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营销管理)

大量销售方式
作者 : 张林先 著
出版日期 : 2015-07-11
ISBN : 978-7-111-50045-2
定价 : 4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17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通过对大量销售方式的特征、必要性以及福特的经典实践,阐释了大量销售方式时代局限性。

图书特色

十年磨一剑,颠覆科特勒营销思想
从大量销售方式,到深度分销方式,未来属于社区商务方式……

让历史照进未来。在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社区商务转型的今天,通过本书了解企业传统商务活动方式、“大量销售方式”的生成原因、运行机理及其内在局限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 刘春峰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 总经理兼执行董事
本书清晰地梳理了商务活动的历史脉络,深入分析了工业革命前后销售方式的演进。工业化把销售分离出来,并实现了规模化的大量销售方式,曾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于忽视营销,最终使得销售变得越来越无效。本书为我们理清了大工业时代商业销售方式的宝贵遗产,也指明了现代企业从大量销售走向社区商务的必然趋势。
——  汤云柯 博士 中国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副总裁
大量销售是许多企业经营者心中涌动着的一个梦,也是市场竞争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如何实现大量销售?如何避免大量销售的风险?本书清晰地给你答案!
互联网下,京东、当当仍从事于大量销售方式,其出路何在?反思自己,你的企业机会在哪里?本书给出思考的线索!
—— 李永延 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副会长、秘书长
人类社会在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义无返顾地行进,大量销售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是无可匹敌的英雄,它的胜利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自己的黄昏。张林先博士的此书展示了这个过程和内在逻辑,推荐阅读。
—— 朱雷 汉旺投资董事长
本书带领我们重新从工业时代出发,揭开了科特勒都没搞清楚的问题,即营销的活动是围绕“企业—顾客”的关系层面进行,而不简单的观念加上策略、招数,即“M+STP+4P”。书中九大观点震耳发聩,必将在营销界产生重大影响,深刻指导中国营销的实践。
—— 王永 上海广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本书以历史上的经典销售案例,重现了“大量销售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并剖析该方式走入困境的原因是“供给决定需求”!在互联网汹涌的今天,经营管理者都应当读一读。本书力求触摸到营销的本质,用他人的历史照亮我们的未来。
—— 何明强 南京磐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包政先生弟子,包子堂创始合伙人,管理智慧自媒体创始合伙人。管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师从刘大椿先生。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第九、十届副秘书长。曾在合力金桥、漫步者、华 电方胜任副总裁、总裁等职务。出版《公司管理的哲学》《公司诸相说》。

包子堂系列丛书是包政教授团队十年研究基础上的结晶,首次提出“社区商务方式”的概念。丛书告诉大家,企业商务活动领域的触角,正沿着供应链的下游向需求链延伸;企业的商务活动方式,正沿着大量销售方式,到深度分销方式,再到社区商务方式演进。作为丛书开篇第一册,《营销的本质》以理论的方式,展现商务活动方式演变的历史逻辑,包括内在本质动因及其外在表现形态;后面以分册的方式,分别描述各种商务活动方式的实践经验,它们是《大量销售方式》《深度分销方式》,以及介绍社区商务方式的《社区商务方式: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案例》《社区商务方式:B2B企业案例》《社区商务方式:小米全景案例》《社区商务方式:丰田全景案例》。
细心的读者会明白包子堂系列丛书安排的良苦用心,因为不了解商务活动方式的演变历史,就不会明白社区商务方式的必然性,也就不会下决心摆脱过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图书前言

