,但当时我还没有完成这本书。相反,这些从属故事第一次出现在本书中,但是仅仅作为从属故事—关于特定的人物和地点,关于CAPM、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以及有效市场假说的由来,关于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者之间的争论,关于特需金融分析师(CFA)和芝加哥大学证券价格研究中心(CRSP)、《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计量经济学的作用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每个故事中,我尽量清晰阐明我是如何理解历史证据的,希望启发和激励下一代学者更深入地挖掘。
费希尔的广泛兴趣,以及他开展工作的不同机构环境,使得我们可以将其生活和工作加以充分利用,作为将所有小故事连缀成为一个宏大故事的基础。但这做起来并不容易。最大的写作挑战来自,费希尔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同时并持续地追逐其众多兴趣中的每一个兴趣。每一个兴趣背后都有故事,并且这个故事可能跨越数十年。因此,严格按时间顺序讲述很快会演变为对每一个项目逐年进行更新,那样会忽略驱动每一个更新的内部逻辑。但如果换一种方式,严格按主题讲述则会演化成为对费希尔生命中主要里程碑和转折点的极其令人生厌的反复。
我解决写作问题的方法是将每一重要主题和费希尔一生的特定时期相联系,所谓的特定时期即是指他在所讨论主题上取得最重大进步的时期,接着运用倒叙和伏笔的手法,讲述费希尔是怎样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的,以及兴趣最终将其带向何方。目标是使每一章成为差不多自成体系的单元,集中讲述费希尔宏大事业中某一方面的故事。(那些考虑在课堂上采用本书的教师请注意:你不必指定学生阅读整本书;如果你只是想直奔伟大的思想(cut to the big idea)这一主题,或如果你在花大力气读了本书其他部分的繁多内容后,想加深对这个伟大思想的理解,我建议大家好好读读费希尔对CAPM的理解,以及这个理解的深层次哲学基础这两部分内容。)
将各章分组能起到使宏大故事的几个主要方面更加突出的作用。第2~5章涵盖了费希尔成为学者之前的生活,介绍了现代金融学的核心思想。第9~11章涵盖了费希尔离开学术界之后的生活,介绍了现代金融的核心制度变迁。这两个部分共同讲述了思想和制度的协同演进,世界为之而焕然一新。第6~8章涵盖了费希尔的学术岁月,讲述了世界所发生的巨变是怎样挑战传统思想和制度的,而这些思想和制度本身又是大萧条和世界大战期间那些水深火热年月的产物。中间几章介绍了金融学对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提出的挑战,这个挑战一直持续至今。

佩里·梅林

上架指导

金融投资

封底文字

佩里?梅林的书引人入胜,对费希尔?布莱克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他的精神、他的天才思想、他工作的时代,以及他与之合作、以之为师的那些人。梅林以敏锐的感觉和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布莱克的个人生活。
——机构投资者经济顾问 彼得?L?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

费希尔?布莱克不仅仅是金融理论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推动者,他还是一个让人着迷的怪人,他解决了风险和时间定价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学院教授(Institute Professor)、荣休教授 罗伯特?M?索洛(Robert M. Solow)

“尽管我在高盛与费希尔密切合作长达九年之久,对他的才华,对他思想的广度和原创性都有清晰的认识,但在我拜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他灵感的根源只有极其模糊的认识,根本没有理解他许多特质形成的缘由。”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数量资源主管 鲍勃?李特曼(Bob Litterman)

“佩里?梅林再现了现代金融学的演进,籍此对现代金融学的主题及其主要奠基者进行了描绘,形成了富有知识和信息的画卷。这些创新者全是巨匠。然而,费希尔?布莱克能在同侪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他开创性的贡献,而且还因为他与众不同的特质魅力十足……展现了非同寻常的人性光辉;实际上,对这一点我印象深刻。”
——分散信用投资负责人,LLC总裁,维度基金顾问,KMV公司前主席 麦克?麦克奎恩(Mac McQuown)

“佩里?梅林做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工作,追溯了我们这一代最具创造性和最深刻的一位思想家的智慧和个人发展历程。费希尔?布莱克当之无愧:一本富有魅力和卓越的书,讲述了一位富有魅力和卓越的人。”
——诺贝尔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小)罗伯特?E?卢卡斯(Robert E. Lucas, Jr.)

