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金融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VaR和银行资本管理:风险调整绩效、资本管理及资本配置方法论
作者 : (意)弗朗西斯科·萨伊塔(Francesco Saita )著
译者 : 周行健 等译
丛书名 : 金融知识堂
出版日期 : 2012-07-12
ISBN : 978-7-111-38970-5
定价 : 6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93
开本 : 16
原书名 : Value at Risk and Bank Capital Management: Risk Adjusted Performances,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apital Allocation Decision Making
原出版社: Academic Press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该书内容包括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操作风险及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资本集总方法、风险调整绩效测评方法、风险调整绩效目标、资本配置及预算范式等内容。预期该书可以作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以及资本管理相关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的必备读物;也可以成为高管人员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整合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操作指南;也将是高等院校学者和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此外,还可以作为金融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成为金融专业毕业生进入银行风险和资本管理领域的敲门砖。

图书特色

国内第二本有关银行资本管理的译著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业务风险的各种度量方法和技术
如何对风险进行集总
风险控制(包括如何设定风险限额、如何设定授信限额、如何根据风险进行定价)、风险调整绩效测评、资本配置、预算目标设定等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风险度量
大量金融机构案例

作 者 简 介

弗朗西斯科·萨伊塔
Francesco Saita
意大利博科尼大学教授,教授银行风险管理类课程。博科尼大学银行学方面的研究在欧洲首屈一指。除了研究、教授风险管理,萨伊塔教授还时常担任风险管理咨询顾问。

中国将于2013年开始同时实施《巴塞尔协议II》和《巴塞尔协议III》(统称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对风险量化度量技术日益重视,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国内银行业的全面风险度量和经济资本管理仍处于初始阶段,风险度量技术与资本管理艺术仍未实现有效整合,尖端技术仍只被较少的专业人员所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还没有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标准语言。
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著作。国内关于全面风险度量和资本管理的著述并不多见,本书是继克里斯·马滕的《银行资本管理》之后,第二本有关银行资本管理的译著。本书不但论及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业务风险的各种度量方法和技术,而且讨论了如何对风险进行集总。更为重要的是,本书还将风险度量拓展到了风险控制(包括如何设定风险限额、如何设定授信限额、如何根据风险进行定价)、风险调整绩效测评以及资本配置、预算目标设定等银行经营管理活动。此外,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金融机构案例,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图书前言

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学术研究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只有极少数的专家从事风险管理工作。但随着风险度量技术、风险管理实践以及监管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风险管理的诸多问题。理解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大部分管理者(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必备的一项知识技能。本书的目的是介绍风险度量方法,并讨论其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和重要性。
  事实上,在分析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时,只关注风险度量方法是十分局限的。风险度量方法无疑十分重要,该领域的研究也很关键,但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风险管理流程同样要以明晰高效的风险控制定义、绩效评估以及资本配置作为基础。风险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使得风险管理不仅吸引着相关的金融专家,对人力资源、组织流程的专家以及相关的研究者也同样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课题。
  在我作为教师为不同听众主持风险管理研讨会的经历中,以及作为风险管理的研究者,有时也作为风险管理咨询顾问的亲身经历中,我认为风险管理除了要考虑风险度量方法的技术合理性之外,还要认真考虑它们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的影响。计量一个交易对手的风险资本并用于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和设计激励方案听起来不错,但总是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美国信孚银行曾经属于风险管理技术和相关流程发展的先行者,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却陷入与一些大客户的法律诉讼当中,随后便遭遇到了声誉危机。很多人认为,这主要是信孚银行的激励方案导致了交易人员只关注短期利润,即使他们在风险调整项中得到正确的度量。
  为了把风险度量方法和其对内部风险管理流程的影响联系起来,本书的结构安排如下。前面两章介绍了风险价值的概念,并讨论了银行资本管理必须涉及的不同类型的资本,同时还讨论了《巴塞尔协议Ⅱ》和新的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影响。接下来本书开始讲述风险度量,除了讲述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3~5章)之外,还分析了两个十分重要但是至今尚未受到应有关注的两个问题:①如何度量业务风险(第5章);②如何通过集总不同的风险来估计总体的经济资本(第6章)。本书的第7章和第8章则分析了银行如何进行风险控制以及如何进行风险调整绩效测评。第9章讨论了资本配置与规划和预算之间的联系。
  我在每章的末尾都提供了选择性的阅读建议,帮助读者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即便如此,要在解决上述所有问题的同时保持本书的统一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判断我是否已经在这两者之间实现了恰当的平衡。无论如何,我希望即便是非专业人士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清晰地了解到风险管理的核心方法、关键性假设及其对于银行管理的意义。而对于有经验的读者,我希望本书能针对他们认识尚浅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有益的讨论,如业务风险、风险集总以及如何为单个业务单位在资本配置过程中设定目标回报。

