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本科教学版·原书第9版)
作者 : [美]罗杰·S.普莱斯曼(Roger S. Pressman),[美]布鲁斯·R. 马克西姆(Bruce R. Maxim) 著
译者 : 王林章 崔展齐 潘敏学 王海青 贲可荣 等译
丛书名 : 计算机科学丛书
出版日期 : 2021-09-06
ISBN : 978-7-111-69070-2
适用人群 : 该书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软件企业技术人员的一本重要教材和参考书,
定价 : 8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41
开本 : 16
原书名 :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Ninth Edition
原出版社: McGraw-Hill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自第1版出版至今,近40年来在软件工程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9版继承了之前版本的风格与优势,全面系统地讲解软件过程、建模、质量与安全、软件项目管理等知识,涵盖相关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工具,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扩展阅读资源和网络资源。同时,本书调整了篇章结构,使内容更加简洁,更适于教学。本书是面向本科生的版本,保留了完整版中的基础内容,压缩或删除了一些高级内容,更加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软件工程课程教材。

图书特色

软件工程领域影响深远、不断创新的经典教材

图书前言

如果有这样一款计算机软件—它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故障地运行,修改起来轻松便捷,使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那么,这款软件必定是成功的,它切实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有这样一款软件—它令用户失望,错误频出,修改起来困难重重,使用起来更是举步维艰,那么,这必定是一款失败的软件,它使我们的生活一团糟。谁都希望开发出优秀的软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失败的深渊。要想使软件获得成功,在设计和构建软件时就需要有规范,需要采用工程化的方法。
本书第1版问世以来的近40年中,软件工程已经从少数倡导者提出的一些朦胧概念发展成为一门正规的工程学科,已被公认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认真学习和热烈讨论的课题。在整个行业中,软件工程师已经成为人们优先选择的工作岗位,软件过程模型、软件工程方法和软件工具都已在全行业的所有环节被成功采用。
尽管管理人员和一线专业人员都承认需要有更规范的软件方法,但他们却始终在争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规范。有许多个人和公司至今仍在杂乱无章地开发着自己的软件,即使他们正在开发的系统要服务于当今最先进的技术,状况也是如此。许多专业人员和学生并不了解现代方法,这导致他们所开发的软件质量很差,因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此外,有关软件工程方法真实本质的争论一直在持续进行着。软件工程的地位问题已成为一门对比研究课题。人们对软件工程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进展,不过要使软件工程成为一门完全成熟的学科,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第9版的新变化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引导读者进入正在走向成熟的软件工程学科的入门读物。和以前的8个版本一样,第9版对学生和专业人员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既是软件专业人员的工作指南,也是高年级本科生和一年级研究生的综合性参考书。
第9版中包含了许多新的内容,它绝不只是前一版的简单更新。这一版不仅对内容做了适当的修改,而且调整了全书的结构,以改进教学顺序。同时,更加强调一些新的、重要的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工程实践知识。此外,本书进一步加强了“支持系统”,为学生、教师和专业人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资源。
过去几版的读者会注意到,第9版的篇幅有所减少。我们的目标是简明扼要,使这本书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更有利,并使希望阅读整本书的读者不那么畏惧。关于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一个趣闻中提到,帕斯卡在写给朋友的一封很长的信中以这句话结尾:“我想给你写一封简短的信,但我没有时间。”当对第9版进行精简时,我们开始体会到帕斯卡所说这句话的意义。
篇章结构
本书共30章,分为五个部分。这种划分有利于那些无法在一个学期内讲完全书内容的教师灵活安排教学工作。
