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天才莱纳斯:Linux传奇
作者 : 格林.穆迪
译者 : 朱正茂
丛书名 : IT先锋系列
出版日期 : 2002-07-11
ISBN : 7-111-10169-3
定价 : 20.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66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已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汇集了自由软件运动的所有重量级人物:包括自由软件之父Richard stallman,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自由软件头号理论家Eric S.Raymond,Linux的最大分销商红帽子公司的CEO Robert Young,自由软件书籍最大出版商的创始人Tim O'Reilly,Web服务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Apache社团的共同创始人及核心成员Brian Behlendorf等。这一次,这些大腕们聚在一起,不是侃他们最擅长的技术,而是以散文的笔调,从各个角度娓娓叙述了自由软件方方面面的故事,是对普通用户的一次历史再现。

图书前言

引   言

窗外,西雅图昏暗的天空笼罩着一座座低矮的白色建筑,它们散布在一片开阔并仍在不断扩张的基地里。整齐的草坪、精心护理的花圃,以及洁净的装饰性水塘共同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沉思与静谧的气氛。

屋内,一种相似的平静弥漫在年轻的男女员工辛勤工作的隔间里。除了那打破这种安静的一阵阵敲击键盘的声音,你几乎听不到人们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好像有一道严厉的法令在约束着大家。然而,在这样良好的环境和令人鼓舞的信念之下,隔间中的人们却感到了一种不安,一种近乎为恐惧的感觉正逐渐漫上来。他们清楚,一个可怕的幽灵正在微软的隐居地游荡。

这个幽灵的名字就是:开放源码。微软公司两位专业级的“幽灵监视员”用两份冗长的备忘录细致地描述了它的特征。这些标明为“微软绝密”的备忘录,竟然还流传到了公司外面,并且恰恰在1998年的万圣节期间被公布在互联网上。微软被迫承认这些备忘录的的确确源自公司内部,然而又声称这只是部分员工的个人观点。

当比尔·盖茨看到描述这个疯狂怪物的备忘录时,他一定会因为认出了它而吓得发抖,就好像一个来自过去的鬼魂轻轻地在背后拍他的肩膀。从20多年前开始,盖茨就一直试图驱走自由软件这个恶魔。

早在1976年,盖茨发表了他所谓的“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这封信的对象是世界上第一批个人电脑MITS Altair的用户。当时,盖茨和微软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保罗·艾伦共同开发了可以在这种电脑上运行的Basic(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语言的一个版本。对于电脑上极其有限的内存容量而言,这在当时可谓是一个意义相当重大的创举。盖茨写这封公开信的目的是为了谴责那些被他视为软件盗版的行为—非法拷贝他和艾伦写的程序。而当时的大多数用户只是把这样的事情看做搞计算机的人共享有用工具的一个传统而已。

在他抨击传播软件做法的长篇激烈演说中,盖茨愤怒地吼道:“大多数的计算机爱好者心里一定清楚,你们当中的许多人都盗窃别人的软件。硬件是一定要付钱的,而软件却成了要共享的东西。有谁会在乎编写软件的人是不是得到了应有的报酬呢?”他接着声称,这种盗版行为的后果只会阻碍大家“去编写好的软件”。最后,盖茨反问道:“有谁肯去做一无所获的技术工作?又有哪一位计算机爱好者愿意投入三年的工作量用于编程、纠错、撰写产品文档,最后却免费发布其产品?”

盖茨当年在写这些话的时候,大概还认为这些论点都是无可辩驳的。可现在他自己的工程师所写的万圣节备忘录,却详尽地陈述了这样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如今计算机爱好者的数量已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千上万。这样的一个群体已经投入了数千人年用于编程、纠错、撰写产品文档,最后免费发布其软件,而且还带着源码!而源码,那些神圣的文字,正是微软以及其他一些软件公司在过去20年里力图不让世俗的眼睛见到的东西。

依照比尔·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开放源码运动的兴起比他最恐怖的噩梦还要可怕一千倍。现在,已经不是一两个爱好者“盗窃”软件的问题了,而是出现了一个逐渐壮大的团体,它编写自己的,而且是非常优秀的代码,然后免费发布。由于其行为明显并未“阻碍编写好的软件”,这暗中也对微软帝国赖以生存的根本原则提出了质疑: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编写出优秀的软件并且免费发行,那么谁还需要微软这样的公司呢?

