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布彻带你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变态行为(原书第2版)
作者 : [美] 詹姆斯·布彻(James N. Butcher) 苏珊·米内卡(Susan Mineka) 吉尔·霍利(Jill M. Hooley) 著
译者 : 王建平 吕殊阳 符仲芳 等译
出版日期 : 2015-11-05
ISBN : 978-7-111-51666-8
适用人群 : 本书适用于心理学专业师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临床工
定价 : 85.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437
开本 : 16
原书名 : Abnormal Psychology:Core Concepts,2nd Edition
原出版社: Pearson Education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是变态心理学领域最权威作者布彻的《变态心理学》精缩本,呈现了变态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关于心理病理学最详尽的研究观点和最前沿的解释介绍。关于书中提到的每一种障碍的发生原因,作者都从临床表现、有可能的诱导因素、治疗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而全面的介绍,并且探究了每种障碍的生物学、心理社会学(例如心理及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影响。本书格式上也更为鲜明易懂,添加了很多新的图片和图表,还更新了案例分析、未解决的问题和特色专栏。
本书适用于心理学专业师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临床工作者。

图书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平领衔翻译
变态心理学领域最权威作者布彻的《变态心理学》精缩本
美国西北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260多所大学使用

封底:
电影《美丽心灵》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纳什的精神症状描绘是否准确?
“怒路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吗?
强迫性囤积是强迫症的一种吗?
为什么很多创新能力很强的人可能患有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真的“人格分裂”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那么请翻开这本实用、有趣的《变态心理学》吧!
本书是变态心理学领域最权威作者布彻的《变态心理学》精缩本,呈现了变态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关于变态心理学最详尽的研究观点和最前沿的解释介绍。关于书中提到的每一种障碍的发生原因,作者都从临床表现、可能的诱导因素、治疗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而全面的介绍,并且探究了每种障碍的生物学、心理社会学(比如心理及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影响。
同时,布彻、米内卡、霍利在变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启发读者的思维、提高读者的认识,这在其他的书籍中堪称罕见。三位作者的国际性工作为本书提供了很多跨文化的知识和内容,完整地为读者呈现了有关变态心理学各方面的观点。

本书全篇依据DSM-IV-TR这一DSM历史上最为经典的诊断标准,结合近年来各个领域详尽的实证研究支持,为我们搭建了一座变态心理学细致而耐人研琢的学科大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断去伪存真的科学道路上这门学科历经的风雨沧桑。
此外,原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相关人物,更囊括了大量图片以求为读者提供对这一学科的直观、生动的理解,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因此,我将这本经典的变态心理学教材推荐给国内致力于研习变态心理学的师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临床工作者。
                   
—— 王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詹姆斯·布彻
(James N. Butcher)
明尼苏达大学心理系荣誉教授,并连续担任该校临床心理系副主任/主任19年。他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顾问委员会成员,并于1989年参与修订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他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期刊《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的编辑,并在多家心理学及精神病学相关期刊担任顾问编辑。他也是美国心理学会及人格评估协会成员。他在变态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及人格评估领域出版了55本书,公开发表了200余篇论文。
苏珊·米内卡
(Susan Mineka)
曾任教于麦迪逊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1987年起任教于西北大学,从那时起担任该校心理系教授,并于1998年起担任该校临床培训主任。米内卡博士目前的研究兴趣是从认知和行为方面入手了解焦虑及心境障碍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她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心理协会及认知治疗学院成员。1990~1994年,曾担任《变态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编辑;1992~1994年,任美国心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于1994年担任主席;1994~1995年,任临床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97年,任美国中西部心理学会主席。
吉尔·霍利
(Jill M. Hooley)
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同时担任哈佛大学心理病理学系和临床培训主任。霍利博士对导致严重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病情复发的诱导因子长期保持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她的研究一直得到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基金会的资助。她目前正在运用fMRI研究抑郁症易感人群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节。她的另一个研究核心是非自杀性自残行为。2000年,霍利博士因心理病理研究的杰出成果获颁Aaron T. Beck奖。她目前担任心理病理研究协会主席,同时也擅长抑郁症、焦虑障碍和人格障碍的临床治疗。


译者简介




王建平
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和哈佛医学院各两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神医学主治医师(新疆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CB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与专业机构注册系统督导工作组委员。北师大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创始人,美国认知治疗学院认证CBT治疗师,中国第一批注册督导师、创伤治疗师。主编和翻译《变态心理学》《认知行为治疗》等教材和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中外多个大学访问/授课/客座教授,在多个学会/学术期刊任职。在美国,连续3年学习实践CBT。践行科学家-实践家模式,从事心理咨询治疗、督导和CBT培训;研究强迫障碍、肿瘤心理问题、创伤与哀伤、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生机制和心理干预效果。

