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创新者的课堂:颠覆式创新如何改变教育
作者 : [美]克莱顿·M.克里斯坦森(Clayton M.Christensen),迈克尔·B.霍恩(Michael B. Horn),柯蒂斯·W.约翰逊(Curtis W. Johnson) 著
译者 : 周爽 译
出版日期 : 2020-08-20
ISBN : 978-7-111-66124-5
定价 : 8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11
开本 : 16
原书名 : Disrupting Class: How Disruptive Innovation Will Change the Way the World Learns
原出版社: McGraw-Hill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运用颠覆式创新理念为教育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你将会看到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颠覆是一种将昂贵、复杂的市场产品与服务变得简便、易得的过程。本书不仅会让你了解课堂创新的方法和新市场,也将为你介绍颠覆的发展变化模式,让你领略颠覆的正面力量。你将看到,未来的课堂不再只是技术的空壳,而是让学生能在他们喜欢的地方、以他们喜欢的步调、符合他们智能类型的方法去学习。什么样的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读懂本书,你完全可以开发自己的“必杀级应用”,以更加简单且实惠的方式满足学生对成就与归属的需要,赢得他们的关注。

图书特色

打破标准化的工厂式教育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
美国《新闻周刊》“当代50本好书”之一
美国商会基金认定的“引发热议的十大图书”之一
颠覆式创新之父的教育新解 
《纽约时报》最佳创新类图书

上架指导

管理理论

封底文字

非常高兴看到周爽翻译的《创新者的课堂》一书,本书介绍了美国学者运用颠覆式创新理论来分析美国公立教育的问题,读来让人思考和受到启发。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今天,几乎每个孩子手中都持有移动终端设备。作为教育者和家长,你应该做的就是教导他们将这些设备用于学习,而不是粗暴地剥夺他们使用这些设备的权利。
刘长铭
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高专会理事长
原北京四中校长

基于智能技术,建立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在这个变革的征途中,需要颠覆式创新。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很接地气,甚至专门论述了学前教育,颇具可读性,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有收获。
王殿军
清华附中校长

应用商业模型分析学校教育,最大的意义是引导我们严肃认真地分析学生的真正需求,正如公司重视分析消费者需求以获得市场生存一样。
张 羽
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本让我眼睛一亮的著作。作者用颠覆式创新理论来解释许多教育现象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其中许多观点与创意在我去年出版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中的观点非常接近。
朱永新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希望我们的教育从业者和创业者们广开思路,借鉴国内国际、业内业外一切可借鉴的经验,用与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创新式地解决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难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

放眼全球,我们大家都对教育寄予厚望。作为一名教育创新的探索者,这本《创新者的课堂》可以给当下所有从业者带来启发。
周 枫
网易有道 CEO

互联网、大数据、AI、在线直播等新技术的出现,正在全面而深刻地改变原有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看看克里斯坦森如何从颠覆式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技术变革给教育体系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冯 新
碳9资本创始人

通过透视全球教育思考中国教育的方向,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毕生的追求。教育兴,国家旺。
张爱志
华夏桃李&橙啦教育创始人

