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的管理释义(张钢)
作者 : 张钢 著
出版日期 : 2017-04-06
ISBN : 978-7-111-56248-1
定价 : 40.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15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大学》和《中庸》是深入理解儒家管理思想及其发展脉络的两篇基础文献。《论语》中提出的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及管理者素质要求,在《大学》和《中庸》里,不仅得到进一步阐明,而且从“人性”假设、德性与德行的关系、自我管理经由家庭管理达到正式组织管理的内在机制、“迂回式”管理的具体实施途径等方面,得以深化和发展。本书秉承《论语》管理思想的基本逻辑,对《大学》和《中庸》进行管理释义,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儒家管理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启发意义。关于《大学》和《中庸》的管理解读,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论语》的管理思想价值,也有利于更切实地反思现代管理实践的文化渊源及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

上架指导

管理类

封底文字

《大学》和《中庸》是深入理解儒家管理思想及其发展脉络的两篇基础文献。《论语》中提出的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及管理者素质要求,在《大学》和《中庸》中,不仅得到了进一步阐明,而且还从“人性”假设、德性与德行的关系、自我管理经由家庭管理达到正式组织管理的内在机制、“迂回式”管理的具体实施途径等方面,得以深化和发展。
《大学》系统地发展了《论语》中提出来的、由内而外的儒家管理逻辑。它不仅为这个管理逻辑奠定了“人性”的德性前提,明确了自我管理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内在互动关系,提出了从“致知”这个根本处入手解决问题的管理思路;更重要的是,还运用这个管理逻辑,创造出一整套有关管理的共同意义,赋予管理实践以核心价值。《中庸》在《论语》和《大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阐述了以“中庸之德”为核心的管理之道及其理想和现实意义,并从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互动的视角,深入分析了以“诚”为本、以“仁”为体、以“知”为用的“中庸”内涵及其与管理之道、管理模式、管理途径、管理者素质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为儒家管理思想体系夯实了信念和逻辑基础。
本书秉承《论语》管理思想的基本逻辑,对《大学》和《中庸》进行管理释义,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儒家管理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启发意义。本书可供企业、政府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阅读参考,也适合作为MBA、EMBA、MPA及其他管理专业学习者的相关课程用书。

