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公共基础课>心理生活

理解人性
作者 :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著
译者 : 王俊兰 译
出版日期 : 2017-05-31
ISBN : 978-7-111-56555-0
定价 : 3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56
开本 : 32
原书名 :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原出版社: A Star Book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使普通大众了解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此同时,也对这些原理在日常关系处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这里所说的日常关系不仅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同伴的关系,还包括人的生活模式。本书的目的在于:首先,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如何影响社会和公共生活的和谐;其次,教会个体认识自己的错误;最后,指导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生活。商业或科学方面的错误固然代价高昂、令人惋惜,但生活模式上的错误往往会危及生活本身。本书的任务正是要帮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人性。

图书前言

人的命运在于他的精神之中。
——希罗多德
过分的自以为是和骄傲自大也许会使我们无法探究人性科学。相反,一定程度的谦逊才能使我们对这门科学有所了解。人性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解决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追求的目标。我们探究这门科学不能仅仅是为了培养一些专家学者,让每个人都理解人性才是这门科学的真正目的。那些认为自己的研究成果专属于某个科学团队的学术研究人员无疑会很难接受这种观点。
由于生活孤立,我们对人性知之甚少。以前,人类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孤立隔离地生活。我们从童年早期开始就与人性少有联系。家庭隔离了我们。我们的整个生活方式约束我们,使我们无法与他人进行必要的亲密接触,而这种接触对致力于认识人性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我们与他人之间缺乏足够的接触和联系,于是我们就成了他们的敌人。我们的行为常常被他们误解,我们自己的判断也常常是错误的,这一切都仅仅因为,我们对人性不够了解。人们常常提及的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人们天天相遇,天天说话,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来往,因为他们都视对方为陌生人,不仅在社会中如此,在家庭这个狭小的圈子中也是如此。我们经常听父母抱怨说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的孩子,也经常听孩子抱怨说父母误解他们。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去理解他们,这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如果人类能对人性有更多的了解,他们之间的相处就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这样,令人苦恼的社会关系就可以避免,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在我们互相缺乏理解的情况下,不幸的社会关系才会出现,而一旦出现不幸的社会关系,我们就会面临被表象欺骗的危险。
我们现在的目的是要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尝试从医学科学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在这个庞大的领域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奠定基础,并且我们还要确定人性这门科学的前提必须是什么,它必须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我们可能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首先,精神病学已经成了一门要求我们对人性有充分认识的科学。精神病医生必须尽可能迅速而准确地洞悉神经病患者的内心。在这一特殊的医学领域,我们只有在非常确定病人内心深处的活动时,才可能有效地做出判断,进行治疗并开出药方。粗浅的认识在这里完全行不通。一旦出错,很快会得到惩罚,而对病症的正确理解则会取得治疗上的成功。换句话说,我们对人性的了解在这里有了有效的检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个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为这些后果也许会在犯错很久之后才会显现出来,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我们常常吃惊地发现,对某人做出的错误评判带来的严重的不幸后果几十年后才会出现。这样的悲惨事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有责任掌握关于人性的有效知识。
