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创业管理

像金融投资一样做创新:世界企业高效创新的8+1秘诀
作者 : 江晓东
出版日期 : 2014-09-28
ISBN : 978-7-111-47875-1
定价 : 3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34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自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以来,中国社会对于如何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关注于20112012年达到顶峰。综合国内各级政府、工商企业界、学术界、媒体关于创新议题的讨论,及因此推出的有关国内外创新书籍,其注意力大都放在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才及如何做创新方面,至于怎样管理各种创新,应对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控制风险,从而最大程度获得创新投资回报,使创新更有效,则鲜有相关书籍论述,而这个缺憾正是世界众多创新成功企业日常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正是利用这个为常人所忽视的议题,以华尔街最常见的投资理财论作为创新管理方法,通过自身经历和中外各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对企业创新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全新诠释,继而带着读者从如何选择创新项目的时机开始,一步步执行创新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寻找合理的创新组合,组织企业资源实施创新,成功监管创新,控制创新组合风险,测量创新质量及最终实现创新组合价值最大化。本书还通过作者中美职场17年里,参与和主持的各种企业创新项目和经验,从全新角度,对市场流行的创新议题如怎样建立企业常效创新机制和培养选拔企业创新人才等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总结了中外成功企业创新的方法。由于初创企业在中美两国都提供了其全社会70%的就业机会,创新又对初创企业的安身立命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书还特别单立一章专门从可操作角度的论述这个议题。本书最后还介绍了2013年3月以来,全美最值得关注的50家创新型公司。这些公司全部获得风险投资青睐,代表各行各业,相信其创新模式和做法对国内做创新创业的读者会有极大启发作用。

图书特色

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师奥利弗·威廉姆森和迈克尔·斯宾塞 专业点评
世界成功企业鲜为人知的创新投资收益最大化秘诀
打破企业、政府创新瓶颈,实现创新投资回报最大化

奥利弗·威廉姆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作者选择了高效创新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通过案例和相关数据,展示了如何运用金融投资组合这一传统方法来实现高效创新的尝试和努力。


迈克尔·斯宾塞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政府对推动创新的作用毋庸置疑,如透过法规鼓励大学、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进行开放式合作,激励各种社会创业模式等。创新不是国家投资的游戏,而多数由国家支持的创新就因违反这些规则而导致低效创新,作者对此提出了有益见解。


鲍勃·维斯  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

中国创新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而基于社会个人需要和选择为驱动的创新模式才更持续和高效,作者为此做了有益尝试。

丹尼斯·卢梭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管理学教授、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全球管理学最高荣誉“乔治·泰瑞图书奖”得主运用金融投资组合方法以实现企业和机构高效创新是一种全新、大胆的创举。本书使用这种创造性方法,对企业创新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做了系统性改进,从而在整体上为成就高效创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建立创新长效机制及培育创新人力资源方面,作者也有独特见解。在今天中国向创新大国的转变中,无论企业还是政府创新,相信这本书都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江晓东
中美职场18年,曾供职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职业生涯涉猎领域包括金融、电信、互联网、手机、数码媒体、电子商务等,从事战略规划、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商业运营、信息系统管理、金融数据建模、大数据分析和商务智能解决方案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担任资深商业信息技术咨询师达15年,主要客户为美国财政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房利美、房贷美、美国运通、美国海军联邦互助银行、世界通讯、斯普林电信、Verizon无线通讯公司、卡尔法克斯(汽车大数据公司)等。
江晓东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从师于美国企业循证管理大师丹尼斯·卢梭教授,获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硕士。

不管小米、余额宝还是微信创新,只要做出创新就是好创新?非也。首次独家披露世界成功企业鲜为人知的创新投资收益最大化秘诀,揭示世界企业长久持续成功创新的路线图。将促进企业家创业成功,保障企业长效创新,高效招聘、管理创新人才的实战方法一网打尽。
汲取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师的具体建议,首次将金融投资组合方法运用于中国企业、政府创新管理全过程。方法体系简明易记、操作性强,配以40多个精彩案例故事,用以实现企业创新投资收益最大化和长效持久创新, 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面对企业创新的困惑,本书将为您解答:世界成功企业如何在冒险的同时最大化投资收益?在转型时期,不创新和低效创新是导致企业破产、职工丢掉饭碗的直接原因,如何在转型时期高效创新?如何保证中国企业持续创新?如何培养中国的乔布斯?如何使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企业的创新领导者?

