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第2版)
作者 : 霍思安  (Ann C.Frost)
译者 : 邵冲 董剑 吕峰
出版日期 : 2001-08-01
ISBN : 7-111-08959-6
定价 : 22.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142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已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的13个案例,每个都非常有特色。案例内容几乎覆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全部领域;案例中所描述的一个个棘手问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引导读者更进一步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本书案例取材于亚洲企业,与中国企业的现实较为接近,可使读者在学习案例过程中产生解决自己问题的思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全球一体化的加速,人力资源管理日显重要。人力资源和企业战略的结合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而开发,设计和使用人力资源系统以获得竞争优势,正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图书序言

再 版 序 言   

作为加拿大伦敦市毅伟管理学院副院长,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向中国读者简单介绍毅伟管理学院的教学传统、教职员工、所获成就及学院发展历史,我深感荣幸。理查德·毅伟管理学院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UWO)下属的一所专业学院。西安大略大学是加拿大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拥有17个院系及专业学院,教职员工4 000余名,在校学生达26 000多人。西安大略大学坐落在加拿大南端的安大略省伦敦市,伦敦市位于多伦多地区与底特律地区之间,人口为330 000人。毅伟管理学院作为西安大略大学的专业学院之一,本部设在安大略省伦敦市,同时毅伟管理学院在多伦多市的密西桑戈及中国香港地区设有分校。

历史上,毅伟管理学院一直是管理学界的佼佼者。现将毅伟管理学院历年成就简述如下,以概括毅伟管理学院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

?1922年,毅伟管理学院设立加拿大第一个培养本科生的商学系。

?1932年,学院杂志《毅伟商学季刊》创刊并发行。目前,这份杂志发行面已经扩展到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每期发行量达到10 000册之多,深受学术界和管理学界读者喜爱。

?1948年,毅伟管理学院在加拿大首次设立了在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并创立了加拿大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予点。

?1961年,毅伟管理学院创立了加拿大第一个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1974年,毅伟管理学院被联邦政府正式指定为加拿大第一个国际商务研究中心(CIBS,为美国CIBERS的前身)。

?1975年,毅伟管理学院出版社成立,目前以“毅伟出版公司”而名声赫赫。毅伟出版公司目前收集了1 800多个毅伟管理学院当代案例。毅伟出版公司同时也是哈佛商学院案例在加拿大的资料交换中心。2000年,毅伟管理学院案例已交换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和100多家大型企业。毅伟管理学院是全球管理学案例研究的第二大制作单位,每年向校外读者出版销售独立案例约50万个。此外,毅伟出版公司还主编并出版发行了为数众多的各类案例教材。

?1978年,毅伟管理学院开始实施第一项留学生交换项目,目前此类留学生交流计划项目已达到43项。

?1984年,在加拿大联邦政府的支持下,毅伟管理学院在伦敦市组建全国管理学研究与开发中心的过程中发挥了其积极、主导的作用。

?1992年,毅伟管理学院当选为权威国际商学刊物—《国际商学研究杂志》1993~1997年期间的主编单位。

?1993年,《加拿大商学》杂志根据由各大公司首席执行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及职业咨询顾问等人士组成的各个评选组的评比结果,将毅伟管理学院列为加拿大第一流的工商管理学院。1994年,《亚洲企业》又将毅伟管理学院评为亚洲地区公认的世界25所第一流商学院之一。

?1997年,《国际管理学杂志》将毅伟管理学院评为国际战略管理学文献的主要贡献者,其排名领先于哈佛商学院和西北大学克洛格商学院。《商业周刊》将毅伟管理学院评为全球第一流国际商学院之一,与欧洲管理学院(INSEAD)、伦敦商学院(LBS)齐名。同年,《美国新闻》、《世界报道》等著名期刊将毅伟管理学院评选为在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方面的全球最佳商学院之一。

?1997年,毅伟管理学院建立了亚洲管理研究院(AMI),致力于亚洲商务管理研究的开发与传播。

?1998年,毅伟管理学院在中国香港地区创办了郑裕彤(音译)管理学院,专门致力于亚洲在职工商管理硕士的培训。从此,毅伟管理学院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海外分校。

?2000年1月,《金融时代》杂志评出全球75所第一流商学院,毅伟管理学院名列第19名。

?2000年5月,《金融时代》杂志评出全球30个最佳在职培训开发项目,毅伟管理学院项目排名第20名。同时,毅伟管理学院荣获加拿大公共管理学科最佳学院称号,并成为名列全球30所海关管理学科最佳学院中的惟一的一所加拿大高等院校。

