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方法
作者 : 吴功宜 吴英 编著
出版日期 : 2010-03-12
ISBN : 978-7-111-28297-6
定价 : 33.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64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按照自顶向下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在系统地讨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技术发展的三条主线(互联网应用、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以及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网络应用与应用层协议、网络应用体系结构与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在网络应用系统对传输层及低层提供的服务功能与协议要求的基础上,介绍了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的概念与技术,并对当前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无线网络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图书特色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方法
吴功宜 吴英 编著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本书特点
采用自顶向下的思路,将复杂的互联网结构抽象为“端系统”与“核心交换”的概念,将互联网应用系统与应用层协议的设计与低层能够提供的网络进程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有机地联系起来。
系统地讨论网络技术发展的三条主线(互联网应用、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以及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的发展和演变。
准确地表述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的同时,反映了当前新的概念、应用和研究的发展。 为教师配有电子教案,请登录华章网站(http://www.hzbook.com)下载。

作者简介
吴功宜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南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信息技术科学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目前主要从事无线网络、P2P网络及其安全问题的研究。
从1984年开始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主持组建信息安全专业;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招收和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主持和参加完成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与信息安全方向的科研项目20多项,获部委与省市科技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大纲制定与教材编写任务;参加编著和出版的教材、译著、专著30余部。作为天津市政府信息化工作专家组成员和主要研究人员,参与起草“天津信息港工程规划纲要”、“天津信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天津市软件产业发展规划”;主持“天津市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总体)研究”工作;参与“天津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研究与起草工作。2000年获南开大学特等奖教金,2003年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兼职: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

