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与程序设计

区块链核心技术与应用
作者 : 邹均 于斌 庄鹏 邢春晓 等著
丛书名 : 区块链技术丛书
出版日期 : 2018-08-01
ISBN : 978-7-111-60614-7
定价 : 9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88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知名专家联袂推荐,实力专家联合撰写,权威性、全面性、透彻性毋庸置疑。深度讲解区块链核心技术、平台与应用开发,涵盖架构、共识、加密、P2P、比特币、以太坊、Hyperledger、EOS、潜力框架、问题与测评等。本书分为三篇,内容解读如下。
基础篇(第1~6章),着重讲解区块链技术思想、通用架构和核心技术。该部分写作时注意通俗易懂且兼顾全局,是学习基石与蓝图,涵盖区块链思想与价值、通用架构模型、基础概念与核心技术(加密、共识、P2P网络等)。
实战篇(第7~9章),讲解主流的区块链开发平台比特币、以太坊、Hyperledger Fabric的核心机制、技术细节,并给出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智能合约开发、完整的Fabric网络构建与应用开发三个案例。
进阶篇(10~12章),为进一步提升读者开发能力、眼界与研究方向,涵盖三个方面:① 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一些富有潜力、特色的区块链平台(EOS、Cardano、IOTA等);② 区块链开发需要考虑的各种问题,包括技术局限、各种安全问题与漏洞、应对措施;③区块链测评,从6个层面和8大类质量指标来设计区块链项目评测点和测试用例。

图书特色

知名专家联袂推荐,实力专家联合撰写,全面性、透彻性毋庸置疑
深度讲解区块链核心技术、平台与应用开发,涵盖架构、共识、加密、P2P、比特币、以太坊、Hyperledger、EOS、潜力框架、问题与测评等

