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原书第9版)
作者 : [美]罗杰 S.普莱斯曼(Roger S. Pressman),[美]布鲁斯 R. 马克西姆(Bruce R. Maxim) 著
译者 : 王林章 崔展齐 潘敏学 王海青 贲可荣 等译
丛书名 : 计算机科学丛书
出版日期 : 2021-07-06
ISBN : 978-7-111-68394-0
适用人群 : 高校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教师和专业软件技术人员
定价 : 14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英文
页数 : 505
开本 : 16
原书名 :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Ninth Edition
原出版社: McGraw-Hill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的各个版本一直都是软件专业人士熟悉的读物,在国际软件工程界享有无可质疑的权威地位。它在全面而系统、概括而清晰地介绍软件工程的有关概念、原则、方法和工具方面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此外,本书在给出传统的、对学科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的方法时,又适当地介绍了当前正在发展的、具有生命力的新技术。

图书特色

软件工程领域影响深远、不断创新的经典教材

图书前言

如果有这样一款计算机软件—它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故障地运行,修改起来轻松便捷,使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那么,这款软件必定是成功的,它切实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有这样一款软件—它令用户失望,错误频出,修改起来困难重重,使用起来更是举步维艰,那么,这必定是一款失败的软件,它使我们的生活一团糟。谁都希望开发出优秀的软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失败的深渊。要想使软件获得成功,在设计和构建软件时就需要有规范,需要采用工程化的方法。
本书第1版问世以来的近40年中,软件工程已经从少数倡导者提出的一些朦胧概念发展成为一门正规的工程学科,已被公认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认真学习和热烈讨论的课题。在整个行业中,软件工程师已经成为人们优先选择的工作岗位,软件过程模型、软件工程方法和软件工具都已在全行业的所有环节被成功采用。
尽管管理人员和一线专业人员都承认需要有更规范的软件方法,但他们却始终在争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规范。有许多个人和公司至今仍在杂乱无章地开发着自己的软件,即使他们正在开发的系统要服务于当今最先进的技术,状况也是如此。许多专业人员和学生并不了解现代方法,这导致他们所开发的软件质量很差,因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此外,有关软件工程方法真实本质的争论一直在持续进行着。软件工程的地位问题已成为一门对比研究课题。人们对软件工程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进展,不过要使软件工程成为一门完全成熟的学科,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第9版的新变化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引导读者进入正在走向成熟的软件工程学科的入门读物。和以前的8个版本一样,第9版对学生和专业人员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既是软件专业人员的工作指南,也是高年级本科生和一年级研究生的综合性参考书。
第9版中包含了许多新的内容,它绝不只是前一版的简单更新。这一版不仅对内容做了适当的修改,而且调整了全书的结构,以改进教学顺序。同时,更加强调一些新的、重要的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工程实践知识。此外,本书进一步加强了“支持系统”,为学生、教师和专业人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资源。
过去几版的读者会注意到,第9版的篇幅有所减少。我们的目标是简明扼要,使这本书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更有利,并使希望阅读整本书的读者不那么畏惧。关于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一个趣闻中提到,帕斯卡在写给朋友的一封很长的信中以这句话结尾:“我想给你写一封简短的信,但我没有时间。”当对第9版进行精简时,我们开始体会到帕斯卡所说这句话的意义。
篇章结构
本书共30章,分为五个部分。这种划分有利于那些无法在一个学期内讲完全书内容的教师灵活安排教学工作。
第一部分“软件过程”给出了有关软件过程的各种不同观点,讨论了几种重要的过程模型和框架,还涉及惯用过程和敏捷过程在指导思想上的分歧。第二部分“建模”给出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重点讲解面向对象方法和UML建模,介绍基于模式的设计以及用于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此外,用户体验设计也在本部分展开。第三部分“质量与安全”介绍了有关质量管理的概念、规程、技术和方法,使得软件团队能够很好地评估软件质量,评审软件工程工作产品,实施软件质量保证规程,并正确地运用有效的测试策略和技术。此外,我们还介绍了如何在增量软件开发模型中插入软件安全性实践。第四部分“软件项目管理”介绍了与计划、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项目的人员有关的问题。第五部分“高级课题”讨论了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在本书中,还通过模块的方式,介绍了一个软件团队(虚构的)所经历的考验和困难,并提供了与章节主题相关的方法和工具的补充材料。
这五个部分的划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时和教学要求安排课堂内容。在一个学期内可以安排一个部分的内容,也可以安排多个部分的内容。软件工程概论课程可以从五个部分中选择若干章作为教材。侧重分析和设计的软件工程课程可以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选取素材。面向测试的软件工程课程则可以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选取素材,还应加上第二部分中的一些内容。侧重管理的课程应突出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内容。我们用上述方式组织第9版的内容,旨在为教师提供多种教学安排的选择。但无论如何选择这些内容,都可以从“支持系统”中获得补充资源。