我们对神经病症进行的仔细诊视证明,我们在神经病症患者身上发现的心理异常、心理情结、心理失调等从结构上来说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我们面临的是同样的要素、同样的前提、同样的活动。唯一的区别在于,在神经病症患者身上,这些要素、前提和活动表现得更加显著,更容易被识别。这一发现的价值在于,我们可以从变态心理病例中学习,使我们的眼光变得敏锐,从而发现正常的精神生活中的相关活动和性格特征。要做到这一点,所需要的是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的训练、激情和耐心。
我们的第一个重大发现是:精神生活结构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产生于童年早期。这并不是什么惊人的发现,一直以来所有的伟大学者都有过类似的发现。这一发现的新奇之处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把童年经历、童年印记以及童年时期的态度看法(只要是我们能够确定的),与后期心灵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联结在一个不可否认的、前后关联的模式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个体童年早期的经历和态度看法与个体在后来成年后的经历和态度看法进行比较;在这种联系中,我们有了重要的发现,那就是,我们绝对不能把精神生活中的个别事件看作孤立的存在体。我们了解到,除非我们将它们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部分,否则我们将无法全面理解这些个别事件。我们还了解到,除非我们能确定这些个别事件在整个心理活动之流中、在整个行为模式中的地位——除非我们能发现个体的整个生活方式,并非常清楚他童年时期的态度看法的隐秘目标与他成年后的态度看法的隐秘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才能对这些个别事件做出评估。总之,要非常清楚地证明,个体的心理活动自始至终没有发生过变化。某个心理现象的外在形式、具体情状和口头描述也许会变化,但是它的基本要素、趋向、动态,以及指引精神生活走向其最终目标的一切,都保持不变。一个焦虑不安、心中总是充满疑虑和不信任、竭尽所能避世孤立的成年患者,在三四岁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同样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虽然在那时由于简单幼稚,常常被人熟视无睹。因此,我们在研究所有患者的时候,都会把更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患者的童年时期,这已经成了我们的惯常做法。也因此,我们渐渐有了这种能力:我们经常能够在知晓了一个成年人的童年状况之后,在尚未得知他成年后的性格特征的情况下,说出他成年之后的性格特征来。我们认为,我们在成年的他身上观察到的情况是他童年经历的直接投射。
在听闻了患者童年时期的清晰往事,并且知道如何正确地解读这些旧事之后,我们可以极其准确地重建患者目前的性格模式。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利用了这个事实:个体很难偏离他童年时期形成的行为模式。几乎没有人能改变自己童年时期的行为模式,虽然他们成年之后的生活境遇跟童年时期的已经完全不同。成年后态度上的某些变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行为模式的改变。精神生活的基础并不会改变;个体在童年和成年时期仍然保持着同样的活动路线,这使我们推断出,他的人生方向也并没有改变。如果我们想改变行为模式,那么还有另一个理由决定了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童年时期的经历上。我们改变还是不改变个体成年时期的无数经历和印记,这是无关紧要的,必要的是要发现患者的基本行为模式。一旦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了解他的基本性格,并对他的病症做出正确解读。
于是察验患者童年时期的心灵生活就成了这门科学的支撑点,许多研究都把关注焦点放在对人生前几年的研究上。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尚未被触及、尚未被探索过的素材,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发现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将会对人性的研究起到巨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逐渐研究出了一种预防不良性格特征的方法,因为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研究深入到了教育学领域,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了数年。对任何想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希望将自己在人性研究中做出的宝贵发现应用于其中的人而言,教育学都是一个真正的无主宝库。因为教育学知识,跟人性科学知识一样,不是来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实际生活。