译者序

科技驱动的教育创新
守成者的业务大抵是脉络相似的,创新者的道路上却布满了各种窘境和歧途。
初读克里斯坦森教授的《创新者的窘境》时,教授还执教于哈佛商学院,“颠覆式创新理论”之父的声誉如日中天。彼时,我在斯坦福师从罗伯特·博格尔曼,研究硅谷科技企业的创新战略。斯坦福商学院咖啡馆的对面是一面由著名的计算机视觉艺术家彼得·瓦格纳设计的巨大的“求变之路”液晶墙:它由300个泛着光泽的黑色LED面板组成,每个面板亮起的时候会随机出现一个用于修饰动词“变化”(change)的词,如无形的、永恒的、有利可图的、不可阻挡的、使人困惑的、胆大包天的、愚鲁的、残酷的、令人满意的,等等。加利福尼亚下午充足的阳光斜射中庭,光滑的黑色墙面映出一波又一波说着“要去改变世界”的学生、教授和风险投资人匆匆的身影,与这些褒贬难辨的修饰“变化”的词裹挟成一股洪流,生机勃勃,奔腾向前。
回国从事教育科技投资以来,我和我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教育创业圈培养类似硅谷核心圈的创业创新生态。“求变之路”体现的是硅谷迷恋创新、崇尚改变的价值观的精髓。硅谷的创新精神既是科学的又是信仰的。科学,是指以克里斯坦森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商业经验和学术造诣俱佳的商学院教授,用科学的方法对创新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进行定性描述、提出假设、建模预测和反馈调整,从而建立具备可验证性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使得企业和个人的创新能力不再是可遇不可求的卓越素质,而是可构建、可教授于人的一门学科。信仰,则是指以斯坦福校园为中心的硅谷创业投资圈,对于“科技”和“变化”,永远抱有少年人一样单纯而心无旁骛的信仰。
本书的有些读者也许记得这样一个场景:网景(Netscape)浏览器1994年面世的时候,预见到互联网信息过载导致现代人注意力分散的科技先知有两群人,一群人忧心忡忡地奔走抵制,另一群人去做了搜索引擎、排名和推送。这和我们今天担心屏幕使用时间过长有损健康,或者担心新兴媒体导致大众信息误导并无二致:一群人把孩子送去戒网、搬到乡间小住,书写优美的文字缅怀田园生活;另一群人在研发更护眼的屏幕、更符合人体力学的椅子、更精准的辟谣算法,甚至给过劳脱发的“码农”研制生发剂。以上两群人都是正直的社会公民,既有远见又愿意为尽自己的社会责任而做出卓越的努力,但是两群人努力的方向和结果截然不同。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分歧的底层,正是我希望本书读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你认为“变化”一词是褒义的、贬义的,还是中性的?
去硅谷之前我是一个受过多年严格的金融专业训练,严谨、可靠的“专业人士”。那时候我认为变化理所当然是中性的,其逻辑如下:①默认的世界是静止的,直至变化发生;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每次变化发生的时候,结果是变好还是变坏都有可能,各种结果的分布应该接近于钟形曲线(即正态分布曲线),理性的预期值等于各种结果按影响和可能性进行加权平均之后的均值。
然而,在硅谷的话语体系里,“变化”已经成为一个达成共识的褒义词。如果把斯坦福商学院的关键词“改变”和哈佛商学院的关键词“领导力”对比,对文化标签敏感的读者大概可以感受到硅谷文化是如何把“求变”强行拔高到美德层面的。其逻辑如下:①默认的世界是持续前进甚至加速前进的,变化一直在发生;②科技进步是持续的,而当科技创新的效果外化的时候,总是先缓慢,后突然(Change happens gradually, then suddenly),其影响和可能性更接近指数分布(我们常说的“S曲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朱恒源老师已经在其著作《战略节奏》中讲解了创新发展过程类似于指数曲线的特征)。
如果读者已经对克里斯坦森教授的颠覆式创新理论有所了解,或者已经预览了本书的第4章,就会明白我上面所说的两种价值观的不同,与改良性创新者和颠覆式创新者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极其类似。对于改良性创新者而言,变化是中性的,既有机会又有威胁,关键在于调整现有格局,寻找新的平衡,最大化总体利益。对于颠覆式创新者而言,变化是必然的、持续的、不可阻挡的,因而顺应、追求乃至主动加速变化成为硅谷的美德。如果变化带来了负面影响,对于改良性创新者而言,默认策略是抗拒和抑制;对于颠覆式创新者而言,抗拒变化是不可能的,默认策略是用更激进的变化来解决变化带来的问题。
克里斯坦森教授的颠覆式创新理论聚集了美国工业时代、电子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大量案例,并且催生了一大拨视“传统”“专业化”为累赘的互联网时代创始人。可以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硅谷文化(包括舍命狂奔地追求进步,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可能带来的各种弊端绝不退避三舍,对失败者宽容、对保守者嘲讽,等等)既是颠覆式创新理论的土壤,又是颠覆式创新理论被广为信仰的结果。领英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传奇投资人雷德·霍夫曼建议后辈创业者“如果你不为你出品的产品(的不完善)感到羞愧,说明你出品得太晚了”,Facebook的早期口号是“舍命狂奔”(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然而,如世人所知,同样的硅谷文化也造就了像《坏血》里描述的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的产品丑闻、各种打着区块链技术的名号圈钱的欺诈者,以及其他各种历史与硅谷的年龄一样长的投机行为。虽然硅谷不乏学者和商业领袖时时反思这些丑闻和滋生它们的土壤,但我认为硅谷不会因此而放弃它对“求变”的浪漫化追求和对科技改变世界的必然性的信仰。