“我原以为我对费希尔的为人和智慧都非常了解,但现在看来,他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并不为我所知。佩里?梅林的书真切地展示了完整的费希尔,比我认识的那个费希尔更为非凡。”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比乐德(Billard)教席教授 斯图尔特?C?迈尔斯(Stewart C. Myers)

作者简介

(美)佩里·梅林(Perry Mehrling)著: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白当伟 译:暂无简介

推荐序

无畏的艰苦思考
你正捧在手中(或在阅读器上欣赏)的这本书是一本精彩的传记。我只能这么说,尽管我认识本书的主人公,但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算真正了解了他;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更好的溢美之辞。我与那些比我更了解费希尔的人就此问题交换过意见,其中包括他的妹妹布莱克尼和他的女儿阿勒西娅,也曾就同样的问题与那些读过本书的人交换过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本书是一个复杂而古怪的—但最重要的是,一位革命性的—思想家的权威写照。
尚未读过本书的人将会更为深切地认识到这一点。有关费希尔个性或行为某一方面所有显现出的困惑,梅林教授在此均耐心地一一给予解答。为了让大家对他工作的艰巨性有所了解,请看劳伦斯·魏斯(Lawrence Weiss)的一段回忆,他31年前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与费希尔共进过午餐:
在我面向桌子坐下后,他去盥洗室为自己倒了六大泡沫塑料杯凉水。当他回来时,他提议给我也来一杯。我同意后,他从桌子后面站起身,穿过房间为我另倒了一杯水,而没有动他原先为自己倒的。接着他从桌子里拿出满满一袋奇宝公司出品的山核桃饼干。他就着大量预先准备好的凉水吃每一块饼干。他吃完一包饼干,非常认真地把包装袋叠好,放回抽屉,然后又拿出一包未开封的饼干。
或者看看罗伯特·默顿对费希尔最著名演讲的描述,那是他作为美国金融协会(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AFA)主席的告别演讲。这次演讲之所以著名,不但因其短小精悍,而且还因其将金融行业精确守时的特性直接抛在一边:
作为新任美国金融协会(AFA)主席,我做了介绍。通常,演讲会持续45~60分钟,所以我认为至少需要3~5分钟的介绍,这样才能和演讲的时长相匹配。演讲持续了约15分钟或大概至多20分钟,费希尔停了下来。大会议室里非常安静,人们甚至能听到谚语所说的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那些了解费希尔的人都知道,他有时会停下来写下头脑中闪过的念头,以免忘记它(他自称记性不好)。但很快,我意识到他讲完了。于是我开始鼓掌。
顺便提一下,我记得在那次演讲中,掌声几次突然爆发,然后又逐渐减弱,直到绝大多数人断定演讲结束为止。最不寻常的是,尽管听众中已经出现了显而易见的混乱,但费希尔仍安静而不可思议地站在那儿,没有给大家任何暗示。对我而言,这是一种熟悉的神态;当他在研讨会上语惊四座之后,脸上就会现出这种神态;这种神态极其令人惊讶,因为他是如此安静,以致发言人常常认为他没有注意倾听,甚或已经睡着了。
让同事感到迷惑不解的,不仅是他古怪的行为,而且还有他层出不穷的思想。我想大多数人会同意理查德·罗尔(Richard Roll)的看法。他认为这些思想“一些是错的,但其他的则不同凡响”。我对前半句持有异议,罗尔列出了其中一些:
尽管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他另一些论点的价值,诸如他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从研究价格/盈利比率中有所收获等。我认为他在这个问题上完全错了,当时我就告诉他我的看法。
就宏观经济学而言,他的思想没有一个会被接受,它们也不应该被接受。例如,他认为货币存量的增长对通货膨胀没有影响,就是荒谬至极的论断。从许多国家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得到了大量相反的实证证据。他在汇率方面也是大错特错。他对商业周期的解释不仅是不可接受的,而且简直成了笑柄(这么说也许有些不公正)。另外,我当时告诉他他在自找麻烦,但他仍坚持在很大范围内将之公诸于众。我记得宏观经济学家们在听了费希尔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演讲后曾问过我,是否搞金融学的人真的那么尊敬他。这让人感到有点困窘。
