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原书第2版)
作者 : [美] 克里斯蒂安?克鲁姆里什(Christian Crumlish)艾琳?马洛恩(Erin Malone)著
译者 : 吴桐 (Iristongwu) 译
出版日期 : 2017-08-15
ISBN : 978-7-111-57405-7
定价 : 12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538
开本 : 16
原书名 : Designing Social Interfaces: Principles, Patterns, and Practices for Improving the User Experience,Second Edition
原出版社: O'Reilly Media USA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图书特色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原书第2版)
今天的设计师、开发者和创业者都面临创造社交界面来促进用户间的交流和社区发展的挑战。但是想要熟练掌握其中微妙的技巧,以及理解社交体验的基石,常常比表面看起来更困难。
在本书中,用户体验设计专家Christian Crumlish和Erin Malone分享了来之不易的设计见解:什么有用,什么没用,以及为什么。通过100多种模式、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你将与用户共同创造并发展健康的在线社区。

■ 在应用策略性的设计模式之前,了解主要原则
■ 培养健康的参与模式并控制有不良行为的用户
■ 学习给现有网站添加社交组件的模式
■ 鼓励用户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无论是一对一还是多对多
■ 采用评分系统围绕产品或服务建立社交体验
■ 协调合作性群组,发掘社交网络的真正潜力
■ 探索每个模式的多个示例,重点介绍移动应用
■ 学习如何在企业社交环境中应用设计模式

Christian Crumlish是7 Cups of Tea(7cups.com

)公司的产品副总监,并且是CloudOn公司的产品总监、AIM公司即时消息产品总监、以及Yahoo!模式集的搜集者。
Erin Malone是Tangible UX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在领导体验设计团队和为众多初创企业及大型企业设计社交网站界面方面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她曾经是Yahoo!的团队主管,负责创建Yahoo!设计模
式库。
“本书对于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的设计模式的人来说是一本优秀的参考指南。如果你需要了解用户与产品以及用户之间如何关联,这本书是完美的。”
——Laura Klein
UX for Lean Startups的作者
“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本书是一本有用的参考书,它将有助于你应用适当的设计模式,以免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Kate Rutter
Intelleto的UX教练和视觉思维顾问