图书前言

在过去的20年里,大量研究发现的涌现,拓宽了我们对变态心理学心理病理的认知视野,推动了各种理论的进步和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向学生们介绍变态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授以大家关于心理病理学最详尽的解释和最前沿的研究观点。布彻-米内卡-霍利的组合十分独特,他们在心理病理学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在学习的过程中,本书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学生对心理病理学的认识,这一点在同类书籍中堪称罕见。另外,作者们各种跨国的国际性工作不但为本书提供了很多跨文化的知识和内容,还为读者完整地呈现了有关心理病理学各方面的观点。
本书重点
在本书中,我们提到每一种障碍,都会从以下三个重要的方面介绍:①临床表现,在这部分我们会详细地描述该障碍的各种表现;②有可能的诱导因素;③治疗。我们会探究每种障碍的生物学、心理社会学(比如心理及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学(文化和次文化带来的广义的社会环境影响)背景。总而言之,我们会努力为读者深入浅出而全面地介绍每一种异常行为发生的原因。
本书的每位作者既是科研技术人员,也是临床工作者,他们的研究背景和擅长的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本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每一位读者传递一个信息:在理解异常行为时,既要从科学原则的角度出发,也要从患有这种心理障碍的患者和访客的实际角度出发。具体地说,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异常行为的详尽解释及其在当今社会所处的位置。我们会谈及所有重要的心理障碍,并为读者带来关于每一种心理障碍的最近研究进展报告。在每章中我们纳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因为每种障碍背后,都站着千千万万个患者,他们都是在生活中和你我有很多交集的普通人。
在阅读并利用本书学习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希望读者可以本着以下几个原则学习。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异常行为。要想全面分析人类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必须要涉及几个科学领域的概念和研究成果。最常涉及的领域有基因遗传、神经解剖、神经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当然还有心理学。因为我们相信以科学理解异常行为的要义在于理解科研精神和原则,所以我们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像一名科研学者一样思考。我们相信获得这种技能会使学生长期受益,不但在学习变态心理学的过程中,而且在未来的任何研究领域都能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进行研究。
解放思想。科学是积累的结果,同时也是创新的产物。新知识就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科学是不断演进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身为学者的我们,必当解放思想来接纳新的理论,尤其是它们与我们 “已知”的知识相悖的时候。当然,这也不代表盲从一切新的观点和言论,而是敞开胸怀,去拥抱那些有可靠研究数据支持的新理论。观念闭塞、守旧不前的学者并不是真正的学者。
尊重每个人的尊严、正义之心和成长的潜力。为了向读者提供最全面、完整的观点,我们不仅从临床心理学家和其他心理健康从业人士的角度来探讨各种异常行为的适应不良模型,也会从患者以及他们周围的亲人、朋友的角度来描述这些异常行为。过去,很多心理障碍曾被冠以含义非常消极的名称,但这并不是我们想要分享的,更不是我们的观点。在对变态心理理解越来越多的今天,那些曾经令我们感到绝望的案例闪现出了新的曙光。新的科研成果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帮助这些患者的方案和方法。总而言之,我们对变态心理学目前的状态和未来都非常乐观。
创新
本书带来的观点十分前沿。本书以吸引新生代学生为目的,经过了重新设计,格式上更为鲜明易懂,添加了很多新的照片和图表。本版还更新了案例分析、未解决的问题和特色专栏。正如不断更新的变态心理学,我们的参考文献也新增了数百篇。过时的资料已经替换,加入了最新的科研发现,新增的概念也已经列入书中。第2版中加入了有关异常行为的影响最新、最深入的生物学信息,同时也完整保留了异常行为传统的生物-心理-社会学观点。
熟悉本书的读者应该发现了本版的一个重大改变。修改后的第4章强调压力在生理和心理障碍中扮演的角色。这章内容由第1版中两个不同的章节融合而来。重新编辑而成的第4章,聚焦在解释压力以及压力是如何对我们的身心造成影响的。这一改变也反映了身心不能分开理解的理念。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理解的不断深入,教科书也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及时的调整。我们相信第4章的内容一定会令读者产生共鸣,因为我们任何人都曾经感受过或正在经历着或轻或重的压力。通过阐述压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带领读者更好地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也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
特色及教学
本书以大量的研究作为基础集合而成,并且加入了大量寓教于乐的特色内容,运用了有助于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
特色
特色专栏 本书加入了“研究进展”“观念进展”“实践进展”和“大千世界”4个比较有特色的栏目,针对某个兴趣点,从实验研究的实践应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到最新的研究方法、技巧和成果都网罗其中。本版引入了数个全新的议题,比如第2章中的“观念进展”栏目,我们讨论了人们对“先天和后天”的误解。在第10章加入了新的“大千世界”栏目,讨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酗酒问题。
未解决的问题 部分章节在结尾加入了“未解决的问题”,用来讨论在该章节主题心理障碍的已知和未知。在这里,我们放眼未来,一起探索该领域的前景。本版新加入了与进食障碍的诊断标准相关问题的讨论,还重点讨论了关于创伤性事件定义的争议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教学
案例讨论 许多案例分析贯穿本书的始终。有些是简略的摘要,有些是深入的分析。这些案例中谈到的各种心理障碍贴近生活,它们也提醒着读者:变态心理可能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任何人,都有着超乎想象的相似之处。
DSM-Ⅳ-TR专栏 疾病分类诊断标准对每个障碍的核心诊断标准在本书中与各章主题相应出现。版面形式简明易懂,是非常有用的学习工具,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各种心理障碍。
每章总结 每章的结尾都有精略总结本章重点内容的总结。总结的形式使用了项目列表形式而不是段落形式呈现,使重点信息更突出也更容易扫描。
致谢
我们要着重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沙朗·盖尔瑞和帕米拉·巴特。在编辑本书时,他们及时、有效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意见和建议,感谢利安·多赫提编辑,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给予我们的指导和支持,还要谢谢丽思·纳坡里塔诺和埃里克·阿里玛为本书进行的营销。
