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公共基础课>心理生活

恰到好处的帮助
作者 : 埃德加·沙因
译者 : 李艳 王欣 译
出版日期 : 2021-03-05
ISBN : 978-7-111-67492-4
定价 : 5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07
开本 : 32
原书名 : Helping: How to Offer, Give, and Receive Help
原出版社: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August 1, 2009)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你是否有过“好心办坏事”的经历?助人是人类极为基本的相处之道,尽管帮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我们对帮助关系中情绪层面的互动过程知之甚少。提到帮助时,求助者自觉“处于下风”,帮助者往往“自恃高明”,从而失去实现有效帮助的机会。在本书中,斯隆商学院沙因教授基于丈夫和妻子、医生和病人、咨询师和客户等许多类型的关系,对建立成功的、相互满意的帮助关系所需的条件和相关的心理因素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并给出了帮助的原则和技巧。这些原则和技巧不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个人生活,而且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团队合作和组织领导。本书可以帮助你打造互相帮衬的氛围,从而建立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图书特色

这是一本教我们有效求助与助人的书
你是否有“好心办坏事”的经历?
你是否经常有“找不到能帮忙的人”的烦恼?
你是否有“求人帮忙张不开嘴”的困扰?
助你打造助人与求助的能力,
获得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上架指导

心理自助

封底文字

沙因教授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分析了有效帮助所需的条件和所涉及的心理因素,提出了求助与助人的原则和技巧,对年轻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互助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处理好“帮助”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有效地帮助他人和寻求他人的帮助是多么神奇而美妙的“双赢”体验。
草芽君
心理学科普平台“京师心理大学堂”编辑
对于那些想从事助人职业(比如心理咨询师)的人,这是本精彩的可助其入门的小书。
韩岩
澳大利亚归国心理学家,督导师
此书可以帮助我们察觉求助与助人过程中的各类陷阱,明晰助人者的三种角色,找到建立帮助关系的金钥匙。此外,它还能帮助领导者带好团队,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合作。
祝卓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帮助别人和接受帮助,看似平常,实则不易。本书的种种内容像一面面镜子,让我们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检讨:我是否已经准备好帮助别人或接受帮助?
揣姝茵
使命咨询创始人,麦肯锡前全球领导力资深专家

