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经济学>产业经济

数字解读万科:房地产管理之道
作者 : 何宇轩 著
出版日期 : 2013-03-15
ISBN : 978-7-111-41587-9
定价 : 7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45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全书以地产标杆万科作为研究对象,作者致力于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来阐述企业财务的管理原理、理念和技巧,突出实用性,运用全程数据剖析、全程图表演绎、全程案例展示,从企业管理的9大关键领域(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营运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业绩管理、成长管理和价值管理)出发,提炼出了万科作为业内标杆的21个管理密码。

图书特色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持续的调控,房地产企业正面临着史上最为严峻的洗牌和生死抉择。为了生存下去,房地产企业必须进行转型:要么在业务上进行转型,要么在管理上进行转型,即由粗放式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而转型最好、最简单的法则就是向标杆万科学习。
本书首次将公司金融、管理的先进理论运用于房地产企业的具体管理。一方面系统地分析万科的标杆实践,另一方面每章以“管理原理”开篇、以“对标管理”和“诊断案例”作结,便于房地产企业全面、深刻地领悟管理的真谛,通过对标诊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本书特点如下
全程数据剖析。本书涉及A股140多家地产业上市公司自上市前3年以来的所有报表数据、附注数据和年报中出现的经营管理数据。不仅有企业的原始数据,更有计算、分析数据(财务指标)。
全程图表演绎。本书收录的图表超过350幅。除了管理原理示意图之外,为了便于读者直观地理解财务数据,作者还设计了大量的图表,有趋势图、均值图、雷达图、定基增长图、直方图等,从各个维度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全程案例展示。除了万科这一主案例之外,本书还包括诊断案例31个。

数据是了解企业最好的方式,量化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我们的企业家应该学会用数学而不是用语文来管理企业。作者通过对房地产行业A股140多家上市公司历年海量数据的分析,尤其是通过对万科的经营、管理的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提炼出了万科的种种先进管理之道,令人耳目一新。
朱中一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
我不懂房地产,更不懂房地产的数据解读。然而,就我们提倡的精细化管理角度,何先生提出的“数字解读”非常对我的胃口。
汪中求
资深管理顾问
著有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
本书全程以万科一家公司作为主案例,这在公司金融类书籍中非常少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全程以一家公司作为主案例的优势在于,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经营、管理环境,以便更加系统地思考公司金融、管理原理在企业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朱武祥
清华大学公司金融学教授
万科是有理想的,王石是骨感的,用数字诠释理想,用理性解读骨感,请阅本书。
王 璞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

图书前言

关于这本书
  为什么写这本书
  作者在培训和咨询中,经常碰到来自企业界和银行界的学员提出一些问题或困惑,主要集中在下面两类。
  ● 一是关于公司财务的话题。公司财务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那么财务管理的核心原理是什么?财务怎样才能与企业战略融为一体?如何透过数字来看企业的成败得失?财务数据分析的要领是什么?
  ● 二是关于房地产的话题。万科从2001年8月开始全面进军房地产业,短短10年之后,到2010年就以1 081.6亿元的销售额成为世界地产业的NO.1,其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学习万科,应该学习万科的什么?房地产企业要想提升自己,应该如何进行对标和诊断?
  这是两个维度的话题:第一类话题体现了“专业性”——财务管理,第二类话题体现了“行业性”——房地产,两者不同,但其实又可以融为一体:财务可以理解为通用的原理,房地产可以理解为财务的具体应用。鉴于这种考虑,作者酝酿多年,决定以《数字解读万科:房地产管理之道》为题,来与读者探讨这两方面的问题。
这本书写什么
  1.全书框架
  本书的内容架构,可以归结为企业财务管理的9大领域——“3-3-3”层次,每一领域以篇的形式来展示,共9篇(见图0-1)。