图书前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2017年8月1日,在比特大陆(Bitmain)的大力推动下,比特币社区发生了比特币现金(BCH)分叉事件。比特币一分为二,BCH改变了中本聪原先制定的规则,将区块大小从1MB扩容到了8MB。后续比特币社区陆续有20多个分叉项目出现。与此同时,ICO项目在国内层出不穷,各种空气币、资金盘等借区块链圈钱诈骗的事件不断出现。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宣布ICO非法,关停国内的场内虚拟货币交易所,并责令各类ICO项目清退募集的虚拟货币。可以说,BCH分叉事件标志着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从“春秋时代”过渡到“战国时代”。
另一方面,透过币圈纷繁喧嚣的现象,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发展进入一个百舸争流、百家争鸣的时代。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1.0和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区块链2.0虽然在数字资产发行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区块链应用落地方面却非其所长。业界涌现出很多项目,都号称是区块链3.0的代表,争相提出新的共识机制、分片机制、数据结构、跨链协议、链下计算、状态通道、隐私保护算法、治理机制和安全措施等新技术。新的理念,像区块链操作系统、区块链中间件、区块链网络、分布式Oracle层出不穷。自笔者2016年出版《区块链技术指南》一书以来,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业内需要有一本更新的,更加全面、翔实地反映当前区块链技术现状的技术参考书。
最早酝酿这本书是在2017年的5月中旬,由北邮在线董事长于斌和主任张权召集了几个区块链专家,讨论联合出书的可行性。自那以后,参与写作的各位作者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漫长业余写作。其中所遇到的困难远远超出了当初的想象。也经常有朋友问,为什么要在区块链正值风口的时候,选择写书这种既缓慢又没有多少收益的事情,特别是笔者“重操旧业”,再作冯妇,又花一年时间来写第二本区块链技术的书呢?细想原因有三: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两年来来自读者的鼓励和鞭策使我不能停下脚步;三是世界上总得有人做苦差,不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分得美差。每每想到此处,心中也就释然。
在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的这一年,与其说是写作区块链图书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思考区块链,不断质疑、校正、改变自己区块链思想的过程。区块链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热点风云变幻的时代,能持续得到这么广泛和持久的关注,原因在于其独特的技术属性产生的魅力。它的点到点对等网络、去中心化的设计、信息防伪防篡改的保障、基于算法的共识机制,由此衍生出的价值传递能力,按规则客观、忠实、自动履行合约的能力,隐私保护的能力,透明、历史可追溯的特点,使它不仅可以像传统技术那样只是提升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生产关系。
因此社会很多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人士都很大程度上对区块链感兴趣,原因是从区块链中看到了他们的理想工具。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看到了区块链加强监管、追踪证据的可能性;技术社区看到了技术创新的一个新方向;IT从业人员看到职业发展的新方向;创业者看到了创业的新领域;投资者看到了致富的新捷径;知识产权保护者看到了区块链确权、存证、维权的前景;反数据垄断者看到了区块链的防止大平台垄断的希望;制度设计者和管理者看到了降低信任成本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的潜力;改革者看到了用区块链来革除弊端,并在数字经济时代重构组织架构、重塑生产关系的前景。
所有这些扮演不同角色,怀揣不同目的和想法的群体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区块链,因此可以想象,区块链领域是多么热闹。这里面会有真知、洞见;也有炒作、夸大、神化;甚至有歪曲、抹黑。没有先入为主的广大读者群体,希望看到的是一本还原区块链技术本质,不加修饰、点缀,甚至不掺杂主观思想的纯技术书籍。这也是笔者在写作过程中才发现的一个写作驱动点。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每个区块链的观察者或从业者,都会有自己角度的观察和解读,甚至提炼成的观点和思想。这些观点和思想需要讨论,需要碰撞,需要形成共识。因此,笔者也愿借本书前言一隅,谈谈自己对区块链的看法。