图书序言

助人是人类最基本的相处之道,可以体现在母亲哺育婴儿上,可以体现为恋人、朋友或者配偶帮我们一个忙,可以体现为一位小组成员为集体的成功尽其所能,可以体现为心理咨询师疗愈患者,还可以体现为企业咨询顾问或者教练帮助企业中的个人和团队提升能力或者帮助组织提升能力。助人蕴含着让我们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基本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视所获得的帮助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在某个场景中,如果不是感到“没人帮忙”,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原来自己一直依赖他人的帮助,只是习以为常了。然而,尽管帮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矛盾的是我们对帮助关系中情绪层面的互动过程知之甚少。
很多书都详细阐述了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其他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应该如何为他人提供有效帮助,但是很少能讲清楚当“我”想帮助朋友却被对方断然拒绝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做错了什么?一位拯救了落水者的好心人,怎么能因为在拯救过程中让对方肩部脱臼了而被起诉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企业咨询报告最终都变成了一堆废纸?医生经常抱怨患者不遵医嘱按时服药,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无论是凭借直觉还是专业经验,我们都会领悟到,只有当助人者与受助者(client,我用来称呼接受他人帮助的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建立起一定程度的理解和信任时,帮助才会产生好的效果。当他人请求帮助时,助人者需要“理解”应于何时给予帮助、提供何种帮助最为恰当。“信任”则意味着受助者愿意敞开心扉揭示真正的问题,从内心认可助人者的帮助,意味着双方经过沟通和交流后做出的任何决议,受助者都愿意义无反顾地去执行。
心理治疗方面的书都会用大量笔墨介绍如何与患者建立信任。然而,在日常助人与被助的过程中,该如何与他人建立信任,怎样确定他人是否可以信任,以及该如何维护信任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却都没有充分理解。尤其要指出的是,大部分需要帮助的情况都是突发的,事先往往没有任何征兆,而且时间紧迫。比如当配偶因今晚要和老板一起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让我们帮忙找一套合适的服装时,我们往往会立刻起身去找,而不会像心理咨询师遇到新客户那样,先仔细了解情况;当看到一位盲人要通过一个繁忙的路口时,我们往往会直接上去搀扶,却忽略了在帮助前应该先获得他的信任——在这样的情境中,盲人有时会甩开我们说“谢谢,我不需要”,留下我们愣在原地,搞不懂是自己冒犯了他,还是他就要毫无意义地冒这个险。我们怎样才能了解个中缘由呢?
通用性的助人理论必须能够涵盖所有的场景(包括像在街角给他人指路这样的最简单的场景),并能甄别出在所有情境中有效的帮助与无效的帮助之间的差别,这样理论才有价值。要建构这样的理论,就要仔细分析实施帮助的过程都会涉及哪些人际关系,以及信任在其中的真正含义。
我们还必须从研究“人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由社会地位决定的”这一主张入手,社会学称之为“情境礼节”。人们都希望自己获得的社会地位或者身份(无论高低贵贱)和自己内心的判断相吻合,从而在不同的情境下依此让自己举止得体。我们天生想要领先于他人,至少不能落下风,因而在所有的关系互动中都会去掂量自己的地位、身份的得失。一次成功的关系互动指我们围绕目标审时度势,达成了想要的结果——这会带给我们成就感。如果所设立的目标可以让所有参与者都有成就感,它就是最理想的。
我们把有意识地想要帮助他人完成某项事务的情形称为帮助情境。帮助关系则是指我们在其中投入了时间、情感、想法及其他资源并期望有所回报(哪怕对方只是说声 “谢谢”)的一种关系。一切顺利的话,帮助关系的双方都会感到很有满足感。遗憾的是,我们往往会搞砸“帮助”的过程,造成“双输”。其中的原因大多是以下几种:未能雪中送炭;在不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请自来;帮了倒忙;在需要持续帮助的时候半途而废。
在本书中,我着重分析了帮助关系中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详细解释了建立信任对帮助关系的重要性,论述了要想做到急人之所需,潜在助人者必须做什么,受助者又应该做什么以推进这个过程。我越来越相信无论是何种帮助行为,小到为一个人指路,大到为一个组织中的客户提供教练服务,或者照顾生病的伴侣,其间人们的社交和心理动态变化过程是一样的。我因此使用了广泛的案例来进行解读,这些案例既有源于我的职业经历的,也有源于私人生活经验的。无论是就医还是学习网球,我多次扮演了受助者的角色。同时,我有着作为助人者的丰富经历,这体现在:我是丈夫,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七个孩子的祖父;我教过很多学生,也为很多个人、企业和组织提供过咨询服务;我多年悉心照顾身患乳腺癌的妻子。通过观察和思考不同情境中的帮助行为的共性,我构建起了具有通用性的助人理论。
