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

电子系统测试原理
作者 : Samiha Mourad Yervant Zorian
译者 : 张威 王仲 等
出版日期 : 2006-12-09
ISBN : 7-111-19808-5
定价 : 3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96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Principles of Testing Electronic Systems
原出版社: John Wiley & Sons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系统测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研究更精确的故障模型,在高层设计上检查易测试性,在综合过程中嵌入更有效的测试结构等。本书详细介绍了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很多必需的基础知识,来面对这些挑战。
  本书涉及开发可靠电子产品的非常实用的设计和测试知识,讲解设计验证的主要手段,有助于测试的设计检查;研究了如何将测试应用于随机逻辑、存储器、FPGA和微处理器。最后,提供了针对深亚微型设计的高级测试解决方案。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深入理解测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众多解决方案。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解释了测试在设计中的作用。
  ●详细讨论了扫描路径和扫描链的次序。
  ●针对嵌入式逻辑和存储器块的BIST解决方案。
  ●针对FPGA的测试方法。
  ●芯片系统的测试。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过去十年来,由于工艺器件特征尺寸的减小、芯片容量的扩大,以及设计易测试电路的复杂性,电子系统测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随着电子系统的发展,自动设计工具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实际上,目前设计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包括高级综合阶段)都实现了自动化。早期只在门级电路考虑易测试性,但当今电路的复杂性和片上系统(SOC)的出现,使得在设计过程之初就必须考虑测试问题。所有这些因素给设计和测试工程师带来了诸多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但不局限于):研究更精确的故障模型,在高层设计表示上检查易测试性,以及在综合之前或综合过程中嵌入更有效的测试结构。VLSI测试的另一个主要挑战是IC要经受大量测试数据的考验。
  技术快速变化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设计和测试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因此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程师来承担这一任务。许多工作在一线的工程师主要专心于测试和测试设计工作,很少有机会系统地研究这些问题。他们主要在工作中学习知识,虽然通过实践获取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在工作之前掌握一些测试理论和基本知识,效果可能会更好。本书就是为这些具备一定测试基础的工程师而写的,其主要内容包括:
  * 设计过程中的哪些阶段需要考虑测试;
  * 详细讨论了路径扫描和扫描链寄存器顺序;
  * 随机逻辑和存储器的自测试方法;
  * 基于RAM的FPGA的测试方法;
  * 片上系统的测试。
  要具备扎实的测试基础,必须理解五个基本规则:
  * 电路级的物理缺陷及其表现;
  * 检测故障的测试码生成;
  * 测试和设计周期的关系;
  * 测试实践设计;
  * 制造芯片的测试。
  本书详细讨论了前四个规则,采用的方法并不是纯理论推导,而是站在理论的高度通过现象来了解主题。例如,可以采用纯数学方法来阐述测试码产生的D算法,但采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足以表达清楚,并且更适于在软件工具中实现。这并不排斥深入的理论研究,如果读者要进一步研究基础理论,本书的参考文献中给出了一系列的专业测试著作、期刊杂志和Web站点。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I部分共四章,是本书的综述部分。为了获得可靠的电子产品,该部分一开始就涉及了设计和测试问题。第1章介绍了本书的目的,以及设计验证和测试的区别。设计验证的目的是检查设计是否满足需求说明,而测试的目的是验证硅片上的设计实现是无错的。此外,该章还简要介绍了测试最终产品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采用的步骤和工具,即测试码产生和设计,以提高产品的易测试性。
  在详细讨论第1章所介绍的主题之前,了解产品失效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第2章全面介绍了电子产品可能遇到的缺陷,并解释了把这些缺陷与故障映射到设计结构和行为级上的必要性。大多数电子产品的失效是由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引起的,但有些失效也可能由产品操作中的干扰引起。由于绝大多数VLSI系统都使用了CMOS,因此重点介绍MOS技术。