相关资源
可以通过教师网站访问各种资源,包括一个资源丰富的在线学习中心(其中包括习题解决方案)、各种基于Web的资源(软件工程检查单)、一套不断演化的“小工具”以及综合案例研究。专业资源提供了数百种分类的Web参考资料,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软件工程,同时,参考资料库还有指向数百个可下载参考资料的链接,这些参考资料提供了获取高级软件工程信息的深入来源。此外,还提供了完整的在线教师指南,包括辅助教学材料以及可用于授课的PPT。
在本书的教师指南中,我们为各种类型的软件工程课程提出了建议,提供了与课程配合开展的软件项目、部分习题的题解和许多有用的教学辅助工具。
由于有了在线支持系统的配合,本书既有内容上的深度,又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优势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比拟的。
布鲁斯·马克西姆(Bruce Maxim)编写了第9版的新内容,而罗杰·普莱斯曼(Roger Pressman)则担任主编,并对相关内容做出了贡献。
扫描二维码可获得的中文材料
本书采用一书一码的方式,即一本书对应一个专有的二维码(见本书前面的衬纸)。扫描二维码获取阅读权限后,可浏览以下电子数据资源。
附录1 UML简介
附录2 面向软件工程师的数据科学
参考文献
未来我们还可能通过该二维码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例如习题答案、教师的授课视频等。
致谢
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Nancy Mead撰写了有关软件安全工程的章节;渥太华大学的Tim Lethbridge协助我们编写了UML和OCL示例,以及本书配套的案例研究;Colby学院的Dale Skrien编写了附录1的UML教程;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的William Grosky与他的学生Terry Ruas合作编写了附录2的数据科学概述;我们的澳大利亚同事Margaret Kellow更新了本书配套的Web教学资料。此外,我们还要感谢Austin Krauss,他从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角度,对电子游戏产业的软件开发提供了宝贵意见。
特别感谢
十分高兴有机会与罗杰合作,参与本书第9版的撰写工作。在此期间我的儿子Benjamin成为软件工程经理,而我的女儿Katherine则利用她的艺术背景创建了本书各章中的插图。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并和他们的孩子(Isla、Emma和 Thelma)一起享受快乐时光。同时非常感谢妻子Norma,她的支持使我能够将所有空闲时间都投入到本书的写作之中。
布鲁斯·R. 马克西姆(Bruce R. Maxim)
随着本书各版本的不断推出,我的两个儿子Mathew和Michael也逐渐从小男孩成长为男子汉。他们在生活中的成熟、品格和成功鼓舞着我。经过多年的职业发展,我们三个人现在一起在我们于2012年创立的公司中工作,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自豪了。我的两个儿子现在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Maya和Lily。最后要感谢我的妻子Barbara,她对我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在办公室工作表示理解与支持,并且鼓励我继续写作本书的下一个版本。
罗杰·S.普莱斯曼(Roger S. Pressman)

上架指导

计算机\程序设计

封底文字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自出版四十年来,在蕴含、积累、沉淀软件工程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的同时,不断融入软件工程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新进展,已修订再版9次,堪称是软件工程教科书中的经典。当今人类社会正在进入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软件的需求空间被进一步拓展,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教育已经成为软件工程真正的“银弹”。该书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软件企业技术人员的一本重要教材和参考书,其中文版的出版将在我国软件工程专业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李宣东,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软件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本书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著作,自第1版出版至今,近40年来在软件工程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9版在继承之前版本风格与优势的基础上,不仅更新了全书内容,而且优化了篇章结构。本书共五个部分,涵盖软件过程、建模、质量与安全、软件项目管理等主题,对概念、原则、方法和工具的介绍细致、清晰且实用。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丰富的扩展阅读资源和网络资源。


删繁就简,将之前英文版近千页的内容缩减到读者易于通读的篇幅,使重点更加突出。
与时俱进,添加了软件过程改进、人工智能软件、软件工程中的数据科学等新问题。
面向教学,针对教学需求做了细致的修订,便于教师甄选教学内容。

译者序

自1968年提出软件工程以来,软件工程研究和实践人员就致力于不断提出缓解“软件危机”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具。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软件开发和演化的人本属性使得“人”在软件工程中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受过软件工程教育的专业人员成功开发出复杂度更高、规模更大、功能更强,也更加符合工程规范的软件产品,有力支撑了软件产业的发展,他们成为解决软件危机的“银弹”!