上架指导

银行

封底文字

?国内第二本有关银行资本管理的译著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业务风险的各种度量方法和技术
?如何对风险进行集总
?风险控制(包括如何设定风险限额、如何设定授信限额、如何根据风险进行定价)、风险调整绩效测评、资本配置、预算目标设定等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风险度量
?大量金融机构案例

作者简介

(意)弗朗西斯科·萨伊塔(Francesco Saita )著: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周行健 等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银行是一部“风险机器”,它承担风险、转化风险,并且还将风险植入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再加工风险。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银行面临的风险急剧增加,由此导致的银行倒闭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也为了维护国际银行间竞争的公平性,以“最低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国际统一监管框架(《巴塞尔资本协议》)应运而生,资本成为缓冲风险损失的主要机制。历经《巴塞尔协议IA》、《巴塞尔协议Ⅱ》、《巴塞尔协议Ⅲ》三次重大修订之后,“资本充足率”覆盖的风险范围不断扩大,至今已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集中度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并且对资产的风险敏感程度也不断提高,在得到监管当局确认后,计算过程允许银行使用更加精细的内部模型。与此同时,股东价值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资本回报受到了更多关注,价值最大化与价值创造成为银行经营的核心目标。在外部监管约束和投资者约束的双重驱使下,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得到了银行管理者前所未有的重视,风险度量技术不断发展,VaR开始深入银行的各个层面,链接风险与资本的经济资本管理日益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主轴。
  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中国一直是加强金融监管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继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后,将于2013年开始同时实施《巴塞尔协议Ⅱ》和《巴塞尔协议Ⅲ》(统称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围绕实施新协议,中国银监会近两年已经出台了数个监管指引,还有一些监管指引正在征求意见中。新监管标准覆盖了新协议所要求的全部风险,有关监管细节要求相比新协议甚至更为严格。为了提高自身管理竞争力并因应监管变化,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对风险量化度量技术也日益重视,一些银行已经积累了一定时间跨度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数据,并开发了内部评级模型和组合管理模型。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家大型银行和招商银行将率先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根据内部评级模型计算监管资本要求。同时,国内银行业的资本约束意识、价值创造意识也有所增强,一些银行正在探索构建适合自身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开始注重如何在各分支机构或业务线之间配置有限的资本,以使资本和风险资产相匹配后的回报最大化。但总体来说,与国际上管理较为先进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业的全面风险度量和经济资本管理仍处于初始阶段,风险度量技术与资本管理艺术仍未实现有效整合,尖端的技术仍仅被较少的专业人员所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还没有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标准语言。

  即1996年修订的资本协议版本,它将市场风险纳入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中。——译者注
  《VaR和银行资本管理》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著作。正如爱思唯尔出版商所言,“在如何将尖端的全面风险度量技术紧密地融入银行实际的资本管理和资本配置决策方面,本书具有绝无仅有的独特价值”。同时,国内虽然有关单一风险度量的著作很多,但关于全面风险度量和资本管理的著述却不多见,在国内,本书是继克里斯·马滕的《银行资本管理》之后,第2本有关银行资本管理的著作。整本书不但在具体的风险种类层面论及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业务风险的各种度量方法和技术,而且在银行整体层面讨论了如何在考虑各风险种类间的风险分散化效应后对风险进行集总。更为重要的是,全书还将风险度量拓展到了风险控制(包括如何设定风险限额、如何设定授信限额、如何根据风险进行定价)、风险调整绩效测评以及资本配置、预算目标设定等银行经营管理实际中。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实际的案例,这对读者深入理解相关内容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本书中文版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翻译本书的工作是艰辛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化梳理知识存量和深化知识增量的过程。对相关领域的巨大兴趣是支撑我翻译此书的最大动力所在。我探索银行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旅程始于求学时代,博士论文选题即《基于价值创造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并获评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直至今日,我对相关领域的兴趣依然不减,翻译本书的过程也确实让我领略了很多新风景,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翻译本书不是我个人的成果,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参与初稿翻译工作的还有李关政博士、王婧博士和杨丽娟。具体分工为:第1章李关政,第2章周行健,第3章李关政、周行健、杨丽娟,第4章周行健、李关政,第5章杨丽娟、周行健,第6章王婧、周行健,第7章王婧,第8章、第9章周行健。全书由周行健修改统校定稿。此外,在翻译过程中,吕志华博士、徐颖文博士、张薇博士和徐国嘏也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了很多非常权威和专业的译著,对加强中外相关专业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须知,与吸引眼球的畅销书相比,一些译著由于过于专业,可能发行量并不会很大,但对推动学术交流和科技发展却至关重要。策划编辑颜诚若为本书出版立项做了大量的沟通工作,责任编辑王金强为本书做了细致的编辑工作,从而使本书的中文译本最终得以面世。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水平和时间所限,这本译作还不能完全达到“信、达、雅”的要求,甚至可能还存在一些疏漏之处。对于译著中在专业术语语法的推敲和文意的理解等方面的任何谬误和不当之处,我要承担全部的责任,也诚恳欢迎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来信请致:riskmanagement@126.com。

