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学
作者 : 孙毅 著
出版日期 : 2021-11-15
ISBN : 978-7-111-69505-9
适用人群 : 经济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具备初级经济学基础的跨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数字经济的从业者和相关行政人员。
定价 : 5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28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数字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经济学问题,并将数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背后的经济学概念及经济学原理提炼、编撰成为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在微观层面介绍数字经济的交易机制,包括数字产品的生产、消费、交易模式和交易成本;二是在产业层面介绍数字经济的市场结构,包括网络外部性、双边市场、平台经济及平台定价机制、标准联盟和反垄断;三是在宏观层面介绍数字经济带来的宏观影响和政策取向,包括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数据跨境流动、数字经济的统计及价值测度、数字税及数字鸿沟等问题。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2005年,我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当时还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下简称“国科大”)吕本富教授的课题组攻读硕士学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经济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自此便与数字经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学习期间,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在申请科研项目或撰写学术论文时,难以查到支撑性的文献资料。当然,最开心的事情也莫过于在研究工作到了山重水复的境地时,查阅到一两篇具有启发性的文献所带来的柳暗花明之收获。
这种“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的交错,也延续到我的执教生涯。2013年,我博士后出站并留校工作,继续围绕数字经济学开展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但遗憾的是,不论是我自己开展研究,还是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精准查阅与数字经济学主题相关的文献依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于是,我在2017年萌生了整理数字经济学必读论文和书目的想法。作为一次尝试,我基于部分核心论文和书目,在2017年国科大的夏季学期开设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公共选修课程,并延续至今。尽管这是一门侧重于管理学的课程,但几年的教学探索仍使我逐渐认识到,对于新兴学科,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培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既有绚丽多彩的中国故事,也有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更体现着爱国创新、艰苦奋斗的中国精神。国家经济发展新阶段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缺口,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00所高校设置了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在上述背景下,扎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实践、融通中外数字经济研究成果,立足时代数字经济发展需求,面向未来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构建数字经济学知识体系、撰写数字经济学教材,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也是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
建立经济学知识与数字经济实践的连接
若从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算起,经济学的发展至今已超过240年。从实践角度看,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代表性经济组织形式,证券交易所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期,迄今已近400年。经典的经济学科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领域知识(domain knowledge)。与知识体系发展相对应,传统经济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相对固定的认知体系,经济实践与经济学理论知识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定且明确的连接。
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经济是一个年轻的产业。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出现于1946年。若以此作为数字技术发展的开端,数字技术发展至今只有75年的历史。按照演化经济学家卡洛塔·佩雷斯(Carlota Perez)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变迁 (techno-economic paradigm shift)逻辑,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革命在经历了以2000年互联网泡沫为代表的狂热阶段后,目前正逐步进入以产业互联网发展为代表的协同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迭代迅速,数字化创新驱动的“商业新物种”不断涌现,导致对于数字产业的认知体系也在不断变化。这一认知体系的动态调整,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算法经济、共享经济等“热词”的层出不穷中便可见一斑。
作为数字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信息产业是数字经济的早期业态。信息产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被普遍认为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1962年建立的信息产业核算体系。由于数字经济发展实践的认知体系仍处于动态演化阶段,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与数字经济实践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连接,或者说,经济学家与企业家在讨论数字经济时没有统一的话语体系。例如,数字经济实践中普遍关注数字技术应用的“场景化”问题。但是,何谓“场景化”?关于“场景化”的学术研究都有哪些?基于我们课题组的研究经验,与商业“场景化”对应的学术关键词之一是商业领域知识(business domain knowledge)。这种话语体系的差异无形中割裂了经济理论与产业实践之间的联系。
基于上述思考,本书写作的初衷,是建立经济学知识与数字经济实践之间的连接,从而能让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引领理论,帮助读者能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数字经济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这一连接的关键是建立较为系统、完整的包括关键学术概念、经典理论问题和典型案例在内的知识体系。关键概念为读者快速掌握领域知识、有效进行信息检索和扩展阅读提供了便利;经典理论问题则让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数字经济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基础性分析工具;典型案例既能让理论知识易于理解,也能让读者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发展实践相融合。
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数字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数字技术的特点既为经济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也为建立数字经济学知识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数字技术具有典型的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GPT)属性。在产业层面,这一属性体现为跨界竞争、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在学科层面,这一属性体现为学科融合、学科的边界变得模糊。例如,稠密市场的思想与配对算法异曲同工,“大数据杀熟”则是技术驱动的垄断厂商滥用市场地位的新手段。这一学科融合的趋势,极大地增加了构建数字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难度。
面对这一挑战,我深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数字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工作。对于数字经济的长期关注,使我萌生了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数字经济学知识体系的设想。“借助群体智慧”和“迭代更新”是普遍认可的互联网思维方式。数字经济学知识体系的贡献者,有可能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也有可能是来自数字产业的实践者,还有可能是来自课堂上的学生。如果能有一部教材,哪怕不够完善,但是能够引发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企业家或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从经济学角度来思考数字经济实践、理解数字技术,也是对构建数字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有益探索。如果能将大家的思考收集整理起来,对内容进行“迭代更新”,那么一部原本不够完善的教材则有可能逐步优化,数字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也必将日益完善。
这就是我最终下定决心撰写这部教材的原因。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黄继雷博士(山东大学)以及我的学生叶文博、李欣芮、黄禧、罗穆雄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72073125)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很难说这部教材是一部好的教材,还有待读者检验。因此,我热切地期待能与广大高校师生、数字产业的从业者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探讨书中的内容与观点,迫切地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给予批评、指正,我会真诚地接受各方读者的宝贵意见。
本书配套的教学辅助工具—数字经济图书馆
为了保证本书的教学效果,同时更好地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或分享最新研究动态、探讨热点话题、更新教学资源,本书同步开发了配套网站数字经济图书馆(www.digitaleconomylib.com)。除下载本书配套的课件、参考文献和教学案例之外,还提供了聚焦于数字经济学的搜索引擎和用户交流功能,以便本书的使用者搜集数字经济学的相关学术论文、新闻事件和研究报告,并分享教学经验。由于数字经济学的研究及产业实践更新较快,我将会在这个网站上持续更新教材内容。

