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公共基础课>心理生活

首席产品官1:从新手到行家
作者 : 车马 著
出版日期 : 2018-09-18
ISBN : 978-7-111-60657-4
定价 : 7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61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内容介绍
《首席产品官》共2册,旨在为产品新人成长为产品行家,产品白领成长为产品金领,最后成长为首席产品官(CPO)提供产品认知、能力体系、成长方法三个维度的全方位指导。
作者在互联网领域从业近20年,是中国早期的互联网产品经理,曾是周鸿祎旗下“3721”的产品经理,担任CPO和CEO多年。作者将自己多年来的产品经验体系化,锤炼出了“产品人的能力杠铃模型”(简称“杠铃模型”),简洁、直观、兼容性好、实用性强,能有效指导产品经理快速入门和进化,以及终身成长。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产品新人,它将通过“产品新人的能力杠铃模型”指导产品新人高层次入门,快速从新人到行家。
对于入门新人而言,最重要的是领路人!一样的起点,不一样的领路人,最后的结果可能天壤之别。绝大多数产品新人的入门都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他们更关心知识量和浅表能力,结果就是能力弱、发展慢、机会少、薪酬低,将来最多是个普通的白领产品经理。相比之下,高层次入门的新人则会重点关注产品认知、产品能力体系、能力成长方法,他们能力强、发展快、机会多、薪酬高,可以更快成为白领产品经理,将来很有可能成为金领产品经理。
产品人分为四个层次——产品新人、白领产品经理、金领产品经理、超级产品经理,四个层次的产品人各有对应的杠铃模型,并且可以很好地衔接。
产品新人的能力杠铃模型

如图所示,新人杠铃模型包含8个核心能力项,这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占据全书大半篇幅。其中版本规划的内容非常丰富、非常实用,所以安排了三章的篇幅。其他能力项各安排了一章的篇幅。在8个能力项之后,还安排了一章补充技术知识,最后安排了一章实战综合案例。
已有众多产品新人在杠铃模型指导下快速入门,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产品行家。

图书特色

作者有近20年互联网行业实战经验,担任过多年CPO和CEO,是多个著名产品的产品经理。
以作者独创的“产品新人的能力杠铃模型”为核心,在产品认知、能力体系、成长方法上指导产品新人高层次入门,快速成长为产品行家。

图书前言

近几年大量新人涌进产品之门,进入通常为期两三年的入门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少数人能成长为行家,成为上级产品经理的左膀右臂,入门阶段结束后就能顺利成为独当一面的产品经理,我称这类新人是高层次入门的新人;而大多数新人只是积累了一点经验,根本成不了行家,有些甚至在入门阶段结束后都成不了真正的产品经理,我称这类新人是低层次入门的新人。
显然,对处于入门阶段的产品新人而言,应该追求的是高层次入门,避免低层次入门,尽快从新人成长为行家。
近年来互联网产品人总量过剩,而互联网公司对产品新人的要求不断提高,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此我焦急地提醒—对现在的产品新人而言,高层次入门不仅是发展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
低层次入门的四大原因
绝大多数产品新人无论多努力都会事与愿违地低层次入门,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四大原因。
1. 你和大脑合谋骗了自己
互联网让一切都更加便利,包括自欺欺人。听过、看过、买过、订阅过、下载过、收藏过,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知识,吸收了精华。现在很多产品新人似乎什么都知道一点,任何话题都能貌似专业地掺和两句。于是产品新人很满足地认为:“我已经入门了!”但一旦面临实战只能是一脸茫然。
你和大脑合谋骗了你自己