知识溯源和本书的构成
我写作本书采用的风格更倾向于短文风格而非学术论证风格。我在哈佛大学学习社会关系学时,有机会接触了大量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方面的研究,而我一直认为在对社会现象进行人际交往和心理学分析时,这两门学科的学术原理没有被充分利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芝加哥大学研究的“符号互动论”与对帮助的分析是非常契合的。这个理论最初是由库利(1922)提出的,米德(1934)、休斯(1958)和布鲁默(1971)都有所发展,之后欧文·戈夫曼(1959,1963,1967)的研究将其扩展到了新的范围,他对社会行为的微观分析具有深刻的洞见。1953~1956年,我在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工作期间和戈夫曼有过密切的合作,当时他是研究所的顾问,之后我一直和我的社会学研究搭档约翰·范·马奈恩聚焦在此类课题的分析研究上(1979)。
我另一个强有力的洞见来自和国家培训实验室团队(Brad-
ford, 1974; Schein & Bennis, 1965)几十年的合作,在此期间我负责敏感性研究团队,同时参加了缅因州伯特利学习实验室的规划。我个人在小组中收获颇丰,小组中的那一代学者对群体动力学以及领导力的研究影响深远。在此,我特别想对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李·布拉德福德、肯·贝恩、罗恩·利皮特、高登·利皮特、赫伯特·谢泼德、沃伦·本尼斯、杰克·吉布、克里斯·阿吉里斯、伊迪·西肖尔、查理·西肖尔、迪克·贝克哈德表达衷心的感谢。
身处这样的集体中,大家一起举办和参与了很多专注于研究人际互动过程的工作坊。通过聚焦过程并结合“符号互动论”,我确立了“过程咨询”(1969,1990)的咨询风格。通过思考多年的咨询实践,我认识到帮助行为不仅是贯穿企业咨询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本身也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核心社交过程。
写作本书是一次将我们日常中司空见惯的经验进行抽象的实践活动。由于我不愿意把这次写作当成学术行为,便没有在书中罗列所有和助人相关的学术内容。相反地,我优先呈现了那些能够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助人的概念和技巧的实践与发现。读者应该能够认识到,目前社会上对于提供帮助、教练服务以及咨询服务的分析大多聚焦于像脾气、性格之类的心理学因素,而在我看来,这些因素固然非常重要,但要真正理解像助人蕴含的人际关系则必须从文化和社会学角度去探究。
幽默作家斯蒂芬·波特(1950,1951)基于多年对人际互动过程中社交规则的深刻理解,以玩笑的口吻在《打擦边球》(Gamesmanship)和《胜人一筹》(One-upmanship)这两本书中描述了主角可以怎样运用这些规则在表演中占上风,并且贬低另一方。尽管在书中,他所引用的案例是有明显的讽刺意味的,但是和我们经常从身边观察到的现象极其相似。这两本书的书名成为我们的常用语并不是偶然的现象,实际上这折射出对标榜社会地位的“繁文缛节”的普遍追求代表了我们的社会目标。
助人关乎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我们要注意其特殊性。在这一点上,我曾经受到埃伦·兰格的开创性著作(特别是《专念》(1989)这本书)的有力激发。在这本书中,埃伦探讨了戈夫曼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效探索的内在内容。
我的基本观点(即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经济性的,另一部分是戏剧性的)是建立在长期的学术传统和哲学思想上的。尽管文化的共性并不多见,但是人类学家认为,所有的社会都是有阶层分别的,而所有的社交行为都必须遵循“礼尚往来”的原则。本书中关于助人的观察和论断虽然是由我个人做出的,但它们是以社会学和人类学为基础的。这些观察和论断,能够让我们通过理解社交互动以及助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加深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解。
在第1章中,我总结分析了多种助人的方式来论证这一概念的广博性和深刻性。第2章重点展现了语言如何形象地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经济性及戏剧性,这可帮助我们认清人类关系的一些基础要素。在第3章中,我将上述概念运用到帮助关系上,同时进一步指出所有人际关系在建立的初始阶段都是不平衡且模糊不清的。第4章阐述了三种不同的帮助角色,同时指出了建立帮助关系都应该从过程咨询开始。如何以谦逊的问讯方式建立帮助关系则是我在第5章中集中论述的要点,第6章给出了这方面的详细案例。我在第7、8章中重点讲述了帮助关系是如何给团队建设、领导力以及组织变革带来相关益处的。第9章对重要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同时为潜在助人者介绍了必要的技巧。

