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原理
作者 : 毛羽刚 蔡开裕 陈颖文 编著
出版日期 : 2021-12-07
ISBN : 978-7-111-69597-4
适用人群 : 高等学校网络工程、计算机以及物联网等信息类相关专业学生。
定价 : 6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18
开本 : 16
原书名 : 数据通信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图书简介

主要介绍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原理及相关技术以及常见的现代通信系统。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系统分析基础、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信道传输有关理论和特性、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系统同步、多路复用、差错控制编码、标准接口及通信控制规程、现代电信交换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典型的通信系统介绍等。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数据通信是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主流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深入到社会以及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各个行业乃至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通信技术及系统的应用。尤其是当前通信与网络、计算、电子等领域已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因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是电子以及网络与计算机等信息类专业学生需要学习或了解的重要内容。通信原理或数据通信原理课程已成为许多学校的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通信理论分析与综合应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书是在原国防科技大学吴玲达教授编著的《计算机通信系统与原理》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同时参阅了目前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同类教材和相关文献,并结合作者在计算机和网络工程领域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实践,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更新。本书既注重数据通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的介绍,又强调核心知识与应用技术的讲解,同时涉及当今最新的通信技术和系统。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一定的通信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并激发对通信领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原理等相关课程以及将来深造或从事有关通信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书避免过多地介绍基础理论和大量定理,减少不必要的数学公式或中间推导,尽量将原理与实现技术或应用系统相联系,力争做到内容丰富、选材恰当、结构合理、层次清楚、叙述严谨、图文并茂,并本着循序渐进、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原则,合理地安排有关知识单元,使各章节内容划分得当且风格一致,同时保持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本书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教研室的老师编写。由于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涉及的知识面广,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误。最后,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对本书提出的宝贵意见以及为最终的出版和发行付出的辛勤劳动。