我们必须充分熟悉精神生活的每种表现,融入其中,与人类同甘共苦,就像优秀的画家把从绘画对象身上感受到的性格特征画进肖像中一样。人性科学被认为是一门有许多工具可供使用的艺术,一门与其他艺术密切相关并会对其他艺术起到一定作用的艺术。特别是在文学和诗歌中,它更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它的第一目标必须是增加我们对人类的了解,也就是说,它应该确保我们所有人都得到更好的、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我们面临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困难是,我们经常发现人们在他们对人性的理解这一点上格外敏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在这门学问中是行家,虽然他们在获得学位过程中并没有对此进行过多少研究,而如果有人要求他们对他们关于人性的知识进行检验,则会有更多的人感觉受到了冒犯。真正想要了解人性的人只是那些通过自己的同理心——他们自身也曾经历过心理危机,或者能够充分看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危机——体验到了人的价值的人。
由此便产生了如何寻找正确策略和技巧来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的问题,产生了寻找这些策略和技巧的必要性。因为,假如我们就那样粗鲁地把我们在探索个体心灵时发现的事实不加掩饰地摆在他面前,那实在非常可恨,一定会招来批评的目光。我们建议那些不想招人仇恨的人最好在这一点上小心一点。利用,并误用自己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获得的事实,比如想炫耀一下自己的博学,或者想展示一下对坐在自己旁边就餐的人的性格所做的推测,这是让自己臭名昭著的绝佳方式。只引用这门科学中的基本原理,将这些当作终极理论,来教诲那些不曾从整体上对这门科学有所理解的人,也是很危险的。即便那些确实理解这门科学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了侮辱。我们必须重申一下我们已经说过的话:人性这门科学迫使我们谦虚。我们不能毫无必要地、仓促地宣布自己的实验结果。这种做法跟小孩急于夸耀自己、急于炫耀自己的能力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一个成年人还这样做,则实在不妥。
我们建议那些了解人类心灵的人先在自己身上做一做实验。他永远不应该把自己在为人类服务中获得的实验结果投射在某个非自愿的牺牲者身上。这种做法只会给这门还在发展中的科学带来新的困难,而且实际上与他的目的背道而驰!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得不为轻率、热情的年轻探索者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我们最好谨慎小心,并记住这个事实:在就局部得出结论之前,我们必须先通盘把握整体。而且,只有在确信这些结论对他人有益时,我们才可以发表这些结论。即便是关于性格的正确结论,如果以错误的方式或者在错误的时机发布,也会给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
现在,在继续我们的种种讨论之前,许多读者肯定已经产生了一些异议。前面说过,个体的生活方式不会发生变化,这一点可能许多人都难以理解,因为个体人生中有太多经历,这些经历会改变他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必须记住,任何经历可能都会有多种解读。我们会发现,即便是同一个经历,不同的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说明了以下这个事实:我们的经历并不总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没错,我们能够学会避免一些困难,并学会达观地对待他人。但是我们的行为模式并不会因此改变。我们将在以后的讨论中看到,人总会使自己的各个经历殊途同归。进一步的考察表明,他所有的经历都一定符合他的生活作风,与他的行为模式丝毫不差。众所周知,我们自己决定着我们的经历。每个人都决定着自己以何种方式体验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们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出他们想要的结论。有些人不停地犯同一个错误。如果你成功地说服他们相信自己错了,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他也许会得出结论说,事实上,是时候该避免犯这样的错误了。这种情况很罕见。他更有可能会反对,说这个错误已经积习难改了。也或者他会将这个错误怪到自己的父母头上,或将其怪在自己所受的教育头上;他也可能会抱怨,说从来没有人关心过他,或者说从小就被宠坏了,抑或者说自己遭受过残忍虐待等,并找出借口为自己开脱。无论他找出什么样的借口,他其实暴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希望推卸掉自己的责任。很明显,他在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辩解,并使自己逃避一切批评。他自己永远都是无辜的。他之所以完不成他想做的事情,全都是别人的错。这样的人忽略的是,他们自己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来避免犯错。他们更恨不得一直停留在错误的状态中,然后狂热地因为自己的错误怪罪自己所受的教育。只要他们愿意继续这样下去,这便始终都是一个有效的逃避借口。由于同一种经历可以有许多种解读,并且从任何一种经历中都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不会改变他的行为模式,而是兜兜转转、扭曲自己的经历,直到他们与这一经历相称为止。对人类来说,最难的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