第一部分“软件过程”给出了有关软件过程的各种不同观点,讨论了几种重要的过程模型和框架,还涉及惯用过程和敏捷过程在指导思想上的分歧。第二部分“建模”给出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重点讲解面向对象方法和UML建模,介绍基于模式的设计以及用于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此外,用户体验设计也在本部分展开。第三部分“质量与安全”介绍了有关质量管理的概念、规程、技术和方法,帮助软件团队很好地评估软件质量,评审软件工程工作产品,实施软件质量保证规程,并正确地运用有效的测试策略和技术。此外,我们还介绍了如何在增量软件开发模型中插入软件安全性实践。第四部分“软件项目管理”介绍了与计划、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项目的人员有关的问题。第五部分“高级课题”讨论了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在本书中,还通过模块的方式,介绍了一个软件团队(虚构的)所经历的考验和困难,并提供了与章节主题相关的方法和工具的补充材料。
这五个部分的划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时和教学要求安排课堂内容。在一个学期内可以安排一个部分的内容,也可以安排多个部分的内容。软件工程概论课程可以从五个部分中选择若干章作为教材。侧重分析和设计的软件工程课程可以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选取素材。面向测试的软件工程课程则可以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选取素材,还应加上第二部分中的一些内容。侧重管理的课程应突出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内容。我们用上述方式组织第9版的内容,旨在为教师提供多种教学安排的选择。但无论如何选择这些内容,都可以从“支持系统”中获得补充资源。
相关资源
可以通过教师网站访问各种资源,包括一个资源丰富的在线学习中心(其中包括习题解决方案)、各种基于Web的资源(软件工程检查单)、一套不断演化的“小工具”以及综合案例研究。专业资源提供了数百种分类的Web参考资料,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软件工程,同时,参考资料库还有指向数百个可下载参考资料的链接,这些参考资料提供了获取高级软件工程信息的深入来源。此外,还提供了完整的在线教师指南,包括辅助教学材料以及可用于授课的PPT。
在本书的教师指南中,我们为各种类型的软件工程课程提出了建议,提供了与课程配合开展的软件项目、部分习题的题解和许多有用的教学辅助工具。
由于有了在线支持系统的配合,本书既有内容上的深度,又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优势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比拟的。
布鲁斯·马克西姆(Bruce Maxim)编写了第9版的新内容,而罗杰·普莱斯曼(Roger Pressman)则担任主编,并对相关内容做出了贡献。
扫描二维码可获得的中文材料
本书采用一书一码的方式,即一本书对应一个专有的二维码(见本书前面的衬纸)。扫描二维码获取阅读权限后,可浏览以下电子数据资源。
附录1 UML简介
参考文献
未来我们还可能通过该二维码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例如习题答案、教师的授课视频等。
致谢
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Nancy Mead撰写了有关软件安全工程的章节;渥太华大学的Tim Lethbridge协助我们编写了UML和OCL示例,以及本书配套的案例研究;Colby学院的Dale Skrien编写了附录1的UML教程;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的William Grosky与他的学生Terry Ruas合作编写了附录2的数据科学概述;我们的澳大利亚同事Margaret Kellow更新了本书配套的Web教学资料。此外,我们还要感谢Austin Krauss,他从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角度,对电子游戏产业的软件开发提供了宝贵意见。
特别感谢
十分高兴有机会与罗杰合作,参与本书第9版的撰写工作。在此期间我的儿子Benjamin成为软件工程经理,而我的女儿Katherine则利用她的艺术背景创建了本书各章中的插图。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并和他们的孩子(Isla、Emma和 Thelma)一起享受快乐时光。同时非常感谢妻子Norma,她的支持使我能够将所有空闲时间都投入到本书的写作之中。
布鲁斯·R. 马克西姆(Bruce R. Maxim)
随着本书各版本的不断推出,我的两个儿子Mathew和Michael也逐渐从小男孩成长为男子汉。他们在生活中的成熟、品格和成功鼓舞着我。经过多年的职业发展,我们三个人现在一起在我们于2012年创立的公司中工作,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自豪了。我的两个儿子现在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Maya和Lily。最后要感谢我的妻子Barbara,她对我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在办公室工作表示理解与支持,并且鼓励我继续写作本书的下一个版本。
罗杰·S.普莱斯曼(Roger S. Pressman)