笔者认为,从实质上看,区块链是一个带有共识机制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而共识的结果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档案库。共识机制是一套协议,也是一套规则。在这个分布式的计算机网络中,大部分节点都需要遵守这套规则。如果不是这样,这个区块链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要保证系统能正常工作,共识机制的设计就很重要。它必须能激励参与节点遵守规则,同时最好能惩罚不遵守规则的节点。需要共识的是每个节点中在某个时间点的状态,也就是说形成公认的、确定性的状态。在这里,可以把节点抽象成一个计算机科学里的概念——有限状态机(英文为Finite State Machine或Automata)。有限状态机指的是响应外界特定触发条件,并按一定规则做状态转换的抽象机器。例如我们日常所见的自动柜员机(ATM)就是一个有限状态机。它根据输入的指令,使系统内部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以取钱为例,从等待输入到减少库存钞票、输出钞票,再回到等待输入等一系列状态变化。在ATM的这个例子中,系统变化的规则是由后台中心化的银行核心系统决定的。而在区块链环境中,可以想象成每个ATM机都是独立的,有自己的账本系统,不受银行的核心系统控制。在任何一个ATM机上取钱,其他的ATM机都要进行验证,最后大部分ATM机要达成对账本状态的一致性确认,这样才能把钱取走。
也就是说,区块链系统是一个在分布式系统中不通过中心管控节点而能使各节点保持步调一致的系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区块链是带有颠覆性的创新。过去,只有通过中心化的管控,才能使分布式的系统步调一致。而现在,通过运行在各节点的共识算法,就能使得分布式的系统按规则形成“自治”。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系统都有一个自发的、逐渐变得无序的趋势,例如一间房,在没人打扫的情况下,会逐渐变得尘埃遍布。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的:一个封闭的系统总是向熵增加的方向发展。所谓熵,在热力学中就是一个无序、不确定性的量度。在香农创立的信息论中,信息是确定性的一个度量,而熵是信息量的一个度量。熵越大,越无序,信息量越少。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区块链系统是一个熵值减少的系统,因为共识所确认的状态就是信息,而信息也就是有序和确定性。
一个运行良好的区块链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降低熵值的系统。毫无疑问,这会给关注社会、组织管理的人带来很大的启发意义。如何应用区块链来变革传统的制度、组织管理方式就成为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不当的推广与不合时宜的应用,反而会阻碍区块链的应用和发展。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区块链是一种依托算法建立信任的技术,但恰恰有很多人在区块链领域有非常多的不诚信做法。他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很多言行,早已记录在大部分关注区块链的人们心中的账本上,就像区块链不可篡改和可追溯那样,历史不会遗忘那些借炒作区块链来达到损人利己目的的人。
区块链领域的从业者,需要建立行业自律,急需形成共识,建立一个区块链行业文化,以体现区块链的透明、诚信、公正、公平的特点。
因此,写这本书的目的,不仅希望从技术层面提供一本接近客观、真实的区块链书籍,更希望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使广大关注区块链的社区能凝聚共识,弘扬区块链领域的正能量,建立行业自律,使得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本书特色
希望本书能为想要系统了解区块链技术的从业人员提供比较完整、及时、翔实的指导。本书首先对基本概念做了详细讲解。然后就一些区块链基础知识,如区块链架构、密码学、共识算法、P2P网络等做了详细阐述。再结合区块链的主流平台,像比特币、以太坊、超级账本Fabric来讲解不同区块链平台实现的原理。接着分析向区块链3.0发展的不同新项目的特点,其中重点讲述当前具有区块链操作系统特性的EOS项目的技术现状。同时也简单描述代表区块链3.0的不同发展方向中的项目,包括:区块链网络中的闪电网络、Cosmos、Polkadot;侧链中的Rootstock、Lisk;DAG中的IOTA、Byteball、HashGraph;新型区块链系统Cardano;区块链存储或存储挖矿系统 StorJ、Burstcoin、Filecoin等。最后讨论区块链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区块链测评等问题。
