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
作者 : 李飞 编著
出版日期 : 2010-07-09
ISBN : 978-7-111-30979-6
适用人群 : 适用学生层次:\MBA\研究生\本科生\\\\//适用课程:(
定价 : 38.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80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教材在博采国内同类教材之长,紧密围绕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规避风险和套利,对金融工程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架构和整合。在内容安排上适当调整,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并在每一章节里补充相关事例、经典案例或时效性强的资料,提出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的问题,图文并茂。在各章节中尽量穿插对我国与金融工程相关业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解释和论述,精心挑选本土化金融工程案例,有助于读者掌握如何把金融工程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

图书前言

金融工程是一门融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它的知识结构非常庞杂,其内容涵盖了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的基本原理,又综合了运筹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正因为这些原因,导致这门学科让许多学生甚至包括一些文科背景的金融学教师望而却步。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推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为期不远,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指日可待,因而对金融工程方面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书编者从事金融工程研究和教学多年,在开设金融工程这门课程时,除采用国外翻译的教材外,也参阅了国内许多优秀的金融工程教材。时值机械工业出版社有意出版金融学的系列教材,编者不揣冒昧地将这门课的讲义整理出来,并结合自己多年金融工程教学经验,希望能编写出一本比较有特色的教材。
  本教材在内容的取材上,以基础知识为主,以专业知识为辅,并尽量采用最新的实际市场数据和中国的实际案例。其目标是通过金融工程的基础理论、方法与应用的介绍,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即无套利均衡分析法)和金融工程的基本应用(即套期保值和套利策略)。为此,作者将全书内容分成三部分:基础理论篇、基础工具篇和应用篇。基础理论篇包括第1~3章,主要介绍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由于本部分内容具有高度概括性,建议读者在学习完全书之后再次通读前三章,将会对金融工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基础工具篇包括第4~10章,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四种主要的金融工程工具——远期、期货、互换、期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特别是各种工具的无套利定价技术。由于本部分内容比较常见,建议读者根据需要做些取舍。应用篇包括第11章和第12章,主要介绍了金融工程在资产证券化和公司重组与杠杆收购方面的应用。
  本教材是在编者多年金融工程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由编者拟定提纲并编写而成。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文献,特别是清华大学宋逢明教授的《金融工程原理》(1999)、上海交大吴冲锋教授的《金融工程学》(2008)、厦门大学郑振龙教授的《金融工程》(2008)以及赫尔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等,在此深表感谢。还要感谢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项目对本教材写作和出版所给予的资助。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对本教材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巨大的支持。感谢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领导和同事对本教材写作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金融系的研究生于微、金鑫、金彦、付万琳、张恒、李园静、李亚萍、刘林青等同学所做的前期准备或后期校对工作。
  教材可作为金融学、金融工程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同时也适合从事金融产品设计、资产定价、价值评估、风险管理等工作的从业人员及具有一定数理背景的金融爱好者作为了解金融工程的参考书。
  限于本书编者的水平,不当和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本书借鉴、援引了大量资料,如有未能查到准确出处并予以标注的地方,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谅解!

李飞 
2010年5月

上架指导

金融

封底文字

1.力求体系创新
在编者多年讲义的基础上,根据金融工程课程内容广而学时有限的特点,本教材在博采国内同类教材之长的同时,紧密围绕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规避风险和套利,对金融工程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架构和整合。目的在于使读者更为清晰、准确地把握金融工程的知识体系,而这种知识体系正是通过一个分析方法、两个核心应用所组成。全书的主线索就是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而辅线是金融工程的基本功能即两大应用(规避风险和套取利润)。
2.内容系统、简明,适合不同起点的读者。
本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作适当调整,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突出重点,并在每一章或节里补充相关事例、经典案例或时效性强的资料,每一章后面提出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的问题,图文并茂,以适合不同起点的读者,特别适用于数学基础不太深厚的文科类学生。同时,注重协调与相关课程的重复问题,力求内容充实、行文简练、体系完整,更强调其教学的适用性。
3.力求本土化。
本教材在各章节中尽量穿插对我国与金融工程相关业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解释和论述,精心挑选本土化金融工程案例,将有助于读者掌握如何把金融工程的理论应用到中国的实际中去。
4.与电子课件配套出版发行。
多年来,编者在金融工程教学实践中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相应的成果,收集了与课程配套使用的相关案例。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金融工程》电子课件。本次教材的编写将利用这些前期成果,将教材与电子课件、案例配套,推动金融工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

作者简介

李飞 编著:李 飞,男,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运筹与控制专业金融工程方向博士后。北京工商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金融学专业的学术骨干,多年来一直承担着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方向的主干课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金融工程教学经验。

图书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金融工程导论
11现代金融理论与金融工程
12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
13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
14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第2章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
21金融衍生工具
22风险管理与套期保值策略
23套利策略
24投机策略
第3章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
31无套利均衡分析法
32状态价格定价法
33风险中性定价法
34积木分析法
第4章远期合约
41远期合约概述
42远期合约的定价
43远期利率协议
44远期外汇合约
第5章期货的基础知识
51期货交易概述
52期货合约的定价原理
53商品期货
54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概论
第6章利率期货、股指期货及其交易策略
61利率期货
62股指期货
63期货的交易策略
第7章互换合约
71互换市场概述
72互换合约的种类
73互换合约的估值与定价
74互换合约的应用
第8章期权的基础知识
81期权交易的发展简史
82期权的基本概念
83期权市场的交易机制
84期权的交易策略
第9章期权定价
91期权价格的性质
92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及其应用
93期权定价的数值方法——二叉树定价法
第10章期权的发展
101奇异期权
102利率期权
103类似期权的证券
104实物期权及其应用
第11章资产证券化
111资产证券化概述
112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113资产证券化运作及主要技术
114资产证券化的效率与风险
115资产证券化定价
第12章公司重组与杠杆收购
121公司重组概述
122杠杆收购
123杠杆收购中的价值创造及风险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罗伯特 L.麦克唐纳(Robert L.McDonald)著
作者: (美)佩里 H.博蒙特(Perry H.Beaumont) 著
作者: (美) 萨利赫 N. 内夫茨 (Salih N.Neftci) 著
作者: [加]约翰.赫尔(John C. Hull)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约翰 F.马歇尔
作者: 埃兹.内尔肯
作者: 埃里克.布里斯 蒙齐尔.贝莱拉赫 胡.明.马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