既然“求变之路”墙上的词并不全是美好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中国,尤其是中国教育圈培养类似硅谷的创业创新生态?教育、医疗、农业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的基础,这些非市场化、重监管、影响深远的行业是否适用颠覆式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医疗、基数大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方式变化,是否可能像互联网行业一样“快速试错”“舍命狂奔”?
作为中国教育科技的投资人和从业者,我身处中国迅猛发展的“教育+科技+资本”交叉区域,在线教育、教育信息化正在以前所未闻的速度改变这个行业的形态。几乎每个教育从业者都在讨论教育创新,但是与克里斯坦森团队在《创新者的课堂》第1章所描述的情况一模一样的是,几乎每个从业者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创新的预期都有微妙的不同。随着中国教育在线化程度的加深,资本市场对教育行业的兴趣日渐浓厚,近年来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入在线教育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学界泰斗、教育公益组织基金会、教培行业创始人之间的理念争论,“教育+互联网”的效率与效果的争论,“教育+资本”的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争论,引起了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
从2018年开始,我有幸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老师推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翻译克莱顿·M.克里斯坦森、迈克尔·B.霍恩、柯蒂斯·W.约翰逊合著的《创新者的课堂》。克里斯坦森教授在本书的引言中讨论了为什么一群战略学家,经历了对美国公立教育体系的亲身体验和多年研究后达成共识,颠覆式创新的理论和工具不仅可以而且应该被应用于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使我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鼓舞和启示。
我刚回国开始做教育投资的时候,每与教育界的校长和名师们讨论中国的教育科技是否太“快”,是否太“功利”与“浮躁”,常常反省自己是否被彩虹泡沫与独角兽的硅谷文化影响了价值观。但是,在近距离观察了一千多例中国教育科技的创业案例之后,尤其是见证了2020年COVID-19疫情对全球传统教育教培行业的巨大冲击之后,我日渐变得更加迫切地希望看到颠覆式创新理论落地于中国教育领域,为中国的公立教育改革和民办教育创新提供理论工具和操作借鉴。我所看到的,是中国的教育创新还远远不够快,无法满足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对教育变化的职能需求,无法抓住教育科学进展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红利。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时代如洪流滚滚向前,全球政治、经济、金融板块在快速地分离、碰撞和重组。世界在迅速变化,中国在迅速变化。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行业,保持不变,或哪怕以几十年前的速度进步,恐怕都不是可行的选择。
1.教育的职能随时代而变化
如本书第2章所讨论的,北美的公立学校系统其实200年来一直在时快时慢地改革并进步。但是和商业目标相对清晰、可衡量的公司制商业企业不同,公立学校系统在不同历史阶段担任的社会职能是不一样的:精英教育、技能教育、普惠教育、消除贫困等,而且这些职能的定义和衡量都更加困难。多年前我曾在加拿大的市级和省级政府供职,对每年躲不掉的学区预算会议、教师工会协商、罢工和家长育儿补贴头痛不已。共事者都是内心温暖、尊重教育情怀的教育从业者,但多重社会职能、模糊的衡量标准,再加上北美公立学校体系决策机制的复杂和低效,造成了公立教育广受诟病的结果。
