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原书第12版)
作者 : (美)罗伯特 A.巴隆(Robert A. Baron)伦斯勒理工学院 尼拉 R.布兰斯科姆(Nyla R. Branscombe)堪萨斯大学 唐 R.伯恩(Donn R.Byrne)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 著
译者 : 邹智敏 张玉玲 等译 侯玉波 审校
出版日期 : 2011-07-22
ISBN : 978-7-111-35320-1
适用人群 : 心理学及教育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
定价 : 65.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77
开本 : 16
原书名 : Social Psychology,12th Edition
原出版社: Pearson Education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社会心理学已经从曾经的边缘地位进入现代心理学的核心,因为它揭示个体机能的心理,丰富我们社会的灵魂。通过严密的实验和实地研究,社会心理学家证明,要全面了解行为就必须认识到环境、内容和文化的重要性。社会心理学不像心理学其他领域那样只强调个体作为分析的单位,而是在社会背景中去探索行为。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是在经营心理学百货店,把心理学免费送给大家,使普通百姓能够终生享用。
  本书适用于心理学及教育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

图书特色

版次最高的社会心理学教材之一
最时尚的思潮与久经考验的古老真理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菲利普·津巴多

社会心理学
(原书第12版)
(美)罗伯特 A. 巴隆(Robert A. Baron)
   伦斯勒理工学院
尼拉 R. 布兰斯科姆(Nyla R. Branscombe)
   堪萨斯大学
唐 R. 伯恩(Donn R. Byrne)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

邹智敏 张玉玲 等译 侯玉波 审校

封底:
这部《社会心理学》高达12版,作者认为其经久不衰来自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对社会心理学最新发现与理论的不倦追赶;其次是对同行与读者意见的重视;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即三位作者坚持亲身参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实践。                        

前:
作者简介
罗伯特 A. 巴隆
(Robert A. Baron)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心理学和管理学教授,爱荷华大学心理学博士,曾任教于普渡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曾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社会和发展心理学的项目主任。他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48部书。

尼拉 R. 布兰斯科姆
(Nyla R. Branscombe)
美国堪萨斯大学心理学教授,普渡大学心理学博士,曾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社会与人格分会年度最佳出版奖,现为《社会与人格心理学》杂志副主编。

唐 R. 伯恩
(Donn R. Byrne)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授,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他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得克萨斯大学、普渡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他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出版了14部书。


后:
译者简介邹智敏 博士,中山大学心理系讲师。2005年7月获得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心理系接受博士生联合培养。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讲授“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其主要研究关注于社会认知与决策、社会情绪以及中国人的自我等领域;目前已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文章5篇,参与译著6部。

审校者简介
侯玉波 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学—香港青年协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领导及老年研究,主持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参与8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在国内外著名的心理学期刊如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Cognitive Sci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一篇曾获得美国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The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al Issues)2004年度唯一的优秀论文奖。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上发表评论性文章10多篇,出版专著近10部,组织翻译心理学名著4部。