图0-1 企业财务管理的“3-3-3”层次
  3项活动: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运营管理是企业财务最重要的3大管理活动,其中投资和融资更是企业发展的“双轮”,运营管理则是投融资的连接体。
  3大基座:贯穿3项活动始终的是“3大基座”——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资金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根本,成本管理是企业盈利的关键,风险管理是企业成败的核心。
  3个目标:3项活动和3大基座所托起的是企业的3个目标——业绩、成长和价值。有业绩才能生存,有成长才有发展,有价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每章结构
  每篇下面分为若干章,每章的内容结构分为“管理原理→标杆实践→对标管理→诊断案例”4部分内容(见图0-2)。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两点。
  一是指标量化。量化是促进管理活动有效实行的重要途径,在“管理原理”部分,作者为便于对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量化,列出了指标体系。
  二是案例演示。为了便于读者更全面地领悟企业的经典管理原理,本书在阐述了这些原理之后,以万科作为主案例进行佐证,同时以某些典型地产公司作为诊断案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书中出现的企业(包括万科),全部是真实的A股上市公司,它们在书中仅仅是以案例的形式出现,作者无意对它们进行全面评价。在“诊断案例”部分,为了不使读者过度把注意力放在企业本身,而忽略案例的警示意义,作者对这些企业的名称进行了匿名处理。
  3.附录
  为了便于地产企业对标和地产行业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地产行业的财务特征,书中以附录形式列出了下列内容:
  ● 地产行业破局之道:管理精细化;
  ● 万科启示:对标+精细化;
  ● 地产对标企业列表;
  ● 地产行业财务特征;
  ● 本书诊断案例索引。
这本书怎么写
  现有的关于公司财务的书籍林林总总,仅中文书籍就超过4 800种。本书与以往财务书籍完全不同的是,作者致力于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来阐述企业财务的管理原理、理念和技巧,突出其实用性。本书的写作手法有如下3个特点:全程数据剖析、全程图表演绎、全程案例展示(见图0-3)。
  1.全程数据剖析
  这是一本数据集。
  财务数据可谓是企业的“黑匣子”,企业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任何成败得失,最终都会体现在财务数据上。财务数据包括报表数据,但远远不限于3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财务数据的价值也不在于数字本身,而在于隐含在数字背后、数字之间的联系和逻辑。
  作为管理者,读懂财务数据不仅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而且还关系到其管理决策是否合理、科学和有效。
  由于财务数据的极端重要性,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全程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本书中的数据可谓“海量”。
  ● 数据量庞大。本书涉及A股140多家地产业上市公司自上市前3年以来的所有报表数据、附注数据和年报中出现的经营管理数据,例如,万科1990~2011年共22年的数据。除了A股,还有港股和美股房地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数据。保守估计,如果按照Excel单元格来算的话,本书背后的数据库的数据多达百万级别(1 000项数据×100家公司
×10年)。
  ● 数据层次丰富。本书中的数据是立体的、多维的,不仅有企业的原始数据,更有计算、分析数据(即财务指标)。财务指标的算法包含了国际、国内顶级的数据库涉及的算法,如美国的彭博(Bloomberg)、CapitalIQ,中国香港的CEIC,上海的万得(WIND),深圳的国泰安(GTA)、巨灵(GENIUS),北京的锐思(RESSET)等。此外,还有大量根据作者研究角度所设计的指标和算法。
  顺便提一下,本书选择2007~2011年作为研究的主要时间窗口,主要基于如下两点考虑:一是仅看某年的时点数会有偏差,而期间数则起到了一个平滑作用,更容易看出规律,3年太短,10年太长,5年则较为合适;二是对于中国地产行业来说,2007~2011年,经历过房价疯涨、政策密集调控和行业低谷的冰火两重天,对地产管理研究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2.全程图表演绎
  这是一本图表集。
  一图胜千言。本书展示了企业财务管理最核心的几大理念,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作者在每一章的“管理原理”部分都配有框架图。
  为了便于读者直观地理解财务数据,作者还设计了大量的图表,有趋势图、均值图、雷达图、定基增长图、直方图等,从各个维度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经粗略统计,本书中涉及的图表超过350幅(张)。
  3.全程案例展示
  这是一本案例集。
  案例教学是当今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经济、金融、管理类培训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教学方法。全书采用案例形式的写作手法,全程以万科作为主案例,以28家典型地产公司作为诊断案例,从多个角度对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评析。
  据统计,除万科这个主案例之外,本书中还包括诊断案例31个。如果按照专题分解为小案例,则更多。

