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领导学

硅谷生态圈:创新的雨林法则
作者 : [美] 维克多 W. 黄(Victor W. Hwang) 格雷格·霍洛维茨(Greg Horowitt) 著
译者 : 诸葛越 许斌 林翔 志鹏 王霞 译
出版日期 : 2015-09-14
ISBN : 978-7-111-51100-7
定价 : 45.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52
开本 : 16
原书名 : The Rainforest:The Secret to Building the Next Silicon Valley
原出版社: Regenwald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是什么让硅谷闻名世界?它的成功能否复制? 世界顶级风险投资和全球发展战略金融专家Victor和Greg在《热带雨林》中将为您解析。

两位作者在此提出全新的理论,深刻剖析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质,即创新生态系统是具有非凡生产和输出创造力功能的人际网络。他们指出自由市场思维的失败之处在于它忽视了人类本性对创新流程的重要影响,大胆向一个多世纪以来历代经济学家们信仰的基本经济学假设发起挑战。

他们称这种创新生态系统为“热带雨林”系统,并认为只有当某些特定的文化(行为)能解放人性潜力时,这种生态系统才繁荣发展。处于“热带雨林”系统中的个体都属于同一个部落---“信任部落”---这个部落的所有成员因共同遵循无形的“热带雨林法则”而聚集,并据此共同推动了部落的繁荣昌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硅谷的生存发展模式实际与热带雨林模式基本一致:热带雨林依靠自身所有的各种资源不断生产和孕育新的动植物群落,它只需要为所有的资源提供一个适宜的温床;而硅谷则依靠自身所有各种资源(人才、资金、创意等)不断创造和发展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而硅谷本身独特的文化环境就是温床。那么打造下一个硅谷的秘密就在于深刻认识硅谷的独特文化,即“热带雨林法则”。

《热带雨林》向读者们解析了“热带雨林法则”的内容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向读者们提出了设计和建造新的创新生态系统,并保持系统持续繁荣发展的实用建议和策略,帮助现代企业管理者为员工创造热带雨林文化,为企业注入无限活力,保持可持续发展,帮助经济规划家们打造“下一个硅谷”。
附:
硅谷是在全世界具有标志性的创新生态系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佛罗伦萨(注: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然而,大多数人从硅谷学到的经验教训常常是错误的。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硅谷的成功并非仅仅源于将有才干的人、伟大的想法和很多很多的资金糅合在一起。这些因素仅仅是原始材料,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也集合着聪明、有创意以及富有的人。硅谷的特殊之处在于组合那些原始材料的方式,这种组合需要一个配方,而配方就是硅谷与众不同的文化。然而,大多数外部观察者一直难于理解硅谷的配方。
   要真正理解硅谷,我们必须尝试“看到”那些无形之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不到的那些东西——硅谷公司的行为模式——就跟我们能够看到的东西一样重要(或许还要更重要)。硅谷并非由整齐划一、受到控制的农田组成的种植园。硅谷更像“热带雨林”那种生态系统,它之所以繁荣兴盛是因为那里存在的很多元素混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意想不到的新动植物物种。随着各种元素迅速地组合以及重组,这个系统蓬勃发展,就跟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差不多。而硅谷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就像一套无形戒律——使得元素的组合成为可能。
   我们不妨将其称为硅谷的“七诫”或“不成文宪法”, 在《热带雨林》(Rainforest)一书中,我们称其为“热带雨林法则”,正是它们推动了硅谷每天的发展。它们是美国历史结下的幸运果实,西进运动成为各种陌生人“合作的孵化器”,并催生出一套代代相承的不成文法则。我们可以将这些法则归繁于简,但对于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每一条法则都可以通过一篇完整的论文大书特书。
法则一:打破规则,敢于梦想。
法则二:敞开大门,侧耳倾听。
法则三:信任和被信任。
法则四:一起试验和迭代
法则五:寻求公平,而非利益。
法则六:不惧失败,坚持到底。
法则七:传递帮助
对于硅谷以外的人来说,这些无形法则看上去可能过于简单,甚至显得愚蠢。那么,你可以试一试,询问有经验的企业家,或者更进一步,自己亲身试验。你会发现,这些法则不仅仅是无聊琐碎,它们对创业经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它们,为打造成功业务而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变得难以承受。交易的成本会变得过于沉重,初创公司会迅速死亡,而整个系统的发展速度也会慢下来。请记住,初创公司通常不会因为一次打击而倒闭,而是亡于成千上万次的小小损耗。
在硅谷发生的一切,也可以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当足够多的人奉行这些法则并付诸实践时,生态系统便会蓬勃发展。这些法则就像是硅谷的不成文宪法,在企业家、工程师、投资者和其他人每天进行互动的时候,它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得到践行和解读。因此,这些法则并非一成不变,它们拥有自己的生命。但只要核心法则保持完整,好事就会发生。