本书的创作耗时一年多,这段时间里每位参与其中的作者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而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却可能因此被忽视。虽然我们在致谢词中的只言片语无法弥补给他们带来的不便和困扰,但还是要在此对他们表达我们的谢意和歉意。詹姆斯·布彻想要感谢他的爱人卡洛琳 L. 威廉姆斯,还有他们的三个孩子,赫里·布彻、雪莉·布彻和杰·布彻。苏珊·米内卡想感谢她的研究生和朋友们,他们在这部作品的出版过程中都给予了她支持和耐心。吉尔·霍利想感谢开普·舒尔给她的无尽的爱、支持与理解;她还想感谢瑞贝卡·斯坦伯格对书中很多关键章节提出的见解和建议。
以下学者为本书的各个章节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没有他们的付出就不会有这本书:
Mary Anne Bush, Nazareth College; Glenn Callaghan,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Nick Greco, College of Lake County; Jacqueline Hess, University of Indianapolis; Mark McKellop, Juniata College; Jill Norvilitis, Buffalo State College; Sandra Sego,American International College; Tes Tuason, 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
我们同时希望感谢对上一版本的《变态心理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下列学者:
Angela Bragg, Mount Hood Community College; Greg Carey, University of Colorado; Louis Castongua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Dianne Chamble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ee Anna Clark, The University of Iowa; Barbara Cornblatt;William Paul Deal,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Raymond L. Eastman, Stephen F. Austin State University; John F. Edens, 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 Colleen Ehrnstrom,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William Fals-Stewart,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John P. Forsyth,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 Louis R. Franzini,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David H. Gleaves, Texas A & M University; Michael Gre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teven Haynes,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Kathi Heffner, Ohio University; Daniel Holland, 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Little Rock; Steven Hollon, Vanderbilt University; Joanne Hoven Stohs,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Robert Howland,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chool of Medicine; Jean W. Hunt, Cumberland College; Alexandrea Hye-Young Park, Virginia Tech; William G. Iacono,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Erick Janssen, Indiana University; Sheri Johnson, University of Miami; Alan Kazdin, Yale University; Carolin Keutzer, University of Oregon; John F. Kihlstro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Gerald Koocher, Simmons College; David Kosso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Brett Litz, Boston University; Brendan Maher, Harvard University; Richard McNally, Harvard University; Edwin Megarge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William Miller,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Robin Morgan, Indiana University Southeast; Matthew Nock, Harvard University; Chris Patric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arcus Patters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Walter Penk, Memorial Veterans Hospital, Bedford, MA; Diego Pizzagalli,Harvard University; Andy Pomerantz,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Edwardsville; Harvey Richman, Columbus State University; Barry J. Ries,Minnesota State University; Lizabeth Roemer,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Boston; Rick Seime,Mayo Clinic; Frances Sess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Abington; Brad Schmidt, Ohio State University; Kandy Stahl, Stephen F. Austin State University; Stephanie Stein, Central Washington University; Eric Stic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Marcus Tye,Dowling College;Michael E.Walker, Stephen F. Austin State University; Clifton Watkins,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Nathan Weed,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and Kenneth J. Zucker, Centre for Addiction and Mental Health, Ontario, Canada.