任何人,如果不精通人性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将很难使人类变得更好;他的工作会完全只流于表面,而且他会错误地认为,由于事物的外部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自己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实际案例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方法几乎不会使个体做出什么改变,所有貌似的改变都不过是表面上的变化,只要行为模式本身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改变一个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一定的乐观和耐心,最重要的是要抛弃个人虚荣心,因为要被改变的那个人没有义务做另一个人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客体。而且,我们必须以在被改变之人看来合理、恰当的方式实施这种改变。我们不难理解,有些人会拒绝享用他们原本会喜欢的菜肴,如果这菜肴没有以他所认为的适当的方式烹调和盛盘的话。
人性科学还有我们可以称为社会性的一面。如果彼此之间能够更了解一些,那么人们毫无疑问会相处得更好,彼此之间会更亲密。在这种情形下,他们不大可能会彼此感到失望、互相欺骗。对社会来说,巨大的危险就存在于这种欺骗的可能性中。我们必须跟正被我们带入这门研究中的同仁讲清这种危险。他们必须能使他们的人性科学实践对象理解在自身起作用的那些未知且未被察觉的力量;为了帮助他们,他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行为中所有那些隐蔽的、扭曲的、伪装的手段和把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通晓人性科学,并有意识地带着社会目的来实践它。
谁最适合为这门科学收集材料并实践它呢?我们已经指出,单从理论上来实践这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只是知道所有的规则和信息是不够的。我们有必要将我们的研究付诸实践,并使二者建立联系,这样,我们的眼光才会变得比以前更敏锐、更深邃。这是人性科学理论研究的真正目的。但是,只有走出理论,进入生活本身中,检验并运用我们获得的理论,才能使这门科学具有生命。我们之所以没有把握,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获得的人性知识太少,而且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很多都是错误的,因为现代教育尚不适合给我们提供关于人类心灵的正确知识。每个孩子都完全靠自己去评估自己的经历,靠自己在课堂之外发展自己。我们没有获得人类心灵方面传承的真正知识。人性科学在今天的处境就跟化学在炼金术时代的处境一样。
我们发现,那些还没被复杂混乱的教育体制从社会关系中撕裂开来的人最适合从事人性研究。我们所指的那些人,归根结底,要么是乐观主义者,要么是还不曾对自己的悲观主义屈服的战斗着的悲观主义者。但是,只与人接触还不够,还必须得有经验。在当今这方面教育不足的情况下,只有一类人能真正理解人性。他们或者是悔悟的罪人,或者是那些曾经被卷入精神生活旋涡、陷在其中的各种错误中,却最终实现了自救的人,抑或者是那些曾靠近过精神生活的旋涡,感受到了这些旋涡急流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的人。还有一些人天生可以掌握人性知识,尤其是如果他们有认同天赋、有同理心的话。最了解人类心灵的是那些自己曾经历过强烈感情的人。跟各大宗教形成时的时代一样,在当今这个时代,悔悟的罪人似乎是很有价值的一类人。他比许多正派人站得高得多。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曾越过人生的重重困难,曾从生活的泥潭中挣脱出来,曾有能力从糟糕的经历中获益,并因为这些经历而使自己获得升华,这些人理解人生中好的一面,也理解其中坏的一面。在这方面,没有人能跟他们比,正派人肯定也不行。
当我们发现某个个体的行为模式使他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时,我们的人性知识会使我们产生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要帮助他重新调整他那错误的、使他徘徊不前的人生观。我们必须给他更好的人生观,适合社会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才更能使他在人生中获得幸福。我们必须给他一套新的思想体系,向他指出另一种行为模式,在这种行为模式下,社会感和公共意识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为他的精神生活建造一个理想化的结构。对于迷惘的人来说,一种新的人生观本身就很重要,因为从这种人生观看过去,他会明白自己在什么地方进入了歧途、铸下了错误。在我们看来,严格的决定论者离错误只有一步之遥,因为他们把人类活动看成了因果序列。只要自我认识和自我批评仍然存在,并仍然是生活的主题,那么因果律就会变成完全不同的因果律,经验的结果就会获得全新的价值。如果一个人能确定自己的行动源泉和心灵动态,那么他认识自我的能力就会提高。一旦他明白了这一点,他就成了一个不同的人,就不会再逃避这种认识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上架指导