未经你思考的知识,不是你的知识;未经你实战的能力,不是你的能力。新人迫切需要做的,不是收更多干货,也不是把自己的大脑和日程塞满,而是先把一本好书读透,从自欺欺人中醒过来,回到正确的成长之路上来。
2. 知识零散,不成体系
当前新人学习零散的产品知识很容易。产品经理社区、微信订阅号源源不断地产出大量的产品知识,质量较高的也不少。但如果自己没有构建清晰的体系,这些越堆越多的零散知识最终无法被消化吸收,“干货”变成了“杂货”。很多产品新人感叹:“我看了那么多干货,怎么还是做不好产品?”
越是新人越容易知识饥渴,越容易成为放置零散知识的杂物堆。
知识、能力太零散,不成体系

上图中两个人的区别不是书(代表知识)的多少,而是右边的人比左边的人多了一个“书架”。这个书架不仅有序收纳了现有的知识,而且有序收纳了未来的新知识、新能力,让持续增长的知识有序融合、健壮生长。
本书就是一个“书架”,“书架”上已经放了不少“书”,但还是留出了更多空格,留给读者持续补充。善用本书,产品新人可以快速构建高层次的产品知识体系。
3. 头脑较满,手脚太短
产品管理是一个实战性非常强的工作,不能转化为能力的知识几乎没有意义。现实中不少产品新人就是头脑较满手脚太短,没有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很多产品新人在产品社区看了大量的文章,参加了不少产品培训,学到了丰富的产品知识,把头脑塞得满满的,但却没有尽快主动应用这些知识,将知识内化为能力。这样的结果是“学得多,忘得快”,一旦面临实际工作,那些学过的产品知识不知道都跑到哪里去了。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继续学习、继续提高的动力,再难提升。
头脑较满,手脚太短

知识转化为能力不可能自然发生,需要刻意行动:刻意设定目标,应用所学知识,遇到问题,思考,综合其他知识,再应用。经历了以上过程后,新人不仅能力得到了增长,而且接下来会有更强的动力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能力。一旦开启了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力增长也就进入了快车道。
刻意行动要尽量靠近产品火线,这是和其他新人拉开层次最根本的方法。
本书中通过“随手练习”“综合案例”等多种形式引导读者刻意行动。读者要想从本书中得到较大收获,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
4. 小树障目,不见高山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高人指点的高价值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但是,产品新人遇到高人、获得高人指点的机会极少。现实就是,绝大多数产品新人能接触到的就是普通的白领产品经理,接触不到更高层次的金领产品经理,更不用说最高层次的首席产品官了。
小树障目,不见高山

白领产品经理可以带领新人入门,但无法引领新人高层次入门。不客气地说,他们本身在产品世界只是一颗小树,只是在新人面前显得比较高大。很多有潜质的新人,就这样被小树挡住了视线,见不到真正的高山,也就实现不了高层次入门。
获得超级产品经理直接指点,这样的机会对产品新人而言太渺茫了。但读一本凝聚超级产品经理思想和实战经验的书,是不错的替代方案。
高层次入门的指导思想
勤奋对解决以上问题的价值不大。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勤奋以及如何正确地勤奋,比勤奋本身更重要。高层次入门需要高层次的指导思想,如下面的高层次入门三角所示:
(1)产品认知的高层次入门:只有高层次的认知,才能带来高层次的结果。
(2)能力体系的高层次入门:清晰的产品能力体系,指明了努力目标。
(3)成长方法的高层次入门:高效的成长方法,让目标更快达成。
高层次入门三角既是高层次入门的标准,也是高层次入门的指导思想。

本书的内容结构
高层次入门三角落实为本书的内容结构:

