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管理
作者 : 张玉利
丛书名 : 文渊系列
出版日期 : 2008-01-10
ISBN : 7-111-23168-4
定价 : 35.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60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 创业: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与机会结合并创造价值的活动
  ■ 创业者:以自己的洞察力识别机会、以实现生产要素组合的人
  ■ 企业家精神:率先负起承担风险的责任,创新精神,主动寻求变革和实施变革的意识
  ■ 创业机会:潜在的价值,表现为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和未充分利用的资源
  ■ 创业主意:开发和利用机会的想法
  ■ 商业模式: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
  ■ 创新:以新的、不同的、更好的方式和方法开展工作的能力
  ■ 公司创业:在公司组织环境中推动创业活动
  ■ 企业家型管理者:融合企业家精神、创业与专业化管理技能的管理者
  ■ 把兴趣变成爱好,把爱好变成专业,这也许是便捷的成功之道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社会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兴起
  尽管我国历史上有晋商、徽商,有显赫的山西票号,有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尽管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因有大量的创业者,出现了“浙商制造”现象,而使当地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创业特别是创业研究的重视却是近几年的事情。2002年,英国中央英格兰大学主办的创业与区域发展论坛(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第二届年会希望到中国召开,经校友介绍,南开大学商学院决定作为论坛的合作伙伴,当年9月
6~7日,双方在北京长城饭店共同主办了这次论坛,在200多位与会者中,60%来自海外,国内除了南开大学的师生外,其他单位很少有人参会,当时大家对“Entrepreneurship”这个词还很陌生。这正是中国5年前的情形。
  创业在我国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热?可以找出不少原因。首先,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是因为那里的民营经济发展得好,跟踪研究这些地区的民营经济,发现其本质体现在创业上。发展经济一定要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则一定要鼓励创业,目前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其次,大学扩招,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社会就业压力凸显。大学教育模式趋同且强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家长们用精英教育的原有思路看待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的大学教育,众多因素组合在一起,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用创业解决就业成为当今社会响亮的口号,社会舆论重视大学生创业的宣传,政府和各界投入很大力量抓大学生创业问题。最后,是适应经济与社会转型的要求。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让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中心。据报道,我国已经有数百种产品的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制造业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相对于研究开发、品牌价值而言,制造业处于中间环节,附加价值低,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鼓励自主创新、构建创新型国家、和谐发展是中央在改革开放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正确决策,要实现这些战略目标,适应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要求,也应鼓励创业。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热潮兴起得也较晚。尽管美国在1953年就成立了小企业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BA),但社会普遍重视创业和中小企业则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事情。一方面,调查发现小企业能比大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创新方面也不逊色甚至优于大企业,在产值、税收、出口等方面的贡献也很大;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社会转型,智慧、创意、创新、速度等成为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大企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时代成为过去,形成了有利于创业活动开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微软、戴尔、苹果、Google等企业创业成功的经历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而大公司注重在内部培育创业精神,强调变革、创业、战略更新、组织年轻化等也说明了大企业在积极适应这种变化。
  创业热潮值得关注,因为创业热潮的本质驱动力量来自社会转型。我们可以不因大学生就业问题而关注创业,也可不因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而关注创业,但不可以忽视社会转型,不可以忽视社会转型带来的创业热潮。伴随着社会转型形成的创业热潮会更持久。
  我国的创业活动状况
  我国的创业活动活跃但创业技能低,创业环境有待改善。清华大学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创业指数(百名18~64岁的劳动力中参与创业的人数比例)为16.2%,排在全球42个受调查国家或地区中的第6位,属于创业活跃的国家,但仅有32.73%的人认为具备创业能力,低于全球平均值(45.3%)。创业活动活跃、创业动机强、创业技能低、创业环境逐渐好转但仍需改善,可以说是中国创业活动的现状。