50余年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软件工程教育至关重要,除了要强化学生的程序能力、算法能力之外,还需要培养他们的系统能力、管理能力、工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著名软件工程教材,自第一次引进并推出翻译版以来,已被国内多所高校采用为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获得了大量好评。国内大量软件工程研究与实践人员也正是从该教材的各版本开始了对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对软件工程方向的研究兴趣,并最终从事了与软件工程相关的教学、科研、实践等工作。
本版共30章,完整覆盖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建模、质量与安全、项目管理等内容,并根据软件领域新的发展需求和现状,调整了全书结构,讨论了软件过程改进、人工智能软件、软件工程中的数据科学等新问题。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书的作者Roger S. Pressman和Bruce R. Maxim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经验,还拥有多年从事软件工程研发、咨询和管理的工作经历。他们在本书中融入了丰富的工程和教学经验,并以一个生动的示例SafeHome贯穿全书,使读者更易理解相关内容。
我们于2020年1月应机械工业出版社姚蕾、何方等编辑的邀请,组建了翻译工作团队,开始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参加本书翻译的老师有王林章(第1、8、9、14、19、24、25章)、贲可荣(第2~5章)、汤恩义(第6、7章)、潘敏学(第10~13章)、崔展齐(第15~18、20~23章,以及附录和索引)、王海青(第26~30章),最后由王林章和崔展齐对本书的译稿进行了审核和修改。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宗敏老师、吴春雷老师,陈谦、陈守煜、成浩亮、贾明华、李铮、李重、陆龙龙、陆一飞、吕志存、马可欣、潘建文、王斌、王飞鹏、王天雨、杨美妮、张驰等研究生,以及机械工业出版社负责本书审阅、校对、排版等工作的编辑的帮助。同时,为尽可能保持该教材前后版本的一致性,我们沿用了前面版本中部分相同内容的中文表述,在此对前面版本译者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翻译工作虽前后历时近一年,但由于本书是在繁忙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之余完成的,我们仍感时间紧张,有些内容的翻译表达还不够理想。此外,本书翻译虽力求忠实于原著,但由于水平所限,译文表达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总之,根据多年软件工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我们认为这是一本具有一定深度,适用于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软件从业人员的软件工程读物。我们很高兴地向读者推荐本书,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你会对软件工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译 者
2020年12月

图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软件与软件工程 1
1.1 软件的本质 3
1.1.1 定义软件 4
1.1.2 软件应用领域 5
1.1.3 遗留软件 6
1.2 定义软件工程学科 6
1.3 软件过程 7
1.3.1 过程框架 7
1.3.2 普适性活动 8
1.3.3 过程的适应性调整 9
1.4 软件工程实践 9
1.4.1 实践的精髓 9
1.4.2 通用原则 10
1.5 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12
1.6 小结 13
习题与思考题 13
第一部分 软件过程
第2章 过程模型 16
