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
作者 : 陈明 编著
出版日期 : 2011-05-03
ISBN : 978-7-111-33729-4
定价 : 25.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196
开本 : 16
原书名 : 软件测试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是计算机软件测试课程教材,全书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方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与确认测试、系统测试与验收测试、系统性能测试、面向对象测试、测试的设计与实现、Web应用测试、软件测试自动化、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书具有宽广的适用范围,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软件测试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特色

软件测试
陈 明 编著

本书主要内容
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及复杂度的提高,软件测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软件测试技术及方法越来越重要。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技术之一。
软件测试的种类很多,本书主要介绍基本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与验收测试、系统性能测试、面向对象测试、Web应用测试,并阐述了测试的设计与实现、测试自动化及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书作者充分考虑了软件测试实践性强的特点,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意必要技能运用方法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为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
陈 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智能及分布并行计算方面的研究,参加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撰写并出版计算机教材、专著及译著96种,其中多本教材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的“数据结构”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2003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图书前言

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中。计算机软件已成为一种新的驱动力,为决策、现代工程研究等提供解决问题的基础。
  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及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必须进行的软件测试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因此更加凸显了软件测试方法的重要性。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现已成为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软件测试工作直接决定了软件产品的质量。
  为了保证软件质量,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测试,软件测试存在于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虽然软件测试的种类颇多,但一本软件测试教程中不可能介绍所有的测试方法,本书主要阐述基本的测试技术和方法。
  本教程以一定的篇幅介绍了系统性能测试技术。性能测试不仅是系统性能测试的过程,也是系统性能优化的过程。完成性能测试需要测试人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需要测试自动化技术的配合。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已成为系统性能测试不可缺少的技术,其研究方兴未艾,前景远大。
  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的实现需要测试工具的支持,软件测试工具是支持测试任务实现而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测试环境是一组相关的软件测试工具的集合,它们集成在一起支持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工具与环境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软件生产率、改进软件质量有越来越大的作用。
  软件测试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灵感和智慧,需要有软件工程的理念,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软件测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中既要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必要的技能,也就是说,不仅要掌握其理论原则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熟练应用。因此,在学习软件测试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技术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思考,理解软件测试的思想和理念,并运用测试技术和技巧去解决问题。
  本教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先进性与系统性,在结构上各章呈模块化,在描述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通过软件测试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可以快速掌握软件测试必需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软件测试能力。
  本书的编写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专项资助。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于北京

上架指导

计算机科学及应用

封底文字

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及复杂度的提高,软件测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软件测试技术及方法越来越重要。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技术之一。
 软件测试的种类很多,本书主要介绍基本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与验收测试、系统性能测试、面向对象测试、Web应用测试,并阐述了测试的设计与实现、测试自动化及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书作者充分考虑了软件测试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讲解中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意必要技能运用方法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为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
陈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智能及分布并行计算方面的研究,参加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撰写并出版计算机教材、专著及译著96种,其中多本教材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据结构”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2003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图书序言

近20年里,计算机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科学”这个名字已经难以涵盖该学科的内容,因此,改称其为计算学科(Computing Discipline)。在我国本科教育中,1996年以前曾经有计算机软件专业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之后被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以来,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根据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和计算学科的现状,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发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提出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之下,构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大专业方向。《规范》中四大专业方向的分类,在于鼓励办学单位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以培养更具针对性和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为配合《规范》的实施,落实中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精神,我们规划了“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系列教材”。本系列教材面向全新的计算学科,针对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向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过渡的趋势编写,在知识选择、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满足《规范》的要求,并与国际接轨。本套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体现《规范》的基本思想,满足其课程要求。为使教材符合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编委会根据《规范》的要求规划本套教材,广泛征集在国内知名高校中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承担编写任务。
  (2) 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的宗旨开发教材。为了确保“精品”,本系列教材的出版不走盲目扩大的路子,每本教材的选题都将由编委会集体论证,并由一名编委担任责任编委,最大程度地保证这套教材的编写水准和出版质量。
  (3) 教材内容的组织科学、合理,体系得当。本套教材的编写注重研究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成果,能够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需求,合理地进行内容取舍、组织和叙述,还精心设计了配套的实验体系和练习体系。
  (4) 教材风格鲜明。本套教材按4个专业方向统一规划,分批组织,陆续出版。教材的编写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探讨先进的教学方法。
  (5) 开展教材立体化建设。根据需要配合主教材的建设适时开发实验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电子参考资料等教辅资源,为教学实现多方位服务。
  我们衷心希望本系列教材能够为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教学作出贡献,欢迎广大读者广为选用。