  除特别注明外,本书的数据及案例来源有:
  ● 房地产公司的原始数据,包括报表数据、经营管理数据,来自上市公司年报及公告;
  ● 房地产公司和房地产行业计算、分析数据来自作者何宇轩的“E-F-M” (亿富智库)数据库;
  ● 书中案例全部来自作者何宇轩的“E-F-M”(亿富智库)案例库。
这本书写给谁
  这本书兼顾了“专业性”(财务管理)和“行业性”(房地产)两个维度,所以同时适合专业读者和行业读者,具体来说,这本书是写给两类人士看的。
  1.财务类读者
  这是一本以房地产为背景的财务书籍,适合所有对公司财务感兴趣的读者。
  从理论上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原理本身并不复杂,难就难在如何应用,难在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将其与企业战略融合在一起。所以,学习需要借助案例这个载体。与现有财务类书籍完全不同的是,本书全程以一个行业——房地产为背景,以一家公司——万科为主案例,以28家地产公司为诊断案例,为读者构造了一个真实、完整、全方位的经营管理环境。通过数据分析,融管理原理于企业实践,实战性更强,更容易理解财务管理的精髓。深刻领悟了管理原理之后,再推广、应用到别的行业就容易多了。
  特别地,本书非常适合高校教学,可在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公司金融、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材或者教辅资料使用。高校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需求,选用本书中的案例。一图胜千言,甚至一幅图也可以作为案例供学生讨论。对于案例教学的生动性,作者在培训实务中深有体会。
  2.房地产类读者
  这是一本从公司财务角度写的房地产管理书籍,适合所有对房地产感兴趣的读者。
  首先是地产企业的各级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学会从财务角度来思考问题,评价管理活动的有效性,不断优化决策。财务是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终极体现,与企业的每一个人、每一项活动相关,企业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最终都会落实到企业的报表上。所以,财务不仅是财务人员的财务,更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财务,企业应该建立“财务全员观”。事实上,建立全员的、以财务绩效为先导目标的管理考核机制,正是万科、中海地产、恒大地产、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招商地产、万通地产、SOHO等优秀地产商走向成功的基本做法。
  其次是地产行业研究、咨询人士。本书中建立了大量的二维、三维矩阵,可以通过它们很方便地观察企业的管理活动。例如,通过投资绩效矩阵,可以分析出企业的利润率和周转率的配合;通过融资矩阵,可以看出企业的融资效率和融资风险等。另外,本书中的数据库丰富,尤其是参照值(标杆值、行业中值)可用于企业诊断分析,因此本书可作为咨询专家手头的工具书。
   1.在国内,公司财务又叫“公司理财”或“财务管理”,国外习惯于叫“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
   2.为了便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地产行业和万科,作者在写万科的同时,还附上了A股地产上市公司其余“三大天王”——保利地产、金地集团和招商地产的数据和信息。
   3据不完全统计,在财务类经典书籍中,全球只有一本书曾经完整地以一个公司为背景来阐述财务原理,那就是哈佛大学教授佩普(Palepu)的《企业分析与估价》(Business Analysis & Valuation: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s)第1版。
   4.财务绩效在不同企业的应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企业用经济增加值(EVA),有些企业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有些企业用平衡计分卡(BSC)。
   5.计算行业平均水平可以采用均值、中值(又称“中位数”)等算法,当行业内各公司的表现差异很大时,尤其是有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奇异值时,采用中值来代表行业平均水平比采用均值会更好一些。本书出于这一考虑,一般采用中值来代表行业平均水平。

上架指导

房地产

封底文字

数据是了解企业最好的方式,量化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我们的企业家应该学会用数学而不是用语文来管理企业。作者通过对房地产行业A股100多家上市公司历年海量数据的分析,尤其是通过对万科的经营、管理的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提炼出了万科的种种先进管理之道,令人耳目一新。
——朱中一,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

我不懂房地产,更不懂房地产的数据解读。然而,就我们提倡的精细化管理角度,何先生提出的“数字解读”非常对我的胃口。
——汪中求,资深管理顾问,著有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

本书全程以万科一家公司作为主案例,这在公司金融类书籍中非常少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全程以一家公司作为主案例的优势在于,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经营、管理环境,以便更加系统地思考公司金融、管理原理在企业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朱武祥,清华大学公司金融学教授