上架指导

计算机\软件工程

封底文字

本书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著作,自第1版出版至今,近40年来在软件工程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9版在继承之前版本风格与优势的基础上,不仅更新了全书内容,而且优化了篇章结构。本书共四个部分,涵盖软件过程、建模、质量与安全、软件项目管理等主题,对概念、原则、方法和工具的介绍细致、清晰且实用。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丰富的扩展阅读资源和网络资源。
本版基于原书第9版进行改编,保留基本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删除面向研究生的高级话题、面向专门化的软件开发实践的内容、面向软件行业高级工程人员的参考内容、其他课程中应包含的知识和内容,从而更加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软件工程课程教材。
本书特点
删繁就简,将之前中文版近500页的内容缩减到300多页,使重点更加突出。
面向教学,针对本科生的教学需求进行细致的修订,便于教师甄选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
罗杰·S. 普莱斯曼(Roger S. Pressman)软件工程界国际知名的顾问和作家,作为工程师、经理人、教授、演讲家和企业家奋战在这一领域近50年。他现任一家咨询公司的总裁,致力于协助企业建立有效的软件工程实践;还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创始人,专注于为特斯拉汽车设计和生产配件产品。
布鲁斯·R. 马克西姆(Bruce R. Maxim) 作为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教授、作家和咨询师,拥有超过30年的从业经验,研究兴趣涉及软件工程、用户体验设计、游戏开发和工程教育等领域。他曾任某游戏开发公司的首席技术官,现任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教授,为该校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建立了游戏实验室。

作者简介

[美]罗杰·S.普莱斯曼(Roger S. Pressman),[美]布鲁斯·R. 马克西姆(Bruce R. Maxim) 著:罗杰·S. 普莱斯曼(Roger S. Pressman)
软件工程界国际知名的顾问和作家,作为工程师、经理人、教授、演讲家和企业家奋战在这一领域近50年。他现任一家咨询公司的总裁,致力于协助企业建立有效的软件工程实践;还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创始人,专注于为特斯拉汽车设计和生产配件产品。
布鲁斯·R. 马克西姆(Bruce R. Maxim)
作为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教授、作家和咨询师,拥有超过30年的从业经验,研究兴趣涉及软件工程、用户体验设计、游戏开发和工程教育等领域。他曾任某游戏开发公司的首席技术官,现任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教授,为该校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建立了游戏实验室。

译者序

自1968年提出软件工程以来,软件工程研究和实践人员就致力于不断提出缓解“软件危机”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具。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软件开发和演化的人本属性,“人”在软件工程中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受过软件工程教育的专业人员成功开发出复杂度更高、规模更大、功能更强,也更加符合工程规范的软件产品,有力支撑了软件产业的发展,他们成为解决软件危机的“银弹”!
50余年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软件工程教育至关重要,除了要强化学生的程序能力、算法能力之外,还需要培养他们的系统能力、管理能力、工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正是满足这些要求的著名软件工程教材,自第一次引进并推出翻译版以来,已被国内多所高校采用为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获得了大量好评。国内大量软件工程研究与实践人员也正是从该教材的各版本开始了对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对软件工程方向的研究兴趣,并最终从事了与软件工程相关的教学、科研、实践等工作。
本版共22章,完整覆盖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建模、质量与安全、项目管理等内容,并根据软件领域新的发展需求和现状,调整了全书结构,讨论了软件过程改进、人工智能软件、软件工程中的数据科学等新问题。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书的作者Roger S. Pressman和Bruce R. Maxim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经验,还拥有多年从事软件工程研发、咨询和管理的工作经历。他们在本书中融入了丰富的工程和教学经验,并以一个生动的示例SafeHome贯穿全书,使读者更易理解相关内容。
我们于2020年1月应机械工业出版社姚蕾、何方等编辑的邀请,组建了翻译团队,开始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参加本书翻译的老师有王林章(第1、7、8、15、19、20章)、贲可荣(第2~5章)、汤恩义(第6章)、潘敏学(第9~11章)、崔展齐(第12~14、16~18章,以及附录)、王海青(第21、22章),最后由王林章和崔展齐对本书的译稿进行了审核和修改。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宗敏老师、吴春雷老师,陈谦、陈守煜、成浩亮、贾明华、李铮、李重、陆龙龙、陆一飞、吕志存、马可欣、潘建文、王斌、王飞鹏、王天雨、杨美妮、张驰等研究生,以及机械工业出版社负责本书审阅、校对、排版等工作的编辑的帮助。同时,为尽可能保持该教材前后版本的一致性,我们沿用了前面版本中部分相同内容的中文表述,在此对前面版本译者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翻译工作虽前后历时近一年,但由于本书是在繁忙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之余完成的,我们仍感时间紧张,有些内容的翻译表达还不够理想。此外,本书翻译虽力求忠实于原著,但由于水平所限,译文表达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总之,根据多年软件工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我们认为这是一本具有一定深度,适用于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软件从业人员的软件工程读物。我们很高兴地向读者推荐本书,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你会对软件工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译 者
2020年12月