图书特色

全球唯一一本创新生态系统著作
《福布斯》《企业家》杂志推荐图书
《前言》杂志经管类图书金奖  美国中小企业图书金奖
独立出版商最佳金融/投资/商业类图书铜奖

封底
本书是一本以丰富经验和跨学科研究为基础的优秀经济管理类图书。
—— 罗纳德·科斯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  
本书是一部充满激情、能量和智慧的书……作者充分利用个人丰富的创业和风险投资经验,形象地运用雨林的内部机制,清楚阐释了经济进化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复杂交互作用……其中有些内容更是深深触及美国和众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
—— 理查德·福斯特
耶鲁大学工程及应用科学博士,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兼董事 
本书深刻地剖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质,之所以能依靠自身的各种资源(人才、资金、创意等)不断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是因为身处其中的个体都遵循无形的“雨林法则”,这种深植的创新文化对任何想要复制并超越硅谷模式的人,都具有深刻的参考意义,也提醒我们中国的创新创业真成气候不能急就章,而要有耐心。
----- 杨 斌
清华大学副校长
看到本书的样张时,北京正被40度高温袭击,与之可比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浪。本书带来了一丝凉意,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对于创新,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当各地政府争相出政策、给项目时,当创业者在资本的刺激下异常兴奋时,作者提出硅谷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不是这些,而是生态。资本容易流动,政策也随时可以变更,能够聚集创新力量的是生态,不可轻易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态。本书值得政府、投资人、企业家和创业者一读。
—— 韩亦舜
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会长,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本书通过分析硅谷创新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以雨林生态作对比,突出有创造力的人脉网络是创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人在创新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读完本书之后,人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建造和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规划“下一个硅谷”。
—— 李 竹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清华校友TMT协会会长 
本书是创业者必读书目,颠覆性地解读了创新并探索其中的奥秘,为创业者提供了可贵的突破性创新解决方案。
—— 王怀南
宝宝树创始人兼CEO
本书详细地分析了创业环境对创业结果的重要影响,深刻解析了硅谷成为世界最强劲的创意和创新诞生基地的根本原因。
—— 《福布斯》


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创新生态系统,它的成功并非仅仅是将有才干的人、伟大的创意和大量的资金糅合在一起。其野蛮生长的雨林法则,是其成为全球最顶级创新生态系统的根源所在。
世界上很多地区试图模仿硅谷建造能够孵化伟大公司的科技园和创意园,但是鲜有成功的,它们所欠缺的不是资金和人才,而是一个利益各方多赢的生态圈。在创新致胜的时代,本书作者提出的14条雨林公理,将帮助政府、投资人和创业者激发创新活力,实现多方共赢,构建超越硅谷的创新生态圈。


维克多·黄
Victor W. Hwang
他是硅谷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他联合创始了T2风险投资,专注于创业公司成长和投资,并帮助世界各地创新经济的发展。 T2风险投资的客户涵盖了数十家投资者、政府和企业,包括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及思科,等等。
维克多的职业生涯交织于民营企业和公众政治。他先后创办或参与众多创业团队的工作。他是Larta学院的前总裁,辅导数百家联邦机构的创业公司,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支持的创业公司。他也曾作为企业律师,为从天使和风险投资阶段,到数十亿美元的企业兼并与公开募股交易而工作。
维克多从芝加哥大学取得法学学位,师从埃琳娜·卡根(Elena Kagan)和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他获得了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和荣誉奖,他的导师还包括E. O. 威尔逊(E. O. Wilson)。

格雷格·霍洛维茨
Greg Horowitt
他是T2风险投资的联合创始人。他在那里投资了多个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创业公司。他给全世界各地的组织做导师、演讲和顾问,包括美国国务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阿斯彭学会(Aspen Institute)和美国国家科学学院。
格雷格是Global CONNECT的创始人之一。这是一个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大学的智库,专注于扶植和发展创新生态系统。在格雷格的领导下,Global CONNECT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新中心网络:在20个国家有40多个项目。格雷格也曾是CONNECT的临时常务董事,这是一个在圣地亚哥被誉为技术领导者的成功组织。
格雷格曾担任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SK全球的居住企业家。他也曾任一家硅谷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软件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他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地区销售副总裁,由Fechheimer授予飞行十字勋章。
格雷格持有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化学学位,并辅修经济学和音乐表演。

上架指导

领导力管理

封底文字

《硅谷生态圈》是一本以丰富经验和跨学科研究为基础的优秀经济管理类图书。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  罗纳德?科斯


《硅谷生态圈》是一部充满激情、能量和智慧的书……作者充分利用个人丰富的创业和风险投资经验,形象地运用雨林的内部机制清楚阐释了经济进化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复杂交互作用……其中有些内容更是深深触及美国和众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
-----耶鲁大学工程及应用科学博士,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兼董事  理查德?福斯特

《硅谷生态圈》深刻地剖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质,之所以能依靠自身的各种资源(人才、资金、创意等)不断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是因为身处其中的个体都遵循无形的“雨林法则”,这种深植的创新文化对任何想要复制并超越硅谷模式的人,都具有深刻的参考意义,也提醒我们中国的创新创业真成气候不能着急,而要有耐心。
——清华大学副校长 杨斌

看到这本书的样张时,北京正被40度高温袭击,与之可比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浪。本书带来了一丝凉意,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对于创新,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当各地政府争相给政策给项目时,当创业者在资本的刺激下异常兴奋时,作者提出硅谷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不是这些,是生态。资本容易流动,政策也随时可以变更,能够聚集创新力量的是生态,不可轻易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态。本书值得政府、投资人、企业家和创业者一读。
——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会长,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韩亦舜

这本书通过分析硅谷创新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与热带雨林类似,并且输出创造力的人脉网络是创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人在创新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人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建造和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规划“下一个硅谷”。
——INNOAngel 创始合伙人,清华校友TMT协会会长  李竹
本书是创业者必读书目。颠覆性解读创新并探索其中奥秘,为创业者提供了可贵的突破性创新解决方案。
——宝宝树创始人兼CEO 王怀南

