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

Jini技术指南
作者 : (美)S.Ilango Kumaran
译者 : 林琪 欧阳宇 等
出版日期 : 2002-03-01
ISBN : 7-111-10967-8
定价 : 35.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60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JINI Technology: An Overview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已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全面讲述了Jini技术。书中谈到了Jini技术的方方面面—它的目标、应用、优点、局限性及其工作原理和发展方向。本书还完整地介绍了Jini体系结构的细节、组件以及与其他技术的互操作性,这些技术包括JavaBeans、EJB、J2EE和RMI,还包括CORBA、DCOM、DNA/.NET、TSpaces服务套件、基于UDDI/HTTP/SOAP的Web服务等其他分布式计算技术,除此之外,也包括一些与Jini竞争或相关的技术,如e-Speak、JetSend、Chai、Cooltown和Bluetooth。
  本书内容编排独特,插图形象生动,读来饶有趣味。适合负责对技术进行评测并做出决定的主管人员、IT设计师、以及为分布式企业应用程序进行软件组件的设计开发人员使用。

图书前言

网络和Internet的发展导致了对应用软件体系结构方面新的需求。像OSFDCE、CORBA、DCOM、RMI和基于HTTP/SOAP的Web服务这样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及基于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发展说明了在分布式体系结构需求方面的不断变革。随着处理器和存储器变得越来越廉价,“计算设备”这一概念也正在进行着重新定义。计算变得更为泛及化(pervasive)、泛在化(ubiquitous)和移动化,计算机网络也变得更加快速和可靠。未来的网络正在朝着动态、自形成和自管理的方向发展。当前的分布式体系结构能够满足即将到来的泛及、泛在和动态分布式计算的需要吗?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当前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例如CORBA、DCOM、RMI和基于HTTP/SOAP的Web服务,在以下方面存在着局限性:
它们与具体位置相关(即客户端必须预先与命名/目录服务的位置绑定)。
它们是依赖于协议的(即客户端和服务器只能通过预先定义的协议来进行通信,这些协议包括IIOP、ORPC、JRMP和HTTP/SOAP)。
它们是紧密耦合的(即只要服务提供者的接口发生了改变,就应该修改或升级客户端)。
它们不支持动态群体形成的概念,也不接受设备提供服务的概念。
总的来说,当前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Jini是一种真正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它为不断发展的泛及、泛在与动态的分布式计算需求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它把设备和软件都抽象为服务,并且支持动态群体的形成和解散。Jini技术具有以下特征:
与位置无关(即服务请求者不需要预先知道查找服务的位置信息)。
与协议无关(即服务请求者可以使用适当的协议与任何类型的服务提供者进行交互,这些协议可以是IIOP、ORPC、JRMP和HTTP/SOAP)。
松散耦合(即服务请求者可以在运行时发现服务提供者的接口)。
动态以及自管理(即整个群体在运行时是自形成和自管理的)。
简单地说,Jini是一种真正动态的基于服务的分布式体系结构。
本书讨论了当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局限性及未来分布式计算的需求,说明了Jini是适合未来的分布式计算需求的。本书深入地研究了Jini体系结构的细节、组件以及与其他一些技术的互操作性,这些技术包括像JavaBeans、EJB、J2EE和RMI这样的Java技术,也包括像CORBA、DCOM、DNA/.NET、TSpaces服务套件(TSpaces Services Suite)、基于UDDI/HTTP/SOAP的Web服务等其他分布式计算技术,还包括与Jini相竞争或相关的一些技术,例如UPnP、e-Speak、JetSend、Chai、CoolTown和Bluetooth。
