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原书第2版)
作者 : [美]桑德拉·切卡莱丽(Saundra K.Ciccarelli),[美]诺兰·怀特(J. Noland White) 著
译者 : 张智勇 施惟希 于思琦 等译
出版日期 : 2016-04-26
ISBN : 978-7-111-53175-3
适用人群 : 本书适用于高校心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同时,
定价 : 80.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74
开本 : 16
原书名 : Psychology:an Exploration
原出版社: Pearson Education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通俗性特色的书,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础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用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及其研究成果对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释与说明,尤其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如何更好地学习、记笔记、写论文等。

图书特色

兼具科学性与通俗性特色
120多所美国高校使用教材
1000多名评审专家共同修订
拥有30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教授编写
与美国心理学会标准和评估建议同步更新
知名心理学教授彭聃龄、苏彦捷、梁宁建联袂推荐

这是一部兼具科学性与通俗性特色的好教材。它深入浅出、系统介绍了基础心理学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它特别关注学生“学好”心理学的方法,精心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检验知识的方式。全书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视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入门教材,它的一大特色就是突出了心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序言中就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如何最好地学习、记笔记、写论文,并且每一章都会配有“新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栏目,让读者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苏彦捷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全面介绍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向读者展示了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理论和规律,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和重要原则。通过学习,可以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从全新视角认识自己、调整自我,有助于分析和解决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 梁宁建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桑德拉·切卡莱丽
(Saundra K. Ciccarelli)
海湾海岸社区学院(美国佛罗里达州)心理学教授。她在美国范德比大学(田纳西州)乔治·皮伯蒂学院获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是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员。起初,她的兴趣是对发育延迟儿童与青少年的语言和智力发展的研究。切卡莱丽博士在皮伯蒂学院期间就在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上发表数篇论文。她在从事心理学事业的早期就发现自己对教学充满热爱,这使得她在获得海湾海岸社区学院的教职后,30年如一日奋战在教学一线,讲授心理学导论和人类发展学课程。她将对心理学领域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其引经据典、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在撰写本教材之前,切卡莱丽博士就已经为若干心理学导论和人类发展学领域的教科书编写了无数的辅助材料。

诺兰·怀特
(J. Noland White)
乔治亚学院和州立大学(乔治亚学院)、乔治亚公立文艺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他在乔治亚学院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并在2001年获得田纳西大学咨询心理学博士学位,随后成为乔治亚学院的教员。作为一名执业心理治疗师,怀特博士在很多地方从事过咨询顾问的工作,包括成人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缺陷、青少年司法问题等。回归校园后,他管理着一个活跃的实验室,现与他的学生们一道,从事多动症成人患者在心理生理特点和神经心理学表现上的研究。在实验室之外,怀特博士致力于一些合作研究,探讨在大学课堂内外采用综合技术促进大学生学习的效果。他也是良师益友,指导其同事在课堂中推广采用各种技术。2008年,怀特博士获得乔治亚学院优秀教学奖。

译者简介


张智勇
先后在北京大学获得心理学专业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曾荣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文化心理学,探索偏见和歧视的心理机制、中西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招聘与选拔中的心理学;权力与道德行为、幸福感等。为北京大学及社会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讲授《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应用心理学》等心理类课程以及《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概论》《管理技能开发》等管理类课程。

封底文字

这是一部兼具科学性与通俗性特色的好教材。它深入浅出、系统介绍了基础心理学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它特别关注学生“学好”心理学的方法,精心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检验知识的方式。全书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视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入门教材,它的一大特色就是突出了心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导言中就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如何最好地学习、记笔记、写论文;并且每一章都会配有“新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栏目,让读者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苏彦捷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全面介绍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向读者展示了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理论和规律,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和重要原则。通过学习,可以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从全新视角认识自己、调整自我,有助于分析和解决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梁宁建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书序言

序言
行为中的心理学
大学生存之道和提高成绩的秘诀
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
后面提到的帕梅拉(Pamela D.),她的故事并非个案。很多学生发现,除了广泛使用的“听课、记笔记”的古老学习方法之外,还必须采用新的学习方法。本章将会帮助你了解你自己的学习风格,并为你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以改善你的阅读、写作以及记忆技能。
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记忆力的策略
帕梅拉选修了普通心理学课程,她非常努力。虽然她会阅读指定的教材内容,但无论她怎样努力,看多少遍,似乎这些内容永远都记不牢。可笑的是,老师讲的东西她几乎都能理解,但无法在听课的同时做任何有意义的笔记。她的测验分数是非常平庸的C,可在老师做试卷讲解时,她很清楚自己哪里做错了。因为沮丧和迷茫,她最终去找老师寻求建议。
帕梅拉的老师仔细听完她的诉苦后告诉帕梅拉,她的问题可能在于学习方法不当。老师说,不同的人有时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老师建议帕梅拉去学校咨询中心,测试一下自己的学习风格——这种事帕梅拉之前从没听说过,甚至想都没想过。果然,测试结果证明帕梅拉属于那种需要多听、不需要多写的学习者类型,换句话说,她属于“听觉型学习者”。她的老师因此建议她在上课时录音,这样她可以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暂时不用担心记笔记的问题。老师还向帕梅拉推荐了一种学习方法:大声背诵刚刚阅读过的章节,这种方法有时被称为SQ3R学习法。结果,帕梅拉的成绩从C提高到了A,不只是心理学,而是所有课程都有了提高。现在,她已经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以适应自己的学习风格,所有的世界差别就是这样形成的。
学习目标
1.?有哪些不同的学习方法?
2.?为了让你的阅读努力收获最大,你应该如何去阅读一本教材?
3.?课堂上以及阅读教材时做笔记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4.?你应该如何复习备考?为什么不同的考试题型需要不同的复习方法?
5.?大学论文写作有哪些关键步骤?
6.?如何提高你对事实和概念的记忆能力?
我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可是,不管我怎样努力,考试题目似乎还是很难,这让我迷惑不解,最后表现不佳。有没有提高成绩的诀窍呢?
很多学生可能会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这一问题中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学生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当进入大学之后,老师的期望和自身的学习负荷大大增加,这使得学生中学期间的很多学习方法不再奏效。如果他们想要在大学课程中使自己的表现最佳,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他们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是什么。
如何阅读教材并记笔记,以使自己一次就理解并记住它们。
如何在课堂上记下有用的笔记。
如何有效备考。
如何写出优秀的期末论文。
这篇序言介绍了多种技术和信息,以帮助大家最大化这五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0.1 学习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办法
有哪些不同的学习方法
大多数大学生都听过“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这个概念,但它究竟是什么?总的来说,学习风格就是个体领会、吸收信息的独特方式(Dunn et al.,1989,2001;Felder,2010;Felder & Spurlin,2005)。教育家以及其他使用这一概念的人群认为,人们会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来吸收信息:通过眼睛——阅读教材或者参阅表格、图形和地图等;通过听觉——把事情说出来,与他人进行讨论;通过触觉和肢体运动——触摸事物,把事情写下来,画图绘表以及通过操作进行学习(Barsch,1996;Felder & Brent,2005)。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良好教育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让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风格:你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是什么,然后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为了调整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者开始补充运用一些直接的讲解方式,比如增加幻灯片或视频这样的视觉元素。当然,这不是坏事:课堂展示越是富有变化,学生就越有可能提高注意力。但是,让一堂课适合各种学习风格的人,这不太现实(Coffield et al.,2004;Willingham,2005)。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无论大学生的学习风格有什么差别,强大而多变的教学风格会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就(Geake,2008;Zhang,2006)。