《硅谷生态圈》详细的分析了创业环境对创业结果的重要影响,深刻解析了硅谷成为世界最强劲的创意和创新诞生基地的根本原因。
-----《福布斯》

图书序言

我们的旅程
我们敲门进来,被引导到等待区。一眼看过去,这间屋子没有什么特别。这就是一间新兴城市中的普通办公室,一家负责国家创新发展的机构正在此办公。我们到过世界各地很多类似的机构,看上去都大同小异。
接下来我们看到一面墙。
墙壁展示是很有启发性的、激励人心的。大学生通常会用所钟爱的音乐家、跑车或是明星来装扮墙壁。大公司通常悬挂激励性的海报或是现代艺术作品。
当你走访硅谷的很多孵化器或者创业投资公司时,你会看到一些独一无二的装饰品。你会看到一些胜利纪念品,不是金灿灿的奖杯或是象征最高荣誉的蓝丝带,而是得到它们帮助成长为成功创业企业的名字。你会经常看到用谷歌、亚马逊、思科等公司标识自豪地——有时候是傲慢地装饰它们门厅的墙壁。这就是我们所能预见到的。
但是在这间办公室,我们却看到了不寻常之物,令我们颇为吃惊。在面对访客座位的墙壁正上方,大家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几块牌匾,是我们在这类位置从没有看到过的,如图0-1所示。
ISO 9001
认证
2005 ISO 9001
认证
2006 ISO 9001
认证
2007 ISO 9001
认证
2008 ISO 9001
认证
2009 ISO 9001
认证
2010

