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

2003年MPA联考逻辑辅导教材
作者 : 杨武金
出版日期 : 2002-10-12
ISBN : 7-111-10786-1
定价 : 1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17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已绝版
图书简介

图书前言

MPA是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作为一种专业学位,MPA最先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1924年美国希拉丘斯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首次创办该专业。现在,MPA教育在欧洲、北美很多国家十分盛行,MPA与MBA(工商管理硕士)、法律学硕士一起成为欧美国家文科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

在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正在迅速发展,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在中国设立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并决定于2001年10月进行首次MPA联考。MPA是一种应用性而非学术性的研究生学位,与管理类其他硕士学位尤其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第一,MPA的培养目标是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MPA的培养对象主要为获得学士学位后、有四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第三,MPA毕业生主要是到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管理工作。MPA学位获得者的就业背景是公共部门的各个领域,包括党政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非营利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及社会团体、思想库或咨询公司等)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与行政部门等。第四,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社会,尤其是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目前,我国MPA培养试点院校有24所,分布在全国各地。我国MPA入学考试实行全国MPA入学联考制度。2001年我国24所MPA试办院校计划招生2850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均有报名,报名总人数达11 836人。实际录取超过3000人,录取按8∶2的比例,优先录取公务员,扩招的20%也全部用于录取公务员。MPA入学考试分为初试(笔试)和复试(面试)。全国联考科目有英语、综合知识(语文40%、数学30%和逻辑30%)、管理学、行政学(每门课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政治理论考试由各院校自行组织,多以面试的形式进行。录取主要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以及面试情况,并结合工作业绩和资历择优录取。总之,力求体现公共管理学科的跨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强的特点及新发展趋势,体现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通才式人才的特点。

由于刚刚推出的MPA联考大多借鉴了MBA联考的做法,所以,我们利用做MBA辅导教材的成功经验、心得以及作者资源,联合有关专家并根据最新MPA联考考试大纲,开发了本套MPA联考辅导教材(英语、行政学、管理学、数学和逻辑),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考虑到2002年增加的语文部分比较简单,本套书暂不包括语文辅导教材,我们将根据考生的需要在今后增补。)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参加了本套书的编写工作。在此向所有为本套书的编写、出版做出贡献的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为考前辅导教材,本书内容力求简明扼要,准确反映2002年MPA联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尽量适应考生备考的需要。但由于组织者的经验和水平所限,疏漏和不足之处难免。欢迎广大考生、各MPA招生院校的辅导老师及各方面的专家提出批评意见和宝贵建议。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教育

2002年5月

前   言

公共管理硕士(MPA)联考《综合知识》一科由语文、数学和逻辑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分数构成比例为:40分/30分/30分。关于逻辑部分,《考试大纲》指出,“逻辑部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强调对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考核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日常逻辑思维能力,而并非考核有关领域的专门知识。但熟悉一些逻辑学的知识,掌握一些逻辑学的基本方法,有助于考生迅速准确地解题。”“逻辑部分不专门考核逻辑学的专门知识。重在要求考生快速阅读文字材料,准确把握其观点与论述结构,正确把握逻辑关系,敏捷理清逻辑结构,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迅速找到正确答案。”这就是说,MPA逻辑考试的试题内容虽然广泛,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并不考核这些领域的专门知识。它重点测试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提炼的能力,特别是重点测试考生识别、比较、支持、反驳、评价以及进行各种推理或论证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摆脱烦琐细节和冗余文字的干扰,理清问题的逻辑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
MPA逻辑考试虽然不考核专门的逻辑知识,但是熟悉一些逻辑学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对于考生解答逻辑试题又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的第一章以《考试指南》为基准,紧密结合MPA逻辑试题来深入剖析和全面介绍考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最基本的逻辑知识。其中,第一节介绍思维的形式结构,第二节介绍直言命题与对当关系的推理;第三节介绍三段论;第四节介绍一些基本的复合命题;第五节介绍复合推理;第六节介绍关系命题和关系推理;第七节介绍模态命题与模态推理;第八节介绍预设;第九节介绍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第十节介绍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第十一节介绍论证;第十二节介绍一些重要的逻辑错误。考生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基本逻辑知识,从而把握住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概念,比如全称量词和特称量词、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等,就能够为正确快速地解答MPA逻辑试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的第二章着重从经验的角度来总结出规律,是考生思维能力可望得到提高和飞跃的重要部分。它首先讲述了反对、支持、前提、结论、解释、评价等一般解题套路,然后介绍了排除法、代入法、列表法、计算法等各种具体解题方法。考生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就能够达到迅速分清题型,尽快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的目的。本书第三章给出了两套样题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考生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本书的第四章给出了10套自测试题,目的是为考生进行自我检查和训练,通过对这些试题的测试和训练,考生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水平。

下面谈一谈考生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一般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考生要真正做好逻辑试题,需要把握好解答逻辑试题的三大原则:

