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金融学>金融投资专业英语

软件质量保证(原书第3版)
作者 : G.Gordon Schulmeyer James I.McManus
译者 : 李怀璋 武占春 王青
出版日期 : 2003-05-01
ISBN : 7-111-11708-5
定价 : 5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495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Handbook of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从软件产业的发展初期到目前的大型软件开发过程,软件质量保证已经成为开发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本书汇集了来自软件质量保证实施专家的技术和经验,内容丰富,是进行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必备手册。
本书覆盖了软件质量保证的许多关键方面:
  软件质量保证的术语和历史
  不同企业实施软件质量保证的成功要素
  美国质量协会最新的软件质量工程师的认证考试大纲
  软件质量的费用问题
  质量检查技术、Pareto原理和软件配置管理等
  CMM的主要过程以及它与软件质量保证的关系
  波音公司成功实施CMM 5级的主要体会和在质量保证工作方面的经验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辅助工程工具(CASE)和软件质量度量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统计测试方法、软件可靠性和软件安全性、软件质量保证的新技术

图书特色

本书的作者都是软件质量保证实施专家,主要作者包括:
  G.Gordon Schulmeyer在管理和信息处理技术方面拥有37年的经验。他是PYXIS Systems International公司的总裁,该公司专门研究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质量及管理。他曾任西屋电气公司的软件工程经理,已经出版了许多论文和著作,并在软件和软件质量主题上发表过许多演讲。他是美计算机协会(ACM)、IEEE计算机协会和美国管理协会的成员。他曾因软件质量方面的成就荣获1992年Shingo奖。
  James I.McManus是Northrop Grumman公司电子传感器和系统分部(ESSD)质量部门的首度工程师, 现还在负责一个美国空军项日的质量保证工作。他是ISO和CMM标准审查工作组成员,国质量协会(ASQ)成员。McManus先生从1968年开始工作于工程和软件领域。