万科是有理想的,王石是骨感的,用数字诠释理想,用理性解读骨感,请阅本书。
——王璞,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

作者简介

何宇轩 著:暂无简介

推荐序

推荐序一
树标杆,学标杆
——开创房地产精细化管理新时代
  前十几年,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房改政策的红利和居民原住房状况比较短缺等原因,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以卖方为主的市场。这在2007年之前尤为明显。那时只要拿到地,盖上楼,房子就不愁卖,企业就能赚钱。甚至有很多小房地产公司只要拿上地,连楼都不需要盖,持有土地一年半载就有非常可观的土地升值收益。在这种卖方市场主导的模式下,大多数中小房地产企业根本就不重视管理,或者管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落到实处。如今,随着国家对房市调控的常态化和对市场行为的不断规范,企业的盈利模式必将随之发生转变。优化管理、快速周转是目前乃至未来房地产企业获取成功的不二法则。
  纵观中国3万家左右房地产企业,同样是做房地产,同样受益于中国房地产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两极分化却非常严重:万科、恒大地产、中海地产、保利地产、碧桂园、富力地产、世茂房地产、雅居乐地产、金地集团和龙湖地产能进入营业收入前十强,而很多企业十多年来却没有大的发展,甚至在市场竞争的洪流中销声匿迹。差距在哪里?差距就在于它们是否做到了三条——精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及规范化服务。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规范和不少地方的房地产由卖方市场逐步过渡到买方市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向管理要效益将比向市场要效益更重要,或者简单说,周转率将比利润率更重要。事实上,即使在2007年之前所谓的“暴利时代”,万科等一流地产商的利润率也不是很高,但它们的周转率却是遥遥领先的。正是由于始终把握“向管理要效益,而不是纯粹依赖市场机遇”这一重要的经营管理理念,万科等标杆性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才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将在未来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呢?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向标杆学习。万科在2010年以千亿级的销售额,成为全球地产业的标杆。而在这之前的多年中,万科以新鸿基、帕尔迪等世界一流地产商作为标杆,通过学习、融合、改进,最后超越了这些标杆,成为世界性的标杆。万科之路给中国地产企业一个深刻的启示:标杆是可以学习,可以复制,甚至可以超越的。
  事实上,向标杆学习,向来不缺意识,缺的是方法和行动。国内不少地产企业早就有了以万科等优秀地产商作为标杆进行学习的意识,也组织了一些参观、考察、交流活动,但为什么收效甚微呢?原因就在于它们还仅仅停留在“万科优秀”的感觉上,还没有深刻体会到万科优秀在哪里。试想,连一家企业优秀在哪里都不知道,学习其优点从何谈起?
  因此,学习标杆的前提是挖掘标杆的先进做法。近年来,一些业内人士提炼了万科的一些优秀做法,通过文章、书籍、讲座等形式呈现出来。过去对万科的介绍侧重于住宅产业化方面。本书作者何宇轩先生历经三年多的艰辛,推出了《数字解读万科:房地产管理之道》这本力作,从财务角度,以数据入手,全面剖析了万科的先进管理之道,填补了房地产管理的这项空白,为房地产企业乃至行业健康发展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与作者何宇轩先生,本人过去未曾联系过。据他自述,在房地产企业做了13年,其中9年的专职管理工作,曾担任过财务总监等职务,还有4年的房地产企业高级顾问经历,同时还拥有4年经济、金融和管理的专职研究和培训经历,是资深的银行和企业培训讲师。这种独特的背景使作者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本人认为出版此书很有意义,并欣然同意为此书作序。
  该书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用数据说话,剖析到位。数据是了解企业最好的方式,量化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我们的企业家应该学会用数学而不是语文来管理企业。作者通过对房地产行业A股140多家上市公司历年海量数据的分析,尤其是通过对万科的经营、管理的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提炼出了万科的种种先进管理之道,令人耳目一新。
  二是内容有高度和深度,论述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全书从公司财务入手,但内容并不限于公司财务,涉及企业的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运营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业绩管理、成长管理和价值管理九大领域,几乎囊括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重要领域。作者在分析时既坚持用数据说话,又注重经营管理的细节挖掘,将其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了论述。
  三是拿来即用,实用性强。这是一本写万科的书,更是一本提升房地产企业管理的书。作者将公司金融、管理的先进理论运用于房地产企业的具体管理中。除了写万科的标杆实践之外,每章以“管理原理”开篇,以“对标管理”和“诊断案例”作结,更便于房地产企业全面、深刻地领悟管理的真谛,并通过对标诊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健康发展。感谢作者通过三年多的精心研究,为房地产行业奉献了一本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和监测的好书。该书值得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及有关人员阅读借鉴。

