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管理的偏见:为什么聪明人故意办傻事(修订版)
作者 : 马浩 著
出版日期 : 2012-04-12
ISBN : 978-7-111-37732-0
定价 : 2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19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在认知心里学中,当谈到人们的某些特点时,用以表述的往往是“误区”、“谬误”、和“偏见”等贬义词,比如人们通常“衣帽取人”甚至“以貌取人”。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属性和特点。退一步而言,如果大家(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实际上如此“衣帽取人”,那么“偏见”不过是正常的“偏好”或“习惯”,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自然。而所谓的“正见”,才是某种一厢情愿和过于理想化的“偏见”。
管理学领域,更是莫衷一是,尤其缺乏公理通见。各类偏见,甚嚣尘上,然而,虽然刺耳,但的确又在很大程度上准确真实、鲜活自然。 偏又偏的道理。也许,当下的时代,是一个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代。如此,只有当读者和著者的偏见都偏到一块儿的时候,才会有些许知音共鸣。笔者的偏见是这样,您的偏见在哪里?我们能一起偏吗?

图书特色

为什么聪明人办傻事?可能还不够聪明。

为什么聪明人故意办傻事?大概办聪明事(或者聪明地办事)几乎不可能。

为什么聪明人在组织中故意办傻事?也许这会使人显得比较聪明。

为什么聪明人在组织中屡屡故意办傻事?很可能这样做其实是无可奈何之下的真正聪明。

总而言之,聪明人办傻事,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或者囿于有限理性、认知偏差,也许由于时间限制、成本约束,还可能迫于社会压力、政治隐情。应该说,傻人来办同样的事,基本上是更傻。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让聪明人办事时变得更加聪明。可以说,迄今为止,答案并不怎么肯定。

然而,换个角度来看,办傻事,其实也可能是智慧的象征,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实际的功能。如此说来,所谓“不正之风”,其实也许并非不正,因为理想中的“正”实际上并不可能。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实践理性的思路来剖析“聪明人办傻事”背后的一些“合理性”。

马浩,1994年获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战略管理学博士,1989年黄河大学研究生班毕业,1987年获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士。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北大国际MBA管理学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在美国、日本和国内的数家商学院任职,并与多家企业以及培训与咨询机构合作。
主要研究方向与成果:竞争优势的实质和起因,竞争动态分析,多元化经营战略,多点市场竞争与合作战略,企业创新管理,企业领导决策模式,中国新型国企的全球战略,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管理,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职业化,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兴衰,中国民营企业的政治战略,中国各类企业领军人物的传承。在北美和欧洲的英文管理学期刊上已经发表近20篇论文,在匿名审稿的国际管理学会议上宣读论文4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二部。在《北大商业评论》、《中欧商业评论》、《商界评论》、《销售与管理》、《经济观察报》等中文杂志与报刊发表管理学述评和专栏文章。
已出版的中文论著包括:

《竞争优势:解剖与集合》,2004

《竞争优势:解剖与集合》(修订版),2010

《决策就是拍脑袋》,2005

《缎子麻袋装管理》,2006

《管理的偏见》,2007

《战略管理学精要》,2008

《叶公品龙》,2008

《没话找话:决策还是拍脑袋》,2011

就管理学领域而言,当下的问题,不在于偏见多少,而在于到处充斥着各类不切实际、异想天开的所谓“正见”。众人一哄而上,摇旗呐喊,极力标榜自己的说法如何真善美,倾情鼓吹自己的理论怎样高大全。好一个管理学闹市!
与其在闹市中吆喝自己有如何正见,不如轻歌曼舞,浅唱低吟,哼几许乡间小曲,徜徉于野径清泉,是为《管理的偏见》。