本书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以下人员阅读:
负责对各种可选技术进行评测并做出技术决定的主管人员、决策者、投资者、技术经理、IT设计师和IT顾问。
为分布式企业应用程序进行软件组件的设计、开发和集成的高级或初级软件组件设计人员。
有兴趣了解Jini技术的能力及其局限性的Java开发人员。
本书组织结构
第1章讨论了当前分布式计算体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并从一个较高的角度上来看待Jini技术—有关这种技术的需求、技术组件、历史、竞争者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2章更详尽地介绍了Jini的体系结构—它的目标、它做出的假设以及它的组件。
第3、4、5章深入地介绍Jini的结构组件细节—基础设施、编程模型和服务组件。第3章介绍了查找服务、发现协议、加入协议、安全组件和RMI环境组件。第4章介绍了租用、分布式事件通知和分布式事务。第5章讨论了JavaSpaces、Jini事务管理器服务、查找服务、查找发现、租用续租和事件邮箱服务。对每个组件的讨论都从概念性的介绍开始,重点说明对组件的需求、它的一般工作以及它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异同。(例如,对查找服务组件的讨论就从命名/目录服务开始。)概念性的介绍之后就是对特定组件的介绍(例如对查找服务组件的介绍)。然后讨论组件的一些更细节化的方面:组成组件的结构元素、组件接口、组件异常和组件的用法。
第6章讨论了使用Jini的结构组件来组成动态的分布式群体的步骤。本章讨论了要组成Jini群体所需的最少组件并描述了基本的群体交互,例如动态发现、动态自注册、动态自配置、自管理和部分失败管理。
第7章讨论了Jini体系结构中的服务范围。本章讨论了对要加入到Jini群体中的软件组件或设备的最小需求。本章还简单介绍了代理体系结构,并为一些低能力设备(没有处理器或内存,或者没有网络能力的设备)的Jini启用提供了策略。
第8、9、10章讨论了Jini与其他广泛使用的技术之间的异同。第8章将Jini与一些其他的Java技术进行对比,例如RMI、JavaBeans、EJB和J2EE。第9章将Jini与其他的分布式技术进行对比,例如CORBA、DCOM/COM+、微软的DNA/.NET、TSpaces服务套件和基于UDDI/HTTP/SOAP的Web服务。第10章将Jini与一些与其相竞争或相关的技术进行对比,例如UPnP、JetSend、Chai、e-Speak、CoolTown和Bluetooth。这几章中的每节都提供了可以使所讨论的技术与Jini进行合作的设计策略。
第11章讨论了分布式计算的未来。以一种理性的预测开始,讨论了将来的分布式系统的需求以及不断发展的解决方案模式,然后根据这些需求来对Jini进行评价。本章总结了Jini面对的各种挑战(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以及Sun为之所做的努力。本章的最后是一些Jini获得成功的案例。
第12章提供了一些在你的组织部署Jini之前你应该知道的信息。介绍了Sun群体资源许可(Sun Community Source Licensing ,SCSL)、Jini群体组织和Jini群体过程,还简单地介绍了Jini技术启动工具包(Jini Technology Starter Kit ,JTSK 1.1)和Jini技术核心平台兼容性工具包(Jini Technology Core Platform Compatibility Kit ,Jini TCK)。
在本书中可以看到以下这些提示条,它们对正文进行了补充:
问题:回答一些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技术入门:对特定技术提供速查性的介绍。
需注意的技术:告诉读者所讨论的概念或假定可能会发生改变。
关于作者
S. Ilango Kumaran是一位IT架构设计师,其专长包括普适(pervasive)、分布式、无线、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实现。他在提供解决方案方面拥有13年的丰富经验,其中利用了诸如应用服务器、对象、关系数据库和HP-DCE(分布式计算环境)等技术以及J2EE/EJB、CORBA和基于HTTP/SOAP的Web服务等体系结构。他目前通过Technical Resource Connection(TRC)提供咨询服务,这是Perot Systems公司的一个全资子公司。

本书英文版书名:Jini Technology: An Overview
本书英文版书号:ISBN 0-13-033385-9
本书英文版出版社网址:www.phptr.com

作者简介

(美)S.Ilango Kumaran: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林琪 欧阳宇 等:暂无简介