朱中一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
2012年12月于北京




推荐序二
精细化管理拒绝“大概其”
  何宇轩先生老在我面前称学生,其实是不当的。就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他才是我的老师。就《数字解读万科:房地产管理之道》这本书来说,我作序也未必有资格,因为,我不懂房地产,更不懂房地产的数据解读。然而,从我所提倡的精细化管理角度,何先生提出的“数字解读”非常对我的胃口。
  应该说,多数中国人都承认,中国文化中一直欠缺数据文化,进入工业化的中国数据工程薄弱,且因为很多非正常原因,中国的对外数据可信度也不高。中国是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弱国,收集弱,开放弱,分析弱,利用弱。自然,数据创造的价值也较低。
  当然,数据不全是数字,但数字一定是数据。企业管理的事实,首先就表现为一系列数字为主的数据。但我们的企业往往忽视数字。讲成本太高,不讲到底高出5 000还是2万;讲价格大幅下降,却说不出降幅的百分比;讲产品质量不良,又说不清哪几个指标分别低于标准多少。
  曾有一次在德国小镇问路的经历。我们的同行者问一位德国小伙子:“从这里到那边的小镇要走多久?”那位小伙子耸耸肩膀回答“不知道”。同行者中有人追问:“你不是本地人吗,那个小镇的教堂尖顶都能看见,你怎么不知道有多远?”德国小伙子很委屈地说:“我们这两个镇相距7.4公里,但你的同伴刚才问的是走多久,多久是时间,时间等于距离除以速度,你的速度我不知道啊。”于是,一帮中国人大笑。我没有笑,也笑不出来。
  2012年起,中国经济很明显面临极大压力。前几天的早间新闻中,德国女总理说希腊危机还有5年,那么我们的危机是否已经到来?如果只是下滑,那么几年才能回升?2008年中国政府投入的4万亿元撑了4年,产生了一大堆深层问题,政府还有多少钱可以投?据了解,2012年天津计划投资3 750亿元,是2011年财政收入的2.6倍;长沙计划投资1 658亿元,是2011年财政收入的2.5倍;贵州计划投资3 000亿元,是2011年财政收入的2.3倍。2012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40%的省级政府未能完成年度财政收入的任务。而恰恰2012年地方政府大多进入4万亿元投资配套时举债带来的偿债高峰,数据为1.8万亿元左右。地方政府负债风险高居不下,另一方面各地作为主要融资手段的土地资源接近枯竭。政府钱从哪儿来?有关资料显示,至2010年年底全国省市县共设立为政府融资服务的公司6 576家,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金融堰塞湖”,这种明暗难辨的融资渠道更具深层威胁。
  我们不习惯也不会做数据分析,有时甚至不愿和这些数字打交道。很多人把经济回升的希望寄托给政策的调整,但如今已不再是单纯依靠“抓革命,促生产”的时代了,政治没那么神奇的威力,经济规律很难逆转。
  2012年10月,我有一个经营铁矿的客户看到铁矿粉价格有所回升,就打算加大马力生产,并囤积部分铁矿粉,等待价格回升到一个较理想的位置再抛,以扳回一点前面半年多来每月接近千万元的亏损。我及时纠正了他们的错误决策,建议他们把手头的铁矿粉全部抛完,并且继续限产,收缩队伍。因为我手头有大量数据证明铁矿粉价格必然继续下跌,而且需求冷淡。有一家国内大银行2012年前9个月在钢铁贸易客户中形成的不良贷款已经超过200亿元,中国钢铁业产能早已严重过剩。钢铁企业都在修炉限产,铁矿粉价格一泻千里,仅青岛港滞留的铁矿石高达1 500万吨。进一步分析背景数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10年后的2011年产能就从1亿吨猛增到10亿吨。2008年年底中国钢铁产能6.6亿吨,市场需求却只有4.7亿吨。国际钢铁市场的钢材价格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大跌37.6%。10月份为何铁矿粉价格有抬头迹象呢?主因是发改委在9月份相继批准了一些地区的投资项目,以地铁、城铁为主,总投资金额达8 000亿元。且不说这些项目不足以拉动庞大的中国钢铁行业,就这些项目的建设期也是需要好几年的,何况地方配套资金还未必有着落。
  前几年,我回江西老家,老家的地方官员纷纷打探光伏产业的前景,跃跃欲试想杀进去分一杯羹。我属于保守派,泼冷水为多。中国的光伏装机投资成本每千瓦约1.8万元,常规火电成本每千瓦约3 500元,差距过于悬殊。当然,政府开展了“金太阳示范工程”对光伏产业进行财政补贴,其中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系统补贴50%,独立发电系统补贴70%。但理性地看,这怎么会是好行业?这种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的行业看上去很美,但是抗风险能力极弱,一旦经济下行,后来跟风的地方政府必然跟着大把吃药!2012年的新数据出来了,光伏产品全世界总需求3 000万千瓦,中国光伏电池产能已超过
4 000万千瓦。此时,你还认为这是个好行业吗?
  当然,我讲的这些故事,多是数据决策的案例。至于企业管理的数据化,我就没有必要外行瞎议论了,请读何宇轩先生的《数字解读万科:房地产管理之道》。