在研究中国教育市场的时候,我们的投资团队将它分为社会职能截然不同的三个板块:教育升级、教育公平和教育行业服务。“教育升级”主要是家长或者学生自己作为付费主体的消费品板块,此板块包括大量民办教培、知识付费和文娱企业,主要职能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教育产品和服务。“教育公平”是以政府预算为付费主体的公立教育板块,主要职能是利用有限的预算建筑教育基础设施,为国家培养和选拔更多优质人才。“教育行业服务”是面对以上两个板块的服务机构,包括行业媒体、咨询公司、人力服务、科技和数据公司,也包括我们这样的教育行业投资机构,我们的主要职能是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时至2020年,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国教育的各个板块都在随着科技进步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快速且有意义的职能调整。教育升级方面表现为随着在线教育和教育科技的进步,名师网上授课的效率大大提高,网课的价格下降,教育服务的价格上升,呈现出本书最后一章中克里斯坦森教授所憧憬的“网课+辅导老师”的教育模式的雏形—虽然是校外辅导班场景。
在教育公平方面,中国近年来为教育信息化1.0和教育信息化2.0进行了万亿人民币级的预算投入,COVID-19疫情造成全国“停课不停学”后,公立教育系统仅用两周时间就使得1.7亿左右的中小学生大部分实现了网上复课。虽然在线教育“紧急上岗”暴露了诸多问题,但整个公立教育系统紧急动员中体现的强大执行力使世界为之侧目。我一直认为中国政府系统的强执行力,以及中国政府需要为数目庞大的下沉市场学生提供普惠教育的强诉求,会使中国在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方面超过欧美国家,更早进入基于互联网的因材施教。2020年初的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这个进程。
教育的职能调整不止发生在一个维度上。我之前曾经撰文分析世界各国随着人均GDP的上升,作为消费品的教育品类选择会发生偏移。无论是美国、日本、韩国还是中国一线城市,在近代都先后经历过能源学科—工程学科—金融商科—科技互联网—人文学科的消费偏好迁移。今天,在中国的一线城市,这种迁移表现在家长对素质教育中音乐、文化、艺术、创造力等更偏人文的教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上升,与此相应的教育供给也很快发生了升级。而对于教育公平板块,随着中国对国民体能、国民意识和文化自信、基础学科研究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需求愈发迫切,我们也在公立教育的变革中看到了对应的调整。
2.教育科学的进步、教育大数据和“教育+人工智能”
我并非教育学专家,但即使作为一个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也能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给出确定性的结论。后果之一,就是教育效果的测评和衡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曾经被广为使用的IQ测试被诟病为弊大于利,如今只能用于非常有限的场景。而中国的应试教育,也可以说是在缺乏更好的公认教育测评体系的情况下的无奈对策。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无法衡量一件事,你就无法改进它。”这句话放在今天的战略管理学界未必全对,却在以往教育创新遇到的困境中非常适用。
科技创新也在这个方向让我们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亮。最近十来年,脑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数据科学的进步,使学界看到了新的可能性。有一批卓越的教育学新兴研究者开始尝试用量化的方式进行教育学研究。4G、5G的铺设和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学校场景的数据化提供了基础设施;廉价的教育硬件和云服务使得大规模捕捉数量在千万级的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成为可能;相对统一的教材、知识图谱和应试知识点使得为学生开发自适应的应试系统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中国公立教育系统在学习数据采集和学情汇总方面有远胜于欧美体系的政策优势,中国超级城市里高人口密度、高度线上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家长对孩子上网和使用教育硬件的态度越来越开放。
以上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大数据和“教育+人工智能”在中国落地的希望。海量、高质量、有代表性的行为数据不但能帮助学校更好地管理学生,帮助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辅导每个学生,还可以反哺教育科技产品,使得课件更好用、交互课程设计更“智能”,更能为教育学研究积聚宝贵的实证资料,并且使得教育创新的试验和测试更快捷、更精准。
《纽约时报》曾引用过彼得·拉格的抱怨:“过去30年内被生产的新信息,比过去5000年都要多。”可能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泛泛的信息,但是在教育科学领域,关于我们的大脑如何思考、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如何获得新的知识,我们在过去的5000年所知甚少。随着教育大数据、“教育+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我们今天对教育的许多认知将会在未来的30年内被颠覆。
3.世界格局持续加速变化,科技进步成为主要推手
