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第4版)
作者 : 李华 吴建华 王安娜 等编著
出版日期 : 2020-10-15
ISBN : 978-7-111-66421-5
定价 : 6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10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图书简介

新版电路原理教材适应教学要求(64学时),对原第3版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具体为:1.模块化分解;2.删减不必要的内容;3.调整(增、删或改换)例题和习题。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为了适应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满足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继续秉承电路原理课程“编写精品教材、创建精品课程”的宗旨,结合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本版在第3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全书共分为12章,内容为电路基本元件和电路基本定律、直流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定理、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激励作用下稳态电路的分析、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复频域分析、双口网络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分布参数电路及均匀传输线。
本版保留了上一版教材重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特色。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将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分别列为一章,以更清晰地区别这两类不同的电路分析方法。②考虑到本书前3章内容涵盖了电路基本元件和电路基本定律、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将第3版的第7章线性动态网络时域分析改写为本版第4章,这样,读者可以在学习完前3章的内容后,再学习用时域分析方法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从而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本版第4章删除了不常用的二阶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内容,精简了学时;第4章章名改为“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以强调该章为暂态过程的分析,区别于前3章的稳态电路分析。③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部分紧接着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部分,保持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④在第10章双口网络分析中,删除了不常用的固有传播常数部分,使教学内容更加精练。
本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章中例题、章后习题紧密配合主体内容,习题联系工程实际,书末附有习题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专业电路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版第1~3章由贺立红修订,第4章、第9章由王安娜修订,第5~8章、第12章由李华修订,第10章由汪刚修订,第11章由马大中修订。吴建华系本书前3版的主要作者。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0年5月

上架指导

电路基础

封底文字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本科电路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完整地介绍了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叙述风格简明扼要、循序渐进,让读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电路的乐趣。
随着高等教育新工科理念的深入,专业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电路原理作为电类专业的第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内容也相应调整。在不减少内容的基础上,缩减学时是大势所趋。 本教材第4版为适应教学要求,对内容进行了调整:模块化地分解内容,删减不必要的部分,调整(增、删或改换)例题和习题。调整后,理论知识更具连贯性和系统性。
本书特色
加强物理现象(实际器件的电磁特性)—数学模型—电路模型—算法—优化算法的工程性研究方法的叙述,使学生对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进而理解电路原理的研究方法。
突出应用电路基本原理(两类约束)分析各类主要电路问题(经典电路问题)的主线,加强学生本领域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使其更好地掌握电路原理。
增加了较新颖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如何应用电路原理分析现代电路基本元件、有实用背景的电路以及与后续课程相关的典型电路,以增强学生应用电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书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电路基本元件和电路基本定律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1
 1.2 电路变量2
  1.2.1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2
  1.2.2 功率和能量4
 1.3 电路元件5
  1.3.1 电阻元件5
  1.3.2 电容元件7
  1.3.3 电感元件8
  1.3.4 电压源10
  1.3.5 电流源11
  1.3.6 受控电源12
 1.4 基尔霍夫定律12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3
  1.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4
 习题一20
第2章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24
 2.1 电阻的连接及其等效变换24
  2.1.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及其等效变换24
  2.1.2 电阻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及其等效变换29
 2.2 电源的连接及其等效变换33
  2.2.1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33
  2.2.2 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33
 2.3 支路电流法36
 2.4 回路电流法39
 2.5 节点电压法42
 习题二50
第3章 电路定理54
 3.1 叠加定理54
 3.2 替代定理58
 3.3 等效电源定理59
  3.3.1 戴维南定理59
  3.3.2 诺顿定理64
  3.3.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66
 3.4 特勒根定理68
 3.5 互易定理70
 习题三73
第4章 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76
 4.1 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及初始条件的确定76
 4.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80
  4.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80
  4.2.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83
 4.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85
  4.3.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85
  4.3.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87
 4.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和三要素方法88
 4.5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95
 4.6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98
  4.6.1 冲激响应98
  4.6.2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跃变103
 4.7 线性动态网络对任意激励的响应105
 习题四107
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11
 5.1 正弦稳态响应111
 5.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112
  5.2.1 正弦量112
  5.2.2 相量115
 5.3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120
  5.3.1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120
  5.3.2 电感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121
  5.3.3 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122
 5.4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及电路的相量模型124
 5.5 复阻抗与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125
  5.5.1 复阻抗125
  5.5.2 复导纳128
  5.5.3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130
 5.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132
  5.6.1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功率132
  5.6.2 无源二端网络的功率134
  5.6.3 功率因数的提高137
  5.6.4 传输最大功率139
 5.7 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140
 5.8 谐振电路148
  5.8.1 RLC串联谐振电路148
  5.8.2 RLC并联谐振电路152
 习题五154
第6章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159
 6.1 互感现象与互感电压159
 6.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162
 6.3 空心变压器165
 6.4 理想变压器168
 习题六170
第7章 三相电路173
 7.1 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173
 7.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77
 7.3 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181
 7.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186
 习题七187
第8章 非正弦周期激励作用下稳态电路的分析190
 8.1 非正弦周期量的傅里叶级数展开190
 8.2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194
 8.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196
 8.4 滤波器简介198
 8.5 非正弦周期激励下的对称三相电路分析202
 习题八205
第9章 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复频域分析208
 9.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208
 9.2 拉普拉斯变换的重要性质210
 9.3 用于求解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213
 9.4 两类约束的复频域形式217
 9.5 应用复频域分析法求解动态电路220
 9.6 网络函数及其应用225
  9.6.1 网络函数的定义225
  9.6.2 卷积定理228
  9.6.3 网络函数零极点与动态特性关系229
 习题九232
第10章 双口网络分析236
 10.1 双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236
  10.1.1 端口条件236
  10.1.2 Y参数和Z参数237
  10.1.3 A参数和H参数240
 10.2 双口网络的转移函数243
 10.3 双口网络的特性阻抗 246
  10.3.1 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246
  10.3.2 特性阻抗247
 10.4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248
 10.5 双口网络的连接252
 习题十254
第11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258
 11.1 非线性电阻特性258
 11.2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解析分析法259
 11.3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260
  11.3.1 曲线相交法260
  11.3.2 曲线相加法262
 11.4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小信号分析法264
 习题十一268
第12章 分布参数电路及均匀传输线271
 12.1 分布参数电路及均匀传输线的概念271
 12.2 均匀传输线的微分方程271
 12.3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解273
 12.4 行波277
 12.5 波的反射与终端匹配的传输线280
 12.6 无损耗线的正弦稳态解282
 习题十二291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92
参考文献301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Bhag Singh Guru,Huseyin R.Hiziroglu
作者: (美) Charles K.Alexander Matthew N.O.Sadiku 著
作者: [美]道格拉斯·布鲁克斯(Douglas Brooks)著
作者: Devdas Shetty, Richard A.Kolk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彭瑜 刘亚威 王健 等编著
作者: [比]保罗·G.A.杰斯珀斯(Paul G. A. Jespers) [美]鲍里斯·默尔曼(Boris Murmann)著
作者: 李潇海 著
作者: 叶国阳 刘铮 徐科军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