技术的全面性、翔实性、实操性和技术更新的及时性应该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其中,书中特别强调实操,在很多章节都有可供读者自己动手配置环境、运行代码的参考性内容。要真正掌握一门新技术不容易,特别是像区块链这种融合多种技术的新型技术架构。我们学习区块链,要做到“知行合一”,不单是要读区块链书籍,还要亲自动手配置环境和编写代码,以此来验证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把学到的区块链知识应用于实际。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知”。
读者对象
区块链应用开发人员
区块链架构师
区块链底层开发人员
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
区块链相关的业务和管理人员
其他对区块链技术感兴趣的人员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分为三篇,共计12章内容。
第一篇为核心技术篇,着重讲解区块链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架构和核心技术,包括以下7章内容。
第1章 从互联网发展碰到的局限和挑战、分布式计算的演变出发,引出比特币的诞生背景,并简单介绍比特币的特点和局限。最后重点阐述区块链相比于互联网在信任建立和价值传递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2章 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和区块链的基本技术,覆盖P2P网络、密码学、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各核心技术的基本概念。
第3章 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整体的区块链架构。通过对不同区块链异同点的分析,总结区块链的本质,进而从本质和发展角度给出了区块链的架构模型和部署模型。
第4章 系统介绍了区块链常用的密码学技术原理,包括哈希算法、公用系统的非对称加密原理、数字签名技术和零知识证明、环签名等隐私保护算法。
第5章 系统介绍了强一致的共识算法和最终一致性共识算法,并讨论了主要区块链平台的共识算法。
第6章 介绍了区块链P2P网络协议的定义、产生、特征等基本内容,详细阐述了区块链P2P技术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网络构架等内容,最后重点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例,介绍其P2P协议的基本内容和工作原理。
第二篇为实战篇,着重讲解主流区块链平台的架构原理与应用,包括以下3章内容。
第7章 详细深入地介绍了比特币系统的基本部分,包括区块数据存储、共识机制、密码算法、脚本引擎以及P2P网络处理模块,并讲解了比特币如何通过组合这些技术实现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第8章 介绍了以太坊的出现背景、关键概念,详细说明了以太坊的核心架构。同时对以太坊智能合约和流行的高级合约语言Solidity也做了详细说明,构建了一个以太坊测试网络,并在网络上编译、部署和运行智能合约的案例。
第9章 主要阐述了超级账本权限链Fabric项目的架构原理和应用开发流程,并用实例讲解如何使用Fabric开发应用。
第三篇为进阶篇,讲解区块链的发展方向、潜力框架、常见问题,以及测评方法,包括以下3章内容。
第10章 总结了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简单介绍了主流平台以外一些富有特色的区块链平台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包括EOS、Cardano、IOTA等。
第11章 介绍了许多区块链领域内的常见问题,包括区块链的技术局限、数据冗余、安全性、各种共识协议的弱点、交易速度、51%攻击问题、女巫攻击、交易所及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漏洞,并讨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12章 从区块链系统整体出发,采用正交分析法,从6个层面和8大类质量指标来设计评测点和测试用例。
如果你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可以选择性地进行重点章节的阅读。如果你是区块链初学者,可以重点学习第一篇。如果你是一位有着一定经验的资深人员,本书可能会是一本可提供参考的案前书,你可以直接跳到第二、三篇读你所感兴趣的章节,如比特币、以太坊或超级账本Fabric等章节。
勘误和支持
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如果你有更多的宝贵意见或希望和笔者沟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加入微信群“区块链核心技术读者交流群”,添加微信号zhixinglian23或liandajun3986入群。
2)关注微信公众号“链信Chain2Trust”。
期待能够得到你们的真挚反馈,让我们在技术之路上互勉共进。
致谢