图 0-1
这个世界在管理创新上如此糟糕,在此刻显现无遗。现在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来评估、改变或是发展创新。ISO 9001管理工具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验证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借用于一个不同的范式,这对于创新完全是错误的。
尽管有首席执行官和总裁发表的所有关于创新的激动人心的演讲,社会仍然缺乏恰当的工具来对待创新。像ISO 9001这样,作为现有最好的管理工具,汽车制造商也会用它们来测定机器配件的质量。如果这真是用于创新的最佳管理工具,政府和企业将对它一筹莫展!
我们为什么要坐在这个房间?我们称为极限创业投资——工作在世界创业经济体的边缘来投资有前途的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这样的工作带着我们从日本、中国台湾、斯堪的纳维亚和新西兰这些发达地区到墨西哥、埃及、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沙特阿拉伯和巴勒斯坦等这些新兴地区。
我们是另类的创业投资者。我们的实践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一方面,我们做着和大多数创业投资者一样的工作——我们判断和投资精选的技术型创业企业,帮助它们迅速成长并且实现盈利,和我们的创业者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我们常常和科学家一起,以他们的研究为基础,从零开始创建企业。我们所选择的创业企业所在的领域从软件到硬件,从生物医药到生物农业,从可再生能源到水的净化。
另一方面,我们将从实战经验中获得的见解用于:在新兴市场与政府一起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创业孵化器和技术政策。我们在私募股权投资和公共政策的交叉领域有一套特殊的技能。我们已经为世界银行、美国国家发展署等几十家机构和不计其数的外国政府提供专家建议;我们已经指导了遍布30多个国家的数以千计的创业者和创新者。这使得我们获得特别的优势来关注到世界上某些最有意思的成长中的企业。我们管理的机构——包括拉塔学院、CONNECT和Global CONNECT——被认为是该领域的思路领袖。如今,我们在运营T2 风险投资公司,它的总部在硅谷,并且在圣迭哥、北加利福尼亚、华盛顿特区和迪拜有办公室。
结合几十年的综合经验,我们已经发展了一个特别的专业技能领域——分析和培育创新系统。我们认识到发展完整的创新系统和推动个人和小团队这样规模的创新所需的传统知识是完全不同的。
全新理论
本书和你的期待会有所不同。本书实际上不是在说如何在想法和产品上创新,而是在讨论创新的本质。更准确地说,本书讲述的是复杂创新系统的本质——无论是在硅谷、大公司或是其他地方,并且讨论我们如何培育这些系统的发展。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社会学没能阐述清楚这些系统是如何运营的。
知识的缺失是显著的,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创新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救世主。数以百计的书籍、数以千计的文章和大约数以百万的推文(Tweets)记录下每一次思想火花和每一个创新行动,却很少涉及如何系统地激发创新。尽管全球范围内的大量投资,仅在有限的几个地区(例如硅谷)形成了持续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人的网络来形成可持续的非凡创造力和生产力。
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有计划地建立这样的系统?在本书中,我们提出一个彻底的“全新理论”来说明创新生态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称这个系统模型为雨林。这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事业,并且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我们认为,通过将我们对人性本质、进化生物学、经济合作和社会系统的个人观察串联起来,我们就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富有成效的新方法来思考创新。
我们相信资本的力量,但是我们也看到它的局限性。尽管资本取得了成功,但是世界上很多地方包括美国,还没有体验到它全部的益处。我们写这本书是因为我们一直在问“为什么”。为什么一些地区能繁荣起来而其他地区却静悄悄的?为什么CEO和首相竭尽全力去激励创新,却败多成少?为什么有些业务一直在最前沿而另外一些却停滞不前?为什么政策的制定和实际创业过程是脱节的? 为什么经济政策、政府项目和企业投资的实用工具在培育创新时表现得那么有限?
在对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人类行为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新阐述时,我们质疑经济学家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一些基本假设。在提出这个理论时,我们受到一些学术界突破性思想的影响,这些见解包括来自哈佛大学的生物社会学、芝加哥大学的经济交易和斯坦福大学的设计理论。我们取材于人类思想的范畴有:经济、政治科学、法律理论、业务、社会科学、心理学、设计研究、生物学、化学、神经学、物理学和数学。我们的目标是展现一个横跨很多知识领域平面的理论。我们必须简化理论所覆盖的很多学科,但是我们有信心这些学科能构成一个连贯的理论。
雨林模式是新古典经济研究的“对手学科”。哈佛生物学家E. O. 威尔逊 (E. O. Wilson)将对手学科描述成“在研究相邻关系的组织初期相互关系时常常存在的对手关系”。例如,化学可能会被认为是牛顿物理学的对手学科,因为化学基础的原子研究通常使得化学家认为化学的基础理论能够用来解释物理学家观察到的现象。在本书中,我们以另一组原子——人类,来解释为什么一些特定的社区能产生如此之多的创新,而其他地方却失败了。正如我们在本书中所讨论的,这是一个经济学领域未能回答的问题。
我们的想法会被认为是复杂性经济学领域的一部分,是对复杂经济系统的研究。然而,我们和复杂性经济学家是不同的,我们的重点是对实践的观察和应用。我们独特的工作使得我们观察到真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并且我们尝试去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以此提供给人们实用工具来探索世界。
雨林这个想法来自我们与政府和政策制定者的工作,但是我们认为从此工作中得出的结论对企业管理会有巨大价值。例如,我们的雨林菜谱是对W. 爱德华兹·戴明(W. Edwards Deming)工作和全面质量管理(TQM)在大公司中实践的补充。
雨林模型的概要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产出是由供给决定的,例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有些争议的)技术,例如一个理论不能描述真实生活创新生态系统的行为。为了解释例如硅谷等高产出的系统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区别,最重要的不是经济产出中的成分,而是配方——各种成分是如何组成到一起的。人类系统变得产出更高,包括天赋、想法和资本等创新的关键要素就会更快地遍布整个系统。
在真实世界中,人性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我们的大脑是直觉的部族,我们的天性就是信任身边的人而不信任离得远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大的经济价值产生于差异最大的人们之间的交易。人性天生具有妒忌心,在社会中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 于是,我们认为的自由市场经济其实不是那样的自由。它们仍然被不可见的交易成本所制约,这些交易成本是由于地理距离产生的社会壁垒、信任的缺乏、语言和文化差异、低效的社会网络造成的。
像硅谷这样的雨林有能力通过一系列社会行为来解决交易成本的问题。这些社会行为相当于这样一些机制,它们来最大化天赋、想法和资本在人类网络中的自由流通。然而这些行为需要个人超越短期个人利益,并关注于长期共赢。雨林理论驳斥了这样的观念,即在私利的理性追求达到最大时,经济生产力是最高的。加强人类创新生态系统实力的关键因素是:天赋的多样性、跨越社会壁垒的信任、高于短期理性的动力、 促进快速多样合作的社会准则和个人体验。 这就是雨林文化。
我们提出各种工具用于设计、建设和维护雨林。人们通过实践、榜样、各种伙伴间的合作、处罚有害行为的反馈机制和明确的社会契约等来学习文化,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导。那些能够将社会网络联系起来成为能一致行动的更大社区的领导者,是必不可少的雨林建造和维护者。如果基金经理不能从文化上获得协调来培育投资人和被投资者之间的共生关系,那么国家对创业投资基金的补贴是不会产生效果的。如果不重视改变人们的行为,那么国家培养创新的努力注定会失败。要建造雨林,我们必须改造文化。
雨林模式不仅仅是个比喻。创新生态系统不只是像生物系统,它就是生物系统。天赋、想法和资本这些养分在这个生物系统中流淌。测量这些养分流速能够为我们提供工具来衡量创新生态体系的健康程度,这是通过观察随着时间推移的动态活动而不是静态的时间点来实现的。当特定的社会行为允许天赋、思想和资本更自由地活动时,因为它们是在雨林,我们发现人类网络能够产生自发组织形式的超常模式。
雨林模式阐述了大量无形机制,它们构成像硅谷这样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这不单是充分的创造性破坏,更重要的是创造性的重组,联合和再联合人们的能力形成效率与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模式。