译者序

正如本书引言的作者W. Keith Edwards所说:“以后的几年无论是Java还是Jini都将得到蓬勃发展。把这本书带在身边吧,希望你喜欢它。”现在我们将这本书的中文版献给读者,同样也希望大家喜欢它。这是一本全面讲述Jini技术的指南性参考书,全书在内容的结构安排上可谓独树一帜,即使非Java/Jini的开发人员,也会饶有兴趣地通读完全书。作为针对Jini这样一种新兴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书籍来说,这一点在其他书中是不多见的。如果想对Jini技术有个概略性的认识与了解,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在本书中的视角并没有仅局限于Jini开发人员,而是从分布式应用的分析人员和设计人员的角度对Jini技术做了更深入的剖析,并且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与多种当前“并行”技术的比较,澄清了Jini的地位和作用。本书开场即将Jini定义为一种“神奇”的技术,在此之后深入而全面地阐述了Jini体系结构的方方面面,包括其优缺点。通过对各种分布式计算协议的详细介绍,本书从始至终体现了“Jini不仅仅面向硬件服务,更面向于软件服务”这一主题。对于致力于构建软件服务的人来说,这本书显然会对你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整体上讲,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就其内容本身而言,也不乏一些闪光之处:
?在开篇的第1章,通过作者的精心设计,借助于与当前分布式计算体系结构(CORBA、 RMI 和DCOM等)的比较,为Jini的入场提供了铺垫,也为全书的内容组织打下了伏笔。
?第8章和第9章详细解释了CORBA、RMI、DCOM和J2EE等技术与Jini 体系结构的关系,使读者可以做出客观、实用的选择。
?在第10章中讨论了e-Speak、Bluetooth、Chai等与Jini竞争的技术,更为全面地向读者展示了未来的分布式计算技术。
本书是一本是非常优秀的Jini入门书籍,不仅适合于初学Jini的读者,更适合于负责对各种可选技术进行评测并做出决定的主管人员、决策者、投资者、技术经理、IT设计师和IT顾问。
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你们的支持,我将无法专心地完成翻译工作,特别是我可爱的女儿—钰涵,由于不能用更多的时间来陪你,谨以这本书作为对你的补偿,可以吗?
全书由林琪主译,参与翻译工作的还有:欧阳宇、邓浩、朱翠莲、牛韬、王翌、朱云华、李长春、易重英、李良、山松。由于时间仓促,且译者的水平有限,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请读者批评指正。

