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总裁学苑--通
作者 : 王建煊
丛书名 : 总裁学院丛书
出版日期 : 2002-04-24
ISBN : 7-111-10181-2
定价 : 27.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420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已绝版
图书简介

图书序言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时,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随着大陆和台湾加入WTO,挑战和蕴含在其中的机遇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两岸企业只有顺应这一潮流,励志奋起,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中、在企业强手之林中站住脚跟,并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20多年来大陆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还有一些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特别是国有经济的改造进行得不够快和不够好。在对外国企业开放的领域中,许多未经彻底改革的国有企业由于效率太差而处于艰难的地位。近几年来,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正以它们的优异的竞争力和超常的增长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那些民营企业得到较大发展空间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已经出现了一些经济蓬勃发展,就业充分,社会秩序稳定,对外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的成片地区。

不过这些正在茁壮成长的民营企业毕竟资历浅薄,实力和经验都很不足,还需努力提高自己,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中国人从来以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著称于世。在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艰苦创业的历程中,台湾同胞走在我们的前面。他们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善于发挥自己的“后发性优势”(advantages of backwardness),降低学习成本,借助发达地区的技术、资本和管理优势发展自己,迎头赶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大陆企业借鉴。特别是台湾的商界和管理界人士对于台湾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熔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为一炉所得到的见识、经验,对于我们加快市场体制建设、推进企业改革及改善经营管理,使我们在战略和战术的思考上获得更加开阔的思路都会有很大助益。

一直以来大陆企业家得到台湾企业界热心于两岸经济交流的有心人的帮助,受益良多。现在,一批企业领导人精选了自己的论著,由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的领导者石滋宜先生集结成书,从今年起陆续出版,以之资献给大陆读者。石滋宜博士长时期致力于提升台湾企业的竞争力,他所主持的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努力传播新的管理思维,培训过许多企业家。我与他交往多年。石先生每年都到大陆来,热情地传播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操作技术,且有广泛的影响。现在由他来选编台湾业界专家的文章,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正像他自己所说,这是他“从1998年开始筹办基金会到现在的一些经验和努力的总结”。

第一辑出版的五本书《变》、《通》、《智》、《将》、《财》都是作者的经验之谈,非常具有启发和可读性的。书中提出了“学习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投资”的概念,我深以为然。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领悟其中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运用到实际中去。

祝愿《总裁学苑》以及书中的精华在大陆生根、开花、结果。

吴敬琏

2002年3月28日

影响中国企业,尤其是大陆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观念和管理理念方面的问题。

与台湾相比,大陆打倒“四人帮”后才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当真正站到经济发展的门槛前,才发现自己与外面世界的差距有多大。这种差距,与其说是发展水平的差距,倒不如说是长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观念与市场经济观念的普遍差距更准确些。

记得,改革开放前,我们的国家太穷,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出国时都带上不少的方便面,以节省很少的一点津贴为家里添件洋货。这些曾经给大陆华人国际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的事情,说明了长期闭关锁国、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穷到了什么程度。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1978年的某一天,我在报纸上见到一篇关于科学养牛的报道,令我兴奋不已,因为在以前的报纸上成天刊载的都是“政治斗争”的报道和评论。看到报纸上登出一篇养牛的报道,这绝对是一个信号,是国家开始真正关心经济,要发展国计民生的信号。这就是当时的中国,现实和观念离发展着的世界相差多么遥远!

可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破除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实在不是件容易事。我和联想早期的创业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观念上的不被理解,科技人员下海经商,普遍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歪曲的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像“无商不奸”等观念在社会上依然有市场,而“诚信”的观念却少有人坚持。

不仅如此,我们在办企业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观念上的错误认识。拿企业的研发来说,有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科研成果的水平就等于经济效益,成果水平越高,社会经济效益就越大,完全不考虑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有推广能力,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却带不来相应的效益。

与观念密切相关的是管理理念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就联想来说,我们一直在积极向IT产业的一流国际厂商学习生产、销售等具体业务知识。但我们最终发现,中国的企业要想办长办大,仅学习这些具体操作手段还不够,还要解决企业的机制、体制、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这些属于管理基础类型的问题。

我们理解的企业管理,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具体业务经营的管理,像生产、销售、研发等等,这部分在不同的行业是完全不同的,像汽车与纺织行业在这一层面肯定不同。第二个层面是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ERP、CRM的管理。管理水平好的企业在这一层面有很多相同之处。第三个层面是企业的机制、体制、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管理水平较高、较为成熟的企业在这部分的本质是一样的,虽然可能体现方式有所不同。

对企业来说,管理理念与企业的生存方式一样重要。在大陆,由于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和长期缺乏正常的企业生存环境,企业的管理基础相对更为薄弱。联想这么多年能成功组织大的战略调整,也正是因为多年在管理基础上扎扎实实做工作的结果。大陆曾经有很多企业,像流星一样辉煌一时,但最终还是出了问题,主要原因也就在于管理基础没有打扎实。

《总裁学苑丛书》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丛书的作者都是活跃在台湾经济、管理最前沿的实践家和学者。他们深刻了解台湾经济发展和企业运行的现实情况,能发现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台湾商业文化价值。丛书很少涉及企业具体业务操作的分析,而是从哲学的、人文的、企业文化的角度给我们以启示,为企业经营者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和行业挑战,突破旧的观念和打实管理基础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台湾这些年的经济发展确实给人很多启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理想,但不理想化”。一方面,在设计未来的发展远景时,要有远大理想;另一方面,在将美好前景付诸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具体步骤不要“理想化”和不切实际,而是一步步逼近目标,最终走向成功。台湾IT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台商以替其他厂商做OEM代工开始高技术经济发展,从机箱、键盘、鼠标等简单的计算机零配件做起,稳扎稳打逐渐挺进核心部件的制造。今天的规模制造业无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是世界第一流的。这条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大陆企业界学习和借鉴。