孙毅
2021年10月1日

上架指导

经济学

封底文字

系统构建数字经济学的核心框架
本书将数字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归纳为三类基本问题:在微观层面,聚焦数字技术如何驱动新的交易机制,主要涉及数字产品交易与定价、数字市场的交易成本与交易机制等;在产业层面,聚焦网络外部性如何重构市场结构,主要涉及双边市场、平台经济、合作与兼容、数字经济反垄断等;在宏观层面,聚焦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数字化变革,主要涉及数字经济统计核算、数字货币、数字化就业、隐私保护、数据治理、数字税等。
适当融入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成果,密切联系现实问题
本书不仅介绍了当今数字经济的前沿成果,如数字税、数据资产定价和隐私经济学等,还注重与网约车的动态定价、互联网平台的补贴大战、平台经济的垄断特征,以及数字经济是否会扩大贫富差距、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失业等现实问题相结合,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帮助读者利用经济学原理理解数字经济涌现的典型业态,掌握数字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丰富实用且极具时效性的教学资源服务
针对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数字经济学研究活跃等特点,本书专门建立了配套教学网站——数字经济图书馆(www.digitaleconomylib.com),分享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并实时更新参考资料、教材修订内容等。
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字经济世界,本书试图让你摆脱直觉和经验的控制,掌握学以致用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本书非常适合广大高校师生阅读和学习,对数字经济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也颇有启发意义。