  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应该考虑测试问题。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了解如何表示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第3章介绍了设计分类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来解释第4章介绍的设计周期的各个活动。自动设计过程是依据各种算法的综合性活动,算法通常用图表来表示。掌握这部分知识有两个作用。首先,有利于了解本书的后续内容。其次,有助于建立设计和测试是不可分的概念。
  第II部分包含三章内容。尽管目前在CAD工具中更多地使用形式验证技术,但模拟仍然是设计验证的主要手段,它在产品设计和测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故障模拟有助于评估产品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测试码的质量。第5章介绍了故障模拟如何促进了当前非常密集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
  第6章介绍了什么是确定性测试码生成。测试码生成一般依赖于检测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但现在除了检测电压之外,电流测量也被使用,这就是所谓的IDDQ测试,它只适用于CMOS电路,而当前大多数电子电路都是CMOS电路。第7章展示了当今流行的测试方法,它能有效检测电压测试所不能检测的缺陷。这种新的缺陷检测范例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也被用于传统的故障检测。而且,电流测试有利于缺陷诊断。
  第III部分基于前七章介绍的知识讨论了易测试性设计问题。这一部分包含四章内容。第8章概述了DFT的通用方法。特殊(Ad hoc)技术虽然非常简单,但功能非常强大。例如,在测试产品时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可以发现细微的差异。随后的三章介绍了结构化技术。第9章展示了一种减少同步时序电路复杂性的方法,即路径扫描设计方法,它使用非常广泛,并且正成为电子电路的标准功能,它还可以用于异步电路中。第10章介绍了边界扫描设计,该技术最初用于印制电路板,但现在也非常适用于集成电路。这种DFT技术遵循IEEE标准1149.1,并且可以用于调试和分析。第11章是这一部分的最后一章,它介绍了内建自测试(BIST)技术,能有效应用于随机逻辑,还可以用于内存测试、微处理器和FPGA。该章首先解释了其基本原理,然后描述了它与扫描设计在随机逻辑中的应用问题。
  第IV部分包含两章内容。介绍了测试如何执行,以及通用RAM、FPGA和微处理器的测试。该部分介绍的三种结构都利用了功能故障模型,因为使用结构故障模型使测试难以跟踪。基于功能模型的测试还可以检测诸如译码逻辑和附属寄存器等电路的失效问题。
  第12章介绍了RAM测试。RAM的结构虽然很普通,但是电路非常密集,并可能引起一系列测试问题。当RAM嵌入逻辑芯片或SOC时,这些问题更为突出。第13章介绍了另外两种通用电路。FPGA有很多种类,这里只介绍基于RAM的FPGA。它们也拥有通用数组结构,但没有RAM的电路密集。该章研究了它们的通用结构,并使其具有C易测试性。微处理器在某种程度上是使用最多的器件,但它们的易测试性并没有被充分研究,用于微处理器测试的模型几乎没有。大多数嵌入式易测试性结构,如路径扫描和BIST,可以广泛用于微处理器测试。
  第V部分是全书内容的总结。正如我们所倡导的,在设计周期中应该考虑测试问题,并且在设计时考虑易测试性结构。有两种实现易测试性的方法,一种是分两步走,首先完成设计,然后添加易测试性结构,但这通常会降低电路性能。另一种方法是一步到位,即在设计周期开始的时候就考虑易测试性问题,这样设计的电路在面积、性能和易测试性方面都能得到优化。第14章介绍了如何在综合过程中添加约束条件以达到一步到位的方法。第15章综合运用前面介绍的知识讨论了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是在同一个IC上嵌入大量预设计块引起的。测试数据的数量增加了,但效率仍然较低。SOC测试目前仍然是测试领域里的一个挑战。
  本书综合了其中一位作者的长期教学经验和其他作者的丰富企业经验,力图做到既适合教学又适合测试实践参考。
致谢
  本书的完成受到几个朋友、同事和学生的启发与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Sunil Das,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SUN公司的Yacoub M.EIZiq,加利福尼亚州圣克鲁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F.Joel Ferguson,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Cabeltron公司的Suresh Gopalakrishnan,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Marvell公司Daryl Hoot,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Toshiba公司London Jin,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Transmeta公司的Samy Makar,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北卡罗来纳大学的Rafic Makki,日本东京大学的Takashi Nanya,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Hewlett Packard公司的Kenneth P.Parker,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大学的Prachi Sathe,以及荷兰Delft理工大学的A.J.van de Goor。
  此外,还要感谢George Telecki和Cassie Craig,感谢他们有价值的建议,以及在本书手稿几次推迟交稿时给予我们的耐心。感谢Martha Giannini、Mike Daly和Amit Hakoo,没有他们的帮助,手稿是不可能完成的。圣克拉拉大学的许多学生首先阅读了本书的草稿,感谢他们有益的评论和建议。最后,感谢所有对本书提供帮助的人们。 



