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公共基础课>心理生活

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
作者 : (美)拉尔夫·格林森(Ralph R. Greenson) 著
译者 : 朱晓刚 李鸣 译
出版日期 : 2020-08-13
ISBN : 978-7-111-66166-5
定价 : 120.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87
开本 : 16
原书名 : 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Volume I
原出版社: Routledge Ltd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在这本系统而全面的经典著作中,作者不仅以生动、清晰的风格论述了移情和阻抗这两大基本技术,而且论述了与精神分析环境相关的主题,为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框架。作者在书中也明确区分了来访者与分析师的“真正关系”“工作联盟”和移情关系。
对系统学习过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计划从事或正在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以及心理咨询专业的师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书特色

精神分析临床治疗大师、“工作联盟”概念提出者拉尔夫?格林森代表作
资深精神分析学者、教师李鸣教授翻译作序 

精神分析治疗技术经典
国外多所高校心理治疗教材
中德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推荐教材 

图书前言

尽管困难重重,但在我看来,撰写一本有关精神分析具体操作技术的书已迫在眉睫。身为一名精神分析治疗师,我深深地了解,如果我们不对具体操作技术的概念、标准、定义进行及时的注释与辨识,而任其自流,那么含糊、分歧与偏见会给治疗带来巨大的危险。而这样的危险同样充斥于分析师与病人、督导师与学员以及同道之间的各种公开或非公开交流之中。
一直以来,即便是像弗洛伊德(Freud)、格洛弗(Glover,1955)、夏普(Sharpe,1930)和费尼谢尔(Fenichel,1941)这样优秀的精神分析大师,所撰写的关于精神分析操作技术标准方面的论著也是凤毛麟角,或者只是提出过一些要点和纲要,而没有对此做出充分详尽的描述与定义,即没有充分说明一个精神分析治疗师在做分析工作时,他究竟是如何循序渐进的。这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例如:某个分析师对病人阻抗的分析结果可能与另一个分析师的结论迥异,但同时,两位分析师都深信他们的分析源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
1957年,在巴黎召开的第 20届世界精神分析年会上,参会成员就“经典精神分析技术的变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众说纷纭。格洛弗曾在1938年给英国精神分析协会的成员发放了一份有关精神分析常用技术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成员们对于精神分析的具体技术及其实践莫衷一是。同时,他们对于展示自己的技术,也显得十分犹豫、胆怯和迟疑(Glover,1955)。海伦·塔尔塔科夫(Helen Tartakoff)对精神分析技术的回顾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印象:“精神分析”一词被轻率地、不严谨地使用在讲述各种治疗方法的书中,这些治疗方法彼此差异悬殊,且常常由于作者不同的个人风格和理论取向而指鹿为马。
这种混乱与不确定性从以下事实可窥一斑:在饱尝了六年半争辩之苦后,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决定在 1953年解散早先设立的“精神分析治疗评估委员会”,放弃为“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寻找明确定义的努力。这种学术界的分歧,可以弗洛姆–赖克曼(Fromm-Reichmann,1954)和艾斯勒(Eissler,1956)为例,两人对于精神动力学与精神分析的观念大相径庭。当然,一本有关精神分析技术的教科书可能无法消除观点之间的分歧以及对具体技术问题的争议,但它应能通过提供一种具体的、详细的、系统的、实用的参考,来帮助我们理解精神分析治疗师到底是怎样工作的,而不是仅凭他是否声称自己正在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有关具体治疗技术的公开交流很少,但在一些精神分析治疗师组成的小型封闭式团体中仍存在大量的小范围交流。其结果就是造成了许多排外的、孤立的派系,使得交流只限于某个流派的圈内人士而脱离主流,这一现象阻碍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Glover,1955)。
一方面,希望对治疗技术有所创新的治疗师通常拒绝与那些保守学派人士进行磋商。他们更倾向于另立派系,独自工作,因而远离精神分析主流,结果使得这些技术创新者失去了从其他团体获得验证、澄清并修正其创新思想的可能与机会。另一方面,那些严守正统精神分析思想的保守人士出于自身的不安全感而墨守成规,视创新者为大逆不道的异类。这两个群体本可以通过开诚布公的交流而产生具有建设性的有益影响,可惜他们彼此视对方为对手,在分离与隔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我们主张对精神分析技术进行公开讨论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有必要使这一领域的受训者了解,除了他们的督导分析师所展示的方法,还有其他不同的分析技术可供学习与参考。仅从有限的资源来学习精神分析的具体技术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学员将对教师产生神经症性移情,这将阻碍他去发现和发展最适合自己个人风格和理论取向的技术。在现实中,受训者对他们的个人分析师、督导师进行“青少年式”盲目模仿的现象并不少见。另外,也有一些学生对他们的精神分析教师产生了另一种神经症性移情:强烈的反对。格洛弗(1955)称这种反应为教学/培训式移情,并强调这会对经验不足的精神分析师产生不利影响。