老师经常会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而使用多种方法来展示同一要点,但想要在一堂课上覆盖所有种类的学习方法是不实际的。
心理科学协会主办的《公众利益中的心理科学》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作者就学习风格的研究做了广泛的回顾(Pashler et al.,2009),发现了若干关键点。
(1)学生对信息呈现的方式肯定有一定偏好。
(2)在处理各种信息方面,学生显然有不同的能力。
(3)针对不同学习风格调整信息呈现的方式,对于大学生掌握信息的能力有没有影响,这是个尚无证据的问题(Pashler et al.,2009)。
什么?最后一条说什么?调整教学方式来适应学生学习风格,是否会对学生学习能力产生任何影响,这尚且缺乏实际证据。学习风格方面的一些理论家批评研究者的结论(Braio et al.,1997;Drysdale et al.,2001;Dunn et al.,1986,1995;Felder,2010;Ford & Chen,2001;Glenn,2009),甚至有人认为,这些暗示学生只有一两种学习风格的结论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伤害(Henry,2007)。不试图把学生的学习方法限制到一两种特定模式(很简单,在纯学术界之外的世界不大会出现这种事),反过来帮助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学习风格,这是不是会更好?本部分聚焦于不同的学习方法,而非关注不同的学习风格: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到对你来说最高效的方法。表0-1列出了一些不同的方法,所有学生可以采用这些方法改善对课程的理解,提升学习成绩。
表0-1 多种学习方法
语言法
采用教学卡片来确定要点或关键术语
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完整的句子或者短语写下或者背诵关键的信息
每当阅读图、表时,用笔把描述写下来
利用便利贴来提醒自己关键术语和信息,可以把便利贴贴在你常用的笔记本、课本或者镜子上
练习拼写语词,或者重复那些要背诵的内容
写出记忆的内容
视觉法
制作有图片或者图、表的教学卡片,以便帮助回忆关键概念
绘制地图和图、表,用表格来汇总信息
就教材或笔记中不同部分的信息,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提示
把地图、示意图和图解视觉化
对字词追根溯源以记住关键内容
根据记忆重新描绘事情
听觉法
加入或组建一个学习小组,或者找到一个能够与之讨论概念和想法的学习伙伴
在学习的时候,大声说出来,或者用数码录音机录下来,以便你能稍后播放
进行演讲
把讲课录下来(征得允许的情况下)。稍微做点课堂笔记,利用录音来补充你错过的内容
对着数码录音机朗读笔记或教材,或者把学习资料录下来,在你做运动或者做杂事的时候播放录音
当你学习新内容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伙伴或者对自己大声陈述或者说明这些信息
利用音乐旋律来辅助记忆,或者将信息编成押韵的文字或曲调
行为法
靠近教室的前排坐下,简要记录下关键术语,画图或者做表来帮助你记住你所听到的内容
学习的时候,一边大声朗读,一边来回走动
跟朋友一起学习
做运动的时候,听一听你之前录下来的重要信息
把你学到的重要概念写在一个大黑板或海报上
用不同颜色、图、表来制作教学卡片,把它们摊放在一个大的平面上,然后练习把它们按顺序摆好
创建一个三维模型
在实验室多花点时间
为了掌握内容,请多到诸如博物馆、历史遗迹这样的外面地方去走走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要想顺利通过课程,学生都必须阅读教材。(而一些人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如今的大学生似乎觉得听课或看幻灯片展示时做些笔记就足够了。还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可以像植物吸收阳光一样仅仅通过听课来吸收知识。这个比喻不大正面,对吧?)下一节要介绍如何阅读教材,以有效理解教材而非只是“看过”那些资料。

一些学生发现在阅读的基础上,如果能听到相关概念的表述会有效促进学习。这一效应在学习一门新语言时尤其适用。图中这位女性正在一边阅读书中的图表,一边听配套的音频。
0.2 阅读教材:教材不是汉堡
为了让你的阅读努力获益最大,你应该如何去阅读一本教材?
学生在阅读教材方面犯了两个常见的错误。第一个错误很简单:很多人在听课之前不看教材。在没有先阅读讲课材料的情况下就试图通过课堂讲解来获取信息,这就像不利用地图或任何指南去寻找一个新的、不熟悉的地方。这很容易迷路。因为大多数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都会假设:学生一定已经完成了阅读任务。如果这样,问题会更为严重。教师假定学生通过阅读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于是,课堂讲解就会深入到细节。如果学生没有事先阅读,学生就搞不清楚老师的课堂讲解整体是什么意思。
多数人在阅读教材时所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尝试像读小说一样的方式来阅读课本:他们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地连续阅读。看小说的时候,这样做很容易,因为情节很有趣,人们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他们一直读下去。没有必要记住枝微末节,他们需要记住的只是主要的情节要点。你可以说小说就像汉堡——一些肉辅以很多配料。汉堡可以吃得很快,不用咀嚼太久。
就教材而言,阅读材料也许富有趣味,但跟小说的趣味方式是不一样的。教材是一块又大又厚的牛排——全是肉,没有配料。慢慢咀嚼牛排,细嚼慢咽,这既是一种享受,也对身体有益。类似的道理,教材里的资料也必须用心去“细嚼慢咽”。你必须慢慢地阅读,注意每一个细微的意思。
那么你怎么做到呢?可能最著名的阅读方法之一就是所谓的SQ3R,这一方法最早是由鲁滨逊(F. P. Robinson)在他1946年出版的《有效学习》(1946,1970)中加以采用。S-Q-R-R-R这几个字母代表以下内容。
浏览(survey) 看一看老师布置作业中指定阅读的章节。
看一看每章开始部分的概要或者开场白、学习目标,或者看看作者为你准备的其他资料。
快速浏览整章内容,阅读每个小节的标题,并看一看表格、图形和卡通画,对于你将要学习的各种内容形成一个概念。
最后,快速阅读每章的总结(如果有的话)。
听起来好像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你要做的只是一掠而过,只需要花几分钟而已。那为什么这么做呢?浏览一章的内容,或者一些专家所说的“预览”一章内容,可以帮助你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框架,在仔细阅读这一章时,你可以用这个框架来组织本章的信息。改善信息记忆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将信息组织起来(见第5章)。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想一想: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如果你要去一个新的地方,手里有一张道路地图就非常有用,它让你脑子清楚知道自己下一步去往哪里。浏览整章内容,就是获得关于本章材料的“路线图”。

在阅读教材的任何章节之前,通过阅读大纲和章节标题来纵览本章。
提问(question) 在预览一章内容之后,阅读第一节的标题。只是第一节!在你阅读的时候,根据本节标题尝试想一下这节会解决什么问题。例如,在第1章中有一节的标题是“巴甫洛夫:华生与行为主义的黎明”。你可以问自己,“巴甫洛夫和华生为心理学做了什么”或“什么是行为主义”。一些教材甚至在许多章节一开始就加入一些问题。本书围绕每个章节的关键概念,都详列了学习的目标,采用SQ3R方法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学习目标。本书还有学生问题,这些问题也可以服务于同样的目的。这些问题来自于作者多年倾听和回答学生的类似问题。现在,当你在阅读本节内容的时候,你不仅仅是在阅读,你是在阅读中寻找答案。这使得阅读材料随后更容易被记住。
阅读(read) 现在阅读本小节,寻找问题的答案。阅读时,列出本节要点和术语,通过提纲来做笔记。这是学生容易犯下大错的又一个地方。他们认为,使用荧光笔来标记词语和短语的效果跟做笔记的效果一样好。作者之前的一个学生研究了用荧光笔做标记和做笔记之间的差异,初步发现结果很明确:那些在阅读或听课过程中做笔记的学生,在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明显好于那些仅仅用荧光笔做标记的学生(Boyd & Peeler,2004)。用荧光笔做标记不需要真正的心理努力(即无须“咀嚼”),但是写下自己的话需要你深度阅读并理解它们。当我们学习记忆的时候,你会学到更多关于深度加工信息的价值(见第5章)。
  