图书前言

再版前言
  没错,这本书充满了偏见!
  这篇所谓的前言,算是笔者关于偏见的偏见。
  在认知心理学中,当谈到人们的某些特点时,用以表述的往往是“误区”、“谬误”和“偏见”等贬义词,比如人们通常“衣帽取人”甚至“以貌取人”。这种做法,体现的就很可能是一种误区和偏见;但也可能确实是有据可依,理所当然,因为人的外表和穿着打扮毕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属性和特点。退一步而言,如果大家(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实际上如此“衣帽取人”,那么“偏见”不过是正常的“偏好”或“习惯”,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自然。而所谓的“正见”,才是某种一厢情愿和过于理想化的“偏见”。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似乎等于是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这种理解并非完全谬误。当许多人被所谓的谎言征服并按照谎言之昭示而行动时,这种行动本身就可能造就和促成谎言所昭示的真实。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偏见亦是如此。当某种偏见在某时某地成为主流正见时,其他的见解,或偏或正,或真或假,便一律成为偏见。其实,细究起来,谎言和偏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谎言的重复往往是某些人或集团对大家的蓄意蛊惑和极力强加,而偏见的产生则通常是由于(大多数)民众之个人喜好与社会意识的自然流露和真实体现。
  更加夸张地说,世界上极少有(或者根本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极少有(或者根本没有)绝对的谎言,有的大多是不同谬误程度的阶段性真理,或曰不同正确程度的真实的谎言。没有人可以知道或见识到世间所有的事情和存在,因而无法做出完全准确的判断;也没有人能够有终极的权力去说服或者永久地强加于所有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天赋权力去享有自己的意见。世界上本来没有正见,某些偏见被赏识和信奉的人多了,便成了“暂时性”的正见。事实是,众人皆偏,无人能全。每个说法都是一家之言,首先是一种偏见。
  毫无疑问,教授是一个容易和应该产生偏见的职业,实在是职业设计使然。小学老师基本上讲的是他人的偏见,中学老师偶尔夹杂一些自己的偏见,大学教授主要兜售自己的偏见,否则注定汗颜难堪,必以教书匠称,不敢做教授言。没有知识创造,拿什么去做知识传授? 教授司职,旨在著书立言,有所创见,比思想深度,提独到观点。所谓观点“独到”者,讲的不是一己之偏见,又是什么呢?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公认的、本真的正统存在,我们根本用不了这么多教授,也根本用不了这么多讲师,给某个代表权威正统的教授录音录像,满世界去放就行了。
  管理学教授到底创见如何,偏见几多呢?如果你在书斋里苦思冥想,有人会说,他们生活在象牙塔内,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见解不偏才怪;如果你近距离接触企业及其管理者,也有人会说,他们整天忙于各类校外兼职,几乎不务正业,连稍许带有学术味儿的偏见都不见得能够整出来,不过是叶公好龙,滥竽充数;如果你的研究根植于国学,会有人说,整天游荡于故纸堆,怎可能应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管理挑战;如果你的研究力求与国际主流研究社区接轨,又会有人说,国内的管理学教授只会对着洋人的偏见盲目崇拜,拾人牙慧而大言不惭。
  对于一个尚有职业自尊感的管理学教授来说,上述说法都很刺耳,应该说属于某些人的“偏见”。然而,虽然刺耳,但的确又在很大程度上准确真实、鲜活自然。偏有偏的道理。也许,当下的时代,是一个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代。职业业余不分,内行外行难辨;江湖规则混乱,专业招摇撞骗;事实传说并列,新闻谣言互串;人人百姓自居,个个民众代言;都是真理化身,皆为道德裁判;最不缺的就是偏见。看来只有当读者和著者的偏见都偏到一块儿的时候,才会有些许知音共鸣。这大概是著作者的初衷吧。笔者的偏见是这样,您的偏见在哪里?我们能一起偏吗?
马  浩
2011年12月19日
北京海淀马连洼