  创业活动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张维迎教授在接受《权衡》杂志专访时说到,我们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GDP情况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企业家活动越发达的地方,社会收入差距就越小。哪个地方对企业家有吸引力,哪个地方的经济增长就快,哪个地方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就高;哪个地方的创业环境好,哪个地方的企业办得多,哪个地方的就业压力就小。企业家队伍的壮大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几次大的经济发展,都与企业家群体的成长有关。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创业活动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一是机会的性质。投机性的机会减少了,可以凭借知识和创造力开发的机会增多了。这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结果。其二是创业者队伍的结构。20世纪80年代的创业者队伍的主体是“弱势群体”,包括不甘心与土地为伴的农民和没有什么出路的城市个体户;90年代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海经商,其中很多人认为失去了政治前途,但看到了商业活动的前景;2000年前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以“海归”人员为主的专家型企业家,可以说他们是21世纪开始以“新经济”、“网络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张维迎教授的概括很好地总结了我国创业者队伍的变化。
  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鼓励开展创业教育,不少学校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关于大学生是否愿意创业以及创业效果的调查结果并不一致。
  大学生创业愿望并不强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时空调查》显示(2006年1月9日),79%的在校大学生想自己创业。该节目进一步引用重庆市教委的统计数据,2003年和2004年两年重庆的大学毕业生当中,自主创业的比例是4.2%。进入2007年,许多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愿望并不高。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创业研究中心在广州开展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状况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76人中,99.8%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要先就业,表示毕业后先创业的大学生只有4人,占1.1%。南开大学商学院的部分学生针对天津市的一些高校开展的调查显示,接近九成的大学生对创业有恐惧心理,在选择毕业去向时明确表示不会自主创业。上述数字反映的基本事实是,大学生拥有创业梦想,但真实的创业愿望并不强烈。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就创业“不现实”、“失败率高”。
  资金成为主要障碍?机会的性质和企业家队伍的转变说明知识在创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为什么大学生不愿意创业?各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资金不足是创业的最主要障碍。其实资金不应该是最大的困难,成功的创业者往往用很有限的资金开创自己的事业,这是创业的基本特征。如果资金充足,人们可能就更倾向于投资或作其他用途,而不是自主创业了。
  失败率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先生说,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依据这一数据,大学生创业失败率一定高于社会平均创业失败率,尽管创业活动失败率本来就高。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由南开大学商学院开展的调查显示,在8所高校被调查的621名大学生中,49%的人认为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和实战经验是创业过程中的最大阻碍,74%的学生认为,高校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法;58%的学生希望学校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课程,其中支持在本科阶段开设该课程的占96.3%。52%的大学生对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均不满意,37%的人认为就业环境优于创业环境,只有11%的人认为创业环境良好。这组数字并不一定说明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至少说明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越来越理性,他们知道创业技能不足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创业技能的提升既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也需要在课堂里学习。
  本教材编写目的
  培养和强化创业精神,锻炼和提升创业技能是我们编写这本教材的主要目的。
社会转型与发展需要进一步鼓励和强化创业精神。工业社会中组织管理的重点是稳定性、连续性和秩序,强调计划和控制,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官僚体制是这种管理模式的必然结果。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区域市场国际化,参与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技术变革和创新速度加快。核心能力、组织学习、价值创新等新的管理思路告诉人们,速度、创新、把握机会的能力、变革甚至是创造性的破坏、超越自我等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所预言,未来经济增长将不再以现有业务的增长为基础,而是以创新为动力。管理者不仅必须学会对创新业务的管理,还必须学会管理创新型组织。管理者将面对与曾经熟悉的经营环境完全不同的新形势,面对一个由创新和创业精神主导的新社会。