图书前言

社会心理学是……青春泉!
  人类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追求着无数梦想,其中最迷人也是最让人锲而不舍的,就是寻找童话故事中的青春泉。传说,如果哪个人有幸喝了这神奇的泉水,他就会永葆青春和活力。这个诱人的传说一直指引着人们寻梦的探索之旅。
  可令人沮丧的是,青春泉始终是一个梦想。尽管人类在药物学和其他保健学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们仍逃脱不掉逐渐衰老的命运。但在本书中,你可以找到一种能够青春永驻,不断更新的源泉——社会心理学,尽管它并不是真实的青春泉。
  这些话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或者像是“宗教徒”式(就是我们!)的过度狂热。但从某种重要意义上讲,这种想法是正确的。我们已经涉足社会心理学领域几十年,如果有一件事是我们从中学到的,那就是:我们的领域确实是常新的。这个领域一直在不断地自我改进;它提供了有关社会生活的新想法和洞察力。社会心理——本书的关注点,从来不会变老,因为这一领域总是出现新颖的、令人兴奋的研究。在过去的每个年代里,社会心理学家都紧紧围绕时代主题,研究人们对重大事件的心理反应过程。也正是用这种方式,社会心理学保持着自身领域的常青、活力与挑战。
  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呈现,是我们编写本书第12版的一个重要目的;另一个目的是尽可能清晰而准确地阐释社会心理学的用处:它对当下社会事件和趋势表现出的洞察力可以帮助我们迅速适应变化着的社会。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手段和措施,以确保我们的新版本真实地展现我们领域最新、最前沿、最激动人心——最“尖端”的内容。我们想尽办法保证社会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的传播。我们覆盖了整个领域的最前沿,并通过授课传授给学生。同时,我们也保证清晰明了地提供所涵盖的新内容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在科学领域里,不存在完全没有理论基础而凭空出现的新生事物。所以,我们将经典研究与最新研究同时结合呈现。
  新主题:情绪、文化、性别、社会神经科学、进化的观点
  在每一章里我们都会给出与一些基础主题相关的研究和调查。这些主题与情绪、文化的影响、社会神经科学、性别的普遍影响、互联网和其他社会互动相关技术的角色,以及进化论观点相关。这些主题会适时地引用和介绍,目的是介绍当前研究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
新专栏
  为了清晰地说明当前研究的基础,我们加入了一个新专栏——科学建设: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这部分覆盖了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它们对之后的研究工作产生过深刻影响,一些例子如下所示:
  图式的自我实现本质: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信念变成事实(第2章)
  基本归因偏差:比你想的还要严重(第3章)
  不切实际的想法对你有益?这现实吗(第4章)
  著名的认知失调研究:自我说服中的以少致多效应(第5章)
  是什么引起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偏见?偏见是否无法避免(第6章)
  Terman早期对相似性和婚姻幸福的研究(第7章)
  为什么好人有时会做坏事:情景、规范和从众压力的影响具有强大作用,但这种压力也并非不可避免(第8章)
  是否旁观者越多得到的帮助也越多(第9章)
  班杜拉的经典“Bobo Doll”实验:电视暴力的实验室研究(第10章)
  他人的在场是否会对行为产生影响?问一问蟑螂吧(第11章)
  为了说明社会心理学众多的相关内容,帮助我们理解在周围世界发生的事件和趋势,我们增加了另一栏目,即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什么,一些例子如下所示:
  伊拉克战争:乐观偏差是否也起了作用?(第2章)
  快速约会:我们真的能在几分钟之内选出可能爱上的人吗(第3章)
  当我们的不同身份之间发生冲突时怎么处理?(第4章)
  咖啡因对说服的影响(第5章)
  当我们的群体对其他群体造成伤害(第6章)
  积极幻想在婚姻中的作用(第7章)
  关于进食障碍的流行(第8章)
  成为受助者的消极面:为何给予往往比接受使人感觉更好(第9章)
  含有性暴力的歌词造成的影响(第10章)
  YouTube仅仅是个网站还是个真正的群体(第11章)
  如何在工作面试中获得第一印象(第12章)
  最后,为了显示社会心理学怎样帮助我们提炼和修正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常识”,我们保留了之前版本中的一个栏目: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理解常识,这部分内容在新版中进行了更新,一些例子如下所示:
  网络:展示你的在线身份(第4章)
  态度与行为的联系始终如一吗(第5章)
  互补或相似:哪一个是吸引力的基础?(第7章)
  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从众倾向的性别差异(第8章)
  帮助(亲社会行为)和伤害(攻击行为)真的是相反的行为吗(第9章)
  发泄: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真的有帮助吗(第10章)

上架指导

心理学

封底文字

这部《社会心理学》高达12版,作者认为其经久不衰来自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对社会心理学最新发现与理论的不倦追赶;其次是对同行与读者意见的重视;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即作者三人坚持亲身参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实践。