图书序言

《大学》和《中庸》是对《论语》的权威阐释。《论语》中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围绕着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质三个维度,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但是,由于《论语》的表达形式是“语录体”,以思想观点的陈述为主,缺少必要的展开论证,这就让后学者和实践者难以洞悉《论语》管理思想的精髓和理路,不容易摸到进入管理殿堂的门径,大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惑。对《论语》的解惑释疑工作,自然要由孔子的直传弟子及再传弟子来承担。
相传,《大学》为孔子的直传弟子曾子所作。《大学》最早出现在《礼记》中,而《礼记》原本就是孔门弟子学“礼”时的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的汇编。这些作品既可以视为孔门弟子关于“礼”的理解,也可以看作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阐述。其中,《大学》被认为是曾子的作品,而曾子的言论在《论语》中有14处之多。在《论语》第一篇第4章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由此明确提出了以“忠信”为核心的管理职业规范。在《论语》第四篇第15章中,曾子又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则进一步将“忠信”的内涵与作为推己及人的“恕”联系起来,从而让管理职业规范有了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更为深刻的内涵。这些都无不体现出曾子对孔子思想的准确把握和恰当表达。
《大学》对《论语》的阐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阐明了管理之道的“人性”假设的自明德性内涵;二是明确了管理者素质的具体修养路径。管理之道和管理者素质相互支撑、密不可分。缺少了管理之道的指导与规范,管理者素质及其提升便无从依托与定位,而没有了管理者素质的具体要求及修养路径的设计与选择,管理之道又会悬空不落地,有蜕变成空头理论的危险。为了防止对管理之道和管理者素质的人为割裂,《大学》系统阐述了管理之道的德性前提及其在管理者素质上的具体要求,从而既使管理之道得以建立在坚实的“人性”假设之上,又让管理者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变得有章可循。自此,儒家管理之道的基本内涵和管理者的素质模型便牢固确立起来,成为管理者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养、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内在准则。
曾子的贡献,不限于对孔子管理思想的阐释,还在于他培养出了子思这位杰出的思想传承者。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相传受教于曾子之门,作《中庸》。如果说《大学》集中阐释了管理之道与管理者素质的关系,那么《中庸》则进一步阐释了管理之道与管理模式的关系,从而让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质三个维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儒家管理思想的体系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稳固的根基。
管理是一种实践,既不能脱离管理之道的指导,也不能没有高素质的管理者,但是,管理实践同样离不开有效的模式、途径和方法。正是在有效的管理模式中,才集中体现出管理之道和管理者素质的核心特征。因此,讲管理之道和管理者素质,必然会涉及管理模式。
在探讨管理模式时,自然就要区分理想世界中作为理想类型的管理模式和现实世界中作为具体实践途径的管理模式,而这两类管理模式的参照比较,正好刻画出管理模式动态变化的内在机制。管理实践本质上就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参照比较、交织互动、迭代共进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万变不离其宗”,渗透于管理模式中的管理之道,其核心在于“中庸之德”,而“中庸”的根基在“诚”。
《大学》将管理之道植根于自明的德性前提,以此为管理者素质及其修养奠基;《中庸》则把潜在的德性与现实的德行联系起来,将“中庸之德”确立为最高的德行境界,以此来引领实践中管理模式、途径和方法的具体运用。“中庸”作为一种德行,不仅要以“诚”为本、以“仁”为体、以“知”为用,更要将三者的统一,恰当而有效地运用于日常行为情境之中。
儒家管理之道在于“为政以德”,其中,“德”是体现在“为政”实践中的“德行”,而不仅是作为“为政”的“人性”假设的“德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庸》将《大学》所强调的作为“人性”自明内涵的德性,还原到具体管理行为情境里,用“中庸之德”将管理之道的核心内涵具体化为管理模式的指导原则,并借助有关“诚”为“德”之本的论述以及对“天道”(理想世界)与“人道”(现实世界)的区分,为管理之道的实施,提出了一个更为具体可行的实践模型,即管理“九经”。
如果说《大学》对《论语》的阐释,最终落脚在管理之道下管理者的素质模型,那么,《中庸》对《论语》的阐释,最终落脚在管理之道下管理模式的实践模型。正是这两个模型及其背后的管理逻辑,让《论语》的管理思想有了理论的完整性和现实的可行性,使得后学者和实践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更能知其如何做。
自唐代的儒者开始关注《大学》和《中庸》,宋代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又将之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以来,关于《大学》和《中庸》的解读便不绝如缕。每种解读,既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也体现着学科的旨趣。正像关于《论语》的多元解读不能忽略管理视角一样,对《大学》和《中庸》的解读,同样不能忘记管理视角。尤其是联系着对《论语》的管理解读,就更容易理解《大学》和《中庸》的管理蕴含及其对儒家管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秉承与《论语》的管理解读相同的思路,本书尝试在《大学》和《中庸》这两座思想宝藏中,探索和发掘深层管理寓意,以期同《论语》的管理解读互相参照,让儒家经典得以贴近今日管理实践,启示未来发展方向。
本书对《大学》和《中庸》的管理解读,采用“导读、原文、字词注解、今文意译、管理释义”的体例。与《论语的管理精义》相比,在体例上省略了“分析解读”部分。由于《大学》和《中庸》本身就是两篇对孔子思想进行“分析解读”的文章,没有必要再专门对其文本做背景分析和意义诠释,因而,本书在“今文意译”之后直接进入“管理释义”。
另外,《大学》《中庸》与《论语》的管理思想一脉相承,其中涉及的“管理精义”,都已在《论语》中出现过;也可以说,《大学》和《中庸》是对《论语》的“管理精义”的再确认、再论证和再阐明。因此,本书也没有再重复提炼《大学》和《中庸》的“管理精义”,而是将其融入“管理释义”之中,以深化对《论语》中的“管理精义”的理解。为此,本书还在“管理释义”部分,将那些与《论语的管理精义》一书直接相关的内容,以页下注的形式标记出来,便于相互参照。
既然《大学》和《中庸》是两篇完整的文章,在解读时,便不可避免地要划分段落。本书在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管理视角定位,重新划分了段落,以彰显其管理蕴含。虽然新的段落划分可能有违通例,但好在《大学》和《中庸》是两篇完整的文章,其意义不会因段落划分而出现太多扭曲和丢失。
考虑到文章本身的完整性和解读过程中可能的人为分割,读者如果只是阅读“解读版”的文章,难免有碎片化的感觉,既不容易达到意义贯通的整体领悟,也不容易产生一气呵成的阅读体验,因此,本书特地将《大学》和《中庸》的“原文”和“意译”的完整版,分别附在解读之后,这样读者既可以领略原文的风采,又可以校核本书对原文的理解和释义的可接受性。
本书所依据的《大学》和《中庸》原文出处,来自凤凰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朱熹《四书集注》。本书尊重朱熹对《大学》章节的调整和解释,也将他本人关于“格物致知”的增补一并保留,同时联系着上下文,再借鉴王阳明的批评,对其进行了管理视角下的再解读。在对《大学》和《中庸》的文本理解上,本书还参考了中华书局2006年9月出版的、由王国轩译注的《大学中庸》。
《大学》和《中庸》的文本里都大量引用《诗经》的诗句来支持论证,其中,《大学》引述《诗经》12处,《中庸》引述16处。为了防止在《诗经》的诗句理解上出现偏差,本书还专门参阅了程俊英的《诗经译注》、程俊英和蒋见元的《诗经注析》(上下)、周振甫的《诗经译注》等著作。
除了引用《诗经》,《大学》和《中庸》也引述了不少《尚书》的篇章。为了准确地理解、把握原文的意义和背景,本书还参阅了中华书局2009年3月出版的、由慕平译注的《尚书》。
涉及“字词注解”,本书主要依据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出版的《古代汉语字典》,并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的许慎《说文解字》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康熙字典》。
以上各类参考资料均列入书后的“参考文献”中。正是这些研究成果,为本书关于《大学》和《中庸》的管理解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里,特向那些持续从事《大学》和《中庸》的阅读、理解、研究和阐释,并致力于将儒家文化传统在各个时代发扬光大的前辈和同道,致以由衷的敬意!