费希尔脸皮很厚。即使你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他简直是一派胡言,他也只会一笑了之。在他去世前不久,他和妻子来加利福尼亚拜访我们,在我们位于奥哈伊的大农场进行了逗留。他丝毫未受致命疾病的影响。他头脑中仍然充盈着各种思想,一些是错误的,但其他的则不同凡响,他想要听取每个人对这些思想的看法,甚至包括我妻子在内!他是独一无二的,但并不总是正确的。
那么,这个在个性和思想上如此奇怪的人是怎样参与一场革命,并最终成为这场革命的代表性人物的?这里我们可以借用梅尔·斯塔特曼(Meir Statman)的话:
费希尔一个显著的优点是,他具有将包括日常观察在内的实践与理论进行比较的能力。他能敏锐地看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也随时准备承认他不知道如何消弭这些差距。他也对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联系的新思想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无论这些新思想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伊曼纽尔·德曼(Emanuel Derman)给出了类似的解释(本文的题目即来源于此):
每当我想到费希尔,都认为他是一个全然不动感情的现实主义者,无所畏惧地观察和考量这个世界,要穷其本来面目;说到底,他只不过是喜欢独立思考一切。在我看来,他的方法不外乎无畏的艰苦思考、直觉,以及不太依赖高等数学。
费希尔·布莱克对我一生非常重要。1974年,当冯·蒯因(W. V. O. Quine)介绍我们认识时,我还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新生。当时我曾问过蒯因一些问题,这让他想起了他以前的学生费希尔。费希尔和我对一些问题的观点完全一致。这些问题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而其他人则几乎不会认真考虑(更不用说意见相近了)。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楷模。他解决难题时态度谦卑且逻辑严格。他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不论讨论任何问题,他都会最大限度地开动他那令人印象至深的大脑。他从不会为了维护声誉而刻意隐瞒什么,也从不会不懂装懂。
费希尔还以另一种方式帮助我。在通常意义上,他没有学生;不知为什么,我被实践人士(而非学者)看作费希尔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我向人们解释了其诸多论文。这并不难。不外乎说“是的,他是认真的”,以及“再读一遍他的解释;如果你认真研读而不心存成见的话,你会发现他的解释是清晰的”。这种感知关系(perceived relationship)为我提供了一些机会。
费希尔令人不快,如果我不提这一点,那我就不够诚实。他只讨论那些他感兴趣的事情,如果话题偏离了他的兴趣,他就会把你晾在一边。在研讨会上,他的评论是隐晦的。这些评论通常值得深思,但他肯定不会帮助任何人思考。他有很多不常见的和严格的个人习惯,但它们本身并不令人生厌。我很敬佩他,因为他不在乎别人怎样评判他的思想,如果一个人不在乎坐在对面的人怎样看待其个人行为,那么关于此人就会有一些不友好的说法。一个自谦的微笑或一句解释的话都会驱散这个念头:他漫不经心的原因是他瞧不上你。
当费希尔于1995年英年早逝时,在惯常意义上,我应该感到很难过,我内心也为失去一个有益的思想源泉而深感遗憾。但对我而言,这种难过不是情感上的,因为我并不十分了解他。我不知道他妻子和孩子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更不知道他不考虑量化分析问题时在做些什么。我甚至不知道他如何看待我。他曾帮助过我,为此我非常感激,但我也帮助过他。真糟糕,他令人感到不快,但人们都佯装他不是那样的人。然而,我不像费希尔那样诚实,在随后倾泻而出的对费希尔理想化的描绘(hagiography)中,我听任自己受到感染。带着毫不吝啬的赞美和忧郁的礼节性神态,我致了颂词,参加了纪念活动。
十年以后,梅林教授给了我本书,让我为《出版人周刊》(Publisher抯 Weekly)写篇评论。我以为我最终会揭开费希尔一生的秘密,或许不会再为一些有分歧的看法而困惑。这本书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方式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惯常的传记性素材相对不多,相反有大量理性分析。我认为这是我所知道的费希尔的样子,但它具有我从未认识到的重大意义。