图书前言

在当代社会,无论创新的方式、内容、应用领域如何,其实质就是政府、企业或个人通过利用时间、空间和资源投资未来,进而实现其愿景的行为。
据世界银行2012年统计,中国在研发上的投入已占GDP的13.7%,仅次于美国(29%)。中国也开始出现自己的世界级创新型企业,如联想、华为、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然而,哈佛大学商学院2013年11月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跟世界其他创新型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整体水平和效率还较低。2014年3月《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研究报告甚至给出这样的标题——“为什么中国不能创新?”仅拿发明专利为例,2012年源于中国的发明专利在美国仅有1.8%被批准,在欧洲只有1.2%被核准。而与此同时,对应于邻国日本,这两个数字则分别为20%和19.6%。2013最新世界创新排行榜(Global Innovation Index)上,中国总体名列第35位,低于邻国印度、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东欧小国捷克、匈牙利、拉脱维亚等。
对政府而言,创新低效意味着其对各种旨在鼓励创新的公共事务的投资,无论是科技文教、各种产业园,还是推出的各种公共服务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很长时间内无法达到其预期效果,短期内造成资源浪费,滋生腐败,长期看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
对企业而言,创新低效意味着企业对其创新项目的投资成果或者半途而废,或者无法迅速推向市场,或者得不到市场普遍认可。从而在消耗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极大影响企业的竞争、成长甚至是生存能力。
对创业者而言,创新低效意味着企业家在开始自己的事业时,其推出的技术、产品、商业模式、服务项目与竞争对手无显著差异,从而导致盈利能力低下,用户数量有限,直接危及初创企业的生存。
那么如何挑选最好的创新组合才能使各级政府、企业和创业家对其创新的投资回报达到最大值?如何组织最好的创新团队才高效?如何在创新过程中将负面风险影响降至最低?如何做创新才能遵从企业各项制度和政府监管条例,从而使创新在推向市场后不被叫停或遭遇政府监管滑铁卢?如何在创新成功后全身而退?如何做才能提高中国企业和机构的整体创新效率?如何做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一大批中国式的乔布斯,从而造就出中国自己的全球创新领导企业?这些都是本书所要关心和回答的问题。
时下市场上有关国内外创新类的书籍五花八门,这些大作涵盖了从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思维到差异化创新、行业创新等诸多方面。而把创新作为一项企业和政府投资管理成果而进行研究和提供实战经验,如何应对创新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从而最大程度获得创新投资回报,使创新更有效的书籍,目前还鲜有见到。2013年4月我应邀回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中美创新创业大赛评委。大赛期间,就中美高效创新议题,我与IDG资本合伙人李丰、智慧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徐德清博士、康奈尔大学副校长鲍绍琦和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邓文中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此为本书缘起。
利用自己在金融企业和信息产业做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从业经历,我在书中从华尔街投行的角度,提出运用金融投资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来管理和激励创新行为,并将此方法系统地运用到政府、企业和创业家日常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在管理各项风险的同时,以期提高创新的投入产出效果,最终达到整体提升创新绩效之目的。而这个创意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2013年才开始兴起的“创新投资组合管理” 研究趋势不谋而合,也是美国创新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潮流。
国内对金融投资和理财的认识与理解普遍比较简单,以为投资金融、理财就是利用投资股票、基金等金融服务产品来赚钱。而从华尔街百年实践看,投资金融、理财是个人和机构,在分析自身优劣势、投资机会和掌控各种风险的前提下,根据需求和喜好,设立投资目标,构建、调整并择机退出投资组合(各种金融及其衍生产品、特有资产等),以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管理艺术和投资方法。