背诵(recite) 它可能听起来很愚蠢,但是,大声背诵你刚刚读过的章节中你能记住的内容,是更深入、更全面加工信息的又一种有效方式。你以为你明白了某件事,但当你试图将它告诉他人时,你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搞明白。这种事发生的还少吗?背诵迫使你用自己的话来阐述信息,其效果跟以笔记的形式将信息写下来是一样的。把内容写下来要用到你的视觉记忆;把它大声说出来让你对同样的信息有了一个听觉记忆。如果你曾经通过教别人而很好地掌握了一些事物,你就已经知道复述的价值了。如果你觉得与自己说话过于自我的话,可以使用数字录音机,它为我们提供了绝妙的复习方式。
现在针对每一节内容,重复提问、阅读和复述的过程。在每两个或三个小节后休息几分钟。为什么要休息?当你试图形成一个永久的记忆信息时,大脑中需要一个加工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一点点时间(见第5章)。当你每10~20分钟休息一次,你是在给你大脑时间去进行加工。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避免教材阅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你发现自己在反复阅读同一句话,因为你的大脑负荷超载,记不住你刚刚读过的内容,从而无法继续阅读。
复习(recall/review) 最后,你读完了整章内容。如果你已经采用了前面所列的指南,那你只需在考试之前这样深度阅读一次就可以,不必在整个学期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一旦你读完一章的内容,请花几分钟时间,一边看着书,一边尽可能多地回忆你所读过的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做一些练习测验是很好的方式。教材或者跟教材配套的学生学习手册里往往有一些单元测试题。许多出版商针对他们的教材都建有网站,网上可以获取练习测验题。如果没有测验题,那就仔细地阅读每章的小结,确保你理解里面的所有内容。如果有什么令人困惑的地方,回到相关章节,再次阅读,直到你理解为止。
一些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现在添加了第四个“R”:“反思”(reflect)。反思意味着通过尝试把概念与你所知道的内容联系起来,考虑一下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你自己的生活中去,在你关注的若干主题中,选择一个你足够感兴趣的主题,并且查询更多的信息(Richardson & Morgan,1997)。例如,如果你已经了解了抑郁症的遗传基础,你可能会明白你最好的朋友家里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出现这种疾病(见第12章)。

看完一章之后,花时间反思所读内容意味着什么,它与现实世界有什么样的关联。
以这种方式阅读教材,这就意味着期末考试的时候,你所要做的只是认真地复习你的笔记,而不必再通读一遍教材了。太节省时间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个方法中最重要的步骤是三个R:阅读、背诵、复习。在以大学生为测试者的两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与其他学习方法如重读和记笔记的学习策略相比,3R策略对阅读材料的回忆效果更好(McDaniel et al.,2009)。
0.3 如何记笔记:打印PPT可不算是记笔记
课堂上或是读书时做笔记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有研究表明用荧光笔做标记没有做笔记有效,还记得这个研究吗(Boyd & Peeler,2004)?这位学者的早期研究之一就是比较两组学生:一组学生一边听老师用电脑幻灯片讲课,一边随手做笔记;另一组学生打印好电脑幻灯片,只是用荧光笔来突出打印稿上的某些观点。跟用荧光笔在打印稿上做标记的学生相比,那些动手做笔记的学生考试成绩平均高出一个等级。电脑讲稿幻灯片根本不是笔记,幻灯片只是帮助教员在讲课的时候按照特定顺序讲解要点。通常情况下,教员会就幻灯片的每一个点做更多的讲解,那才是学生应该倾听和写下来的内容。表0-1中关于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提示,并非意味着代替做笔记,而是对你所做笔记的补充。
阅读教材时做笔记
你应该如何做笔记?如前所述,你应该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尽可能多地用你自己的语言写下一章的主要观点、词汇术语。这会迫使你思考你正在读的内容。你思考得越多,相关概念就越可能成为你永久记忆的一部分(见第5章)。
听课的时候做笔记
听课的时候做笔记,程序稍微有些不同。首先,你应该依据你面前的阅读材料来做你的笔记。为了方便你,教材行与行之间留有足够的空白,让你添加记录。正如前面有关如何阅读教材的章节所提及的那样,许多学生所犯的一个重大过错就是来听课之前没有预先阅读相关材料。这种做法和想法非常糟糕!为了避免只说一次你印象不深,请允许我重复一遍:非常糟糕的想法。如果你毫无准备地来听课,你就搞不清楚哪些内容非常重要,必须写下来,哪些内容只是教师的旁白和点评。事先预习阅读材料,可以让你准确地了解课堂的重点在哪里,并且减少你做笔记的工作量。如果你与开篇故事中的帕梅拉相似,你可以询问你的老师可否带数字录音器到课堂来录音。这样你就能在课堂上专心听讲,随后再用录音来做笔记。有些学生可能喜欢在写笔记的同时,匆匆记录下示意图、图、表以及其他可视画面。一旦在阅读教材和课堂上听讲的时候你做了很好的笔记,你就有了现成的备考学习工具。下一节介绍准备考试的最佳学习方式。
 
0.4 复习备考:填鸭式学习不是好选择
你应该怎样复习备考?为什么不同的考试题型需要不同的复习策略?
不管你信不信,复习备考的确是讲究正确方法的。虽然很多同学都很讨厌各种考试,但最近的研究为教育工作者长期信奉的观点提供了证据:除了检验知识的保存量之外,参加考试还有助于人们学习掌握知识内容,并且效果比其他学习方法都要好(Karpicke & Blunt,2011)。无论是小测试、单元测验,还是期中、期末测验,只要是复习考试,你都有必要记住以下忠告(Carter et al.,2002;Hoffman & McGuire,2010;Reynolds,2002)。
时间规划是根本:学生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复习考试。还记得“咀嚼”牛排的那个比喻吗(牛排需要细嚼慢咽来享用,才能对身体产生营养,同样的道理,书本知识也需要用心“细嚼慢咽”)?同样的道理用在准备考试上:你需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如果你在之前的阶段阅读过那些知识,并在讨论中做了详细的笔记,那么你在复习考试的时候就会省下大量的时间。但是,你还是必须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回顾那些笔记。为了做到这一点,做个学习日程表是很有帮助的,你(至少在考试前一周)要规划一天中的每个小时你要学什么内容,包括哪些主题。记住,永远要给自己预留出比你认为需要的时间还要多的时间,以防在最后一刻发生某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你的计划:不期而至的访客、交通事故,或者是其他意料之外的事情,这些事情都可能让你不得不放弃一个晚上的学习时间。
寻找考试题型以及相关的复习资料,多多益善。考试题型会影响你学习考试资料的方式。例如,多选题或者正误题通常非常贴近教材,针对这种客观测验,尽管不建议你死记硬背大量教材内容,但你必须非常熟悉教材中各种概念和定义的措辞。这种类型的考试通常包含以下三类题型的一种。
事实题:这类问题要求你记住教材里的某个特定事实。比如说,“谁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要求你记住一个人的名字。(答案是冯特)
应用题:这类问题要求你使用或者应用教材介绍的信息。例如,我们来看看第4章有关学习的内容:妈妈指着后院里的鸭子,教1岁大的本(Ben)学习“鸭子”这个词,本学会了说“鸭子”。晚上他看动画片时,指着里面的公鸡说:“鸭子!”本的表现属于   。
a.?泛化 b.?分化
c.?即刻恢复 d.?塑造
这个问题就要求你使用一个概念(这里是“泛化”),并将其应用到现实例子当中去。
概念题:这类问题要求你能想到教材里介绍过的观念或概念,并通过回答如下类似问题来证明你理解到位:“弗洛伊德与   ,好比华生与   。”(答案可以不同,不过“无意识”和“可观察的行为”就很好)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死记硬背可能会对第一类题型有所帮助,但对于后两类题型则根本无用,而且记忆对事实题型也不总是有用,因为有时候问题的表述与教材差异很大。理解教材的内容,这比不加理解的“鹦鹉学舌”要好得多。“鹦鹉学舌”是记忆,理解才是真正的学习(见第5章)。对于你在学习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水平,分析水平越高,你就越容易记住这些信息(Anderson et al.,2001;Bloom,1956)。事实题是最低水平的分析:知识。应用题是较高水平的分析,也是教师偏爱的题型,因为你如果不理解信息,就很难成功地应用它。概念题则是比前两种都要高一层次的分析水平。你不仅要理解相关概念,还要理解的足够深刻,能够将它与其他概念做比较和对比。这些题目可能有难度,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比较“物超所值”的,因为你关注的是真正学习掌握这些问题。