汪中求
著名管理学者
北京汪中求细节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
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培训师
2012年10月于郑州




推荐序三
朴实的原理,生动的案例,大美的数据
  何宇轩是我2008年带的清华MBA论文学生,最近写了一本新书《数字解读万科:房地产管理之道》,看了样稿,感觉他很用心。从书名上来看,这本书写的是万科,说的是房地产,但最吸引我的是书中“原理?案例?数据”这行小标题。仔细翻阅样稿,验证了我的感觉,这本书的外延确实远远超越了万科这家企业,甚至超越了房地产这个行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注重挖掘公司金融原理在企业实务中的应用
  在国外,企业财务本质上属于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的范畴,国内习惯叫公司财务、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我一直强调,企业家应该学会用金融的观点来运作企业,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及自身特点的商业模式。
  作者虽然是按照传统的财务管理思维,将全书分为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运营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业绩管理、成长管理和价值管理共9篇,但仔细一看内容,发现很务实。例如,“第一篇 投资管理”下面分了“业务范围”“业务定位”和“项目储备”3章,分别论述企业在投资领域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的决策:业务范围的选择——是走专业化路线,还是多元化路线?业务定位的选择——是走以周转率取胜的规模化路线,还是走以利润率取胜的效益化路线?存货储备(房地产企业为项目储备)的选择——是进行轻资产运作,还是重资产运作?
  这本书虽然是以房地产行业为背景来写的,但书中提炼出来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各行各业,只不过是在不同的行业存在一些环境和背景的差异而已。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关于房地产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公司金融的书。
  2.全程采用案例演绎的方法
  案例为研究公司金融、管理等问题提供了具体的场景,更便于学以致用。值得指出的是,本书全程以万科一家公司作为主案例,这在公司金融类书籍中是非常少见甚至绝无仅有的。全程以一家公司作为主案例的优势在于,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经营、管理环境,便于读者更加系统地思考公司金融、管理原理在企业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事实上,CEO和CFO在进行企业决策时,绝不可能仅考虑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而更多是要从各个维度来全面、综合地把控企业。例如在“第6章 融资效率”中,作者提出企业在制定融资战略时必须发挥财务杠杆对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提升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权益乘数(EM)越大越好,但是从融资风险(第15章)来看,企业还必须控制好财务风险,做到资产带息负债率和资产净债务率的安全、可控。
  3.全程采用数据分析的视角
  这本书是何宇轩运用数字分析企业的典范。在我的印象里,何宇轩对数字分析非常痴迷。我记得当初他的MBA论文题目是《北京建工集团房地产项目价值管理研究》,里面就大量采用了数字分析的方法。后来他为各商业银行总行做培训,为《财资中国》撰写专栏文章,也都沿袭了数字分析这一风格。通过交谈得知,数字在他眼里简直就是一种美,甚至是一种大美。透过数字,他能看出企业的战略取向、发展模式,看出企业家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管理就是数据,尤其是处于现在的大数据(big data)时代。数据分析是企业管理传统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这方面,作者绝对算不上创举,但是,像作者这样大规模、多维度进行数据分析来研究企业管理确实非常少见,因为这不像是个人而像是公司在做的事情。近几年,他建立了自己的指标体系,除了通用指标之外,还开发了许多简单、实用的分析指标,例如用“主业突出度”来衡量企业的业务幅度、用“短期资金对短期资产比率”来衡量企业的投融期限匹配度。此外,与现有研究普遍采用一维数据不同的是,作者大量运用两维甚至三维的矩阵分析方法。例如用总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构建矩阵,可以清晰地看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是依赖投资驱动还是融资驱动;用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构建矩阵,可以看出企业是定位于规模化还是效益化;用投入资本和经济增加值率构建矩阵,可以看出企业EVA的驱动因素。
  公司金融、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模式,但绝对有章可循——这个“章”可统称为企业的商业模式。这本书虽然没有商业模式的“形”,但处处隐含着商业模式的“神”。这本书的最大贡献与其说是得出了一些结论,还不如说是给了各类型的读者一个思考的空间。
  如果你是一名讲授公司金融、公司战略、财务分析、房地产管理课程的高校老师,你会发现书中的案例可以直接拿到课堂上供学生讨论;如果你是一名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士,可以将书中提炼出来的管理精髓直接应用于企业实践中;如果你是一位非房地产行业的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中领略到管理的精髓,用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如果你是一位企业管理咨询人士,从书中可以找到分析企业的工具、方法和数据;如果你是一位证券投资人士,也可以从书中找到一套正确解读企业的方法……一句话,开卷有益!