图书前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当今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研、教育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政府运行、商务活动、信息传播、通信与娱乐,甚至军事活动,都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应用已经从开始的科学研究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继报纸、电视、广播之外又一个更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当今社会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运行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与电力网、电话交换网、移动通信网和邮政系统一起成为支持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一个国家的网络系统突然瘫痪了,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科学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尽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深入到网络技术体系中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你会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与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研究和比较近20年来世界上经典的计算机网络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的编写方法基本上有两种。
  第一种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思路,从基本概念入手,按照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到应用层的顺序,自底向上、逐步深入地解析网络原理与实现方法。采用这种编写方法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Andrew S. Tanenbaum编著的《Computer Networks》。
  第二种是采用“应用驱动”的思路,从介绍互联网应用系统的概念与功能入手,提出设计任务,按照应用层到物理层的顺序,自顶向下、逐层解剖,完成网络应用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的讨论。采用这种编写方法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James F. Kurose等编著的《Computer Networking,A Top-Down Approach》。
  这两本经典教材被国内外很多大学所采用,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作者在20多年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使用和参考过这两本教材,也认真地阅读和比较了它们的各个版本。作者认为,这两本教材都是非常成功的。第一种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循序渐进”、通俗易懂,便于初学者由浅入深地理解网络工作原理和实现技术,适应读者逐步深入的学习方法与思维过程。第二种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应用驱动”,从读者平时使用的互联网服务功能入手,提出“如何完成互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的任务,根据任务的要求去研究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循着解决问题的过程,剖析网络工作原理,逐步掌握网络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技术。这种组织方法比较适合有一定学习基础的读者。两类教材的特点都很鲜明,都有各自的读者群。
  作者过去编著和出版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基本上采用的是第一种思路。当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温莉芳总编盛情邀请作者编写一本讲授“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网络教材时,作者很有兴趣。当作者开始构思这本书的结构时,发现远比自己当初想象的难度要大,并且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之间关系的摆位问题。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从技术上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互联网不等于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应该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最成功和最有影响的应用。第一种教材采用的是“自底向上”的思路,尽管它一开始也必须介绍互联网技术与应用,但是实质上读者在学习了应用层之后才能够对互联网应用技术形成全面的认识。而第二种教材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思路,它是以典型的互联网应用为背景,从网络应用功能实现的目的出发,循着实现应用程序的进程通信,逐层深入到低层的数据传输。二者的思路不同,必然要在结构的设计方法上形成明显的区别。作者在长时间思考之后认识到,以“自顶向下”的结构组织教材内容的核心是James F. Kurose在《Computer Networking,A Top-Down Approach》中提出的“端系统”与“核心交换”的概念和思路。将复杂的互联网结构抽象为“端系统”与“核心交换”的概念之后,就可以顺利地将互联网应用系统与应用层协议的设计同低层能够提供的网络进程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的组织方法同样有利于读者理解网络原理与实现技术。
  第二,一本好的网络教材要在准确和系统地表述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的同时,反映当前网络技术领域新的概念、应用和研究的发展。如何将当前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热点问题(“P2P”与“无线网络”技术)融入“自顶向下”的教材体系之中,也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新的基于P2P的网络应用不断出现,成为21世纪网络应用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被评价为“改变互联网的新一代网络技术”,受到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高度重视。美国《商业周刊》和《MIT技术评论》在预测21世纪“未来技术发展”的研究报告中,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列为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首。无线网络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也是我国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P2P应用属于应用层的问题,因此将P2P网络应用归并到应用层顺理成章。而无线网络具有它的特殊性。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城域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而无线自组网、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网状网除了要研究它们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问题之外,还需要针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专门研究适应于这几类无线网络的网络层、传输层与应用层问题。因此在本书中设计了第9章,专门用于讨论无线网络的问题。
  第三,如何适应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就业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需要是本教材构思与编写的另一个重要出发点。本科生毕业后有两条出路:直接就业和继续深造。无论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网络技术都是毕业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之一。为了配合课堂教学,同时根据主教材的内容与要求,结合近年来能够收集到的计算机、通信与软件企业人员招聘考题,以及研究生入学试题,根据主教材的章节与知识点结构设计了例题和练习题,形成了本书的配套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例题解析与同步练习》。例题和练习题的选取遵循“重点突出、难度适中”的原则,并按照例题解析与知识的复习、难点的分析相结合的思路,构成合理的例题和练习题体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络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希望对学生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与网络技术认证,以及提高就业竞争力有所帮助。
  本书内容分为9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学时安排如下:
  第1章对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阶段、重点问题和基本概念、标志性技术加以概括性的总结。(建议学时:4)
  第2章对广域网、城域网与局域网技术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建议学时:4)
  第3章在分析互联网应用发展的3个阶段与2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对基本的互联网应用、基于Web的网络应用以及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P2P网络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建议学时:6)
  第4章在总结网络应用系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以DNS、DHCP、E-mail、FTP、Web、SNMP以及即时通信与SIP协议为例,系统地讨论了网络应用系统功能、结构与应用层协议的设计方法。(建议学时:10)
  第5章从网络应用对传输层服务的要求出发,对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进程通信的基本概念、传输层TCP与UDP协议以及编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建议学时:6)
  第6章从传输层对网络层服务的要求出发,系统地介绍了网络层的基本概念、IP协议、网络互联、路由选择与路由器基本概念、改进IP协议的QoS方法、IPv6协议特点,并对IP协议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与进展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建议学时:10)
  第7章从网络层对数据链路层服务的要求出发,介绍了差错控制、误码率的基本概念,分别对点-点链路与共享链路的数据链路层基本概念进行了讨论。对于点-点链路,重点讨论了HDLC与PPP协议。对于共享链路的数据链路层,重点讨论了以太网(Ethernet)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交换局域网、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与高速局域网技术。(建议学时:5)
  第8章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编码与SDH速率体系。(建议学时:3)
  第9章对无线网络的分类,无线局域网与802.11协议、无线城域网与802.16协议,蓝牙、ZigBee与802.15.4协议,以及无线自组网(Ad hoc)、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无线网状网(WMN)的基本概念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建议学时:6)
  建议前8章的教学学时数为48学时,第9章作为选读的内容,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来调整学时和选择重点介绍的内容。
  本书的第1、2、6~9章由吴功宜执笔完成,第3~5章由吴英执笔完成。全书由吴功宜统稿。
  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微电子、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信息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在学习和研究网络技术时参考。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南开大学刘瑞挺教授、徐敬东教授、张建忠教授的帮助,在此谨表衷心的感谢。
  书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吴功宜(wgy@nankai.edu.cn)
吴英(wuying@nankai.edu.cn)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计算机系