弗洛伊德早在100多年前(Freud,1912a,1912b,1913b,1914c,1915a)总结的有关精神分析治疗技术的基本原则至今仍作为精神分析实践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而且自那时以来,在经典的精神分析技术领域,尚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与进步。
究其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弗洛伊德在这一领域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因为他早就清晰地认识到精神分析治疗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弗氏一直令人尊崇的原因是:自他以来,这一领域的进步相当缓慢。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似乎是学习精神分析时师生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而这种情感关系因精神分析的教学方式而不可避免。
作为专业培训课程的一部分,精神分析技术的培训过程可能会产生相当多的未被妥善处理的移情反应,正是这些残留的移情反应阻碍和束缚了学生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发展。当精神分析教师把正在进行的精神分析治疗病例作为教学案例时,他将不自觉地使自己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不可避免地会削弱自己保持中立、节制、匿名的习惯,部分歪曲病人的治疗动机,而且他还会强化学生的依赖、认同、顺从以及“正常”行为。另外,他也会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精神分析培训机构以及培训教师构成的三角利益关系中左右为难。
未妥善处理的移情–反移情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精神分析师在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具体工作技术时流露出的羞涩。弗洛伊德本人似乎也有类似的举动,根据琼斯(Jones,1955)的描述,弗洛伊德经常表露出他想写一本系统地阐述精神分析操作技术的书,但他一直没有付诸实施。斯特雷奇(Strachey,1958)曾指出: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从没有对反移情的问题进行过充分的讨论。
精神分析师对于展示自己具体技术的羞涩,一定程度上与分析素材的来源有关。精神分析师的工作通常依赖于自身私密的、独特的心理过程,有许多资料来自被病人唤起的潜意识,对病人的分析性理解多依赖于一种特殊的、亲密的咨访关系,涉及移情与反移情。如果向他人展示工作的过程会产生暴露感和受责难感,就会不自觉地出现敌对、恐惧等反应。所以你会看到在精神分析治疗师群体中不乏类似舞台恐惧、暴露癖现象或二者的混合。大多数精神分析治疗师都忌讳公开讨论他们是如何进行具体治疗的,这使得他们特别容易陷入两种极端境地:固守疆地的保守宗派或非主流性的特立独行。
精神分析师是一种孤独的职业,如能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就能享受由归属感带来的舒适感觉。可是,一味鼓励随波逐流也将丧失这一学派独到的风格。孤独地进行精神分析实践还存在另一种职业风险,即工作时缺少精神分析同道的观察与帮助。
精神分析师对于自己分析工作成效的评估往往难以令人信服,易于受主观理想化影响而偏倚。我不是建议在实际工作中要设旁观或旁听,因为观察者的存在本身(即便隐身)也会对分析情景产生影响。(其他的学者,特别是墨顿·吉尔(Merton M. Gill)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只是想提醒大家:与病人一对一工作,缺少他人监督与审视的精神分析治疗,往往会因为先入为主而对治疗技术缺乏鉴别与质疑。
通常来说,精神分析师在具体描述其精神分析工作时,所暴露出来的不仅包括与病人的大量亲密互动,还包括大量分析师个人的生活内容。同时,分析师最独特的工具就是他自己的前意识与潜意识。如果分析师要内省地审视具体个案的来龙去脉和治疗的理论思路,他将不可避免地运用自身的潜意识幻想、主观思维、性格特点等。因此,分析师谦虚与自我保护的态度都将使他倾向于避免过分暴露。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我认为写一本有关经典精神分析治疗操作技术的书,将有助于促进大家对精神分析治疗技术进行更为充分、开放的持续讨论。通过这样的形式,各种技术之间的区别、创新、修正与勘误才能被澄清和验证,其实用价值才能被确认,精神分析技术才能得以进一步发展。
在本卷中,我原本打算按照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依次出现的技术问题一一进行讲述,比如从初始访谈到躺椅技术(transition to the couch),到治疗开始,等等,但是我很快发现,如果对阻抗和移情没有透彻的了解,就不能清晰、详尽和深入地理解任何有关治疗技术的问题。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进行具体技术讨论之前,对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基本理念做一个整理与简要的介绍,对学生们来说应该是有益的。因此,我对内容做了重新安排。在本卷第1章中,我先对一些基本概念做一个概述;第2~3章分别详细讨论精神分析的两大基本技术:阻抗与移情;最后一章重点讨论与精神分析环境有关的主题。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我想试图为病人与治疗师之间互动的所有理论、技术及复杂的相互关系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在第二卷中,我将更多地以精神分析操作流程为序来编排内容。
在每一个技术章节的开头,我都会用一个临床实例来说明此章内容的概况,之后是有关文献和理论的简要概述,最后是具体操作与技术问题。为了扩展读者视野,本书参考了许多重要的著作。考虑到一些主题的参考书目较多,为了避免影响正文的阅读,我在每章最后罗列了补充阅读材料。另外,本书末尾提供了参考文献,供读者检索备查。