封底文字

电影《美丽心灵》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纳什的精神症状描绘是否准确?
“怒路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吗?
强迫性囤积是强迫症的一种吗?
为什么很多创新能力很强的人可能患有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真的“人格分裂”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那么请翻开这本实用、有趣的《变态心理学》吧!

本书是变态心理学领域最权威作者布彻的《变态心理学》精缩本,呈现了变态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关于变态心理学最详尽的研究观点和最前沿的解释介绍。关于书中提到的每一种障碍的发生原因,作者都从临床表现、可能的诱导因素、治疗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而全面的介绍,并且探究了每种障碍的生物学、心理社会学(例如心理及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影响。
同时,布彻、米内卡、霍利在变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启发读者的思维、提高认识,这在其他的书籍中堪称罕见。三位作者的国际性工作为本书提供了很多跨文化的知识和内容,完整地为读者呈现了有关变态心理学各方面的观点。

本书全篇依据DSM-IV-TR这一DSM历史上最为经典的诊断标准,结合近年来各个领域详尽的实证研究支持,为我们搭建了一座变态心理学细致而耐人研琢的学科大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断去伪存真的科学道路上这门学科历经的风雨沧桑。
此外,原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相关人物,更囊括了大量图片以求为读者提供直观、生动的对这一学科的理解,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因此,我将这本经典的变态心理学教材推荐给国内致力于研习变态心理学的师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临床工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平

译者简介

王建平 吕殊阳 符仲芳 等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译者序一
变态心理学是整个心理学科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分支。变态心理形形色色的症状和表现,令人惊讶而又充满好奇。许多读者可能已经从屏幕上活跃的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中对这一学科有所了解,比如《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里每一个罪犯不论是在人格还是行为上都有所偏离常态,当然同时也不乏有一个复杂的成长经历。再比如《火柴人》(Matchstick Men)里,尼古拉斯·凯奇所扮演的小贼骗人时得心应手,在生活中却备受强迫症的困扰。同时,在大量艺术作品的浸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变态”“我抑郁了”“逼死强迫症”等作为自己的口头禅。不难看出,时下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大多数人对变态心理学的理解都流于表面,甚至有时还会产生一些误解。这就需要我们心理学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让大众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科学解释。那么什么是变态?在学科的定义下我们要去研究哪些现象,如何研究?研究结果能给我们哪些对治疗相关的启示……这些都是一本好的变态心理学的教材所应具备的。
我在2001年首次编写变态心理学教材时曾经提到,一本好的变态心理学教材应当具备两点:一是科学性,二是可读性。客观反映一门学科的真相是对教材的基本要求,但作为心理科学来讲,这种客观性则被社会价值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变态的定义无法绝对客观到等于一个数或一个长度,它极大地受到个体所处社会背景及其整体价值观的影响。半个世纪以前,人们一度认为同性恋是被魔鬼诱惑,是变态的表现,而现如今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同性恋可以结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夫妻”,而你在路边看到两位年轻的女子吻别时也不会大跌眼镜。同性恋本身没有变,变化的是整个时代和社会的价值体系,故而诊断的标准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同样,依此类推,同一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相同行为的界定也有着有趣的差异之处。这就是变态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它的复杂之处。它的客观性并非如数学、物理一般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而是要结合研究对象的背景因素综合得出客观的解释。但同时,这种灵活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这门学科是经验性的学科。心理学之所以跻身科学之列的原因在于心理学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来对于心理现象量化所做出的努力。变态心理学依托于这一体系辅以日新月异的科技测量工具,在实证研究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这也是作为心理障碍诊断“金标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的来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相比于国外的研究进展,国内在变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仍然不成体系。我曾于哈佛医学院攻读博士后,并在美国学习和接诊患者,相比之下,深感国内变态心理学的教科书以及相关研究的落后。想要迎头赶上,首先应该学习国外成熟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成果。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引进和翻译了这本经典的变态心理学教材,推荐给国内致力于研习变态心理学的学生和教师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临床工作者。本书全篇依据DSM-Ⅳ-TR这一DSM历史上最为经典的诊断标准,结合近年来各个领域详尽的实证研究支持,搭建了一座变态心理学细致而耐人研琢的学科大厦,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在不断去伪存真的科学道路上这门学科历经的风雨沧桑。
此外,原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相关人物,更囊括了大量图片以求为读者提供对这一学科直观、生动的理解,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同时,本书由我带领学生与吕殊阳医生合作,于2013年10月开始,在统一专业术语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翻译,2014年5月初稿翻译结束。在之后的将近三个月时间里,吕殊阳和我的学生符仲芳、徐慰对书稿进行了总体的统一和梳理,并由我进行最后的审校,对文字进行了进一步的统一,力图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强文字通顺度、表达简练而不失文采。历时一年,得到终稿,也就是各位现在手上所捧的这本大部头的教材。此中心血,不求各位读者明晓,只愿本书能在治学的道路上助大家解惑、去昧,更多、更深地了解心理和自己。
哲学家唐君毅先生曾说过,“我们虽都是常人,但亦有疯狂的可能性,我们都是可能的疯子,亦都是幸而未疯的人”。变态、常态,有时不过一线之隔,而正因这幸而未疯,才让我们路漫漫,却不止上下求索。
以下为各章具体的翻译执笔情况:第1章,符仲芳、唐淼、郑怡然;第2章,王英芊、于淼、符仲芳;第3章,吕殊阳;第4章,戴璐、范凯琳;第5章,解妍、邹盛奇、王一州;第6章,王婕、胡秀妮、邓衍鹤;第7章,吕殊阳;第8章,张怡;第9章,吕仁慧、谭雅倩;第10章,华芮、黄真真;第11章,徐慰;第12章,吕殊阳;第13章,唐潮、全然;第14章,韩璐、苑明亮;第15章,吕殊阳、符仲芳。学生们为本书的翻译定稿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此,向他们及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提供了支持与帮助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达深深的谢意。
尽管力求完美,但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如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我的邮箱是wjphh@bnu.edu.cn,希望得到您的反馈,我们共同交流。