2.1 通用过程模型 16
2.2 定义框架活动 18
2.3 明确任务集 19
2.4 过程评估与改进 19
2.5 惯用过程模型 20
2.5.1 瀑布模型 20
2.5.2 原型开发过程模型 21
2.5.3 演化过程模型 23
2.5.4 统一过程模型 25
2.6 产品和过程 26
2.7 小结 27
习题与思考题 28
第3章 敏捷和敏捷过程 29
3.1 什么是敏捷 30
3.2 敏捷及变更成本 30
3.3 什么是敏捷过程 31
3.3.1 敏捷原则 31
3.3.2 敏捷开发战略 32
3.4 Scrum 32
3.4.1 Scrum团队和制品 34
3.4.2 冲刺规划会议 34
3.4.3 每日Scrum会议 34
3.4.4 冲刺评审会议 35
3.4.5 冲刺回顾 35
3.5 其他敏捷框架 35
3.5.1 XP框架 36
3.5.2 看板法 37
3.5.3 DevOps 38
3.6 小结 39
习题与思考题 40
第4章 推荐的过程模型 41
4.1 需求定义 44
4.2 初步体系结构设计 44
4.3 资源估算 45
4.4 首次原型构建 46
4.5 原型评价 48
4.6 继续与否的决策 49
4.7 原型演化 50
4.7.1 新原型范围 51
4.7.2 构建新原型 51
4.7.3 测试新原型 51
4.8 原型发布 52
4.9 维护发布软件 52
4.10 小结 54
习题与思考题 55
第5章 软件工程的人员方面 56
5.1 软件工程师的特质 56
5.2 软件工程心理学 57
5.3 软件团队 58
5.4 团队结构 59
5.5 社交媒体的影响 60
5.6 全球化团队 60
5.7 小结 61
习题与思考题 61
第二部分 建模
第6章 指导实践的原则 64
6.1 核心原则 65
6.1.1 指导过程的原则 65
6.1.2 指导实践的原则 66
6.2 指导每个框架活动的原则 67
6.2.1 沟通原则 67
6.2.2 策划原则 69
6.2.3 建模原则 71
6.2.4 构建原则 72
6.2.5 部署原则 75
6.3 小结 76
习题与思考题 77
第7章 理解需求 78
7.1 需求工程 79
7.1.1 起始 79
7.1.2 获取 79
7.1.3 细化 80
7.1.4 协商 80
7.1.5 规格说明 80
7.1.6 确认 81
7.1.7 需求管理 81
7.2 建立根基 82
7.2.1 确认利益相关者 82
7.2.2 识别多重观点 82
7.2.3 协作 82
7.2.4 首次提问 83
7.2.5 非功能需求 84
7.2.6 可追溯性 84
7.3 获取需求 84
7.3.1 协作收集需求 84
7.3.2 使用场景 87
7.3.3 获取工作产品 88
7.4 开发用例 88
7.5 构建分析模型 91
7.5.1 分析模型的元素 92
7.5.2 分析模式 93
7.6 协商需求 94
7.7 需求监控 95
7.8 确认需求 95
7.9 小结 95
习题与思考题 96
第8章 需求建模——一种推荐的方法 97
8.1 需求分析 98
8.1.1 总体目标和原理 98
8.1.2 分析的经验原则 99
8.1.3 需求建模原则 99
8.2 基于场景建模 100
8.2.1 参与者和用户概要文件 100
8.2.2 创建用例 100
8.2.3 编写用例 103
8.3 基于类建模 105
8.3.1 识别分析类 105
8.3.2 定义属性和操作 107
8.3.3 UML类模型 108
8.3.4 类–职责–协作者建模 110
8.4 功能建模 112
8.4.1 过程视图 112
8.4.2 UML顺序图 113
8.5 行为建模 114
8.5.1 识别用例事件 114
8.5.2 UML状态图 115
8.5.3 UML活动图 116
8.6 小结 118
习题与思考题 119
第9章 设计概念 120
9.1 软件工程中的设计 121
9.2 设计过程 123
9.2.1 软件质量指导原则和属性 123
9.2.2 软件设计的演化 124
9.3 设计概念 125
9.3.1 抽象 125
9.3.2 体系结构 126
9.3.3 模式 126
9.3.4 关注点分离 127
9.3.5 模块化 127
9.3.6 信息隐蔽 128
9.3.7 功能独立 128
9.3.8 逐步求精 129
9.3.9 重构 129
9.3.10 设计类 130
9.4 设计模型 132
9.4.1 设计建模原则 133
9.4.2 数据设计元素 134
9.4.3 体系结构设计元素 134
9.4.4 接口设计元素 134
9.4.5 构件级设计元素 136
9.4.6 部署级设计元素 136