你可以不看这本书,但不能不掌握这些观点!
观点1:企业商务方式分为三类:大量销售方式、深度分销方式、社区商务方式。一家企业最基本的活动有两类,即生产活动和商务活动。世所公认的是,生产活动的方式有两种:福特生产方式和丰田生产方式。前者也被称为大量生产方式,后者也被称为精益生产方式。那么销售及商务活动有哪几种?虽没有公认的定论,但是,包政教授经过深入研究,给出了如下结论,即分为三类:大量销售方式、深度分销方式、社区商务方式(详见《营销的本质》包政,2015)。本书将对“大量销售方式”的概念及内涵特征进行较为翔实的阐述。商务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商务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对应关系
销售方式 对应的生产方式 供求比对关系 供求作用关系
传统销售方式 传统生产方式 供求相当 需求决定供应
大量销售方式 大量生产方式 供不应求 供应决定需求
深度分销方式 大量生产方式 供求相当 供应决定需求
社区商务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 供大于求 需求决定供应
观点2:大量销售方式在组织层面实现了销售、市场的职能,且这两个职能能统一在一个策略下运作。相对于传统的销售方式,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过去的传统销售方式受到了理论界的影响,不是以整体的方式出现,更多的是促销、分销,而不是有组织的,不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所以只是表现在战术层面的一种技巧。相对于传统销售方式来讲,大量销售方式本身是一种进步。主要体现在:①商务方式中的销售、市场、营销这三个职能,已经有销售和市场这两个职能在企业组织中独立出来,显现出非常明显的作用;②销售的促销、分销,以及市场职能,能统一在一个策略下,形成有组织的销售,达成整体的效用。如果还像传统的销售方式一样,促销、分销、市场各自为战,则无法满足大量销售的要求,就不能使大量生产的效能发挥出来。
观点3:传统销售方式,还没有大众媒体形成市场拉力,只有推力。其特征,简单地说是“两个不断、两个重视”,即不断寻找新的市场,不断挖掘用户需求;重视需求向生产的转换,重视建立厂家信誉。与传统销售方式相对应的是小生产方式。
观点4:大量销售方式的特点是“供应决定需求”,而不是“需求决定供应”。在过去传统的销售方式下,是“需求决定供应”,而在大量销售方式下,是“供应决定需求”。这种变化非常隐蔽,连科特勒等专家、学者都没有搞清楚,误读为:在大量销售方式这个阶段,仍然是需求决定供应,企业应该按需销售,按需生产,按需研发。从事实层面来看,其实不然,当大量生产方式发生以后,你就不可能按需生产了。生产出来,就必须要卖出去。供应者所做的是“刺激需求”,而不是“挖掘需求”。由此,大量生产方式阶段已经是供应决定需求,它的销售方式也应该是供应决定需求。供应决定需求,和刺激需求是一致的概念,和按需生产是不一致的概念。如果理解为把需求刺激出来以后,再说成按需生产,那是不对的,不合逻辑的。合乎逻辑的是,供应以后,按照把这个产品卖出去的要求去促销,去刺激需求。所以说,科特勒思想看上去是一种进步,实际上,它是一种退步,应该是供给决定需求的。可是,他在供给决定需求的前提下,讲了需求决定供给,逻辑是错的。
大量销售方式下,能否转变为“需求决定供应”?根本上要改变的不是销售方式,而是生产方式。在大量生产方式下,不可能做到按需生产。大量生产方式具有内在的暴力性,是强制性的,导致营销越做越远,销售越做规模越大,然后内容越来越丰富,实际都是在改变别人的诉求点背后的价值观,以及煽动别人冲动,做冲动性购买。所以在这种方式下,销售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只是对传统意义的修改,主要就是跟诉求点的对应关系,而且卖点越来越重要,而诉求点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改变别人的观点比弄清楚别人的真正需求更加容易。
观点5:大量销售方式从“供应导向”转向为“竞争导向”“变款式、变价格、变产量”的竞争,最终表现为“降价促销”。大量销售方式因为受制于大量生产方式这样一个结构,使得大量销售方式本身是有局限的。由于是供应决定需求,过度的供应引发的是产品的竞争,竞争加剧,最后恶性竞争、竞争求活,走向了竞争导向。到现在为止,中国很多企业还是这么做的,胜者为王。竞争最有效的方式聚焦于三个概念:①比对手更快地推出产品,就是产品作秀;
②迅速迭代,很快地放量;③很快地降价。简单地说就是:变款式、变价格、变产量,而最后拼的还是性价比,核心内容就是降价促销。最后的结局,才会产生深度分销方式。从一个层面走向另一个层面,走向与分销商关系一致的层面。
观点6:大量销售方式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营销的功能,没有将营销职能组织化,也没有将企业内部的管理延伸到企业外部的能力。企业要把整个商务活动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它很清楚,要维持再生产循环,应该怎样去做?这是企业内部的有组织能力,那时候,它们并没有认识到企业外部的有组织能力。没有将管理协调延伸到企业的外部,即分销商、零售商层面,由此,也没有延伸到消费者层面,也就没有做营销。
观点7:大量销售方式的特征—“两大两高”。即大范围构建经销网络,大规模市场运作活动,高密度刺激消费的活动,高效率组织人员推销。
观点8:在大量销售方式竞争中率先倒下来的企业,是那些不能提升自己生产效率的企业。企业能真正胜出,就是要在生产领域发生改变,把技术力量叠加到生产领域中去。提高效率,转换品种和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支撑大量销售方式。日本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就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不是外延扩张,而是内涵扩张。提高效率,采用丰田生产方式和柔性制造方式,也就是大家认识的“生产职能化”。
观点9:营销活动是在“企业–顾客的关系层面”进行,销售活动是在“产品–货币的交易层面”进行。销售活动又衍生出分销、推销、促销等活动。市场活动从其本质上讲,也属于销售范畴。