王建平



The Translator’s Words??译者序二
与本书结缘,完全是因为王建平老师,而与她相识,才真正称得上是缘分。我们在呼和浩特一次认知治疗培训教室的走廊里第一次见面并交换了电话号码,第二次见面就是在美国费城贝克教授的研究所了。王老师是“良师益友”的完美诠释,也是她主动提出和我合作翻译本书的。当初答应下来纯粹是由于“懵懂无知”,大学时看着翻译作品,甚至是一些专业书籍的译本经常吐槽的我,自以为专业知识水平更高、英文更好、责任心更强……我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为中国的心理治疗界注入新鲜的血液,可当我夜夜挑灯独坐几个钟头,为本书的各种“疑难杂症”愁眉不展时才明白其中的深奥与艰难。在这里,我先为本书中可能因翻译而造成的谬误之处向各位读者道歉。
翻译一本专业书籍和翻译美剧不同,只需“信”到位,基本“达”,无须“雅”。我拖拉了1年多的时间,因为身为临床医学专业背景和现任临床医生的我,一直无法适应原作者写作的风格,而总是想以病历里简洁、精准的临床术语去翻译。王老师及时点拨了我,她告诉我一本书越容易懂,就越容易被大家接受,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于是我一边翻译,一边把段落拿给身边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朋友看,不断地调整风格,期望跟上原作相对“随性”的节奏。
我的文字能够印在这里,跃入你的眼帘,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我的科主任、研究生导师张晋碚教授,是我在专业之路上的启蒙老师。如果说王建平教授是“良师益友”,那张主任绝对是最无私的“严师”,我翻译时总会自动地注意每句话有没有主语,标点符号用得是否得当,这都是张主任调教出来的。主任表面对学生们严格要求,心里却是最为我们着想的,他看出我在众学生之中最“不规矩”,却从来没有修剪过我身上的刺,得知我要求出国访学之后他只简短地鼓励我好好学习,把中国没有的东西带回来,不知道本书算不算踏出了完成任务的第一步。本书出版之时,主任应该已经退休了,谢谢您对我的教诲与宽容,也期待您对本书批评、指正。
本书的最后一段引用了著名的诗句“No man is an island”(谁都不是一座孤岛),表达世间万物息息相关,我想用此句表达对各位贵人的感激。陈规划院长、李占江院长、李晓明主任、杨蕴萍主任等,在本书的翻译和出版过程中都给了我巨大的帮助。贝克认知疗法的创始人阿伦·贝克(Aaron T. Beck)曾跟我说:“在我这里学,我教给你,你帮我教给全中国。”这句话让我激动得彻夜难眠。与卫生部陈啸宏副部长只有一面之缘,彼时,犹豫的我对陈部长说我期待能让中国人享受到美国人的心理保健——梦想如此高远,渺小的我把这一梦想衬托得近乎可笑。陈部长却慷慨地给予了我肯定和鼓励,从此我义无反顾。
重要的人和事千言万语也说不清,内心的复杂情绪只能以最简洁平凡的致意表达。谢谢爸爸妈妈,从我出生到今天给我的都是爱与鼓励。谢谢我的爱人,不论是在这本书的翻译过程还是在我们的婚姻中,你都比我辛苦,是你让所有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我还要代表世界上最快乐的小婴儿向你致谢,谢谢你的爱和你为我们创造的一切。
我想以拙作,献给所有仍然战斗在医疗前线的好朋友们(特别是“钢铁废物联盟”)。我经常被问,也扪心自问,7年寒窗苦读换来一份工资很低却艰苦卓绝、不被理解还随时可能“被砍”的工作后不后悔?我很坚定,一点也不后悔。因为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最坚强正直、最宽容无私、最聪慧机敏、最忠诚可爱的人,一群中国的临床小医生,我的朋友们。我们好像没有像其他的大学“死党”那样一起痛饮,偷跑出宿舍彻夜不归,但我们一起通宵解剖过尸体,彻夜不归地为11科联考复习,我们一起抢救患者,挽回生命,造就了我们钢铁般的感情。你们是我成长路上的见证者,是我想为中国医疗事业奋斗下去的动力。与死神并肩的工作是灰色的,但生活是彩色的,让我们做彼此的彩虹,一起加油。
当然,还有正在阅读的你,谢谢你。

