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理
作者 : 魏炜 著
出版日期 : 2017-02-23
ISBN : 978-7-111-55934-4
定价 : 4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08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首先从管理学、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各门学科对制度问题的认识和观点,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管理理论的制度观。同时,建立了一种可定量化描述管理料度规范化程度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群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发现了企业中存在的基于企业与员工对等程度的制度群。

图书特色

《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理》创新点:
提出制度群的概念,发现了一种基于企业与员工对等程度的人力资源制度群,为企业内部制度的深入探讨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视角。
基于制度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并借鉴博弈论的思想,对传统理论中关于“理性人”的假设进行了改造,提出了行为主体的行为权这一新概念。
在制度的设计和建立过程中,强化了结构博弈的思想,将制度设计过程的博弈细分为二阶段模型。
针对企业管理的特点,建立起了一整套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能进行有效分析和设计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对企业内部行为主体的行为权的界定与配置,承诺管理和责任等方面的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魏炜
1965年12月出生于新疆农六师105团,湖南宁乡人。1990年在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组织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曾在新疆工学院和新疆大学工作,现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商业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创维集团、中兴通讯、大连獐子岛、新疆金风科技、新疆新能源、天音控股等多家上市/非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或管理顾问。
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管理世界》《经济与管理》《统计与决策》《创富志》《中欧商业评论》《北大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等国内外学术和财经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已出版论著:《商业模式的经济解释II》《商业模式的经济解释》《发现商业模式》《重构商业模式》《慈善的商业模式》《管理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设计》《再造商学院课堂》等。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者、管理专家以及理论研究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传统的管理制度设计方法一般是基于管理学理论和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理》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建立一套基于经济分析的管理制度分析理论来指导企业管理制度的实践。书中大量案例均来源于企业实际中发生的管理制度问题,实践证明本书建立的理论可以对企业内部具体的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好的描述和解释。
《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理》针对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出现的失效性问题,综合相关学科关于制度本质的认识,提出了基于帕累托最优(效率)的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理和模型,并通过大量案例的剖析和阐述,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框架和支持体系。

图书前言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者、管理专家以及理论研究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传统的管理制度设计方法一般是基于管理学理论和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本书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建立一套基于经济分析的管理制度分析理论,来指导企业管理制度的实践。书中大量案例均来源于企业实际发生的管理制度问题并已经过修改,实践证明,本书建立的理论可以对企业内部具体的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好的描述和解释。
本书首先从管理学、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各门学科对制度问题的认识和观点,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管理理论的制度观,同时建立了一种可量化描述管理制度规范化程度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群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发现了企业中存在的基于企业与员工对等程度的制度群。
与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制度类似,企业中的管理制度同样源于企业内部行为主体之间的外部性,本书通过建立行为主体和行为权等概念并基于博弈理论来描述这种外部性。按照管理制度所涉及的问题的不同,企业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均拥有一定的资源并具有相应的实力,进而决定行为主体可以采取的行为,本书称其为行为权。行为主体拥有的资源可以给自身和其他行为主体带来利益。管理中的制度就是各种行为主体互相博弈形成的博弈均衡以及相应的保证制度。企业管理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既定博弈结构下的纳什均衡,也是帕累托最优。在以上概念和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归纳出各种制度设计类型,并对制度内化这样一种特殊的保证制度进行了研究。
企业内部行为主体行为权的界定和配置,是企业管理实践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它决定了各种互相合作的行为主体的身份、可采取的行为以及合作的收益结构。行为权的界定和配置要遵循适度原则、规范的科斯定理和规范的霍布斯定理。将行为权从评价低的一方向评价高的一方进行转移或者改变原有行为权的结构,从而促使整个组织效率提高的过程,就是行为权配置过程。其涉及的成本主要有界定成本、配置成本和运行成本三个方面。行为权配置的效率原则就是行为权制度应该将行为权分配给对其评价较高的一方。当行为主体之间界定和配置行为权的交易成本不同时,行为主体行为权的配置可以采取的方式以及相应的效率也是不同的。
企业中当一方行为主体对另一方行为主体的损害是非自愿的时候,比较有效率的管理制度是责任制度。在单方行为对事故或损害的发生有影响的情况下,无责任制度、严格责任制度和过失责任制度都是有效率的责任制度。当仅受损主体的行为对损害的发生有影响时,对损害主体的无责任制度是有效的;当仅损害主体的行为对损害的发生有影响时,对损害主体的严格责任是有效率的制度。在双方行为对损害的发生都有影响的情况下,只有过失责任制度是有效率的。现实中责任制度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很多权变因素,常见的权变因素有:行为主体的工作量、意外事故的预防成本、责任制度运行中的管理成本、行为主体的行为权和实力,以及风险成本和财产约束。严格责任制度能够激励行为主体采取有效预防和完成有效工作量;如果预防某一外在性事件发生的成本低于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时,可采用严格责任制度,否则应该给行为主体规定应预防的标准,即采用过失责任制度;相对于过失责任制度,严格责任制度的管理成本一般比较低。此外,行为主体的行为权和实力对责任制度设计的作用,还会影响与事故相关的行为主体行为权的界定和配置,而风险成本和财产约束会使得过失责任制度成为更有效率的制度设计方式。最后,责任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偏差。不同的偏差程度对不同的责任制度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设计有关的责任制度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各方自愿的合作行为,本书将其称为承诺及其管理制度,承诺制度的管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什么样的承诺是有效率的;另一个是在承诺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违约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才是有效率的。由于承诺是合作,因此一般会是一个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是有效率的。但在行为主体没有资格、无能力、受胁迫,或者行为主体事先对承诺内容的理解不同,在一方比对方掌握更多信息时不透露或欺诈的情况下订立的承诺将是无效率的,此时如果事情已经发生,违约将是有效率的。一个存在风险的承诺是可以调整的,有效率的调整必须是调整承诺的成本低于承诺调整后继续履约所带来的收益。承诺总是面向未来的这一性质导致其履行必然会存在风险,但有效的承诺制度并不需要事先将所有的风险考虑在内,因为将所有的风险考虑在内是要花费成本的,所以只要保证各方对风险预防的成本小于对风险的期望损失,也就是将风险界定在一个适中水平,给承诺制度留下缺口就是一个有效率的选择。对在承诺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本书也进行了研究。最后,本书讨论了承诺违约的各种赔偿方式的效率,最有效率的赔偿方式是完全预期损失赔偿。对承诺管理中存在的超额履约问题,本书认为承诺制度应该奖励那些能给合作各方带来更多收益的超额履约。