本书所称的行家,是对处于入门阶段(典型的时间是2~3年)新人而言的,是指那些产品认知、产品能力体系、成长方法全向产品经理靠拢的新人,是新人中的佼佼者。只有在入门阶段达成了产品认知、能力体系、成长方法三个方面的高层次,才称得上高层次入门,才能实现从新人到行家的飞跃。
目标读者
(1)希望入行的应届生、准备转行的在职人士。高层次入门越早越好。本书的内容包括产品认知、能力体系、成长方法,而这类内容对这类读者有长远而重大的价值。
(2)0~3年经验的在职产品人。在职产品人要珍惜短暂的入门期,高度警惕低层次入门。本书指导在职产品人实现产品认知、能力体系、成长方法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高层次入门,赢在产品生涯的起点。
(3)“野生”产品人。“野生”产品人虽然实际从事产品工作,但一直没有系统学习产品知识、系统构建能力体系。目前在职的产品经理大多数都是“野生”的。“野生”产品人凭借丰富的经验应对日常工作尚可,但因为层次不高、体系不全,在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方面普遍会遇到瓶颈。本书层次高、体系全,非常适合“野生”产品人查漏补缺,快速提升层次、健全体系,从而在职业发展上更上一层楼。
(4)对互联网产品、互联网商业感兴趣的人士。互联网商业是以互联网产品为核心的,产品是理解互联网商业的最佳切入点。本书帮助对此感兴趣的人士,使其在更高层次理解互联网产品、理解互联网商业,从而快速从“看热闹”提升到“看门道”。
如何高效使用本书
读者要想从本书中尽量多地“榨取”价值,要注意本书的高效使用方法:
(1)要仔细阅读,不要满足于浏览。
(2)要行动,不要止步于阅读。
(3)把本书当成一个“书架”,在本书的体系指导下扩展学习。

上架指导

IT文化

封底文字

首席产品官在产品认知、能力体系、成长方法上全面指点产品新人
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并有大量独家内容,可以高度概括为下图:
一个目标——指导产品新人实现高层次入门,更快从新人成长为行家。
一个三角——达成目标的顶层思维,三条边对应着本书的三个篇。
一个杠铃——形象直观、内涵丰富的产品人能力体系,对应着本书的核心篇。
一朵花——产品新人借鉴其他产品,做好功能模块、用户端规划的秘籍。

作者简介

车马 著:作者介绍
车马
做了多年CPO的CEO,做了多年CEO的CPO。
懂商业、精产品、擅运营、略懂技术。
中国早期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之一,曾任中国电商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慧聪网唯一的产品经理,以及周鸿祎的起家产品——3721网络实名的产品经理。
曾任领先支付公司上海捷银的产品市场总监,中国平安总部移动互联网部门的创始总经理,领先金融科技公司银客网高级副总裁,知名金融科技公司银信天下网CEO兼CPO。
两家互联网公司(思域传信、房斯达克)的联合创始人、CEO兼CPO。
经过长期的产品实战、商业实战,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个人和组织能力增长积淀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构建了“车马能力增长体系”:
?针对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产品人的能力杠铃模型”(简称“杠铃模型”)
?适用于互联网产品、运营人才的“五大增长原力”;
?适用于个人和组织的“叠浪赢家增长模型”。
亲自培养了三十多位互联网产品、运营人才,其中已有多人成长为产品总监、运营总监、CPO、COO。
请关注本书配套的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首席产品官车马 @首席产品官车马
由作者亲自运营,关注后不仅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原创内容,还有机会与作者深度互动,参与产品活动、产品实验,持久收获、快速增长。