这是你吗?散落一地的复习资料,给朋友或老师疯狂地打电话,紧张和担心的面部表情,所有这些都是学生的一贯传统,虔诚但是毫无用处。不要让这些事在你身上出现。
主观测验,诸如论述测验和简答题考试,这类题型不仅要求你能回忆并理解课程内容,还要求你能用自己的话来组织答案。要准备参加主观题测验,就意味着你不仅要熟悉所学材料,你还要能把它写出来。将你的笔记做一个概要。将阅读笔记和课堂笔记重写一遍,把它们做成学习卡片(flash cards)、表格和图形。练习将学习卡片排顺序。大声地说出来,或者和其他人一起学习,讨论、论述试卷上可能会出现的考题。你也许会发现,方法虽然多,但真正对你来说效果好的没几个。尽管如此,你学习的时候尝试的方法越多,在你需要信息的时候提取的效果就越好。这听起来好像你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普遍低估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并且没有意识到,在起初阅读教材作业的时候、在课堂听讲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些技巧。千万不要死记硬背!你还可以看看往年的考题(如果老师提供的话),了解通常会问什么类型的题目。如果不可能找到旧题,那么第一次考试的时候你就必须十分留意题型,这样一来你就明白以后的考试应该如何准备。把自己设想成教员,自己编写考试题目。这样做,不只是强迫你思考这些资料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考卷上,它还是一种很有效的复习手段。下面有一些很有用的建议。
使用SQ3R法。你可以用阅读教材的方法去复习你的笔记。简略过一遍你的笔记,对考试可能涉及的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尝试想一想老师在考试中可能会出什么考题。重读你的笔记,如果有必要的话回到课本查阅细节。背诵主要的观点和术语定义:发声背诵,或者对着数码录音机,或者背给朋友或学习小组。通过总结各章节的内容,或者制作内容概要,或者制作学习卡片等一切可用于学习重要概念的方法,最后达到复习的效果。
利用已有的概念图。当你浏览每一章内容的时候,务必保证你看到了每章结尾处提供的概念图。概念图(concept maps)是对每章出现的关键概念、术语和定义所做的视觉化的组织,它以奇妙的方式让你“看到”各种概念是如何相互关联的(Carnot et al.,2001;Novak,1995;Wu et al.,2004)。当你阅读完一章之后,用概念图来复习整章内容也是很棒的方法,只要看看你是否理解。如果你看不懂概念图,这就说明你遗漏了一些内容,有必要回头查看相关章节。你在给每章做笔记的时候,也可以制作自己的概念图。“我的心理实验室”(Mypsychlab)网站上可以找到制作概念图的指南、针对你教材的例子,以及创作概念图的工具。
充分利用出版商提供的考试资料。练习很有帮助,多数教材都有相应的《学习指南》或者网页(诸如在网址www.mypsychlab.com上有针对本教材的内容)。那些资料中应该包含一些可供练习的小测试,请做一下这些小测试。你尝试回答的测验题型越多,你就能越发成功地解答真实的考试题目。你还很容易搞清楚哪些领域你必须回头再去阅读和复习。请记住,有研究表明:参加考试或者小测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Karpicke & Blunt,2011)!
利用好资源。如果你发现某些概念比较难理解,尽量提前去找老师寻求帮助,不要等到考试(这个理由不错,你管理好你的学习时间,不至于把所有事情都拖到考试前夜的那几个小时来做)。多数大学校园里都有帮助中心,那里的人可以帮你学会学习、整理笔记,或者就某个专业领域对你进行辅导。

很多同学在备考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可用资源之一:老师。绝大多数老师都很乐意为在理解教材方面遇到困惑的学生解答问题或者花些时间。
不要忘了你的体能需要。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严重影响记忆力和学习过程(Mander et al.,2011;Stickgold et al.,2001;Vecsey et al.,2009)。学习一个小时或者到该睡觉的时候要停止学习,给你的身体一些时间用来放松。如果有可能的话,好好地睡上一个晚上。不要吃安眠药或者喝酒,因为这类物质会妨碍正常的睡眠阶段,包括对记忆力和学习最有用的阶段(Davis et al.,2003)。一定要吃早餐:饥饿对记忆力和智商有很大的危害。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最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和回忆(Benton & Parker,1998;Dani et al.,2005;Pollitt & Matthews,1998;Stubbs et al.,1996)。

当你累的时候,睁开眼睛也不大可能帮助你的学习。研究表明,睡觉可以提高记忆力和答题水平,所以在考前睡个好觉吧。
理智地利用考试时间。在考试的时候,不要让你自己在不会的某道题上止步不前。如果你不清楚答案,那就跳过这道题,继续做其他题。等你做完所有你能轻松作答的题目之后,再回到那些你跳过的题目,努力予以解答。这样做有以下几个目的:你可以从那些你会的题目中得到一些成功的体验,这能让你感到自信和放松;试卷上的其他题目可能起到记忆线索的作用,说不定针对你跳过的某道题提供一些你需要的信息,而且一旦你放松下来,因为不再有焦虑的阻碍,刚才看起来不可能答上来的题目现在也有了清晰的思路。这是一种通过直接处理问题来减轻压力的方法,第9章会介绍更多有效减压的方法。
还有一种考察评估方式:期末论文。下一节我们会就期末论文介绍一些有用的信息。
0.5 写论文:计划到位才能完美无缺
大学写论文有哪些关键的步骤?
不管论文是短还是长,论文的写作总要涉及若干步骤。你应该在论文截止日期之前(不是头一天晚上),提前就开始这些步骤。
1.?选定主题。第一步就是给你的论文选定一个主题。有时候导师会给你一个可供选择的主题列表,这会让你的工作变得更容易。如果没有,大胆地在工作时间去找你的导师,谈论一下可能的主题。要尽量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这样你就会愿意去做更多的了解。学生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选题过于宽泛。比如说“自闭症”,这个主题就够写一本书的了。题目窄一点,可以详细地探讨单一类型的自闭症。同样,你的授课老师能帮你缩小选题范围。