作者简介

埃德加·沙因:埃德加·沙因(Edgar H. Schein)是世界百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之一,企业文化理论之父,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组织文化大师。他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教育系,1949年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斯隆商学院任职。他著有《组织文化与领导力》(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组织心理学》(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谦逊的询问》(Humble Inquiry),《谦逊的咨询》(Humble Consulting),《提供帮助》(Helping)等。凭借大量重要著作,沙因获可谓荣誉等身,2000年2月获得美国培训经理协会颁发的“职场学习与绩效”终身成就奖,同年8月获得管理学会职业生涯管理分会颁发的埃弗雷特·科琳顿·休斯学术生涯奖,2005年获得组织开发网络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09年8月获得管理学会颁发的杰出学术实践奖。

译者序

在翻译本书的一天,我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写一名学生问了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很多学生猜想的答案是鱼钩、石器、火等,然而米德的回答超乎所有人的意料,她说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是我们发现了“一块折断之后又愈合的股骨”。
米德进一步解释说,股骨骨折在动物界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如果动物摔断大腿,这其实意味着死亡,因为这个动物无法逃避危险,不能去河边喝水或狩猎食物,它很快会被四处游荡的野兽吃掉。我们发现的人类愈合的股骨,则表明有人花了很长时间来照顾受伤的人——处理伤口,提供食物,保护他不受攻击。最后,米德意味深长地总结说:帮助困境中的人才是文明的起点。
这段文字令我感动且震撼,我因此更加理解了沙因教授在书中所说的“助人是人类最基本的相处之道”,我为能有机会将此书介绍给国内读者而深感荣幸。
在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中,总有帮助他人、接受他人帮助的事情。有很多帮助,诸如来自父母、爱人、朋友的帮助都被当作“理所当然”,只有在失去时,我们才会扼腕叹息或追悔莫及。对于一些“好心”的帮助,我们有时避之不及,要么困惑于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却“盛情难却”,要么担心“承受不起”或“无以为报”。而我们在给予他人帮助后,会发现“帮不上忙”或者“帮倒忙”的情况时有发生,还不时会因为帮助他人后没有得到认可或者感谢而心中不悦。
“帮助”,看似一个简单的概念,对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却是极其深刻的,沙因教授在书中所论述的帮助的经济性和戏剧性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背后的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和造成问题的原因,令人深有感触。
帮助关系中的社交不平等性及角色模糊性是在翻译过程中引发我很多反思的两个概念。一次,我的一位好友就他的企业市场拓展方案向我寻求建议,我不假思索地基于自己的经验,基于对他研发产品的些许认知,侃侃而谈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过了两个多月,他又来问我同样的问题,我的内心有些不悦,顺口说:“早告诉你了,你怎么不做?”朋友笑着说了几句后,说回去再好好想想。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我在英国参加了高管教练的学习,学习第一个模块时我忽然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回来后主动联系了那位好友,认真地询问他的组织情况与他对业务发展的设想和顾虑, “意外地”发现了其问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好友高兴地一拍大腿,兴奋无比,立刻做出行动计划,回去组织团队实施,效果很快便显现出来。过了一段时间后,我问他最初我提供的建议是否有明显的问题,他答道:“你说的都对,可是对我不适合。”可见,助人者很容易落入本书所说的“陷阱”,从而影响帮助的有效性。在翻译此书时,我不断地看到了自己的问题,看到了我们经常掉入的助人者和受助者的各种陷阱,唏嘘不已。