  创业愿望强烈但创业技能低是我国创业活动的现状。提升创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受教育者都去创建自己的企业,而是传授给他们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思维,使他们了解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及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帮助其理性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许多技术创业者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缺乏技术,也不是因为开发的产品没有市场,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将技术变成满足社会需求的商品,无法实现其社会价值。由于缺乏创业知识和技能,对创业过程不了解,从而导致了一个又一个创业失败案例的产生。创业教育无法保证创业者获得成功,但可以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这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贡献。
  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创业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各种经营活动中,运用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开展工作是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前提。创业教育要培养和强化学员的创业技能,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增强,识别和把握机会能力的提高,学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以及领导力的训练等。
  读者对象和使用建议
  本书是为那些希望了解创业过程和创业知识的读者而撰写的。通过学习本书,可以了解到什么是创业,创业者和公司管理者有什么不同,成为一个合格的创业者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如何设计新企业的商业模式,如何组建团队,创业过程中如何筹措资金,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如何让新企业盈利和成长等,以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这些创业路上一定会遇到的问题,理性地规划职业生涯。
  本书是一本本科教材,建议在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创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包括管理学、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学等基础知识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创业管理的内容。本教材也适合MBA学员学习。
  编写成员
  本教材的编写前后两稿改动较大。第一稿编写人员主要有张玉利(南开大学),陈寒松(山东财政学院),李乾文(南京审计学院),陈忠卫(安徽财经大学),陈文华(江西师范大学),李政(吉林大学)等。第二稿在第一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其结构和主要完成人为:
  第1章:张玉利;第2章:李华晶(北京林业大学);第3章:杨俊(南开大学),李乾文;第4章:陈立新(天津工业大学);第5章:李华晶,陈忠卫;第6章:赵都敏(南开大学),陈文华;第7章:胡望斌(南开大学),李政;第8章:薛红志(南开大学);第9章:陈寒松;第10章:杜国臣(南开大学);第11章:陈颉(天津财经大学),李政;第12章:张玉利,陈立新;案例部分:张玉利,陈寒松,田新(南开大学),杜运周(南开大学)。张玉利提出编写框架,对每章提出修改意见,对书稿进行统稿并最终定稿。陈寒松参与了部分组织工作,并进行了初稿的统稿和修改工作。
  感谢
  我们从1995年开始面向不同层次学员开设了《创业与企业成长》、《创业管理》、《公司创业管理》、《企业成长理论》等课程,翻译出版了2本创业管理教材《创业管理:基于过程的观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和《创业管理:成功创建新企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了1本《创业管理》教材,发表了几十篇创业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开设了专业学术网站(南开创业网,www.ebg.org.cn),该网站已成为国内创业研究的交流平台。
  参与本教材编写工作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的团队成员,他们有的已从这里毕业,有的是从兄弟院校毕业加入进来的。大家紧密合作,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2000年,受天津市政府的委托,在天津市组织完成了万户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研究的课题;2004年与天津市科委合作开展了“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2005年,参与了中国科技部“政府建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项目研究工作,收集整理了50多个国家(地区)政府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和法规,较为系统地概括了国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先进经验。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多次组织召开高水平学术会议,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注重创业研究与教育的结合。2003年9月28~29日,在南开大学组织召开了“首届创业学暨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2006年4月10~11日,与美国百森商学院联合主办了“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4月12~14日,举办了“百森-南开创业教育师资研习班”,杰弗里·蒂蒙斯教授和斯蒂芬·斯皮内利教授联合介绍了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我们秉持创业精神开展创业研究和教育工作,本教材是团队成员长期合作的成果,作为主编,我要对大家的贡献表示感谢。