我去拜访梅林教授,问他为何写这本书。梅林教授给我看其首部著作《货币利息与公众利益》,作为对我的回答,该书涵盖了1920~1970年间美国的货币思想;他还解释说他正着手写一个续篇。其时,一切突然水落石出。费希尔和我在1974年及以后的谈话,成为货币思想革命(非常小)的一部分,这场革命预见到了传统宏观经济学将受到金融学的重大影响。这是一本关于那场革命的书,费希尔·布莱克既是完美的切入点,也是理想的剧中人。令人吃惊的是,这也是理解费希尔·布莱克的唯一途径。
总而言之,革命性的金融思想是均衡。之前的经济理论也关注均衡,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均衡被认为是由一组价格、效用函数和约束所形成的,在均衡状态下经济活动将停止,因为所有人都在其既定禀赋和偏好下实现了消费最优化。当然,经济活动实际上并没有停止。均衡也会不断变动,由于滞后和摩擦的存在,经济始终在趋近变动着的目标。就像从山上奔流而下注入大海的水一样,经济始终向均衡方向移动。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中的均衡明确把风险当作某种可以定价的东西。经济活动不是在向单一方向均衡移动,而是处于一个(间或)稳定的轨道上,与从山上奔流而下的仅呈现一种形态的水相比,更像完整的水文循环(hydrologic cycle)。参与者期望各种可能的未来,他们不但基于未来的平均结果,而且基于这些可能结果变化范围的大小来设定价格。风险存在于均衡之中,经济活动是动态的。在关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四个主要论点中,费希尔的论点是对均衡思想最纯粹的表述,因为它不要求无风险利率(其重要性如今有所提高),也不要求所有投资者持有相同的风险证券投资组合。
费希尔在金融学的几乎每个领域都运用均衡思想,他典型的做法是,先用专业杂志中的通用术语撰写一篇原创性极强的论文,然后将其应用于其他领域。拿CAPM来说,在关于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Merton option pricing model)的四个主要论点中,费希尔的论点是基于均衡的。费希尔将此思想用于分析利率,结果产生了布莱克-德曼-托伊(Black-Derman-Toy)模型以及布莱克-卡洛辛斯基(Black-Karasinski)模型;将此思想用于资产组合构造,结果产生了布莱克-李特曼模型(Black-Litterman model)。这些模型现在依然是这些领域的基础模型。
风险均衡意味着,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并不重要。在传统宏观经济学模型中,A的变化导致B的变化,取代这类机械联系的是,除非A改变经济的风险结构,否则A的任何变化都将被抵消,经济会保持原有的均衡。但如果A确实改变了经济的风险结构,结果将不可预测,并不具有确定性。
在费希尔进入金融学领域之前,弗兰克·莫迪利亚尼和莫顿·米勒就已经发表了其著名的无关性定理(irrelevance theorems)。该定理声称,资本结构和股利(它们是当时金融学领域最重要的两个研究对象)无关紧要。费希尔更激进,他声称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甚至现在,它们仍然是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两个研究对象)无关紧要。他随后撰写了有关这些思想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即《商业周期与均衡》(Business Cycles and Equilibrium)和《探索一般均衡》(Exploring General Equilibrium)。
均衡观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许多经济学家没有研究过的对象至关重要。最重要的不是股票市场中的信号,而是噪声(noise)。在传统经济学中,股票市场的功能是便利投资者进行交易,以及为经济决策者提供价格发现。股票价格变动应该仅仅是对消息或投资者偏好变化做出的反应。如果交易者确实引入了无关的波动,那么这样做很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人们没有信息而进行交易,那么这样做一定是非理性的。之前提到的费希尔著名的演讲是对这种观点最明确的驳斥,也是对噪声观点最有力的捍卫。该演讲的标题即为“噪声”。
如果你无所畏惧,愿意做一些艰苦的思考,那么选择本书就是明智的。通过本书,你将认识并开始理解一个特别的人,你也将了解塑造当今世界一些最重要和革命性思想的历史和学术背景。