9.5 小结 137
习题与思考题 138
第10章 体系结构设计——一种推荐的方法 139
10.1 软件体系结构 140
10.1.1 什么是体系结构 140
10.1.2 体系结构的重要性 140
10.1.3 体系结构描述 141
10.1.4 体系结构决策 141
10.2 敏捷性和体系结构 142
10.3 体系结构风格 143
10.3.1 体系结构风格的简单分类 144
10.3.2 体系结构模式 147
10.3.3 组织和求精 148
10.4 体系结构考虑要素 148
10.5 体系结构决策 149
10.6 体系结构设计 150
10.6.1 系统在上下文中的表示 150
10.6.2 定义体系结构原型 151
10.6.3 将体系结构细化为构件 152
10.6.4 描述系统实例 153
10.7 评估候选的体系结构设计 153
10.7.1 体系结构评审 155
10.7.2 基于模式的体系结构评审 155
10.7.3 体系结构的一致性检查 156
10.8 小结 156
习题与思考题 157
第11章 构件级设计 158
11.1 什么是构件 158
11.1.1 面向对象的观点 159
11.1.2 传统的观点 159
11.1.3 过程相关的观点 161
11.2 设计基于类的构件 162
11.2.1 基本设计原则 162
11.2.2 构件级设计指导方针 165
11.2.3 内聚性 165
11.2.4 耦合 167
11.3 实施构件级设计 168
11.4 专用的构件级设计 173
11.4.1 WebApp的构件级设计 173
11.4.2 移动App的构件级设计 173
11.4.3 设计传统构件 174
11.4.4 基于构件的开发 174
11.5 构件重构 176
11.6 小结 176
习题与思考题 177
第12章 用户体验设计 178
12.1 用户体验设计元素 179
12.1.1 信息体系结构 179
12.1.2 用户交互设计 180
12.1.3 可用性工程 180
12.1.4 可视化设计 181
12.2 黄金规则 181
12.2.1 把控制权交给用户 182
12.2.2 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 182
12.2.3 保持界面一致 183
12.3 用户界面的分析和设计 184
12.3.1 用户界面分析和设计模型 184
12.3.2 过程 185
12.4 用户体验分析 186
12.4.1 用户研究 186
12.4.2 用户建模 187
12.4.3 任务分析 189
12.4.4 工作环境分析 190
12.5 用户体验设计 190
12.6 用户界面设计 191
12.6.1 应用界面设计步骤 191
12.6.2 用户界面设计模式 193
12.7 设计评估 193
12.7.1 原型审查 194
12.7.2 用户测试 195
12.8 可用性和可访问性 195
12.8.1 可用性准则 196
12.8.2 可访问性准则 198
12.9 传统软件UX和移动性 199
12.10 小结 199
习题与思考题 200
第13章 移动设计 201
13.1 挑战 202
13.1.1 开发因素 202
13.1.2 技术因素 202
13.2 移动开发生命周期 204
13.2.1 用户界面设计 205
13.2.2 经验教训 206
13.3 移动体系结构 208
13.4 环境感知App 208
13.5 Web设计金字塔 209
13.5.1 WebApp界面设计 209
13.5.2 美学设计 210
13.5.3 内容设计 211
13.5.4 体系结构设计 211
13.5.5 导航设计 212
13.6 构件级设计 214
13.7 移动性与设计质量 214
13.8 移动设计的最佳实践 216
13.9 小结 217
习题与思考题 218
第14章 基于模式的设计 219
14.1 设计模式 220
14.1.1 模式的种类 220
14.1.2 框架 222
14.1.3 描述模式 222
14.1.4 机器学习和模式发现 223
14.2 基于模式的软件设计 223
14.2.1 不同环境下基于模式的设计 223
14.2.2 用模式思考 224
14.2.3 设计任务 225
14.2.4 建立模式组织表 226
14.2.5 常见设计错误 226
14.3 体系结构模式 227
14.4 构件级设计模式 227
14.5 反模式 229
14.6 用户界面设计模式 230
14.7 移动设计模式 231
14.8 小结 232
习题与思考题 232
第三部分 质量与安全
第15章 质量概念 234
15.1 什么是质量 234
