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赵曙明:我的人生感悟与管理观
作者 : 赵曙明 邱恒明
出版日期 : 2011-11-25
ISBN : 978-7-111-36377-4
定价 : 38.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24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作为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留学生,他的求学经历催人奋进;作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拓荒者、探路者,他对中国管理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令人钦佩;作为就任时间最长的国内一流商学院的院长,他对国内大学院长职业化的思考让人颇受启迪;作为将德鲁克管理思想引进到中国的功臣,他在国内外管理学界和业界的知名度甚高;他还当过拖拉机能手、生产队长,也曾是工农兵学员、留学生,又是世界知名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教授拥有或曾经拥有多种身份,这不管对于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人来说,都像迷一样神奇。我们从他的经历中,不仅能看到他个人的奋斗历程,也能看到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
作为国内知名商学院的领军人物和中西方管理学界的知名学者,赵曙明对中国经济、中国企业未来发展之路的看法和建议同样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思考。

图书特色

赵曙明是一位非常杰出的领导者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位专注的学者。他取得了非常重要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科研成果,这让他成为人力资源领域国际知名的学者。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
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 Micheal Spence博士

  赵曙明教授20世纪90年代初学成归国,用他深厚的学识报效国家,不仅推动了中国人力资源专业的发展,还把南京大学商学院打造成了全国一流的商学院。
—中共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著名经济学家 洪银兴博士

  赵曙明老师给过我许多做学问的指导和做人的启迪,使我获益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 陈德铭博士

  赵曙明教授为人谦逊大度,与他交往过程中,总被他真诚、坚韧的精神所打动。如果说赵曙明教授对弟子们的忠告是先做人后学问,那先做人后管理则是他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大师对我们企业界人士的提醒。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 张近东先生

  赵曙明教授的为人正直和做事务实精神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他在担任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第三任主席期间,为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著名美籍华人教授、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创始主席 徐淑英博士

  赵曙明院长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带领南京大学商学院与世界各地的商学院建立起联系,这反映了他的高瞻远瞩。他精力充沛,总能把事情做好。认识他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美国匹茨堡大学商学院院长 John Thomas Delaney博士

  赵曙明教授有两大非凡品质:一是勤勉工作,他是我所认识的工作最勤奋的人;二是体贴关心他人,他愿意随时随地帮助朋友。令我赞叹的是,对人尽心尽力、对工作严谨刻苦并且富有成效,这些品质很难聚集到同一个人身上,赵曙明教授却做到了。
—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副教务长兼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Joel Glassman博士

  赵曙明教授是一名了不起的学生,能有他这样的学生我深感荣幸。当年他还是学生时就表现得很优秀:做事专注、才华横溢、意志坚定。
—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教授、
著名领导学专家 Jean Lipman-Blumen博士