图书前言

为什么更新本书
我们撰写并更新本书,是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一本书,而且市场上还没有此类书籍。我们自己的模式集、记录,以及对社交用户体验界面设计模式的梳理,已经变得足够复杂,需要一本书才能阐释清楚。本书的撰写基于我们几年前在Yahoo!的工作成果,也涵盖了整个社交设计社区的贡献。我们希冀提出一个庞大的宏观平台,用来组织和讨论这些交互模式,并建立探讨社交设计的共同语言和惯例。我们撰写本书,是因为当今世界上的每一个网络设计师和开发者都需要在工作中考虑社交特性。我们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我们更新本书,是因为在第1版面世以来的五年间,社交体验设计有了新的发展——有些看起来像模式的设计未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有些有潜力的新模式出现了。另外,移动体验已成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交互模式应运而生。
本书内容
这不是一本关于社交行为设计的书,虽然很多交互都会催生或者依托于特定的社交行为。本书第1版中的很多原则涉及了不同的用户行为,但最好把其置于整个模式集之中来考虑。
本书是关于交互设计的。进一步说,是关于如何在网络和移动的环境下对社交交互和界面进行设计。本书中集结的模式基于多年的社交设计经验,以及网络与移动设备上的社区产品。这些经验与产品使我们得以定义一系列社交界面的最佳实践、原则和模式。我们关注的重点是面向消费者的交互设计,因为这是我们经验最丰富的领域。我们也拓展了企业和移动领域的设计,因为所有的模式都可以应用于企业和移动环境,只需对看待问题的角度加以调整并确立合适的限制条件。
这些研究与应用成果不断产生、不断变化,并持续壮大,并随着时间和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图例
在第1版中,我们提到了很多Yahoo!的例子,这是因为我们所述的许多模式得益于在Yahoo!的环境中设计产品和功能的经验。这些模式经过了成千上万的用户测试。在第2版中,我们尝试囊括互联网上不同来源的图例,用以展示多种模式(包括碎片式的模式)的交互。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交软件设计领域近年来的发展和累积的经验。有人说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只要有可能,我们会展示如何达成某个模式,而不仅仅是谈论它。
本书的结构
本书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用户界面设计模式的概念,并列出了一些宏观原则,我们认为这些原则可以指导接下来所有模式的社交设计。之后的三部分分别介绍了依据主题分类的模式集合。最后一个部分探讨了一些新出现的因素,它们尚未形成模式,但也需要密切关注。
第一部分:什么是社交模式
在第1章中,我们详细地阐释了讨论社交用户体验界面设计中的模式时我们想表达的意思,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在第2章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广泛的、总体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成就一个成功的、蓬勃发展的在线社区,而不是一个空荡荡的“鬼城”。
第二部分:我是某某
社会体验的基石之一是系统中个体的象征。 正如在大富翁游戏中一样,每个“玩家”都需要一个“符号”,代表他在“游戏中的形象”。第3章探讨如何吸引用户,让他们注册和登录你的服务,从而在你的系统中建立一个新“自我”的开端。 第4章提供了使用诸如个人资料和头像之类的个人身份表示的模式。 第5章讨论了如何表现用户的存在,以及在应用程序中如何显示其他人。 第6章介绍了一系列的声誉模式,可以对培养你希望的行为模式有所助益。
第三部分:我们想要的社交对象
这部分所占篇幅最多,这部分深入探讨人们在线从事的实际行为,并介绍社会对象的概念:那些“对话片段”,锚定和给予在线社交互动的意义。 第7章讨论人们如何在应用程序中收集对象。 第8章探讨如何分享和送礼。 第9章介绍了发布和广播用户发现的对象和原始内容的界面。 第10章探讨了使人们能够对他们的贡献给予反馈的技巧。 第11章讨论沟通,以及它如何与社会对象有关。
第四部分:社区里美好的一天
第三组模式讨论了社交关系和可以从中发展出来的社区。第12章着眼于协作,以及人们如何共同创造和发展共享对象。 第13章退一步讨论更宏大的社交媒体生态系统和界面,帮助人们理解它们。 第14章探讨了关系概论和互惠或不对称模型,以及如何使用户能够找到彼此并形成和宣布关系。 第15章介绍了社区管理和审核的界面,以及协作过滤的模型。第16章探讨如何让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相遇,创造共享的事件。