Samiha Mourad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大学)
Yervant Zorian
(Logic Vision公司)

封底文字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系统测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研究更精确的故障模型,在高层设计上检查易测试性,在综合过程中嵌入更有效的测试结构等。本书详细介绍了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很多必需的基础知识,来面对这些挑战。 本书涉及开发可靠电子产品的非常实用的设计和测试知识,讲解设计验证的主要手段,有助于测试的设计检查;研究了如何将测试应用于随机逻辑、存储器、FPGA和微处理器。最后,提供了针对深亚微型设计的高级测试解决方案。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深入理解测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众多解决方案。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解释了测试在设计中的作用。 ●详细讨论了扫描路径和扫描链的次序。 ●针对嵌入式逻辑和存储器块的BIST解决方案。 ●针对FPGA的测试方法。 ●芯片系统的测试。

作者简介

Samiha Mourad Yervant Zorian:Samiha Mourad: 博士是加利福尼亚圣克拉拉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Yervant Zorian: 博士是加利福尼亚圣何塞Logic Vision公司的首席技术顾问。

译者简介

张威 王仲 等:暂无简介

译者序

综观IC测试技术近五十年的发展史,其发展历程是和IC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的。首先IC在规模上的增加,从几个门电路到上千万乃至上亿的门电路数量,促使IC测试技术必须探索更快的测试生成算法,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形式化、智能化的测试生成算法和故障仿真算法被相继提出。其次,IC技术的快速发展,绝不仅仅表现在门电路数量上的增加,电路的复杂性也在大幅度地增加,智能芯片、SOC、RAM、FPGA等特殊电路,给测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新的测试技术必须应付这种挑战;同时电路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其制造工艺上的革命性变革,新的故障模式与新的测试方法也是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再次,测试技术绝不是只能完全被动的适应于制造,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复杂系统的设计必须要考虑测试性设计问题,这可以降低VLSI设计成本。最后,对自动测试系统而言,测试者必须要了解IC的设计过程与设计表示。《电子系统测试原理》的英文版是美国的Samiha Mourad和Yervant Zorian先生于2000年最新出版的关于IC测试技术的专著,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当今IC测试技术领域的全部内容。而在此之前的相关的资料中,还没有这么全面的一本著作。
  全书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测试技术综述,阐述了测试技术的一般方法、与测试相关的问题和故障模式;对自动测试而言,设计过程与数据是必要的,因此本部分也对VLSI的设计表示与设计过程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是测试流,论述了仿真的一般方法和故障仿真方法,基于固定型故障模型的测试码生成的一般方法,以及基于电流模型的测试方法。第三部分论述了测试性设计技术,包括测试性设计技术的一般概念和基本方法、扫描路径设计技术、边界扫描设计技术和内部自测试技术。第四部分论述了特殊结构电路的测试技术,包括内存测试技术、FPGA与微处理器的测试技术。第五部分是前沿技术论题,主要论述了测试性综合技术的一般方法和SOC的测试技术。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全面、编写严谨,是电子系统测试方面的经典著作。
  本书由张威、王仲、卢庆龄、高传平、金大海、杨洪路、毕学军等翻译,由宫云战教授审校。
  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闵应骅研究员、李晓维研究员和李华伟研究员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由于译者水平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译  者
2006年10月