作者简介

[美] 维克多 W. 黄(Victor W. Hwang) 格雷格·霍洛维茨(Greg Horowitt) 著: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诸葛越 许斌 林翔 志鹏 王霞 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能够翻译《硅谷生态圈:创新的雨林法则》一书,完全是源自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年前,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王璐编辑找到我,给了我一本斩获多个出版奖项的英文原版书The Rainforest:The Secret to Building the Next Silicon Valley,并希望我能翻译这本书。通过仔细阅读之后,我对作者在书中传达的理念和部分情节颇有感触,比如谷歌并不是第一家开发搜索引擎的公司,第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是堪萨斯大学的高赫夫妇创办的,他们比谷歌早几年进行搜索引擎的研究,但是这家公司由于缺乏硅谷的生态环境而失败。回顾过去的30年,类似清华大学这样的中国高校中曾经又有多少科研成果不能够商业化,类似中关村科技园这样的国家级科技产业园是否都能够提供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呢?
中国的大学校园里从不缺乏创业的热情与故事,最著名的当属马云放弃教师身份,带着他的18名毕业学生在1999年创立了阿里巴巴公司。而在1996年冬天的清华大学校园里面,中国最早的学生创业组织——清华大学科技创业者协会成立了,本人与协会创始人田范江、慕岩(两人是国内婚恋网站百合网的联合创始人)共同招募了第一批协会成员,其中就包括倪正东(中国投资顾问机构“清科集团”创始人)。这个协会在1997年举办了清华学生创业大赛,也是中国的第一届大学生创业比赛,这个比赛在1998年就被团中央升级成为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比赛,有效地在全国大学生中普及了创业思想。只不过可惜的是,大学生直接创业成功的例子为数不多。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创业者与政府都能够明白创业创新生态圈的作用,估计创业的成功率会提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当前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相信美国硅谷生态圈的经验教训一定能够对中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考虑到本人一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没有在企业界工作的经验。为了更好地翻译这本书,我决定邀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几位杰出系友共同完成翻译工作。首先邀请的是诸葛越女士,她在美国读博期间的学术论文曾获得国际数据库领域顶级会议ACM SIGMOD的10年最佳论文,并在美国微软、雅虎、Hulu公司担任高管工作,后来也创办过公司,无论是在学术创新、企业管理、科技创业方面都很有经验;志鹏女士在微软公司有近10年的国际市场产品规划和研发管理经历,在英国剑桥大学修完哲学硕士后,在欧洲与中国从事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投资工作十余年,能够很好地理解书中投资人的观点;林翔女士在美国布朗大学读完计算机系研究生后,先后在硅谷SanDisk和微软等公司负责产品研发和市场,目前在互爱科技公司任副总裁,负责产品的海外发行和战略;王霞女士在清华读完本科和硕士后,在诺基亚中国研究院工作了十多年,取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学位,目前是一家大数据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这些译者都对硅谷非常熟悉,都有国外留学或者工作交流的经历,分别拥有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初创企业、投资融资等方面的经验,她们每个人的经历和能力都能让本书的观点得到更准确的诠释。
在我们看来,《硅谷生态圈:创新的雨林法则》是这样一本书:
它是一本独特的书,能解答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做一个像硅谷一样成功的创新的产业集群,我们应该怎么做?仅仅复制一个谷歌、一个雅虎?培养一个乔布斯、一个扎克伯格?这些都是不够的。最成功的模式是构建一个茂密的热带雨林,一个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在这里,不仅有一些参天大树,有丰富多样的植被、动物和昆虫,还要有地下盘绕相通的根茎和极大批看不见的细菌提供流动的营养。
本书以独到的洞察力拆分了硅谷这个世界顶级创新基地形成的原因、繁盛的背景、发展的元素,以及各种创新元素之间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洞察和分析可以使不少读者受益,无论你只想了解硅谷的公司有哪些创新的秘密,还是作为企业家在思考产品和商业的误区,抑或是投资人,还是有兴趣在决策层面上帮助扶植中国技术繁茂园区,本书都会让你受益匪浅。
它从多个角度描述创建一个新硅谷的规则。该书作者是风险投资人,同时,他们有一个更有野心的目标,就是帮助创新者,在全球发展硅谷式的创新基地。他们致力于帮助政府制定创新政策,帮助投资人高效运作,帮助企业家建立联系,让资源、资金、人才、信息最高效地转化成价值。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雨林经济公理”。这本书中,作者以丰富的实例和前瞻性的经济和物理理论讲述了这些规则,旨在帮助在全球各地建立创新生态圈。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出于对创新和创新背后机理的浓厚兴趣,对互联网领域的熟知,对硅谷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以及对在中国再造硅谷的许多思考,五位译者走到一起,饶有兴趣地进行阅读和翻译。这不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共同学习和分享的过程。本书第1、2章由许斌翻译,第3、4章由林翔翻译,第5章由志鹏翻译,第6章由王霞和庞昊翻译,第7、8、9章由诸葛越翻译。由于译者不是职业的翻译人员,虽尽心尽力,但书中必存误处,还请读者谅解。
本书得以完成,还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无私支持,包括:清华科技园创始人罗建北、Mozilla前全球总裁宫力、《浪潮之巅》作者吴军作序推荐 ,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宝宝树创始人兼CEO王怀南、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会长韩亦舜、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推荐本书。最后,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许斌
2015年8月17日