第五部分: 更多的考量
第五部分探讨社交设计的前沿工作,并讨论一些你可能会遇到的情况。第17章谈及开放的模式,以及在你的社交架构开放之后会有哪些好处或后果。第18章探讨企业环境下社交产品的应用、移动应用开发、用户的代沟变化(包括高龄和低龄人群),以及我们从游戏设计中习得的经验。
本书专栏文章
作为创始人和维护人,我们创建、集合了大量的模式。与此同时,我们也从网上搜集了其他不同的声音:包括有不同的观点,也有更深度的研究,还有关于用户社交行为方面的思考。本书摘录了一些文章放在专栏里。所有这些不同的声音,都是对本书所讲模式的有益补充,二者相得益彰。在这些内容上,你可以继续探讨相关话题,当然,你也可以访问专栏文章作者的个人博客。
本书的读者对象
做社交产品设计相关工作的人都会对本书感兴趣。
这些详细的交互模式也会在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师的工具箱里面占据一席之地。对产品经理来说,模式应用的优点、缺点和后果的详细阐释以及列表也会非常有用。
对模式以及相关原则的说明,将有助于设计师全面且详细地考虑他们在设计社交产品时所做的决定。模式并不一定会描述某个东西要如何设计,但它们会为设计师提供在设计时所需考虑的所有事项;同时,模式也会告诉设计师,在特定的业务和受众限制下如何权衡才能达到最佳的用户体验效果。
虽然本书并不会深入到界面实现时用到的技术细节,但是网页开发人员也会从模式中受益,因为可以从代码实现方式了解设计方案背后的“原因”。
产品团队的每个人都会从本书获益,因为本书为社交交互提供了一套通用词汇。此外,本书中的详尽说明以及实践示例,对团队的讨论和沟通也非常有益。
交互模式的使用
你可以从头到尾阅读本书,它是以叙事的方式一环扣一环地展开的。但我们也将本书定位为参考书,你可以从感兴趣的某一章开始阅读,甚至可以仅仅看一看某一具体的界面模式。
本书的目的是帮你搞定所做的工作。一般来说,你可能会在你的程序和文档中用到本书中的模式。并不是所有的模式都要应用在每个应用上,不同的想法和社交对象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理想情况下,你在每类模式中都会找到参考示例,并且随着在线社区的成长,为其添加更复杂的功能和概念;与此同时,你也会对社区需要什么产生新的理解。我们相信整个模式库为社交设计提供了大平台,为你作设计决策时提供参考。
除非你要复制模式大部分内容,否则在使用这些模式时,没必要征得我们的许可。例如,你要利用其中的部分模式创建一个模式库,或者只是引用一下本书中的模式,你完全没有必要征得我们的同意。而你要以CD的方式销售或发行O扲eilly图书中的例子,你就需要有出版社的授权。引用本书或者其中的某个模式答疑解惑时,不必由我们授权。如果要在你的产品文档中引用本书中有关模式的大段材料,你就需要有我们的授权。
如果你在引用本书时给出出处,我们将不胜感激,但并不强求你一定要说明出处。出处通常包括书名、作者、出版者以及ISBN。
与本书配套的资源
本书的配套网站(http://designingsocialinterfaces.com)为书中提到的模式提供了开放的论坛;也提供了一个附录,是对本书实例的更新;也有关于最新涌现的模式和原则的更多思考;还有一些链接是社交界面设计方面的资源和文章;也会有我们以及边栏文章的作者在本书中所谈及的某一话题的深入讨论。
在创作共享协议下,你可以下载和使用本书中的所有图表。你可以从Flickr上下载相关资源(http://www. flickr.com/photos/socialpatterns/sets)。
我们的联系方式
请把对本书的评论和问题发给出版社:
美国:
O''Reilly Media, Inc.
1005 Gravenstein Highway North
Sebastopol, CA 95472
中国: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807室(100035)
奥莱利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O''Reilly的每一本书都有专属网页,你可以在那找到关于本书的相关信息,包括勘误表、示例以及其他的信息。本书的网站地址是:
http://bit ly/designing-social-interfaces-2e
对于本书的评论和技术性的问题,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bookquestions@oreilly.com
关于本书的更多信息、会议、资料中心和网站,请访问以下网站:
http://www.oreilly.com/
http://www.oreilly.com.cn/
Safari在线图书
Safari Books Online是一个按需的数字图书馆,可让你轻松搜索超过7500种关于技术和创意参考书籍和视频,以便迅速找出所需的答案。
通过订阅,你可以在手机和移动设备上阅读任何页面并观看我们图书馆的任何视频。你还可以在图书付印之前阅读最新书目,并有权限查看还在创作中的手稿,给作者提供反馈。你也可以复制和粘贴代码示例、组织收藏夹、下载章节、收藏关键部分、创建笔记、打印出页面,以及从其他节省时间的功能中获益。
