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企业的本质
作者 : 包政 著
丛书名 : 包政管理经典
出版日期 : 2018-04-03
ISBN : 978-7-111-59485-7
定价 : 5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1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人类社会已经迈进了“产业社会”。作为社会构成细胞的“企业”稳定了,产业社会才有可能稳定。否则,整个社会将永远处于动荡之中。各行各业的企业虽说是千差万别,但是成功的企业都极其相似。本书阐述了成功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用中国传统语言来讲,就是“道”,企业经营的商道、企业成功的大道。一家企业只有在“道”上,才能展开各种竞争策略。否则,即使偶尔赚到点钱,也是不可持续的。企业家、企业老板及企业当局,只有把握了企业的这种内在规定性,才有可能把企业带向成功。

图书特色

打通分工与组织的关系,帮助企业完成思考,学会构建中国人自己的商业理论  包政30年研究经验首次集中分享

图书前言

企业是什么
人们习惯于把企业当作一个组织,把社会各类机构当作一个组织。
巴纳德就是这样,把组织当作企业的一个抽象形态,于是就有了组织理论,一种与斯密不一样的理论,即分工理论。于是,分工与组织就分为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后来有了组织行为学,学者纷至沓来,前呼后拥,彻底把组织研究领域独立了出来。
尽管德鲁克是集大成者,也没有把两者统一起来,说分工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有效工具,组织也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有效工具,意思是,分工是分工,组织是组织,两者是不同的工具。德鲁克还认为,管理是组织的一个器官,或者说,管理是组织的一个职能。这似乎与分工没有什么关系。
法约尔似乎感觉到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包括分工。因此,他的14项管理原则中的第一项就是分工原则。
西蒙好像也感觉到了什么,认为产业社会的再生产循环不是计划经济,也不是市场经济,而是组织经济。言下之意,计划与市场只是实现组织经济的手段。用中国学者的话说,就是计划或市场的调节手段。
我认为,企业的抽象形态应该是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管理支撑的是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或者说,管理是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的一项职能。管理职能的作用是,使分工一体化关系体系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分工之后的一体化就是组织,或者说,在分工基础上实现一体化就是组织。因此,管理是企业分工与组织体系的一项职能。
如何在分工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整体,不只是组织的命题,更是分工一体化的命题,而不是管理的命题。
我想强调的是,不能用管理的手段来实现分工之后的一体化。管理只能在分工一体化关系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使这个体系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对一个企业而言,分工一体化至少涉及六个命题。这就构成了本书的六章。这六章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这六章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思考,构建自己的事业理论。
本书的主要观点,来自我本人多年的思考、研究和辅导企业的积淀。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打通分工与组织的关系。分工与组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诚如古人所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把分工与组织联系起来思考有可能颠覆我们以往的思维,打开理论联系实际的通路,重构企业的知识体系。
千百年来,中国人只有生意经,没有商业理论。中国人的商业理论应该从这里开始。

包 政
2018年2月16日

上架指导

企业管理

封底文字

我看《企业的本质》
企业究竟是什么?人们并没有形成共识。面向未来,至少有三件事情,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否则,企业就会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甚至断送前程。

第一,消费者主导市场的地位已经确立,市场竞争已经扩展到商务活动领域和技术活动领域。第二,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已经从“做物品”的劳动者转向了“做事情”的劳动者。劳动分工之后的一体化即组织,必须在企业层面上予以解决。第三,互联网的产业应用已经开始,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能够而且必须统一于顾客。

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承认企业是一个共同体,并努力摆脱行政管理体系的约束,唤起全体员工的良知和良心,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天赋、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心全意为顾客做贡献。

图书目录

前言 企业是什么
第1章 企业的性质 / 1
1?产业社会中的企业 / 3
2?家庭社会的共同体 / 5
3?产业社会的功能 / 8
4?企业共同体的缺失 / 10
5?产业社会的动荡 / 13
6?产业社会的制度选择 / 15
7?制度选择上的偏颇 / 18
8?分工一体化 / 21
9?回归天道 / 24
思考题 / 28
第2章 企业的宗旨 / 29
1?企业的存在价值 / 31
2?“三喜欢”原则 / 35
3?企业的顾客原则 / 38
4?顾客原则的未来 / 41
5?企业的员工原则 / 44
6?合作者原则 / 48
7?资本所有者关系 / 54
思考题 / 55
第3章 企业的使命 / 57
1?创业家的使命感 / 59
2?感召事业伙伴 / 62
3?社会的责任 / 65
4?社会的角色 / 70
5?企业的利润 / 73
6?企业的文化 / 78
7?企业共同体 / 83
思考题 / 87
第4章 企业的战略 / 89
1?在长处上做文章 / 91
2?努力找到顾客 / 94
3?战略的核心内容 / 98
4?战略的任务 / 101
5?产品经营模式 / 106
6?丰田的故事 / 109
7?企业经营模式 / 112
8?西尔斯的故事 / 115
9?产业经营模式 / 117
思考题 / 120
第5章 企业的结构 / 121
1?三条价值链 / 123
2?产品的供应链 / 127
3?产品的研发链 / 129
4?顾客的关系链 / 132
5?IBM公司的故事 / 134
6?部门结构的流程化 / 137
7?扁平化的结构 / 141
8?事业部制的结构 / 144
思考题 / 147
第6章 企业的机能 / 149
1?三项机能及其关系 / 152
2?人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 158
3?机能发育的起点 / 160
4?确立政治机能 / 163
5?梅奥的治理经验 / 167
6?健全社会机能 / 171
7?员工的归类 / 174
8?强化经济机能 / 176
思考题 / 179
思考题答案 / 180
后记 / 203
参考文献 / 205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理查德 L.达夫特
作者: 高良谋
作者: 张英奎 孙军
作者: 王关义 高海涛 张 铭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吉姆·斯特芬(Jim Steffen)
作者: 彼得·德鲁克
作者: 张萌 胡欣 王子璇 著
作者: 邬爱其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