译者简介

邹智敏 张玉玲 等译 侯玉波 审校:暂无简介

推荐序

每个人的生活和职业生涯都有高峰和低谷。对于我来说,一段肯定可以称之为高峰的历程是在1977~1978学年。那时,我已经在普渡大学工作了6年,终于有了一次放学术长假的机会,我可爱的同事John Darley邀请我去普林斯顿大学度假。我是盛夏到达普林斯顿的,John,Joel Cooper,还有其他同事热情地欢迎了我,Nancy Cantor在我快要走的时候来到系里,认识她对于我来说是另一件幸事。普林斯顿是一个美丽的小镇,我有幸在这里租到一间小房子,有机会俯瞰美丽的卡耐基湖。这里的大学生同样非常出色,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后来为社会心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人的名字会在这本书中陆续出现,比如Roy Baumeister和Russ Fazio。总体来说,这一学年过得非常愉快。最难忘的是我有机会认识了社会心理学的三位奠基人:琼斯、阿施和米尔格拉姆。
  琼斯(Ned Jones)在我到达普林斯顿的时候刚刚搬过去,还没有安顿好。我们有很多次私人谈话。很快我发现他是一个温和儒雅的人。他还邀请我参加会议、研讨会、聚会,和我讨论他的新理论和新研究,尤其是他在自设障碍(self-handicapping)和归因(attribution)方面的研究。我在此之前对社会心理学的认知层面了解很少,但是在琼斯的引导下,我渐渐开始喜欢上这个角度并认识到它对整个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所以,当一年之后我回到普渡大学时,我对于社会心理学重要领域的认识大大提高了。我们之间的这些谈话对于我的影响在这本书中随处可见(见第2章及第3章)。甚至我自己后来的研究中,我也常常会关注认知的因素和过程。
  那一年,我还遇到了阿施(Solomon Asch)。他当时定期访问普林斯顿,在学术界依然表现得十分活跃。(他在印象管理和顺从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在第3章和第6章有所介绍。)当时我一下子就被他的谦逊所吸引。当我告诉他我对他的工作非常赞赏,非常愿意在课堂上介绍他的研究时,他先是对我表示感谢,然后补充道:“说真的,这不算什么。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才是推动这个领域向前走的最终动力。”(请注意:这是1977年,当时我还很年轻!)另外我还注意到他对知识的非同寻常的好奇心。他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他向我了解了我所有的研究和我的教科书(本书的第2版刚刚已经出版了)。我们讨论了在这个领域中我所预见的趋势和许多其他的主题(比如美食和美酒,这是我们共同的兴趣)。阿施对社会心理学有着重要且持续性的影响。与这样一位优秀的学者接触,使我大大丰富了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我在普林斯顿待了几个月后,收到了一封来自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邀请信,当时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就在那儿工作。其实我很早就知道米尔格拉姆的研究:我上高中的时候,他的侄女是我的同学。她经常向我们讲述她那知名叔叔的研究经历。普林斯顿到纽约乘火车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所以我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我到达之后米尔格拉姆跟我解释说他之所以邀请我是因为他看到他研究的服从和我研究的攻击行为之间有许多联系(这部分内容会在第10章中有所讨论)。米尔格拉姆把我带到他的实验室,向我展示他在他著名的服从实验中所用过的仪器。就是通过这些仪器他让我们看到我们有时盲目服从权威的倾向有多危险!当我离开那里,登上返回普林斯顿的火车时,我意识到从米尔格拉姆那里我又学到了很多。
罗伯特A.巴隆(Robert A.Baron)