万圣节文档的出现,以及它所引发的根本问题,对于微软公司来说来得太不是时候了。1998年的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诉讼,也许是第一次对微软不可战胜的神话提出了挑战。这起诉讼案本身就意味着人们已经开始思考一个不被雷德蒙德巨人独霸的计算机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即使只是理论上的。

当微软接连推迟发布其本应毫不犹豫地推出的主打产品时,该说法似乎显得更加令人信服。这个产品先前曾被称为Windows NT 5,到后来万圣节文档泄密发生时又改名为Windows 2000。如果Windows NT 5在1998年面世,各个公司就可能会因为忙于采用它而无暇顾及其他选择方案;而由于反垄断诉讼案的出现,引起的这段真空就给考虑其他系统方案提供了机会。

不仅如此,当微软公司发现自己不仅在反垄断诉讼期间面临公共关系的恶化,还在发布Windows 2000时遇到了严重的技术问题时,有大约六位高位管理人员辞职,这是前所未有的灾难,因为微软正需要这些人来解决出现的问题。甚至连比尔·盖茨自己好像也被司法部的诉讼搞晕了。在他上庭作证的录像中,竟然出现了不记得自己的电子邮件以及重要商业决策的事情,这最终摧毁了他在人们心中永远正确的高大的技术神父的形象。

这时,当微软处于最软弱的状态,其领导人的声望也最差的情况下,在计算机舞台上出现的已经不是什么替代选择,而是一场竞争。

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的万圣节文档把免费操作系统内核Linux(读做“Lih-nooks”)看做是体现开放源码思想的最成功的一个代表。备忘录的作者之一,维诺德·瓦卢彼里是这样评价的:“Linux已经在一些涉及重要任务的商业环境中得到了应用,并且获得了大众的极度推崇。”Linux构成了自由软件工程的核心,这对微软的主打产品生产线,尤其是陷入困境的Windows 2000形成了直接的威胁。

Linux是由一位年仅21岁的芬兰学生莱纳斯·托维兹首先编写出来的,并且和源码一起免费发布,这些底层的程序指令构成了一种软件的设计蓝图。莱纳斯在其团体中人人皆知,他本人不仅是开放源码运动的天才领导,也成为这一运动的一个宝贵象征。虽然软件设计方法学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可能会让大众媒体敬而远之,但这位谦逊而又非常上镜的年轻人却马上就被大家接纳了。就像开放源码是微软的反面一样,莱纳斯所体现的东西似乎和比尔·盖茨完全相反,他和领导开放源码运动的其他人的传统形象也不一样。

这些自称为黑客的人(不要与那些恶意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的破解者混淆)往往被形容成一些适应不良的青年,由于缺乏社会交往技能、感到被社会排斥而转向计算机。可是让我们看看莱纳斯吧,这个黑客中的王子,不仅经常去洗浴,保持着短短的发型,穿着干净整洁,而且有一份高尚的工作,已结婚,当上了父亲。

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做新一代黑客的代言人了,在当今的计算机世界里,是他们把开放源码转变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是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早期黑客文化的继承人,那时计算机还是个新生事物,而当时那些团体就相信软件应该共享,因而任何人都可以从中获益。这样的思想正是比尔·盖茨在其“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中所严厉斥责的。微软以及当时其他几家大公司,尤其是AT&T,应该对早期黑客精神近乎绝迹,并且被把软件共享重新定义为盗版行为的观点所取代的事实负主要责任。

多亏价格相对低廉但功能强大的个人电脑的出现以及网络的全球互联,这些新一代的黑客才能比其先辈人数更为众多,成果更为丰富,组织更为团结。维系他们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编写优秀的软件,以及一条共同的准则—这样的软件应该向所有人免费提供。黑客们反对那种认为底层源码应该保留的思想。对于他们来说,这些特殊的文字是构成人类共有文化遗产的一种新文学,它应该被出版、阅读、研究,乃至增添,而不应该被锁在人们无法进入的修道院似的图书馆里,只能让几个经过授权的专家毕恭毕敬地对待。所以,开放源码运动不仅对微软,而且对整个软件产业提出了挑战。或许还不只如此。随着互联网越来越融入现代世界的核心,它不可避免地带着驱动它的免费程序,传播着促成这些软件产生的价值观念。开放源码运动的基本准则—开放、共享和合作,已经从一两个高技术产业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展。现在,许多人都相信,在当前的“后微软”时代,互联网和开放源码的有效结合带来的远不只是一个可能壮大起来的幽灵。