致谢
感谢O''Reilly的玛丽·特斯勒(Mary Treseler),是她最早拿到我们的书稿并帮助整理出了本书的大纲和基调。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她都给予了很多的指导,并且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适当的督促。说句公道话,如果没有她的支持和引导,本书就不可能出版。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玛丽真是个 “模范”编辑。
本书第1版
桑德斯·克莱菲尔德(Sanders Kleinfeld)帮我们解答了无数DocBook和XML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搞定的。
雷切尔·莫纳刚(Rachel Monaghan)帮我们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吉纳维芙·艾德蒙特(Genevieve d’Entremont)在很短的时间内做了大量的编辑工作,他对上下文的一致性、文内引用以及格式方面都非常注意。雅克·奎恩(Jacque Quann)帮我们检查了合同文本并帮我们拿到了预付金。
Mozilla的哈维·霍夫曼(Havi Hoffman)是第1版出版时Yahoo!新闻发布的主管,在幕后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工作。关于如何出版这种类型的书,她在很早的时候就提供了很多建议,并且为作者之间(其中一名是Yahoo!的员工,而另外一名不是)、作者与出版社和印刷商之间保持良好关系付出了许多。Lynda.com(http://lynda.com)的丹·博洛尼茨(Dan Brodnitz)为我们提供的建议很有帮
助,他在项目初期的申请阶段给了我们很多指导。
感谢马特·李亚科克(Matt Leacock)和布莱斯·格拉斯(Bryce Glass),他们是最早参与该项目的成员,Yahoo!社交媒体工具箱就是Yahoo!模式库的前身,他俩一直都在为模式库做出贡献。(马特帮我们设计了社交模式的扑克游戏,布莱斯提供了“声誉”方面模式的初稿和整个社交设计领域的全景图。)
感谢Paypal的比尔·斯科特(Bill Scott),Tipjoy的阿比·齐丽金(Abby Kirigin),当时供职于SocialText的阿迪娜·乐文(Adina Levin),以及MITRE的保罗·克罗夫特(Paul Kroft),是他们审阅了本书的初稿,并且从技术、市场可行性等方面给出了详细而全面的建议和反馈,此举大大提高了本书的质量。
本书第2版
本书第2版诞生于巴尔的摩技术架构峰会中觥筹交错之际——当时玛丽·特斯勒让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社交网络在过去六年间的巨大变化。我们再一次从她对于数字设计这个领域的洞察和关注之中获益良多。
尼克·隆巴迪(Nick Lombardi)责任编辑帮助我们的再版项目顺利进入正轨,并在整个策划过程中和更新最初几章时不断督促我们。
安吉拉·卢芬诺(Angela Rufino)策划编辑,在引导我们更新手稿、帮我们回答棘手问题,以及帮助我们走出难关中功不可没。谢谢你,安吉拉!
也要感谢凯特·卢特(Kate Rutter),Intelleto的用户体验指导和视觉思维顾问;还有劳拉·克莱因(Laura Klein),O扲eilly出版社出版的《UX for Lean Startups》一书的作者;以及马修·罗素(Matthew Russell),Digital Reasoning的技术总监。还要感谢蓬勃向上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与战略师的社区——我们通过Twitter、IA协会、IxDA、LinkedIn、Facebook、博客、zines和许多面对面的活动联系——他们共同鼓励我们编写了本书、在维基的草稿上提供了反馈、转发我们的项目、向我们寻求建议、采访我们,并将写书过程本身变成了一个社交体验。
在严格(并公正)的技术审校结束之后,梅兰妮·亚博(Melanie Yarbrough)出版编辑主导并指引我们完成接下来的修改、订正、校对和质量检查。她稳重的工作作风让这个过程变得十分容易。
Octal出版社的文字编辑鲍勃·罗素(Bob Russell),梳理了本书的文字,他偶尔发表的个人见解也常常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与他合作非常愉快,我们强烈推荐他。
在Octal的项目经理戴安·罗素(Dianne Russell),以她令人愉快且专业的态度让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整个过程都如丝缎一般顺滑,这在出版业是多么难得!
克里斯蒂安(Christian)的感言
我要感谢布里格斯(Briggs),当我同意在我的“大量闲暇时间”写一本书时,她就清楚她要掺和的是什么事了。她不但和蔼,而且有容人之量,这样,我才有了完成这项雄心勃勃的工作的毅力。
