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精装)
作者 :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
译者 : 朱健敏 解军 译
丛书名 : 欧洲管理经典
出版日期 : 2018-04-04
ISBN : 978-7-111-59322-5
定价 : 5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62
开本 : 32
原书名 : Unternehmenspolitik und Corporate Governance: Wie Organisationen sich selbst organisieren
原出版社: campus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每个公司所面临的公司策略和公司治理的问题,都必须因实际情况而区别对待。本书仅仅是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为每个工具所准备的使用说明。每个高级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工具为自己的公司带来预想的成果。

图书特色

..

图书前言

我们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去构建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控制论。要避免让系统出现问题,一方面必须让系统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还必须应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本书的书名《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符合管理学中的广泛认识,而书中的内容则是只有少数人熟悉的,是复杂性系统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则,是通用的系统策略和全局控制,使一个机构组织的管理能通过“自组织”达到所要求的目标。
每个组织和个人都感受到复杂性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根本性变革及其影响力。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现,快速的变革今后将成为平常事。许多人,尤其是那些肩负重大责任的人,要靠个人的毕生精力去完成他们的任务。我们将不得不放弃今天在管理学上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更好的原理取而代之,这一点几乎不再有人怀疑。
在本书中我要介绍复杂性时代所需要的通用管理学的核心内容:未来企业自动管理的最重要条件。
本书要说的话题用一个模型来表示比较容易,也好实现,但要用不超出一本书的有限篇幅来概括本书要说的内容则并不是一件易事,所以书中有些叙述部分对一部分读者来说显得有点多余,而对于另一部分读者则又恰好是指点迷津。这是对于通用管理学要付出的代价,需要一种对每个人都适用的语言,有的时候还创造出新的词汇。
对于公司策略和公司治理具体与什么有关的问题,只能就具体某个公司而言来分别回答。这本书可以比作配备齐全的工具箱,每件工具都有使用说明,一个机构的高层管理者可以采用这些工具来达到管理的目标。
本书在进入正题的第一部分内容之前先做了些说明,还介绍了本书的系列。第一部分向读者提供了对于把握复杂性所需要注意的最重要的条件,还有根据我理解的制定公司策略的“路线图”描绘了本书另外三个部分的结构。第二部分阐述了什么是复杂性系统中的全局控制,为什么它能够起作用,其用途是什么。全局控制的模块放在第三部分中介绍。第四部分内容针对负责制定公司策略的最高层领导,如何达到所要求的系统行为,这一部分还介绍了高层领导必须用于自身的全局控制。后面的附录里归纳总结了“马利克管理系统”。
我要感谢玛丽亚·普拉克纳女士,她为本书的结构和文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她是海因茨·冯·福尔斯特的学生,也是一位有经验的管理学实习生,在复杂性系统的控制论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玛丽亚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思想和控制论,她擅长把思想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对本书的作者和读者都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还要感谢圣加仑马利克管理中心的领导团队和行政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尤其要提到的有伊丽莎白·罗特、瓦尔特·克里格和彼得·斯达德曼等人,在我完成此书期间是他们让我从管理任务中腾出了精力。
本书得益于和数以百计公司领导人的长年合作,得到了咨询服务对象和众多管理委员会同行的验证,经历了关键性问题的讨论和实践的检验,在这里我也向他们表达深深的谢意。

上架指导

管理类

封底文字

欧洲管理学领域领先的分析师和专家。无论在理论领域还是在管理实践领域,他都是权威性的大师。
—— 彼得?德鲁克 (Peter F. Drucker)

欧洲最有影响的商业思想家之一,他的课程吸引了国家最高层的CEO。
——《商业周刊》

事实上,管理不能奏效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没有把一些管理的常识弄明白并且做出来,这些常识之所以有价值并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在于将其应用到从资源转化为价值的行动中,这正是马利克理论的价值所在。
—— 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作者简介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 Malik),管理学中最权威的人士、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之一 ,他出生在奥地利,曾就读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和瑞士圣加仑大学,获商业管理博士学位。他是欧洲管理重镇圣加仑大学的教授、维也纳经济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还是多家大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是许多知名公司的战略和管理顾问,培训过数千名管理人员。

译者简介

朱健敏 解军 译:朱健敏,男,52年生,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德语系主任,副教授。翻译方面正式出版的有江苏科技出版社《迷人的世界》1998,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暨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人民出版社《基因和病毒》2002 翻译出版《正确的公司治理》一书。