图书目录

第I部分  设计与测试
第1章  测试综述 1
1.1  可靠性与测试 1
1.2  设计过程 1
1.3  验证 4
1.3.1  功能模拟 4
1.3.2  时间模拟 4
1.4  测试 4
1.5  故障及其检测 6
1.6  测试码生成 7
1.7  故障覆盖率 8
1.8  测试类型 8
1.8.1  穷举测试 8
1.8.2  伪穷举测试 8
1.8.3  伪随机测试 9
1.8.4  确定性测试 9
1.9  测试应用 9
1.9.1  在线测试与离线测试 10
1.9.2  自动测试仪器 10
1.9.3  片上测试与片外测试 11
1.10  易测试性设计 11
1.10.1  可控性 12
1.10.2  可观察性 12
1.11  测试经济 12
1.11.1  收益和缺陷级 13
1.11.2  故障覆盖率和缺陷级别 13
1.12  进一步研究 14
参考文献 15
习题 16
第2章  缺陷、失效和故障 18
2.1  简介 18
2.2  物理缺陷 19
2.2.1  材料过多和缺失 20
2.2.2  氧化物断裂 20
2.2.3  电迁移 20
2.3  故障模式 21
2.3.1  开路 21
2.3.2  短路 21
2.4  故障 22
2.5  固定型故障 22
2.5.1  单固定型故障 22
2.5.2  多固定故障 24
2.6  故障列表 24
2.6.1  等价关系 24
2.6.2  支配关系 25
2.6.3  故障精简 25
2.7  桥接故障 26
2.8  短路和开路故障 28
2.8.1  NMOS电路 29
2.8.2  CMOS电路 29
2.9  时延故障 32
2.10  暂时失效 33
2.10.1  瞬时故障 33
2.10.2  间歇故障 34
2.11  噪声失效 34
参考文献 35
习题 38
第3章  设计表示 39
3.1  抽象级 39
3.2  数学方程 41
3.2.1  开关函数 41
3.2.2  布尔差分 42
3.2.3  有限状态机 43
3.2.4  晶体管级表示 43
3.3  列表格式 45
3.3.1  真值表 45
3.3.2  状态表 45
3.4  图形表示 46
3.5  图 47
3.6  二叉判断图 49
3.7  网表 51
3.8  硬件描述语言 52
3.8.1  Verilog语言 52
3.8.2  VHDL语言 54
参考文献 54
习题 55
第4章  VLSI设计流程 57
4.1  简介 57
4.2  CAD工具 57
4.3  算法 58
4.4  综合 59
4.4.1  行为综合 62
4.4.2  逻辑综合 62
4.5  设计方法 63
4.6  半定制设计 64
4.6.1  标准单元设计 64
4.6.2  掩模可编程门阵列 65
4.6.3  可编程设备 65
4.7  物理设计 67
4.7.1  平面布局 67
4.7.2  布局 69
4.7.3  布线 70
4.7.4  反标 72
参考文献 73
习题 74
第II部分  测试流程
第5章  测试中模拟的角色 77
5.1  简介 77
5.2  大型设计的模拟 78
5.2.1  测试平台 78
5.2.2  基于设计周期的模拟 79
5.3  逻辑模拟 79
5.4  模拟方法 79
5.4.1  编译模拟 79
5.4.2  事件驱动模拟 80
5.5  时间模型 81
5.5.1  静态时间分析 83
5.5.2  混合级模拟 83
5.6  故障模拟 83
5.6.1  并行故障模拟 84
5.6.2  演绎故障模拟 85
5.6.3  并发故障模拟 87
5.7  故障模拟结果 89
5.7.1  故障覆盖率 89
5.7.2  故障字典 90
参考文献 91
习题 91
第6章  自动测试码生成 93
6.1  简介 93
6.2  术语和符号 93
6.2.1  基本操作 93
6.2.2  逻辑和集合操作 94
6.2.3  故障列表 95
6.3  D算法 96
6.3.1  内部节点情况 97
6.3.2  原始输入情况 98
6.3.3  原始输出情况 99
6.3.4  选择策略 99
6.4  临界路径 99
6.5  回溯和扇出重汇聚 101
6.6  PODEM 101
6.7  其他算法 105