基于这个认识,本书在结构上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以国内著名的“即刻搜索”创新失败的案例,分析企业为什么会陷入低效创新的困境,进而在第2章顺势引入华尔街最常见的金融投资方法作为走出困境的高效创新管理实战方法。第二部分从第3章到第11章,以通俗易懂的简单形式,在介绍投资组合管理的各项基本原则与方法的同时,将其一一应用到所对应的创新管理实践中,从而揭示了世界著名企业创新成功的8+1秘诀,即准确把握企业创新时机、构建获利最大的创新组合、组织合理资源实施创新、成功监管创新组合项目、有效控制创新组合风险、准确测量创新质量、实现创新价值回报最大化和建立企业长效创新机制,以及那个额外的超级大乐透秘诀——企业如何招聘、培养和选拔创新人才,因为一切高效创新必然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成就,这也是突破中国低效创新的关键环节之一。第三部分的第12章总结了全球企业成就创新的普遍做法,第13章分享了初创中小企业如何做创新的实战技巧,第14章在刻画全球最具创新能力企业九大特征的同时,分析了8+1秘诀在这些企业创新成功过程中的运用。
通过自身做创新的体验和中外创新成功企业的大小40多个案例分析,涵盖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大数据、数字多媒体、电商等新兴产业,和传统的金融、能源、电信、纺织、化工、医药、制造业、传媒与娱乐、教育、食品等行业,本书还对企业创新的整个生命周期做了全新演绎。在这些生动精彩的案例故事里,还首次透露了很多不同创新成功鲜为人知的秘密,包括俄罗斯的“科研特种部队”如何帮助韩国三星成就其全球研发创新,IBM如何在全球建立其独树一帜的长效创新机制,美国红十字会在“9·11”恐怖袭击后如何通过管理创新走出其捐款分配丑闻,联想集团如何在全球招聘创新人才,海尔集团管理创新团队的绝招,美国第一资本银行如何通过持续创新、仅用十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小信用卡公司成为全美第8大商业银行,正在极大影响中国的余额宝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遵从的猫捉老鼠游戏,以色列政府、企业如何联手创造出震惊世界的特拉维夫硅谷创新奇迹等。培养创新人才要从娃娃抓起。美国企业中源源不断涌现出的大量、高效创新型人才如乔布斯、比尔·盖茨,一个主要秘密是美国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秘密培养早期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成果。本书对此也做了专门介绍,以期回答“钱学森之问”,破除中国培养创新人才的瓶颈。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专门著书强调,创新是企业家创业成功的利器。由于初创企业在中美两国都贡献了其全社会70%左右的就业机会,创新又对初创企业的安身立命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本书还特别单立一章,从实战可操作的角度,运用8+1秘诀,专述如何帮助创业家通过创新创业成功,同时也分享了创新型初创企业拿到天使投资的一些诀窍。在本书最后,我还专门介绍了2013年全美最值得关注的30家高科技初创企业,并把他们所有的网址做了链接,以便读者做进一步研究和参考。这些公司全部获得风险投资青睐,代表各行各业,相信其创新模式和做法对国内高科技企业、正在寻找创新创业项目和进行创新创业的读者会有极大启发作用。
创新型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人皆能创新,人人都可成为创新人物。本书的实用对象不仅包括各行业企业和机构的各级决策管理层,还包括所有从事企业日常工作的普通员工,因为归根到底,他们才是所有领域中成就创新的最终实践和执行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创新往往事关企业生死存亡。创新绝不仅是领导的事,更关系到普通员工的职业生涯,有时甚至是饭碗。如何高效管理国内各高科技开发区、创业园,从而使辖区内各种企业和创新项目组合收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本书里也有现成的答案。对于培养和选拔创新型人才的各级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借鉴西方教育体系的成熟有效经验,进而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为中国社会和企业造就一大批创新型、高素质劳动力,本书对此也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体系。对于立志白手起家,成为成功企业家的众多读者而言,你也可以从书里找到通过创新造就创业成功的秘诀和启示。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太太在百忙之中的大力支持,使我终能顺利完成书稿。女儿在美国接受早期创新教育的经历使我受益匪浅,你们小小年纪就表现出的创造力对我也是最好的鞭策。我的父亲在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留学归来,以先进的创新技术,为江苏省制造业所做的杰出贡献永远是我的榜样。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节约型创意常常带给我惊喜。感谢我的多年挚友,中国多所顶尖大学商学院EMBA创新课程教授,畅销书《半面创新》、《跨界引爆创新》作者周宏桥先生在完成此书过程中对我的激励。特别鸣谢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姆森和迈克尔·斯宾塞教授在此书写作过程中的独特建议和激励。我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导师、美国企业变革与循证管理大师——丹尼斯·卢梭女士,在我从学校毕业之际就鼓励我把美国所学应用到中国实践中。这些激励一直鞭策着我。借本书出版之际,再次表达弟子的感恩之情。
成就高效持续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合力才能完成。如果本书能在这个过程中,使读者感到有开卷有益之效,起到激励创新之功,做到促进创新之能,那么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上架指导