无论是作为助人者为他人提供帮助,还是因请求他人帮助成为受助者,某人在其中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心活动往往会反映出其如何看待自我价值,而这会影响其看待他人的视角。因此,观察某人在帮助关系中的表现,有助于了解这个人内心世界的需求。中国文化强调“有求必应”,这反映了我们的文化中含有对他人关心、关爱的价值观。但究其深意,每个人对“应”的理解会大有不同,由此引发的结果也会迥然不同。一些人会先把“应”的优先级放在立即关注和响应的过程层面,然后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地选定合适的帮助方式,并进行真诚的沟通,给自己和他人都创造舒服的空间——我们会在很多年轻人身上看到这种情况,这种处事方式渗透了他们的日常交往。另外一些人,无论是作为助人者还是受助者,把“应”放在只以结果来衡量的层面上,“帮上忙了”似乎会皆大欢喜;若结果不好,一方可能会自责,而另一方可能会抱怨,由此“帮助”反而会对双方的人际关系造成损害。我们在控制欲较强的父母身上看到更多的往往是第二种情况,尤其是在他们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相处时,这种“冲突”随处可见。事实上,夫妻之间、家人之间、朋友之间对于帮助他人的限度的争论也大多源于对“应”的理解的差异,其背后是每个人心智的差异。新闻经常报道的老年人在理财、保健品购买等方面的被骗案例,折射出老年人需要子女关爱的需求没有被恰当地“响应”,从而给了心术不正之人可乘之机。沙因教授在书中强调的帮助过程背后的动因,有助于我们从帮助关系的角度更深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这也是很多教练感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时候,带来的是自己的成长”的原因。
沙因教授在书中对帮助关系在组织中的运用和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涉及领导力、打造高效团队以及管理组织变革。因为之前的职业经历,我对此颇有感触——其对提供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士为何会经常“走麦城”的分析论述,和我之前作为客户所得到的体验“如出一辙”。
在我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生涯中,有两次与全球顶尖的咨询公司合作来推动业务和组织变革的经历。A公司的合伙人经验丰富,从一开始就和我们的团队打成一片,最后的项目结果充分听取了我们的意见,当然后续落实也就变得“步步为营”,很多年之后我们还是不错的朋友。而B公司的项目主管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格格不入、高高在上的感觉,项目过程中团队的反弹比较大,项目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两次经历,让我在准备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之际读到沙因教授的《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过程咨询课Ⅱ》这本书时,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于是下定决心和伙伴们一起践行通过“教练+专家”的方式支持并帮助企业实现变革与突破。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多次感受到具有各领域丰富经验的合伙人在面对客户时,很容易会立即进入 “专家角色”,而正是在一次次这样的觉察和不停的转换中,我们看到了客户团队自身的不断进步和成长。给客户团队成员带来自信心提升的同时,我们在不断进步。我们经常反思和论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项目交付过程是在支持客户构建自身的能力还是只是得出一个看似完美的方案?有意思的是,对自己团队有自信且注重企业长期价值的领导者和团队会更加喜欢前者。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这样的客户坚持“示人以真”,不再被“专家的帽子”所束缚,这不仅会让彼此产生高度的信任感,而且“问”和“学”相辅相成会使双方都有很多收获——在共创价值的同时,双方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旅程。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我有机会更加深入思考和反思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与经历,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方向,这算是另一个不小的收获。在此,我祝愿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律师、教练、各种咨询师能够从本书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珍宝。
沙因教授集几十年的教学和服务经验,遵从“大道至简”的原则,“力出一孔”于“详解帮助”这个人际交往的基石。书中引用了不同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我在翻译过程中尽量追根溯源,希望能够呈现正确的解读,但恐才疏学浅,仍会有理解偏差,欢迎读者指正,这其实也是一次以文会友的帮助过程。
王欣先生不仅是我翻译此书的推荐者,也是翻译过程中我的优秀 “助人者”,他多年的管理经验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为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他的鼓励和实质性的帮助让整个工作过程充满了力量和乐趣。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信任和支持,李文静老师的帮助平等而温和,在很多关键词语、定义的讨论中,她给我带来了非常有益的启发,在此一并感谢。