吕殊阳
2014年6月24日夜于深圳

图书目录

译者序一
译者序二
前  言
第1章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 \1
1.1 变态是什么 \2
1.1.1 DSM-Ⅳ对心理障碍的定义 \4
1.1.2 为什么需要对心理障碍进行分类 \5
1.1.3 分类系统的劣势 \5
1.1.4 文化如何影响变态的定义 \6
1.1.5 某些文化中特有的心理障碍 \7
1.2 心理障碍常见吗 \7
1.2.1 患病率和发病率 \7
1.2.2 心理障碍的患病率 \8
1.3 变态行为的历史观念 \9
1.3.1 鬼神学、神明与巫术 \9
1.3.2 希波克拉底的早期医学观念 \9
1.3.3 希腊晚期与罗马的思想 \10
1.3.4 中世纪对变态行为的理解 \10
1.3.5 科学质疑在欧洲的复苏 \11
1.3.6 早期疯人院的建立 \11
1.3.7 人道主义改革 \12
1.3.8 21世纪精神病医院的医疗护理 \14
1.4 有关变态行为的近代观念的出现 \15
1.4.1 生物学的发现:建立了大脑与心理障碍的联系 \15
1.4.2 分类系统的发展 \16
1.4.3 心理障碍的心因性解释的发展 \16
1.4.4 心理学研究的进展:实验心理学 \18
1.5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9
1.5.1 信息获取 \20
1.5.2 形成和检验假设 \21
1.5.3 研究设计 \22
1.5.4 操控变量:变态心理学中的实验法 \24
第2章 影响因素与视角 \30
2.1 变态行为发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30
2.1.1 必要原因、充分原因与间接原因 \30
2.1.2 素质-压力模型 \31
2.2 理解变态行为发生原因的观点 \32
2.3 生物观点及影响因素 \33
2.3.1 神经递质与激素异常 \34
2.3.2 遗传易感性 \36
2.3.3 气质 \39
2.3.4 脑功能紊乱与神经可塑性 \40
2.3.5 生物学观点的影响 \40
2.4 心理学的观点 \40
2.4.1 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40
2.4.2 行为主义流派 \45
2.4.3 认知行为流派 \48
2.5 心理因素 \50
2.5.1 早期剥夺或创伤 \51
2.5.2 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 \53
2.5.3 夫妻不和或离婚 \54
2.5.4 适应不良的同伴关系 \55
2.6 社会文化观点及影响因素 \56
2.6.1 跨文化研究中已经揭示的社会文化因素 \57
2.6.2 消极的社会影响 \58
2.6.3 社会文化观点的影响 \60
第3章 临床评估、诊断和治疗方法 \63
3.1 心理评估的基本元素 \63
3.1.1 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关系 \63
3.1.2 采集个人的社交及行为历史 \63
3.1.3 评估过程中应注意文化差异问题 \64
3.2 躯体评估 \65
3.2.1 一般躯体检查 \65
3.2.2 神经系统检查 \65
3.2.3 神经心理检查 \66
3.3 心理评估 \67
3.3.1 评估访谈 \67
3.3.2 行为的临床观察 \68
3.3.3 心理测验 \69
3.3.4 客观人格测验的利与弊 \73
3.4 评估数据的整合 \73
3.5 异常行为的分类 \74
3.5.1 信度和效度 \74
3.5.2 正式的精神障碍诊断分类 \74
3.6 治疗概述 \76
3.7 心理治疗 \77
3.7.1 行为治疗 \77
3.7.2 认知及认知行为治疗 \78
3.7.3 人本主义经验治疗 \80
3.7.4 精神动力治疗 \81
3.7.5 伴侣治疗和家庭治疗 \84
3.7.6 折中主义和整合 \85
3.8 心理治疗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 \85
3.8.1 客观的、足够的改变 \86
3.8.2 改变是否与治疗有必然联系 \86
3.8.3 治疗会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86
3.9 生物学治疗 \87
3.9.1 抗精神病药物 \87
3.9.2 抗抑郁药物 \88
3.9.3 抗焦虑药物 \91
3.9.4 锂剂及其他情绪稳定药物 \91
3.9.5 电抽搐治疗 \92
3.9.6 神经手术 \93
第4章 压力和身心健康 \97
4.1 什么是压力 \97
4.1.1 压力和DSM \98
4.1.2 压力的引发因素 \98
4.1.3 应激源的特点 \99
4.2 压力和压力反应 \100
4.2.1 压力的生理性消耗 \101
4.2.2 心脑联结 \101
4.2.3 了解免疫系统 \101
4.3 压力与身体健康 \103
4.4 态度与健康 \103
4.4.1 乐观 \103
4.4.2 消极的情绪 \103
4.5 心血管疾病 \104
4.5.1 高血压 \104
4.5.2 冠心病 \105
4.5.3 心血管疾病中的风险和常见诱因 \105
4.6 压力相关躯体疾病的治疗 \107
4.6.1 情绪暴露 \107
4.6.2 生物反馈 \108
4.6.3 放松和冥想 \108
4.7 应对压力的心理反应 \108
4.8 适应障碍 \109
4.9 创伤后应激障碍 \109
4.9.1 临床类型 \109
4.9.2 PTSD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 \111
4.9.3 暴露在特定应激源下的PTSD患病率 \111
4.9.4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见原因 \112
4.9.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长期影响 \114
4.10 应激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115
4.10.1 预防 \115
4.10.2 应激障碍的治疗 \115
4.10.3 创伤和生理健康 \117
第5章 惊恐障碍及焦虑 \120
5.1 恐惧和焦虑的反应模式 \121
5.2 焦虑障碍及其共性的概述 \122
5.3 单纯恐惧症 \123
5.3.1 患病率、发病年龄、性别差异 \124
5.3.2 心理因素 \124
5.3.3 生物因素 \126