15.2 软件质量 235
15.2.1 质量因素 236
15.2.2 定性质量评估 237
15.2.3 定量质量评估 237
15.3 软件质量困境 238
15.3.1 “足够好”的软件 238
15.3.2 质量的成本 239
15.3.3 风险 241
15.3.4 疏忽和责任 242
15.3.5 质量和安全 242
15.3.6 管理活动的影响 242
15.4 实现软件质量 243
15.4.1 软件工程方法 243
15.4.2 项目管理技术 243
15.4.3 机器学习和缺陷预测 243
15.4.4 质量控制 244
15.4.5 质量保证 244
15.5 小结 244
习题与思考题 244
第16章 评审—一种推荐的方法 246
16.1 软件缺陷对成本的影响 247
16.2 缺陷的放大和消除 247
16.3 评审度量及其应用 248
16.4 不同形式评审的标准 250
16.5 非正式评审 250
16.6 正式技术评审 251
16.6.1 评审会议 252
16.6.2 评审报告和记录保存 252
16.6.3 评审指导原则 253
16.7 产品完成后评估 254
16.8 敏捷评审 254
16.9 小结 255
习题与思考题 255
第17章 软件质量保证 257
17.1 背景问题 258
17.2 软件质量保证的要素 258
17.3 软件质量保证的过程和产品特征 259
17.4 软件质量保证的任务、目标和度量 260
17.4.1 软件质量保证的任务 260
17.4.2 目标、属性和度量 261
17.5 软件质量保证的形式化方法 262
17.6 统计软件质量保证 263
17.6.1 一个普通的例子 263
17.6.2 软件工程的六西格玛 264
17.7 软件可靠性 265
17.7.1 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测量 265
17.7.2 使用人工智能对可靠性进行建模 266
17.7.3 软件安全 267
17.8 ISO 9000质量标准 267
17.9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268
17.10 小结 269
习题与思考题 269
第18章 软件安全性工程 270
18.1 软件安全性工程的重要性 270
18.2 安全生命周期模型 271
18.3 安全开发生命周期活动 272
18.4 安全需求工程 273
18.4.1 SQUARE 273
18.4.2 SQUARE过程 273
18.5 误用例、滥用例及攻击方式 275
18.6 安全性风险分析 276
18.7 威胁建模、优先级排序和缓解 277
18.8 攻击面 278
18.9 安全编码 278
18.10 测量 279
18.11 安全过程改进和成熟度模型 280
18.12 小结 281
习题与思考题 281
第19章 软件测试—构件级 282
19.1 软件测试的策略性方法 282
19.1.1 验证与确认 283
19.1.2 软件测试组织 283
19.1.3 宏观 284
19.1.4 测试完成的标准 286
19.2 规划和记录保存 286
19.2.1 “脚手架”的作用 287
19.2.2 高效测试 288
19.3 测试用例设计 288
19.3.1 需求和用例 290
19.3.2 可追溯性 290
19.4 白盒测试 290
19.4.1 基本路径测试 290
19.4.2 控制结构测试 293
19.5 黑盒测试 293
19.5.1 接口测试 294
19.5.2 等价类划分 294
19.5.3 边界值分析 295
19.6 面向对象测试 295
19.6.1 类测试 295
19.6.2 行为测试 297
19.7 小结 298
习题与思考题 298
第20章 软件测试—集成级 299
20.1 软件测试基础 300
20.1.1 黑盒测试 300
20.1.2 白盒测试 300
20.2 集成测试 301
20.2.1 自顶向下集成 301
20.2.2 自底向上集成 302
20.2.3 持续集成 303
20.2.4 集成测试工作产品 304
20.3 人工智能与回归测试 304
20.4 面向对象环境中的集成测试 305
20.4.1 基于故障的测试用例设计 306
20.4.2 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设计 307
20.5 确认测试 308
20.6 测试模式 309
20.7 小结 309
习题与思考题 310
第21章 软件测试—专门的移动性测试 311