我的搭档——艾琳·马洛恩(Erin Malone),是我合作过的最佳合著者。此外,在该项目开始前,艾琳就开始指导我,是她招聘我进入Yahoo!做模式库工作的。她鼓励我探索社交设计模式,并且很坚定地加入到帮我写书的行列中。艾琳是这个项目的中流砥柱,她不畏艰辛且值得合作。
我要感谢乔治·奥提斯(George Oates),Flickr最早的设计师,她与我共进午餐并促膝长谈,我们谈到了她所理解的社交设计的最基本原则(这是她每天的经历)。第2章的许多内容以及散落在本书中的众多见解都是在这次攀谈中习得的。
我与Yahoo!研究院的伊丽莎白·丘吉尔(Elizabeth Churchill)也有多次畅谈,我们涉及的主题范围很广,她帮我澄清了对许多主题的想法。2007年10月在Palo Alto举行的BarCamp Blok的会议组织者们,为我确定最初的“模式树” 为集思广益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这些“模式树”最终演化成了本书的大纲。许多模式在那天归类后就没再变动过,在最终的分类中还是保持原样。同样,BayCHI月聚会和Ignite SF活动的组织者也为某些社交模式、社交反模式、反社交模式等方面的想法提供了验证机会,是他们为我提供了一系列的演讲机会。
在此,我也想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当我自闭、狂躁的时候,他们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谅解。
我也要感谢米加·拉克(Micah Laaker),他是Yahoo!Open Strategy
(本书第1版出版时我所在的部门)的用户体验设计团队负责人,他为本书写了一篇关于开放性的边栏文章。
在边栏文章作者中,我也要特别感谢马特·施耐可(Matte Scheinker),他在Yahoo!的时候是我的导师,他的边栏文章探讨了设计工作深远的道德意义。
在第1版面世后的几年之中,我在Patch开设了几个博客,在AOL负责即时消息产品(也就是AIM,在线交流的始祖之一);在CloudOn指导了产品团队(这是为企业效率服务的初创公司,之后被Dropbox收购,我们在工作环境中促进了协作);我现在是7 Cups of Tea(7cups.com)的产品总监,在这里我们以热情和互助创建社交环境和社区。
在上述的每个职位中,我都持续不断地学习人们如何适应网上的社交联系,我的导师包括马特·施耐可、AOL的杰森·谢伦(Jason Shellen)、CloudOn的杰·扎佛理(Jay Zaveri),还有我在7 Cups的全体同事。
艾琳(Erin)的感言
当我们撰写第1版的时候,有许多人参与进来,并对内容的形成和演进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平台设计团队、公司内优秀的研究员们、社区发展与产品团队,还有Yahoo!的诸多人员;谢谢他们帮助发展和验证我们在第1版中谈到的许多概念。
在过去的五年中,不断扩张的用户体验设计社区、许多企业,以及初创公司接受并运用了我们的模式,将其混合匹配,对其提出挑战并不断完善,从而创造了新的思考方式——你们不仅在我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每一天激励着我,还促使我将这些新的材料整合在一起。我并不知道你们当中多数人的长相和姓名,但我感谢你们每一个人,你们拓宽了本书的边界,帮助我发现看待事物的新方式,并催生了社交体验的下一波浪潮。
我要再次感谢我的商业合作伙伴,布鲁斯·夏诺来(Bruce Charonnat)和詹姆斯·扬(James Young),他们在我完成再版的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自主和灵活度。也要感谢我的客户,他们容忍了我因为思考模式而造成的分心,还给了我机会在过去五年间不断就社交体验进行新思考——特别是围绕身份、隐私、注册、新用户体验、声誉、评级和评论。
衷心感谢克里斯提娜·沃德吉(Christina Wodtke),她督促我按时协作;她让我懂得写作是愉悦的,并且对灵魂有益。还要感谢她经常邀请我去她所在的学校给学生们教授关于社交体验设计的基本课程,我们还时常在那里玩游戏。
感谢过去五年间的研讨会参与者,他们帮助测试了这个项目,就我教授的内容提出疑问,帮我不断完善好的社交体验。他们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疯狂主意总是让我惊奇。我甚至想和他们一起创立一个公司,将这些想法散布到全世界。
向本书的边栏文章作者致敬
感谢所有的边栏作者,你们复审了最初的文章,并针对再版提供了修订或新的想法。
非常感谢布莱斯·格拉斯(Bryce Glass),他是本书未署名的第三作者,他在声誉系统和声誉模式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为我们撰写了两篇边栏文章。