朱武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商业模式研究工作室主任
2012年12月于北京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树标杆,学标杆——开创房地产精细化管理新时代 / 朱中一
推荐序二 精细化管理拒绝“大概其”/ 汪中求
推荐序三 朴实的原理,生动的案例,大美的数据 / 朱武祥
前言
第一篇 投资管理
第1章  万科,当之无愧的标杆 4
1.1 一封邮件:宣告万科成为世界级地产航母 4
1.2 神奇的万科速度:27年“五级跳” 5
1.3 业内地位:世界地产业NO.1 10
1.4 业内声誉:股东价值、社会责任、善待员工 15
第2章 业务范围 19
2.1 【管理原理】企业之惑:多元化vs.专业化 19
2.2 【标杆实践】万科的减法战略:锁定住宅专业化 24
2.3 【对标管理】主业突出度 28
2.4 【诊断案例】主业不“主” 29
第3章 业务定位 33
3.1 【管理原理】向左or向右:周转率vs.利润率 33
3.2 【标杆实践】万科的业务定位:低利润,高周转 37
3.3 【对标管理】业务定位 41
3.4 【诊断案例】利润率和周转率失衡 42
第4章 项目储备 45
4.1 【管理原理】项目储备准则:够用为好 45
4.2 【标杆实践】万科:稳健的存货投资策略 49
4.3 【对标管理】存货投资策略 51
4.4 【诊断案例】项目储备过多或过少 52
第二篇 融资管理
第5章 融资期限 60
5.1 【管理原理】融资期限结构:投融匹配 60
5.2 【标杆实践】万科的融资期限结构:投融匹配 63
5.3 【对标管理】融资期限管理 65
5.4 【诊断案例】投融期限错配 65
第6章 融资效率 68
6.1 【管理原理】融资效率:财务杠杆 68
6.2 【标杆实践】万科的融资效率:用足财务杠杆 71
6.3 【对标管理】融资效率管理 73
6.4 【诊断案例】财务杠杆过高或过低 73
第7章 融资渠道 80
7.1 【管理原理】OPM战略:用别人的钱来赚钱 80
7.2 【标杆实践】万科的OPM战略 82
7.3 【对标管理】融资渠道管理 85
7.4 【诊断案例】产业链融资思维缺失 86
第三篇 运营管理
第8章 资产结构 92
8.1 【管理原理】优化资产结构 92
8.2 【标杆实践】万科:较高的核心资产比率 94
8.3 【对标管理】资产结构管理 96
8.4 【诊断案例】核心资产不突出 97
第9章 核心资产运营能力 101
9.1 【管理原理】核心资产运营能力:效率边界 101
9.2 【标杆实践】万科:提高核心资产的运营能力 102
9.3 【对标管理】核心资产运营能力管理 105
9.4 【诊断案例】运营短板 106
第四篇 资金管理
第10章 现金流之源 114
10.1 【管理原理】现金流之源:经营性现金流 114
10.2 【标杆实践】万科现金流之源:经营性业务 116
10.3 【对标管理】经营业务现金流管理 119
10.4 【诊断案例】经营性现金流失衡 120
第11章 产业链视角的资金管理 124
11.1 【管理原理】产业链视角的资金管理:现金周期 124
11.2 【标杆实践】万科的现金周期管理 127
11.3 【对标管理】现金周期管理 130
11.4 【诊断案例】采购或生产资金积压期过长 131
第12章 最佳现金持有率 137
12.1 【管理原理】资金基准线:最佳现金持有率 137
12.2 【标杆实践】万科的最佳现金持有率 140
12.3 【对标管理】现金持有率管理 143