周行健
2012年于深圳

图书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贡献者
第1章 VaR、资本管理与资本配置1
1.1 VaR简介2
1.2 资本管理与资本配置:本书的结构5
第2章 资本管理的内涵7
2.1 监管资本和《巴塞尔协议Ⅱ》的演进8
 2.1.1 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及1996年的修订8
 2.1.2 监管资本的概念9
2.2 《巴塞尔协议Ⅱ》概述11
 2.2.1 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巴塞尔协议Ⅱ》的主要变化11
 2.2.2 第二支柱:监督检查15
 2.2.3 第三支柱:市场纪律16
 2.2.4 关于《巴塞尔协议Ⅱ》应用和实施的争论16
2.3 银行所需资本的评估以及几种不同的银行资本概念17
 2.3.1 资本账面价值和IAS/IFRS的影响18
 2.3.2 资本总市值与银行管理者的二元资本观20
 2.3.3 资本概念选择对资本管理和配置的影响21
小结23
扩展阅读24
第3章 市场风险25
3.1 方差—协方差法27
 3.1.1 一个简化的例子27
 3.1.2 相关随机变量的选择30
 3.1.3 敞口映射31
 3.1.4 投资组合的VaR37
 3.1.5 波动率和相关性估计:简单的移动平均法40
 3.1.6 波动率和相关性估计: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和GARCH模型41
 3.1.7 VaR估计以及时间区间的相关问题44
 3.1.8 潜在波动率与相关性45
3.2 模拟法: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47
 3.2.1 历史模拟法48
 3.2.2 混合法50
 3.2.3 蒙特卡罗模拟法51
 3.2.4 过滤历史模拟法53
3.3 计量期权头寸的VaR54
 3.3.1 期权VaR计量的问题54
 3.3.2 期权VaR计量的解决方案55
3.4 极值理论和连接函数58
 3.4.1 极值理论58
 3.4.2 连接函数59
3.5 期望损失模型及VaR非次可加问题61
3.6 市场风险模型的返回检验62
 3.6.1 使用哪种序列,实际还是理论组合回报率62
 3.6.2 VaR返回检验预测:无条件准确度与无条件独立性64
3.7 内部VaR模型和市场风险资本要求65
3.8 压力测试66
小结68
扩展阅读69
第4章 信用风险70
4.1 定义信用风险: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70
4.2 机构信用评级74
 4.2.1 外部评级75
 4.2.2 迁移矩阵、累积和边际违约概率75
4.3 单体信用风险度量的量化技术:Moody’s/KMV期望违约频率和外部打分体系78
  4.3.1 莫顿模型和Moody’s/KMV期望违约频率78
 4.3.2 信用打分体系82
4.4 《巴塞尔协议Ⅱ》下信用风险资本要求85
 4.4.1 标准法85
 4.4.2 内部评级法的初级法和高级法87
4.5 内部评级87
 4.5.1 内部评级过程89
 4.5.2 量化评级和定义违约92
 4.5.3 内部评级的当前时点法与完整周期法94
4.6 估计违约损失率95
4.7 估计违约风险暴露99
4.8 《巴塞尔协议Ⅱ》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相互关系100
4.9 信用组合风险的多种建模方法103
 4.9.1 CreditMetricsTM模型104
 4.9.2 Moody’s/KMV的组合管理模型108
 4.9.3 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110
 4.9.4 CreditRisk+模型113
4.10 主要信用风险组合模型的比较116
小结120
扩展阅读121
第5章 操作风险和业务风险123
5.1 《巴塞尔协议Ⅱ》有关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124
 5.1.1 基本指标法124
 5.1.2 标准法125
 5.1.3 高级计量法126
5.2 操作风险管理的目标127
5.3 量化操作风险:建立数据库128
 5.3.1 操作风险映射和确定关键风险指标128
 5.3.2 建立内部损失数据库130
 5.3.3 外部损失数据库133
 5.3.4 情景分析134
5.4 度量操作风险:从损失频率和严重性到操作风险资本135
 5.4.1 基于内部损失数据库对严重性建模135