感谢F. 兰迪·法莫(F. Randy Farmer),他在“身份”标识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为我们贡献了他核心的“开放”模式。
感谢丹娜·博依得(Danah Boyd),是他鼓励艾琳在她自己的众多优秀论文中找到了青少年研究的相关资料,在本书中我们对此类资料有所引用。
感谢比利·曼德尔(Billie Mandel),他的移动空间的设计指南非常有见地,读者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深入阅读。
感谢史都华·弗朗奇(Stuart French),他很擅长企业环境下的社交知识管理。
感谢约书亚·波特(Joshua Porter),他的著作《Designing for the Social Web》为本书的撰写做好了铺垫,并在本书中分享了他的观点。
感谢托马斯·凡德·沃尔(Thomas Vander Wal),他在“社交元数据和未来用途”的边栏文章中对未来做了思考。
感谢克里斯·法黑(Chris Fahey),他是我们的批评者、教练、朋友,他的边栏文章对模式和陈词滥调的“套话”作了区分。
感谢我们的同事汤姆·休斯-克劳切(Tom Hughes-Croucher),他是YDN的推广布道者,他对社交应用的设计有着深入的思考,对用户的心智模型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感谢马特·琼斯(Matt Jones),他是先锋人物也是沟通天才,他对生动的“重写本”比喻作了精彩的论述。
感谢莱莎·雷切特(Leisa Reichelt),她是开放设计过程的先驱、知名理论家,是她铸就并发扬光大了“环境亲密感”的理论。
感谢安德鲁·金顿(Andrew Hinton),信息哲学家,资深从业人员,社区方面的领军人物,感谢他针对这一新环境、新背景下的问题给我们进行的点拨。
感谢德雷克·波瓦哲科(Derek Powazek),“面向社区的设计”和沟通领域的先驱,他将人解读为“会做决策的机器”。
感谢哈吉特S. 古拉提(Harjeet S. Gulati),他是通过维基知道我们的项目的,他在维基上为我们增加了很多定义和其他有用的内容,并且贡献了他在企业知识管理方面的思考。
感谢加里·贝内特(Gary Burnett),他是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在线社区动力学的,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规范的建立方面。
感谢夏拉·卡萨李克(Shara Kasaric),资深且专业的社区版主,在如何活跃、繁荣在线社区方面,她有很多非常实用的小窍门,它们都来之不易。
感谢米加·拉克(Micah Laaker),Google身份设计团队的领导者,他给我们列举了13种开放形式。
感谢罗宾·提宾斯(Robyn Tippins),Mariposa Marketing的创始人,她在社区建设三连胜方面很有见地。
如果没有众多的思想家、设计师、开发人员和规划人员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对数字社交产品空间的设计规划,我们就不可能完成本书。他们是:Ward Cunningham、Howard Rheingold、Amy Jo Kim、Dave Winer、Marc Canter、David Weinberger、Gene Smith、Clay Shirky、Mary Hodder、Stewart Butterfield、Edward Vielmetti、 Kevin Marks、Tom Coates、Jeremy Keith、Allen Tom、Brian Oberkirch、Liz Lawley、Lane Becker、Susan Mernit和Tara Hunt等。本书是对于意义构建和信息整理的一次努力,是为了至少赋予社区一个稻草模型(草图)的尝试;模型的隐喻可以用来映射整个交互设计领域。
致新的专栏作家——欢迎加入这个大家庭
感谢保罗·亚当斯(Paul Adams),Intercom的产品副总裁,研究者和作者,感谢他在群组和分享方面杰出的研究成果,感谢他关于在管理关系网时什么有用什么没用的经验分享,这基于他作为设计师参与Google+时的工作经验。
感谢约什·克拉克(Josh Clark),他在移动设计领域的思想推动我们更进一步,并全面地随我们所处的空间进行思考。
感谢塞缪尔·胡力克(Samuel Hulick),他在发布热门产品的新用户体验以及用户指南方面有许多真知灼见。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知识,也让我们在思考用户行为的时候有了更多的灵感。
感谢审稿人
谢谢他们花时间仔细阅读本书,然后开诚布公地告诉我们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我们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并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去打磨本书,从而更好地阐释和传达我们的想法。