这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首先感谢参与策划和写作的伙伴们。他们是北邮在线董事长于斌博士、IBM架构师庄鹏先生、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邢春晓院长、 赣州新链总经理范金刚先生、VMware应用开发首席架构师张海宁先生、《白话区块链》第一作者蒋勇先生、亚投行IT战略顾问邵周先生、广州大学唐屹教授、IBM架构师郭莹城先生、联动优势首席架构师刘胜先生、清华大学张桂刚博士、VMware程序员陈家豪。他们花了很多心血,牺牲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来收集资料、写作,贡献他们各自的章节,体现了他们的专业精神。特别是庄鹏先生,不单提供了全面、翔实的内容,还协助笔者做审校。另外要鸣谢联动优势的向峥嵘博士,他协助笔者做本书的审校、统稿,为本书的顺利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同时需要感谢北京大学密码学研究员陈宇教授,美国Visa 研究员、波士顿大学密码学博士陈一镭,他们对密码学章节进行审稿并提供了宝贵意见。另外要感谢本书的特约策划、北邮在线的张权主任,他不断地跟进本书进度,使笔者不敢有些许松懈。
笔者衷心感谢为本书作序的各位前辈和大师。其中中国数字资产研究院朱嘉明院长在笔者写书过程中一直给予很多鼓励,并为本书初稿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他另外用近一个月的时间为本书作了一个长达万言,极具思想深度和原创观点的序言。序言中涉及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朱教授都反复和各领域专家进行讨论、充分论证,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朱教授的严谨治学态度堪称学术界的楷模。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姚前所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指出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区块链和区块链技术;中国区块链基础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协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复旦大学斯雪明教授也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大师们严谨治学、乐于帮助后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感谢区块链项目的官网文档和开源社区,在写作期间提供给我们准确的参考材料。
感谢中国可信计算创立者、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对本书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批评意见;也感谢中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联盟副理事长赵平生先生、狗狗币中国区社区创始人周朝晖先生、中国数字资产研究院秘书长林茜女士、冯永强律师、OFBank创始人刘大鸿先生、PPKPub创始人陈晖先生、零壹财经CEO柏亮先生、零壹财经编辑孙爽女士、青岛链湾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闫祖德、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联盟秘书长陈晓华教授、布比CEO蒋海博士、中科院百人计划贺海武教授、太一云总裁邓迪博士、太一云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甘国亮博士、爱立示CEO谈健博士、OFBank运营副总王飞先生为本书的成书提供了帮助和指导。另外要感谢中国数字资产研究院的张宇先生、中国数字资产研究院秘书王婉卿女士、中国数字资产研究院郑延伟先生、博彦科技的赵丹女士、知行链总经理曾健先生、知行链CTO盛义东先生和知行链市场总监张娜女士对出版该书的帮助。
最后感谢巴比特和CSDN社区的各位技术专家们的博客文章,每次阅读必有所获,有所启发。
最后要鸣谢中国数字资产研究院、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联盟和中国计算机协会区块链专委会的大力支持!
特别致谢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太太Annie、女儿Beverley和儿子Skyler,我为写作这本书,牺牲了很多陪伴他们的时间,但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与支持,我才能坚持写下去。
同时,感谢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虽然幼时家境艰难,但儿时良好的家教以及和睦互助的家庭环境使我具备了健康的心智,并受用无穷。
谨以此书献给我最亲爱的家人,以及众多热爱区块链技术的朋友们!