上架指导

心理学

封底文字

在《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第一卷)这本极具价值的书中,拉尔夫?格林森凭借他众所周知的渊博学识,探讨了一些精神分析最基本的主题,例如移情、阻抗和分析过程。非常遗憾的是,这位来自洛杉矶的伟大分析师在完成第二卷前就去世了。
——霍拉西奥?艾切戈扬(R. Horacio Etchegoyen)
精神分析学家,阿根廷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格林森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在精神分析治疗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这本书是他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总结。对于精神分析学习者来说,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反复的实践,一本专门指导实际操作的图书也格外重要,《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正是这样一本好书。
——李鸣
临床心理治疗专家、中国精神分析学组顾问

作者简介
拉尔夫?格林森(Ralph R. Greenson)
美国著名精神科医生、精神分析师,“工作联盟”概念的提出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美国精神分析协会成员,洛杉矶精神分析研究所精神分析培训师,洛杉矶精神分析协会前主席,贝弗利山精神分析研究基金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森一生从事精神分析教学和治疗,在治疗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曾接待过很多名人来访者,如玛丽莲?梦露、费雯?丽、托尼?柯蒂斯等。

译者简介
朱晓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德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督导组成员,南京中法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拉康学派)成员,上海市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督导专业委员会成员。师从国内精神分析专家李鸣教授学习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近10年,长期接受法国资深分析师莱登巴奇(Leydenbach)的团体督导。著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一书。目前从事精神分析的临床咨询与培训工作,主要工作方向为精神动力疗法。
李鸣
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心理硕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咨询心理系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系博士后。从事临床心理工作30余年,有丰富的心理治疗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 曾担任中德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理事和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近年来,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出版著作和译作20余部。2008年被中华医学会评为“全国十大优秀精神科医师”。

译者序

译者序一
《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是我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咨询心理系读研时的教材,也是1997~1999年中德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精神分析学组的教材。学习期间,我对此书的理解和思考,使我萌发了将它翻译成中文的想法。于是,从2012年开始,由精神分析案例督导班的学员朱晓刚领衔翻译,经历了数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翻译,但因版权问题,始终未能正式出版。现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完成了版权购买,使之正式出版成为可能。
《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出版于1967年,未曾修订再版。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第二卷,也至今未曾问世。其原因除了作者的离世外,我猜想,写一本精神分析实操技术的书实属不易,而阐明操作技术中的难点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此类书并不多见。这也是为什么我在1993年读研时,用的居然是1967年出版的教材。回国后,中德班的德方教员也恰恰挑选了这本书,这足以证明本书在业内的稀缺性和知名度。作者拉尔夫·格林森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精神分析治疗师,他曾是玛丽莲·梦露的私人心理治疗师,在精神分析治疗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格林森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汇集成册,与我们分享,这对于精神分析治疗的培训者无疑是个福音。
为了教学方便,我们常常人为地把精神分析治疗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对“正常心理”的学习,主要学习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即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目前主流的精神分析关系学派。其形式主要为:阅读书籍和听取专题讲座。第二个阶段为理解“异常心理”,即基于正常心理基础,推导和假设症状现象背后的心理动力学原因。其形式为: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诊断实践,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根据潜意识水平、童年经历影响成人症状、理解各种心理力量的妥协平衡这些视角,来假设来访者症状的心理动力成因。第三个阶段为“矫正异常”,即在获得诊断后,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和改变。其形式为:针对心理动力的各种力量,选择合适的切入点,通过识别、澄清、解释、修通步骤进行工作,使来访者的潜意识内容意识化,使其人格结构发生改变,最终提高自我力量、消除症状。这需要治疗师在实践中反复锤炼,不断内省,才能日臻完善。在治疗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实际上互相重叠,密不可分。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反复的实践,一本专门指导实际操作的书格外重要。《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正是这样一本好书。
另外,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明确精神分析治疗具体操作技术的概念、标准、定义已迫在眉睫,否则,这一行业的学习、交流、督导将可能充斥着含糊、分歧和偏见。大多数分析师坚信自己的分析源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而彼此对同一现象的分析却结论迥异。很多治疗师认为自己的治疗遵循了精神分析治疗的原则,而实际上他们往往拘泥于个人风格,甚至指鹿为马。
本书通过提供一种具体、详细、系统、实用的参考,来帮助我们理解精神分析治疗应该如何循序渐进地展开,而不是仅凭自己的满腔热情,一厢情愿地执着努力。
正如作者希望的那样,本书中的许多观点可作为一个论点,供精神分析同道之间展开公开讨论,以促进精神分析的学习和督导。我也希望通过本书能达成一定共识,以利于治疗师对治疗过程进行评估、澄清和修正,尽可能地规避治疗师自身的潜意识幻想、主观思维、性格特征对治疗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论点和共识,各种技术间的区别、创新、修正和勘误才得以实现,才能使精神分析治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治疗目标。