上架指导

计算机\网络

封底文字

本书特点
 采用自顶向下的思路,将复杂的互联网结构抽象为“端系统”与“核心交换”的概念,将互联网应用系统与应用层协议的设计与低层能够提供的网络进程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有机地联系起来。
  系统地讨论网络技术发展的三条主线(互联网应用、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以及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的发展和演变。
 准确地表述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的同时,反映了当前新的概念、应用和研究的发展。
 为教师配有电子教案,请登录华章网站(http://www.hzbook.com)下载。

配套教材:
加《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例题解析与同步练习》小封面
书号:978-7-111-27675-3
定价:25.00元

图书序言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理工科专业,计算机本科专业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2006年,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提出了以“按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专业发展建议,把计算机专业人才划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3个类型。在《规范》的方针指导下,培养合格的计算机本科人才。
  教育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专业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实施能力导向的教育。如何以知识为载体实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实现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对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而言,要想实现能力导向的教育,首先要分析专业能力的构成并考虑如何将其培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为此,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开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简称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培养研究。该项研究明确了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应具有的4大基本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并将这四大基本能力分解为82个能力点,探讨如何面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需求,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落实。
  为体现研究成果在教学活动中的实现,我们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出版了这套教材。本套教材面向高等院校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的需求,在内容的选择、体系安排和教学方法上按照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进行了探索。其主要特点有:
  (1)以教学研究为先导。本套教材以计算机专业能力专项研究成果为基础,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内容选择、知识深度、结构安排更加符合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需求。
  (2)落实能力培养的思想,同时满足课程的要求。本套教材不仅关注知识点的讲授,还凸显能力培养的要求,将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各门课程的各个知识点的讲授中。
  (3)力求贴近教学实际。作者均长期从事实际教学工作且对专业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研究,教材编写注重科学组织内容、合理安排体系、便于教学实施,更具操作性。
  (4)构建立体化教材。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活动,配合主教材开发配套的实验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辅导书、电子课件等教辅资源。
  本套丛书的出版是在配合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落实方面的初步尝试,我们衷心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入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中来,并对相关的教材建设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

丛书编委会

作者简介

吴功宜 吴英 编著:吴功宜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南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信息技术科学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目前主要从事无线网络、P2P网络及其安全问题的研究。从1984年开始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系统讲授计算机网络类课程;主持组建信息安全专业;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招收和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主持和参加完成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与信息安全方向的科研项目20多项,获部委与省市科技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第2版)》的编写任务,该教材被评为2008年度教育部精品教材;承担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前沿丛书 研究生系列教材《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计算机网络高级软件编程技术》、《网络安全高级软件编程技术》的编写任务;主持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大纲制定与教材编写任务;参加编著和出版的教材、译著、专著30余部。作为天津市政府信息化工作专家组成员和主要研究人员,参与起草“天津信息港工程规划纲要”、“天津信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天津市软件产业发展规划”;主持“天津市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总体)研究”工作;参与“天津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研究与起草工作。 2000年获南开大学特等奖教金,2003年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兼职: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