关于论文主题,你可以向授课老师寻求建议。老师很清楚他们阅卷打分的时候想看到什么信息,大晚上的,他们不愿意浪费时间。
2.?探索研究。尽可能多地搜索和你的主题有关的资源。不要局限于百科全书或课本。去学校图书馆询问管理员那些和你的主题有关的科学期刊在哪里。利用互联网来做检索,但你得十分小心,因为网上很多信息未必正确,不一定是真正的专家写的。要远离其他学生的“论文”和“百科全书”式网站,这说不定就是你身边某个人编写和维护更新的玩意。
3.?做笔记。当阅读和主题有关的资料时,用文献卡来记住关键点。在文献卡(一个3×5的卡片)的背面写下文献出处以便日后查找(你也许会在电脑上建立一个文件,并在阅读的时候把参考文献录入进去,但这只有在你能保证你阅读的时候你手边有电脑才行)。心理学论文的参考文献通常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格式,在www.apastyle.org网址可以找到格式介绍。在文献卡的正面写上你的阅读笔记。有人愿意写两张笔记卡、一张写笔记,一张写参考文献,这样他们就可以将二者分开。记住,做笔记可以帮助你避免抄袭——复制其他人的观点或确切的用词(或者是非常接近的模仿),并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做笔记还可以帮你避免太多的直接引用——用你自己的话而不是其他人的话来支持你的论文,即使你标注了引用出处。
4.?确定论点。论点是你论文的中心思想——你想向你的听众传达的信息。听众可能是你的导师、你的同学,或者两者,这取决于你的作业性质。有些论文是说服性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试图说服读者听从他们的某一观点,比如“自闭症不是由免疫导致的”。有些论文是信息性的,就某一主题向读者提供先前没有的信息和知识,比如“已知的几种自闭症”。
5.?写提纲。利用你所有的阅读笔记,创建你的论文大纲,类似于论文如何展开的“路径图”(road map)。开始得有一个引言(例如,简要定义和探讨一下什么是自闭症)。然后确定论文的主体是什么。例如,如果你的论文是关于一种特定自闭症的,那么你的提纲就要有一个部分介绍这类自闭症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差异。最后,你的提纲最后一部分应该有一些结论。例如,你或许会对患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提供一些建议,让他们尽可能最有效地帮助孩子成长。
6.?写初稿。以提纲和你的笔记为指导来写论文。如果用APA格式,在你所有的观点和主张后面附上引文。不会使用引文(指的是你的信息出自那篇具体的文献),同样是很多学生常犯的错误。如第3点所说,避免剽窃是非常重要的。当你使用某种资源的时候,你应该用你自己的话来解释并注明出处,就像下面的例子一样。
在一项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SRRS中列出的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可以很好地预测重型抑郁症的发作(Kendler & Prescott,1999)。
参考文献部分如下:Kendler, K. S., & Prescott, C. A.(1999).?A population-based twin study of lifetime major depression in men and wome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56(1):39–44.作者注:括号前面的数字是期刊的卷数,括号里面的是发行号,最后面的数字是和那篇文章相关的页码。

以前,人们确实需要在纸上手写或打出他们的初稿、第二稿,有时还有第三稿。电脑及文字处理程序的发明,使得编辑和修改变得简单,这无疑让造纸厂节省了很多木材。这同样意味着,你再也没有理由不写初稿或不好好校对了。
7.?搁置它。把论文搁置几天(如果你论文是按时开始的话),不去看它。然后再回过头来看它,把那些看起来不对的、需要更多解释的、需要引文的,或者其他需要改动的地方做上标记。在写完论文的几天后再做这件事就容易得多了,那些需要修改的措辞就会很明显。
8.?修订论文。有些人会写很多稿,而有些人则只写初稿和终稿。不管是哪种情况,仔细地修改草稿,检查你的引文以及拼写错误!
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高记忆力的策略
如何提高你对事实和概念的记忆能力?
无论是什么时候,每个人都需要一些记忆方面的帮助。即便是记忆专家,他们的记忆方面之所以表现非凡,是因为采用了一些策略来帮助自己。这些策略也许会因人而异,但有很多记忆“技巧”是简单通用的。帮助人们记忆的技巧或者说策略叫作“记忆术”(mnemonic),源自于希腊语。这里有一些很流行的“记忆术”,其中一些你也许听起来很熟悉。
链接法(linking)。把你要记忆的项目列个清单,以某种方式将这些项目链接起来进行记忆。举例来说,如果你要记住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名字,你可以把它们像这样链接在一起:水星是众神的使者,他携带了很多爱的信笺到金星,一个从地球海洋中分出来的美丽女神。她嫁给了她的哥哥火星,这让她的父亲木星和他的父亲土星很不满,他的叔叔天王星向海神海王星抱怨此事。内容听起来有点多,但你一旦以这种方式将它们链接起来,你就很容易按照适当的顺序把行星的名字都回忆起来。
字钩法(the peg word method)。在这种方法中,你必须先记住一系列“钩子”词,可以把数字词当作记忆相关项目的关键。以下是一组典型的钩子词:
一就是小圆甜饼(one is a bun)
二就是鞋(two is a shoe)
三就是树(three is a tree)
四就是门(four is a door)
五就是蜂箱(five is a hive)
六就是砖块(six is bricks)
七就是天堂(seven is heaven)
八就是通道口(eight is a gate)
九就是线条(nine is a line)
十就是母鸡(ten is a hen)
用这种方法,每个需要记忆的条目(如在食品杂货清单上)都和一个挂钩词相联系,并形成一幅画面。如果需要记忆的条目是奶酪、牛奶、鸡蛋、面包和糖,呈现出的一系列画面可能是这样的:小圆甜饼里面夹的奶酪露出了一条宽边;一只鞋,里面倒满了牛奶;一棵树,上面挂着鸡蛋;一扇门,用面包片做的;一个蜂箱,有好多小袋的白糖而非蜜蜂围着它转。这些表象是很怪诞,但的确能加深记忆。在提取这个清单的时候,一个人要做只是背诵,“一是小圆甜饼和奶酪;二是鞋和牛奶……”,等等,如此,表象就会很容易弹现出来。
地点法(the method of loci)。这种方法通常归功于古罗马人,有时也被叫作“罗马房间法”(Roman room method),但实际上是希腊人发明的。在这两种文化中,演说家和演讲者都用这种方法来梳理他们在讲说中想表达的观点,这些观点通常非常长并且错综复杂。那时没有提示卡或语词提示机,所以他们不得不只依靠记忆。用这种方法,人们通常会在一栋房子或其他建筑中想象一个或一系列非常熟悉的房间。演讲中的每个观点都被想象成一个画面并“放在”房间的特定位置。比如说,如果第一个观点是关于军事费用的,画面可能是一个士兵站在门前,向外面的大街上扔钱。每个观点都有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在提取记忆的时候,需要做的只是围绕着房子“心理漫步”走一圈。
口语/韵律组织法(verbal/rhythmic organization)。你怎么拼“relief”?当你在拼写一个含有“ie”或“ei”的单词,你会归到旧韵“E之前读I,除非前面有C,如果相邻或处于重音,则发音类似于A”,你这就是在使用口语/韵律组织法了。还有一个例子就是,“9月、4月、6月、11月有30天……(Thirty days hath September,April,June,and November...)”。把信息变得有韵律可以帮助记忆,因为这将会利用口语线索、押韵的词,以及诗歌的节奏感本身来增强记忆。有时候,这种方法是这样完成的:把每个需要记忆的单词的首字母组成一个新的单词,然后再用它来造句。彩虹的颜色是ROY G. BIV(red,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and violet),音乐资料的音符有“每个好男孩都很棒”(Every Good Boy Does Fine)。运用这种技巧的例子数不胜数。
编成歌曲(韵律法的一种)。有些人成功地利用熟悉的旋律,把要记忆的东西改编成了小曲子。想知道最好的例子吗?英文字母歌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部分有关行动中的心理学的介绍,涵盖了好几种可以帮助你的不同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让你在心理学课上收获良多,也可以帮助你学习大学的其他功课。如果你能按照上述建议去看书、做笔记、钻研、写论文,以及改善你的记忆,你就会发现想得高分要比之前容易得多,而且期末考试过去很久以后,你还真的记得许多学过的内容。
未来需要探讨的问题
(1)利用表象似乎有助于形成更好的记忆。怎样才能将想象画面与我们最初的记忆链接起来呢?
(2)你或者你认识的人都用过哪些记忆术?你认为这些个人记忆技巧体现了哪些方法?
其他资源
这里有一些容易获得的非常好的书籍和网站资源,可以帮助你让你学习效果最大化。下面是三本优秀的著作。
Carter,C.,Bishop,J.,& Kravits,S. L.(2011). Keys to effective learning: Study skills and habits for succes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Carter, C.,Bishop,J.,Kravits,S. L.,and Block,J.(2009). Keys to success: Building analytical, creative, and practical skills.(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ellers, D., Dochen, C. W., & Hodges. R. W.(2011).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The road to college success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网址: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有一个很好的网站:www.ucc.vt.edu/stdyhlp.html。
乔·兰茨伯格创建了一个很好的网络学习指南与策略:www.studygs.net。
有关概念图的背景及其使用,请见:http://cmap.ihmc.us/Publications/ResearchPapers/TheoryCmaps/TheoryUnderlying ConceptMaps.htm。
本章小结
有哪些不同的学习方法?
总体而言,学习风格就是一个人接受或吸取信息的特定方式。
研究结果强有力地表明,不管学生的学习风格有什么差别,强大而多变的教学风格能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就。
心理科学协会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调整教学方式来适应学生学习风格,这种实践是否会对学生学习能力产生任何影响,尚缺乏实际证据。
学生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为了让你的阅读努力获益最大,你应该如何去阅读一本教材?
读教材的方式,一定不同于读小说或流行书。
SQ3R是阅读教材的绝佳方法:浏览、提问、阅读、背诵、复习。
课堂上或是读书时做笔记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做笔记应该用你自己的语言,要写下来或打印出来,而不是在教材或讲义上画标记。
你做课堂笔记的时候,你应该准备好从眼前的阅读资料中获取笔记信息,有些人可以更省事,他们会把课堂讲解录下来,事后再做笔记。
你应该怎样复习备考?为什么不同的考试题型需要不同的复习策略?
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复习。
搞清楚考试的题型。
充分利用概念图、SQ3R法,以及出版商的练习测验资料。
睡眠要充足,要吃早餐,最好是含蛋白质的食物。
大学写论文有哪些关键步骤?
写研究论文的关键步骤是:选定主题、探索研究、做笔记、确定论点、写提纲和写初稿,然后是把论文搁置几天,再回过头来写终稿。
如何提高你对事实和概念的记忆能力?
记忆策略被称作“记忆术”,包括使用想象、韵律、链接甚至是音乐等改善记忆的方法。