图书前言

近年来,软件质量保证对整个软件产业的影响日益加深。从软件产业的发展初期到目前的大型软件开发过程,软件质量保证已经成为软件开发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本书汇集了来自日常软件质量保证实施专家的技术和经验,并使之成为进行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方便手册。各位作者以其特殊的技术、能力、见识和兴趣,在软件质量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书带给读者的是在软件质量保证领域具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家经验。由于他们早期对软件质量的投入和致力于对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努力追求,每位作者都提供了其在软件质量保证领域深刻的见解。
  本书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共21章的内容覆盖了软件质量保证的许多关键领域。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软件质量保证的术语和历史。首先,定义了与软件质量保证相关的术语。其次,对软件质量保证与几个软件特殊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说明。再次,主要针对在软件质量方面的经验积累进行了阐述。对软件质量保证标准化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做了概要的阐述。提出了组织对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思索。文中讨论了“人”这个不同企业实施软件质量保证的成功要素,包括如何识别、获取和留住最适合于软件质量保证的人。第7章介绍了美国质量协会最近对软件质量工程师的认证考试大纲。“质量是免费的”这句话如何应用于软件质量中是第8章的主题。
  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质量技术。首先介绍了审查技术、软件配置管理和Pareto原理等。该部分继续介绍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该模型自1988年以来对全世界的软件开发、管理和质量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12章中论述了CMM的主要过程以及它与软件质量保证的关系。第13章中讨论了波音公司成功实施CMM 5级的主要过程及其对质量工作的意义。第14章和第15章分别论述了在当今社会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和软件质量度量技术的必要性。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重点介绍了与软件质量保证相关的应用,其中包括实际的军事领域和商业领域的软件质量保证应用。在最后的几章中对统计测试方法、软件可靠性和软件安全性以及软件质量保证近来出现的一些新技术进行了阐述。
  下面是每章的主要内容,读者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第1章定义了和该书相关的重要术语。最近出现的术语,如那些和软件质量保证认证以及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dity Management,TQM)有关的术语也在这里进行了阐释。
  第2章讨论了软件质量保证和不同类型软件的关系,这些不同类型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关键任务软件、实时系统软件、交互式软件和商业应用软件等。同时对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配置管理等其他关键领域的关系也做了说明。2000年问题(Y2K)和SQA的角色也进行了一些论述。
  第3章概述了软件质量保证领域中著名专家的贡献和作用。这些质量专家包括Ishlkawa、
Juran、Akao、Deming、Crosby、Shingo和Taguchi。
  第4章追述了软件质量保证标准化的发展历史。主要包括美国国防部(DoD)、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组织的标准化工作。同时,对软件质量保证标准化的未来发展做了重点介绍,因为发展趋势是在所有的政府项目中应用商业领域的标准,例如EIA/IEEE 12207。这是对以前文档驱动软件开发模式的一种变革。
  第5章介绍软件质量组织,包括什么样的组织需要软件质量保证以及CMM对软件质量组织的影响。评估和度量产品质量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以及SQA是作为软件开发组织一部分还是独立的组织也在此进行了阐述。
  第6章讨论了软件质量保证工作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其中包括:个人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软件质量工程师,以及软件质量组织如何解决诸如培训、软件质量工程师的角色、辅助人员的潜在价值和职业发展道路等个人问题。美国质量协会(ASQ)软件质量工程师认证的步骤也在此进行了说明。
  第7章对美国质量协会建立的软件质量工程师认证要求进行了说明。该章具体介绍如何准备考试以及考试中所要求的软件质量领域知识,同时推荐了一些参考书。
  第8章主要关注对实施软件质量的各种成本的评估和对质量工作的必要输入、增值和期望输出的检查。对主要的任务要素、生产率和一些误用进行了评价。同时讨论了“不合格品的代价”和实施SQA中的预算的影响。
  第9章阐述了审查技术和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对审查过程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大量审查结果,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评价审查数据的技术。同时强调了文档审查、审查的度量,并对(美国)国家级软件质量试验进行了说明,该试验收集了全国范围内的审查结果。
  第10章讨论了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的角色以及它对软件质量和开发的影响。关键问题包括软件配置管理的人员组成、配置控制委员会(Configumtion Control Board,CCB)、软件配置过程审计和实施软件配置管理的资源分配。
  第11章应用著名的Pareto原理(80/20原则)对软件质量保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释。并通过两个经典案例对应用80/20原则的作用和好处进行了说明。一个是全球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WWMCCS),另一个是联邦储备银行项目。同时对80/20原则在缺陷预防、审查数据分析方面的使用和80/20原则本身的比较进行了说明。
  第12章介绍了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著名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并对CMM背后的一些概念和软件质量保证与CMM关键过程域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第13章分析了成功实施CMM 5级的波音太空运输系统软件组织采用的方法。说明了达到CMM 5级的组织理解其技术和过程并能够持续改进。本章还介绍了达到CMM 5级的要求。
  第14章主要关注应用于SQA组织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对如何使用合适的CASE工具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且对此发展迅速的领域做了一番预测。
  第15章主要关注当前软件开发中用来确定软件开发工作的度量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软件质量度量方法学、综合软件质量度量、软件质量指标和一些实际的实施方法。
  第16章讨论了如何在关键任务软件计划的真实开发环境中成功实施软件质量保证。主要通过实际关键任务软件开发中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来展开阐述。
  第17章讨论了如何在商业应用软件开发中成功实施软件质量保证。主要通过实际商业领域软件开发中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来展开阐述。它与关键任务软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18章讨论了信息系统环境软件开发中的软件质量保证。给出了1998年质量保证研究所(Quality Assurance Institute,QAI)“信息处理质量保证调查”的结果。对软件质量度量和它的实施进行了说明。
  第19章则对通过统计技术实现软件质量控制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给出了评价测试有效性的量化方法。该方法的要素是开发符号输入属性分解(Symbolic Input Attribute Decomposition,SLAD)树。还介绍了该方法的许多实施应用。
  第20章的内容经过更新,它建立在IEEEE Project 982基础上,该项目旨在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测量。其中讨论了软件的许多测量技术,以及其与软件质量和软件可靠性的相互关系。
  第21章主要关注于软件安全性方面的质量特性。对软件安全性方面的不同要求进行了阐述。包括软件安全性保证大纲和危险规避和缓解等技术。
  附录是全书中使用的缩略语。
  致谢
  感谢那些为该书搜集优秀原作投入时间、精力和观点的贡献者。该书不仅包括软件质量保证应用中的经验和问题,而且包括对软件开发的未来预见。
  同时感谢主编Bernard Goodwin、首席编辑Stephen Solomon、编辑/生产主管Nicholasb Radhuber等人和Prentice Hall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G.Gordon Schulmeyer
  James I.McManus