图书目录

前言
┆产┆品┆认┆知┆篇┆
理解互联网产品和产品管理
第1章 互联网商业、公司、产品 / 3
第1节 中国互联网商业、公司的顶层格局 / 3
互联网商业的定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4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三层结构 / 6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两个金字塔格局 / 8
第2节 互联网公司的业务经营 / 10
第3节 互联网产品的定义和类型 / 13
互联网产品的定义 / 13
互联网产品的类型 / 14
第4节 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规律—S曲线规律 / 16
S曲线第一阶段—初探期 / 17
S曲线第二阶段—高增长期 / 17
S曲线第三阶段—高原期 / 18
S曲线最后阶段—快衰期 / 18
实例:QQ的S曲线 / 19
第2章 产品经理、产品人 / 23
第1节 产品经理的定义和产品人的层级 / 23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定义 / 23
产品人的四大层级 / 24
大公司的产品职位 / 26
第2节 产品人的概况 / 28
产品人的地域分布 / 28
产品人所处的公司规模 / 28
产品人的收入 / 29
第3节 产品人在公司架构和工作流中的位置 / 31
互联网公司的五大专业职能 / 31
产品从规划到实现涉及的主要岗位 / 33
第3章 产品新人与产品团队 / 34
第1节 产品新人和产品团队概述 / 34
新人要把自己放入团队中 / 34
产品团队的类型和典型架构 / 35
好产品经理的特点 / 37
好产品团队成员的共性 / 38
第2节 新人在产品团队中立足和成长的要点 / 39
理解并适应“总-分-合”的工作流程 / 39
管理好最重要的人—产品经理 / 40
┆能┆力┆体┆系┆篇┆
产品新人的能力杠铃
第4章 产品新人能力体系的杠铃模型 / 46
第1节 产品人能力体系 / 47
腾讯公司的产品能力体系 / 47
百度公司的产品人级别和能力模型 / 49
第2节 车马的产品能力体系—杠铃模型 / 51
杠铃模型的要点 / 51
杠铃模型的优势 / 53
第5章 用户调查 / 55
第1节 用户调查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 55
重要的概念—用户、需求、场景 / 56
需求、产品、场景的紧密关系 / 58
第2节 用户调查的能力要求和步骤 / 63
新人的用户调查能力要求 / 63
用户调查的五个步骤 / 65
第3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 68
问卷时长 / 69
问题类型 / 70
问卷结构 / 70
问卷的优化 / 72
第6章 需求管理 / 77
第1节 需求管理的内容和过程 / 77
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 78
需求管理和需求演变的过程 / 79
需求管理的内容 / 80
第2节 从步骤的角度理解需求管理 / 81
对原需求进行管理,形成产品需求池 / 81
主动“蒸发”需求池,清理掉部分需求 / 82
对需求池分批释放,形成版本需求 / 82
第3节 从需求点的角度理解需求管理 / 84
梳理单个需求点 / 84
为众多需求点排优先级 / 86
第7章 版本规划(上)——概述和功能模块规划 / 89
第1节 产品规划、版本规划、功能模块规划 / 89
需求和产品规划 / 89
版本规划 / 91
做好功能模块规划的“秘籍”—高层次地“抄” / 94
第2节 深入理解产品的功能模块(以注册登录为例) / 96
注册登录方式的发展演变 / 97
注册登录的时机和步骤 / 107
注册登录的错误提示和其他细节 / 111
第3节 功能模块规划的重要工具 / 117
重要工具之一—思维导图 / 117
重要工具之二—流程图 / 118
第4节 功能模块规划的流程 / 121
第一步,规划功能架构 / 122
第二步,规划功能流程 / 124
第三步,规划界面流程 / 125
第四步,规划界面原型 / 126
第五步,规划交互 / 127
不忘初衷—适合场景的功能规划 / 128
第5节 版本规划的表达以及实现过程 / 130
产品表达的文档 / 130
原型 / 134
版本从规划到实现的过程 / 135
第8章 版本规划(中)——App端规划 / 139
第1节 App端规划的基础知识 / 140
手机界面、App界面的结构 / 140
App端规划概述 / 143
第2节 App端规划的实战要点 / 145
App规划中对手指操作的考虑 / 146
App全局导航 / 152
界面的内容形式和布局规划 / 159
对初始状态、少数用户的专门规划 / 163