21.1 移动测试准则 311
21.2 测试策略 312
21.3 用户体验测试相关问题 313
21.3.1 手势测试 313
21.3.2 虚拟键盘输入 314
21.3.3 语音输入和识别 314
21.3.4 警报和异常条件 315
21.4 Web应用测试 315
21.5 Web测试策略 316
21.5.1 内容测试 317
21.5.2 界面测试 318
21.5.3 导航测试 318
21.6 国际化 319
21.7 安全性测试 319
21.8 性能测试 320
21.9 实时测试 322
21.10 测试AI系统 323
21.10.1 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323
21.10.2 基于模型的测试 324
21.11 测试虚拟环境 324
21.11.1 可用性测试 325
21.11.2 可访问性测试 326
21.11.3 可玩性测试 327
21.12 测试文档和帮助设施 327
21.13 小结 328
习题与思考题 329
第22章 软件配置管理 330
22.1 软件配置管理概述 331
22.1.1 SCM场景 331
22.1.2 配置管理系统的元素 332
22.1.3 基线 333
22.1.4 软件配置项 334
22.1.5 依赖性和变更管理 334
22.2 SCM中心存储库 335
22.2.1 一般特征和内容 335
22.2.2 SCM特征 336
22.3 版本控制系统 336
22.4 持续集成 337
22.5 变更管理过程 337
22.5.1 变更控制 338
22.5.2 影响管理 340
22.5.3 配置审核 341
22.5.4 状态报告 341
22.6 移动性和敏捷变更管理 341
22.6.1 变更控制 342
22.6.2 内容管理 343
22.6.3 集成和发布 344
22.6.4 版本控制 345
22.6.5 审核和报告 345
22.7 小结 346
习题与思考题 346
第23章 软件度量和分析 347
23.1 软件测量 348
23.1.1 测度、度量和指标 348
23.1.2 有效软件度量的属性 348
23.2 软件分析 348
23.3 产品指标 349
23.3.1 需求模型的度量 350
23.3.2 常规软件的设计度量 352
23.3.3 面向对象软件的设计度量 353
23.3.4 用户界面的设计度量 355
23.3.5 源代码的度量 357
23.4  测试的度量 357
23.5 维护的度量 358
23.6 过程和项目度量 359
23.7 软件测量 361
23.8 软件质量的度量 363
23.9 制定软件度量大纲 365
23.10 小结 367
习题与思考题 368
第四部分 软件项目管理
第24章 项目管理概念 370
24.1 管理涉及的范围 371
24.1.1 人员 371
24.1.2 产品 371
24.1.3 过程 371
24.1.4 项目 372
24.2 人员 372
24.2.1 利益相关者 372
24.2.2 团队负责人 372
24.2.3 软件团队 373
24.2.4 协调和沟通问题 374
24.3 产品 375
24.3.1 软件范围  375
24.3.2 问题分解 376
24.4 过程 376
24.4.1 合并产品和过程 376
24.4.2 过程分解 377
24.5 项目 378
24.6 W5HH原则 379
24.7 关键实践 379
24.8 小结 379
习题与思考题 380
第25章 制定可行的软件计划 381
25.1 对估算的看法 382
25.2 项目计划过程 383
25.3 软件范围和可行性 383
25.4 资源 384
25.4.1 人力资源 384
25.4.2 可复用软件资源 384
25.4.3 环境资源 385
25.5 数据分析和软件项目估算 385
25.6 分解和估算技术 386
25.6.1 软件规模估算 386
25.6.2 基于问题的估算 387
25.6.3 基于LOC估算的实例 387
25.6.4 基于FP估算的实例 388
25.6.5 基于过程估算的实例 389
25.6.6 基于用例点估算的实例 390
25.6.7 调和不同的估算方法 392
25.6.8 敏捷开发的估算 392
25.7 项目进度安排 393
25.7.1 基本原则 394
25.7.2 人员与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394
25.8 定义项目任务集 396
25.8.1 任务集举例 396
25.8.2 主要任务的细化 397
25.9 定义任务网络 397