译者简介

张智勇 施惟希 于思琦 等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经过多人漫长的翻译和译校,切卡莱丽和怀特教授的《心理学入门》终于有了这个中文版。本书值得推荐,主要理由有以下四点。
第一,本书是一部比较通俗易懂的普通心理学教材。原作者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就内容取舍、写作风格等,征求了上千名心理学教师和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生的意见,可谓汲取了集体的智慧,表达也相对通俗流畅。因此,本书非常适合大学通选课或者选修课采用,也适合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自学研修。
第二,本书内容非常系统并且有权威性。除了一般的心理学经典概念和理论之外,本书还有“心理学经典研究”这样的专栏,以凸显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和经典人物。跟大多数市面上的普通心理学教材相比,本书对心理学的经典概念、人物、理论的介绍非常到位。
第三,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突出了心理学的实用性。它比一般的教材内容生动,聚焦现实生活。例如,作者在每一章都有一些相对固定的栏目,类似于“新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让读者在现实中锁定心理学概念和理论,同时也注意将心理学概念或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这种写作方式有利于读者将心理学理论知识融入生活,活学活用。
第四,本书具有“互联网+”的时代特点。本书跟其他美国教材一样,有配套的学生学习资料,有教师用的教学辅助资料等。通过全新的网上平台MyPsychLab(www.mypsychlab.com),读者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幻灯片、实验研究场景等,既拓展了书面教材的内容,也丰富了读者对心理学教学科研的体验。
本书中文版能够得以顺利出版,要感谢出版社领导的支持、鼓励与耐心,尤其要感谢刘利英编辑的具体支持和协调!本书在诸多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终于完稿。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稿难免有各种谬误,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翻译工作是集体完成的,大致分工如下:施惟希等翻译第1章和第7章;于思琦翻译第2章;彭思楠翻译第3章;贾鹏标翻译第4章;简晓薇翻译第5章;苏毓琳翻译第6章;李付丹翻译第8章;彭聪翻译第9章;汪洁翻译第10章;刘远鹏翻译第11章;王衎翻译第12章;余苗翻译第13章;郭慧莉等翻译前言和附录;张可夫翻译编写过程与作者简介;张昆等翻译附录。
全书的统稿工作由张智勇主持,张智勇对每章内容做了细致的校对。所有译者都参与了各章的交叉校对工作。参与翻译、评议并提出各种反馈意见的人士还有:滕腾、方嘉鸿、陈森、张昆、安姝睿、连昊昱、王璐、何昀谚、张腾、张雪、高歌、席中海等。