成功励志

封底文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佛?威廉姆森:
作者选择了高效创新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通过案例和相关数据,展示了如何运用金融投资组合这一传统方法来实现高效创新的尝试和努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
政府对推动创新的作用毋庸置疑,如透过法规鼓励大学、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进行开放式合作,激励各种社会创业模式等。创新不是国家投资的游戏,而多数由国家支持的创新就因违反这些规则而导致低效创新,作者对此提出了有益见解。
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鲍勃?维斯:
中国创新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而基于社会个人需要和选择为驱动的创新模式才更持续和高效,作者为此做了有益尝试。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管理学教授、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全球管理学最高荣誉“乔治?泰瑞图书奖”得主, 丹尼斯?卢梭:
运用金融投资组合方法以实现企业和机构高效创新是一种全新、大胆的创举。本书使用这种创造性方法,对企业创新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做了系统性改进,从而在整体上为成就高效创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建立创新长效机制及培育创新人力资源方面,作者也有独特见解。在今天中国向创新大国转变中,无论企业还是政府创新,相信这本书都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江晓东:暂无简介

推荐序

业务组合的本质是投资组合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绽笑颜。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牛郎织女的田园牧歌描绘出一幅家庭作为企业的男耕女织的经典商业运营模式。再随后,孩子诞生了,是让孩子子承父母业、从事农耕或手工产品生产,还是另谋他就?织女一合计:模式创新吧,用耕织的运营收入供孩子读书,长大了科举考公务员光宗耀祖。牛郎一哆嗦:公务员稳定好是好,万一考不上咋办?即使第一关笔试咱凭能力通过了,那第二关的面试据说要靠资源,咱城里没亲没故,有几个熟人也就是村子里出去的农民工那一茬,你看看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的,这风险怎么控制?
亦即,这个家庭企业面临着一个格局转换:原来的业务组合是农业之耕与手工业之织,现在是产生运营现金流的“耕织”业务与需要持续投入的创新业务“读”之间的关系了,它包括诸多风险,如资源风险──耕织的运营是否能产生持续且足够的现金流支撑创新业务,不行怎么办;又如能力风险──创新业务负责人——孩子是否能在项目期间始终胜任,如果竞争失败又将如何等。