作者简介

张钢 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序言
《大学》导读
第一部分 // 4
本部分是全篇的总纲,既提出了管理之道的“人性”假设,又明确了“至善”的终极目标追求,还阐明了认识和践行管理之道的方法与途径,为更深入地理解儒家管理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
第二部分 // 19
本部分进一步展开论述管理之道,在分别阐述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内涵及其对于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突出强调了三者之间的内在相通性。
【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
第三部分 // 29
本部分论述自我管理,在详细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内涵、做法及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既明确了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又提出了一整套具体可行的自我管理方法,丰富了儒家关于管理者素质及其自我修养的内涵。
【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
第四部分 // 44
本部分论述组织管理,既阐述了自我管理、家庭管理和正式组织管理“三位一体”的核心观点,也揭示了作为一名“做人”和做管理相统一的儒家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在管理实践中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
《大学》原文 // 69
《大学》意译 // 72
《中庸》导读
第一部分 // 82
本部分是全篇的总论,在明确“人性”的先天禀赋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人性”、管理之道和管理教育的一体化关系,进而提出了“人性”的德性内涵是“中和”的观点。
【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
第二部分 // 89
本部分论述“中庸”,在深入分析“中庸”的内涵及其情境依赖性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庸之德”与管理之道、管理模式的关系,进而引申出对管理者素质和行为的基本要求。
【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
第三部分 // 110
本部分论述以“中庸之德”为核心的管理之道,从“中庸之德”、管理之道的普遍性和无形性出发,阐述了管理之道在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从理想的管理之道变为现实的管理模式的基本方式。
【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
第四部分 // 134
本部分论述实施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的九条“迂回式”途径,借助对“为政在人”管理意义的阐明,从“五达道”和“三达德”出发,提出了管理“九经”及其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并明确了以“诚”为本的“中庸之德”的内涵定位。
【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
第五部分 // 153
本部分论述“诚”,通过阐明理想世界中的“至诚”和现实世界中的“局部之诚”及其关系,建立起以“诚”为根基的“中庸之德”、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质的内在联结。
【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
第六部分 // 184
本部分是全篇的结论,系统引用《诗经》的诗句,既概述了如何将“中庸之德”、管理之道落实到管理模式和管理途径之中,又进一步阐明了本质上是一种无形精神力量的德性与德行的巨大影响。
【字词注解】 【今文意译】 【管理释义】
《中庸》原文 // 189
《中庸》意译 // 195
参考文献 // 206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斯蒂芬 P. 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戴维 A. 德森佐(David A. DeCenzo) 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著
作者: 兰杰•古拉蒂(Ranjay Gulati)(美)安东尼 J. 梅奥(Anthony J. Mayo) 著 尼汀 •诺里亚(Nitin Nohria) 哈佛商学院
作者: (美)兰杰·古拉蒂(Ranjay Gulati) 安东尼 J.梅奥(Anthony J. Mayo) 尼廷·诺里亚(Nitin Nohria) 著
作者: 主编  范贵喜  刘赛赛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蔺雷 吴家喜 著
作者: 谢利·利恩
作者: 罗斯·杰伊(Ros Jay)理查德·坦普勒(Richard Temp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