图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
编委会
丛书序言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
1.1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 1
1.1.1  计算机网络发展不同阶段的
特点 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
1.1.3  互联网应用的高速发展 10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3条主线 11
1.2.1  第一条主线:从ARPANET到
互联网 11
1.2.2  第二条主线:从无线分组网到
无线自组网、无线传感器网络 12
1.2.3  第三条主线:网络安全技术 12
1.3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13
1.3.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3
1.3.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
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 14
1.4.1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 14
1.4.2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分类与
特点 15
1.5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5
1.5.1  早期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
组成 15
1.5.2  互联网的结构与组成 16
1.6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6
1.6.1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6
1.6.2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19
1.6.3  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23
1.6.4  一种建议的参考模型 24
1.6.5  互联网协议标准、RFC文档与
管理机构 25
1.7  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26
1.7.1  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增长
情况 26
1.7.2  我国互联网网民接入方式的
变化 27
1.7.3  我国IP地址、域名与国际出口
带宽增长情况 28
1.7.4  我国互联网应用情况分析 28
1.8  本章总结 30
第2章  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的发展 31
2.1  广域网技术的特征与发展 31
2.1.1  广域网的主要特征 31
2.1.2  广域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32
2.1.3  广域网技术的发展与TCP/IP
协议的关系 38
2.2  局域网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39
2.2.1  局域网技术的发展过程 39
2.2.2  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40
2.2.3  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42
2.3  宽带城域网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44
2.3.1  城域网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44
2.3.2  宽带城域网的结构与层次划分 46
2.3.3  接入技术 48
2.4  计算机网络两个融合的发展趋势 51
2.4.1  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与
电信网的三网融合 51
2.4.2  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
三网融合 52
2.5  本章总结 52
第3章  互联网应用技术 53
3.1  互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与2种
工作模式 53
3.1.1  互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3个
阶段 53
3.1.2  C/S模式与P2P模式 54
3.2  互联网基本网络应用与应用层协议 57
3.2.1  远程登录服务与TELNET协议 57
3.2.2  电子邮件服务与SMTP协议 58
3.2.3  文件传输服务与FTP、TFTP
协议 59
3.2.4  网络新闻与NNTP协议 61
3.3  基于Web的网络应用 65
3.3.1  Web服务的基本概念 65
3.3.2  电子商务应用 67
3.3.3  电子政务应用 69
3.3.4  远程教育应用 71
3.3.5  远程医疗应用 73
3.3.6  搜索引擎应用 74
3.4  博客、播客、网络电视与网络电话
应用 77
3.4.1  博客应用 77
3.4.2  播客应用 79
3.4.3  网络电视应用 79
3.4.4  网络电话与无线网络电话
应用 80
3.5  基于P2P的网络应用 81
3.5.1  文件共享P2P软件 81
3.5.2  即时通信P2P软件 83
3.5.3  流媒体P2P软件 84
3.5.4  共享存储P2P软件 85
3.5.5  分布式计算P2P软件 86
3.5.6  协同工作P2P软件 87
3.6  本章总结 87
第4章  应用层协议与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88
4.1  网络应用与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88
4.1.1  互联网端系统与核心交换的
基本概念 88
4.1.2  应用进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 90
4.1.3  应用层C/S工作模式与P2P
工作模式 91
4.1.4  网络应用与应用层协议 92
4.1.5  网络应用对低层提供服务的
要求 92
4.1.6  网络应用对传输层协议的选择 93
4.2  域名系统DNS 95
4.2.1  DNS的基本概念 95
4.2.2  DNS的实现 97
4.2.3  域名数据库 99
4.2.4  域名解析的基本工作原理 100
4.2.5  域名系统的性能优化 102
4.3  主机配置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103
4.3.1  主机配置的基本概念 103