推荐序

推荐序一
创新生态圈在中国
当翻阅《硅谷生态圈》中译本时,不禁将我带回到16年前的1999年,那一年我来到清华科技园工作。之前我是一名清华大学的老师,后来到校办企业工作,担任过清华技术服务公司的总经理、同方股份的副总裁,对企业是怎么回事有了亲身的体会。但是大学科技园对于我来说是个新事物,企业孵化器更是闻所未闻。我和同事创建清华创业园时就以美国的硅谷为样板,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读了相关的书籍,现在还记得读过一本赵慕兰老师写的《硅谷与128公路》。通过学习知道了硅谷是创业者的天堂。到了硅谷,创业者可以找到前沿技术、商业方向、所需人才和风险投资等几乎所有企业成长所需要的元素。因此我们有了工作方向,明确了要在清华科技园构造一个局部优化的企业生态环境。本书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雨林模式,雨林则比生态环境更形象、更深刻!想到雨林,我们眼前浮现的就是茂密的丛林,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这些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雨林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千万不要忽视“野草”!“在雨林中,一棵像野草的植株极有可能是整个生态环境中最有价值的新植物。”今天的“野草”可能就是明天的“参天大树”,千万不要把那些特立独行的创新想法扼杀在摇篮中!
我很认同本书作者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和失败原因的分析,的确是由于“从科学发现到商品生产的道路是那么的漫长、曲折和偶然,有大量的改变世界的技术从未见到天日”。我们看到在园区一些技术持有者在创业时往往出现一些误区,如更看重技术、忽视客户需求、轻视商业运作、不信任其他人等,因此导致企业不能做大甚至于失败!书中说:“他必须和不同种类的人群广泛接触、理解、扶持与合作,这些人擅长商业创造、管理、资本增长、知识产权、会计、银行,甚至房地产以及其他行业。”这里面传达了两个很重要的信息:一是要清楚技术发明仅是创新的一个要素;二是技术持有者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擅长的事情一定要请专业化的人员来干,而且要充分信任他们!
本书指出,创新生态体系“支持基础要素发展,首当其冲的要素是人才”。从开始创办企业孵化器时我们就十分明确,虽然我们孵化的是企业,但更重要的是培育企业家!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搞好一个企业的关键是企业家!我们国家缺乏的也正是企业家!清华创业园自身处于困难的创业阶段时,就采取了各种措施帮助创业者,如培训、咨询、CEO沙龙,甚至于种子期的投资。当时《北京晚报》有一篇小短文,称清华创业园是培养企业家的黄埔军校,对此我们感到很自豪!“……创新却要求巨大的自我牺牲与自我约束以实现成功”的说法被我们园区的成功创业者所实践和证明。清华创业园初期集中在两层楼,每天晚上这两层楼的灯光永远是最后熄灭,创业者几乎没有休息日。经过16年的努力,清华创业园培育了不少创业者,周亚辉就是从清华创业园走出来的连续创业者。他创办的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21日上市,在发表上市感言时,他说,为了感谢清华大学对他的培养,在未来3~5年将捐给学校1亿元人民币!公司上市后他一刻也没有停息,还是那么勤于读书和思考,忙于市场调研和企业扩张。他说,我不会辜负股民的期望,一定努力把公司做大做强!我认为公司有经济效益很重要,但是我想的更多的是怎么能做更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还有就是怎么能看得更远,看到5年、10年,甚至20 年后的发展趋势!我坚信周亚辉们就是祖国未来的优秀企业家!
本书多次提及,“……单独的集群不能带来创新,或者是明确的促进创新”“……拥有全部正确元素,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成功的创新。你需要准备所有原材料……以正确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成功的创新要求多学科的聚合,以及个体之间的交互方式。创新是一种团队运动,要想成功必须通过持续的沟通、迭代和改进”。清华科技园主任梅萌把我们的实践总结为“聚集、聚合、聚焦、聚变”的“四聚”模式,与上述观点极度吻合。我们认为“四聚”中“聚合”的是创新服务体系的核心关键,“聚合”就是创新要素融合的过程。创新要素的物理堆集,不会有利于创新。“聚合”是创新服务体系中的软服务,做好软服务需要的是理念,如对创业者的尊重、理解和容忍失败,培育创业者的契约精神、商业意识、团队精神等。书中提到了雨林文化,“天赋的多样性、跨越社会壁垒的信任、高于短期理性的动力、促进快速多样合作的社会准则和个人体验”。文化理念的转变和培育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只有把文化理念学到手了,才算学到了真谛!
我国正处于创新创业最好的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本书的出版一定会给这股创新创业热潮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让我们的创新服务工作者和创业者静下心来,随作者一起思考:什么是创新的本质?什么是创新生态的本质?怎样才能让“天赋、想法和资本这些养分在这个生物系统中流淌”?创业者如何做好“原生汤”准备,只等那一个“意外的闪电”击打到“原生汤”?复制雨林模式“是一个可实施的计划或者行动,结果是我们真正可以在人类福祉和经济实际方面得到实际的可度量的提高”,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创新创业结果吗?通过创新创业促进经济发展,使国家更强大、人民更富裕!当然做到这些,需要我们胸怀更宽、眼界更高,更富于牺牲精神!
我今年70岁了,做了一辈子老师和年轻人的导师,看着学生和创业者的成长,心中无比喜悦!本书的五位译者都是我的学生,他们各自都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我为此感到很欣慰,也期待他们为中国的创新创业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他们邀请我推荐此书!
罗建北
清华大学教授,被清华学子尊称为“清华创业之母、罗妈妈”
曾任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清华创业园主任
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启迪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5年7月 北京