李鸣  
2019年冬于苏州 


 
译者序二
“心理治疗就是背后有理论支撑的言谈举止。”
回想10年前第一次听到李鸣老师的这句话时,刚刚涉足心理咨询行业的我,很是懵懂。彼时以为只要多读弗洛伊德理论及各流派大师的经典著作,提升理论功底,治疗结果自然会水到渠成,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咨询实践的积累,渐渐地发现困惑与日俱增。我的困惑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诊断的准确性、恰当性
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流派众多,各流派理论体系的假设不同,每个流派都有其优势与不足。那么,对于具体的来访者来说,究竟何种理论对他的诊断更为适用?这种临床理解和诊断使得后续开的“药方”,即干预策略和方法必然相应地有所不同。在众多可能的假设中,咨询师应该如何验证、甄别和权衡“相对”恰当的诊断呢?
2.具体的干预技术
如果咨询师形成了“相对”恰当的诊断和对来访者的理解,那么如何将这样的理解和假设适时地传递给来访者呢?更进一步说,如何使来访者重新构建对自己症状的理解并诠释其意义呢?如果做不到这些,来访者自然无法接受咨询师的解释。比这更令人沮丧的是:“你说的我都理解和认可,但我该怎么改变?”这是来访者对咨询师最温柔的要求,也是最无情的攻击。“明白许多道理,仍然无济于事”既是来访者的感慨,也是咨询师的无奈。
3.对同一技术概念的莫衷一是
相对浩如烟海的理论文献,精神分析操作技术标准方面的论著凤毛麟角。对同一技术名词(比如移情、投射性认同等),从业者之间充满了含糊、分歧,往往各执一词、众说纷纭。而这样的危险同样充斥于分析师与病人、督导师与学员以及同道之间的各种公开或非公开交流之中。
2012年,当我带着这些困惑请教李鸣老师时,他向我极力推荐拉尔夫·格林森的《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并邀请我参与翻译工作。当接到这个任务时,一方面,感谢老师的信任与肯定;另一方面,我也心存忐忑,因为这本专业书的翻译在“信、达、雅”上有很高的要求。
本译作最终能得以付梓,要感谢我的同事和来访者们,他们对我的翻译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但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老师李鸣教授。在翻译过程中,我得到了李老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他几乎逐字逐句地校正和修订了译文。他专业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译文通顺而精准,其间我们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一些译文要点的反复推敲和甄选也加深了我对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的理解。这也是我翻译本书过程中的宝贵收获。
本书逐一回答了我上述三个方面的困惑。阅读时,我常常被作者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治疗态度、悲悯的人文情怀所折服。相信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时也一定会像我一样,为书中的一些真知灼见、点睛妙笔赞叹不已。
很荣幸能作为主要译者,将这本著作分享给广大中文读者。尽管殚精竭虑,但囿于经验与水平,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朱晓刚  
2019年冬于上海 