推荐序

建立数字经济学理论体系 推动“新文科”建设发展
全球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先后经历了金融危机、逆全球化和公共卫生疫情的轮番冲击,进入低速增长期。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驱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全球经济增长打造了新引擎。当下,数字经济作为发展最为迅速、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广泛的经济活动,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改善民生福祉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背景下,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将数字经济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稳定经济增长、巩固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抓手。为了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首次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新经济指标,同时确立了该项指标将由2020年的7.8%提升至2025年的10%的发展目标。可以预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将成为我国推进“十四五”规划、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举措。
数字技术催生了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产生了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需求。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人才新需求,2018年,中共中央在有关文件中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部署,旨在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数字经济”专业应运而生。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在内,已有超过100所高校在本科阶段设置了“数字经济”专业。针对数字经济发展涌现出的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如何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建立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数字经济运行规律的能力,成为国内经济学教育领域面临的崭新课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孙毅博士撰写的这本《数字经济学》教材,是一部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的开创性作品。这部教材立足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实践,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规律、问题与挑战,系统地将国内外经济学家关于数字经济的经典著述和前沿理论进行提炼与整理,不仅为数字经济学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示范,也为新的技术革命、产业经济形态与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交叉融合提供了成功范例。作为国内首部数字经济学教材,它主要具备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这部教材严格遵循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系统梳理了近70年来数字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演化。结合数字技术的特点,该教材按照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脉络,将数字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提炼为数字化与数字经济的交易机制、网络外部性与数字经济的市场结构、宏观经济运行的数字化变革三类基本问题,从而建立了严谨、系统又具代表性的数字经济学理论框架,用生动翔实的案例和简明清晰的语言,阐述了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的理论基础,揭示了数字经济的运行规律。
二是经世致用的价值导向。如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数字经济涌现出的典型业态、描述数字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破解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这部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的落脚点。网约车、外卖等新兴经济形式是否预示着新的市场机制的形成?为什么互联网平台会出现补贴大战?互联网平台如何利用自身的市场主导地位获利?如何对数字经济进行统计核算?数字经济是否会扩大贫富差距?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失业?基于对数字经济发展长期、细致的观察,以及对数字经济学持续、深入的跟踪研究,这部教材将现实问题与经济理论有机结合,体现出鲜明且经世致用的价值导向。
三是守正创新的学术主张。尤为可贵的是,面对数字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作者没有盲目跟踪“热点”或刻意追求“创新”,更没有为博眼球而“危言耸听”,而是将数字经济的新现象与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相联系,透过现象分析其经济学的本质和规律,基础牢靠、逻辑严密。例如,我国当前平台经济反垄断的多数决策依据,都可以在梯若尔(Tirole)和拉丰(Laffont)等人关于电信竞争的研究中找到;而当前困扰统计部门的数字经济统计核算问题,依然可以从20世纪50年代马克卢普(Machlup)建立的信息经济测度范式以及90年代乌家培先生关于信息产业的论述中找到解决方案。当然,这并不是说这部教材缺乏创新性。事实上,这部教材在如何对数据资产进行定价、如何征收数字税等产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前沿性问题方面,有着诸多科学而新颖的论述。
四是由表及里的表达方式。本书在内容安排和写作方法上独具特色,从一个个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数字经济事例出发,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娓娓道来,生动地展示出经济学家如何思考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现象,由浅入深地向读者勾勒出数字经济学的知识体系。这种由表及里的表达方式不仅使教材的编写有血有肉、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读者水到渠成地理解数字经济发展涌现出的诸多新现象背后蕴含的经济学原理,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经济学的真谛,提高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部教材的特点也体现出作者踏实、精进的治学风格。孙毅博士是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01级的本科生,2005年毕业后保送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深造,自此长期致力于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作为我国较早深入研究数字经济相关问题的学者之一,他治学态度严谨、思维活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该领域的诸多问题都有着独立和深刻的见解。近几年,我不时地会从媒体上看到他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发表的相关评论,观点科学、严谨、客观、务实,能够看出他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高度关注国家经济战略需求、关注数字经济发展,体现出了一名学者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孙毅本科时期的院长和授课教师,我对当年培养的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而深感欣慰。相信,这部凝聚了作者多年学习、研究经验的教材,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数字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还能为政策制定者和产业实践者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依据。同时,也希望孙毅继续努力、持续优化这部教材,以此为契机,为“新文科”建设进行探索,为数字经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