图书目录

改编者序
译者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软件与软件工程 1
1.1 软件的本质 3
1.1.1 定义软件 4
1.1.2 软件应用领域 5
1.1.3 遗留软件 6
1.2 定义软件工程学科 6
1.3 软件过程 7
1.3.1 过程框架 7
1.3.2 普适性活动 8
1.3.3 过程的适应性调整 9
1.4 软件工程实践 9
1.4.1 实践的精髓 9
1.4.2 通用原则 10
1.5 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12
1.6 小结 13
习题与思考题 13
第一部分 软件过程
第2章 过程模型 16
2.1 通用过程模型 16
2.2 定义框架活动 18
2.3 明确任务集 19
2.4 惯用过程模型 19
2.4.1 瀑布模型 20
2.4.2 原型开发过程模型 21
2.4.3 演化过程模型 22
2.4.4 统一过程模型 24
2.5 产品和过程 26
2.6 小结 27
习题与思考题 27
第3章 敏捷和敏捷过程 29
3.1 什么是敏捷 30
3.2 敏捷及变更成本 30
3.3 什么是敏捷过程 31
3.3.1 敏捷原则 31
3.3.2 敏捷开发战略 32
3.4 Scrum 32
3.4.1 Scrum团队和制品 34
3.4.2 冲刺规划会议 34
3.4.3 每日Scrum会议 34
3.4.4 冲刺评审会议 35
3.4.5 冲刺回顾 35
3.5 其他敏捷框架 35
3.5.1 XP框架 36
3.5.2 看板法 37
3.5.3 DevOps 38
3.6 小结 39
习题与思考题 40
第4章 推荐的过程模型 41
4.1 需求定义 44
4.2 初步体系结构设计 44
4.3 资源估算 45
4.4 首次原型构建 46
4.5 原型评价 48
4.6 继续与否的决策 49
4.7 原型演化 50
4.7.1 新原型范围 51
4.7.2 构建新原型 51
4.7.3 测试新原型 51
4.8 原型发布 52
4.9 维护发布软件 52
4.10 小结 54
习题与思考题 55
第5章 软件工程的人员方面 56
5.1 软件工程师的特质 56
5.2 软件工程心理学 57
5.3 软件团队 58
5.4 团队结构 59
5.5 社交媒体的影响 60
5.6 全球化团队 60
5.7 小结 61
习题与思考题 61
第二部分 建模
第6章 理解需求 64
6.1 需求工程 65
6.1.1 起始 65
6.1.2 获取 65
6.1.3 细化 66
6.1.4 协商 66
6.1.5 规格说明 66
6.1.6 确认 67
6.1.7 需求管理 67
6.2 建立根基 68
6.2.1 确认利益相关者 68
6.2.2 识别多重观点 68
6.2.3 协作 68
6.2.4 首次提问 69
6.2.5 非功能需求 70
6.2.6 可追溯性 70
6.3 获取需求 70
6.3.1 协作收集需求 70
6.3.2 使用场景 73
6.3.3 获取工作产品 74
6.4 开发用例 74
6.5 构建分析模型 77
6.5.1 分析模型的元素 78
6.5.2 分析模式 79
6.6 协商需求 80
6.7 需求监控 81
6.8 确认需求 81
6.9 小结 81
习题与思考题 82
第7章 需求建模——?一种推荐的方法 83
7.1 需求分析 84
7.1.1 总体目标和原理 84
7.1.2 分析的经验原则 85
7.1.3 需求建模原则 85
7.2 基于场景建模 86
7.2.1 参与者和用户概要文件 86
7.2.2 创建用例 86
7.2.3 编写用例 89
7.3 基于类建模 91
7.3.1 识别分析类 91
7.3.2 定义属性和操作 93
7.3.3 UML类模型 94
7.3.4 类–职责–协作者建模 96
7.4 功能建模 98
7.4.1 过程视图 98
7.4.2 UML顺序图 99
7.5 行为建模 100
7.5.1 识别用例事件 100
7.5.2 UML状态图 101