亚伦·布朗(Aaron Brown)

图书目录

致 谢
推荐序
前 言
序  风险的价格……1
第1章 生生不息的智慧光芒……24
与室友不同,费希尔从不看重传统的学术成功。他自己选题撰写论文,而不写布置的题目;他的兴趣在于发现新的和非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学习权威资料。他在思考时,先凭直觉完成一个飞跃,而把细节留待以后完善。
第2章 灵光初现……51
这场终生对话的根源在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是一个两人终其一生都坚定持有的信念的根源,即使当他们周围的人追逐下一个新理念时,他们也坚守如初。
第3章 某种教育……76
我对特雷诺先生均衡模型中蕴涵的美和对称是如此着迷,以至于我开始自己构建模型。我构建的模型分属以下领域:货币理论、商业周期、期权与权证。20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向人们展示这些模型中蕴涵的美,去传播我从特雷诺先生那里获得的知识。
第4章 践行模型……103
“创新是代价高昂和有风险的。”费希尔和斯科尔斯在其1974年事后的调查分析中断言。驿站马车基金未能最终推出,部分是因为政府限制,部分是因为难以吸引顾客购买真正的新产品。
第5章 深邃的经济直觉……124
“罗伯特·默顿从稍有不同的假定出发,提出了和我们相同的公式。他的公式与我们的公式相符,这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让我们觉得我们在研究中没有犯重大错误。”
第6章 货币之争……144
最终结局是,由于具有两个与凯恩斯主义正统学说不同的学说,芝加哥大学声名鹊起,这两个学说分别是:经济学系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和商学研究生院费希尔·布莱克的货币有效市场理论。
第7章 全球视野……169
学者们正忙于研究新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理论,迎接看起来正徐徐展现的崭新的弹性汇率世界。能够身处思想激荡的中心,是费希尔早先决定来芝加哥的最重要原因,而且他是欢欣雀跃而来。
第8章 滞胀……191
费希尔逐渐认识到,商业波动的基本原因在于生产模式和需求模式之间的不匹配,甚至在充分均衡条件下错配也可以产生,因为投资必须在关于未来世界的知识极其有限的基础上完成,而生产则将在未来世界里进行。
第9章 转换战场……216
高盛聘用的费希尔不是芝加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而是从杰克·特雷诺那里学习金融学并在为富国银行提供咨询的过程中使技能日臻完美的年轻人。他们需要的费希尔,是《费希尔·布莱克论期权》和《费希尔·布莱克论市场》的作者,以及在1976~1977年间向其期权服务订阅人和其他人发送的两份业务通讯的作者。
第10章 交易者的行为……231
尽管自己不能做交易员做的事情,但他发现自己不可思议地为他们感到着迷。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在证券市场上做着费希尔自己毕生在思想市场上做的事情。和他一样,交易员在寻找因市场无效所产生的获利机会,以及如何最好地利用它。
第11章 探索一般均衡……255
“它们是我的观察,来自日常经验,来自报纸和杂志,也来自对专业出版物的研究。”费希尔说,纵然其他种类的理论也有可能做出解释,但在理想情况下,我想用某种一般均衡理论对这些事实中的每一个做出解释,因为一般均衡理论通常意味着极少的获利机会。
跋 物无恒常……282
附录A 金融笔记编年表……298
附录B 业务通讯年表……300
注释……302
参考文献……324
译者后记……351

教学资源推荐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诺美?普林斯(Nomi Prins) 著
作者: [印度]拉胡尔·萨拉奥吉(Rahul Saraogi)著
作者: (美)保罗·威尔莫特(Paul Wilmott)著
作者: [德]安德烈·科斯托拉尼(Andr· Kostolany)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