图书前言

奥马哈之行
  2011年4月1日的美国奥马哈,晴空万里。来自全球8所高校的100多名MBA、EMBA学员聚集于奥马哈100多平方米的活动俱乐部(Omaha Field Club),与一位81岁高龄的美国老者亲密接触,所有在座者都兴奋不已。这位老者不仅在世界投资界名声籍甚,也因其将大部分所得捐献而在全球慈善界享誉盛名。他就是沃伦·巴菲特,有着“股神”的美誉,在中国的知名度也非常大。近5年来,上百万美元一次的巴菲特午餐会机会几次被中国人竞拍。在这次的聚会代表中,南京大学商学院是来自美国以外的唯一团队,作为该代表团的带队人,我和全体学员的心情一样,对于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位传奇人物,倾听其投资忠告感到非常荣幸。
  81岁高龄的巴菲特在演讲台上精神抖擞地与大家进行对话长达两个多小时,他的热情和投入深深感染了我。巴菲特先生在演讲结束前发出邀请,让两位男士和两位女士与他同车前往餐厅,我非常荣幸地成为其中一员。
  我非常意外地发现,巴菲特先生不仅没有任何保镖前呼后拥,而且还是自己亲自充当驾驶员。他开的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2006年生产的凯迪拉克小轿车,外观很小,车内也不是很宽敞。而我就坐在他的副驾驶位置上,跟他近距离地进行交流,这也使我更增添了对他的不少崇敬之意。
  我向巴菲特先生介绍了南京大学商学院的一些情况,同时我也询问了巴老的身体情况,巴老近似顽皮地回答到:“有一位一直活到103岁还在为哈撒韦公司工作的罗斯女士,我在她99岁时跟她签了一个‘互不竞争’的协议,我希望比她多活5年。”
  午餐之后,我们参观了巴老的住所。这处住所是一幢灰色的小楼,没有围墙,没有铁门,也没有大院子,离路边也就三五米远,与周边邻居的一些别墅相比并不特殊,就是普通的美国中产阶级的房屋。这与他富可敌国、坐拥数百亿的财富相比,简直可以说是极不相称。这套别墅是他1958年花3.15万美元购入的,此后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在这里,他生儿育女;在这里,他也逐渐成为叱咤世界资本市场的风云人物,而他对这栋小楼却始终是不离不弃。
  博大的胸怀、过人的智慧、幽默的个性、简朴的作风,是巴菲特留给这次参加奥马哈之行的南京大学学子们最大的震撼与收获。这位世界首富彰显出的独特人格魅力,也给予我巨大的精神震撼。
  从1981年赴美求学开始,我就不断受到世界级大师们的影响。如果说2011年巴菲特简约的生活、深邃的智慧及乐观的精神给我巨大触动的话,那么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教授则在我学术启蒙之际给予了光明的指引,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之后,作为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的我组织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也结识了许多世界级的大师。其中,有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 (Michael Spence)、劳伦斯·克莱茵 (Lawrence Klein)、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 也有著名领导学专家吉恩·李普曼-布卢门(Jean Lipman-Blumen)教授、著名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杰克·舒斯特(Jack H. Schuster)等这类学术大师,还有如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这类的国际政要名流,这些世界级大师都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些人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我也一直在不断地寻找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并深深陶醉其中。
  如果说我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的话,我认为除了自身的刻苦钻研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得益于许许多多人的帮助和教诲。做学问,先做人,并保持永不枯竭的学习热情,这就是我的人生信条。
赵曙明

上架指导

成功励志

封底文字

封底:知名人士推荐语
赵曙明是一位非常杰出的领导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个专注的学者。他有着非常重要令人印象深刻的科研成果,这让他成为人力资源领域内一位国际知名度非常高的学者。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Micheal SPENCE 博士

赵曙明教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学成归国,用深厚学识报效国家,不仅推动了中国人力资源专业的发展,还把南京大学商学院打造成了全国一流的商学院。
——中共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著名经济学家 洪银兴博士

赵曙明老师给过我许多做学问的指导和做人的启迪,使我获益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 陈德铭博士

赵曙明教授的为人正直和做事务实精神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他在担任“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第三任主席期间,为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著名美籍华人教授、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创始主席徐淑英博士

赵曙明院长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带领南京大学商学院与世界各地的商学院建立起联系,这反映了他的高瞻远瞩。他精力充沛,总能把事情做好。认识他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美国匹茨堡大学商学院院长 John Thomas DELANEY 博士

赵曙明教授有两大非凡品质:其一是勤勉工作,他是我所认识的工作最勤奋的人;其二是体贴关心他人,他愿意随时随地帮助朋友。令我赞叹的是,对人尽心尽力、对工作严谨刻苦并且富有成效这些品质很难聚集到同一个人身上,赵曙明教授却做到了。
——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副教务长兼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Joel GLASSMAN 博士

赵曙明教授是一名了不起的学生,能有他这样的学生我深感荣幸。当年他还是学生时就表现得很优秀:做事专注、才华横溢、意志坚定。
——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教授、著名领导学专家 Jean LIPMAN-BLUMEN博士