译者序

朱健敏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本书作者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是富有实践经验的欧洲管理学专家,在德语国家被誉为“管理和教育大师”,无论在管理学理论还是在管理实践方面,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欧洲最有影响的商业思想家之一。
马利克教授不仅是管理学方面的大师,而且还积极地从事管理方面的实践,并取得卓越成绩。他本人就是一家从事企业管理业务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在全世界包括中国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开展业务。他还成为多家知名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又是许多大公司的战略和管理顾问,特别是在统筹管理、战略和架构、人力资源拓展和专业培训领域都是权威人士。他利用30多年的管理学研究和实践的经验,为具有不同背景和复杂性的企业、组织和管理者提供支持,已经培训过数千名高级管理人员。
马利克教授不仅长期从事管理学的研究与实践,还热心于把管理学的理论运用于人才培养。因此,他又是管理学方面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欧洲管理学重镇瑞士圣加仑大学任教授,又任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的客座教授。除了企业管理外,他的研究领域还涉及仿生学、系统论和控制论,他也将科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等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独特而完整的管理方法,实用且易于理解和学习。
马利克教授在管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卓著,出版专著数十部,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他的几部有代表性的管理学专著也有了中文译本,本书根据2008年德文第1版译出。本书的重点是介绍企业管理中的复杂性科学,把控制论、系统论和仿生学的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马利克教授认为,管理对于人类社会就如同基因对于生物的生存能力一样重要,他从生物学、逻辑学的视角,利用仿生学的原理,对企业和社会组织结构及其管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他从动植物应对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历经亿万年生生不息中得到启发,把仿生学引入企业管理,提出让企业的每个员工根据自己所熟知的企业运行策略和规定进行自我管理,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使企业实现自组织。
马利克教授认为,企业的管理可以当作一门职业来学习和掌握。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规律进行分析与理论探讨,全面介绍了他研发的一套计算机辅助管理学系统。他把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比作在商海中的“导航”,采用他推出的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地掌握企业的各项“生命体征”,实现对企业的“全局控制”,保障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本书所揭示的许多深刻的见解,对于21世纪的中国企业也具有指导意义。
在阅读和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被书中随处可见的精辟管理理念所折服,获得很多的教益和启发。书中先进的理念体现出马利克教授对管理学的创新思维和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独到见解,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和译者一样有同样的感触。同时,希望本书的引进出版能够为我国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带来启迪。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用作者马利克自己的话来说,主要是因为“书中的内容是只有少数人熟悉的”。他认为管理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一套概念统一的专业术语,所以本书中“几乎每个名称都不能采用通常的叫法”。他刻意不用德语界流行的名称和概念,否则就会与“旧的观念、旧的思维和旧的理解相混淆”,宁愿找来大量的英文词汇和自造词来表达他的思想。作者表示,“语言是线性的,所以不适合用来描述非线性的对象”,他要解释的复杂性系统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因为“语言没有达到足够的复杂程度”。可见本书中的内容不仅对德语读者来说是新的,更是让译者也感到耳目一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顾及了作者上述意图的基础上,尽量考虑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但译文也难免存在错误与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推荐序

推荐序一
史宗恺
清华大学教授、党委副书记
在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学这门学问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和影响,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管理不仅于跨国企业,于政府、于各个行业的重要意义也日益突出。
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进步,并且进步的速度在不断加快。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大量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新变革时代。始于40年前的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触发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而“开放”则使我们赶上了人类又一次由于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飞跃。如今,我们处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进程之中。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也是人类不断面临新挑战的时代。挑战之一就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社会系统越来越复杂化的情形下,怎样实施有效的、精确的管理。
多年前,经马利克21世纪先进管理与治理基金会执行主席丹娜·舒伯特博士的介绍,我认识了马利克教授。之后,我怀着很大的兴趣,认真拜读了马利克教授在中国正式发行的第一本著作《管理成就生活》,了解和认识了“圣加仑管理学派”以及其创始人马利克教授基于多年的研究和大量实践对管理学的透彻阐释。再后来,在我的提议下,清华大学研究生会邀请马利克教授来校举办了一次学术讲座,马利克教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既让同学们系统地领会了马利克教授在管理学方面理论与实践的出色建树,也让大家领略了欧洲管理学大师和管理教育家的授课风采。
尽管在我们的生活中,管理无所不在,但我们仍需充分认识现代社会中管理的深刻内涵,以及管理在成就我们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现代的大学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度专业化管理水平的综合学术机构”,在保留“学术自由”这一核心内涵的前提下,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管理人员,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几个功能的实现方面,实施高效且有针对性的管理。再如,当今中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以及政府系统的管理理念、措施是影响城市运行效率和效益至关重要的因素。
管理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这也是“圣加仑管理学派”的一个显著特点。马利克教授的许多理论观点都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炼而获得的,并且又进一步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我们不仅要重视对管理学理论的学习,更要重视学会怎样将这些理论灵活应用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唯有如此,才可能将其化为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这本书虽然谈的是公司的管理,其实书中表达的观点和见解同样适应于政府以及各类复杂机构的管理。作为大学的管理者,我亦从中获益良多,也又一次感受到马利克教授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对管理学发展的独到见解。
马利克教授在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复杂性系统与简单的系统不同,有其自身的规律、特征和行为模式。因此,管理也必须有完全不同的针对性,要针对每个复杂性系统本身的自然规律。”我很赞同这种观点。我们知道,针对复杂性系统的管理需要考虑的要素很多。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当把大师提供给我们的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时,我们要重视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而对管理要素产生的影响。事实上,文化环境是社会以及公司复杂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管理学这样更多基于实践而提炼出来的规律性认识,其本地化的过程就是将本地文化融入其中的过程,而且是必经的过程。
以此为序。