2021年8月8日于山东大学

图书目录

推荐序(樊丽明)
前言
绪论 数字经济学的三类基本问题 1
学习目标 1
引例 浮现中的数字经济 2
0.1 什么是数字经济学 2
0.2 数字化与数字经济的交易机制 8
0.3 网络外部性与数字经济的市场结构 10
0.4 宏观经济运行的数字化变革 12
关键术语 14
复习思考题 14
参考文献 15
第1章 免费的销售策略 17
学习目标 17
引例 Google的竞价排名 18
1.1 数字产品的特点 18
1.2 完全免费策略 21
1.3 部分免费策略 22
1.4 锁定效应 28
本章小结 29
关键术语 29
复习思考题 29
参考文献 30
第2章 数字市场中的价格歧视 31
学习目标 31
引例 “随机优惠”如何随机 32
2.1 在线拍卖 32
2.2 个性化定价 35
2.3 捆绑销售 37
本章小结 40
关键术语 40
复习思考题 40
参考文献 40
第3章 搜索成本 42
学习目标 42
引例 瓜子二手车:降低的搜索成本 43
3.1 数字经济中的搜索成本 43
3.2 价格离散与最优搜索次数 45
3.3 电子商务的市场效率 48
本章小结 56
关键术语 57
复习思考题 57
参考文献 57
第4章 稠密市场 59
学习目标 59
引例 Uber—稠密市场的成功案例 60
4.1 稠密市场的几种形式 60
4.2 稠密市场的交易机制 64
4.3 稠密市场的定价 67
本章小结 69
关键术语 69
复习思考题 69
参考文献 69
第5章 网络外部性 71
学习目标 71
引例 微信与子弹短信 72
5.1 网络外部性的基本概念 72
5.2 网络外部性与用户选择 74
5.3 网络外部性与企业定价 76
5.4 网络外部性与市场垄断 77
本章小结 80
关键术语 80
复习思考题 81
参考文献 81
第6章 双边市场 82
学习目标 82
引例 外卖App为什么免费供消费者使用 83
6.1 双边市场的定义与分类 83
6.2 双边市场的定价模型 87
6.3 双边市场的补贴策略 90
6.4 双边市场与纵向一体化 94
本章小结 96
关键术语 96
复习思考题 96
参考文献 97
第7章 平台经济 99
学习目标 99
引例 在线平台的注意力竞争 100
7.1 平台经济的基本内涵 100
7.2 平台经济的结构与竞争 103
7.3 平台竞争的“触媒”效应 108
本章小结 110
关键术语 110
复习思考题 110
参考文献 110
第8章 兼容性与网络竞争 112
学习目标 112
引例 微信、淘宝与抖音平台的兼容性问题 113
8.1 网络接入 113
8.2 瓶颈竞争 115
8.3 兼容策略 121
本章小结 123
关键术语 123
复习思考题 124
参考文献 124
第9章 平台垄断 125
学习目标 125
引例 谷歌垄断案 126
9.1 平台垄断的典型特征 126
9.2 平台经济的相关市场 130
9.3 平台反垄断的创新激励 134
本章小结 136
关键术语 136
复习思考题 136
参考文献 137
第10章 数字经济统计核算 138
学习目标 138
引例 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字经济测度 139
10.1 数字经济统计核算的主要问题 139
10.2 数字经济统计核算方法 144
10.3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 148
10.4 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 152
10.5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 158
本章小结 164
关键术语 164
复习思考题 165
参考文献 165
附录10A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核心表式 168
第11章 数字经济与就业 171
学习目标 171
引例 消失的银行出纳员 172
11.1 基于新古典理论延伸的数字化与就业 173
11.2 替代弹性和数字化下的内生技术进步 183
11.3 人工智能与就业 192
11.4 数字化时代的劳动者保护和政府政策 197
本章小结 202
关键术语 203
复习思考题 203
参考文献 203
第12章 数字货币 206
学习目标 207
引例 Libra将何去何从 207
12.1 数字货币概述 207
12.2 私人数字货币的定价与监管 214
12.3 央行数字货币的传导机制 219
12.4 央行数字货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26
本章小结 230
关键术语 231
复习思考题 231
参考文献 231
第13章 数据隐私的博弈 234
学习目标 235
引例 Facebook用户个人数据信息泄露 235
13.1 何为“数据” 236
13.2 隐私的经济学观点 239
13.3 基于消费者隐私信息的市场博弈 241
13.4 均衡策略与隐私信息披露的福利 246
13.5 隐私信息监管与产权治理 252
本章小结 255
关键术语 255
复习思考题 255
参考文献 255
第14章 数据资产定价 257
学习目标 257
引例 数据是阿里巴巴最值钱的财富 258
14.1 数据资产的界定和交易 258
14.2 数据价值链 262
14.3 数据资产定价 266
本章小结 272
关键术语 272
复习思考题 272
附录14A R&D折旧模型 273
参考文献 274
第15章 数据治理 275
学习目标 275
引例 欧洲法院判决欧美之间的个人数据传输框架无效 276
15.1 数据治理的基本内涵 277
15.2 数据开放共享与数据产权 279
15.3 数据跨境流动 281
15.4 数据治理的立法与监管实践 285
本章小结 293
关键术语 293
复习思考题 293
参考文献 293
第16章 数字税 295
学习目标 295
引例 强烈反对数字税的美国 296
16.1 数字税的基本内涵 296
16.2 征收数字税的必要性 298
16.3 欧盟的数字税实践 301
16.4 OECD的“双支柱”模型 302
16.5 数字税的反对者 305
16.6 数字税的异化 307
本章小结 311
关键术语 311
复习思考题 311
参考文献 311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大卫 R.贾斯特 (David R. Just )
作者: 刘常宝
作者: (美)斯蒂文 E.兰德博格(Steven E.Landsburg)
作者: (美)约翰•达菲(John Duffy) 等编著