李艳

推荐序

帮助之道
英文中的help,是个简单朴素的四字母单词,就像love一样,其意思貌似简明,谁都以为自己再了解不过,任何解释、研究纯属多余,更不必大费周章去专门省思和练习,这实则谬矣。love也好,lead也罢,若干“四字哥哥”已经证明了,司空见惯才不意味着人人都明白、都会,反倒是错拿耳熟当擅长,俯拾即是就以为能手到擒来,才真误人误事不浅。
很多文化都赋予了帮助行为以某种天然的正当性、高尚性,而将帮助产生的低效、无效甚至意想不到的糟糕后果尽数栽在受助者的头上。还有不少传统暗含着对于接受帮助的警惕和不情愿,把无需受助、无意受助与无缘受助混为一谈。更多的情形则是,人们觉得帮助的两方生来就具备帮助与受助的本领和本能,而全然不顾如此多的人对帮助之道其实相当懵懂无感且自以为是。
以帮助而言,“帮你是为我满足”与“助人成就彼此”表面有些微差异,内里却有天壤之别。帮助,帮助,多少关系强暴,假汝之名以行。而以受助来看,自尊心与领地感在受助的过程中影响着平等与信任的建立,不安全感的缠绕与情感账户的负债预期也让双方对融合多有顾忌。长期以来,人们在帮助的过程中,跟着感觉走,看运气收获,其中所涉及的心理动态过程和人际关系本质,一直是混混沌沌的“灰箱”乃至“黑箱”。
对有效帮助的研究为什么会长期缺位,其原因,一是唯恐一不小心就陷入“你这是高尚情感庸俗化”或“你这是真诚互动技术化”的批评乃至道德指摘中,二是没有打通作为不同角色的人在不同场景的帮助过程中的普遍共性——不少研究集中于咨询顾问、心理治疗等正式专业服务中的帮助,但是对于作为日常人际交往中随处可见的帮助,却因为其非正式、成果隐性、样貌多变而缺少足够的重视与揭示。
这让沙因教授这本针对通用性帮助理论而深入浅出写作的新经典,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和历久弥新的价值。选择针对普通大众读者而非学术界和专业咨询人士的娓娓道来、好读有感的写作风格,就有了自觉践行帮助之道的风范。相信很多读者阅读时,会不时地有一种感受,就是沙因教授把我们心里一直有的某种直觉,自己通过经验教训进行复盘后形成的一些小结,以非常条理化、系统性的方式,抽丝剥茧地给说明白了。这是沙因教授的魅力,正视房间里的大象,巧妙捅破那层窗户纸,帮我们戴上洞察人类行为的有效透镜。
虽然沙因教授的专业领域是组织管理,但本书给出的大量鲜活生动的例子来自企业组织之外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很多互动,读着就不断有共鸣。亲密关系中的伴侣,饱含爱意的亲子,为什么在一次次的互助中,演变成为“看来容易却难以入戏的角色”,走向抵触、憎恨与试图逃离?很多时候,我们的心里是否也常有“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这么不识好人心呢”“为什么你总是享受帮助而不想着回馈”“什么帮我,不过是你显摆(或控制)”之类的潜台词呢?回想一下,有没有哪些“好心帮倒忙”的经历?
沙因教授说,这些生活中的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许就需要个举手之劳或者5秒钟的口头交流,及时做对了,是家庭融洽、关系健康的重要基础;忽视了或做错了,却会在家庭和关系中挖下一个个的坑——之后幸运的人可以靠着有效的觉知并付出更大力气去填补,有些人则难以挽回。这虽然不是一本专门针对家庭关系写作的读物,但是富含着指导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实践智慧。
“无帮助,难成长”,以这句话来评价教育中帮助的巨大价值应该是不过分的。沙因教授用一章的篇幅从帮助的视角来重新定义团队,我们同样可以从帮助的视角来深入剖析课内外教学与指导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学关系,大学生活当中的辅导与被辅导关系,以及组织“传帮带”机制中的朋辈同侪、前后辈关系。
助人成长,是一项负有很大责任的工作,也是一个“良心活儿”。要干好这个良心活儿,不光得有满怀善心暖意、积极主动投入,更得练好“帮助”这个基本功,让自己的帮助达至专业水准——不仅愿助,而且善助。特别推荐本书给被人们以“老师”称呼、担着“顾问”责任、给予的指导常有长远影响的助人者,我们要从读这本书做起,修好(补好)“帮助之道”这门基础课。
求助与受助,则是更多的人,尤其是学生、年轻人、挑战者和创新者,应该想得更清楚、做得更主动的另一个方面。“助人为乐”是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听到的赞誉,而把握求助价值、勇于且善于求助、得体有效受助、迁移传递帮助,却是我们从小到大重视不够、培养不足的本事。求助可开启人际关系的很多新窗户,“帮助”助人者收获更多的自我实现,也可让知识和帮助在社群中得以更快速地流动——求助更坦然,帮助更谦逊,受助更得体,互助更持续。
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人生中许许多多的场景,“帮助”这把刀,我们磨得都还太不够,或者压根儿就没磨过。并不必要再开一门叫作“帮助学”的专业课来,需要的是,以本书所呈现的帮助之道的分析框架和行动建议,将自己活泼泼的生活带入,在实干中习得,在磨砺中提升。
帮助之道,越早学习,越善实践,帮助越大。