上架指导

管理类

封底文字

《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理》创新点:
1)提出制度群的概念,发现了一种基于企业与员工对等程度的人力资源制度群,为企业内部制度的深入探讨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视角。
2)基于制度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并借鉴博弈论的思想,对传统理论中关于“理性人”假设进行了改造,提出了行为主体的行为权这一新概念。
3)在制度的设计和建立过程中,强化了结构博弈的思想,将制度设计过程的博弈细分为二阶段模型。
4)针对企业管理的特点,本书建立起了一整套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能进行有效分析和设计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对企业内部行为主体的行为权的界定与配置,承诺管理和责任等方面的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作者简介

魏炜 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 1
1.1 问题的提出 / 1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
1.3 本书的创新点 / 6
1.4 全书内容和结构 / 9
第2章 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界定 / 11
2.1 企业管理制度的概念 / 11
2.2 企业管理制度成熟度的影响因素 / 17
2.3 企业管理制度本质的理论综述 / 30
2.4 结构博弈与管理制度研究范式的转换  / 50
第3章 管理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模型 / 64
3.1 基本概念 / 64
3.2 制度设计的理论假设 / 71
3.3 管理制度的需求与实现 / 77
3.4 保证性制度与制度的内化 / 100
3.5 本章小结 / 101
第4章 行为权的界定与配置制度 / 103
4.1 行为主体行为权的界定与配置 / 103
4.2 规范的科斯定理与规范的霍布斯定理 / 112
4.3 实证的科斯定理与行为权配置的效率原则 / 117
4.4 行为权配置原理 / 123
4.5 行为主体实力与行为权配置 / 127
4.6 本章小结 / 130
第5章 责任制度的分析与设计 / 132
5.1 责任制度的产生与形式 / 132
5.2 责任制度的权变因素与适用原则 / 143
5.3 损失的赔偿 / 151
5.4 各类偏差对责任制度执行的影响 / 152
5.5 本章小结 / 160
第6章 承诺制度的设计与管理 / 162
6.1 承诺的制定与履行 / 162
6.2 违约的处理 / 172
6.3 本章小结 / 187
第7章 结束语:管理制度的分析与设计 / 188
7.1 全书总结 / 188
7.2 研究展望 / 191
参考文献 / 194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李彦斌 主编
作者: 理查德 L.达夫特
作者: 主编 郝云宏 向荣
作者: 蒋国平 石书玲 主编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拉里·博西迪(Larry Bossidy)拉姆·查兰(Ram Charan) 查尔斯·伯克(Charles Burck) 著
作者: (美)帕斯卡尔·丹尼斯(Pascal Dennis)
作者: (美) 杰弗瑞·莱克(Jeffrey K.Liker) 大卫·梅尔(David Meier) 著
作者: (美)理查德·科克(Richard Koch)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