张智勇

图书目录

译者序
序言 行为中的心理学 XII
0.1 学习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办法 2
0.2 阅读教材:教材不是汉堡 3
0.3 如何记笔记:打印PPT可不算是记笔记 5
0.4 复习备考:填鸭式学习不是好选择 6
0.5 写论文:计划到位才能完美无缺 8
本章小结 11
第1章 科学的心理学 12
1.1 什么是心理学 14
1.1.1 心理学领域 14
1.1.2 心理学的目标 14
1.2 过去的心理学:心理学的历史 15
1.2.1 开始:冯特、内省和实验室 15
1.2.2 铁钦纳和美国的结构心理学 16
1.2.3 威廉·詹姆斯和机能主义 16
1.2.4 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8
1.2.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8
1.2.6 巴甫洛夫、华生和行为主义的开端 19
1.3 心理学现状:现代视角 20
1.3.1 心理动力学学派 20
1.3.2 行为主义学派 21
1.3.3 人本主义学派 21
1.3.4 认知学派 21
1.3.5 社会文化学派 21
1.3.6 生物心理学学派 22
1.3.7 进化心理学视角 22
1.4 心理学职业与专业领域 23
专业领域 23
1.5 心理学:科学方法 23
1.5.1 为何心理学家用科学方法 23
1.5.2 描述方法 24
1.5.3 寻找相关关系 26
1.6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31
对人进行实验研究的指南 31
本章小结 34
第2章 生物学观点 36
2.1 神经系统概述 38
2.2 神经元和神经:构建网络 38
2.2.1 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系统的基本构件 38
2.2.2 神经元内的信息生成:神经冲动 40
2.2.3 将信息发送给其他细胞:突触 41
2.2.4 神经递质:网络的使者 42
2.2.5 清理突触:再摄取和酶 43
2.3 中枢神经系统:“中央处理单元” 44
2.3.1 大脑 44
2.3.2 脊髓 44
2.4 外周神经系统:边缘上的神经 47
2.4.1 躯体神经系统 47
2.4.2 自主神经系统 47
2.5 遥远的连接:内分泌腺 49
2.5.1 垂体:激素世界的大师 49
2.5.2 松果体 50
2.5.3 甲状腺 50
2.5.4 胰腺 50
2.5.5 性腺 50
2.5.6 肾上腺 50
2.6 探索生命大脑的内部 50
2.6.1 损伤研究 50
2.6.2 大脑刺激 51
2.6.3 映射结构 52
2.6.4 映射函数 52
2.7 从下往上:大脑的结构 54
2.7.1 后脑 54
2.7.2 皮层下结构 55
2.7.3 皮质联合区 59
2.7.4 大脑半球:你用右脑思考吗 60
本章小结 62
第3章 感知觉 64
3.1 感觉概述 66
3.1.1 什么是感觉 66
3.1.2 感觉阈限 66
3.1.3 习惯化和感觉适应 67
3.2 视觉的科学 67
3.2.1 光的感知特性:捕捉光波 67
3.2.2 人眼的结构 68
3.2.3 眼睛能看到物体的原理 70
3.2.4 颜色知觉 71
3.3 听觉:现在你能听见我说话吗 74
3.3.1 声音知觉:优质的振动 74
3.3.2 人耳的结构:遵循共鸣 75
3.3.3 听觉障碍的类型 76
3.4 化学感觉:它尝起来不错并且闻上去更好 77
3.4.1 味觉:我们如何品味世界 77
3.4.2 香味感觉:嗅觉 78
3.5 躯体感觉:身体知道什么 79
3.5.1 触觉、压觉和温度觉 79
3.5.2 痛觉:门控理论 80
3.5.3 动觉 81
3.5.4 前庭觉 81
3.6 知觉概述 82
3.6.1 恒常性:大小、形状和亮度 82
3.6.2 格式塔原则 82
3.6.3 深度知觉 84
3.6.4 错觉 85
3.6.5 影响知觉的其他因素 88
本章小结 90
第4章 学习 92
4.1 学习的定义 94
4.2 它会使你流口水:经典条件反射 94
4.2.1 巴甫洛夫与分泌唾液的狗 95
4.2.2 经典条件作用的要素 95
4.2.3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95
4.2.4 条件化情绪反射:老鼠 98
4.2.5 人类身上的其他条件反射 99
4.2.6 为什么会有经典条件作用 99
4.3 对我意味着什么:操作性条件作用 100
4.3.1 沮丧的猫:桑代克的迷宫箱和效果率 100
4.3.2 斯金纳:行为学家中的行为学家 101
4.3.3 强化的概念 101
4.3.4 正强化和负强化 102
4.3.5 强化程序:为什么角子老虎机的诱惑力这么大 102
4.3.6 可变比率强化程序 104
4.3.7 惩罚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作用 105
4.3.8 两种惩罚 106
4.3.9 惩罚的问题 107
4.3.10 刺激控制:减速,有警察 108
4.3.11 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其他概念 109
4.3.12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应用:行为矫正 111
4.4 认知学习理论 112
4.4.1 托尔曼的老鼠迷宫:潜伏学习 112
4.4.2 苛勒和聪明的猩猩:顿悟学习 113
4.4.3 塞利格曼和沮丧的狗:习得性无助 114
4.5 观察学习 115
4.5.1 班杜拉和波波娃娃 115
4.5.2 观察学习的四个要素 116
本章小结 119
第5章 记忆 122
5.1 记忆的三个过程 124
5.1.1 识记它:编码 124
5.1.2 保持它:存储 124
5.1.3 回忆它:提取 124
5.2 记忆模型 124
5.3 信息加工模型:记忆的三个阶段 125
5.3.1 感觉记忆:人为什么会恍然大悟 125
5.3.2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127
5.3.3 长时记忆 129
5.3.4 长时记忆的分类 130
5.4 记忆提取:长时记忆的提取 133
5.4.1 提取线索 133
5.4.2 回忆:嗯……让我想想 134
5.4.3 再认:你好,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 135
5.4.4 自动编码:闪光灯记忆 136
5.5 长时记忆提取的重构特性:记忆有多可靠 137
5.5.1 记忆的建构过程 137
5.5.2 记忆提取障碍 138
5.5.3 记忆提取的可信度 138
5.6 我们刚刚说了些什么?——遗忘 139
5.6.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39
5.6.2 编码失败 140
5.6.3 记忆痕迹消退理论 140
5.6.4 干扰理论 141
5.7 记忆的神经科学 141
5.7.1 记忆形成过程中的神经活动和神经结构改变 141
5.7.2 海马和记忆 142
5.7.3 记忆失败:器质性遗忘症 142
本章小结 143
第6章 意识和认知 146
6.1 什么是意识 148
6.1.1 意识的定义 148
6.1.2 异常的意识状态 148
6.2 异常状态:睡眠 149
6.2.1 生物学上的睡眠 149
6.2.2 睡眠的阶段 149
6.2.3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发生了什么 151
6.2.4 睡眠障碍 152
6.3 人们是怎么思考的 154
6.3.1 心理表象 154
6.3.2 概念 156
6.3.3 问题解决和决策 157
6.3.4 问题解决中的问题 160
6.3.5 创造力 161
6.4 语言 162
6.4.1 语言分析的水平 162
6.4.2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63
本章小结 166
第7章 毕生发展 168
7.1 研究人类发展中的问题 170
7.1.1 研究设计 170
7.1.2 天性与教养 170
7.2 发展的基本构成模块 171
基因与染色体问题 171
7.3 孕期发展 172
7.3.1 受精、受精卵和孪生 172
7.3.2 胚种期 174
7.3.3 胚胎期 174
7.3.4 胎儿期:宝宝快成长 175
7.4 婴儿期及儿童期发展 175
7.4.1 身体发育 175
7.4.2 宝宝,你能看见我吗?宝宝,你能听见我说话吗?——感觉发展 176
7.4.3 认知发展 177
7.4.4 自闭症谱系障碍 181
7.4.5 心理发展 182
7.5 性别发展 186
7.5.1 性别角色 186
7.5.2 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 186
7.6 青少年期 187
7.6.1 身体发育 187
7.6.2 认知发展 187
7.6.3 心理社会发展 188
7.7 成年期 189
7.7.1 生理发展:用进废退 189
7.7.2 认知发展 190
7.7.3 心理社会发展 190
7.7.4 身体与心理衰老的理论 192
7.7.5 死亡与衰老的阶段 192
本章小结 194
第8章 动机和情绪 196
8.1 动机的理解方法 198
8.1.1 本能说 198
8.1.2 驱力降低理论 198
8.1.3 人格和成就需求:卡罗尔·德韦克的自我理论 200
8.1.4 唤醒理论 201
8.1.5 诱因理论 202
8.1.6 人本主义流派: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03
8.1.7 自我决定理论 204
8.2 精神类药物和成瘾 205
8.2.1 生理依赖 205