推荐序二
探索硅谷高科技生态圈形成和发展的奥秘
众所皆知,硅谷是世界信息产业的麦加。大致指从旧金山以南到圣荷西以北这段夹在101和280两条高速公路之间的狭长地带,硅谷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起飞,早期由HP(车库创业的鼻祖)和Intel代表的半导体和设备公司,一举推翻了美国东部波士顿周边route 128产业链长期在这个行业的霸主地位;之后陆续涌现出Sun、Oracle、3COM、Cisco等无数领英世界计算机界的跨国企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率先卷起全球互联网风暴,造就了像Netscape、Yahoo、eBay、Paypal等一批新型信息产业,接着浮现了Google、Facebook、Twitter、Uber等称雄于21世纪的第二代互联网企业。在这些“巨无霸”的前后左右,还有众多大大小小的公司,数不清的成功和尚未成功的创业者,以及聚集在著名的Sand Hill Road两旁的绝大多数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
短短几十年,硅谷从一片片果园演变到寸土寸金的高科技丛林,体验了被称为“历史上最大一次合法的财富积累”,成为在全球各地被模仿的偶像。纽约有Silicon Alley,伦敦有Silicon Roundabout,柏林有Silicon Avenue,爱尔兰有Silicon Docks,日本有Silicon Island,尼日利亚有Silicon Lagoon,印度有Bangalore,中国台湾的新竹以及中国北京的中关村也被称为当地的硅谷。硅谷发展的缘由、成功的因素、能否以及如何被成功复制到世界其他地方,这些问题成了不仅是创业者和投资家所关注的话题,也是专家学者以及各国政府和政策制定者所关心的课题。
回顾历年来对硅谷的分析,可以从规章制度入手,譬如,在美国开立公司可以用个人住址,不需要注册资金,短短几天就可以办下来;也可以从创业设施方面去看,借鉴斯坦福大学创办科技园这个概念的经验;或者从投资环境去理解,调动风险基金的投入以及改善公司上市的途径;甚至从文化上解释,对比波士顿地区传统上的保守和硅谷的开放。这些理论虽然具备很强的参考性,但都很容易找到现实中的反例,因此无法成为成功复制硅谷的“秘密食谱”。相对比较有说服力的是所谓的clustering(群集)理论,也就是说硅谷的成功是因为在一个相对不大的地方集聚了足够的人才和资金,因而形成了健康的创业环境。可是,问题在于群集若想成功,只需要简单的堆积,还是有什么更深奥的组织法则呢?硅谷一年四季如春的天气和理想的地理位置(远离在华盛顿的中央政府,与欧亚洲等距)是否也是成功要素之一呢?
我们手中这本书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析硅谷高科技生态圈形成和发展的奥秘。作者认为硅谷的创业环境更像万物齐出、茂盛发展的热带雨林,进而依据热带雨林模型,提出一系列关于培育创新生态系统的原理以及执行法则。这一套“雨林模式”虽然未必可以终结对硅谷成功模式的研究,但其新颖的视角可以对关心这个课题的广大读者带来强大的启发作用。这本书引述了众多相关理论以及创业实例,翻译起来应该有较大的难度和工作量。相信几位译者的犀利眼光和付出的努力不仅能够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而且能够对国内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的新经济发展阶段,做出独特的贡献。
宫力
Acadine Technologies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硅谷著名跨国公司Mozilla前全球总裁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硕士
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系博士
2015年8月 北京