图书目录

译者序一
译者序二
前言
致谢
第1章 概述 001
1.1 精神分析治疗的历史发展 / 001
1.1.1 治疗技术的变化 / 002
1.1.2 治疗理论的变化 / 004
1.2 有关技术的基本概念 / 008
1.2.1 理论与技术的关系 / 008
1.2.2 神经症与精神分析理论 / 009
1.2.3 精神分析的泛心理学 / 012
1.2.4 精神分析技术的理论 / 017
1.3 经典精神分析技术的要素 / 023
1.3.1 素材的获得 / 023
1.3.2 分析过程 / 027
1.3.3 工作联盟 / 035
1.3.4 非分析性治疗技术 / 037
1.4 精神分析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简述 / 040
第2章 阻抗 047
2.1 定义 / 047
2.2 阻抗的临床表现 / 048
2.2.1 沉默 / 048
2.2.2 言不由衷 / 049
2.2.3 情感不协调 / 049
2.2.4 肢体语言 / 050
2.2.5 固定时段 / 051
2.2.6 谈论琐事 / 051
2.2.7 回避话题 / 051
2.2.8 仪式动作 / 052
2.2.9 语言晦涩 / 052
2.2.10 迟到、缺席、忘记付费 / 054
2.2.11 梦的遗忘 / 054
2.2.12 厌倦与违规 / 054
2.2.13 隐藏秘密 / 055
2.2.14 付诸行动 / 055
2.2.15 过度愉悦 / 055
2.2.16 顽固不化 / 056
2.2.17 无声的基调 / 056
2.3 历史性回顾 / 057
2.4 阻抗的理论 / 061
2.4.1 阻抗与防御 / 061
2.4.2 阻抗与退行 / 066
2.5 阻抗的分类 / 069
2.5.1 根据来源分类 / 069
2.5.2 根据固着点分类 / 071
2.5.3 根据防御类型分类 / 074
2.5.4 根据诊断分类 / 075
2.5.5 实用的分类 / 076
2.6 分析阻抗的技术 / 079
2.6.1 基本思路 / 079
2.6.2 识别 / 082
2.6.3 面质 / 085
2.6.4 澄清 / 087
2.6.5 解释 / 091
2.6.6 分析阻抗时的特殊情况 / 102
2.6.7 技术的变异 / 110
2.7 分析阻抗的技术原则 / 112
2.7.1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 / 113
2.7.2 来访者中心 / 120
2.7.3 阻抗的特例 / 121
第3章 移情 125
3.1 定义 / 125
3.2 临床表现:一般特征 / 129
3.2.1 不合时宜 / 129
3.2.2 强烈情感 / 130
3.2.3 矛盾情绪 / 132
3.2.4 反复无常 / 132
3.2.5 顽固不化 / 134
3.3 历史回顾 / 135
3.4 理论 / 142
3.4.1 移情反应的起源和本质 / 142
3.4.2 移情性神经症 / 153
3.5 工作联盟 / 159
3.5.1 操作性定义 / 160
3.5.2 文献概述 / 162
3.5.3 工作联盟的形成 / 163
3.5.4 工作联盟的起源 / 173
3.6 病人与分析师的真实关系 / 181
3.7 移情反应的临床分类 / 188
3.7.1 正性移情和负性移情 / 188
3.7.2 以客体关系划分移情反应 / 199
3.7.3 以性心理发育期划分移情反应 / 201
3.7.4 以人格结构划分移情反应 / 202
3.7.5 把认同作为移情 / 205
3.8 移情性阻抗 / 208
3.8.1 移情性满足 / 209
3.8.2 防御性移情 / 213
3.8.3 移情泛化 / 216
3.8.4 移情性付诸行动 / 218
3.9 分析移情的技术 / 228
3.9.1 分析原则 / 228
3.9.2 发展移情 / 230
3.9.3 分析时机 / 238
3.9.4 分析移情的技术步骤 / 251
3.10 分析移情时的特殊情况 / 277
3.10.1 情感爆发和重现危机 / 278
3.10.2 周一的咨询 / 281
3.10.3 难处理的移情 / 287
3.10.4 转诊问题 / 301
3.10.5 培训中的准分析师 / 302
第4章 精神分析情境 305
4.1 精神分析治疗对病人的要求 / 305
4.1.1 动机 / 305
4.1.2 能力 / 307
4.1.3 人格特征 / 309
4.2 精神分析治疗对分析师的要求 / 310
4.2.1 技术要求 / 311
4.2.2 精神分析师的人格特征 / 323
4.2.3 分析工作所需要的分析师的动机 / 337
4.3 精神分析对分析设置的要求 / 347
参考文献 35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玛格丽特·马特林(Margaret W.Matlin)著
作者: 蒋国银
作者: [美]斯特兰?奥尔松(Stellan Ohlsson)著
作者: (美)罗伯特 M. 卡普兰(Robert M. Kaplan)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丹尼斯 P. 萨库兹(Dennis P. Saccuzzo)圣迭戈州立大学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作者: (美)维维恩·莎白·格里克 (Vivian Elisabeth. Glyck)著
作者: [英] 汤姆·斯塔福德(Tom Stafford)马特·韦布(Matt Webb) 著
作者: [美]唐娜·杰克逊·中泽(Donna Jackson Nakazawa)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