8.2.2 心理依赖 206
8.3 性动机 209
性取向 211
8.4 情绪 213
情绪的三要素 213
本章小结 221
第9章 压力和健康 224
9.1 压力和压力源 226
9.1.1 压力的定义 226
9.1.2 什么是压力源 226
9.1.3 环境压力:生活的起起伏伏 226
9.1.4 心理压力源:压力和心智 228
9.2 心理因素:压力和健康 230
9.2.1 一般适应综合征 230
9.2.2 免疫系统和压力 231
9.2.3 认知和人格对压力的影响 234
9.2.4 压力中的人格因素 234
9.2.5 压力中的社会因素:需要他人的人 238
9.3 压力、饥饿和饮食 240
9.3.1 生理饥饿 240
9.3.2 饥饿的社会成分 240
9.3.3 适应不良的饮食问题 240
9.4 压力和性障碍 241
9.5 压力应对 242
9.5.1 问题取向应对 242
9.5.2 情绪取向应对 242
9.5.3 将冥想作为一种应对机制 242
9.5.4 文化如何影响应对 243
9.5.5 宗教如何影响应对 243
本章小结 244
第10章 社会心理学 246
10.1 社会影响:从众、顺从与服从 248
10.1.1 从众 248
10.1.2 顺从 250
10.1.3 服从 251
10.2 社会认知:态度、印象形成与归因 253
10.2.1 态度 253
10.2.2 态度的ABC模型 253
10.2.3 态度的形成 254
10.2.4 态度的改变:说服的艺术 254
10.2.5 认知失调:当态度和行为发生冲突时 255
10.2.6 印象形成及其属性 256
10.2.7 社会分类 256
10.2.8 内隐人格理论 257
10.2.9 归因 257
10.2.10 基本归因错误 257
10.3 社会互动:偏见、爱与攻击 258
10.3.1 偏见和歧视 258
10.3.2 偏见和歧视的类型 259
10.3.3 人们如何习得偏见 260
10.3.4 克服偏见 261
10.4 喜欢和爱:人际吸引 262
10.4.1 吸引力法则 262
10.4.2 对立产生吸引 263
10.4.3 爱情是一个三角形: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 264
10.5 攻击与亲社会行为 265
10.5.1 攻击和生物学 265
10.5.2 社会角色的力量 266
10.5.3 传媒中的暴力和攻击 267
10.5.4 亲社会行为 268
10.5.5 为什么有的人不提供帮助 268
本章小结 271
第11章 人格与智力理论 274
11.1 人格与智力理论 276
11.2 男人与沙发椅:弗洛伊德和他的心理动力学 276
11.2.1 弗洛伊德的文化背景 276
11.2.2 无意识 277
11.2.3 人格的组成部分 277
11.2.4 超我:道德卫士 278
11.2.5 人格的发展阶段 279
11.2.6 新弗洛伊德主义者 281
11.2.7 当代视角的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流派 282
11.3 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学派的人格理论 283
11.3.1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和自我效能 283
11.3.2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期望 284
11.3.3 当代视角下的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角度 285
11.4 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人格 285
11.4.1 卡尔·罗杰斯和自我概念 285
11.4.2 当代视角下的人本主义流派 286
11.5 特质理论:你是谁 286
11.5.1 奥尔波特 286
11.5.2 卡特尔和16PF 287
11.5.3 大五理论:人格海洋或者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287
11.5.4 当代视角下的特质流派 288
11.6 人格测评 288
11.6.1 访谈 289
11.6.2 访谈的问题 289
11.6.3 投射测验 289
11.6.4 行为测评 291
11.6.5 人格问卷 291
11.7 智力 292
11.7.1 定义 292
11.7.2 智力理论 292
11.7.3 智力测量 293
11.7.4 智力测验的个体差异:智力障碍和智力超能 297
11.8 人格与智力的生物属性:行为遗传学 300
双生子研究 300
本章小结 304
第12章 心理障碍 306
12.1 什么是变态 308
12.1.1 心理疾病的历史概述 308
12.1.2 什么是变态 308
12.1.3 变态的操作性定义 309
12.2 变态的模型 310
12.2.1 生物学模型:心理疾病的医学原因 311
12.2.2 心理学模型 311
12.2.3 生物心理模型:上述所有观点的综合 311
12.3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 312
12.3.1 DSM-IV-TR的分类 312
12.3.2 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312
12.3.3 关于疾病标签的赞成和反对意见 312
12.4 焦虑障碍:我们担忧的是什么 313
12.4.1 惊恐发作:当害怕失控 314
12.4.2 惊恐障碍 314
12.4.3 强迫症 315
12.4.4 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316
12.4.5 广泛性焦虑障碍 316
12.4.6 焦虑障碍的成因 316
12.5 心境障碍:情绪的影响 317
12.5.1 抑郁症 318
12.5.2 双相情感障碍 318
12.5.3 心境障碍的成因 319
12.6 进食障碍 319
12.6.1 神经性厌食症 319
12.6.2 贪食症 320
12.7 精神分裂症:扭曲的现实 321
12.7.1 症状 321
12.7.2 精神分裂症的类别 322
12.7.3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323
12.8 人格障碍 324
12.8.1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324
12.8.2 边缘型人格障碍 324
12.8.3 人格障碍的成因 325
本章小结 326
第13章 心理治疗 328
13.1 两种治疗方法 330
13.1.1 心理治疗 330
13.1.2 生物医学治疗 330
13.2 早期:冰水浴和电休克 330
13.2.1 精神疾病的早期治疗 330
13.2.2 皮奈尔的改革 330
13.3 心理治疗初期 331
13.3.1 精神分析学派 331
13.3.2 释梦 331
13.3.3 自由联想 332
13.3.4 对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治疗的评价 332
13.3.5 人际关系心理治疗 332
13.4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人都会犯错 333
13.4.1 让我更了解你: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治疗 333
13.4.2 完型治疗 334
13.4.3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评价 335
13.5 行为治疗:学习个体行为更为得体的方式 335
13.5.1 基于经典条件作用的心理疗法 335
13.5.2 基于操作条件作用的心理疗法 336
13.5.3 行为治疗的评价 337
13.6 认知疗法:思考就是信念 337
13.6.1 贝克的认知疗法 337
13.6.2 艾利斯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338
13.6.3 认知疗法和对认知行为治疗的评价 338
13.7 团体治疗:不仅仅适合害羞的人 339
13.7.1 团体治疗的种类 339
13.7.2 团体治疗的优点 340
13.7.3 团体治疗的缺点 340
13.8 心理治疗真的有效吗 341
13.8.1 疗效研究 341
13.8.2 有效治疗的特征 342
13.8.3 心理治疗中的文化、民族和性别问题 343
13.8.4 网络治疗:计算机时代的心理治疗 344
13.9 生物医学治疗 344
13.9.1 精神药理学 344
13.9.2 电休克治疗 346
13.9.3 精神外科手术 347
本章小结 349
附录 应用心理学与心理学职业生涯 352
A.1 什么是应用心理学 352
A.2 心理学作为一种职业 353
A.3 课堂之外的心理学 356
A.4 心理学与工作 358
本章小结 361
练习测试与自我测试
测试答案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 罗伯特 R. 帕加诺(Robert R.Pagano) 匹兹堡大学 著
作者: [美] 德博拉 C.贝德尔(Deborah C. Beidel) 辛西娅 M.布利克(Cynthia M. Bulik)梅琳达 A.斯坦利(Melinda A. Stanley) 著
作者: [美]罗伯特R.帕加诺(Robert R.Pagano) 著
作者: [美] 杜安·舒尔茨(Duane P. Schultz)[美] 西德尼•艾伦•舒尔茨(Sydney Ellen Schultz)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