7.5.3 UML活动图 102
7.6 小结 104
习题与思考题 105
第8章 设计概念 106
8.1 软件工程中的设计 107
8.2 设计过程 109
8.2.1 软件质量指导原则和属性 109
8.2.2 软件设计的演化 110
8.3 设计概念 111
8.3.1 抽象 111
8.3.2 体系结构 112
8.3.3 模式 112
8.3.4 关注点分离 113
8.3.5 模块化 113
8.3.6 信息隐蔽 114
8.3.7 功能独立 114
8.3.8 逐步求精 115
8.3.9 重构 115
8.3.10 设计类 116
8.4 设计模型 118
8.4.1 设计建模原则 119
8.4.2 数据设计元素 120
8.4.3 体系结构设计元素 120
8.4.4 接口设计元素 120
8.4.5 构件级设计元素 122
8.4.6 部署级设计元素 122
8.5 小结 123
习题与思考题 124
第9章 体系结构设计——一种推荐的方法 125
9.1 软件体系结构 126
9.1.1 什么是体系结构 126
9.1.2 体系结构的重要性 126
9.1.3 体系结构描述 127
9.1.4 体系结构决策 127
9.2 敏捷性和体系结构 128
9.3 体系结构风格 129
9.3.1 体系结构风格的简单分类 130
9.3.2 体系结构模式 133
9.3.3 组织和求精 134
9.4 体系结构考虑要素 134
9.5 体系结构决策 135
9.6 体系结构设计 136
9.6.1 系统在上下文中的表示 136
9.6.2 定义体系结构原型 137
9.6.3 将体系结构细化为构件 138
9.6.4 描述系统实例 139
9.7 评估候选的体系结构设计 139
9.7.1 体系结构评审 141
9.7.2 基于模式的体系结构评审 141
9.7.3 体系结构的一致性检查 142
9.8 小结 142
习题与思考题 143
第10章 构件级设计 144
10.1 什么是构件 144
10.1.1 面向对象的观点 145
10.1.2 传统的观点 145
10.1.3 过程相关的观点 147
10.2 设计基于类的构件 148
10.2.1 基本设计原则 148
10.2.2 构件级设计指导方针 151
10.2.3 内聚性 151
10.2.4 耦合 153
10.3 实施构件级设计 154
10.4 专用的构件级设计 159
10.4.1 设计传统构件 159
10.4.2 基于构件的开发 159
10.5 构件重构 161
10.6 小结 161
习题与思考题 162
第11章 用户体验设计 163
11.1 用户体验设计元素 164
11.1.1 信息体系结构 164
11.1.2 用户交互设计 165
11.1.3 可用性工程 165
11.1.4 可视化设计 166
11.2 黄金规则 166
11.2.1 把控制权交给用户 167
11.2.2 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 167
11.2.3 保持界面一致 168
11.3 用户界面的分析和设计 169
11.3.1 用户界面分析和设计模型 169
11.3.2 过程 170
11.4 用户体验分析 171
11.4.1 用户研究 171
11.4.2 用户建模 172
11.4.3 任务分析 174
11.4.4 工作环境分析 175
11.5 用户体验设计 175
11.6 用户界面设计 176
11.6.1 应用界面设计步骤 176
11.6.2 用户界面设计模式 178
11.7 设计评估 178
11.7.1 原型审查 178
11.7.2 用户测试 180
11.8 小结 180
习题与思考题 180
第三部分 质量与安全
第12章 质量概念 184
12.1 什么是质量 184
12.2 软件质量 185
12.2.1 质量因素 186
12.2.2 定性质量评估 187
12.2.3 定量质量评估 187
12.3 软件质量困境 188
12.3.1 “足够好”的软件 188
12.3.2 质量的成本 189