邹 均

上架指导

计算机\程序设计

封底文字

邹均编写的本书,与其上一本著作《区块链技术指南》,以及市场上关于区块链的大量著作相比,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宏观视野、系统化、科学的描述方式、超越概念化、重视和引用英语文献对话。
——朱嘉明,中国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本书作者们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力求给读者提供一本完整、翔实地反映当前区块链技术体系的书籍,是广大区块链爱好者和从业者可以参考学习的工具书,值得推荐。
——姚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

本书给读者一个全面系统地理解区块链的机会,既没有夸大,也没有贬低,观点比较客观中肯,值得推荐。
——斯雪明,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协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

作者简介

邹均 于斌 庄鹏 邢春晓 等著:邹均,广电运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CEO、中关村区块链联盟副秘书长。主编技术畅销书《区块链技术指南》,在领先的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区块链论文获IEEE ICWS最佳论文奖,共识算法论文由国际顶级期刊《Transaction on Service Computing》收录并刊登。曾荣获澳中校友会“杰出校友奖”、麦考瑞大学“校长奖”。
于斌,现任北邮在线教育投资集团总裁、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专家,是上海财经大学,亚洲财经商学院特聘教授。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主编《金融科技概论》等专著4本,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一等奖。网络教育、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专家。
庄鹏, IBM全球服务金融服务部高级顾问经理、资深架构师。14年金融行业架构设计与战略咨询规划经验。拥有丰富的服务转型、大型企业级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大数据分析、金融支付方面的丰富实施经验。最近三年专注于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架构研究,区块链相关应用和数字货币咨询研究,多次作为区块链峰会的讲师、培训专家。
邢春晓,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和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大数据管理和分析,知识工程和软件工程、区块链与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政务,商务,文化和医疗健康)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SCI 40余篇、EI 150余篇,发明专利40项。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序一 处于“十字路口”的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
序二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块链
序三 区块链与系统安全
前言
第一篇 核心技术篇
第1章 互联网下半场的主角——区块链 2
1.1 当代互联网的局限 3
1.2 计算模式的演变 4
1.2.1 分布式计算的出现 4
1.2.2 分布式计算的挑战 5
1.2.3 比特币“突围” 6
1.2.4 比特币的局限 8
1.3 区块链的演化路径 9
1.3.1 区块链与互联网意义 9
1.3.2 区块链概念的提出 9
1.3.3 区块链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9
1.4 小结 12
第2章 区块链基本概念 13
2.1 区块链技术研究缘由 13
2.1.1 区块链用例描述:比特币 14
2.1.2 区块链需要研究哪些关键技术 17
2.2 区块链模型 18
2.2.1 数据区块 20
2.2.2 链式结构 21
2.2.3 Merkle树 22
2.3 网络通信层关键技术 22
2.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 26
2.5 共识层关键技术 32
2.6 区块链技术标准 33
2.7 小结 34
第3章 区块链架构 36
3.1 区块链架构和传统IT架构的异同 36
3.2 区块链架构模型 37
3.2.1 区块链系统的共性 37
3.2.2 区块链的差异性 40
3.3 区块链的参考模型 42
3.3.1 一个参考架构 42
3.3.2 区块链高阶架构模型 43
3.3.3 区块链跨链本质与架构模型 52
3.3.4 区块链部署模型 56
3.4 区块链的数据模型 58
3.5 区块链的能力模型 62
3.6 小结 64
第4章 密码学 65
4.1 哈希算法 66
4.1.1 密码学哈希函数简介 66
4.1.2 哈希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67
4.1.3 区块链中的哈希函数 69
4.2 Merkle树 70
4.2.1 哈希指针 70
4.2.2 Merkle哈希树 72
4.3 公钥密码算法 73
4.3.1 密码算法简介 73
4.3.2 公钥密码算法 74
4.3.3 区块链中使用的椭圆曲线 75
4.3.4 数字证书 75
4.4 数字签名 76
4.4.1 数字签名简介 76
4.4.2 数字签名标准与ECDSA算法 77
4.4.3 其他的数字签名方法 78
4.5 零知识证明 79
4.6 区块链中的隐私问题 80
4.7 小结 82
第5章 共识算法 83
5.1 分布式共识算法背景 83
5.1.1 拜占庭将军问题 85
5.1.2 共识系统的基本定义 88
5.1.3 Fisher-Lynch-Paterson定理 89
5.1.4 CAP定理 91