非惟牛郎织女,任何一家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面临这么一个双轮驱动的两难抉择:产生现金流的当前业务的运营以及决定企业未来的创新业务的投入产出,即业务组合的本质是投资组合,其目标是将企业的资源及能力进行高效配置。一言以蔽之,高效创新需要采用投资银行的思维模式,如进行投资组合分析(Investment Portfolio Management)并设置检查点,通过阶段性的资源与能力的评审来决定创新项目是继续还是关停并转;以及投资银行的布局策略,如尽量挤压运营现金牛业务,逐渐放弃或卖出瘦狗类业务,投入资源保持明星类业务的竞争力并确保市场占有率,投入资源将问题类业务提升竞争力而成为明星类业务等。
非惟企业,国家亦然。春秋时代,齐国董事长齐桓公任命管仲作为CEO,改造齐国的治理结构。管仲把齐国分为两大板块、21个乡县:第一板块运营业务,由其中的15个乡县组成,以农为本维持组织运作;第二板块创新业务,由6个乡县组成,利用濒海之利生产食盐等创新产品行销诸侯国。这种农业+工商业的二元业务的投资组合是彼时的颠覆性创新,齐国一举崛起为春秋首霸,管仲再审时度势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戎,一匡天下。
晓东的这本书就是用投资银行的视角及框架模型来解构创新管理,系统化地帮助企业管理创新实践的各项风险维度,提升创新业务的投入产出比,从而提升创新之绩效。因为,当前绝大多数创新书籍都是从创新思维视角、创新业务视角、差异化创新视角、商业模式创新视角等切入,而从投行视角切入的罕有其例。
具体地,通过将华尔街投资银行及投资理财的思维框架结合创新管理的内在要求,晓东把独创的创新管理体系分解为六大步骤,即:
? 构建创新项目组合
? 组织企业资源实施创新
? 成功监管创新
? 控制创新组合风险
? 测量创新质量
? 实现创新组合价值最大化
辅以包括移动互联网、手机、大数据、数字多媒体、电商等新兴产业,以及传统的金融、能源、电信、纺织、化工、医药、制造业、传媒与娱乐、教育、食品等十几个行业的四十多个当代创新案例,对企业创新的整个生命周期做了全程的全新演绎,在国内首次提出通过投资组合管理的方法以提升创新效率和成就创新的独特视角。
最后,我还想强调晓东的一个特质,这就是兼具一线产业与金融投行近20年的创新实践。
以我做类比,我对金融完全不感兴趣,记得当年在美读MBA学资本市场一课,上课就听不太懂。当然因为在国内考试百炼成精,最后期中96分,期末99分,全班第一。但是,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我投资的股票、基金等没有一个赚过钱,以至于后来闻金融二字色变,干脆放弃。
晓东正相反,我和他认识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在全美顶级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本身就对信息技术、金融与投资理财等领域很感兴趣,毕业后既在美国信息产业一线创新型企业如Worldcom、SprintNextel、RealNetworks等工作过,也在华尔街顶级金融、地产类公司如美国运通、房利美、房地美等工作过,在产业与投行两端游刃有余。特别是近些年作为领导者主持、参与过企业的多项创新项目(包括卡尔法可斯汽车大数据创新、房地美实时交易平台创新、手机数字音乐平台创新等),也应邀作为评委参加过中美创新创业大赛等。他将一线创新的实践与投行的分析框架混搭,系统化地提出了一套创新管理的方法模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诠释了人类认知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本质规律。
我以此序祝贺晓东职业生涯的这款突破性创新产品──《像金融投资一样做创新》的正式出版。