林  琪
2002年6月

图书目录

第1章  Jini概览 1
1.1  为什么需要Jini 2
1.2  本地计算与分布式计算 2
1.3  分布式计算编程模型 3
1.4  当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问题 4
1.4.1  编程模型相关问题 5
1.4.2  编程语言相关问题 7
1.4.3  基础设施相关问题 7
1.5  Jini的假设与局限性 9
1.5.1  Jini解决方案 9
1.5.2  Jini之所不为 11
1.6  Jini的市场 12
1.7  Jini的发展方向 13
1.8  总结 13
第2章  体系结构概览 14
2.1  Jini的远景与目标 15
2.2  系统假设 16
2.3  系统体系结构 17
2.4  系统组件 18
2.4.1  基础设施组件 18
2.4.2  编程模型组件 19
2.4.3  服务组件 19
2.4.4  组件之间的交互与依赖 20
2.5  系统服务体系结构 21
2.6  总结 22
第3章  体系结构级的基础设施组件 23
3.1  查找服务组件 23
3.1.1  分布式定位服务 23
3.1.2  服务特性 24
3.1.3  组件模型与接口规范 28
3.1.4  工作原理 34
3.1.5  小结 38
3.2  发现协议组件 38
3.2.1  组件模型与工作原理 42
3.2.2  小结 48
3.3  加入协议组件 49
3.3.1  组件模型 49
3.3.2  工作原理 51
3.3.3  小结 55
3.4  安全组件 56
3.4.1  组件模型 57
3.4.2  安全考虑 59
3.4.3  小结 62
3.5  RMI环境组件 62
3.6  总结 66
第4章  体系结构编程模型组件 67
4.1  租用接口 67
4.1.1  分布式和非分布式系统中的资源
使用 67
4.1.2  租用基础 67
4.1.3  接口特性 69
4.1.4  设计考虑 70
4.1.5  接口规范 73
4.1.6  接口使用 77
4.1.7  小结 78
4.2  事件通知接口 79
4.2.1  事件 79
4.2.2  Jini的分布式事件解决方案 81
4.2.3  JavaBeans事件委托模型 83
4.2.4  Jini分布式事件模型 85
4.2.5  接口规范 87
4.2.6  Jini事件模型工作原理 89
4.2.7  小结 89
4.3  事务接口 90
4.3.1  事务类型 90
4.3.2  单系统事务之分布式系统事务 92
4.3.3  事务协议 94
4.3.4  Jini事务接口 95
4.3.5  接口规范 101
4.3.6  小结 110
4.4  总结 110
第5章  体系结构服务组件 111
5.1  JavaSpaces服务 111
5.1.1  同步与异步通信 112
5.1.2  JavaSpaces详细内容 114
5.1.3  JavaSpaces模型 118
5.1.4  接口规范 119
5.1.5  事务 121
5.1.6  小结 123
5.2  事务服务 124
5.2.1  服务请求者如何使用Mahalo 124
5.2.2  如何写一个类似于Mahalo的Jini
事务服务 126
5.2.3  小结 126
5.3  查找服务 126
5.3.1  与其他Jini服务的比较 126
5.3.2  服务请求者如何使用Reggie 127
5.3.3  服务提供者如何使用Reggie 127
5.3.4  小结 127
5.4  查找发现服务 128
5.4.1  使用Fiddler的最佳情况 128
5.4.2  Fiddler提供的接口 129
5.4.3  Jini发现实体如何使用Fiddler 132
5.4.4  小结 133
5.5  租用续租服务 133
5.5.1  使用Norm 的最佳情况 133
5.5.2  Norm 提供的接口 134
5.5.3  Jini客户如何使用Norm 135
5.5.4  小结 135
5.6  事件邮箱服务 135
5.6.1  使用Mercury的最佳情况 136
5.6.2  Mercury提供的接口 136
5.6.3  Jini客户如何使用Mercury 138
5.6.4  小结 139
5.7  总结 140
第6章  Jini实践:综合 141
6.1  djinn:Jini群体 142
6.2  工作原理 144
6.2.1  组件和类概述 144
6.2.2  循序渐进过程 145
6.3  总结 150
第7章  Jini:一个服务网络 151
7.1  服务提供者与服务请求者 152
7.1.1  服务提供者 152
7.1.2  服务请求者 153
7.1.3  小结 153
7.2  设备作为服务 153
7.2.1  具有完备功能的JVM的设备 153
7.2.2  拥有特定的JVM的设备 154
7.2.3  没有JVM、没有网络功能也没有处理
能力的设备 155
7.2.4  拥有网络功能,但并不一定有JVM,
而且没有处理能力的设备 157
7.2.5  小结 160
7.3  软件组件作为服务 160
7.3.1  用Java实现的软件组件 161
7.3.2  用非Java语言实现的软件组件 162
7.3.3  小结 163
7.4  市场上的商业设备和软件组件实现 163
7.5  总结 165
第8章  Jini与其他Java技术 166
8.1  Jini和Java远程方法调用 167
8.1.1  RMI的工作原理 167