教育学界很多德高望重的校长、老师的忧虑,并不是真的觉得教育科技“太快”不好,而是担心网课、教育科技、教育游戏化这些产品“不够好”,目前不能替代线下好老师高质量的教书育人的时间。比如,2020年的今天,我们看到疫情期间的网课教育效果不够好,我们手里有一笔投资,是应该用于回到线下的实体教室,培养更多的好老师,建设更好的实体学校,努力让1000个孩子都能享受私塾式线下小班教育呢,还是应该去做更有交互的网课、更好用的家校沟通界面,教育效果更好的线上内容,让1000万个孩子能免费或者低价听到北京名校名师的在线课程,尽管这1000万个孩子每个人享受的教育服务都不够好?
对于中国教育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是个永恒的话题。上面的问题可能并没有标准答案。向任何一个方向努力的优秀教育者和创业者都是我们卓越的行业伙伴。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科技创新驱动下沿指数增长曲线加速前进。变化是正在发生的必然,今天看到的微小变化,明天就可能成为令人措手不及的突变。
在今天这样的世界中,如果我们仍要用传统的方式给中国约1.7亿中小学生提供“足够好”的教育,需要多少新建师范院校、多少老师、多少校区?要多少年才能实现?即使在最好的假设下,这也只是个线性的解决方案。如果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界的一代代前辈教育家鞠躬尽瘁才实现了今天中国不足20%的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来考虑,中国的大专学历达到世界前列的60%,需要的时间可能要超过我们这代人的寿命预期。但是,如果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实现科技赋能的线上线下相结合(Online-Merges-Offline),如果整个市场对科技有足够的信仰,就能够支持教育科技创新克服指数增长曲线早期的进展缓慢、产品不完善、改变使用习惯带来不适应性等缺点。混沌大学的创办人李善友教授对创新早期阶段经常遇见的弊病、挫折和负反馈有一个精妙的总结:欺骗性失望区—如果我们有一线希望,能够推动中国的在线教育和教育科技进入爆发式增长轨道,那么,在不远的将来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的教育公平乃至因材施教就有希望在中国实现。
在今天这样的世界中,不变不是一个选择。甚至变革过慢,都会让我们的教育系统步美国后尘,成为制约经济、政治和社会进步的路障。2018年我为了翻译本书而温习了美国独立以来一代代教育改革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的生平,当时深觉这些200多年前的教育政策制定者的理念和行为,与他们自身所受教育高度相关,而他们制定的教育政策又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今天美国高比例的低学历、反智、反全球化的选民基础,让我们从业者不由得对教育的长期效果,在敬畏中生出惶恐来。观人省己,中国教育市场无论是在幼教供给、K-12学生的创造力、职业教育的普及度、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还是大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基础学科的科研能力等方面,都与欧美诸国存在一定的差距。去全球化背景下,目前国际科研合作和出国留学的路径都受到严重压缩,而且用人民币购买海外优质教育机会终非长久之计。
在今天这样的世界中,我们没有时间用传统的、线性的方式改良中国的教育行业。不论是从教育政策、教育科技、教育信息化还是教育商业模式方面,中国教育行业都急需颠覆式创新的思路,来走一趟这条艰辛然而必需的路途。
著名的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在2016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作《必然》(The Inevitable),预测互联网世界的必然趋势,其中第一条就是现在进行时的动词“成为”(becoming):逐渐加速进化的互联网世界已经不再相信成品。那我们永远不会完善,永远不会到达,永远要学习,永远要开发和适应新的事物。
译作即将出版之际,全球COVID-19疫情仍在横行,美国总统特朗普仍在无所不用其极地争取连任;民粹主义盛行,贸易战的讨论取代了国际赛事和商旅合作;去全球化,而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全球化,占据了报刊的头版;黑天鹅事件频发;“90后”“00后”世代迅速崛起。这一切仿佛进一步印证了“世界是不断加速变化”的硅谷信仰。如果变革是必然,那么拥抱变化、运用先进的理论和实践工具,走在变化的前端,甚至引领变革,就是每一个教育改革家、创新者和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对于原本主要由好老师、好校长、好的学校管理者领导的教育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重大而艰难的进化。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无论是商场创业、非营利性机构创新,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莫不如是。我衷心希望《创新者的课堂》能出现在每位关心中国教育创新者的案头,与我们一起见证中国教育行业装上科技引擎,发展腾飞的时代。