4.3.2  DHCP协议的基本内容 104
4.4  电子邮件系统 106
4.4.1  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设计的
基本思路 106
4.4.2  电子邮件体系结构与基本
工作原理 107
4.4.3  邮件报文交付的3个阶段 109
4.4.4  SMTP协议的基本内容 110
4.4.5  MIME协议的基本内容 112
4.4.6  POP3、IMAP4协议与基于
Web的电子邮件 113
4.5  FTP服务与协议 114
4.5.1  FTP协议工作模型 114
4.5.2  FTP主要命令与协议执行过程 115
4.6  Web服务与HTTP协议 117
4.6.1  HTTP协议的发展 117
4.6.2  HTTP的非持续连接与持续
连接 117
4.6.3  HTTP报文格式 119
4.6.4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123
4.6.5  Web浏览器 126
4.7  即时通信与SIP协议 128
4.7.1  即时通信工作模型 128
4.7.2  SIP协议的基本内容 129
4.8  网络管理与SNMP协议 132
4.8.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132
4.8.2  SNMP协议的基本内容 134
4.9  本章总结 137
第5章  传输层协议与传输层软件编程方法 139
5.1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 139
5.1.1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 139
5.1.2  传输层与应用层、网络层之间
的关系 140
5.1.3  应用进程、传输层接口与
套接字 140
5.1.4  网络环境中的应用进程标识 141
5.1.5  传输层的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143
5.2  传输层协议的特点与比较 144
5.2.1  TCP协议与UDP协议的比较 144
5.2.2  TCP协议、UDP协议与应用层
协议的关系 145
5.3  UDP协议 145
5.3.1  UDP协议的主要特点 145
5.3.2  UDP数据报格式 146
5.3.3  UDP校验和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示例 146
5.3.4  UDP协议适用的范围 148
5.4  TCP协议 149
5.4.1  TCP协议的主要特点 149
5.4.2  TCP报文格式 150
5.4.3  TCP连接建立与释放 153
5.4.4  TCP滑动窗口与确认、重传
机制 155
5.4.5  TCP窗口与流量控制、拥
塞控制 159
5.4.6  UNIX进程通信的实现方法 166
5.5  本章总结 170
第6章  网络层与IP协议 171
6.1  IPv4协议的演变与发展 171
6.2  IPv4协议的基本内容 172
6.2.1  IPv4协议的主要特点 172
6.2.2  IPv4分组的格式 173
6.3  IPv4地址 178
6.3.1  IP地址概念与划分地址新技术
的研究 178
6.3.2  标准分类IP地址 180
6.3.3  划分子网的三级地址结构 185
6.3.4  无类别域间路由技术 188
6.3.5  专用IP地址与内部网络地址
规划方法 190
6.3.6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192
6.4  路由选择算法与分组交付 193
6.4.1  分组交付和路由选择的基本
概念 193
6.4.2  路由表的建立、更新与路由
选择协议 198
6.4.3  路由信息协议RIP 199
6.4.4  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201
6.4.5  外部网关协议BGP 204
6.4.6  路由器与第三层交换技术 206
6.5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210
6.5.1  ICMP的作用与特点 210
6.5.2  ICMP报文类型 210
6.6  IP多播与IGMP协议 214
6.6.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214
6.6.2  IP多播地址 215
6.6.3  IGMP协议的基本内容 216
6.6.4  多播路由与IP多播中的隧道
技术 216
6.7  QoS与RSVP、DiffServ、MPLS协议 217
6.7.1  资源预留协议RSVP 217
6.7.2  区分服务DiffServ 219
6.7.3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221
6.8  地址解析协议ARP 226
6.8.1  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 226
6.8.2  ARP 分组格式 227
6.9  移动IP协议 228
6.9.1  移动IP协议的基本概念 228
6.9.2  移动IP的设计目标与主要特征 229
6.9.3  移动IP的结构与基本术语 230
6.9.4  移动IPv4的基本工作原理 231
6.9.5  移动IPv4中移动结点和通信
对端的基本操作 235
6.10  IPv6协议 235
6.10.1  IPv6协议的基本概念 235
6.10.2  IPv6的主要特征 236
6.10.3  IPv6地址 237
6.10.4  IPv6分组的结构与基本报头 239
6.10.5  IPv6扩展报头 243
6.10.6  IPv4到IPv6的过渡的基本
方法 245
6.11  本章总结 248
第7章  数据链路层协议及编程方法 249
7.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249
7.1.1  物理线路与数据链路 249
7.1.2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249
7.1.3  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的
服务 250
7.2  差错产生与差错控制方法 250
7.2.1  设计数据链路层的原因 250
7.2.2  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差错类型 251
7.2.3  误码率的定义 252
7.2.4  检错码与纠错码 252
7.2.5  循环冗余码工作原理 252
7.2.6  差错控制机制 254
7.3  面向字符型数据链路层协议 255
7.3.1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分类 255
7.3.2  面向字符型协议实例—BSC
协议 255
7.4  面向比特型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HDLC协议 257
7.4.1  HDLC协议产生的背景 257
7.4.2  数据链路的配置方式和数据
传送方式 257
7.4.3  HDLC的帧结构 258
7.4.4  数据链路层的工作过程 261
7.4.5  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的关系 263