8.1.2  RMI和其他分布式技术的显著
区别 167
8.1.3  Jini和RMI之间的相似性与区别 168
8.2  Jini与JavaBeans 169
8.2.1  JavaBeans的工作原理 170
8.2.2  Jini与JavaBeans之间的相似性
与区别 171
8.2.3  Jini与JavaBeans的共存 171
8.2.4  小结 172
8.3  Jini和企业级JavaBeans 172
8.3.1  企业级JavaBeans的工作原理 172
8.3.2  EJB的组件框架体系结构 173
8.3.3  Jini和EJB之间的相似性与区别 174
8.3.4  对EJB服务实现Jini启用的设计
选择 175
8.3.5  Jini和EJB事务 176
8.3.6  小结 176
8.4  Jini和Java 2 企业版 177
8.4.1  Java 2企业版的工作原理 177
8.4.2  Jini与J2EE之间的相似性与区别 180
8.4.3  J2EE应用实现Jini启用时的设计
选择 180
8.4.4  Sun的Jini-J2EE桥 181
8.4.5  小结 183
8.5  总结 183
第9章  Jini与其他分布式技术 184
9.1  Jini与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人体系结构 185
9.1.1  CORBA的工作原理 185
9.1.2  Jini与CORBA的相似性与区别 186
9.1.3  实现CORBA服务的Jini启用的
设计选择 187
9.1.4  小结 189
9.2  Jini与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 189
9.2.1  DCOM的工作原理 190
9.2.2  Jini与DCOM的共存 191
9.2.3  为实现DCOM服务的Jini启用的
设计选择 191
9.2.4  小结 193
9.3  Jini与DNA/.NET 193
9.3.1  DNA/.NET平台的工作原理 196
9.3.2  Jini与DNA/.NET的共存 196
9.3.3  实现DNA/.NET桥的Jini启用的
设计选择 196
9.3.4  小结 196
9.4  Jini和TSpaces服务套件 197
9.5  总结 198
第10章  Jini与其他竞争技术 200
10.1  Jini与通用即插即用 201
10.1.1  UPnP的特性 202
10.1.2  UPnP的假设 202
10.1.3  UPnP组件和术语 202
10.1.4  UPnP的工作原理 203
10.1.5  Jini与UPnP的共存 207
10.1.6  小结 209
10.2  Jini和JetSend 209
10.2.1  JetSend的工作原理 209
10.2.2  Jini与JetSend的共存 210
10.3  Jini和Chai 210
10.4  Jini和e-Speak 211
10.4.1  e-Speak平台 213
10.4.2  e-Speak体系结构 213
10.4.3  e-Speak平台的工作原理 216
10.4.4  Jini和e-Speak 217
10.4.5  小结 219
10.5  Jini和CoolTown 219
10.6  Jini和蓝牙技术 220
10.7  Jini和基于UDDI的服务Web 221
10.8  总结 222
第11章  未来展望:下一代分布式
计算和Jini 224
11.1  预测分布式计算的将来 225
11.2  将来的分布式系统的需求 232
11.3  作为下一代动态分布式系统体系
结构的Jini 234
11.4  Jini的下一步 236
11.4.1  一些已知的挑战和Sun所做的
努力 236
11.4.2  Jini群体目前所做的努力 237
11.4.3  一些成功的案例 237
11.5  总结 239
第12章  在你的组织里采用Jini 240
12.1  Sun群体资源许可模型 240
12.1.1  SCSL术语 241
12.1.2  SCSL的原则 242
12.1.3  SCSL的特性 242
12.1.4  SCSL用途的级别、成本和义务 243
12.1.5  小结 244
12.2  Jini群体组织和过程 244
12.2.1  Jini群体组织的原则 244
12.2.2  Jini群体过程 244
12.3  Jini技术启动工具包 246
12.4  Jini技术核心平台兼容性工具包 246
12.5  总结 246
12.6  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246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张秉森 孔倩 张晨策 编著
作者: (美)Alan Burns,Andy Wellings
作者: 吴国伟 徐子川 姚琳 编著 郭禾 主审
作者: (美)Stephane Mallat 等著 巴黎综合理工大学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郑志强 张炜 编著
作者: 周启海 甘嵘静 文进 张维
作者: Cameron Newham, Bill Rosenblatt
作者: Zoe Gillen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