作者简介

G.Gordon Schulmeyer James I.McManus: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李怀璋 武占春 王青:暂无简介

译者序

本书全面介绍了与软件质量工作相关的标准、技术、实践经验和相关组织。汇集了日常软件质量保证实施专家的技术和经验,书中的作者是多个国家、公司从事质量工作的专家。
  本书对全世界知名质量专家(包括Juran、Deming、Crosby、Shikawa、Akao、Shingo和Taguchi等人)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尤其是Crosby的“质量免费”的理念,值得我国目前的质量管理工作者和公司管理层深刻思考。
  另外,本书按照美国质量协会对从事软件质量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的知识体系和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说明,随着国内软件行业的发展,质量工程师的认证工作也必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我们知道,软件开发作为一门工程,实际上很多理论和方法都是在大量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本书带给读者的是在软件质量领域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家经验。由于早期对软件质量的投入和他们对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努力追求,每位作者都在软件质量保证领域有自己独道的见解。
  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国内的业界人士也能够同本书的各位专家一样,把自己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大量实践经验经过整理进行发表,从而形成指导中国软件质量管理工作的一本参考书。同时也希望看到,有更多热心于软件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工作的同仁们不拘形式地开展质量管理领域的知识传播工作,从而掀起广大软件行业人员学习软件质量管理知识的一个高潮,更大范围地提高软件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让质量保证工作无所不在,使我国软件企业能以质量作为生命,并逐步发展壮大,从而参与更加激烈的国际软件产业竞争。
  本书除封面署名外还有以下人员参与了翻译和审校工作:刘霞、付弘宇、朱丹枫、董斐、刘晗、刘洋、陈理、李娟、袁峰、杨秋松、王建科、于磊等,在此表示感谢。
  译者
  2003年初