  创业研究与教育工作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推动创业教育工作存在不少困难,社会各界对创业研究与教育的重视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南开大学重视创业与创新教育,学校把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纳入“985”和“211”工程建设项目,社科处、教务处都曾拨资金支持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开展创业研究,探索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将创业与中小企业研究纳入重点研究领域予以资助,在连续资助面上研究课题的基础上,2007年又设立重点课题予以资助;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重视创业管理方面的教材引进和建设,我们有愉快的合作经历,本书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大力支持,责任编辑胡智辉先生为本书的编辑与校对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我代表团队全体成员对各方面的支持表示由衷的谢意。

  张玉利
  2007年10月于南开园

封底文字

■ 创业: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与机会结合并创造价值的活动
  ■ 创业者:以自己的洞察力识别机会、以实现生产要素组合的人
  ■ 企业家精神:率先负起承担风险的责任,创新精神,主动寻求变革和实施变革的意识
  ■ 创业机会:潜在的价值,表现为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和未充分利用的资源
  ■ 创业主意:开发和利用机会的想法
  ■ 商业模式: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
  ■ 创新:以新的、不同的、更好的方式和方法开展工作的能力
  ■ 公司创业:在公司组织环境中推动创业活动
  ■ 企业家型管理者:融合企业家精神、创业与专业化管理技能的管理者
  ■ 把兴趣变成爱好,把爱好变成专业,这也许是便捷的成功之道

作者简介

张玉利: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兼企业管理系主任;天津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工商管理组)成员,天津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南开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创业管理教育等领域。2003年9月发起并组织召开“首届创业学暨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2006年4月与全球创业教育的顶级学校美国百森商学院合作召开“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在会后组织了“百森一南开”创业教育师资研究习班。在创业、中小企业与企业成长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子题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01年获宝钢教育基金2001年度优秀教师奖;200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翻译出版《创业管理基于过程的观点》,主编《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管理学》等著作;在《外国经济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组织理论、中小企业与企业成长等。

图书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识别机会
第1章  认识创业及其本质 2
1.1  创业的含义及其本质 3
1.1.1  创业的含义 3
1.1.2  创业与创新 5
1.1.3  创业的特点与本质 7
1.2  创业过程 8
1.2.1  产生创业动机 9
1.2.2  识别创业机会 10
1.2.3  整合资源 11
1.2.4  创建新企业或是新事业 12
1.2.5  实现机会价值 12
1.2.6  收获回报 13
1.3  创业的类型 13
1.3.1  创业的基本分类 14
1.3.2  基于创业初始条件的分类 16
1.3.3  基于效果的分类 18
1.4  创业研究的进展 19
1.4.1  早期对创业者的关注 19
1.4.2  关于创业者特质的研究 19
1.4.3  对创业活动的关注 20
第2章  决定成为创业者 23
2.1  创业者 25
2.1.1  创业者改变世界 25
2.1.2  创业者的神话与现实 26
2.1.3  创业者特质与能力 27
2.2  成为创业者 28
2.2.1  创业动机的类型 29
2.2.2  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30
2.2.3  构建个人创业策略 32
2.3  创业者的教育与成长 33
2.3.1  创业教育的本质 33
2.3.2  可以学习和获取的创业主题 34
2.3.3  创业管理者 35
第3章  识别与评价创业机会 39
3.1  创业机会 40
3.1.1  创业机会的含义 40
3.1.2  创业机会的分类 41
3.1.3  创业机会的来源 44
3.2  识别创业机会 45
3.2.1  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 45
3.2.2  识别创业机会的规律 47
3.2.3  识别创业机会的常见方法 50
3.3  评价创业机会 52
3.3.1  创业者对机会的初始判断 53
3.3.2  有价值的创业机会的特征 53
3.3.3  评价创业机会价值的基本框架 54
3.3.4  评价创业机会价值的方法 56
3.3.5  对创业机会的自我评价 58
第二部分  开发机会
第4章  开发商业模式 62
4.1  商业模式 64
4.1.1  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 64
4.1.2  商业模式的逻辑 65
4.1.3  商业模式开发的方法:
价值链分析 66
4.2  商业模式的设计框架 68
4.2.1  核心战略 68
4.2.2  战略资源 70
4.2.3  价值网络 71
4.2.4  顾客界面 73
4.2.5  顾客利益 74
4.2.6  构造 74
4.2.7  企业边界 75
4.3  商业模式的独特性 75
第5章  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 79
5.1  团队与创业 80
5.1.1  群体与团队 81
5.1.2  创业团队的内涵 82
5.1.3  创业团队的作用 83
5.2  创业团队的构成 84
5.2.1  初始创建者 84
5.2.2  核心员工 84
5.2.3  董事会 85
5.2.4  专业顾问 86