5.3.4 治疗 \126
5.4 社交恐惧症 \127
5.4.1 患病率、发病年龄、性别差异 \128
5.4.2 心理因素 \128
5.4.3 生物因素 \129
5.4.4 治疗 \130
5.5 伴随/不伴随场所恐惧症的惊恐障碍 \130
5.5.1 惊恐障碍 \130
5.5.2 场所恐惧症 \131
5.5.3 患病率、发病年龄、性别差异 \133
5.5.4 惊恐障碍的首次发作 \133
5.5.5 生物因素 \133
5.5.6 心理因素 \135
5.5.7 治疗 \137
5.6 广泛性焦虑障碍 \138
5.6.1 患病率、发病年龄、性别差异 \139
5.6.2 心理因素 \140
5.6.3 生物因素 \141
5.6.4 治疗 \142
5.7 强迫症 \142
5.7.1 患病率、发病年龄、性别差异 \144
5.7.2 心理因素 \145
5.7.3 生物因素 \146
5.7.4 治疗 \147
5.8 焦虑障碍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 \148
5.8.1 来自担忧的文化差异 \148
5.8.2 大人惊风症 \149
第6章 心境障碍和自杀 \152
6.1 心境障碍 \152
6.1.1 什么是心境障碍 \152
6.1.2 单相心境障碍 \154
6.1.3 单相心境障碍的影响因素 \159
6.1.4 双相障碍 \171
6.1.5 双相障碍的起因 \174
6.1.6 社会文化因素对双相障碍的影响 \176
6.1.7 治疗与效果 \177
6.2 自杀 \181
6.2.1 临床症状和病因模式 \181
6.2.2 自杀的预防和干预 \184
第7章 躯体化障碍和解离性障碍 \187
7.1 躯体形式障碍 \187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187
7.2 解离性障碍 \198
什么是解离性障碍 \198
第8章 进食障碍与肥胖症 \212
8.1 进食障碍 \212
8.1.1 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 \212
8.1.2 进食障碍的风险和起因 \220
8.1.3 进食障碍的治疗 \225
8.2 肥胖症 \228
8.2.1 肥胖症的风险和起因 \229
8.2.2 肥胖症的治疗 \232
第9章 人格障碍 \236
9.1 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 \236
9.2 人格障碍的研究困境 \238
9.2.1 诊断的困难 \238
9.2.2 病因研究的困难 \239
9.3 A型人格障碍 \240
9.3.1 偏执型人格障碍 \240
9.3.2 分裂样人格障碍 \241
9.3.3 分裂型人格障碍 \242
9.4 B型人格障碍 \243
9.4.1 表演型人格障碍 \243
9.4.2 自恋型人格障碍 \244
9.4.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46
9.4.4 边缘型人格障碍 \246
9.5 C型人格障碍 \249
9.5.1 回避型人格障碍 \249
9.5.2 依赖型人格障碍 \250
9.5.3 强迫型人格障碍 \251
9.5.4 人格障碍形成的一般社会文化因素 \252
9.6 人格障碍的治疗与预后 \252
9.6.1 对症下药 \253
9.6.2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253
9.6.3 其他人格障碍的治疗 \254
9.7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精神变态 \254
9.7.1 精神变态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55
9.7.2 精神变态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 \256
9.7.3 精神变态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 \258
9.7.4 从发展的角度看精神变态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61
9.7.5 精神变态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与预后 \263
9.7.6 精神变态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预防 \264
第10章 物质相关障碍 \267
10.1 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 \268
10.1.1 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的流行、并发症及人口学指标 \269
10.1.2 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的临床症状 \270
10.1.3 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的生理因素 \273
10.1.4 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的心理社会因素 \274
10.1.5 社会文化因素 \278
10.1.6 酒精相关障碍的治疗 \278
10.2 药物滥用和依赖 \282
10.2.1 阿片及其衍生物(麻醉毒品) \282
10.2.2 可卡因与苯丙胺类药物(兴奋剂) \286
10.2.3 甲基苯丙胺 \288
10.2.4 巴比妥类药物(镇静剂) \288
10.2.5 致幻剂: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和相关药物 \289
10.2.6 摇头丸 \290
10.2.7 大麻 \291
10.2.8 兴奋剂:咖啡因和尼古丁 \292
第11章 性异常、性虐待和性功能障碍 \296
11.1 性行为及其标准的社会影响 \297
11.1.1 概述 \297
11.1.2 同性恋与美国精神病学 \297
11.2 性和性别变异 \299
11.2.1 性欲倒错 \299
11.2.2 性别偏好障碍的起因和治疗 \305
11.2.3 性别认同障碍 \305
11.3 性虐待 \308
11.3.1 童年期性虐待 \309
11.3.2 恋童癖 \311