图书目录

第1章 软件质量保证
1.1 引言
1.2 质量
1.3 软件
1.4 软件质量
1.5 软件质量保证
1.6 软件质量控制
1.7 软件质量人员认证
1.8 软件可靠性
1.9 软件可维护性
1.10 验证和确认
1.11 测试与评价
1.12 软件过程改进
1.13 ISO 9000软件认证
1.14 全面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第2章 软件质量保证在各类软件开发
中的作用
2.1 引言
2.2 SQA与操作系统软件
2.3 SQA与关键任务软件
2.4 SQA与实时系统软件
2.5 SQA和交互式软件
2.5.1 交互式软件的开发人员
2.5.2 交互式软件的用户
2.6 SQA与商用软件
2.7 商业过程再工程和Y2K
2.7.1 Y2K和遗留系统
2.7.2 SQA与Y2K的商业过程再工程
2.8 SQA与软件配置管理
2.9 SQA与软件维护
2.10 SQA和IV&V
2.11 小结
参考文献
通用参考文献
第3章 质量专家谈软件质量
3.1 引言
3.2 Kaoru Ishikawa
3.3 Joseph M.Juran
3.4 Yoji Akao
3.5 W.Edwards Deming
3.6 Genichi Taguchi
3.7 Shigeo Shingo
3.8 Philip Crosby
3.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软件质量保证的标准化
4.1 引言
4.2 历史回顾
4.3 商业标准
4.3.1 MIL-STD-498
4.3.2 IEEE-STD-1074
4.3.3 ISO/IEC l2207
4.3.4 498/12207
4.3.5 498/CMM
4.4 要求的比较
4.5 小结
参考文献
通用参考文献
附录:标准表格
第5章 软件质量计划组织
5.1 引言
5.2 SQP概念
5.2.1 建立需求
5.2.2 建立方法学
5.2.3 过程和产品质量评价
5.3 SQP的组织特性
5.3.1 SQP的组织关系
5.3.2 SQP功能与项目组织结构对应
5.3.3 软件质量计划实施实例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有效实施SQA的人员需求
6.1 引言
6.2 面对挑战
6.3 组织结构
6.4 确定SQA的人员需求
6.4.1 步骤1:确定团队
6.4.2 步骤2:将过程流程化
6.4.3 步骤3:定义岗位需求
6.4.4 步骤4:将岗位产品化
6.4.5 步骤5:提出解决方案
6.4.6 步骤6:创建实施计划
6.4.7 步骤7:获得管理层认可
6.4.8 步骤8:实施解决方案
6. 4. 9 步骤9:监督解决方案
6.4.10 步骤10:检验并报告结果
6.5 优秀SQA工程师的特征
6.6 培训硬件QA工程师
6.7 培训软件工程师
6.8  轮换软件工程师
6.9 新的大学毕业生
6.10 招募SQA雇员
6.11 对SQA工程人员的期望
6.12 发展职业生涯规划
6.13 建议
参考文献
通用参考文献
附录:典型的与软件质量相关的工作描述
第7章 美国质量协会软件质量工程师认证大纲
7.1 ASQ背景介绍
7.2 ASQ认证大纲
7.2.1 什么是认证
7.2.2 为什么要通过认证
7.2.3 什么是CSQE
7.2.4 成为一名CSQE需要什么资格条件
7.3 认证考试是如何开发出来的
7.3.1 A.提议新认证
7.3.2 B.工作分析
7.3.3 C.批准认证
7.3.4 D.创建考试
7.3.5 E.初期考试开发
7.3.6 F. 考试管理
7.3.7 G.考试的可持续性
7.4 如何准备考试
7.5 知识体系是什么
7. 6 ASQ软件质量工程师认证参考书目
7.7 重新认证
参考文献
第8章 软件质量的成本
8.1 引言
8.2 关于软件质量成本的一些概念
8.2.1 可视性
8.2.2 质量的本质
8.2.3 为什么软件质量会有成本
8.2.4 活动评估
8.3 输入
8.3.1 数据
8.3.2 材料
8.3.3 客户需要
8.3.4 培训
8.3.5 资源
8.3.6 规程
8.3.7 标准
8.4 增值活动
8.5 输出
8.5.1 产品
8.5.2 服务
8.5.3 信息
8.6 质量的总成本
8.7 活动分析
8.8 焦点
8.9 任务要素
8.9.1 非质量成本
8.9.2 质量成本
8.10 可能的错误使用
8.11 生产率
8.12 主要成本组成
B.1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审查--前期软件质量保证
技术
9.1 引言
9.2 审查的过程
9.2.1 主要目标
9.2.2 辅助目标
9.2.3 审查阶段
9.2.4 审查的类型