图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
序言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概述
11软件测试的发展
12软件失效机理
121四个概念及其关系
122软件错误类型及出现的原因
123软件缺陷的主要特征
13软件测试的定义
14软件测试的分类
141基于开发阶段的划分
142基于测试实施组织的划分
143基于测试技术的划分
15软件测试的对象
16软件测试的目的
17软件测试的原则
18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19软件测试的复杂性
110软件测试的经济性
111软件测试步骤
1111结构化软件测试步骤
1112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步骤
小结
习题
第2章软件测试方法
21静态分析
22动态测试
23人工测试与机器测试
231软件审查
232人工测试与机器测试的比较
24黑盒测试
241黑盒测试的有关概念
242等价类划分
243边界值分析
244错误推测
245因果图
25白盒测试
251白盒测试的作用
252程序结构分析
253逻辑覆盖
254程序插装
255符号测试
256程序变异
26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比较
261白盒测试的特点
262黑盒测试的特点
263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的对比
27敏捷测试
271敏捷技术概述
272敏捷测试的理念
273敏捷测试的原则
274敏捷测试的意义
小结
习题
第3章单元测试
31单元测试定义
32单元测试的目的
33单元测试的环境
34单元测试的内容
35单元测试用例
36单元测试的策略
37单元测试的过程
371单元测试的三个阶段
372单元测试的步骤
373单元动态测试方法
38单元测试问题
小结
习题
第4章集成测试与确认测试
41概述
411集成测试的重要性
412集成测试分析
413集成测试模式
42自顶向下集成测试
43自底向上集成测试
44混合式集成测试
45核心系统先行集成测试
46高频集成测试
47回归测试
48集成测试用例
49集成测试过程
410确认测试
4101确认测试的步骤
4102确认测试的标准
4103确认测试的内容
4104配置复审
小结
习题
第5章系统测试、终止测试与验收测试
51系统测试
511功能测试
512非功能测试
513系统测试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的区别
52终止测试
521终止测试的标准
522各个测试阶段的终止标准
53验收测试
531验收测试的内容
532α测试
533β测试
小结
习题
第6章系统性能测试
61性能测试概述
611性能测试的目的与指标
612性能测试的分类
613性能测试的要素
62性能测试的步骤
621收集需求
622设计性能测试用例
623性能测试用例的特点
624执行性能测试用例
625分析性能测试结果
626性能调节
627基准测试
628能力策划
63性能测试计划
64性能测试的注意事项
小结
习题
第7章面向对象软件测试
71面向对象测试基础
711面向对象测试层次
712面向对象测试顺序
713面向对象测试用例
72面向对象测试模型
721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
722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
723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
73类测试
731类测试概述
732类测试技术
733UML在类测试中的应用
74面向对象集成测试
75面向对象系统测试
76面向对象测试与传统测试的比较
小结
习题
第8章测试的设计与实现
81测试计划
811设计测试计划的目的
812测试方案的制定
813测试策略的制定
814测试计划的制定
815测试的组织
82测试设计
821建立测试配置
822测试用例设计
83测试执行
831创建测试任务
832执行测试任务
833处理软件问题报告
84测试总结
841测试结果的统计
842测试结果的分析
843测试报告的编写
小结
习题
第9章Web应用测试
91Web测试概述
911Web系统的结构
912Web测试的目的与计划
913Web系统的测试策略
92Web应用设计的测试
921总体架构设计的测试
922客户端设计的测试
923服务器端设计的测试
93Web应用开发的测试
931代码测试
932组件测试
94Web应用运行的测试
941功能测试
942性能测试
943用户界面测试
944兼容性测试
945安全性测试
946接口测试
947易用性测试
95基于J2EE平台的测试
951J2EE概述
952基于J2EE的单元测试技术
953Servlet的单元测试
954JSP单元测试
955数据库访问层的单元测试
96基于NET的ACT
961ACT概述
962ACT创建测试
963ACT测试举例
小结
习题
第10章软件测试自动化
101测试自动化的概念
102测试自动化的优点
103测试自动化的过程
104测试自动化的问题
105测试自动化的局限性
106测试自动化设计
1061测试自动化的基本架构
1062测试自动化的方法
1063测试自动化的层次
107测试自动化用例
1071测试自动化用例特征
1072测试自动化用例设计
1073测试自动化用例生成的优缺点
108测试自动化的前处理和后处理
109软件测试工具
1091测试工具的作用
1092测试工具的分类
1093典型的软件测试工具
1094测试工具的选择
小结
习题
第11章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
111软件质量的定义
112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
113软件质量保证
1131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
1132软件质量保证的策略
1133SQA小组的任务
114软件质量保证活动
115软件评审
1151设计质量的评审内容
1152程序质量的评审内容
116软件质量保证的标准
117软件质量评价
1171软件质量评价体系
1172软件质量评价标准
118软件质量框架
1181高质量软件的特性
1182软件质量框架的组成
119软件开发质量的定量描述
1191基本的定量估算
1192对软件需求的估算
1193估算验收测试阶段预期发现的缺陷数
1194针对维护活动的度量
1195软件可用性的计算
1196利用植入故障法估计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马克·J.班纳特(Mark J. Bennett)德克·L.胡根(Dirk L. Hugen)著
作者: 刘国忠 主编 吕勇 马牧燕 那云虓 参编
作者: (美)M. Morris Mano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Charles R.Kime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艾伦 B.约翰斯顿(Alan B.Johnston),丹尼尔C.伯内特(Daniel C.Burnett)著
作者: 杨楠楠 李凯东 姚问雁 高长宽 等著
作者: 薄列峰,(美)黄恒,顾松庠,陈彦卿 等著
作者: HPE ku8s team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