心理学

作者简介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著:暂无相关简介

译者简介

王俊兰 译:暂无简介

推荐序

推荐序一
来自维也纳的心灵教育大师
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的郊区。这一时期前后的维也纳可以说是个非凡的地方,光是在心理治疗领域就贡献了六位世界级的大师,分别是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的创始人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意义疗法(logotherapy)的创始人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1905—1997);心理剧(psychodrama)疗法的创始人莫雷诺(Jacob Moreno,1889—1974);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al theory)集大成者科恩伯格(Otto kenberg,1928—)和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创始人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以及聚焦疗法(focusing therapy)的创始人简德林(Eugene Gendlin,1926—)。这六位大师,无一例外是犹太人,其中阿德勒、莫雷诺和弗兰克尔都曾经见过弗洛伊德,阿德勒则与弗洛伊德有过长期而富有细节的交往,可以说这三个人的思想和实践体系都同弗洛伊德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张力,而其中张力最大者莫过于阿德勒。从某种程度上说,阿德勒更可以被划入为教育家一类。
一个人选择或创造什么样的学派,往往与这个人的经历密不可分。阿德勒不像他的前辈及好友弗洛伊德般高大且“高贵”,弗洛伊德尽管有兄弟姐妹,但几乎是被视为独生子般为母亲所宠爱。学业上的不同凡响进一步造就了弗洛伊德坚毅或固执的个性。阿德勒或许是由于本人幼年时经常体验到自卑感,其思想核心之一便是识别出一个人的“自卑情结”以及此人为此所做出的补偿与努力,这或许让出身于草根的读者感到更加亲切。阿德勒作为多子女家庭的一员,对同胞间竞争的动力有着深刻的体会,所以会对出生顺序对人格和动机的影响非常敏感,这对于已经结束独生子女政策,即将迎来“二孩时代”(或许在不远的未来的“多孩时代”)的国人又是阵及时雨。然而这些并不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深刻的地方,在我看来,他最为核心,也最为坚持的对人性的看法就是“人性深深植根于社会之中”这一点。罗伯特·鲁尼恩(Robert Runyon,1984)
在其长文中列表分析了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之间的20点不同,细细读来会让人产生一种“既生瑜,何生亮”式的感慨。弗洛伊德的目光直指人性的深处,窥视晦暗幽冥之处的人性“小九九”,并努力使之大白于天下(荣格在这一点上似乎研究得更深,深到弗洛伊德都大呼“受不了”)。Adler的本意是“鹰”,这只鹰的眼睛似乎总往外看。
阿德勒的诸多提法,如“社会兴趣”“自卑与补偿”“生活风格与生活任务”“家庭序列与出生次序”等,完全不类于高深莫测的弗洛伊德和荣格式“行话”,基本上可以“望文生义”。正是因为如此,国内的阿德勒研究似乎不怎么火,好像太浅了不值得研究。然而心理治疗流派演化史中受过阿德勒影响的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如罗洛梅、马斯洛、艾利斯、霍尼、沙利文、弗洛姆、伯恩等。其中霍尼为国内学界所较早的认识并译介,霍尼在精神分析阵营的内部开辟了新精神分析的路向,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奠基者,并启发了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有学者通过概念的研究,发现霍尼的理论与阿德勒几乎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Nathan Freeman,1950),由此可见我们重读阿德勒的重要性。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两部书——《理解人性》《理解生活》大致上可以被合称为“个体心理学导论”,它们成书于作者思想的成熟期。文中,阿德勒以演讲体的风格娓娓道来,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了作者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无论是从事临床心理的研究者还是家长、老师都可以从中获益。祝各位开卷有益,让我们开启与来自维也纳的心灵教育大师的跨时空对话。

张沛超博士
资深心理咨询师
香港精神分析学会副主席




推荐序二
近看是矮子,远看是巨人
阿德勒是一个矮子,大概比我还要矮一点儿。
我有多高?这么说吧,当初我报考警察,就因为身高不够而落榜。落榜就落榜,我只当缘分不够,总归是没有人骂我的。
可是,当初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分手(阿德勒是第一个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人)的时候,弗洛伊德就骂他是个“变态”,以及是个
“妄想、嫉妒和玩世不恭的矮子”。当然,阿德勒也回敬弗洛伊德了,他说弗洛伊德是个“骗子”,而他的精神分析就是“垃圾”。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垃圾”,那阿德勒的理论又是什么呢?
