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

摄影第一步:构图
作者 : 视觉新媒体 组编 沐光 编著
出版日期 : 2013-07-19
ISBN : 978-7-111-43213-5
定价 : 7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80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图书特色

只要开始摄影行为,不可避免地首先要进入到构图环节,甚至这个构图行为在你还没有举起相机开始拍照前就已经开始。倘若构图不好,无论画面多么精彩,这幅作品看起来总是让人不舒服。学摄影,首先学构图。

本书基于“摄影三次构图”理论编写。第一次构图,即观察性构图。在我们决定按下快门定格画面之前,通过寻找、观察,甚至等待去发现值得拍摄的场景,并根据自我对场景的理解,在脑海中大致勾勒出画面构图;第二次构图,即取景框构图,通过对场景的阅读和理解,透过相机取景框开始寻求照片所需要的构图元素,设计画面布局,控制相机设置,并通过一定的构图规则,完成拍摄;第三次构图,即通过后期处理构图,使拍摄的照片得以修补、润饰和升华。

图书前言

摄影的第一步,是构图。犹如盖房,构图好比打结构,结构好了出来的作品才是稳定的、协调的,有一定美感的。倘若这个“结构”打坏了,无论后面的光影、内容、色彩多么的精彩,这幅作品看起来总是让人不舒服。所以才有了“构图决定成败”这样的说法。
  从另一个角度讲,之所以说摄影的第一步是构图,是因为只要开始摄影行为,不可避免地首先要进入到构图环节,甚至这个构图行为在你还没有举起相机开始拍照前就已经开始,这也就是著名的“摄影三次构图”理论。第一次构图,即观察性构图。在我们决定按下快门定格画面之前,通过寻找、观察,甚至等待去发现值得拍摄的场景,并根据自我对场景的理解,在脑海中大致勾勒出画面构图,这被称为“第一次构图”。第二次构图,即取景框构图。通过对场景的阅读和理解,透过相机取景框开始寻求照片所需要的构图元素,设计画面布局,控制相机设置,并通过一定的构图规则,完成拍摄,这被称为“第二次构图”。第三次构图,即通过后期处理构图,后期处理是对前期拍摄的修补、润饰和升华。
本书有哪些内容?
  本书在安排讲解内容时,就是按照“摄影三次构图”理论来完成的。
  第1章讲解了摄影构图的内涵、外延以及“摄影三次构图”理论的基本思想。第2章详细讲解了“第一次构图”的方法和理念。
  第3章—第9章讲解了“第二次构图” 过程中涉及到的元素、法则和观念等内容。
其中第3章系统介绍了摄影构图涉及到的点、线、面、形状等元素的使用;第4章系统讲解了摄影构图中主、陪体,前、后景,拍摄角度,画幅等构图布局手段的运用;第5章讲解了16种最常见的摄影构图法则;第6章从摄影理念的高度,讲解减法艺术、平衡理论、对比法则等知识;第7章讲解了如何利用光影控制画面构图等知识;第8章讲解了如何使用色彩控制画面构图等知识;第9章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相机焦距、光圈、快门和镜头控制画面构图。
  第10章则属于“第三次构图”范畴,构图的后期处理,主要讲解了裁剪照片、强化剪影、调正照片和全景拼接等知识。
  本书的最后还收录了“风光”、“人像”、“静物”等几大主题的摄影佳作,供读者研磨学习。
本书适合谁读?
  摄影构图图书不少,各有各的特色,那么这本书更适合谁来阅读呢?这本书非常适合刚接触摄影不久,对摄影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并希望进一步提升自我摄影水平、拍摄出具有一定艺术感和审美性照片的读者阅读学习。
  最好的照片是卓越的技术和完善的构图的完美结合。对着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谁都想拍摄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朋友一定会全面掌握摄影构图的各方面知识,将自我的摄影技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拍摄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享受摄影带给我们的乐趣。
作者
2013年5月29日