推荐序三
合作的重要性
写给《硅谷生态圈》的序言
很荣幸应诸葛越博士之请,为她和朋友翻译的《硅谷生态圈》一书写序。硅谷成功的奥秘之一在于打造了一个利于各方的生态圈。世界上很多地区试图模仿硅谷,建造能够孵化出伟大公司的科技园,但是鲜有成功的,它们所欠缺的不是资金和人才,而是一个利益各方多赢的生态圈。
2011年在中国的IT产业爆发了一场以双方公司名称和产品名称缩写为代号的大战。参战双方是两个原本不应该有什么业务竞争关系的公司——当时在中国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公司和从来不按照常理发展的信息安全公司。从各自的核心业务上看,这两家公司的互补性原本应该远远高出它们的竞争性。前者当时正在打造将互联网流量变现的手段,但是它缺乏互联网上最值钱的流量——网页搜索流量。此外,信息安全既非它的主营业务,也和它获取用户的即时通讯服务没有太多的联系。对于后者来讲,不管它是以什么方式获得的互联网流量,总之它有流量,但是当时并不能变现,同时,它所从事的信息安全业务和前者的各项业务不应该有什么相冲突的地方。如果是在一个相互合作的商业环境里,应该是后者将它没有能力变现的流量卖给前者,由前者变现,这样双方都获利,而用户也免除了在自己地盘上(自己的个人电脑上),两家公司打得你死我活的灾难。但是就是这样两个公司,居然以争夺用户入口为由,相互拆台,以达到双输的结果。我们的后代如果愿意在20年后回看这件事,他们可能会觉得可笑至极——所谓的某某大战就如同两个农耕文明时代的土财主,在争夺地盘的同时,不断向对方的土地抛洒荆棘的种子。因此,从合作营造生态圈的角度看,无论这两家公司挣到了多少钱,都算不上伟大的公司。这里我无意贬低其中的任何一家公司,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有一家愿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家也未必愿意响应这种诉求。通过这件事情,我只是想说明在当时中国的IT行业缺乏营造生态圈的意识。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到商业社会,需要一种商业文明,而商业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上追求共赢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IT领域机会已经可以比肩美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合作共赢不仅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且也是中国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至于怎么做,硅谷的经验可以作为参考,这也是将《硅谷生态圈》一书引进到中国的意义所在。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未来一定能打造比硅谷更好的生态圈。
吴军
《浪潮之巅》 《数学之美》作者
2015年7月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译者序
译者简介
序言
第1章 什么是雨林——创新的奥秘 …… 1
许多商学院教授毕生都在研究创新,许多公司与政府花费数以亿计的资金在创新上面,成千上万的人声称每天都在实践创新,但是,绝大多数人仍然不懂得到底是什么创造、培育并激活了创新过程。
25 000英尺高空的伏特加酒与物理学 …… 2
双城记 …… 4
萨根的实验 …… 6
非传统的智慧 …… 8
长野草,不长庄稼 …… 12
创新的生态学 …… 16
本质内容 …… 19
注释 …… 21
第2章 雨林为何至关重要——那些反对谷歌的故事 …… 23
行动不能是少量理性冲动的浓缩,而要反映出真实世界人类交互的社交与心理复杂性。
反对谷歌 …… 24
人才的神话 …… 27
理性选择的局限性 …… 29
释放市场 …… 31
群体理论的背水一战 …… 34
雨林的无意识鼻祖 …… 38
距离的代价 …… 41
社交网络的距离 …… 43
搭桥 …… 47
自由市场 …… 52
很想和你在一起 …… 55
注释 …… 57
第3章 热带雨林中的人们——海牛、水獭和沃特森 …… 61
基石人物可以创造价值的原因是他们是社会信任的中介,特别在现在信任缺失的时代基石人物更有价值。
热带雨林中的新物种 …… 62
基石 …… 63
基石人物的DNA …… 67
圣迭哥的火花 …… 71
基石组织 …… 75
创业者 …… 78
热带雨林的其他居民 …… 79
种类记录 …… 81
注释 …… 82
第4章 生活在热带雨林 …… 85
第一部分:创新的分形几何 …… 85
简单的人际方程式可以决定这些能够改变世界企业的成败,特别在企业早期的时候,更是至关重要。
相距很近,心却相隔很远 …… 86
新兴的创新“科学” …… 88
今日丝绸之路 …… 94
创新的隐形货币 …… 97
合作的洞穴人 …… 104
创新的洞穴人 …… 110
第二部分:过山车 …… 113
原子力量 …… 114
逃离社交族群的束缚 …… 115
变化的团队 …… 118
合作来自何方 …… 119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124
非理性的快乐 …… 125
矫正视力 …… 129
冷血的爱 …… 131
花衣魔笛手 …… 135
热带雨林中的多样生活 …… 137
注释 第一部分 …… 140
注释 第二部分 …… 143
第5章 热带雨林中的规则——消失的第三块石板 …… 147
社会规范需要信任,而形成足够使社会规范发展并延续的社会信任并不容易。
“ 零和 ”界限 …… 148
失踪的法则 …… 150
成文法律 vs. 不成文规定 …… 152
三个派生物 …… 155
回到边疆 …… 157
合作应需求而生 …… 161
规则 …… 163
认知规则 …… 183
“C要素” …… 183
边疆的遗产 …… 185
注释 …… 186
第6章 如何构建一片雨林——魅力与山谷 …… 193
创新是混沌的、偶然发生的、不可控制的,所以那些线性的、可控的流程很难自我维持下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们在雨林里为之奋斗的目标正是一个能产生巨大影响的系统来实现低成本和内部可持续性。
寄希望于创新 …… 194
信任的价值 …… 195
分散化的力量 …… 197
雨林的管理 …… 202
3DM,第一部分:第三衍生管理 …… 206
3DM,第二部分:硬件 …… 209
3DM,第三部分:软件 …… 211
雨林工具 …… 214
工具一:从实践中学习 …… 217
工具二:增强多样化 …… 218
工具三:颂扬榜样和同伴间的相互交流 …… 222
工具四:建立族群间的信任 …… 225
工具五:建立社会反馈回路 …… 227
工具六:明确社会契约 …… 229
既不是鸡也不是蛋 …… 230
注释 …… 231
第7章 热带雨林中的资本 ——风险事大,资本事小 …… 237
从硅谷的思考得到一个令人惊讶的启示是,风险投资主要不是关于资本的。
西行记 …… 238
投资的连续性 …… 241
投资缺失之谜 …… 243
减即是加 …… 247
弥补空白 …… 250
如何建立风险基金 …… 252
互利共生 …… 256
雨林资本的配方 …… 260
混蛋与绅士 …… 262
金钱≠风险投资 …… 264
注释 …… 266
第8章 如何衡量一个热带雨林 ——测量创新的心跳 …… 269
这种社交圈将不仅仅促进每家公司的财富积累,更将有效帮助每个成员跨越巨大的社会和地理障碍,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用Skype打电话 …… 270
金发姑娘的显微镜 …… 273
点对点的热带雨林 …… 273
蘑菇的秘密 …… 277
流动模型 …… 279
快速繁衍的蘑菇 …… 286
测量波浪 …… 289
量子结局 …… 292
注释 …… 293
第9章 结论——热带雨林的未来 …… 297
为了能使热带雨林系统的运转有序而高效,我们需要热带雨林法则,这是能帮助消除人们之间隔阂的不成文规范。
最后的边疆 …… 298
隐喻之外 …… 300
与懦弱斗争,拯救世界 …… 302
注释 …… 306
结语 创新的神秘主义 …… 309
后记 …… 319
致谢 …… 32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加里·尤克尔(Gary A. Yukl)纽约州立大学  著
作者: [美]理查德 L. 哈格斯(Richard L.Hughes)罗伯特 C. 吉纳特(Robert C. Ginnett) 戈登 J. 柯菲(Gordon J. Curphy)著
作者: [美]理查德·L. 哈格斯(Richard L.Hughes),[美]罗伯特·C. 吉纳特(Robert C. Ginnett),[美]戈登·J. 柯菲(Gordon J. Curphy)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史蒂夫·帕弗利纳(Steve Pavlina) 著
作者: 小约瑟夫·巴达拉克
作者: 吕峰 金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