推荐序二
后金融危机下的公司治理变革
李维安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
天津财经大学原校长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将焦点聚焦到公司治理上,它暴露了公司治理内在缺陷所蕴含的巨大风险,这既是对公司治理的严峻挑战,也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历史性契机,促使全世界重新思考现代公司治理的模式和未来的变革方向。
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认识到以股东价值为导向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弊端。在股东中心主义下,经理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不违反法律规定、防范对失责的指控上,放在讨好金融媒体、追求短期目标上,从而损害了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利益。
在《正确的公司治理》中,马利克教授就指出了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并预言美国流行的企业管理理论会引发金融危机,经济萎缩。当全球发生金融危机时,我们再听到马利克十多年前的这些声音,不得不折服其思想的深邃。
马利克教授提出,公司治理必须由传统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模式逐步演化为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并不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对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做出贡献。
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马利克教授的这本著作《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进一步把控制论、系统论和仿生学的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中,把公司治理视作复杂性系统,拓展了公司治理研究的思路。经济和社会在经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强。新的历史阶段要求有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马利克教授认为,不仅企业面临的环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的系统,而且所有各类经营企业都是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的、概率性的、错综复杂的系统。在复杂性时代里,要成功地应对如此高度的复杂性,大多数企业必须进行彻底深入的调整,从管理的基本模式开始,改革公司策略和公司治理,对系统和组织进行革新。面对这场变革,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独善其身。
在马利克教授提出的管理系统中则可以找到应对复杂系统的方法。在马利克管理系统中,公司治理处在更高一级的系统控制层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是基础,其本身亦应对管理做出安排;管理是基于治理架构下的具体运营安排。治理和管理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只有在治理基础上构筑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二者和谐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存续。
其实,从复杂系统的视角来看,公司治理本身是由公司治理内部系统和公司治理外部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公司治理内部系统制定了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债权人和员工等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和沟通架构。整个内部系统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一方的价值依赖于其他主体的持久合作,任何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因此,这些治理主体必须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才能发挥内部治理的自律作用。
马利克教授不仅是管理学的大师,对公司治理研究具有创新思维,而且还积极地从事管理方面的实践,对现代企业管理实践具有独到的见解,并取得卓越成绩,他推出的马利克管理系统被企业广泛采用。本书所揭示的许多深刻见解对于21世纪的中国企业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本书可以视作配备齐全的工具箱,对每件工具都有使用说明,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来达到管理目标。我相信,马利克综合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提出的管理系统,将对中国企业持续成长、从优秀到卓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书目录