在2000年,毅伟管理学院拥有70名全职教授,他们每年负责900名全日制及在职工商管理硕士生、400名本科生、40名工商管理博士生的学位课程及内容广泛的非学位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辅导工作。

30年来,毅伟管理学院在全球各地展开了许多重要的海外培训项目。近年来,毅伟管理学院特别重视亚洲(特别是中国)以及前苏联的多个共和国的相关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特别强调当地学校的管理培训能力方面的建设和开发。

中国项目

1984年,毅伟管理学院与北京清华大学着手开展连续合作项目。毅伟管理学院承诺为中国学生赴加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提供相关条件和进行各种准备,与各国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提供各种在华短期教学指导,并帮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展管理学教师队伍。这一项目的另一个目的是毅伟管理学院可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及中国的商务活动方式。

在项目第一期的实施过程中,撰写了35篇论文、案例和教学指导手册;9名毅伟管理学院的教师参加了短期访华授课活动;12名中国访问学者分别在毅伟管理学院工作一年;培养了8名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生;来访的中方人员都参加了撰写案例的工作小组活动。这一合作项目由加—中管理学教育基金会提供资金资助。本项目的第二期在1994年开始实施,其内容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项目已经发展成为由毅伟管理学院、滑铁卢大学以及中方的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共同进行的合资合作项目。毅伟管理学院承诺在进一步提高中国管理学教育能力方面将继续提供援助。其重点包括开发、设计并执行1992年8月提出的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讲授“合资企业”、“技术转让”及“国际贸易”等课程的项目计划。这一教师培训项目是通过翻译为来自中国各地的大学教师们授课,授课所用教材均已译成中文。

1992年4月,一个大规模的合作出版项目已经开始实施。5卷本的国际商务案例选编中的第一卷已经在中国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一系列丛书是毅伟管理学院与清华大学精诚合作的结晶,它的出版为中国经营管理人员和大学生们提供了全面完整的国际商务案例。1992~1993年间,经过我们的合作伙伴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安排,又有6本国际性教科书通过有关出版社在中国出版发行。

1998~1999年间,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大型案例出版项目开始启动。这一项目的启动得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赵纯均先生、副院长陈小悦先生的鼓励与协助,中国的机械工业出版社也愿意出版这套案例丛书。毅伟管理学院为中国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准备了整整32卷商务管理研究案例—16卷英文案例、16卷中文案例(即国际通用MBA教材配套案例。—出版者注),使之成为“中国管理教育资料文库”。这套丛书的出版将给中国成千上万的教授和学生奉献上价格低廉但内容丰富的高质量教学用书,也为中国的管理学教学人员增强教学能力、积累教学资料提供了基本的经典素材。

本案例选编是毅伟管理学院为继续满足中国高质量教学资料的需求进行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之一。商务案例研究在此意味着是一种以实地考察为基础,需要进行科学决策的综合性实际管理情景。它不包含对案例史的记叙(这不需要学生进行任何决策),也不属于那种微型案例或课堂练习(它们一般都是事件的描述,不适合作为80~90分钟课堂讨论的独立案例),更不是那种资料性图书(那些第二手资料同本案例选编与经理们面对面交谈的内容相比,缺乏抓住问题本质的那种洞察力)。案例教学法旨在保证中国未来的(及现有的)经理们获得:(1)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的各种新颖、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2)获得进行科学决策的实际体验,进而强化其中蕴涵的管理学理论知识。

毅伟管理学院是全球第二大管理学教学案例制作人,也是全球最大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当代商务案例的制作人。毅伟管理学院为了保证这些书籍的出版,放弃了自己应拥有的这些书籍的普通版权费用要求。毅伟管理学院将获得一些企业的赞助,用于支付相关的出版费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本着一种精神—体现毅伟管理学院对中国无私承诺的精神。





包铭心

加拿大伦敦市毅伟管理学院副院长

亚洲管理研究院诺特尔网络部主任

2000年8月



作者简介

霍思安  (Ann C.Frost):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邵冲 董剑 吕峰:暂无简介

译者序

译 者 序   

国内的工商管理教育现在十分重视用案例教学。用案例教学就需要有案例,案例的数量和质量就成了影响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前几年,各校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数是外国案例,即外国人写的外国企业的案例。由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差异,用外国案例教学时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很难找到分析国内企业案例时的那种贴近实际的感觉。因此,近年各校纷纷组织力量编写了一批以国内企业为对象的教学案例,有些单位还将其中的优秀案例汇编成书,公开出版,对推广案例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有了国内的案例,在教学中是否还有使用外国案例的必要?是否还有把外国的案例介绍给国内读者的必要?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的,理由如下: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国内的企业将来也要走向世界,跨国经营或在国内经营都会碰到许多新问题,国内企业在这方面还缺乏经验,分析外国企业的案例可以使我们借鉴他们跨国经营的经验。