1911年,阿德勒被迫离开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同时带走了几位亲密的同事,他们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拍桌子决定要成立一个新的团体——自由精神分析协会。他们想要更多的自由,想要打破原来精神分析的框架与束缚。1913年,这个团体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学会”。阿德勒开始称自己的理论为个体心理学。
在1914年发行的第一期《个体心理学》杂志中,阿德勒这样写道:
个体心理学这个名字传达了这种观念,心理过程及其表征只有在个体的背景下才能得到理解,所有心理学的真知灼见都源于个体本身。我们当然知道完全理解一个单独的个体绝无可能,但是不能阻止我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了解个体的整体人格。在各种情况下,我们得问神经症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向何处去。神经症是源于童年的器官缺陷还是生活的挫折,向何处去就是他的生活计划是什么。
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一些区别。
弗洛伊德喜欢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人类的精神世界,例如他把心理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而阿德勒强调个体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性的哲学和重视个体整体性的心理学”,他关注的是人格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起源是童年性欲的压抑和扭曲,而阿德勒认为神经症源于童年的器官缺陷或生活挫折带来的自卑感。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神经症起源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自己的个人经验。
弗洛伊德从小在家中就体验到了俄狄浦斯情结,他曾在两岁至两岁半之间,在一次短途旅行中看到了母亲的裸体并且念念不忘,而阿德勒的两岁时光要悲惨得多,他的早期回忆中充满了无奈与悲伤:
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有一段是身患佝偻病的我缠着绷带坐在一张长凳上,身体健康的哥哥则坐在我的对面。他可以跑,可以跳,可以轻松地在地上四处活动,但对我而言,每个动作既痛苦又费力。每个人都很努力地想帮我,父母更是竭尽心力。当时的我应该是两岁左右。
因为罹患佝偻病,阿德勒直到四岁才会走路。而在五岁那年,阿德勒又经历了一场生死磨难。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大男孩带他去滑冰,可是滑着滑着,大男孩不见了踪影;阿德勒站在冰面上,冻得瑟瑟发抖,后来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回了家。这次阿德勒不幸地感染了肺炎,医生认为他已经无望了。但正如你知道的结果,他竟然从死神手里逃脱了,而且阿德勒发誓,长大后他要成为一名医生!
当然,他做到了。阿德勒一直努力补偿他早年的身体缺陷,逐渐成长为一个健康、活跃的小伙子,并且成了一位优秀的眼科医生和内科医生。在结婚前,他写信给自己的女朋友莱莎——?一位俄罗斯姑娘,满怀信心地说道:“虽然小时候我患过重病,但现在我很健康,我成为了医生,我战胜了死亡,我有能力和你共创美好未来!”
这身体上的缺陷带来的自卑感也许还好补偿,但是心理上的自卑感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最初,阿德勒把自卑感与身体上的缺陷联系在一起,后来他扩展了自卑情结这一概念,把任何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都包括在内。)
正如前面所说,阿德勒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哥哥——他的名字叫西格蒙德。与身材魁梧、长相英俊的哥哥相比,阿德勒的样貌怎么也算不上潇洒:矮小的身材,又圆又大的头,再加上厚实的额头和宽大的嘴巴。更糟糕的是,西格蒙德在家中备受父母宠爱,大家都认为老大是家里最聪明的、最有天赋的,因此,阿德勒总觉得自己生活在模范大哥的阴影之下。甚至直到中年,他还会小心翼翼地评价这位已是富商的大哥西格蒙德:“一个善良又勤奋的家伙,他一直超过我!”
可是问题的关键恐怕还不在于这个西格蒙德,而在于另外一个西格蒙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据说弗洛伊德的《释梦》一书遭到他人的抨击,而作为粉丝的阿德勒公开发表文章声援弗洛伊德。于是,弗洛伊德就邀请阿德勒来参加他们每晚八点半的星期三学社,其实一开始也就五个人。最初,阿德勒风雨无阻,每周都来参加会谈并且积极发言。当然,弗洛伊德也没有亏待这个勤奋上进的年轻人,1910年,阿德勒被任命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前身即星期三学社)的主席和学会杂志《精神分析杂志》(Zentralblatt für psychoanalyse)的主编。
然而,阿德勒童年的自卑感仍在隐隐作痛、伺机发作,他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当作要去挑战的“大哥”,对其理论根基提出异议,而这当然是作为母亲最关爱的长子弗洛伊德所无法容忍的。结果是,阿德勒被逐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日后还不时遭到弗洛伊德那伙人的口诛笔伐。幸运的是,阿德勒离开时不仅带走了几位亲密的小伙伴,还带走了一张极为珍贵的明信片。以后每当有报道称阿德勒曾是弗洛伊德的门生时,他就会拿出这张发黄的明信片,上面写着:
非常令人尊敬的同事先生:
为了探讨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小组里的同事和追随者每晚在我家八点半开始讨论,它正在给我带来会谈的快乐。……你愿意加入我们吗?……我期望你早日答复是否愿意加入我们。今晚你过得愉快吗?
作为你的同事致以我诚挚的问候!