11.3.3 乱伦 \312
11.3.4 强奸 \312
11.3.5 性侵犯者的治疗和再次犯罪 \314
11.4 性功能障碍 \316
11.4.1 性欲障碍 \317
11.4.2 性唤起障碍 \319
11.4.3 女性性唤起障碍 \320
11.4.4 高潮障碍 \320
11.4.4 性交疼痛障碍 \322
第12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障碍 \325
12.1 精神分裂症 \325
12.1.1 精神分裂症的由来 \325
12.1.2 流行病学 \326
12.2 临床表现 \327
12.2.1 妄想 \327
12.2.2 幻觉 \327
12.2.3 语言表达障碍 \328
12.2.4 行为紊乱和刻板行为 \328
12.2.5 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328
12.2.6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 \329
12.2.7 其他精神障碍 \331
12.3 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及致病因素 \333
12.3.1 遗传因素 \333
12.3.2 产前暴露 \338
12.3.3 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 \338
12.3.4 神经发育角度 \339
12.3.5 其他生物学因素 \340
12.3.6 神经认知 \344
12.3.7 心理社会及文化因素 \345
12.4 治疗与疗效 \348
12.4.1 药物治疗 \349
12.4.2 心理社会治疗 \350
第13章 认知障碍 \355
13.1 成人的脑损伤 \356
13.1.1 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356
13.1.2 弥散性损伤VS局灶性损伤 \356
13.1.3 神经心理学/心理病理学的交互作用 \358
13.2 谵妄 \358
13.2.1 临床症状 \358
13.2.2 治疗与结果 \359
13.3 痴呆 \359
13.3.1 帕金森氏病 \360
13.3.2 亨廷顿氏病 \361
13.3.3 阿尔茨海默症 \361
13.3.4 HIV-1感染造成的痴呆 \366
13.3.5 血管性痴呆 \367
13.4 遗忘障碍 \367
13.5 涉及头部损伤的疾病 \368
13.5.1 临床症状 \369
13.5.2 治疗与结果 \371
第14章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374
14.1 人生不同阶段的适应性不良行为 \374
14.1.1 不同的临床表现 \375
14.1.2 幼儿的特殊心理易感性 \375
14.1.3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分类 \375
14.2 常见的儿童期心理障碍 \375
14.2.1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376
14.2.2 对立违抗性障碍和品行障碍 \378
14.3 儿童和青少年期的焦虑和抑郁 \381
14.3.1 儿童和青少年期的焦虑障碍 \381
14.3.2 儿童抑郁和双相障碍 \384
14.4 广泛性发育障碍 \387
14.4.1 自闭症 \387
14.4.2 阿斯伯格症 \390
14.5 学习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 \391
14.5.1 学习障碍 \391
14.5.2 学习障碍的病因 \391
14.5.3 治疗与结果 \391
14.5.4 精神发育迟滞 \392
14.5.5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 \393
14.5.6 器质性发育迟滞综合征 \394
14.5.7 治疗、结果与干预 \397
14.6 制订更好的计划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 \398
14.6.1 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治疗有关的特殊因素 \398
14.6.2 儿童权益保障项目 \400
第15章 变态心理学的当代法律议题 \404
15.1 预防 \404
15.1.1 全民干预 \404
15.1.2 选择性干预 \406
15.1.3 指导性干预 \408
15.1.4 精神病院——治疗性团体 \408
15.1.5 去机构化 \410
15.2 富有争议性的法律问题与心理障碍 \411
15.2.1 民事羁留 \411
15.2.2 “危险性”评估 \413
15.2.3 精神失常辩护 \415
15.3 社会各界与心理健康 \417
15.3.1 美国与心理健康 \417
15.3.2 心理健康方面的国际努力 \418
15.4 未来的挑战 \419
15.4.1 计划的重要性 \419
15.4.2 每个人的贡献 \419
术语表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斯坦伯格(Steinberg, L.)
作者: (美) 巴里 H. 坎特维茨(Barry H. Kantowitz) 密歇根大学 亨利 L. 罗迪格(Henry L. Roediger, III)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戴维 G. 埃尔姆斯(David G. Elmes)华盛顿与李大学 著 郭秀艳 导读
作者: [美]斯特兰?奥尔松(Stellan Ohlsson)著
作者: (美)罗伯特S.费尔德曼(Robert S. Feldman)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著
作者: [美]谢里·L.马尔马罗什(Cheri L. Marmarosh),雷娜·D.马金(Rayna D.Markin),埃里克·B. 施皮格尔(Eric B.Spiegel) 著
作者: [美]马修·麦凯(Matthew McKay) 玛莎·戴维斯(Martha Davis) 帕特里克·范宁(Patrick Fanning) 著
作者: [英] 阿米特·卡特瓦拉(Amit Katwala)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