总序(郝平)
推荐序一(史宗恺)
推荐序二(李维安)
译者序
前言
导言 // 001
成功造就了自身的失败 // 002
当思维没有跟上 // 002
问题与系统 // 004
新思维的来源 // 005
控制论是重要知识的来源 // 005
两次进化飞跃 // 006
复杂性的利用 // 007
正确的管理就是基于控制论的管理 // 009
从组织到自我组织
第1章 公司发展宣言 // 013
革命性的转变 // 013
绝对的变革: 范畴的变革 // 014
企业还会存在下去吗 // 015
从金钱到知识:还会有全员大会吗 // 015
从知识到认识:新世界 // 016
正确的公司策略是系统策略 // 017
复杂性时代的管理 // 018
系统性公司策略 // 020
系统的一致性与专业问题 // 020
有效的全局控制 // 021
具体策略与系统策略 // 022
公司策略、系统策略与治理 // 024
盲目保留系统内在的自然力 // 025
第2章 利用控制论的公司策略计划 // 027
利用控制论的公司策略路线图 // 027
一般管理背景下的定位 // 032
第3章 论点 // 034
第4章 术语的使用 // 037
新的时代:新的管理学
第5章 变化中的不变内容:恒定性、自我管理、演变 // 045
最高管理层可靠的定位标志 // 045
全局控制、控制论和治理 // 054
两种系统,两种管理 // 061
第6章 系统与自组织 // 073
系统的基本类型:水 // 073
自组织的基本类型:环岛交通 // 075
第7章 通过公司策略建立全局控制 // 078
什么是公司策略 // 079
产生作用的核心 // 081
伪实用主义者 // 082
符合复杂性条件的公司策略的例子 // 083
真正的领导才能和“对伟大人物的想象” // 086
公司策略与扎实的系统工作 // 087
无约束与调节过度,空白点与普遍适用性 // 091
究竟需要调节些什么 // 096
第8章 在复杂性中导航:纵览全局,明辨方向,洞察细节的模型 // 098
近似大脑的模型 // 098
世界→系统→模型→理念 // 100
思维工具模型 // 103
用调节模型来认识和理解 // 104
知道什么情况:巴别塔综合征 // 106
就像大脑:控制室—管理—GPS // 108
三个目的明确的模型 // 110
公司策略基础模型 // 111
取消等级:用嵌入代替列入 // 113
控制论系统的循环逻辑 // 117
专才,通才,通用的专才 // 119
全局控制的三部分理念 // 120
全局控制的最佳媒体 // 121
自组织指南
第9章 企业应当做什么:公司策略 // 127
企业的目标 // 129
企业的使命 // 148
企业的绩效:操作平台 // 157
企业管理的变革:类似大脑的CPC核心绩效控制 // 168
企业目标和使命的控制能力 // 176
第10章 企业在什么环境里运行:环境理念 // 178
要注意什么?一张通用的地图 // 179
环境的全局控制模型 // 184
环境模型的全局控制 // 191
颠覆性的变化 // 207
第11章 企业应当如何和怎样运行:领导理念 // 211
到处通用和人人适合的管理学 // 212
发挥工作潜力 // 214
自组织的形成 // 215
全局控制管理模型 // 216
全功能管理模型 // 217
高效率企业管理的标准模型:“轮状管理模型” // 218
综合性管理系统 // 223
全局控制:“管理理念”一览 // 228
管理学教育和管理学发展:教育回报 // 232
管理教育的成效亟待提高 // 233
马利克管理系统的插图 // 236
全局控制实现的自主权和领导才能
第12章 秩序,时间,宁静 // 243
企业领导的工作条件:更加的复杂性 // 245
企业领导的任务:全局控制系统 // 245
企业领导面临的挑战:改变领导方式 // 246
企业领导的选择:利用复杂性 // 247
企业领导的困扰:颠覆性的变化 // 248
第13章 高层管理概念的转变 // 249
在系统控制的十字标记下 // 249
未来取决于今天,或者早已错过 // 251
第14章 自主运用全局控制:领导能力的源泉 // 257
通过公司策略实现全局控制 // 257
通过公司模型实现全局控制  // 259
通过专项管理进行全局控制 // 262
第15章 展望未来:当前高层管理面对的专项事务 // 264
对股东和金融领域的代表进行解释与“教育” // 264
什么是利润,什么是富裕 // 265
企业家与高层管理 // 266
知识的意义 // 267
对优势的思考 // 267
鼓励高业绩者 // 267
什么是正常运行的社会 // 268
什么叫责任 // 269
高层管理者的收入 // 269
第16章 高层管理机构的危机及其变革 // 271
高层管理结构的理论缺失 // 271
今天的决策形成过程已经不同了 // 272
阴谋论的温床 // 273
传统的公司治理为什么不够 // 274
第17章 变革:从首席执行官到全局控制职责 // 276
超级控制代替超级人才 // 276
彻底的系统全局控制职能 // 277
功能化代替定人化 // 283
第18章 高层管理团队 // 287
三个条件 // 287
六项原则 // 289
第19章 领导才能的全局控制 // 292
领导的区别在哪里 // 293
领导才能的显露,时势造人才 // 294
真正的领导才能 // 295
个人魅力 // 302
第20章 胜利者的决胜技巧:成功的道理 // 304
形势判断的原则 // 306
操控能力与关系能力的原则 // 310
影响信息情况的原则 // 314
公信力原则 // 316
结束语 // 318
附录A 马利克管理系统及其用户 // 320
参考文献 // 330
作者简介 // 336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理查德 L·达夫特(Richard L.Daft)范德比尔特大学  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范德比尔特大学 著
作者: 卢润德 蒋志兵 蔡翔 等 编著
作者: 徐碧琳 主编 陈颉 副主编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彼得 S. 潘迪(Peter S. Pande) 罗伯特 P. 纽曼(Robert P. Neuman) 罗兰 R. 卡瓦纳(Roland R. Cavanagh) 著
作者: 用友软件股分有限公司
作者: [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著
作者: (美)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著 朱雁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