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

非常祖母——隔代教育的成功之道
作者 : 宋少卫 著
出版日期 : 2010-08-16
ISBN : 978-7-111-31551-3
定价 : 35.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4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讲解祖父母教育的成功之道,介绍如何进行良好的隔代教育和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根本原则、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的心理问题、学习方法指导等。许多被人们忽略的小事,正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它让祖辈反思、醒悟,让父辈茅塞顿开。这本书能改变很多隔代教育中的错误观点,从而营造一个两代人沟通分享、优势互补的家庭教育环境!

图书特色

本书确实切中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要害。中国的家庭在急于让孩子成功的同时,迷失在对于孩子的宠爱和不知所措之中,而且是几代人一起迷失。凡是读过这本书的祖父母和父母们,一定能够从中得到珍贵的启示,并学会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
——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在现代“421”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头等大事。如何处理好祖父母和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协作关系,共同帮助孩子轻松学习、健康成长,是让很多老人感到困惑和急于解决的问题。宋少卫老师精心撰写的《非常祖母》是一本包含了最新教育理论、方法和经典案例的好书,值得祖父母们加以借鉴。
—— 梅景松 新浪网教育频道总监

祖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长头痛的问题,身为孩子的父母无论是精力还是资历,似乎都难以说服固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时代和人生经历造就的代际差异是无法用争执解决的。如果祖辈的教育成果成了父辈的心病,对孙子的关怀就是子女的后患。也许祖父母们都不认同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但是看了《非常祖母》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助你发现一些隐患。怎样成为一个好祖母,关乎至少四代人的未来幸福。
—— 殷智贤 《时尚家居》主编,和谐家庭基金项目执行人

1993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新浪网教育频道、高考频道资深特聘专家,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总课题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策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国内学习治疗领域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创立青少年学习心理再生疗法,主创了有效解决学习马虎、认知损耗、信息加工模式偏差等多项心理问题的教程,并在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长期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学习治疗工作中,发现大多数问题起源于0~7岁的早期教育,由此从2008年开始倡导中国祖母教育运动。
先后出版《打破学习的常规》、《高考八诫》(学生版和家长版)、《高三心理健康教材》、《学法兵书》等多部书籍,多次做客《东方时空》、《实话实说》、《国视导航》、《高考总动员》、《超级家长辅导班》、《科技博览》等电视栏目,探讨当代青少年教育问题。2006年,荣获中国年度教育写手大奖。

我本人从小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在和奶奶生活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很多。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我从她皱巴巴的手绢中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看着她老人家仔细地打开手绢找出几分钱为我买来一根油条,而她一口都不动,心满意足地看着我吃的样子,我就会在心里默默地想,将来一定要让奶奶有吃不完的油条……
前不久,我分别和两位80后青年谈同一个话题,“一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情?”他们都回答说,影响最大的人是从小照顾自己长大的祖母,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经有一次自己用刀削苹果割破手的经历。但是,祖母的不同关爱方式却最终让两个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如今,中国父母的生活、生存压力很大,大多数人全职工作,甚至经常加班、出差。于是,很多孩子的婴儿期、幼年期、少年期甚至是成年早期,都是跟祖父母一起度过的。可以说,这些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祖父母。如果把孩子的成长过程比成盖一座高楼大厦,那么祖父母的教育则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尤为重要。
有的祖父母对子女说:“带孩子对我们来说轻车熟路,你还不是我带大的?”然而,在当今时代,吃穿已经不是中国家庭面临的首要问题了。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家庭教育出现了延迟满足、自我中心、关注焦虑、虚拟人格等时尚新问题。在这些新问题面前,祖父母如何教养孙辈,从小培养他们做人、做事、学习、生存的能力呢?