初版前言
  每个人脑子里都可能存在一些偏见,但只要我们不把自己的偏见强加给别人,就算有一些偏见,也大抵无碍,至少还可以证明我们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轻易人云亦云。有时,冠冕堂皇的正见很可能就是某些强势偏见的化身,而某些坦陈自己一家之言的偏见,反倒可能有那么些许值得玩味的道理。这就是本书的基本思路:一个管理学教授的偏见。由于感到势孤力薄,于是大言不惭,拉管理学壮胆,曰“管理的偏见”。
  就所谓的管理学而言,我们当下的问题,不在于偏见太多,而在于四处充斥着各类不切合实际、极端异想天开的所谓正见。大家一哄而上,摇旗呐喊,极力标榜自己的说法如何真善美;倾情鼓吹自己的理论怎样高大全,在全球多少个国家同时出版。好一个管理学闹市,丝毫不懈地高歌猛进,义无反顾地热火朝天。没谁说自己的理论是偏见,没谁会提醒读者其理论的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
  如之奈何。与其在闹市中声嘶力竭地吆喝自己如何正宗、甚等新鲜,不如轻歌曼舞、浅唱低吟,哼几许乡间小曲,徜徉于野径清泉,信手拈来一些花絮故事,捎带着不动声色地撒播点儿个人偏见。 教授,是不乏偏见的。管理学教授尤其如此。虽然他们的活计恰似盲人摸象,并且大家对所摸的玩意儿到底是不是大象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欲则是令人拍案称奇。
  不知何时,我也莫名其妙地加入了管理学教授的队伍。于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虽是闲云野鹤,信马由缰,无病呻吟,独自感叹,终究也是以觅得几番知音为怀。请看,一个管理学教授的偏见,汩汩滔滔,阵阵袭来……
马  浩
2007年4月18日
于伊利诺伊州春田市港湾码头

上架指导

企业管理

封底文字

为什么聪明人办傻事?可能还不够聪明。

为什么聪明人故意办傻事?大概办聪明事(或者聪明地办事)几乎不可能。

为什么聪明人在组织中故意办傻事?也许这会使人显得比较聪明。

为什么聪明人在组织中屡屡故意办傻事?很可能这样做其实是无可奈何之下的真正聪明。
总而言之,聪明人办傻事,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或者囿于有限理性、认知偏差,也许由于时间限制、成本约束,还可能迫于社会压力、政治隐情。应该说,傻人来办同样的事,基本上是更傻。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让聪明人办事时变得更加聪明。可以说,迄今为止,答案并不怎么肯定。

然而,换个角度来看,办傻事,用看似很傻的办法办事,其实也可能是智慧的象征,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实际的功能。如此说来,所谓“不正之风”,其实也许并非不正,因为理想中的“正”实际上并不可能。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实践理性的思路来剖析“聪明人办傻事”背后的一些“合理性”。

作者简介

马浩 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再版前言
初版前言

战略的偏见
为什么战略要跟老板聊 / 2
核心竞争力:概念渊源与错误解读 / 6
利基战略:与池塘共同成长的鱼 / 12
蹩脚的转身,不自量力的败局 / 16
创新的偏见
乔布斯为我点亮一盏灯 / 26
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价值 / 30
高歌猛进:创新靠实干 / 34
其实创新多无奈 / 38
创新、收藏与破坏 / 43
管理的偏见
谁说顾客是上帝 / 48
指挥与乐团的关系 / 52
从英文规范想到国家标准及其他 / 57
为什么聪明人故意办傻事 / 60
学问的偏见
国际接轨:商学院的一仆二主 / 72
大学教授、咨询公司和管理学大师 / 80
教授是一个职业 / 85
神秘过后的庸俗:2×2矩阵泛滥成灾 / 89
读书的偏见
读书要趁早 / 96
书读多少才算个够 / 100
读黄宗羲《原君》有感 / 102
有关启蒙的杂感 / 106
世俗的偏见
中庸之道与曲线效应 / 110
我偏要跟人比:从南施与邹忌说开 / 115
赝品的价值与标准化的力量 / 120
竞争的偏见
引言:多点竞争中的金色准则 / 126
交互领先:互相忍让的外部前提 / 129
统一行动:互相忍让的内部基础 / 134
多市场竞争:为跨市场战略把脉 / 138
多时点竞争:两军共“病”阵地战 / 146
结语:多点竞争的管理含义与政策含义 / 150
独裁的偏见
引言:无可奈何花不去 / 156
成败皆因独裁:有权没权都是事儿 / 158
关于独裁分类标准的交代 / 163
应对独裁:见机行事 / 173
结语:似曾相识燕徘徊 / 177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阚雅玲 朱 权 游美琴
作者: 翟磊 编著
作者: 主编 郝云宏 向荣
作者: 主编 郝云宏 向荣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周晓寒  田辉  著
作者: (加)罗杰·马丁(Roger Martin)著
作者: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