第二,MBA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职业经理,MBA学生将来可能在国有企业当经理,也可能在外资企业当经理;他们有可能在中国管理一个企业,也可能在世界其他某个国家管理企业,这就要求他们对不同文化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分析外国企业的案例有助于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第三,国内案例的编写水平与外国案例、特别是北美案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对案例的理解还没有取得共识,有许多人将用案例教学理解为举例教学或成功企业经验介绍。由于对案例的理解不同,编写出来的案例有些并不适合在教学中使用。分析外国企业的案例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案例的意义并提高案例编写水平。此外,国内案例的数量尚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适合MBA教学用的优秀案例还不多。

第四,将外国的优秀案例介绍给国内读者,将国内的优秀案例介绍给外国读者,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

本书的新增案例部分由我和董剑翻译,董剑翻译了其中四篇,我翻译了另外两篇,译稿由我最后校阅,郑景恩、李晓舟、钟凯婷、彭晖等同学协助翻译了部分内容的初稿。由于外语水平和专业水平有限,译稿若有翻译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邵   冲

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00年12月

图书目录

目  录    
再版序言
译者序
编者简介
编者的话
1  Black & Decker-东半球公司与评估培养方案的创新 1
贝尔·兰卡斯特先生是Black & Decker-东半球公司的新任总裁,他目前正在尝试采用一种新的业绩评估和管理开发系统。Black & Decker是东半球一家实力相对较弱的公司,因此兰卡斯特先生认为有必要大力增加这一地区管理人员的数量并提高他们的素质。为协助开发过程,兰卡斯特先生正在考虑在这一地区采用一种美国人设计的评估培养方案(ADP)。这一方案将使用同行、分公司以及管理者的反馈以协助员工掌握管理技术和增强个人的责任心。虽然Black & Decker北美公司曾成功地采用过这种评估培养方案,但是兰卡斯特先生所率领的最高管理层工作组的成员仍然担心这一方案将在东半球导致失败。他们认为这一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文化障碍,如果兰卡斯特先生着手实施该系统,他将遭到灾难性的失败。
2  LG集团:培训未来全球性的领导者 15
LG集团的董事长Bon Moo Koo先生宣布该集团将在1995~2005年之间将收益额由380亿美元增长到3 800亿美元。预计大部分收益的增加将来自新增加的国际销售收入。在这种情况下,LG集团将必须增加1 400位新的全球领导者。Koo先生和他所领导的工作组必须确定这些新全球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培训。
3  莫斯科空中之星饭店:如何培训员工 31
莫斯科空中之星饭店是前苏联民用航空总局和一家加拿大公司合资建立的饭店。本案例用以说明将一座未完工的大厦建成为一家具有西方风格的饭店所面临的困难,这一项目被誉为“位于俄罗斯经济政治旋风中心的一块绿洲”。空中之星要求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并不容易达到,因此这家饭店所需的员工数量是西方同类饭店员工数量的2倍。本案例对公司的招聘过程、新员工指导方案、管理者培训方案以及工资制度等均给予说明。无法调动员工的兴趣参与饭店的工作或成为合格的管理人,这使总经理和培训部主管感到非常失望,也是空中之星饭店管理层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4  百事公司面临挑战:1992年的俄罗斯遭遇 41
1992年5月,俄罗斯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百事公司已先于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俄罗斯,并对于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占有率持乐观态度,百事公司需要一家俄罗斯公司来实施其战略。以往百事公司通过位于维也纳的分公司从事前苏联业务的经营,但是现在该公司需要雇用和培养俄罗斯的员工和管理者。比尔·沙迪今年31岁,目前担任百事国际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一职,他将负责建立百事公司的俄罗斯分公司。抵达莫斯科后,比尔发现有许多问题期待解决,包括业务基础设施不完整,语言、文化和种族等多方面问题,缺乏稳定性的法律法规,并且具有相关业务经验的俄罗斯人数量寥寥无几。他所面临的挑战是聘请销售经理和技术工程经理各一名,同时完善员工工资制度,以及开展百事公司的俄罗斯分公司的优先培训计划。本案例用以说明中层过渡管理者所面临的地方化问题。
5  斯派应用系统公司:安娜面临的挑战 57