12.4 【诊断案例】现金持有率过高或过低 144
第五篇 成本管理
第13章 战略成本管理 152
13.1 【管理原理】成本管理=管+控 152
13.2 【标杆实践】万科的成本管理:加法+减法 154
13.3 【对标管理】成本管理 159
13.4 【诊断案例】成本失控 159
第14章 战略费用管理 163
14.1 【管理原理】费用管理:战略视角 163
14.2 【标杆实践】万科的费用管理:加法+减法 165
14.3 【对标管理】费用管理 172
14.4 【诊断案例】费用失控 174
第六篇 风险管理
第15章 融资风险管理 182
15.1 【管理原理】融资风险:结构风险 182
15.2 【标杆实践】万科的融资结构:高而不危 185
15.3 【对标管理】融资结构风险管理 190
15.4 【诊断案例】还本风险或付息风险过高 192
第16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 196
16.1 【管理原理】流动性:双刃剑 196
16.2 【标杆实践】万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198
16.3 【对标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 201
16.4 【诊断案例】流动性过弱或虚胖 203
第17章 综合风险管理 209
17.1 【管理原理】杠杆:效应与风险 209
17.2 【标杆实践】万科的杠杆管理 211
17.3 【对标管理】综合风险管理 214
17.4 【诊断案例】高杠杆风险 216
第七篇 业绩管理
第18章 综合绩效 222
18.1 【管理原理】股东回报:净资产收益率 222
18.2 【标杆实践】万科的净资产收益率 224
18.3 【对标管理】综合绩效管理 228
18.4 【诊断案例】净资产收益率不稳定或含金量低 228
第19章 业绩创造 233
19.1 【管理原理】净资产收益率:投融双轮驱动 233
19.2 【标杆实践】万科的投融双轮驱动 235
19.3 【对标管理】投融资管理 239
19.4 【诊断案例】投融单腿跑 240
第八篇 成长管理
第20章 扩张之道 248
20.1 【管理原理】扩张≠快 248
20.2 【标杆实践】万科:稳步快走 250
20.3 【对标管理】扩张管理 254
20.4 【诊断案例】停滞不前或过度经营 254
第21章 可持续发展 260
21.1 【管理原理】可持续发展力 260
21.2 【标杆实践】万科的可持续发展力 263
21.3 【对标管理】分配管理 268
21.4 【诊断案例】分红过多或过少 269
第九篇 价值管理
第22章 价值创造 278
22.1 【管理原理】价值的源泉 278
22.2 【标杆实践】万科的EVA创造路径:“两手硬” 281
22.3 【对标管理】价值管理 285
22.4 【诊断案例】价值毁损 286
附录
附录A 地产行业破局之道:管理精细化 290
附录B 万科启示:对标+精细化 297
附录C 地产对标企业列表 300
附录D 地产行业财务特征 305
附录E 本书诊断案例索引 314
后记 我的第一只“小板凳”——不是结尾的结尾 316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作者: (美)斯科特 L.蒙哥马利(Scott L. Montgomery)著
作者: 方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