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王文寅)
作者 : 王文寅,彭佑元
出版日期 : 2013-08-26
ISBN : 978-7-111-42949-4
定价 : 35.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47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教材在保持经典理论的框架和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结合了学科新观点和现实经济热点问题,安排了一些案例和习题,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管理类专业、MBA、MPAcc专业的基础课程,也可供在职经济与管理人士学习和参考。

图书特色

本书特色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系统叙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将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来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因而更适用于理工农医高校的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教学。
3.在编写体例上,每章开始于核心内容提示,结束于本章小结,章后有适量的课后练习,正文中适当安排实用案例。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管理类专业、MBA、MPAcc专业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也可供在职经济与管理人士学习和参考。

图书前言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现在呈给读者的这本《宏观经济学》教材,与此前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共同组成了一套经济学教程。
  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系统叙述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将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热点问题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来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教材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因而更适用于理工农医高校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第三,在编写体例上,每一章开始有核心内容提示,结束于本章小结,有适量的课后练习,同时适当插入了一些案例。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材围绕这一中心,首先讲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2章),接下来的第3、4章是重点内容,其中第3章提出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即AE-NI模型,第4章是比较复杂的IS-LM模型。第5章是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叙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以上是在价格不变的假设下侧重于总需求分析,第6章则引入总供给因素,研究价格和产量的关系,进行AD-AS模型分析。第7、8章运用上述原理和模型,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问题:一是失业与通货膨胀,二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各章的编写者如下:王文寅(第1章)、彭佑元(第2、8章)、申丹虹(第6章)、王劲松(第7章)、吴青龙(第3、4章)、陈建富(第5章)。彭佑元安排了编写体例,王文寅、彭佑元负责最后的统稿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教材和文献,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肯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宝贵意见。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对本教材出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本书策划高伟老师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

编者  
2013年5月

上架指导

经济学

封底文字

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十二五”应用型规划教材 [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系列]
本书特色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系统叙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将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来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因而更适用于理工农医高校的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教学。
3.在编写体例上,每一章开始于核心内容提示,结束于本章小结,章后有适量的课后练习,正文中适当安排案例。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管理类专业、MBA、MPAcc专业的基础课程,也可供在职经济与管理人士学习和参考。
系列丛书
经济学基础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现代管理学
会计学
统计学
经济法
金融学
管理信息系统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
财务管理学
财政学
国际经济学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管理沟通
计量经济学基础