周 爽
2020年7月

推荐序

推荐序一
颠覆式创新是当代最强大的字眼之一。特别是在科技领域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颠覆式创新几乎发生在每一个领域,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值得深思的是,“创新”这两个字在两个领域是很少被提到的,一个是宗教组织(当然不在本书范畴之内),另一个就是教育。
本书讲的恰恰是在教育领域内进行颠覆式创新的思维,这也正是本书吸引人的地方。本书的作者坦言自己并非传统定义上的教育家,而是在哈佛从事多年创新研究的学者,所以他以“只缘不在此山中”的视角去看一个传统的行业,并且提出一些新鲜犀利的观点,更有独特的价值。我本人作为一个多年在科技创业和风险投资领域的实践者,也不是教育行业的一员,但是这种“只缘不在此山中”的思维,外加本书译者、我的好友周爽的推荐,使我对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机会领略本书作者贯彻始终的创新精神,以及精彩的看问题的视角、观点和论述。总而言之,能将一个几乎通行于当今世界绝大部分领域的颠覆式创新视角带入教育领域,用一副“局外人”的放大镜研究教育世界,恰恰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我被其内容深深感染打动,也确实学到很多东西。
教育是中国每一代人都脱离不开的话题,也是一代人对自己和下一代人的使命。所以不论你是否从事教育事业,我相信这本书里都有能触动你的内容。

杨 镭
中国首个纳斯达克上市无线科技公司掌上灵通(NASDAQ:LTON)CEO
中国第一家机构化天使投资基金泰山天使的创始合伙人
现任华山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2020年7月1日于美国硅谷



推荐序二
这是一本探讨美国公立教育体系颠覆式创新的著作,作者克里斯坦森及其团队研究公立学校若干年,对美国公立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我认为书中所探讨的问题、所倡导的创新具有普遍性,许多观点很有冲击力,我个人很受启发,也非常认同。作者认为人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支持,只有当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思维模式相匹配,学生才能理解学习内容,掌握知识和原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千人千面,而我们的教学却是千人一面,所以个性化教与学是非常必要的。
人们经常提及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但是究竟怎样才能实现个性化学习呢?目前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我比较认同克里斯坦森的观点,首先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的处理,恰当运用智能化的教学平台,让每个学生利用教学平台学习,拥有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私人教师?”,让定制化的个性学习成为现实。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很接地气,甚至专门论述了学前教育,颇具可读性,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有所收获。

王殿军
清华附中校长
2020年7月17日于北京

图书目录

赞誉
总序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致谢
引言
兰德尔高中
第1章
千人一面的“教”和千人千面的“学”
006 重新理解智能和我们的学习方式
011 相互依存性和模块化
015 学校的困境:标准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017 在今天的工厂流水线式学校里实现教学的定制化是否可能
021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系统中实现因材施教
022 注释
第2章
学校职能:应社会要求而变化
031 颠覆式创新理论
036 用颠覆式创新理论解读公立学校系统:如何衡量“性能”
050 这件事儿就别责怪老师和学校管理者了
052 注释
第3章
削足适履的教学电脑
060 在非消费者中引入颠覆式创新
061 科技落地和立法程序
068 如何把电脑塞进学校
071 如何实施基于电脑的教学:拉赫玛尼诺夫的启示
074 注释
第4章
颠覆性使用电脑的正确姿势
081 新市场中的颠覆式创新的萌芽
08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086 沿着颠覆式创新的脚印
094 未来的教室
097 测评的未来
102 注释
第5章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系
114 颠覆价值网络
123 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131 受管制的颠覆性市场:从其他行业汲取的教训
134 注释
第6章
早教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141 舞蹈性语言
144 恶性跨代循环
145 我们应该如何做
147 注释
第7章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15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借鉴从其他商业场景中学习到的激励顾客购买商品的方法
153 正确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性
161 学生们的任务
163 整合任务
171 注释
第8章
亟待改进的教育学术研究
181 理解体的建立和描述
184 改善描述性理解体
190 教育研究中的进步
192 什么样的研究结论是有效的
194 注释
第9章
组织创新
206 组织的灵魂
208 组织设计的一个模型
214 公立学校系统的创新及组织架构
224 促进体系结构变革的政治力量
230 有希望改变学校现状的治理工具
233 教育者的困境
234 注释
结语
244 致教育系统的领导者:行政人员和民选官员
246 致慈善机构与基金会
247 致企业家和创业者
247 致教师培训学院
248 致研究生教育学院
248 致教师、家长和学生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斯蒂芬 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 ,(美)戴维A.德森佐(David A.DeCenzo),(美)库尔特(Coulter,M.)
作者: 孙军,张英奎
作者: (美)理查德 L.达夫特(Richard L. Daft);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
作者: 理查德 L.达夫特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陈春花
作者: 刘澜 著
作者: [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著
作者: (法)迈克尔·伯乐(Michael Ball) 弗雷迪·伯乐(Freddy Balle)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