作者简介

赵曙明 邱恒明: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奥马哈之行
上 篇
第1章  人是可以塑造的/1
  一个愿望在脑海中形成,且越来越强烈,那就是重赴美国,回到以管理学研究闻名于世的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学位。我的理由很简单:这个专业对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人是可以塑造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之处,就在于怎样引导人、塑造人。
能吃苦的回乡青年 / 3
只识ABC的英语系学生 / 6
新一代留美学生 / 11
德鲁克对我的影响 / 19
我的家庭 / 23
第2章  我的人力资源管理观/31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书填补国内教材空白;《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内最早专门研究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专著;开发设计了国内第一套‘企业人力资源指数’;写出国内管理学界第一份企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是相关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获国家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是一等奖中仅有的两本管理类著作之一……”有记者对我所做的这些工作进行总结,认为我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开拓者”,其实我只是比较早地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比别人早做了一些工作,多做了一些事情而已。
初涉管理学 / 32
我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30年 / 35
我的三个学术阶段 / 39
传播德鲁克管理思想 / 49
把脉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52
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展望 / 61
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的领域 / 64
第3章  商学院院长之路 / 71
  在南京大学工作了整整34年,在商学院工作也有20年,商学院和谐的环境、优秀的师资和管理队伍以及高素质的学生使我很享受在其中学习和工作的乐趣。此外,让我欣慰的是,我推动和见证了南京大学商学院MBA/EMBA/MPAcc/EDP项目的蓬勃发展,以及它们日益加深的社会影响和不可低估的社会贡献。南京大学商学院作为我海外学成归来后的事业起点,无疑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以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为荣 / 72
致力于国际化战略 / 74
关注MBA的中外差距 / 78
需要扮演好三种角色 / 80
中国还没有职业化的院长 / 85
高校改革势在必行 / 87
是院长,更是老师,也是学术会议的组织者 / 90
时间管理是第一要务 / 97
第4章  用心做人 / 101
  我所从事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我始终将人视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因而也最重视人的品行。我从指导研究生学习开始,每一届新生入学,不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我给他们上的第一课总是讲做人的道理。我反复向我的学生强调:“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学问做不好可以转行,做人有问题就没救了。”
做学问,先做人 / 102
三人行,必有我师 / 105
人际交往的本质 / 108
有知识、见识、胆识的管理者 / 112
高胜任素质、高积极性和高协作性的人才 / 115
吃苦是竞争力 / 118
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 120
下 篇
第5章  学生印象 / 123
  自1977年在南京大学任教以来,迄今已经34年了。我在内心深处非常喜欢“老师”这一角色。30多年来,我不知讲授了多少次课,也不知给多少学生上过课,我并没有像有些教师常说的有那种厌倦的感觉,反而每次在准备将要讲授的下一堂课时,总是充满了一种期待和渴望。到目前为止,我先后指导了20多位博士后、100多位博士研究生,还指导了很多硕士研究生、MBA研究生、EMBA学员。他们的回忆和述说,显得更加感性和生动。综合他们各自的体会,也许更能促进读者获得对我的立体印象。
学术成就
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化的思想家 / 124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创立者 / 127
学术视野令人赞叹 / 129
一个执旗的人 / 130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132
生活故事
烤肉很专业 / 134
从不唱歌 / 136
吃饭、喝酒,拿他的钱 / 139
初次见面就“炸了雷子” / 142
怜子如何不丈夫 / 144
求学记忆
“把你吵醒了,很抱歉” / 146
“拿出去的东西连细节上的瑕疵也不要有” / 148
要做有文化的商人 / 150
共同探寻“中国先锋企业” / 151
生活中的管理学 / 155
为我们打开通往国际学术前沿的大门 / 157
习得实践力与学术规范性 / 159
启发式教育 / 161
“赵老师,对不起” / 162
收到不是群发的春节贺信 / 164
人生诸多“第一次” / 164

综合印象
赵老师是一部好书 / 166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 169
他培养了我抵御任何灾难的信心 / 171
知识权威和道德魄力 / 174
EQ高人 / 175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 / 176
多角色的成功扮演者 / 178
精力充沛,活力四射 / 179
名副其实的人生导师 / 182
第6章  8大热点话题解答 / 185
  一直以来,我都接到不少媒体朋友的采访要求,希望就如何管人、如何培养学生、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等话题阐明我的观点;许多年轻学生也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些职场规划、留学注意事项、学历观点等方面的建议。这部分内容,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罗列了我经常被问到的8个问题和回答。
后记 / 198
附录  赵曙明简历 / 200
教育背景 / 200
工作经历 / 200
主要学术兼职 / 202
主要企业与基金会兼职 / 202
所获教学科研奖励及学术荣誉 / 203
主持研究的主要科研项目 / 205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理查德L.达夫特(Richard L.Daft);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
作者: 主编 李立新 副主编 周建珊 刘生华
作者: James H.Donnelly,Jr. James L.Gibson John M.Ivancevich
作者: 高良谋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藤木俊明
作者: G. 理查德·谢尔(G. Richard Shell)
作者: (美)杰弗里.舒曼(Jeffrey C. Shuman);贾尼丝.通布利(Janice Twombl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