  的确,1977~1978学年对我来说是充满奇遇的一年,为我提供了一系列改变我思想的机会和经历。我1954年进入斯坦福大学研究院,那时的我年轻、没有经验还很幼稚。开始时,我并不很喜欢和一群杰出的心理学家待在一起。在斯坦福,小型讨论会、学院餐厅还有社交聚会都是认识比如保罗·法恩斯沃斯(Paul Farnsworth)这类大名人的好机会。除此之外,就只能等他上“心理学导论”课(当时使用的是Ernest Hilgard的教材)的时候,在一个大礼堂很远的角落里看看他。我读研究生之后,学院来了一位非常和蔼有趣的新博士,他来自艾奥瓦州,叫班杜拉(Al Bandura),他很快成为这里的超级明星。与此同时,另一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也加入了学院,他就是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费斯廷格在那时已经很出名了,1957年,当他那本关于认知失调的书出版之后,他的名字就家喻户晓了(至少在心理学界是这样的),他的研究成果会在第4章中详细介绍。费斯廷格非常聪明且相当认真,毫不夸张地说,我都不敢去上他的课。我经过他办公室门口时,曾见过他和几个人一起玩纸牌,并不时讥讽他们的牌技。他的幽默有时直指自己,正如在认知失调理论中他对自己一小时的劳动只支付1.79美元一样。我在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工作时,曾被邀请回帕洛阿尔托做斯坦福的客座教授,这次费斯廷格就成了我的同事。我不再怕他了,我永远忘不了有天晚上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希腊餐厅:音乐声响起,我们和费斯廷格一起围着桌子大跳圆圈舞,最后还把酒杯扔到壁炉里摔得粉碎。
  在那几年之后,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得到一笔资金可以雇一些新教员,从加德纳·林塞(Gardner Lindsay)做系主任开始。在很多候选人当中费斯廷格就是其中之一,那时他的研究已不主要在认知失调理论上,而是转移到了知觉和其他新领域的研究中。我记得那天下午,他刚刚做完一个演讲,离之后的聚会和晚餐还有几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因此我提出开车送他回酒店先休息一下,但他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纽约人,坚持说要自己出去转转,去看看喷泉,他可以自己叫出租车。我礼貌地告诉他奥斯汀的出租车不会像曼哈顿的那样带你去游览街道,无奈中他还是坐了我的车。遗憾的是,最后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没能聘用他,因此我与费斯廷格再也没有一起驱车赏景的机会了。
  至于沙克特(Stanley Schachter),当我去得克萨斯州立大学任教不久,有一次我们一群人正在吃饭,不知怎地就提到了沙克特的研究。他与费斯廷格和贝克(Back)的大学宿舍研究以及提出的社会互动中的邻近效应吸引了我们。他也是对相似性态度以及它对人际拒绝和交流有何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的第一人。他在新书(在当时)里,还提到了害怕与焦虑作为归属动机与出生顺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之后几年,沙克特继续凭借着他对事物独一无二的洞察力开始拓展研究人类行为的各个新领域,他的创新与活力总能令社会心理学界为之一振。比如,他对情绪知觉在生理唤醒、认知解释,以及相应社会情境上产生影响的研究。还比如肥胖症是吃带壳花生还是不带壳花生这类有趣的研究。
  虽然我的学术工作受到沙克特的深刻影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才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在奥尔巴尼当系主任,我发现其他院系,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社会福利学院、犯罪学系、老人学系,生物系等,心理学家的人数远远多于心理系。学校委员会得知这一信息后,决定把这些心理学家集中到一起。为此,他们拿出一笔资金邀请几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来做演讲。沙克特是第一位得到邀请的人,我还负责在他演讲前去酒店接他以及他的妻子吃午饭。我这才知道原来他们夫妻俩都如此风趣、优雅,很遗憾没有早些认识他们。