9.2.5 审查缺陷类型与定义
9.2.6 审查初始化
9.2.7 审查前提
9.2.8 审查组
9. 3 吸取的教训
9.3.1 心理学因素
9.3.2 审查要客观
9.3.3 审查者的限制
9.3.4 数据的收集要一致
9.4 需求审查
9.5 规约审查
9.5.1 软件规约的问题
9.5.2 记录审查
9.5.3 结构化语言的优点
9.6 文档审查
9.7 审查度量
9.7.1 目标-问题-度量
9.7.2 九种度量
9.7.3 数据项
9.8 国家软件质量实验
9.9 8个案例
9.9.1 AT&T贝尔实验室
9.9.2 贝尔北方研究院
9.9.3 General Experience
9.9.4 大型卫星通信系统
9.9.5 惠普公司
9.9.6 雷神公司
9.9.7 Litton公司
9.9.8 Bull HN信息系统公司
参考文献
第10章 软件配置管理
10.1 下雨了--雨伞在哪里
10.2 软件配置管理概览
10.3 配置管理的现实考虑
10.3.1 管理者的承诺
10.3.2 SCM人员组成
10.3.3 建立CCB
10.3.4 验收测试中的SCM
10.3.5 SCM的必要性
10.3.6 测试周期中的CCB的角色
10.3.7 审计的理由和实践
10.3.8 避免大量的"文书工作"
10.3.9 在CM活动间分配资源
10.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软件质量保证中的Pareto原理
11.1 引言
11.2 历史背景
11.3 WWMCCS--经典实例之一
11.3.1 人力资源
11.3.2 合同成本
11.3.3 版本
11.3.4 职责
11.4 联邦储备银行--经典实例之二
11.5 缺陷识别
11.6 审查
11.7 统计技术
11.8 Pareto图表比较
11.9 小结
参考文献
通用参考文献
第12章 理解能力成熟度模型和SQA在软件开发成熟度中的作用
12.1 介绍CMM
12.2 作为持续过程改进框架的CMM的进化
12.3 采用CMM的好处
12.4 CMM的结构
12.5 理解CMM中的软件质量保证
12.6 成熟中的QA组织
参考文献
通用参考文献
第13章 SEI CMM5级:波音太空运输系统软件
13.1 引言
13.1.1 波音STS组织
13.1.2 过程焦点
13.1.3 评估过程
13.2 STS过程改进历史
13.2.1 过程定义和波音软件标准
13.2.2 过程管理
13.2.3 CQI技术
13.2.4 SEI CMM框架
13.3 挑战
13.3.1 管理层支持
13.3.2 利益实现
13.3.3 SEDG
13.3.4 文化变革
13.3.5 过程知识
13.3.6 获取过程
13.3.7 过程证据
13.3.8 团队环境
13.3.9 解释CMM 4级和CMM 5级
13.3.10 启动项目实施CMM
13.3.11 更多挑战
13.3.12 挑战回顾
13.4 过程改进结果
13.4.1 软件缺陷
13. 4. 2 成本/收益数据
13.4.3 软件生产率
13.5 客户和员工满意度
13.5.1 客户满意度
13.5.2 员工满意度
13.6 未来商业潜质
13.6.1 能力基线
13.6.2 对SDCE和SCE的影响
13.6.3 客户期望
1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 软件质量保证CASE工具
14.1 引言
14.2 CASE工具的使用环境
14.2.1 什么是CASE
14.2.2 软件工程环境
14.3 CASE案例
14.3.1 CASE的好处
14.3.2 与CASE相关的问题
14.3.3 在SQA中应用CASE工具的好处
14.4 工具的适用性
14.5 到哪里发现工具
14.5.1 专业组织
14.5.2 会议和研讨会
14.5.3 杂志
14.5.4 因特网
14.5.5 供应商
14.6 展望
参考文献
通用参考文献
第15章 软件质量保证的度量
15.1 引言
15.1.1 软件质量调查
15.1.2 数据采集
15.1.3 度量的有效性
15.2 软件质量度量方法学
15.2.1 IEEE
15.2.2 建立软件质量需求
15.2.3 识别软件质量度量
15.2.4 实施软件质量度量
15.2.5 分析软件度量结果
15.2. 6 确认软件质量度量
15.2.7 基于过程
15.3 综合性的软件质量度量
15.4 软件质量指标
15.5 应用实施
15.5.1 惠普
15.5.2 量化的SQA
15.5.3 实用的质量度量
15.5.4 MIL/SOFTQUAL
15.5.5 技术性能测量
15.5.6 有效性测量
15.5.7 个人软件过程
15.5.8 AT&T和Bellcore
15.5.9 测量软件过程改进
15.5.10 预测软件质量
15.5.11 微软公司