25.10 进度安排 398
25.10.1 时序图 398
25.10.2 跟踪进度 399
25.11 小结 401
习题与思考题 401
第26章 风险管理 403
26.1 被动风险策略和主动风险策略 404
26.2 软件风险 404
26.3 风险识别 405
26.3.1 评估整体项目风险 406
26.3.2 风险因素和驱动因子 407
26.4 风险预测 407
26.4.1 建立风险表 407
26.4.2 评估风险影响 409
26.5 风险细化 410
26.6 风险缓解、监测和管理 411
26.7 RMMM计划 413
26.8 小结 414
习题与思考题 414
第27章 软件支持策略 416
27.1 软件支持 417
27.2 软件维护 418
27.2.1 维护类型 419
27.2.2 维护任务 419
27.2.3 逆向工程 420
27.3 主动软件支持 422
27.3.1 软件分析的使用 422
27.3.2 社交媒体的作用 423
27.3.3 支持成本 423
27.4 重构 424
27.4.1 数据重构 424
27.4.2 代码重构 425
27.4.3 体系结构重构 425
27.5 软件演化 425
27.5.1 库存目录分析 426
27.5.2 文档重构 427
27.5.3 逆向工程 427
27.5.4 代码重构 427
27.5.5 数据重构 427
27.5.6 正向工程 427
27.6 小结 428
习题与思考题 428
第五部分 高级课题
第28章 软件过程改进 430
28.1 什么是SPI 431
28.1.1 SPI的方法 431
28.1.2 成熟度模型 432
28.1.3 SPI适合每个人吗 432
28.2 SPI过程 432
28.2.1 评估和差异分析 433
28.2.2 教育和培训 434
28.2.3 选择和合理性判定 434
28.2.4 设置/迁移 434
28.2.5 评价 435
28.2.6 SPI的风险管理 435
28.3 CMMI 436
28.4 其他SPI框架 438
28.4.1 SPICE 438
28.4.2 TickIT Plus 439
28.5 SPI的投资回报率 439
28.6 SPI趋势 439
28.7 小结 440
习题与思考题 440
第29章 软件工程新趋势 442
29.1 技术演变 443
29.2 作为一门学科的软件工程 444
29.3 观察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 444
29.4 识别“软趋势” 445
29.4.1 管理复杂性 446
29.4.2 开放世界软件 447
29.4.3 意外需求 447
29.4.4 人才技能结合 448
29.4.5 软件构造块 448
29.4.6 对“价值”认识的转变 449
29.4.7 开源 449
29.5 技术方向 449
29.5.1 过程趋势 449
29.5.2 巨大的挑战 450
29.5.3 协同开发 451
29.5.4 需求工程 451
29.5.5 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 452
29.5.6 基于搜索的软件工程 452
29.5.7 测试驱动的开发 453
29.6 相关工具的趋势 454
29.7 小结 455
习题与思考题 455
第30章 结束语 456
30.1 再论软件的重要性 457
30.2 人员及其构造系统的方式 457
30.3 知识发现 458
30.4 愿景 459
30.5 软件工程师的责任 460
30.6 写在最后 461
索引 462
在线资源
附录1 UML 简介
附录2 面向软件工程师的数据科学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荣国平 张贺 邵栋 等编著
作者: (美)Michael J.Laszlo
作者: Joseph Phillips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国际软件测试资质认证委员会中国分会(ISTQB/CSTQB) 杭州笨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PerfMa) 著
作者: [美]卡尔 T. 乌利齐(Karl T. Ulrich) 史蒂文 D. 埃平格(Steven D. Eppinger) 著
作者: Steven John Mets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