5.3  创业团队的组建 86
5.3.1  创业者自我评估:相似性
与互补性角色安排 87
5.3.2  选择合作伙伴:情感性
与认知性冲突 89
5.4  创业团队的演变 91
5.4.1  创业团队生命周期
与阶段建设 91
5.4.2  创业团队的创业精神
动态延续 92
5.5  优秀创业团队的开发 93
5.5.1  优秀创业团队的理念 93
5.5.2  创业团队的激励机制 94
5.5.3  创业团队的绩效评估 95
第6章  创业融资 98
6.1  创业融资:创业者面临
的难题 100
6.1.1  创业融资的困境 100
6.1.2  创业融资难的理论解释 101
6.2  创业融资的特点 102
6.2.1  创业融资需求的阶段性 102
6.2.2  债权性资金和股权性资金 103
6.3  融资渠道 103
6.3.1  私人资本融资 103
6.3.2  向机构融资 107
6.3.3  融资渠道与创业过程的匹配 112
6.4  创业融资过程 113
6.4.1  融资前的准备 113
6.4.2  测算资本需求量 114
6.4.3  编写创业计划书 116
6.4.4  确定融资来源 117
6.4.5  融资谈判 117
第7章  成立新企业 120
7.1  新企业创建的相关法律
和伦理问题 121
7.1.1  新企业创建的法律因素 121
7.1.2  选择新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 122
7.1.3  创建新企业需要了解的
重要法律法规 124
7.1.4  创建新企业时应注意
的伦理问题 126
7.2  选择新企业的注册
与经营地点 127
7.2.1  选址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128
7.2.2  选址的步骤 130
7.3  新企业的市场进入
模式与程序 132
7.3.1  通过新建企业启动新事业 132
7.3.2  通过收购现有企业
启动新事业 133
7.3.3  通过特许经营的形式
启动新事业 135
7.4  新企业获得社会认同 137
7.4.1  社会责任与社会道德概述 137
7.4.2  道德与道德管理 137
7.4.3  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承担 139
第三部分  实现机会价值
第8章  为顾客创造价值 144
8.1  努力获取顾客 145
8.1.1  顾客对新企业的偏见 146
8.1.2  赢得顾客 147
8.1.3  留住顾客 148
8.2  创造顾客价值 149
8.2.1 顾客价值的含义 149
8.2.2  创造顾客价值的方法 150
8.3  传递顾客价值 153
8.3.1  产品战略 153
8.3.2  价格战略 154
8.3.3  分销战略 155
8.3.4  沟通战略 156
第9章  管理新企业 161
9.1  创立初期的企业及其管理 163
9.1.1  创立初期的企业特征 163
9.1.2  创立初期的优势及容易
出现的问题 164
9.1.3  创立初期企业的管理 166
9.2  成长期企业的特征 167
9.2.1  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 167
9.2.2  企业成长性的衡量 168
9.2.3  为成长做好准备 168
9.3  新企业成长面临的主要挑战 169
9.3.1  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170
9.3.2  成长的限制和障碍 172
9.4  新企业成长的管理 174
第10章  新企业的持续发展 180
10.1  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 181
10.1.1  企业生命周期 181
10.1.2  格雷纳的企业成长模型 183
10.1.3  爱迪思的十阶段成长模型 183
10.2  企业再成长的基础 184
10.2.1  优秀企业与落后企业的差异 184
10.2.2  初期成长之后的成长与萎缩 186
10.2.3  企业再成长的关键问题 187
10.3  新事业的开发与管理 189
10.3.1  新事业的开发 189
10.3.2  新事业与现有事业的
矛盾和冲突 190
10.3.3  新事业的管理 192
10.4  企业传承 193
10.4.1  传承的形式 193
10.4.2  接班人的培养 194
第四部分  创业的普及和应用
第11章  公司创业 200
11.1  公司创业及其动因 201
11.1.1  公司创业的含义 202
11.1.2  公司创业的动因 203
11.1.3  公司创业与个体创业
活动的比较 204
11.2  公司创业活动的开展 205
11.3  公司创业的障碍及克服 208
11.3.1  传统管理模式对公司
创业的阻碍 208
11.3.2  促进公司创业的策略 211
11.4  公司创业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212
11.4.1  公司创业研究的进展 212
11.4.2  公司创业对管理理论
与实践的影响 213
第12章  创业的普遍性与
职业发展 215
12.1  创业行为的普遍性 216
12.1.1 创业行为普遍性产生的根源 216
12.1.2  社会创业 218
12.2  创业精神的塑造 218
12.2.1  企业家要始终保持
创业的精神状态 218
12.2.2  从个人创业精神到全体
员工创业精神的传递 219
12.2.3  培养大企业的创业精神 220
12.2.4  提升创造力 220
12.3  培养创业技能 221
12.3.1  创新能力 221
12.3.2  增强识别机会的能力 223
12.3.3  创造性地整合资源 223
12.3.4  创业学习 225
12.3.5  领导的平衡能力 226
12.4  创业教育与个人职业发展 226
12.4.1  创业管理课程学习的收获 227
12.4.2  个人职业发展的内涵 227
12.4.3  个人职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229
第五部分  综合案例
综合案例1  中国个人网站站长
的大学校长 234
综合案例2  在失败中成长,没有天生的创业者 238
综合案例3  泡椒传奇 243
综合案例4  野地里的婚纱照 247
综合案例5  炼狱重生 252
综合案例6  怪招迭出的
邱展宗 256
参考及推荐阅读书目 26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Colin Barrow Robert Brown
作者: (英)约翰·贝赞特(John Bessant)埃克塞特大学 乔·蒂德(Joe Tidd )萨塞克斯大学 著
作者: [美]海迪 M. 内克(Heidi M. Neck) 帕特丽夏 G. 格林(Patricia G. Greene) 坎迪达 G. 布拉什(Candida G. Brush) 著
作者: 主编 陈建校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布拉德·菲尔德(Brad Feld)
作者: (美)A.G.雷富礼(A.G.Laf ley),拉姆·查兰(Ram Charan)
作者: (美)史蒂夫·布兰克(Steve Blank) 鲍勃·多夫(Bob Dorf)  著
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