12.3.3 风险 191
12.3.4 疏忽和责任 192
12.3.5 管理活动的影响 192
12.4 实现软件质量 192
12.4.1 软件工程方法 193
12.4.2 项目管理技术 193
12.4.3 质量控制 193
12.4.4 质量保证 193
12.5 小结 193
习题与思考题 194
第13章 评审——一种推荐的方法 195
13.1 软件缺陷对成本的影响 196
13.2 缺陷的放大和消除 196
13.3 评审度量及其应用 197
13.4 不同形式评审的标准 199
13.5 非正式评审 199
13.6 正式技术评审 200
13.6.1 评审会议 201
13.6.2 评审报告和记录保存 201
13.6.3 评审指导原则 202
13.7 产品完成后评估 203
13.8 敏捷评审 203
13.9 小结 204
习题与思考题 204
第14章 软件质量保证 206
14.1 背景问题 207
14.2 软件质量保证的要素 207
14.3 软件质量保证的过程和产品特征 208
14.4 软件质量保证的任务、目标和度量 209
14.4.1 软件质量保证的任务 209
14.4.2 目标、属性和度量 210
14.5 统计软件质量保证 211
14.5.1 一个普通的例子 212
14.5.2 软件工程的六西格玛 213
14.6 ISO 9000质量标准 214
14.7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215
14.8 小结 215
习题与思考题 215
第15章 软件测试——构件级 216
15.1 软件测试的策略性方法 216
15.1.1 验证与确认 217
15.1.2 软件测试组织 217
15.1.3 宏观 218
15.1.4 测试完成的标准 220
15.2 规划和记录保存 220
15.2.1 “脚手架”的作用 221
15.2.2 高效测试 222
15.3 测试用例设计 222
15.3.1 需求和用例 224
15.3.2 可追溯性 224
15.4 白盒测试 224
15.4.1 基本路径测试 224
15.4.2 控制结构测试 227
15.5 黑盒测试 227
15.5.1 接口测试 228
15.5.2 等价类划分 228
15.5.3 边界值分析 229
15.6 面向对象测试 229
15.6.1 类测试 229
15.6.2 行为测试 231
15.7 小结 232
习题与思考题 232
第16章 软件测试——集成级 233
16.1 软件测试基础 234
16.1.1 黑盒测试 234
16.1.2 白盒测试 234
16.2 集成测试 235
16.2.1 自顶向下集成 235
16.2.2 自底向上集成 236
16.2.3 持续集成 237
16.2.4 集成测试工作产品 238
16.3 人工智能与回归测试 238
16.4 面向对象环境中的集成测试 239
16.4.1 基于故障的测试用例设计 240
16.4.2 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设计 241
16.5 确认测试 242
16.6 小结 243
习题与思考题 243
第17章 软件配置管理 245
17.1 软件配置管理概述 246
17.1.1 SCM场景 246
17.1.2 配置管理系统的元素 247
17.1.3 基线 248
17.1.4 软件配置项 249
17.1.5 依赖性和变更管理 249
17.2 SCM中心存储库 250
17.2.1 一般特征和内容 250
17.2.2 SCM特征 251
17.3 版本控制系统 251
17.4 持续集成 252
17.5 变更管理过程 252
17.5.1 变更控制 253
17.5.2 影响管理 255
17.5.3 配置审核 256
17.5.4 状态报告 256
17.6 小结 256
习题与思考题 257
第18章 软件度量和分析 258
18.1 软件测量 259
18.1.1 测度、度量和指标 259