上架指导

计算机\Web设计

封底文字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
今天的设计师、开发者和创业者都面临创建社交界面来促进用户间的交流和社区的发展的挑战。但是想要熟练掌握其中微妙的技巧,以及理解社交体验的基石,常常比表面看起来更困难。
在本书中,用户体验设计专家克里斯蒂安• 克鲁姆里什和艾琳•马洛恩分享了他们来之不易的设计洞察:什么有用,什么没用,以及为什么。通过100多种模式、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你将学习如何平衡相对的力量,并通过与用户共同创造体验来发展健康的在线社区。


■在应用策略设计模式之前,了解主要原则
■培养健康的参与模式并控制有不良行为的用户
■学习给现有网站添加社交组件的模式
■鼓励用户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无论是一对一还是多对多
■采用评分系统围绕产品或服务建立社交体验
■协调合作性群组,挖掘社交网络的真正潜力
■探索每个模式的多个示例,重点介绍移动应用
■学习企业社交环境设计模式

“本书对于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的设计模式的人来说是一个很棒的参考,它完美诠释了用户与产品以及用户之间是如何关联的。”
——劳拉•克莱因(Laura Klein),《UX for Lean Startups》的作者

“充满图例,本书是一本有用且可读的参考,将有助于你应用适当的设计模式,以免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凯特•卢特(Kate Rutter),Intelleto的UX教练和视觉思维顾问

克里斯蒂安• 克鲁姆里什(Christian Crumlish) 是7 Cups of Tea的产品副总监(7cups.com),并且是CloudOn的产品总监、AIM即时消息产品总监,以及Yahoo!模式集的搜集者。

艾琳•马洛恩(Erin Malone),Tangible UX的首席设计师,拥有超过20年的领导体验设计团队为众多初创企业和大型企业设计社交体验的经验。她曾经是Yahoo!的团队主管, 负责创建Yahoo!设计模式库。

作者简介

[美] 克里斯蒂安?克鲁姆里什(Christian Crumlish)艾琳?马洛恩(Erin Malone)著:暂无相关简介

译者简介

吴桐 (Iristongwu) 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这是一本关于社交体验设计的书。作为中文版译者,我想指出的是,在中文语境下为中国用户作设计决策时,设计师与产品团队需要考虑不同社会与文化背景下的用户使用习惯。正如原作者所言,书中的模式只是参考和引导,绝非定律。在本质上,优秀的体验设计与扎实的用户研究密不可分。因此,设计师需要对本土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有深刻的理解与洞察。不过,社会个体的行为模式大多有迹可循,所以,设计时也无须为了不同而不同——互联网自诞生之初就具有消弭文化边界的特性(本书原作者也采用了“微信”等国内例证便体现了这点)。
参考行之有效的设计准则、根据实际的调研结果进行设计,是达成优秀设计的基本,但并不是全部,还需要设计师本人不懈地追求与不妥协的态度,以及对设计的长远目标和意义进行深入思考。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认识到当今用户生活中许多方面都存在和依托于社交平台(或具有很强的社交特性)。换言之,我们设计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产品,还有用户的社交行为与感受,甚至是他们的生活本身。关于设计的道德,后记中有所涉及。我们是在打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吗?还是只是为了分食互联网这块蛋糕?所以,我们从本书中学习或者将本书作为参考时,除了考虑眼前目标与成果,还应该退一步思考自己的设计究竟给用户和我们自身所处的世界带来了什么(也就是说,去想想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设计”)。
关于翻译工作有几点想要说明。作为本书第2版的主要译者,我基于第1版的译文进行了校对和调整,并补充翻译了第2版的新增内容。此外,第2版第18章和第1版基本相同,其翻译工作由第1版的樊旺斌、师蓉两位译者完成。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还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编辑缪杰,在翻译过程中他给了我充分的自主和灵活的工作时间。在翻译期间,我因研究生毕业项目在欧洲工作,很难找到稳定的翻译节奏。感谢dango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因为本书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审阅译稿的时间有限,或有疏漏错误之处,望广大读者指正。也欢迎读者与我一同讨论设计相关话题,邮件请发送至iris.tongwu@gmail.com.