1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6章 软件质量保证在关键任务软件中的实际应用
16.1 关键任务软件的特殊问题
16.2 嵌入式关键任务软件
16.3 关键任务软件的特殊开发生命周期
16.4 SQA在关键任务软件中的角色
16.5 SQA在系统需求和系统设计阶段中的角色
16.6 SQA在关键软件的需求阶段
16.7 SQA在顶层设计阶段
16.8 SQA在详细设计阶段
16.9 SQA在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
16.10 SQA在软件集成和测试阶段
16.11 SQA在CSCI测试阶段
16.12 SQA在于系统和系统集成测试阶段的作用
16.13 软件的功能和物理配置审计
16.13.1 功能配置审计
16.13.2 物理配置审计
16.14 开发和操作测试
参考文献
通用参考文献
第17章 软件质量保证在商业软件中的实际应用
17.1 引言
17.2 商业软件的定义
17.3 商业部门的软件质量任务
17.4 商业软件与关键任务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比较--概述
17.5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实现体系
17.6 软件质量框架内的检测
17.7 实现商业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成功的关键
17.7.1 一般性框架
17.7.2 经验和提示
17.8 实现软件质量保证计划:问题、收益和经验教训
17.8.1 目标
17.8.2 建立--定义产品环境
17.8.3 方法--设置改进阶段
17.8.4 需要--为什么要改进软件质量过程
17.8.5 问题、收益和经验教训
17.9 其他的实际应用
17.9.1 自适应的质量和测试策略
17.9.2 过去项目的评审与经验教训
总结
17.10 商业软件与关键任务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最后的比较
17.10.1 独有的特点
17.10.2 共同特点
17.11 关于SEI CMM和ISO9001
17.12 小结
参考文献
通用参考文献
第18章 有效的信息服务质量保证方法
18.1 什么是质量保证
18.2 质量保证推动整个信息服务业质量的提高
18.2.1 如何管理--QAI方法的策略
18.2.2 I/S如何开展活动不断实现过程成熟的策略
18.2.3 QAI战术:需要管理的六类过程
18.3 作为测量科学的质量保证
18.3.1 应用测量来改进软件质量的范例
18.3.2 重要质量因素的识别过程
18.4 质量保证从概念到实现
18.4.1 将质量保证作为一个优先活动来定义和实施
18.4.2 质量保证经理的地位
18. 4. 3 厂商和用户的开放性沟通
18.4.4 质量保证的成长与成熟
通用参考文献
第19章 软件质量控制中的统计方法
19.1 质量控制
19.2 软件质量控制
19.3 质量编程
19.3.1 I.建模
19.3.2 II.需求规约
19.3.3 III.并发的软件设计和测试设计
19.3.4 IV.软件实现
19.3.5 V.测试和集成
19.3.6 VI.软件验收
19.4 质量编程实践经验
19.4.1 I.应用和工具经验
19.4.2 II.实践示例
19.5 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的建议解决方案
19.6 高级管理者应该做什么
19.7 小结
参考文献
通用参考文献
第20章 软件可靠性管理
20.1 引言
20.2 回顾与展望
20.3 软件可靠性测量的根本要求
20.3.1 原始数据
20.3.2 灵活性
20.3.3 图形
20.4 优点
20.5 标准化
20.6 政府的态度
20.7 应用
20.8 选择测量指标
20.9 优化可靠性
20.10 可靠性管理
20.11 矩阵控制
20.12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软件可靠性测量样本
第21章 软件安全性及其与软件质量保证的关系
21.1 引言
21.2 软件导致的事故
21.3 软件安全性术语详解
21.4 标准、指南和法规
21.5 如何开发软件安全保证计划
21. 6 组织要求和职责
21.7 隐患规避和缓解技术
21.8 推荐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厦门大学 杜朝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