可喜的是,随着中央政府和两岸经济文化人士的不断努力,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互动正在日益增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总裁学苑丛书》的出版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是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又一盛事。我们也相信,在两岸经济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炎黄儿女跻身世界经济第一方阵的日子一定会早日来到。

柳传志

2002年4月

家母从前经常便秘,十分的痛苦,我们也很担心。严重的时候无论是吃软便剂,或用灌肠球,仍然时通时不通。通畅的时候有说有笑,不通的时候愁眉苦脸,令我们做儿女的不知如何是好。

人生很多时候、许多事,亦是如此,想通了就快乐,想不通就难过,有时钻牛角尖,甚至弄到杀人或上吊的地步,才得终止。

我写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借由一些人生经验,以小故事大哲理的方式,与各位聊聊,帮助大家转念,只要观念一转,想通了就快乐。

有个女孩,相交多年的男朋友移情别恋。她愤怒、难过、痛苦,愈想愈不得其解,茶不思,饭不想,书也读不下去,简真不知如何是好?她问我怎么办?我说:“这样无情无义的男人,现在分手不是很好吗?如果结婚后他再跟你说‘拜拜’,你怎么办呢?现在他离开你是件好事,不是坏事。既然是好事,你为甚么要这么难过呢?”

她转念一想,“对呀!我何必如此折磨自己!”想通了,自然豁然开朗,很快就忘记这段不愉快的恋情,并认识了一位很好的男友。

根据统计,年轻人自杀最主要的原因以感情问题为最。感情问题最容易使人钻牛角尖,只要一钻进去就爬不出来,想不开,最后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但如果想通了,非但感情问题,很多其他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本书的出版,谢谢内人苏法昭老师文字的润色,她也是本书的第一位读者。

这本小书,我很用心在写,如果有几篇内容能获得读者的共鸣,我就很满意了,希望您们多给我指教。


王建煊序于台北市外双溪

2002年3月16日

作者简介

王建煊: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总  序
推荐序
自  序
第 1 讲  我好不甘心
第 2 讲  比尔·盖茨的千亿美元
第 3 讲  叫我一声美女  也不会少你一块肉
第 4 讲  做妻子的圆梦人
第 5 讲  让别人犯点错吧!
第 6 讲  掌握自我成功之道
第 7 讲  清闲日子  少过为妙
第 8 讲  富不过三代
第 9 讲  老前辈请上坐
第 10 讲  一流加一流等于二流
第 11 讲  站着不动就不会踩到别人
第 12 讲  举手之劳
第 13 讲  积极与消极一念之间
第 14 讲  流泪撒种必定欢呼收割
第 15 讲  授权之道
第 16 讲  留点饭给别人吃
第 17 讲  无所适从
第 18 讲  凡事多问  益处多多
第 19 讲  好丈夫哪里找?
第 20 讲  日本的资源
第 21 讲  爱心第二春
第 22 讲  从哪个角度看
第 23 讲  走别人走过的路不会跌倒
第 24 讲  誉从信中来
第 25 讲  不足  就是贫穷
第 26 讲  贸易尖兵
第 27 讲  大家竟然想去看管仓库
第 28 讲  好好干  从前我跟你一样
第 29 讲  近水楼台先得月
第 30 讲  我写  故我负责
第 31 讲  你也是圣诞老公公?
第 32 讲  吃得苦中苦  方知苦中乐
第 33 讲  老板在对面餐厅吃饭
第 34 讲  诚信  社会公共资产
第 35 讲  大哥大过劳症
第 36 讲  唬人
第 37 讲  强健社会免疫力
第 38 讲  凡事多加一点点
第 39 讲  提早准备
第 40 讲  宴请外宾的学问
第 41 讲  交几位不一样的朋友
第 42 讲  专家与博士
第 43 讲  轮调就是投资
第 44 讲  温暖窝里无斗志
第 45 讲  老板与司机
第 46 讲  使命感
第 47 讲  只要本事够大
第 48 讲  有爱心  豆浆不会冷
第 49 讲  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
第 50 讲  奇怪  还有人喜欢瘦肉
第 51 讲  亲贤臣  远小人
第 52 讲  辅系的观念
第 53 讲  时间上的小雨点
第 54 讲  天天做就成功
第 55 讲  层次要拉高
第 56 讲  迪斯尼的米老鼠
第 57 讲  幻影的追逐
第 58 讲  受伤的爱心
第 59 讲  嚼口香糖减肥
第 60 讲  鸡屁股是农民的银行
第 61 讲  毛虫过河
第 62 讲  失败学
第 63 讲  流浪汉的昙花
第 64 讲  有骨气的人
第 65 讲  总统套房
第 66 讲  危机意识是资产
第 67 讲  功高震主
第 68 讲  请勿碰触
第 69 讲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第 70 讲  无奈的乐观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徐碧琳 主编 陈颉 副主编
作者: 皮永华,李卉妍
作者: James H.Donnelly,Jr. James L.Gibson John M.Ivancevich
作者: 理查德L.达夫特(Richard L. Daft) 范德比尔特大学[美) 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 著 哥伦比亚大学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周晓寒  田辉  著
作者: [美]安妮特·西蒙斯(Annette Simmons) 著
作者: [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