唐R.伯恩(Donn R.Byrne)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前 言
第1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生活中的科学/1
1.1 社会心理学: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做什么的/4
1.2 社会心理学的前沿/9
1.3 社会心理学家如何解答问题:通过研究增长知识/13
1.4 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上的地位/17
1.5 对知识与个人权利的渴求: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19
第2章 社会认知:我们怎么看社会/23
2.1 图式:使用和组织社会信息的心理框架/25
2.2 启发式:怎么减少社会认知中使用的资源/29
2.3 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社会思维的两种基本模式/32
2.4 社会认知中潜在的错误来源:为什么绝对理性比你想的要少/35
2.5 情感和认知:情绪怎么影响思维,思维如何影响感觉/42
第3章 社会知觉:感知并理解他人/49
3.1 非言语交流:表情、目光和手势中的不言之语/51
3.2 归因:理解他人行为的原因/58
3.3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整合他人的一切信息/67
第4章 自我:理解“我是谁”/77
4.1 自我呈现:管理不同社会情境下的自我/80
4.2 对自我的思考:个体与社会认同/83
4.3 自尊:对自己的态度/90
4.4 社会比较:我们如何评估自己/93
4.5 当自己成为偏见的对象/97
第5章 态度:对社会的评估与反馈/103
5.1 态度形成:态度是如何发展的/107
5.2 态度何时以及为什么会影响行为/112
5.3 态度如何引导行为/116
5.4 说服的艺术:态度是如何被改变的/119
5.5 抗拒说服/124
5.6 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控制/128
第6章 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起因、影响和消除方法/135
6.1 不同群体的成员如何知觉不公平/137
6.2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140
6.3 偏见和歧视:对社会群体的情感和行为/149
6.4 为什么说偏见可以避免:应对偏见的技巧/159
第7章 人际吸引和亲密关系/168
7.1 人际吸引的内在决定因素:归属的需要和爱的基本角色/170
7.2 吸引的外部决定因素:时空接近性和可见的性格特征/174
7.3 人际互动的因素:相似性和互相喜欢/182
7.4 亲密关系:家庭、朋友、爱人、配偶/187
7.5 人际关系:家庭和朋友/188
7.6 浪漫关系和爱情/194
7.7 婚姻:从此将会幸福——或并非如此/200
第8章 社会影响:改变他人的行为/210
8.1 从众:群体对行为的影响/213
8.2 依从:有求必应/225
8.3 象征性社会影响:我们是如何受他人影响的,即使他们不在场/230
8.4 对权威的服从:如果命令你去伤害一个无辜的陌生人,你会这么做吗/233
第9章 亲社会行为/240
9.1 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242
9.2 应对突发事件:旁观者会帮忙吗/244
9.3 影响助人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因素/249
9.4 长期献身于亲社会行为/256
第10章 攻击:本质、原因和控制/264
10.1 攻击理论:寻找暴力的根源/266
10.2 人类攻击的决定因素:社会、文化、个人和情境/269
10.3 长期关系中的攻击:欺侮和工作场所中的攻击/287
10.4 工作场所的攻击:工作中伤害他人/288
10.5 攻击的预防和控制:一些有用的技巧/290
第11章 群体与个体:归属的结果/296
11.1 群体:我们何时加入,何时离开/298
11.2 加入群体的好处——群体能为我们做的/306
11.3 他人在场的影响:从任务表现到身处人群中的行为/310
11.4 社会懈怠:让其他人来做这份工作/313
11.5 群体协作:合作还是冲突/316
11.6 群体中的公平:其特点和影响/320
11.7 群体决策:如何发生及所面临的陷阱/322
第12章 社会心理学:原理在法律、健康和商业领域中的应用/330
12.1 社会心理学与司法系统/333
12.2 社会心理学与健康/343
12.3 社会心理学与工作领域/351译者后记/365
参考文献

   请见华章网站(www.hzbook.com)。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罗伯特S.费尔德曼(Robert S. Feldman)
作者: (美)丹尼斯·布伊德(Denise Boyd) 海伦·比(Helen Bee)著
作者: (美) 埃里克 R. 坎德尔(Eric R. Kandel)哥伦比亚大学 詹姆斯 H. 施瓦茨(James H. Schwartz)哥伦比亚大学 托马斯 M. 杰塞尔(Thomas M. Jessell)哥伦比亚大学 史蒂文 A. 西格尔鲍姆(Steven A. Siegelbaum)哥伦比亚大学A.J.赫兹佩思(A.J. Hudspeth)洛克菲勒大学 编著
作者: [美] 伦道夫?史密斯(Randolph A.Smith) 史蒂芬?戴维斯(Stephen F.Davis)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壹心理 编著
作者: [美] 约瑟夫·布尔戈(Joseph Burgo) 著
作者: [美]彼得·莱文(Peter A. Levine),[美]玛吉·克莱恩(Maggie Kline)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