6.7.1  FAN算法 105
6.7.2  SOCRATES 105
6.8  时序电路测试 105
6.8.1  功能测试 106
6.8.2  确定性测试码生成 109
参考文献 112
习题 114
第7章  电流测试 116
7.1  简介 116
7.2  基本概念 117
7.3  无故障电流 119
7.3.1  转换与静止电流 119
7.3.2  转换时延 120
7.4  电流感应技术 121
7.4.1  片外测量 121
7.4.2  片上测量 122
7.5  故障检测 123
7.5.1  泄漏故障 124
7.5.2  桥接故障 125
7.5.3  固定开路故障 125
7.5.4  时延故障 126
7.6  测试码生成 127
7.6.1  基于开关级模型 127
7.6.2  基于泄露模型故障 128
7.7  深亚微级技术的影响 128
参考文献 130
习题 132
第III部分  易测试性设计
第8章  专用技术 133
8.1  简介 133
8.2  DFT的内容 133
8.2.1  测试码产生及应用 133
8.2.2  当前大规模集成电路特性 134
8.3  易测试性分析 135
8.4  初始化及测试点 138
8.4.1  初始化 138
8.4.2  观测点 138
8.4.3  控制点 139
8.5  易测试性划分 140
8.6  易测试的电路 145
8.6.1  C易测试性 146
8.6.2  扩充测试 149
参考文献 150
习题 151
第9章  路径扫描设计 153
9.1  简介 153
9.2  路径扫描设计 153
9.3  测试码产生 154
9.4  测试码应用 155
9.4.1  测试触发器 156
9.4.2  测试电路的组合部分 156
9.5  路径扫描设计的例子 156
9.6  存储设备 158
9.6.1  两端口触发器 158
9.6.2  时钟门锁 159
9.7  扫描结构 160
9.7.1  级敏扫描设计 160
9.7.2  扫描集结构 161
9.8  多级扫描链 162
9.9  路径扫描设计的代价 162
9.9.1  额外区域与引脚 162
9.9.2  性能 163
9.9.3  测试时间 163
9.9.4  热消耗 163
9.10  部分扫描测试 163
9.10.1  定义 165
9.10.2  选择扫描触发器 165
9.10.3  测试应用 166
9.11  调整扫描链上的触发器 166
9.11.1  最优化测试应用 166
9.11.2  最优化连接线 168
参考文献 169
习题 170
第10章  边界扫描测试 172
10.1  简介 172
10.2  传统电路板测试 172
10.3  边界扫描体系结构 174
10.4  测试访问端口 175
10.5  寄存器 176
10.5.1  边界扫描单元 176
10.5.2  旁通寄存器 177
10.5.3  边界扫描寄存器 177
10.5.4  指令寄存器 178
10.5.5  设备识别寄存器 178
10.6  TAP控制器 178
10.6.1  控制器状态 178
10.6.2  指令集 180
10.7  操作模式 181
10.7.1  正常操作 182
10.7.2  测试模式操作 182
10.7.3  测试边界扫描寄存器 184
10.8  边界扫描语言 184
10.9  边界扫描设计的代价 184
10.10  进一步研究 184
参考文献 185
习题 185
第11章  内建自测试 186
11.1  简介 186
11.2  伪随机测试码生成 187
11.2.1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187
11.2.2  LFSR结构 188
11.2.3  LFSR的数学理论基础 189
11.3  响应压缩 194
11.3.1  奇偶测试 194
11.3.2  1-计数 194
11.3.3  转换计数 195
11.3.4  特征分析 196
11.3.5  空间压缩 199
11.4  抗随机码故障 201
11.5  BIST 结构 202
11.5.1  BIST结构 202
11.5.2  自主测试 202
11.5.3  循环BIST 203