1. 不拘泥于题干的具体内容

逻辑试题虽然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领域,但是并不考查这些领域的专门知识,而是强调对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考生在做题时,不应该去质疑题干和选项本身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而是要按照题干和选项所设定的思路去思考。因为逻辑考试不是在考知识,而是在考不同的命题、不同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假设—推理关系:假设题干真,则某一选项是真的或是假的,或者假设某一选项真,则题干就是真的或是假的。在这里,题干和选项本身的真实性其实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其间的推出、支持、反驳、削弱等逻辑关系。

2. 寻找最佳可能选项

逻辑试题的每一道题都有五个备选项,其中有三个备选项一般容易被排除,剩余的两个选项较难选择。有些考生由于受思维习惯的影响,总是想能寻找到具有必然性的选项。可是,大量的逻辑试题并不是这样,而是要选出最佳或者最可能的选项。从逻辑理论来看,演绎推理要求在前提真的情况下结论一定真,能够满足前提对于结论的保真性,但是有许多推理或论证虽然不能满足保真性,前提却能对结论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或者前提对结论构成一定程度的反驳。因此,当问题要求我们去选择一个最能支持或削弱题干论证的选项时,我们的目标往往就是去寻求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增大或减小的答案,而绝非一定要去寻求一个使结论必然成立或必然不成立的答案。

3. 不能依靠题干以外的思维材料进行推理

解答逻辑试题时,只能以题干所给出的信息为依据,不能加入我们在日常思维中所考虑到的应该的情景作为推理的根据。题干给出的内容就是我们依据的惟一文本,我们只能以这个文本为依据来求解试题。这一原则也要求考生必须密切结合题干来考虑备选项,凡是与题干不相关的选项,不论多么正确、多么有理,都不能作为正确答案。能够支持题干的选项必须与题干相关,能够削弱题干的选项也必须与题干相关,与题干不相关的选项不能支持题干,也不能削弱题干。

考生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分清题型并掌握住每一道逻辑试题的要领最为重要。而要达到此目的,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解题步骤。

(1) 首先阅读提问

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都应该首先从提问开始,这样,可以尽快明白试题的要求。首先阅读提问这种解题习惯有时能够为考生节省不少时间,因为当明白了试题的要求之后,考生就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应该重视的问题或文字上,避免受冗余文字或内容的干扰。而且还有助于尽快弄清试题的类型,从而找到解答试题的最佳方法。

(2) 根据提问阅读题干

在阅读完提问之后,考生应该带着疑问,迅速阅读题干的相关内容,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一般来说,看透一道试题的出题要领最为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将题干的各个组成部分分析清楚,哪是前提,哪是结论,哪是大前提,哪是小前提等。

(3) 根据提问和题干阅读选项

明确了试题的要求之后,就可以用最佳方法迅速求得答案。一般应该根据题目的类型在备选项中确定正确答案,假如是“最不能型”,最好首先使用排除法;如果试题的各个选项都很难确定,最好使用代入法。当然,如果根据题干已经必然地推出了结论,则直接选择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冯大祥、冉志、任登鸿、石小明、李勃、杨林、石承均等同志参与了部分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谨在此表示感谢。另外,还要特别感谢刘玉仙、刘仁炜、杨武进、杨月等的支持和帮助。

欢迎读者对本书的疏漏之处提出批评指正。


编  者

2002年7月9日

作者简介

杨武金: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出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相关逻辑知识 1
第一节  思维的形式结构 1
第二节  直言命题和对当关系的推理 2
第三节  三段论 10
第四节  一些基本的复合命题 18
第五节  复合推理 23
第六节  关系命题和关系推理 39
第七节  模态命题与模态推理 41
第八节  预设 45
第九节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46
第十节  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56
第十一节  论证 60
第十二节  一些重要的逻辑错误 66
第二章  一般解题套路和方法 71
第一节  一般解题套路 71
第二节  一般解题方法 78
第三章  考试样题及解析 83
考试样题(一)及解析 83
考试样题(二)及解析 99
第四章  自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15
自测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115
自测试题(二)及参考答案 125
自测试题(三)及参考答案 135
自测试题(四)及参考答案 145
自测试题(五)及参考答案 155
自测试题(六)及参考答案 166
自测试题(七)及参考答案 176
自测试题(八)及参考答案 186
自测试题(九)及参考答案 196
自测试题(十)及参考答案 206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约翰·E.霍普克罗夫特(John E. Hopcroft)拉杰夫·莫特瓦尼(Rajeev Motwani)杰弗里·D.乌尔曼(Jeffrey D. Ullman) 著
作者: 王春生 刘艺 等编著
作者: 宋宜斌、邱秀芹、潘庆先、刘霄 编著
作者: 王恺,路明晓,于刚,张月久 编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Joseph Menn 著
作者: [美] 盖尔盖伊·道罗齐(Gergely Dar·czi)著
作者: 兰天 曲鹏东 孙高飞 姜建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