18.1.2 有效软件度量的属性 259
18.2 软件分析 259
18.3 产品指标 260
18.3.1 需求模型的度量 261
18.3.2 常规软件的设计度量 262
18.3.3 面向对象软件的设计度量 264
18.3.4 用户界面的设计度量 266
18.3.5 源代码的度量 267
18.4 过程和项目度量 268
18.5 软件度量 271
18.6 软件质量的度量 272
18.7 小结 275
习题与思考题 275
第四部分 软件项目管理
第19章 项目管理概念 278
19.1 管理涉及的范围 279
19.1.1 人员 279
19.1.2 产品 279
19.1.3 过程 279
19.1.4 项目 280
19.2 人员 280
19.2.1 利益相关者 280
19.2.2 团队负责人 280
19.2.3 软件团队 281
19.2.4 协调和沟通问题 282
19.3 产品 283
19.3.1 软件范围  283
19.3.2 问题分解 284
19.4 过程 284
19.4.1 合并产品和过程 284
19.4.2 过程分解 285
19.5 项目 286
19.6 W5HH原则 287
19.7 关键实践 287
19.8 小结 287
习题与思考题 288
第20章 制定可行的软件计划 289
20.1 对估算的看法 290
20.2 项目计划过程 291
20.3 软件范围和可行性 291
20.4 资源 291
20.4.1 人力资源 292
20.4.2 可复用软件资源 292
20.4.3 环境资源 293
20.5 项目进度安排 293
20.5.1 基本原则 294
20.5.2 人员与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295
20.6 定义项目任务集 296
20.6.1 任务集举例 296
20.6.2 主要任务的细化 297
20.7 定义任务网络 298
20.8 进度安排 298
20.8.1 时序图 298
20.8.2 跟踪进度 299
20.9 小结 301
习题与思考题 301
第21章 风险管理 302
21.1 被动风险策略和主动风险策略 303
21.2 软件风险 303
21.3 风险识别 304
21.3.1 评估整体项目风险 305
21.3.2 风险因素和驱动因子 306
21.4 风险预测 306
21.4.1 建立风险表 306
21.4.2 评估风险影响 308
21.5 风险细化 309
21.6 风险缓解、监测和管理 310
21.7 RMMM计划 312
21.8 小结 313
习题与思考题 313
第22章 软件支持策略 315
22.1 软件支持 316
22.2 软件维护 317
22.2.1 维护类型 318
22.2.2 维护任务 318
22.2.3 逆向工程 319
22.3 主动软件支持 321
22.3.1 软件分析的使用 321
22.3.2 社交媒体的作用 322
22.3.3 支持成本 322
22.4 重构 323
22.4.1 数据重构 323
22.4.2 代码重构 324
22.4.3 体系结构重构 324
22.5 软件演化 324
22.5.1 库存目录分析 325
22.5.2 文档重构 326
22.5.3 逆向工程 326
22.5.4 代码重构 326
22.5.5 数据重构 326
22.5.6 正向工程 326
22.6 小结 327
习题与思考题 327
在线资源
附录1 UML 简介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麻志毅 编著
作者: 韩万江 姜立新 编著 宋茂强 审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吴文峻,张文博,王德庆,任健,张奎 等著
作者: 王兴亚 王智钢 赵源 陈振宇 编著
作者: (印)Gopalaswamy Ram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