上架指导

计算机科学及应用

封底文字

本书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教研团队在吴玲达教授编著的《计算机通信系统与原理》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积累与科研实践,同时参阅国内外优秀的同类教材和相关文献,融合该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编写而成。
本书主要介绍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以及常见的现代通信系统。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通信系统分析基础、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信道传输的有关理论和特性、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系统同步、多路复用、差错控制编码、标准接口及通信控制规程、现代电信交换的基本原理以及典型的现代通信系统等。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叙述严谨、图文并茂,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以及通信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和工程人员阅读及参考。
本书特点
既注重数据通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的介绍,又强调核心知识与应用技术的讲解,同时涉及新的通信技术和系统。
内容上避免过多地介绍基础理论和大量定理,减少不必要的数学公式或中间推导,尽量将原理与实现技术或应用系统相联系。
叙述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合理安排知识单元,使各章内容系统连贯,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每章都包括知识论述、实例印证、问题思考三部分内容,并安排了精心设计的实践性习题。重要知识点之后安排了思考题,引导读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开拓视野,深入思考。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通信系统模型的基本结构
1.1.1通信系统的模型
1.1.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1.1.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2数据传输方式
1.2.1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1.2.2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1.2.3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1.3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3.1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1.3.2数据传输速率
1.3.3误码率(Pe)与误比特率(Pb)
1.3.4频带利用率和功率利用率
1.3.5信噪比和信号强度
1.4信息及其度量
1.4.1离散消息的信息量
1.4.2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1.5通信协议及其体系结构
1.6标准及标准化组织
1.6.1国际标准化组织
1.6.2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
1.6.3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1.6.4电子工业协会
1.6.5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
1.7本书结构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通信系统分析基础
2.1信号的分类及特性
2.1.1信号的分类
2.1.2信号的特性
2.2确知信号的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
2.3确知信号的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2.3.1能量谱密度
2.3.2功率谱密度
2.3.3能量谱、功率谱与自相关函数的关系
2.4系统响应及分析
2.4.1冲激函数
2.4.2系统响应及分析
2.4.3信号无失真传输条件
2.4.4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
2.5随机信号的描述及分析方法
2.5.1随机过程的一般描述
2.5.2平稳随机过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信道
3.1信道的基本概念及模型
3.1.1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3.1.2信道的数学模型
3.2信道的干扰
3.3信道容量
3.3.1奈奎斯特定理
3.3.2香农公式
3.4传输介质
3.4.1有线传输介质
3.4.2无线传输介质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4.1引言
4.2模拟信号的抽样
4.2.1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4.2.2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4.3量化
4.3.1量化的定义
4.3.2均匀量化
4.3.3非均匀量化
4.4脉冲编码调制
4.4.1PCM通信系统
4.4.2二进制码组
4.4.3编码/译码原理及方法
4.5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4.6增量调制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多路复用技术
5.1引言
5.1.1共享点到点信道
5.1.2共享广播信道
5.2频分多路复用
5.2.1FDM基本原理
5.2.2FDM系统工作方式
5.2.3FDM系统举例
5.2.4波分多路复用
5.3时分多路复用
5.3.1TDM基本原理
5.3.2TDM系统工作方式
5.3.3隔位扫描技术
5.3.4隔字符扫描技术
5.3.5模拟和数字信号源的TDM
5.3.6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5.4PCM基群传送方式
5.5准同步数字系列
5.6同步数字系列
5.7码分多路复用
5.8集中器和时分交换机的原理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
6.1引言
6.2基带传输系统组成
6.3常用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及特点
6.4数字基带信号功率密度谱
6.4.1单极性不归零脉冲信号的频谱
6.4.2单极性归零脉冲信号的频谱
6.4.3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密度谱
6.5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
6.5.1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
6.5.2升余弦频谱传输特性
6.6眼图
6.7均衡
6.7.1频域均衡
6.7.2时域均衡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数字频带传输
7.1引言
7.2二进制振幅键控
7.2.1数学表示和波形
7.2.2信号的频谱
7.2.3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7.2.4单边带调制
7.2.5残留边带调制
7.3二进制频移键控
7.3.1信号的波形及数学表示
7.3.22FSK信号的产生
7.3.32FSK信号的功率密度谱
7.3.4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7.4二进制相移键控
7.4.1二进制绝对相移键控调制
7.4.2二进制相对相移键控调制
7.5多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
7.5.1多进制振幅调制与解调
7.5.2多进制频率调制与解调
7.5.3多进制相位调制与解调
7.6正交振幅调制
7.7正交频分多路复用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同步
8.1同步的分类及方法
8.2载波同步
8.2.1直接法
8.2.2插入导频法
8.3位同步
8.3.1插入导频法
8.3.2自同步法
8.4群同步
8.4.1集中插入群同步码组
8.4.2“0”比特插入删除法
8.4.3起止式同步法
8.4.4分散插入法
8.4.5自同步法
8.5网同步
8.5.1全网同步系统
8.5.2准同步系统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
9.1纠错编码的分类
9.2差错控制方式
9.3纠检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9.4码重、码距及纠检错能力
9.5常用的简单差错控制编码
9.6线性分组码
9.6.1基本概念及原理
9.6.2线性分组码的检错和纠错
9.7循环码
9.7.1循环码的基本概念
9.7.2循环码的生成矩阵
9.7.3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g(x)
9.7.4循环系统码的编码
9.7.5循环冗余码的译码
9.8汉明码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数据通信的接口及规程
10.1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10.1.1RS-232C接口
10.1.2通用串行总线
10.2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
10.2.1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的主要功能
10.2.2面向字符型传输控制规程的主要特点
10.2.3面向比特型传输控制规程
10.3规程应用举例
10.4HDLC的子集与相关协议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现代通信网络简介
11.1通信网结构
11.2一般通信网的性能要求及交换技术
11.3通信网的交换方式
11.4现代电信网络及交换
11.5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11.5.1数字微波通信简介
11.5.2我国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
11.5.3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特点
11.5.4微波频段选择和射频波道配置
11.5.5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模型
11.5.6数字微波的调制方式
11.5.7数字微波系统的应用
11.6移动通信系统
11.6.1移动通信发展简述
11.6.2GSM网络
11.6.33G网络
11.6.4LTE与4G网络
11.6.55G网络
11.7物联网无线通信系统
11.7.1窄带物联网
11.7.2远距离无线电
11.7.3SIGFOX网络
11.7.4ZigBee网络
11.7.5Z-Wave网络
11.7.6近场通信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拉里·L. 彼得森(Larry L. Peterson) [美]布鲁斯·S. 戴维(Bruce S. Davie)著
作者: Larry L.Peterson, Bruce S.Davie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Mostafa Khalil 著
作者: 山金孝 潘晓华 刘世民 著
作者: 亢少军 编著
作者: 菲利(Farle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