图书前言

从古至今,中国一直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大国,我们有无数影响世界和人类思想的圣贤先师,他们留下的璀璨智慧让全世界的人们叹服膜拜。同时,几乎每个中国家长都很重视子女教育,从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到如今为了孩子高考停工随学的母亲们,中国家庭的教育情结可谓深入骨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中国教育却出现了很多严重问题,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厌学、接近10%的中小学生染上网瘾、高达12.97%的青少年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中国现代社会快速变革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叠加在80后、90后、00后独生子女的成长上,造成很多孩子出现问题,例如自我中心严重、不懂感恩、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延迟满足能力差、生活和生存能力低、学习能力不足、出现性早熟等,而独生子女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对整个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令人扼腕叹息。
  中国教育到底怎么了?谁该为此负起责任?
  一说起这个话题,许多家长就会指责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老师,认为当前的教育问题主要来自应试教育体制,其次是教师责任和素质问题。但是,这样的看法有些偏颇。首先,我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要保证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中高考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必须要保持下去。而我们家长真正要去思考的,是如何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做好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其中也包括应试能力。当然,这绝不是给孩子报几个特长班,上几年奥数那么简单;而是要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真正在生活和学习中全面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另外,教育是全社会的问题,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不应成为整个社会教育问题的替罪羊。
  相反,纵观当前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真正的根源性问题恰恰来自家庭教育环节,很多影响我们成长的人际规则、生活和学习习惯都是在早期的家庭教育阶段开始形成的。1978年,在一次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聚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曾坦言,他一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在家庭和幼儿园里,所学到的则是那些终生受益、促使他不断努力钻研的好习惯。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习惯养成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处于一种完全缺乏规划和管理的状态,没有哪个政府部门对此真正负责任,而各个家庭又普遍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尤其是近年来,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多数家庭却不懂得如何在富有状态下教育和培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同时,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年轻父母们变得越来越繁忙,他们很少有时间去考虑家庭教育问题,孩子小的时候交给祖父母,等到入了托、上了学,就干脆交给老师了事。
  这样一来,很多家庭教育的重担就落到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身上。据不完全统计,由祖父母参与养育的0~3岁的儿童超过70%,3~5岁的儿童超过50%,而5~7岁的儿童超过35%。另外,全国更有超过3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完全由祖父母照顾和教育。众所周知,一个人在0~7岁的成长是奠定其一生人格、能力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因此,祖父母尤其是祖母的教育知识水平和教育方式对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
  遗憾的是,大多数祖母往往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不摔跤、写作业,她们并不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物质相对富足的家庭中,很多祖母会超前满足、过度满足孩子的很多物质需要,致使他们的延迟满足能力根本得不到发展,为日后埋下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隐患。在本人曾经做过的上千例青少年咨询个案中,有超过70%的家长曾经提到祖父母对孩子的早期管理和培养失当。溺爱、过度保护、超前满足、过度关注、压迫式学习成为祖母教育孙辈时常犯的错误。
  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切实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就不仅仅要推广母亲教育,更要开展全国范围的祖母教育行动。本书首次提出祖母教育的观点,并从家庭教育的任务、科学的看护和照顾、在生活中培养成才、让孩子学会学习、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让家庭拥有传统美德七个方面入手,通过鲜活具体的个案来讲解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原则和技巧,教给祖母们如何在生活中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本书在祖母教育方面首次展开探讨,难免存在观点和方法上的不当之处,请各位读者和教育界同仁们多多指正,本人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对中国祖母教育发展的关注和对未来青少年健康成长所给予的无私帮助!

上架指导

家庭教育

封底文字

谢谢少卫,祖母教育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确实切中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要害。中国的家庭在急于让孩子成功的同时,迷失在了对于孩子的宠爱和不知所措之中,而且是几代人一起迷失,凡是读过这本书的祖父母和父母们,一定能够从中得到珍贵的启示,并学会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
感谢你的研究和对于中国教育的贡献!
——俞敏洪Michael Yu
宋老师的文章总是篇篇都是精华,值得家长们去学习思考,也值得教育者们去学习。谢谢宋老师的付出。
——新浪网友:万绿丛中一点绿
教育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宋老师确实很了解孩子的心理。
——新浪网友:教育

作者简介

宋少卫 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家庭教育的任务
祖母的任务不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不摔跤。
1. 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目标  /3
2. 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  /7
3. 祖母教育的误区  /13
4. 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  /27
5. 合格祖母的能力要求  /35
本篇思考题  /41
第二篇  科学的看护和照顾
很多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的祖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些看似充满爱心的看护方法并不科学,恰恰是孩子日后众多成长和学习问题的根源。
1. 婴幼儿期的哭泣  /45
2. 当孩子学习爬和走的时候  /50
3. 正是咿呀学语时  /55
4. 剖腹产的喜与忧  /60
5. 童年的游戏  /63
6. 饮食与延迟满足  /67
7. 新时期的关注焦虑  /71
本篇思考题  /75
第三篇  在生活中培养成才
决定一个人最高成就的往往是来自生活的能力。
1. 学前期生活技能的培养  /81
2. 生活技能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89
3. 帮孩子培养一点生活情趣  /95
4. 教孩子发现生活之美  /99
5. 让孩子学会基本的接人待物  /103
本篇思考题  /109
第四篇  让孩子学会学习
对孩子早期学习能力的培养来说,好祖母比好老师更重要!
1. 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培养  /114
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3
3. 学习能力源自家庭培养  /134
4.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  /149
本篇思考题  /163
第五篇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
孩子的心理问题九成以上都和家长有关。
1. 孩子的身体讯号有何意义  /167
2. 七岁八岁真的鸡狗也嫌吗  /170
3. 你是否为孩子搭好了交往的桥  /173
4. 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吗  /175
5. 你的孩子懂得负责任吗  /178
6. 不要让孩子变成小刺猬  /182
7. 如何对待孩子的非主流  /185
8. 预防“啃老族”从小做起  /188
9. 祖父母的心理健康  /193
本篇思考题  /198
第六篇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成年后纠正行为规范要比童年时难千百倍。
1. 守规矩的民族  /203
2. 让我们受益终生的“小”规矩  /206
3. 从《弟子规》开始学规矩  /213
本篇思考题  /217
第七篇  让家庭拥有传统美德
民族因传统而繁盛,家族因家训而沿承。
1. 每个家庭都应该有家训  /221
2. 学道有助于家教  /231
本篇思考题  /236
后   记  /237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Katsuhiko Ogata(尾形克彦)
作者: 吴国伟 徐子川 姚琳 编著 郭禾 主审
作者: 凌云 吴海燕 谢满德 编著
作者: 庞丽萍,郑然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小特雷弗 A. 罗伯茨(Trevor A. Roberts, Jr.),乔希·阿特韦尔(Josh Atwell),埃格勒·西格勒(Egle Sigler),依弗·范·多恩(Yvo van Doorn)著
作者: 张晓新 孙国岭 杨平 等编著
作者: 朱学敏 著
作者: 张炜 郑志强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