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作者 : 钱水土
出版日期 : 2007-02-09
ISBN : 7-111-20910-2
定价 : 35.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01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重点建设教材
  浙江省精品课《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成果
  本书注重基础知识的介绍,详细介绍了货币、信用、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以及金融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既吸收了一般教材偏重制度性、操作层面的优点,又努力使金融理论表述得更加清晰、准确和简练,以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每章起首以本章概要、学习目标的形式明确重点内容,结尾以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的形式突出主要内容。本书还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若干专栏,内容主要涉及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或者细化,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货币是金融发展的起点,而银行则是传统金融体系的核心,作为一门研究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货币运行与经济运行之间关系的学科,货币银行学不仅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国家教育部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和保险学等专业合并为金融学专业以后,这一变化对金融学科发展以及金融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学科发展来看,金融学专业的外延更加宽泛,内涵更加丰富多彩,金融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尤其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日新月异,为金融学教学与研究以及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基础,但同时也对传统的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院校的《货币银行学》改名为《货币金融学》或者《金融学》,这种名称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专业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金融发展带来的金融结构调整。在默顿提出金融体系的功能观之后,《货币银行学》名称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金融体系功能实现主体调整带来的金融核心的转变。但是从内容上看,尽管部分教材在内容体系安排上有所调整,但是绝大多数的教材变化并不大,更多的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从教学稳定性的要求来看,我们认为《货币银行学》的称谓仍然是合适的。
  从金融学的主流来看,国际间主流金融学原本是属于微观金融学的,也就是说,所谓金融学实际上是指公司金融以及金融市场学。而货币经济学乃是宏观经济学的范畴,国际金融学则属于国际经济学的范畴。《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核心基础课,并不能承载金融学教学的全部任务,也不应成为面面俱到的各种金融分支教材的缩写版,传统《货币银行学》略重宏观的现实,不是其不足,而是其特色,这也是教材合理分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适合本科低年级学生金融学启蒙教育的需要。
  本教材是在作者多年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介绍,详细介绍了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金融与经济发展以及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等13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既吸收了一般教材偏重制度性、操作层面的优点,又努力使金融理论得以更清晰、准确而简练地表达,以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发展。本书每章起首以本章概要、学习目标和基本概念的形式使学生能够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的重点,结尾以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的形式突出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回顾、理解和思考。本书还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若干专栏,这些专栏主要以案例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或者细化,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全书逻辑清晰,阐述深入浅出,紧密结合实际,可同时适用于专业与非专业学生,本书是为本科生编写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和实际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从本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基本的金融基础知识,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率这三章。货币是金融发展的历史起点,信用行为导致了金融活动的出现,利率则是资金的价格,本部分内容构成了全书的逻辑起点。
  第二部分主要围绕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来展开论述,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这四章,本部分主要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金融市场和主要的金融机构,重点阐述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这两类金融机构。
  第三部分主要围绕宏观货币及政策问题来论述,包括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这四章。通过分析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来反映货币总量的形成及其运动,在此基础上阐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并介绍最重要的一个货币金融问题: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本部分将使学生对宏观的货币金融政策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为理解和分析现实的政策调控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主要涉及两大特殊问题,包括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这两章,使学生在基本掌握了金融基础知识之后,对现代经济中金融的两面性有一个更清晰深入的理解。
  学习本门课程应首先掌握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在全面掌握货币银行理论和相应知识要点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应能联系中国的银行业、金融市场以及货币政策实际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书是浙江工商大学重点建设的系列教材之一,也是浙江省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建设的成果之一,网络教学资源详见课程网站http://jww.zjgsu.edu.cn/jpkc/C1/zjjs-1.htm。
  本书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钱水土教授主编,由钱水土提出编写大纲和要求,经本书全体作者多次讨论,最后由钱水土统一总纂和定稿。各章编写人员如下:
钱水土(第一章、第六章)、王尤(第二章、第五章、第七章)、彭寿康(第三章)、黄晓东(第四章)、赵平(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程建伟(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栾天虹(第十三章)。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有关书籍和资料,谨向这些作者表示谢意。本书也是长期教学和研究的经验结晶,在此也向所有关心过货币银行学教学以及提出过建设性意见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钱水土
  2007年1月

封底文字

浙江工商大学重点建设教材
  浙江省精品课《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成果
  本书注重基础知识的介绍,详细介绍了货币、信用、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以及金融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既吸收了一般教材偏重制度性、操作层面的优点,又努力使金融理论表述得更加清晰、准确和简练,以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每章起首以本章概要、学习目标的形式明确重点内容,结尾以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的形式突出主要内容。本书还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若干专栏,内容主要涉及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或者细化,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作者简介

钱水土:暂无

图书目录

出版前言
前言
《货币银行学》教学建议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1
第一节  货币概述/2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7
第三节  货币制度/12
第四节  货币的计量/19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26
第一节  信用概述/27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31
第三节  信用工具/37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48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概述/49
第二节  利率的计算/56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60
第四节  利率的结构/69
第五节  利率的作用和我国利率体制改革/74
第四章  金融市场/81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82
第二节  货币市场/86
第三节  资本市场/91
第四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101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112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113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115
第三节  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120
第六章  商业银行/130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131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135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145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149
第七章  中央银行/157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158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163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169
第八章  货币需求/178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179
第二节  古典的货币需求理论/181
第三节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183
第四节  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190
第五节  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193
第九章  货币供给/199
第一节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原理/200
第二节  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模型/206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调控/212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18
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219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222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228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232
第五节  通货紧缩/234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240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241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245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248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255
第十二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262
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63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267
第三节  金融体制的选择理论/273
第十三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279
第一节  金融风险/280
第二节  金融监管概述/285
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294
参考文献/30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eric S.Mishkin)
作者: (美)劳伦斯 S. 里特(Lawrence S. Ritter)威廉 L. 西尔伯(William L. Silber)格雷戈里 F. 尤德尔(Gregory F. Udell)著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S. 米什金(Frederic S. Mishkin)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法)迪迪埃·科森
作者: 伊斯雷尔.尼尔肯
作者: 约翰.B.考埃特 爱德华.I.埃特曼 保罗.纳拉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