杨斌 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图书目录

推荐序(杨斌)
译者序(李艳)
序言
第1章 何为帮助:有效的帮助与无效的帮助 /001
帮助的多重含义|005
“日常的帮助”和“专业的帮助”|009
助人是一个社交过程|011
第2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帮助的经济性和戏剧性 /013
社交经济:维护社交秩序|017
亲密关系和信任|020
社交剧场|025
结论和启示|033
第3章 帮助关系中的社交不平等性及角色模糊性 /035
寻求帮助意味着“处于下风”|037
被求助者“自恃高明”|039
受助者的五大陷阱|042
助人者的六大陷阱|047
建立帮助关系的意义|054
总结|056
第4章 帮助过程中的三种角色:助人的剧场效应 /057
助人者在初期不知道的五个问题|058
受助者在初期不知道的五个问题|060
选择角色|063
总结和结论|075
第5章 建立和维护帮助关系的钥匙:谦逊的问讯 /077
问讯的方式|080
单纯式问讯|081
诊断式问讯|084
设问式问讯|088
转换式问讯|090
各问讯方式适用的场景|090
选择建设性时机|093
把握与情境相符的分寸|094
总结和结论|097
第6章 问讯过程的应用 /099
案例6-1 日常生活中的一对一帮助|100
案例6-2 一个平常的提问的意外效果|104
案例6-3 转换至设问式问讯|105
案例6-4 帮助同事成为一个更好的助人者|107
案例6-5 出院时毫无意义的帮助|114
案例6-6 长期照顾关系中不间断的帮助行为|115
总结|120
第7章 团队合作是持久的互助行为 /121
如何达成团队合作|124
任务中的突发事件决定互助的类型|130
任务对相互协作的要求|132
给予反馈是最基本的帮助行为|134
不能面对面沟通的团队|141
总结|144
第8章 帮助领导者和组织 /147
谁是受助者|148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150
接受帮助是领导力的体现|151
组织变革中的助人者|158
组织咨询中的助人者|161
总结和结论|162
第9章 帮助与受助的原则和技巧 /165
做好帮助他人的准备|166
做好接受帮助的准备|167
结语|179
致谢 /180
参考文献 /181
赞誉 /18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克里斯托弗 D. 威肯斯(Christopher D. Wickens)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加)贾斯廷 G. 霍兰兹(Justin G. Hollands)加拿大国防研究及发展中心及多伦多大学              著(加)西蒙&
作者: (美)利迪(Leedy,P.D.),(美)奥姆罗德(Ormrod,J.E.)
作者: [美] 伦道夫?史密斯(Randolph A.Smith) 史蒂芬?戴维斯(Stephen F.Davis)著
作者: 蒋国银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加)G.金斯利.沃德
作者: [美]莉莎·M. 娜佳维茨(Lisa M. Najavits)著
作者: (意)卢卡·诺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