吴桐
2017年4月

图书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 什么是社交模式
第1章 什么是社交用户体验模式 17
社交产品的一点渊源 17
所谓的原则、最佳实践和模式是什么 24
接下来做什么 32
延伸阅读 34
第2章 社交的核心 37
社交,但不仅仅是社交 38
社交网站要有意设计得不够完善 39
重写本 45
像人一样会话 48
不要中断电子邮件 55
要开放 56
从游戏中学习经验 56
反模式的“货物崇拜” 56
反模式:“嬉皮街” 58
反模式:“苍蝇王” 59
把握道德尺度 60
延伸阅读 61
第二部分 我是某某
第3章 邀你加入 65
参与 65
注册 67
登录 76
二元认证 80
PIN 81
指纹或Bio指纹 83
登录连续性 84
退出 86
邀请 89
接受邀请 90
发送邀请 92
密码的反模式 95
授权 96
内测版 99
欢迎界面 106
重新登录 108
延伸阅读 113
第4章 我的其余部分在哪里 115
身份 116
个人资料 121
推荐(或者个人推荐) 136
个人首页 138
身份反光镜 140
用户名片或联系人卡片 144
署名 147
头像 150
便携式身份 154
延伸阅读 155
第5章 我们在这里 157
“在线”的简史 159
“在场”的未来 160
好友列表 169
活动流 171
状态播报 173
管理最新更新 175
延伸阅读 180
第6章 你会从这个人手里买二手车吗 181
声誉影响行为 182
竞争图谱 183
等级 185
有命名的等级 185
有编号的等级 188
标签 191
奖励 192
可收集的奖励 193
用户给用户的奖励 195
排名 198
积分 198
排行榜 201
前X名 207
监控声誉的工具 210
好友排名 211
为了赢 212
延伸阅读 215
第三部分 我们想要的社交对象
第7章 狩猎者 219
收藏 219
保存 220
收藏夹 224
显示 227
添加/订阅 229
添加标签 231
通过标签查找 235
标签云 237
延伸阅读 240
第8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41
开启自然“口碑”的工具 241
发送/共享图标 242
小书签 246
私人共享 247
发送 248
临时性隐私 250
短暂共享 252
赠送礼物 253
公开共享 255
共享 259
转发 261
社交书签 263
上传到云 264
嵌入 265
被动共享 267
延伸阅读 268
第9章 全球化的肥皂箱 269
广播 270
博客 270
播客 275
视频博客 275
微博 276
发布 276
电子杂志 277
发布时间 278
权利 281
服务条款 281
许可协议 284
延伸阅读 290
第10章 长时间倾听,第一次反馈 291
征求反馈 291
投票推动 296
赞成/反对评级法 300
评定等级(星级或1~5级) 308
多项评定 310
留言 313
评论 316
征求反馈 320
延伸阅读 324
第11章 Watson,快来 327
同步沟通与异步沟通 330
登录并参与沟通 330
元对话 330
论坛 331
公共对话 334
私密对话 337
群组对话 339
网战 343
回复通知 344
延伸阅读 345
第四部分 社区里美好的一天
第12章 齐心协力盖房子 349
协作 349
管理项目 350
投票 354
协作编辑 357
建议 360
编辑此页 361
wiki之道 363
众包 366
延伸阅读 368
第13章 从小道消息中得知的 369
持续上升 369
收听 374
关注 374
过滤 375
推荐 377
社交搜索 380
实时搜索 380
会话搜索 383
确定主轴 384
预测内容 385
延伸阅读 385
第14章 我们中的一员 387
人际关系 387
找人 389
添加好友 399
交际圈 407
推介人际关系 414
删除好友 416
“前男友”反模式 420
群组 421
年龄和这有什么关系 427
延伸阅读 432
第15章 好警察,坏警察 435
社区管理 436
共同管理 439
群组自我调节 443
协作筛选 445
举报 446
延伸阅读 449
第16章 身处何方 451
本地关系 451
本地活动 453
会面 453
派对 463
日程安排 468
提醒 473
地理位置标记 474
地点定位或我的附近 478
地点跟踪或者我去过了哪里 481
周边 483
延伸阅读 486
第五部分 更多的考量
第17章 企业也是人,我的朋友 489
消费者的企业软件体验 491
员工是移动的 492
单一登录 492
企业身份和概况 493
联系人和关系 493
什么是社交对象 494
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 494
状态/活动行踪 494
不依靠邮件的沟通 495
管理和运作 496
其他工具 499
延伸阅读 499
第18章 围绕开放设计 501
与别人打成一片 502
输出的开放性 506
标准的开放性(语义和微格式) 509
载入的开放性 511
托管模块 512
双向流通 514
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 514
延伸阅读 515
后记 517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Thomas Pittman(阿肯色大学)  James Peters(阿肯色大学) 著
作者: 吴灏 等编著
作者: 张巨俭 主编 杜剑侠 姜延 李雪飞 刘正东 参编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奥)Paul Watters
作者: 华影在线 编著
作者: (美)小特雷弗 A. 罗伯茨(Trevor A. Roberts, Jr.),乔希·阿特韦尔(Josh Atwell),埃格勒·西格勒(Egle Sigler),依弗·范·多恩(Yvo van Doorn)著
作者: 刘亚利 刘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