第3节 理解iOS和Android规范 / 165
iOS界面指南的主要内容 / 167
初步了解Android平台的Material Design理念 / 174
认识iOS和Android App的区别 / 177
第4节 为Android、iOS双平台做规划 / 184
双平台App规划的基本方式 / 184
双平台App规划的改进方式 / 185
第9章 版本规划(下)——Web端规划 / 190
第1节 Web端规划概述 / 190
Web规划设计的基础技术知识 / 190
Web端规划的主要内容 / 195
第2节 PC Web端规划的要点 / 196
传统的PC Web全局导航 / 197
PC Web页面整体布局的规划 / 204
PC浏览器兼容问题及其对策 / 207
PC Web规划的其他考虑 / 211
第3节 手机Web端规划的特点和要点 / 214
手机Web端的特点 / 215
手机Web端规划的要点 / 217
第10章 数据分析 / 225
第1节 数据分析对产品人的价值 / 226
数据分析和产品直觉的关系 / 228
第2节 产品实战中的数据分析工作 / 229
数据分析工作的流程和要点 / 229
最基础的数据分析—漏斗分析 / 239
数据分析驱动产品改进的实例 / 241
第11章 产品功能借鉴 / 244
第1节 对产品功能借鉴的理解 / 244
第2节 产品功能借鉴的实战 / 247
基础性借鉴的要点 / 247
专题性借鉴的流程 / 249
针对性借鉴的流程 / 253
第12章 工具 / 255
第1节 认识工具特征,在工作环节合理使用 / 255
工具分类 / 256
产品工作不同阶段的工具推荐 / 258
第2节 Axure RP快速上手 / 261
版本 / 261
软件界面构成 / 262
Axure RP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入门能力 / 263
Chrome / 265
导入元件库,让Axure RP更好用 / 267
第3节 Mockplus快速上手指南 / 269
界面构成 / 270
简单直观的交互规划 / 271
云服务、发布与演示 / 271
Axure RP和Mockplus的比较 / 272
第13章 逻辑 / 274
第1节 对逻辑最基本的了解 / 275
逻辑的三种含义 / 275
认知、思维和逻辑 / 275
逻辑的本质和地位 / 277
第2节 逻辑能力的提高和应用 / 277
逻辑提升知识和信息的价值 / 277
学习逻辑知识提高逻辑能力的方法 / 278
逻辑在产品工作中的应用 / 279
第14章 沟通 / 281
第1节 理解沟通的过程,提升沟通能力 / 281
第2节 产品新人如何与设计、技术人员高效沟通 / 288
第15章 杠铃模型的补充——技术知识 / 290
第1节 产品新人要懂点技术 / 290
产品新人要懂技术的原因 / 290
技术知识为产品工作服务 / 291
产品新人技术能力的层次 / 292
第2节 最基础的技术知识及其应用 / 293
产品新人最基础的技术知识 / 293
理解技术工作和技术团队的工作 / 297
第16章  产品新人的综合实战案例 / 301
第1节 公司的商业考虑 / 301
第2节 产品经理对产品的整体考虑 / 302
第3节 忙碌的一周 / 303
第4节 产品经理的指点 / 304
第5节 合格交付 / 305
界面流程图 / 305
界面的详细规划 / 307
发布原型 / 311
┆成┆长┆方┆法┆篇┆
入行、入门、持续成长
第17章 应届生如何获得产品职位? / 315
第1节 应届生的顶层思路和重要准备 / 315
第2节 找准目标职位,针对性出击 / 318
第18章 其他岗位人士如何转行做产品? / 323
第1节 转行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市场环境 / 323
第2节 转行路径 / 325
在现有公司转岗做产品 / 325
换公司并转岗 / 326
第19章 在职产品新人的持续成长 / 330
第1节 烧脑—好书为主,网络、现场活动为辅 / 331
第2节 产品新人应对新事物的正确方式 / 335
第3节 产品新人职场行为的两个要点 / 339
在项目管理中帮助上级产品经理 / 340
跳槽还是不跳槽? / 342
第4节 对产品经理的初步了解 / 343
产品经理的思维 / 344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尼拉 R.布兰斯科姆( Nyla R. Branscombe),罗伯特 A.巴隆(Robert A. Baron) 著
作者: [美] 约翰·W.桑特洛克(John W.Santrock) 著
作者: (美)罗伯特 J.格雷戈里(Robert J.Gregory)伊利诺伊州威顿学院 著
作者: (美)安妮塔·伍尔福克(Anita Woolfolk)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