 5.4.2 用外部数据和情景分析整合内部严重性数据137
 5.4.3 估计操作损失频率138
 5.4.4 评估操作事件的相关性或相依性139
 5.4.5 通过模拟计量操作风险资本139
 5.4.6 风险度量是操作风险管理的最后一步吗140
5.5 案例分析:美国银行业度量操作风险的进展140
5.6 业务风险和风险盈利度量144
5.7 业务风险度量实践:定义风险盈利计量指标146
5.8 从风险盈利到风险资本149
      小结152
扩展阅读153
第6章 风险资本集总154
6.1 统一时间期限、置信水平以及资本定义156
6.2 风险集总方法158
 6.2.1 选择集总的内容:业务单位还是风险类型159
 6.2.2 可以相互替代的几种风险集总方法159
6.3 估算风险集总参数164
6.4 案例研究:富通集团内部的风险集总170
6.5 几种风险集总方法的综合比较175
小结178
扩展阅读179
第7章 VaR以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风险控制180
7.1 定义基于VaR的市场风险限额:识别风险承担中心182
7.2 管理市场风险VaR限额:考察每日VaR和年度潜在损失之间的联系184
 7.2.1 将每日VaR值转化为等价的事后年化VaR值185
 7.2.2 将事前计算的1年期可承受风险损失转化为等量的每日VaR值189
 7.2.3 可变的VaR限额和累积损失190
      7.3 管理基于VaR的交易限额191
7.4 识别风险贡献以及内部风险对冲:VaR德尔塔、成分VaR和增量VaR194
7.5 信用风险管理与风险定价201
 7.5.1 设定授信额度:从名义贷款规模到预期损失202
 7.5.2 设定贷款的价格区间203
 7.5.3 案例1:大客户向大型投资银行申请一笔贷款204
 7.5.4 案例2:中小企业向小型零售银行申请一笔贷款205
小结206
扩展阅读207
第8章 风险调整绩效测评209
8.1 业务领域、业务单元与风险调整绩效测评的双重角色210
8.2 核算利润211
 8.2.1 转移定价211
 8.2.2 成本分摊及对风险调整绩效测评的影响212
8.3 资本投资与资本配置214
8.4 风险资本计量选择:配置资本还是已用资本215
8.5 风险资本计量选择:风险分散化资本还是风险未分散化资本218    
   8.5.1 分散化风险资本计量方法选择的比较219
 8.5.2 分散化风险资本和未分散化风险资本的选取准则221
8.6 风险调整绩效测评选择:EVA还是RAROC223
8.7 变形和潜在拓展225
 8.7.1 差异化目标回报率226
 8.7.2 风险调整绩效测评的替代指标226
 8.7.3 期望不足和绩效评估227
 8.7.4 操作风险、业务风险和绩效测评227
8.8 风险调整绩效与管理者的绩效测评230
小结233
扩展阅读234
第9章 风险调整后的绩效目标、资本配置和预算机制235
9.1 从银行权益资本成本到银行绩效目标236
 9.1.1 估计权益资本成本236
 9.1.2 定义目标回报率237
9.2 各个业务条线的目标回报率应该是不同的吗241
 9.2.1 单一最低回报率的潜在影响242
 9.2.2 为不同的业务估算不同的β值243
 9.2.3 应用不同的资本成本:选择驱动245
9.3 资本配置与规划和预算机制246  
     9.3.1 为什么资本配置要与规划机制相连接247
 9.3.2 为什么资本配置不能完全纳入规划机制中248
9.4 案例分析:意大利联合信贷集团的资本配置机制250
 9.4.1 联合信贷集团资本配置程序和标准250
 9.4.2 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设定价值创造和资本配置的目标251
小结254
扩展阅读255
结语256
一些精选的免费风险管理网站258
参考文献26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约瑟夫P.丹尼尔斯(Joseph P.Daniels)等
作者: 汪洋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S. 米什金(Frederic S. Mishkin) 著
作者: 罗纳德 W. 梅利歇尔(Ronald W. Melicher); 埃德加 A. 诺顿(Edgar A. Norton)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王健 明立松 郝志萍 等编著
作者: 孟茜 姚丹 王铿 等编著
作者: 朱武祥 杜丽虹 姜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