弗洛伊德博士
阿德勒手持明信片,仿佛在说:你看,当初弗洛伊德邀请我的时候,上面写的明明是同事嘛!
在阿德勒去美国之后,有位年轻的后生经常去听他讲课。有一天,这位后生无意间问起一个问题,涉及阿德勒以前是弗洛伊德的门生,阿德勒当时勃然大怒,满脸通红,声音很大,引得人们纷纷侧目。他宣称自己从来就不是弗洛伊德的学生、门徒或追随者,而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医生和研究者。(这一举动虽然吓得这位后生不知所措,但他还是从阿德勒那里收获颇多,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名叫马斯洛。)
的确,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相差甚远。在第一期《个体心理学》杂志上的那一段话中,你可能还看出了他们之间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弗洛伊德关注个体的过去,即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人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认为帮助病人找出存在无意识中的症结即可缓解,而阿德勒更关注未来,即是什么目标在引领一个人克服缺陷,追求卓越!正如他所说:“我们得问神经症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向何处去……向何处去就是他的生活计划是什么。”
如果说弗洛伊德是一名寻找病根、医治疾病的良医,那么阿德勒更像是一名教育家,他强调的是一个人如何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他关注个体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教导一个人如何在世上安身立命。
阿德勒认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面临着三种重要的关系——工作、社交和婚恋,这三种关系构成了三个问题:如何谋求一种工作,使我们在自然资源的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如何找到我们在群体中的位置,使我们能够与人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我们自身,以理解两性的存在和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人类繁衍问题。
阿德勒发现,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类到这三个主题之中,而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即反映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最深层感受。他举例说,假使有一个人,他爱情生活的各方面都非常甜蜜而融洽,他在工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的交际范围广泛而成果丰硕。我们就能断言,这样的人必然会感到生活是个富于创造性的历程,生活中充满了机会,而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阿德勒理论的众多应用之一是叙事取向的生涯咨询。其核心理念是,最初面临的生活挫折或困境会在个体的记忆中形成一种执念,而个体也会因此形成一种生活风格,有时在无意识中将其转换成一种职业,从而克服童年时期的缺陷和自卑,实现生命的完满。
除了那个从小口吃口含石子勤奋练习,后来成为著名演说家的希腊人德摩斯梯尼之外,我再举一例。
作为一个男孩,功夫巨星李小龙是我的人生偶像之一。我小时候经常学着李小龙的样子:双脚踮起来跳来跳去,忽然大拇指一抹鼻子,右脚再闪电般地抬起,一声“我打……”长啸而出,假想中的敌人就便应声倒地。在我的心目中,李小龙便是力量与强者的化身!
后来,我才发现李小龙并非天生就很厉害,相反,他是因为儿时体质不好才开始习武的,而且他的身体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比如,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李小龙脚尖着地,轻盈地跳来跳去,可谁能想到他竟是扁平足,脚后跟本来就很难着地。还有他那招牌性动作抹鼻子也不是为了耍酷,而是他自小就有鼻炎!再看他那犀利的眼神,竟然出自一双近视600多度的眼睛,幸亏他练的咏春拳讲究的是近身格斗。一个有着诸多器官缺陷的人,却将身体机能发挥到了几乎是人类的极限,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写道:为了征服磨砺和苦难,人们必须把它们上升为命运的伙伴,而且,既然苦难在我们心中,那么就必须与它相遇,根据自己的目标处理它,而不是每天都躲避它。这与阿德勒的观点一致,通过征服他们的磨砺和苦难,人们会超越自己,抵达其对立面。人们会把弱势变成优势,把恐惧变成勇气,把孤独变成关系,把痛苦变成意义。个体最强大的力量来自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个人的执念(preoccupation)变成职业(occupation)。
执念源自个体面对世界的最初经验,尤其是所遭遇的挫折,然后它始终萦绕在个体的早期回忆中,促使个体与之周旋、战斗。因此,阿德勒说,无论来访者什么时候来寻求职业指导,他都会询问他们关于生命早期的记忆。他认为,对于童年早期的记忆确凿地展示了来访者一直以来将自己训练成什么样子的人——从千疮百孔到光彩照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盖世英雄!