作者简介

王文寅:暂无

彭佑元:暂无

图书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的
 二、先修、后续课程及关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学时分配
第1章 导论
 本章核心内容提示
 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1.2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流派
 1.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3 本书的内容结构
 1.3 培养宏观经济学的思维
 本章小结
 实训与实践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本章核心内容提示
 2.1 国民收入衡量
  2.1.1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2.1.2 衡量国民收入的其他指标
  2.1.3 宏观经济的其他测度指标
 2.2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2.2.1 支出法核算GDP
  2.2.2 收入法核算GDP
  2.2.3 部门法核算GDP
  2.2.4 我国GDP统计工作流程
 2.3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2.3.1 国民经济流量循环模型
  2.3.2 两部门循环模型
  2.3.3 三部门循环模型
  2.3.4 四部门循环模型
 本章小结
 实训与实践
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核心内容提示
 3.1 总需求和均衡产出
  3.1.1 总需求
  3.1.2 总需求和均衡产出
  3.1.3 均衡产出和国民收入恒等式
 3.2 消费函数和总需求
  3.2.1 消费函数[1]
  3.2.2 储蓄与储蓄函数
  3.2.3 计划的投资[1]和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
  3.2.4 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决定
  3.2.5 均衡产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I=S
  3.2.6 节约是非论
 3.3 乘数
  3.3.1 乘数过程
  3.3.2 乘数的图形解释
 3.4 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总需求和均衡产出
  3.4.1 加入政府部门之后的总需求
  3.4.2 加入政府部门后均衡收入的决定
  3.4.3 加入政府部门之后的乘数与自动稳定器
  3.4.4 政府财政政策的变化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3.5 政府预算的简单研究
  3.5.1 预算结余或赤字
  3.5.2 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化对预算结余的影响
 3.6 四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和均衡产出
 本章小结
 实训与实践
 附录3A 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附录3B 投资的影响因素
第4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
 本章核心内容提示
 4.1 商品市场均衡和IS曲线
  4.1.1 投资需求曲线
  4.1.2 三部门经济的IS曲线
  4.1.3 对三部门经济IS曲线的深入分析、理解
  4.1.4 简单总结
 4.2 货币市场均衡和LM曲线
  4.2.1 资产市场和资产市场均衡
  4.2.2 货币、货币的需求及供给
  4.2.3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的推导
  4.2.4 LM曲线较深入的分析
  4.2.5 关于LM曲线的总结
 4.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4.3.1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4.3.2 均衡的变动及向均衡的调整
  4.3.3 IS-LM模型的公式化
 本章小结
 实训与实践
 附录4A 利率、现值和贴现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5章 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核心内容提示
 5.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5.1.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5.1.2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5.1.3 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5.2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5.2.1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与运用
  5.2.2 自动稳定器
  5.2.3 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
  5.2.4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5.2.5 财政政策的效果
  5.2.6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5.2.7 财政政策运用中的困难
 5.3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5.3.1 货币的基本知识
  5.3.2 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
  5.3.3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5.3.4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5.3.5 货币政策工具
  5.3.6 货币政策的效果
  5.3.7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5.4 古典主义极端和凯恩斯主义极端
  5.4.1 古典主义极端
  5.4.2 凯恩斯主义极端
 5.5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5.5.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5.5.2 政策配合中的相机抉择
 资料阅读
 本章小结
 实训与实践
第6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本章核心内容提示
 6.1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简化模型
 6.2 总需求曲线
  6.2.1 总需求曲线的经济含义
  6.2.2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6.2.3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6.2.4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6.3 总供给曲线
  6.3.1 总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
  6.3.2 长期总供给曲线
  6.3.3 短期总供给曲线
  6.3.4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关系
 6.4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外来扰动的反应
  6.4.1 总需求扰动
  6.4.2 总供给扰动
 本章小结
 实训与实践
第7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
 本章核心内容提示
 7.1 通货膨胀
  7.1.1 通货膨胀的概念
  7.1.2 通货膨胀的衡量
  7.1.3 通货膨胀的分类
  7.1.4 通货膨胀的成因
  7.1.5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7.1.6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7.2 失业
  7.2.1 失业和充分就业的概念
  7.2.2 失业的类型
  7.2.3 失业的衡量
  7.2.4 失业的危害
 7.3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7.3.1 菲利普斯曲线PC的概念
  7.3.2 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
  7.3.3 菲利普斯曲线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7.3.4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PC
  7.3.5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小结
 实训与实践
第8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本章核心内容提示
 8.1 经济周期理论
  8.1.1 经济周期涵义
  8.1.2 经济周期的阶段及其特征
  8.1.3 经济周期分类
  8.1.4 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8.2 经济增长理论
  8.2.1 经济增长概述
  8.2.2 经济增长的源泉
  8.2.3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8.2.4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8.2.5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本章小结
 实训与实践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迪恩·卡尔兰(Dean Karlan) 乔纳森·默多克(Jonathan Morduch) 著
作者: 主编 李海东 副主编 蔡利
作者: 卢瑟尔S.索贝尔(Russel S. Sobel)   西弗吉尼亚大学   詹姆斯D.格瓦特尼(James D. Gwartney)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   理查德L.斯特鲁普(Richard L Stroup)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著   大卫A.麦克弗森(David A. Macpherson)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作者: 李士金 仲维清 主编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N.Gregory Mankiw
作者: 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德豪斯
作者: 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德豪斯
作者: 威廉J.鲍默尔 艾伦S.布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