作者简介

格林.穆迪: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朱正茂:暂无简介

译者序

译  者  序

20世纪末软件业发生的最重大事件不是微软帝国的登峰造极,而是自由软件的兴起。自由软件崇尚的“资源免费、服务获利”的理念正引导软件商业模式发生一次革命性升级,而其“源代码开放,软件自由拷贝”的主张更是软件业创新和活力的一次大释放。

长期以来,软件产业存在着两个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专有软件,一个是自由(私有)软件。前者由厂商严格控制源代码,依据的是现有版权(Copyright )游戏规则,是目前产业的正统,也就是“盗版”的定义者。它使厂商可以命令用户、控制用户甚至控告用户。另一个世界就是源代码开放,软件自由拷贝。它也有版权,但依据的是Copyleft(或其精神),这种版权不是剥夺用户的自由而是保证用户的自由,保证用户可以自由使用、修改和发布软件,因此根本没有“盗版”一说。

就在几年前,你去问一个程序员自由软件的前景,他肯定会告诉你,自由软件有意思,但难成气候。而今,无数的程序员都将Linux (英文读音为“LINN-ooks”)作为自己首要的追求,否则不足以证明自己的境界。就在一年前,你去问一个大公司的信息主管有关自由软件的可行性,他肯定会告诉你,这东西他不会,也不敢用,因为缺乏相应的支持,缺乏应有的商业化质量。但今天,局势大变。《财富》500强企业的信息主管已经纷纷在着手Linux 的评估和部署。而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Linux 就得到了IBM 、HP、Compaq、Sun 、SGI 、Dell、Oracle、Informix、SAP 、Sybase、CA、Intel 、SCO 等除微软之外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大公司的支持。虽然已被一群信徒崇拜多年,Linux这个稳定、开放、可靠、便宜的操作系统,在1999年才堂而皇之跻身业界主流,成为微软帝国合法的竞争对手,而且,成为地球上最炙手可热的软件。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在奥斯卡奖的颁奖大会上接过最佳导演奖时相当狂妄地对着全场观众重复了男主角的一句台词:“我是世界之王。”不过这也不奇怪,耗资两亿多美元,一举夺得11项奥斯卡大奖,赢得全球最高票房,它的导演是有资格狂妄一番的。然而真正有资格睥睨世界的主角应该是银幕后面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影片如果离开了电脑,不要说获奥斯卡奖,就是真正要开机拍摄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笔者看来,在这一切的后面,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大主角,这就是上百台图形工作站所使用的一套操作系统。它的名字虽然没有Unix或者NT那么响亮,但它却有可能成为世界软件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就是Linux。

本书汇集了自由软件运动的所有重量级人物:包括自由软件之父Richard stallman,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自由软件头号理论家Eric S.Raymond,Linux的最大分销商红帽子公司的CEO Robert Young,自由软件书籍最大出版商的创始人Tim O'Reilly,Web服务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Apache社团的共同创始人及核心成员Brian Behlendorf等。这一次,这些大腕们聚在一起,不是侃他们最擅长的技术,而是以散文的笔调,从各个角度娓娓叙述了自由软件方方面面的故事,是对普通用户的一次历史再现。

参加本书翻译的人员有梁文权、康乐、孙智辰、朱正茂、肖鹏、冯淑萍、周乐平。对本书提供技术方面帮助的有王罡 、陈永权、高峰、李吉广。另外,梁文英、李志军、仝填海阅读全文,并提供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2002年2月24日

图书目录

目   录
译者序
引言

第1章  最寒冷的一年 1
第2章  全新的GNU 11
第3章  一次小规模的起义 31
第4章  X因素 57
第5章  修修补补 75
第6章  引导然后从根目录盘安装 93
第7章  莱纳斯2.0 115
第8章  求学伯克利 131
第9章  代码的艺术 155
第10章  硅谷内幕 181
第11章  给蜥蜴以自由 205
第12章  立足点 231
第13章  联合与IPO 247
第14章  为商业而开放 265
第15章  Trolls对Gnomes 281
第16章  谎言,该诅咒的谎言与测试基准 301
第17章  未来的温室 323
第18章  超越市场 341
附录  开放源码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36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翟磊 编著
作者: 卢润德,严宗光,袁泉
作者: 徐碧琳 主编 陈颉 副主编
作者: (美)斯蒂芬 P. 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戴维 A. 德森佐(David A. DeCenzo) 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雷·克罗克(Ray Kroc),罗伯特·安德森( Robert Anderson)
作者: [美]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著
作者: 戴维.W.洛里
作者: 文斯·汤普森(Vince Thomp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