上架指导

摄影

作者简介

视觉新媒体 组编 沐光 编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构图的力量
1.1 什么是摄影构图………………………………… 018
1.2 构图的目的:传达拍摄者的意图……………… 020
1.3 构图的规律:隐藏的法则……………………… 022
1.4 摄影的三次构图理论…………………………… 023
第2章 第一次构图
2.1 寻找……………………………………………… 025
2.2 观察……………………………………………… 028
2.3 等待……………………………………………… 033
第3章 构图的元素
3.1 点………………………………… 036
  单点… ………………………………… 036
  多点… ………………………………… 038
  点和视线… …………………………… 039
3.2 线………………………………… 040
  水平线… ……………………………… 040
  垂直线… ……………………………… 042
  对角线… ……………………………… 043
  放射线与汇聚线… …………………… 044
  曲线…………………………………… 046
3.3 形状……………………………… 048
  三角形 ………………………………… 048
3.4 阴影……………………………… 050
  剪影…………………………………… 050
  投影…………………………………… 052
  倒影 …………………………………… 053
3.5 节奏……………………………… 054
  单一式节奏…………………………… 054
  渐变式节奏…………………………… 056
第4章 构图的布局
4.1 主体:决定性作用……………… 058
4.2 陪体:不能忽视………………… 062
4.3 前景:画面的控制……………… 064
4.4 背景:交代拍摄环境…………… 066
4.5 空白:生发作品意境…………… 068
4.6 画幅的选择……………………… 070
  横画幅………………………………… 070
  竖画幅………………………………… 072
  方画幅 ………………………………… 074
4.7 取景的范围……………………… 076
  全景…………………………………… 076
  中景…………………………………… 077
  近景…………………………………… 078
  特写…………………………………… 080
4.8 视角的影响……………………… 082
  平视角………………………………… 082
  仰视角………………………………… 085
  俯视角………………………………… 088
第5章 构图的规则
5.1 黄金分割构图法………………… 091
5.2 九宫格构图法…………………… 094
5.3 三分构图法……………………… 096
5.4 垂直线构图法…………………… 099
5.5 斜线构图法……………………… 103
  对角线构图法… ……………………… 105
  汇聚线、放射线构图法……………… 107
5.6 S形曲线构图法………………… 110
5.7 C形曲线构图法………………… 114
5.8 三角形构图法…………………… 117
  正三角形构图法……………………… 117
  倒三角形构图法……………………… 119
5.9 中央式构图……………………… 120
5.10 对称式构图…………………… 122
5.11 棋盘式构图…………………… 124
5.12 框架式构图…………………… 125
5.13 开放式构图…………………… 127
第6章 构图的进阶
6.1 减法的艺术……………………… 130
  遮挡减法 ……………………………… 132
  景深减法 ……………………………… 133
  光影减法 ……………………………… 134
  剪影减法 ……………………………… 136
  色彩减法 ……………………………… 138
6.2 平衡的力量……………………… 140
  位置平衡 ……………………………… 140
  对称平衡 ……………………………… 142
  色彩平衡……………………………… 144
  动态平衡……………………………… 146
6.3 对比的魅力……………………… 147
  虚实对比 ……………………………… 147
  明暗对比 ……………………………… 148
  远近对比……………………………… 150
  大小对比……………………………… 151
  色彩对比……………………………… 153
第7章 光线的运用
7.1 光线如何影响构图效果………………… 155
  顺光 ……………………………………………… 155
  逆光……………………………………………… 157
  侧光……………………………………………… 159
  侧逆光…………………………………………… 160
  顶光……………………………………………… 161
  局部光…………………………………………… 162
7.2 光线影响构图高级应用………………… 164
  均衡画面 ………………………………………… 164
  形成呼应 ………………………………………… 165
第8章 色彩与色调
8.1 什么是色彩……………………… 168
  色相 …………………………………… 168
  明度 …………………………………… 168
  饱和度 ………………………………… 168
8.2 色彩的画面象征………………… 169
  红色象征热情 ………………………… 169
  绿色象征生机………………………… 171
  黄色象征明快………………………… 172
  蓝色象征沉静………………………… 174
  紫色象征神秘………………………… 176
  白色象征纯洁………………………… 177
  黑色象征深沉………………………… 178
8.3 色彩冷暖对画面影响…………… 180
  冷色调 ………………………………… 180
  暖色调………………………………… 184
8.4 影调的效果……………………… 187
  高调 …………………………………… 187
  低调 …………………………………… 190
  中间调………………………………… 193
第9章 相机的控制
9.1 调整焦距控制构图……………… 196
  控制主体大小………………………… 196
  控制景深长短………………………… 197
  控制视野大小………………………… 198
9.2 调整光圈控制构图……………… 201
  控制画面亮度………………………… 201
  控制景深长短………………………… 202
9.3 调整快门控制构图……………… 203
  控制画面清晰与模糊………………… 203
  控制运动画面拍摄效果……………… 204
9.4 不同镜头控制构图……………… 205
  标准镜头……………………………… 205
  长焦镜头……………………………… 208
  广角镜头……………………………… 211
  微距镜头……………………………… 214
  鱼眼镜头……………………………… 217
  折返镜头……………………………… 218
第10章 后期的运用
10.1 裁剪突出主体………………… 220
10.2 调整强化剪影………………… 225
10.3 调整倾斜照片………………… 228
10.4 拼接全景照片………………… 232
摄影构图赏析
风光…………………………… 237
人物…………………………… 261
静物…………………………… 269
其他…………………………… 275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Charles H.Roth,Jr.
作者: (美) Aditya P. Mathur 著
作者: (加)Dennis Roddy 著
作者: 吴建华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 科里·拉纳姆(Corey L. Lanum) 著
作者: 甘登岱 周永平
作者: 任常锐等
作者: 王杉 翟玉昌 孙玲延 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