5.2 强一致性非拜占庭共识算法 93
5.2.1 Viewstamped Replicaton 93
5.2.2 Paxos共识算法 96
5.2.3 其他类Paxos共识协议 98
5.2.4 强一致性非拜占庭共识算法小结 100
5.3 强一致性拜占庭容错共识算法 101
5.4 非强一致共识算法 PoW机制 104
5.5 PoS机制 110
5.5.1 点点币PoS机制 111
5.5.2 NXT PoS机制 112
5.5.3 Tendermint PoS机制 113
5.5.4 Ethereum Casper PoS机制 116
5.5.5 LPoS机制 117
5.5.6 DPoS机制 117
5.6 Ripple共识算法 118
5.7 小结 120
第6章 P2P网络 122
6.1 P2P网络简介 122
6.2 P2P网络核心数据结构与算法 127
6.2.1 P2P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 127
6.2.2 主流数据结构DHT与算法 128
6.2.3 区块链P2P网络协议 136
6.3 小结 147
第二篇 实战篇
第7章 比特币 150
7.1 比特币的特点 150
7.2 比特币的P2P网络 153
7.2.1 点对点的钱包节点分类 153
7.2.2 全节点的分布式存储 154
7.2.3 交易和区块在节点间的传播同步 156
7.3 比特币的发行机制 157
7.3.1 总量上限2100万的实现 157
7.3.2 打包区块的原理 158
7.3.3 矿池与矿工的关系 161
7.4 比特币的账号系统 163
7.4.1 私钥与公钥 163
7.4.2 签名信息与校验签名 165
7.4.3 脑口令 165
7.4.4 荣耀地址与批量地址 167
7.4.5 多重签名地址 168
7.4.6 隔离验证SW地址 177
7.5 比特币的生态系统 177
7.6 开发实施一个比特币存证应用 179
7.6.1 环境准备 179
7.6.2 示例程序 182
7.7 小结 184
第8章 以太坊 185
8.1 以太坊关键概念 186
8.2 以太坊的架构 188
8.2.1 以太坊数据模型 189
8.2.2 以太坊的应用架构 195
8.3 以太坊智能合约 197
8.3.1 合约类型和调用示例 197
8.3.2 合约编译和部署过程 199
8.3.3 Solidity高级合约语言 201
8.3.4 案例:构建、编译与部署一个智能合约 203
8.4 以太坊适用场景剖析 216
8.5 小结 217
第9章 超级账本Fabric 218
9.1 Fabric基础架构 219
9.1.1 架构概述 219
9.1.2 主要组件 220
9.1.3 P2P网络 221
9.1.4 通道 222
9.1.5 分布式账本 222
9.1.6 共识机制 223
9.1.7 智能合约(链码) 224
9.1.8 成员服务提供者 225
9.1.9 交易流程 225
9.2 架构详细原理 227
9.2.1 成员身份管理 227
9.2.2 通道的结构 232
9.2.3 链码 238
9.3 应用开发流程 245
9.3.1 前期准备 246
9.3.2 定义Fabric集群 246
9.3.3 启动Fabric集群 248
9.3.4 链码设计 248
9.3.5 链码部署 251
9.3.6 SDK简介 251
9.3.7 应用的API开发 254
9.3.8 界面开发 257
9.3.9 集成 260
9.3.10 测试应用 261
9.3.11 扩展应用中的组织数目 263
9.4 小结 271
第三篇 进阶篇
第10章 其他区块链平台 274
10.1 区块链架构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74
10.2 区块链平台的典型需求和发展方向 276
10.2.1 区块链平台的典型需求 276
10.2.2 区块链平台的发展方向 277
10.3 其他区块链平台 278
10.3.1 以太坊:区块链龙头的转型升级 278
10.3.2 EOS:区块链操作系统 281
10.3.3 Cardano:具有隐私和法规的区块链 289
10.3.4 基于区块链的支付协议:Ripple与Stellar 291
10.3.5 侧链代表:RootStock、Polkadot和Cosmos 294
10.3.6 分片扩容:Zilliqa叫板Visa 296
10.3.7 垮链技术:价值互联网的纽带 297
10.3.8 DAG:区块链的革新 300
10.3.9 Hashgraph:区块链的新竞争者 304
10.3.10 区块链存储 306
10.3.11 安全和隐私保护 310
10.4 一句话解释主要加密货币 310
10.5 小结 312
第11章 区块链常见问题剖析 313
11.1 区块链的技术局限 313
11.1.1 区块链不可能三角 313
11.1.2 数据冗余 313
11.1.3 区块链安全性 314
11.1.4 挖矿和其他共识协议的弱点 315
11.1.5 交易速度 316
11.2 区块链的安全问题 317
11.2.1 51%攻击问题 317
11.2.2 女巫攻击 317
11.2.3 交易所 318
11.2.4 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漏洞 320
11.2.5 区块链安全性的测试指标 321
11.3 挖矿和共识协议的弱点 322
11.3.1 中本聪一失之虑 322
11.3.2 挖矿和算力集中困境 322
11.3.3 其他共识算法及其问题 323
11.4 交易效率问题 323
11.4.1 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交易效率困境 323
11.4.2 比特币扩容 324
11.4.3 比特币的隔离验证、闪电网络与侧链 324
11.4.4 基于DAG的提速技术 326
11.4.5 其他提速思路 328
11.5 系统升级维护问题 328
11.5.1 硬分叉史记 328
11.5.2 系统升级维护难题和分叉 329
11.6 小结 329
第12章 区块链评测 330
12.1 评测的难点 331
12.2 评测的策略 333
12.3 应用层评测 337
12.4 合约层评测 338
12.5 激励层评测 340
12.6 共识层评测 341
12.7 网络层评测 345
12.8 数据层评测 345
12.9 辅助工具 347
12.10 小结 350
后记 351

教学资源推荐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Bruce A.Tate
作者: 朱东海,刘良华等
作者: 王国辉 陈英 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