7.5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及帧传输
效率分析 263
7.5.1  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
分类 263
7.5.2  单帧停止等待协议 264
7.5.3  多帧连续发送协议 265
7.6  PPP协议 268
7.6.1  互联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268
7.6.2  PPP协议的基本内容 269
7.7  以太网工作原理与局域网组网 270
7.7.1  IEEE 802参考模型 270
7.7.2  以太网基本工作原理 272
7.7.3  以太网卡与物理地址 277
7.8  高速以太网工作原理 279
7.8.1  快速以太网 279
7.8.2  千兆以太网 280
7.8.3  十千兆以太网 281
7.9  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技术 282
7.9.1  交换式局域网技术 282
7.9.2  虚拟局域网技术 283
7.10  以太网组网设备与组网方法 284
7.11  局域网互联与网桥的基本工作原理 286
7.11.1  局域网互联的基本概念 286
7.11.2  网桥的层次结构 287
7.11.3  网桥的路由选择策略 287
7.12  本章总结 289
第8章  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 290
8.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90
8.1.1  物理层的主要服务功能 290
8.1.2  物理层协议的类型 290
8.2  信息、数据与信号 291
8.2.1  信息与数据 291
8.2.2  信号的基本概念 293
8.3  数据编码技术 293
8.3.1  数据编码类型 293
8.3.2  模拟数据编码方法 294
8.3.3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 295
8.3.4  脉冲编码调制方法 296
8.4  数据通信系统结构与通信方式 298
8.4.1  数据通信系统结构 298
8.4.2  数据通信方式 298
8.5  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 300
8.5.1  双绞线的主要特性 300
8.5.2  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 301
8.5.3  光纤电缆的主要特性 301
8.5.4  无线与卫星通信技术 302
8.6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与信道速率的
极限 305
8.6.1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305
8.6.2  奈奎斯特准则与香农定理的
基本内容 306
8.7  多路复用技术 307
8.7.1  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 307
8.7.2  时分多路复用 308
8.7.3  频分多路复用 309
8.7.4  波分多路复用 310
8.7.5  码分多址与正交频分多路
复用 311
8.8  同步光纤网SONET与同步数字体系
SDH 311
8.8.1  SONET与SDH的基本概念 311
8.8.2  基本速率标准的制定 312
8.8.3  SDH速率体系 313
8.9  本章总结 314
第9章  无线网络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315
9.1  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 315
9.1.1  无线网络技术的分类 315
9.1.2  无线分组网与无线自组网 316
9.1.3  无线自组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316
9.1.4  无线自组网与无线网状网 316
9.2  无线局域网与802.11协议 317
9.2.1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与协议
制定的过程 317
9.2.2  802.11的层次模型结构 318
9.2.3  802.11的CSMA/CA基本工作
原理 318
9.2.4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传输技术 320
9.3  无线城域网与802.16协议 322
9.4  蓝牙、ZigBee与802.15.4协议 323
9.4.1  蓝牙技术与协议 323
9.4.2  无线个人区域网与802.15.4
协议 324
9.4.3  ZigBee技术与协议 326
9.5  无线自组网应用领域与关键技术的
研究 327
9.5.1  无线自组网的特点 327
9.5.2  无线自组网的主要应用领域 328
9.5.3  无线自组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329
9.6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领域与关键技术
的研究 331
9.6.1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的背景 331
9.6.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331
9.6.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前景 331
9.6.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结构 333
9.6.5  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
研究 335
9.7  无线网状网应用领域与关键技术的
研究 338
9.7.1  无线网状网发展的背景 338
9.7.2  无线网状网的特点 339
9.7.3  无线网状网的网络结构 340
9.8  本章总结 341
附录A  RFC文档 342
附录B  词汇索引 345
附录C  参考文献 351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智能时代计算机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研究组 编制
作者: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编制
作者: 蒋榴英 孙金秋 傅忠云 编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印尼]伊凡?伊德里斯(Ivan Idris)著
作者: 红雨 杨枭齐 孙耕 刘源 著
作者: 陈大钢
作者: (美)Phillip Laplante Thomas Costello 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