11.5.4  BILBO 204
11.5.5  随机测试槽 205
11.5.6  STUMPS 206
参考文献 208
习题 209
第IV部分  特殊结构
第12章  存储器测试 211
12.1  动机 211
12.2  存储器模型 211
12.2.1  功能模型 211
12.2.2  存储器单元 213
12.2.3  RAM组织 213
12.3  缺陷和故障模型 214
12.3.1  缺陷 214
12.3.2  阵列故障模型 214
12.3.3  外围逻辑 217
12.4  存储器测试类型 217
12.4.1  规格测试 218
12.4.2  特性测试 218
12.4.3  功能测试 218
12.4.4  电流测试 219
12.5  功能测试方案 219
12.5.1  MSCAN 220
12.5.2  GALPAT 算法 220
12.5.3  算法测试序列 220
12.5.4  步进码序列 221
12.5.5  棋盘测试 222
12.6  存储器BIST 223
12.7  存储器诊断与维修 225
参考文献 225
习题 226
第13章  FPGA与微处理器的测试 228
13.1  简介 228
13.2  FPGA 228
13.2.1  结构 229
13.2.2  可编程能力 231
13.3  FPGA的易测试性 232
13.3.1  缺陷与故障 232
13.3.2  FPGA测试方法 233
13.4  基于RAM的FPGA的测试 233
13.4.1  功能测试 233
13.4.2  IDDQ测试 235
13.4.3  BIST 236
13.4.4  诊断测试 238
13.5  微处理器 238
13.5.1  微处理器模型 239
13.5.2  微处理器验证 240
13.6  微处理器的测试 241
13.6.1  指令集的验证 242
13.6.2  数据路径的测试 242
13.7  现代微处理器中的DFT特性 244
13.7.1  SUN公司处理器的测试 244
13.7.2  Alpha 21164处理器的测试 245
13.7.3  Intel Pentium Pro的测试 245
13.7.4  AMD K6的测试 247
13.7.5  IBM S/390的测试 247
13.7.6  惠普PA8500的测试 248
参考文献 248
习题 251
第V部分  高级论题
第14章  易测试性综合 253
14.1  简介 253
14.2  易测试性相关内容 253
14.3  综合回顾 254
14.4  高级综合 254
14.4.1  模型编译 255
14.4.2  转化 257
14.4.3  调度 257
14.4.4  分配和绑定 259
14.5  测试综合方法 260
14.5.1  划分 261
14.5.2  可控制性和可观察性 262
14.5.3  反馈回路 263
14.5.4  路径扫描 264
14.5.5  BIST 插入 265
参考文献 268
习题 269
第15章  SOC测试 271
15.1  简介 271
15.2  核的分类 271
15.3  设计与测试流程 272
15.4  内核测试需求 273
15.5  测试体系结构的概念 274
15.5.1  测试数据的源和接受器 275
15.5.2  测试访问机制 275
15.5.3  内核测试包装 276
15.6  测试策略 277
15.6.1  直接访问测试方案 277
15.6.2  应用边界扫描 279
15.6.3  路径扫描的使用 280
15.7  进一步研究 284
15.7.1  虚拟插座接口联盟 284
15.7.2  IEEE P1500 标准 284
参考文献 285
习题 286
附录A  参考书目 287
附录B  缩写词表 292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 Wayne Wolf 著
作者: 朱俭 编著
作者: [美]伊恩·福斯特(Ian Foster) 丹尼斯·B. 甘农(Dennis B. Gannon) 著
作者: W.Richard Stev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