许多心理学家声称,阿德勒的理论过于浅显,依赖于对日常生活的常识性观察,但另一些人则认为阿德勒的观点敏锐而富有见地。当我们阅读阿德勒时,会发现他所描述的既是家常琐碎,又是真知灼见。对于职业选择、两性关系、学校教育和家庭生活,似乎每个人都能插得上嘴、说道几句,但又没有人能像阿德勒那样看得明白、说得透彻。对于阿德勒理论的广泛性和通俗性,心理学家亨利·艾伦伯格是这样评论的:
像阿德勒这样四处被抄袭却从未得到他人致意的人并不多见。他的学说已变成一句法国方言所形容的“公共广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其中并取走任何东西却都不会感到羞愧。某位作者可能害怕而谨慎地表明自己由他处所引用的任何文字。但是,一旦来源是个体心理学,他的做法就绝非如此;情况变得似乎是,阿德勒从来未贡献过任何独创性的东西。
弗洛伊德曾嘲弄阿德勒的理论过于简单,他认为由于精神分析的复杂性,学习精神分析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但是学习阿德勒的理论只需要几周的时间,“因为没什么东西可以学习”。而阿德勒认为,这恰恰就是他想要获得的效果。他花费了40年的时间使自己的理论变得简单,更易理解。
确实,我们不得不承认,阿德勒比弗洛伊德关注的主题更为广泛,同时他又比荣格的神秘主义更为实用。他对生活和人性的看法影响着我们,而且我们理应接受他的影响!
马斯洛在去世前还撰文说:“对我来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年复一年地变得越来越正确。正如这些事实表明,它们越来越强烈地维护着他这个人的形象。我必须指出,尤其在他对整体性的强调这一点上,这个时代仍然没有赶上他。”
在一个世纪之后,相隔了时空,我们仍然能看到阿德勒的身影,这证明他不是一个矮子,而是一个巨人。

郑世彦
心理咨询师,《看电影学心理学》作者
黄光国译本《自卑与超越》责任编辑

图书目录

导读 活出阿德勒心理学,择你所爱的人生
推荐序一 来自维也纳的心灵教育大师
推荐序二 近看是矮子,远看是巨人
自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的行为
第一章
精神 ‖002
人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他的目标。
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层面 ‖010
每一个自发的行为都始于一种欠缺感,其结果都走向一种满足、安静和完满的状态。
第三章
儿童和社会 ‖016
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总是指向他人的,这种社会感会伴随人终生。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025
我们每个人体验到的都是整个世界中某个非常具体的部分。
第五章
自卑感与力求获得认可 ‖045
获得认可的愿望伴随着自卑感而来,它的目的是使这个个体看起来优于他所处的环境。
第六章
为生活所做的准备 ‖063
所有的困难都会被克服,人类对幸福未来的希冀从未消退。
第七章
性别 ‖086
男性和女性都会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劳动分工机会。
第八章
家庭格局 ‖110
儿童在家里的地位也许会影响到他与生俱来的所有本能、取向、能力等。
第二部分
性格的科学
第九章
总论 ‖120
性格特征不是遗传来的能力的展现,而是人为坚持了某种特殊惯态而习得的。
第十章
攻击型性格特征 ‖144
一旦个体对认可的追求占了上风,他会用更紧张、更激烈的行动追求这个目标。
第十一章
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178
我们面对的是一些从未伤害过他人但是远离生活、远离人类、避免一切接触而且因为离群索居而无法与其他人合作的人。
第十二章
性格的其他表现 ‖193
通过了解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服务他人、帮助他人以及给他人带来快乐,我们可以轻易地测出他的社会感。
第十三章
情感与情绪 ‖204
情感和情绪与个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到情绪。
附录 ‖215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 埃里克 • 希雷(Eric Shiraev) 著
作者: (美)罗伯特S.费尔德曼(Robert S. Feldman)
作者: (美) 爱德华 S.诺库格(Edward S.Neukrug)奥多明尼昂大学 R. 查尔斯&
作者: (美)埃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提摩太 D. 威尔逊(Timothy D. Wilson) 弗吉尼亚大学 罗宾 M.埃克特 (Robin M. Akert)威尔士利学院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