周宏桥新维创新私塾创始人、
《半面创新》作者
2014年1月11日于西雅图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前 言
第一部分
第1章 企业高效创新的困境002
企业创新十大杀手002
【案例】 即刻搜索为什么创新即刻失败008
企业创新低效八项注意010
【案例】 微软的Windows 8 创新为什么没有达到目的014
第2章 企业高效创新的出路016
企业创新成功六个秘诀016
【案例】 华为的成功创新故事018
企业高效创新的出路023
第二部分
第3章 高效创新秘诀之一:准确把握企业创新时机028
金融投资之时机原则028
企业应该何时做创新028
【案例】 美国红十字会这样创新走出丑闻危机030
如何判断企业是否到了创新的关键时刻033
【案例】 百年老店柯达公司破产之谜035
如何在关键时刻把握好企业的创新037
【案例】 IBM这样起死回生039
第4章 高效创新秘诀之二:构建获利最大的创新组合041
金融投资之组合原则041
企业构建创新组合之必然041
【案例】 苹果公司创新投资组合结构042
企业应该如何选择创新组合043
【案例】 谷歌这样选择其创新组合048
企业如何从合理的创新组合获利最大051
【案例】 BX药业公司这样走出困境053
第5章 高效创新秘诀之三:组织合理资源实施创新055
金融投资之经理人选原则055
企业如何选择高效创新团队055
【案例】 韩国三星是这样构建创新团队的061
企业如何在创新团队间分配创新组合063
【案例】 RealNetworks的创新故事064
企业如何高效管理创新团队066
【案例】 海尔管理创新团队的诀窍067
第6章 高效创新秘诀之四:成功监管创新组合项目070
金融投资之监管原则070
企业创新监管之必要070
【案例】 余额宝创新事件全景分析071
企业创新组合监管实战经验075
【案例】 英国时尚运动和休闲装分销商这样做大077
避免企业创新监管陷阱078
【案例】 苹果手机问题不断的启示079
第7章 高效创新秘诀之五:有效控制创新组合风险082
金融投资之风险控制原则082
企业创新组合风险控制原则083
【案例】 英国石油创新风险管理失败之教训084
创新组合风险控制实战总结086
【案例】 壳牌石油创新风险管理借鉴092
企业如何掌控创新风险并提高效率094
【案例】 大数据创造汽车历史报告的故事095
第8章 高效创新秘诀之六:准确测量创新质量099
金融投资之成效测量原则099
测量企业创新成效的原则与方法099
企业创新衡量成效实战介绍103
【案例】 美国第一资本银行金融创新实战105
如何通过衡量企业创新组合提高其效率108
【案例】 美国大电视台这样淘汰其创新热门节目108
第9章 高效创新秘诀之七:实现创新价值回报最大化110
金融投资之退出机制原则110
企业创新组合收益最大化原则111
【案例】 创新工场这样管理其创新项目113
企业何时退出其创新组合115
【案例】 美国第一资本银行退出其金融创新启示录118
一般企业如何退出其创新组合120
创投企业的退出策略120
【案例】 喜羊羊这样退出其创新组合121
第10章 高效创新秘诀之八:建立企业长效创新机制123
创新推力——善用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124
创新拉力——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124
丰富企业的创新大脑125
保持创新沟通畅通无阻125
积极协作确保创新高效有序126
建立高效的创新管理机制126
综合评估增强持续创新能力127
构建支持创新的企业文化127
【案例】 世界第二硅谷以色列企业的创新故事130
第11章 企业选拔培养创新人才134
寻找“乔布斯”——怎样寻找创新人才134
【案例】 从联想集团全球招聘特征谈起141
选拔“乔布斯”——如何选拔创新人才143
培养“乔布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145
【案例】 美国教育系统这样培养企业创新人才147
第三部分
第12章 成就企业创新七大方法总结154
制造创新的思维模板156
单项技术突破及其案例——方法之一163
多项技术整合及其案例——方法之二164
技术/产品/服务改进及其案例——方法之三167
创造全新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及其案例——方法之四169
老技术新应用及其案例——方法之五170
技术引进和商业模式移植及其案例——方法之六171
创造新流程/改进旧流程及其案例——方法之七171
第13章 初创企业如何运用8+1法则173
成功经验介绍173
初创企业创新成功的投资组合管理180
【案例】 美国中式汉堡的故事181
管理创新谁主沉浮186
初创企业如何控制创新风险186
初创企业如何测量创新187
初创企业如何退出创新187
第14章 全球最具创新能力企业九大特征总结189
高效的创新团队+合理的企业创新资源配置190
【案例】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190
高效获利的创新组合管理191
【案例】 亚马逊电子商务企业192
有效创新组合风险控制+准确创新质量测量193
【案例】 宝洁194
有效创新组合风险控制196
【案例】 IBM196
长效创新机制管理198
【案例】 迪士尼企业199
准确创新时机+长效创新机制200
【案例】 腾讯201
最佳创新时机+获利最大创新组合+长效创新机制203
【案例】 阿里巴巴203
构建获利最大创新组合+实现创新价值回报最大化205
【案例】 韩国三星207
长效创新机制+合理创新资源管理+最大化创新价值回报208
【案例】 苹果公司208
附录 2013全美风投最关注创新公司介绍212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托马斯 L. 萨蒂(Thomas L. Saaty)著
作者: 张玉利 陈寒松 薛红志 李华晶
作者: 张文松 裘晓东 陈永东 编著
作者: (美)亚瑟 C.布鲁克斯(Arthur C. Brooks)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加]乔治·库罗斯(George Couros) 著
作者: [美]德夫·帕特奈克(Dev Patnaik) [美]彼得·莫滕森(Peter Mortensen)著
作者: (美)琳达·哥乔斯(Linda Gorchels)
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