上架指导

市场营销

封底文字

里封底
对老板而言,不需要用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以及人数众多的管理者阶层,去驱使成千上万员工朝着一个方向行动,更不需要既设干部管理部门,以防止干部懈怠;还设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去督促每个人的工作。
对员工而言,可以摆脱绩效考核的纠结;也不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赶着上班去打卡,恭候上司的指导和命令。只需要专心致志去发展自己的长处,努力在供求一体化的社区中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取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及其运营,是可以虚拟化的,可以虚拟化为一个社区,一个供求者一体化的社区。就像我们祖辈所生活过的那个农耕时代,乡里乡亲在一起,构成一个供求一体化的社区,彼此互为供求者,守望相助,相互信任,相互依存。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及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谋取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可以说,互联网思维就是社区思维,互联网时代正遵循着自然规律向着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区回归。
——包 政
外封底
十年磨一剑,颠覆科特勒营销思想
从大量销售方式,到深度分销方式,未来属于社区商务方式……
小米的雷军称,“社区商务方式”真正读懂了小米。

让历史照进未来。在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社区商务转型的今天,通过本书了解企业传统商务活动方式,“大量销售方式”的生成原因、运行机理、及其内在局限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 总经理兼执行董事 刘春峰

本书清晰地梳理了商务活动的历史脉络,深入分析了工业革命前后销售方式的演进。工业化把销售分离出来,并实现了规模化的大量销售方式,曾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于忽视营销,最终使得销售变得越来越无效。本书为我们厘清了大工业时代商业销售方式的宝贵遗产,也指明了现代企业从大量销售走向社区商务的必然趋势。
——中国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副总裁 汤云柯博士

大量销售是许多企业经营者心中涌动着的一个梦,也是市场竞争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如何实现大量销售?如何避免大量销售的风险?本书清晰地给你答案!
互联网下,京东、当当仍从事于大量销售方式,其出路何在?反思自己,你企业的机会在哪里?本书给出思考的线索!
——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副会长、秘书长 李永延

人类社会在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义无返顾地行进,大量销售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是无可匹敌的英雄,他的胜利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自己的黄昏。张林先博士此书展示了这个过程和内在逻辑,推荐阅读。
——汉旺投资董事长 朱雷

本书带领我们重新从工业时代出发,揭开了科特勒都没搞清楚的问题,即营销的活动是围绕“企业-顾客的关系层面”进行,而不简单的观念加上策略、招数,即“M+STP+4P”。书中九大观点震耳发聩,必将在营销界产生重大影响,深刻指导中国营销的实践。
——上海广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永

本书以历史上经典销售案例,重现了“大量销售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并剖析该方式走入困境的原因是“供给决定需求”!在互联网汹涌的今天,经营管理者都应当读一读。力求触摸到营销的本质,用他人的历史照亮我们的未来。
——南京磐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何明强

作者简介

张林先 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以往营销理论的不足   |  1
第一节 销售衍生的概念:分销、促销、推销   |  2
第二节 营销概念的产生   |  11
第三节 市场概念的兴起   |  16
第四节 营销教科书的缺陷   |  21
第二章 传统销售方式的特征   |  30
第一节 重视需求向生产的转换   |  32
第二节 不断寻找新的市场   |  35
第三节 不断挖掘用户需求   |  38
第四节 重视建立厂家信誉   |  41
第三章 大量销售方式的必要性   |  45
第一节 大量生产方式的诱因   |  46
第二节 大量销售方式的形成   |  51
第三节 大量销售方式的组织   |  55
第四章 大量销售方式的特征   |  63
第一节 大范围构建经销网络   |  64
第二节 大规模展开市场运作   |  69
第三节 高密度刺激消费欲望   |  74
第四节 高效率组织人员推销   |  80
第五章 福特大量销售的经典实践   |  88
第一节 福特汽车早期简史   |  89
第二节 福特大范围构建经销网络   |  96
第三节 福特大规模展开市场运作   |  102
第四节 福特高密度刺激消费欲望   |  108
第五节 福特高效率组织人员推销   |  112
第六节 福特大量生产的实施策略   |  121
第六章 大量销售方式的终结   |  130
第一节 大量生产方式的缺陷   |  131
第二节 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   |  135
第三节 “变品种、变产量、变价格”的竞争策略   |  140
第四节 企业的未来   |  148
后记   |  151
参考文献   |  155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特蕾西 L. 塔腾(Tracy L. Tuten)(美)迈克尔 R. 所罗门(Michael R. Solomon) 著
作者: 小威廉·D·佩勒尔特 E·杰罗姆·麦卡锡
作者: 万晓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程成 曾永红 王宪伟 彭盾 等著
作者: (美)保罗·蒂姆(Paul R Timm) 著
作者: 殷中军 徐东遥 著
作者: 朱强 鲁扬 彭罕妮 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