至1993年9月,安娜·索拉里已在斯派应用系统公司任职六个月。作为人力资源部主管,安娜已经开始着手为该部门设立一个基准,她可以据此预测2000年的部门前景并制定相应战略。这将是她职业生涯中最有趣的挑战之一。自加入公司以来,安娜已经从人力资源部领导层工作组那里了解到该部门的未来发展方向。迅速和顺利完成变革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因此安娜认为人力资源部的前景应在新年之前及时获得确认。
6  玛丽亚·曼西妮:外籍员工工资问题(A) 67
玛丽亚·曼西妮工作已经将近一年,这是她的第一份全职工作,近期内她将得到米兰总部所给予的加薪奖励。玛丽亚来自北美,目前任职于中国香港一家意大利时装店。出乎她的预料,她需要大量承担超出当初合同规定的责任,此外,中国香港的生活费用以及通货膨胀率都超出了她的预计。她担心此次加薪并不能满足她的生活环境要求,因而正在考虑采取解决方法。本案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影响外籍员工工资的个人、文化以及环境因素,并提高他们在处理此类问题的能力。
7  五星啤酒的绩效工资 75
长期以来,五星啤酒公司一直是北京市场的领先者,但是最近,公司却度日艰难。五星啤酒的市场份额下降,产品质量很差,员工士气和激励水平也始终很低。现在,一家美国投资集团和北京市政府合资成立了五星啤酒合资公司,新的东西方结合的管理工作组正试图变革五星啤酒公司的报酬机制,以求在1997年内重新树立其市场领先地位。本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思考报酬 (例如绩效工资) 与其他组织设计因素 (例如战略、结构和人力资源政策) 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全面的组织变革。
8  一家中国台湾公司的组织变革 85
裕安集团是一家多种经营的中型公司,其高级人力资源经理正反思她第一年的工作。她已执行了许多新的人力资源制度,包括酬金调查、绩效评估、奖金分配及福利,但这些变革并非总是受到高层管理队伍和其他雇员的欢迎。本案例显示了试图在传统组织中快速实施大量的人力资源制度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9  新加坡中央花园喜来顿酒店 93
一家酒店的人事经理考虑他是否应在建立“杰出工作委员会”后进一步加大员工的参与程度。这个委员会由工会及低、中、高管理层代表组成,为酒店的许多生产活动提供协调机制,而最重要的作用则是改进了劳资关系。
10  中加瘦肉猪项目:改变当地习惯 105
这家公司的企业发展专家必须决定如何增加饲养场的业务发展。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饲养场的经理接受市场经济的观念和行为。这并不容易,因为这个饲养场原本是一家无需考虑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
11  法兰斯·莱克拜什:一个国际经理人的重大决定(A) 115
一个最近要退休的国际经理在他30年的职业生涯中,为施乐公司向新兴市场的国际扩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承担了主要的谈判任务,并创建了几个国际合资企业,且在其中几个国家(如墨西哥、巴西、中国)的合资企业中担任外派经理。本案例提供了个人及组织等层次的学习机会。作为一个经理或是未来的经理,学生可从中学习到在职业生涯中如何做关键的决定,如何从国际任务中得到发展,并了解外派经理家庭所承受的欢乐和挫折。在组织的层次上,本案例提供了有关国际增长和扩张的有用范例,及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
更重要的是,这些范例和问题发生在新兴市场的业务拓展之中。法兰斯·莱克拜什:国际经理(B)可作为本案例的附件。
12  长城高尔夫乡村俱乐部 125
中国北京附近一家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新任命的人力资源总监刚向公司的总裁提交了她的人力资源计划。问题是这份计划在招聘、培训及发展、报酬及福利等方面的方向是否正确,能否操作。
13  马来西亚国际银行 135
一家国际银行的外派经理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内部问题,即如何解决由两个部门经理的对抗而造成的部门间的矛盾;另一个是外部的,即如何应付来自政府的压力,建立组织各层次的雇用配额。组织的内部问题主要反映了当地社会中存在的社会、文化、种族间的紧张关系。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罗伯特 L.马西斯(Robert L.Mathis)约翰 H.杰克逊(John H.Jackson)
作者: 冯光明
作者: 加里.德斯勒(Gary Dessler) ; 赵曙明 改编
作者: JohnM.Ivancevich 赵曙明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卡尔 M.卡普(Karl M. Kapp) 卢卡斯·布莱尔(Lucas Blair) 里奇·梅施 (Rich Mesch) 著
作者: (荷)休伯特 K.兰佩萨德(Hubert K. Rampersad)
作者: (加)罗伯特·巴克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